西林县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华人民共和国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西林县

  西林县汉语拼音:Xī Lín Xiàn;英文:Xilin County),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辖县。位于自治区境西部,地处桂、滇、黔三省(区)结合部。西北隔南盘江贵州省相望,西、南毗邻云南省。总面积3020平方千米。总人口16万人(2011年)。辖3个镇、5个乡(其中3个民族乡)。有壮、汉、苗、瑶、等14个民族。

  地处桂西北山原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形为山原化山地。西北缘有南盘江及其支流古障河流贯,驮娘江自西向东横贯中、东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9.1摄氏度,年均降雨量1100毫米,年均日照1612小时,全年无霜期350天以上。矿产有辉锑矿、水晶矿、磷矿、镁矿、黄金、大理石、冰渊石等;林木品种繁多,用材林有杉木、松木、毛竹、楠竹、麻竹等,经济林有油桐、油茶、板栗、核桃、山楂、八角等等,有油桐、油茶、山楂、烤姜、薏谷、烤烟、茶叶、灵芝、山药、何首乌、土茯芩等较大宗土特产品。西林水牛是全国13个地方水牛良种之一,麻鸭、乌骨鸡为本地优良家禽品种,驰名区内外。王子山白毫茶是部优产品“茉莉白毫茶”的主要原料,远销德国、摩洛哥等国家。此外,鹰嘴龟、山瑞、水鱼(甲鱼)被誉为“西林三珍”。名胜古迹有宫保府、荣禄第、家庙、铜棺、铜鼓墓葬等。

  西林有近四千年的历史。秦属句町王国,东晋十六国及南朝时期置西平县,北朝至隋属南宁州,唐属黔中道(今贵州)黔州所领。清康熙四年(1665年)得名“西林县”。民国沿称至今。历史上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索——“马神甫”事件(又称“西林教案”)发生于此。

  • 邮编:533500 代码:451030 区号:0776

行政区划

  全县辖3个镇、5个乡(其中3个民族乡):八达镇、古障镇、那劳镇、马蚌乡、普合苗族乡、西平乡、那佐苗族乡、足别瑶族苗族乡。县政府驻八达镇。

历史

  晋置西平郡、县,南朝废,宋置上林峒,明改上林长官司。清改为西林县。1951年撤县并入隆林、田林二县,1963年复置西林县。

  1996年,西林县面积3019平方千米,人口约12万人。辖2个镇、9个乡(其中3个民族乡):八达镇、古障镇、八大河乡、马蚌乡、者夯乡、普合苗族乡、西平乡、弄汪乡、那佐苗族乡、那劳乡、足别瑶族苗族乡。县政府驻八达镇。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西林县总人口139282人。其中:八达镇31707人,古障镇17790人,八大河乡5710人,马蚌乡9293人,者夯乡10905人,普合苗族乡10033人,西平乡13314人,弄汪乡10787人,那佐苗族乡13135人,那劳乡8416人,足别瑶族苗族乡8192人。

  2005年6月2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桂政函[2005]176号)同意调整西林县部分乡镇的行政区划:撤销八大河乡,整建制并入马蚌乡,马蚌乡政府驻原八大河乡八大河街;撤销者夯乡,整建制并入古障镇,古障镇政府驻地不变;撤销弄汪乡,整建制并入那佐苗族乡,那佐苗族乡政府驻地不变。调整后,全县辖2个镇、6个乡(其中3个民族乡):八达镇、古障镇、马蚌乡、普合苗族乡、西平乡、那佐苗族乡、那劳乡、足别瑶族苗族乡。

  201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桂政函[2013]140号)批准同意那劳乡改为镇建制。调整后,全县辖3个镇、5个乡(其中3个民族乡):八达镇、古障镇、那劳镇、马蚌乡、普合苗族乡、西平乡、那佐苗族乡、足别瑶族苗族乡。县政府驻八达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划
直辖市 北京市 | 天津市 | 上海市 | 重庆市
河北省 | 山西省 | 辽宁省 | 吉林省 | 黑龙江省 | 江苏省 | 浙江省 | 安徽省 | 福建省 | 江西省 | 山东省 | 
河南省 | 湖北省 | 湖南省 | 广东省 | 海南省 | 四川省 | 贵州省 | 云南省 | 陕西省 | 甘肃省 | 青海省 | 台湾省
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西藏自治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特别行政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 | 澳门特别行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