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牛区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华人民共和国 > 四川省 > 成都市 > 金牛区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金牛铜像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金牛大道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欢乐谷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凤凰山公园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迎宾大道旁的金牛四斗渠

  金牛区汉语拼音:Jīn Niú Qū;英文:Jinniu District),中国四川省成都市市辖区。位于成都市中心城区西北部,东与成华区相邻,南与青羊区相接,西与郫县毗邻,北与新都区交界。地理坐标东经103°57′03″~104°08′19″,北 纬30°49′55″~30°48′35″,总面积108平方千米。总人口73万人(2012年)。全区辖15个街道。

  境内地势平坦,天回山、凤凰山在区境北部。年降水量965毫米,年均气温16.2℃。属都江堰自流灌溉区,地下水丰富,清水河、府河、沙河、毗河、东风渠绕境而过。是西南地区商品物资重要集散中心。境内有成都火车站、城北汽车客运中心、西门汽车站。108国道,成彭(州市)、成灌(都江堰市)高等级公路和成都一环路、二环路过境。有前蜀王建墓、明朱悦燫墓、曾家包东汉墓、唐宋九里堤、明末金华寺等为全国、省、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宾馆金牛宾馆在金牛坝,是1958年中共中央成都会议会址。

  金牛历史悠久、交通便捷,历来是“商家必争之地”。3000多年前的青铜器时期,这里就留下了古蜀先民的足迹。北宋初年,这里商贾云集,诞生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制货币“交子”。建国初期,这里布局西南铁路枢纽,“铁半城”称号闻名天下。伴随着改革开放,这里形成了享誉全国的荷花池综合市场、中国西部灯具第一城、西部最大的五金机电交易基地。

  • 邮编:610036 代码:510106 区号:028

行政区划

  全区辖15个街道:西安路街道、西华街道、人民北路街道、荷花池街道、驷马桥街道、茶店子街道、抚琴街道、九里堤街道、五块石街道、黄忠街道、营门口街道、金泉街道、沙河源街道、天回镇街道、凤凰山街道。区政府驻抚琴街道沙湾路。

历史

  金牛地域为古蜀国地。公元前316年,秦灭蜀后置蜀郡,在蜀王旧都一带置成都县,为蜀郡治所,已有2330多年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金牛地域属成都、华阳两县管辖。1951年,金牛地域属成都县第一、三、四区。1952年3月,成都县制撤销,金牛地域属成都市第三、四、六区管辖。1953年属成都市龙潭区、万年区管辖。1955年2月,龙潭区、万年区合并,金牛地域为成都市郊区。1960年7月,成都市郊区更名成都市金牛区,辖金牛、苏坡、永丰、保和、龙潭、天回、青龙、和平、三圣、胜利、桂溪、石羊、簇桥等13个人民公社(乡),区政府驻茶店子金府路。

  1996年,金牛区面积108.3平方千米,人口48万人。辖16个街道、4个乡:茶店子街道、光荣街道、抚琴街道、白果林街道、青羊北路街道、西安路街道、乡农寺街道、北巷子街道、人民北路街道、火车站街道、肖家村街道、驷马桥街道、解放路街道、曹家巷街道、西南交通大学小区街道、工业学院街道、金牛乡、营门口乡、洞子口乡、天回乡。

  2000年,金牛区辖19个街道、4个乡:驷马桥街道、人民北路街道、曹家巷街道、肖家村街道、北巷子街道、西安路街道、乡农寺街道、青羊北路街道、西南交大街道、茶店子街道、抚琴街道、白果林街道、光荣街道、九里堤街道、化成街道、火车站街道、五块石街道、工业学院街道、解放路街道、金牛乡、洞子口乡、天回乡、营门口乡。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金牛区常住总人口922804人,其中:北巷子街街道32026人,乡农市街街道44332人,西南交大街道30190人,青羊北路街道12953人,西安路街道22379人,四川工业学院街道13385人,人民北路街道33800人,肖家村街道32138人,火车站街道47179人,解放路街道32592人,曹家巷街道37422人,驷马桥街道40062人,茶店子街道24205人,抚琴街道28591人,白果林街道23411人,光荣街道30770人,九里堤街道19699人,化成街道33064人,五块石街道30441人,金牛乡70432人,营门口乡88262人,洞子口乡127262人,天回乡53436人,黄忠虚拟街道14773人。

  2002年6月,营门口乡撤乡改街。2004年1月8日,省政府(川府民政[2004]2号)批复同意撤销金牛、洞子口、天回3个乡的建制;同年,将西安路街道与白果林街道合并,组成新的西安路街道;将抚琴街道与光荣街道合并,组成新的抚琴街道;将荷花池街道与火车北站街道合并,组成新的荷花池街道;将驷马桥街道与曹家巷街道合并,组成新的驷马桥街道;将人民北路街道与北巷子街道合并,组成新的人民北路街道。

  2004年5月19日,《成都市金牛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土桥街道办事处天回镇街道办事处更名的通知》(金牛府办发[2004]102号):经市政府同意,将土桥街道办事处更名为金牛区人民政府金泉街道办事处,将天回镇街道办事处更名为金牛区人民政府天回镇街道办事处。

  2004年,金牛区总面积107平方千米,人口密度6079人/平方千米。西安路、凤凰山、驷马桥、茶店子、抚琴、天回镇、营门口、九里堤、五块石、黄忠、西华、荷花池、金泉、沙河源、人民北路辖15个街道,共有73个社区、40个行政村。

  2007年,金牛区对该区15个街道中的7个进行调整,重点是扩大西华街道的管理区域和职权,并对金泉、沙河源、营门口、九里堤、五块石和茶店子等6个街道进行局部调整。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金牛区常住总人口1200776人,其中:西安路街道87021人,西华街道111596人,人民北路街道77097人,荷花池街道62742人,驷马桥街道116239人,茶店子街道92181人,抚琴街道106754人,九里堤街道68502人,五块石街道51408人,黄忠街道39171人,营门口街道90861人,金泉街道83343人,沙河源街道123727人,天回镇街道85160人,凤凰山街道4974人。

  2015年,全区面积108平方千米,下辖15个街道、109个社区(筹委会)。

地理

  金牛区位于成都市中心城区西北部,东与成华区、新都区接壤,西与高新西区、青羊区连接,南与青羊区分界,北与郫县、新都区毗邻。地理位置东经104°32′,北纬30°29′。全区东西距18千米,南北距16千米,面积108.32平方千米,占成都市市区面积5.09%。

地质

  金牛区域地质构造属“成都凹陷”,是中生代凹陷基础上新生代再次陷落而成。基石是白垩系灌口组地层,底部堆积大量第四纪松散物质,以冰渍和冰水沉积物为主。随着河流冲积带来大量松散沙砾石层,构成成都平原主体物质。

  区境内地质构造主要是覆盖着第四纪的松散堆积物,由砂卵砾石、黏土、黏沙砾石、泥砾松散岩等组成。第四纪松散堆积物颗粒细,多为黏质砂土或粉砂质黏土。沉积厚度自西北向东南倾斜,茶店子一带沉积厚度约100米。

  区境内东北有少量浅丘台地,为雅安砾石层和黄棕色黏土组成。区境受龙门山断裂带、龙泉山断裂带、蒲江—新津—成都—新都—德阳断裂带、邛崃—大邑—郫县竹瓦—彭州断裂带等4条活动性断裂带影响,时有地震波及,基本烈度为7度。

地貌

  金牛区地处川西平原腹心地带,地势平坦,地貌主要是平原,占全区面积91%,少量浅丘台地分布在天回镇街道和凤凰山街道,面积9.7平方千米,占全区面积9%。

  金牛区地势西北略高,东南稍低,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地面比降1—2‰。平均海拔501米,最高海拔在天回镇街道天回山顶白沙包,海拔583.3米,最低海拔在驷马桥街道曹家巷,海拔493.3米,相对高差90米。

  金牛区境内有两处台地,即天回山和凤凰山。天回山距成都市中心8千米,属龙泉山脉分支,南北走向。山地以黄泥黏土和红石岗结构为主,最高海拔583.3米,面积5.7平方千米。

  凤凰山是距成都市中心最近的一座小山,黄土泥质,南北走向,由首尾相顾的两个山头组成,因山型似凤凰得名。凤凰山最高海拔572米,面积4平方千米。凤凰山建有占地333.33公顷的畜牧园艺场和四川第一个机场——凤凰山机场。1949年12月,蒋介石乘专机从凤凰山机场飞离大陆去台湾。

水系

  金牛区水系分布除天回镇街道基本属沱江水系外,其余均属岷江水系。水源是过境地表水和降水。过境地表水主要是都江堰来水,其水量受都江堰水闸控制。区境内有府河、毗河、沱江河、清水河、东风渠等5条省管干河、渠,总长33千米。市、区管沙河、摸底河、西郊河、饮马河、金牛支渠等中小河渠43条,总长150千米。全区90%的耕地可自流灌溉。

  金牛区年降水量900—1300毫米,年平均降雨日约180天。地下水埋藏浅、变幅小。埋藏深度丰水期1—2米,枯水期2—4米,流向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水力比降2%,水层厚度7—40米,水温16—20.5℃。水的物理性质良好,化学组成以重碳酸盐钙型水及重碳酸钙镁型水为主,矿化度1克/升以下,硬度25德国度左右。

  府河 属岷江水系,起于郫县柏条河终点石堤堰府河进水闸,南偏东流至郫县安靖镇双飞堰,左分东风渠后,流入金牛区。府河于金牛区境内至雍家渡右纳沱江河,南流穿三环路,至沙河源街道左分沙河,过九里堤穿二环路,经西北桥穿一环路,向东流经五丁桥、万福桥、北门桥、太升桥和红星桥流入锦江区。府河全长116.9千米,其中金牛区段17.8千米,流经6个街道、15个社区。府河金牛段河宽约32米,水深约5米,其流速及径流量受府河进水闸节制。1992年,成都市实施府南河综合整治工程,1997年工程竣工,获联合国最佳范例奖等国际奖项。2005年,四川省政府批准府河、南河统称锦江。

  沙河 系府河分支,北起金牛区洞子口府河分水闸,向东南穿宝成铁路,沿沙河源与五块石街道交界线流入成华区,右分沙河排洪河,折向南流入驷马桥街道,于平安桥再流入成华区。沙河全长22.22千米,其中金牛区段5千米,流经3个街道、6个社区。沙河金牛段河宽约30米,水深约5米,其流速及径流量受进水闸节制。沙河排洪河起于成华区双水碾排洪河冲沙闸,向南穿成彭公路东侧铁路二号桥流入金牛区,穿二环路,沿荷花池与驷马桥街道交界线穿一环路北三段,流经人民北路街道,于城北体育馆东侧至星辉西路流入府河,全长3.8千米。2001年,成都市实施沙河综合整治工程,2004年工程竣工,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及国际舍斯河流奖。

  毗河 属沱江水系,是沱江支流。毗河上游是柏条河,柏条河在郫县团结镇石堤堰与走马河分支徐堰河相汇后,左分毗河,向东偏南流经新都区与金牛区交界处,再东偏北流入新都区境。毗河全长65.6千米,其中金牛区段4.2千米,流经天回镇街道两个社区。毗河金牛段河宽约110米,水深约5米,年平均径流量27.3立方米/秒,年过境水量8.3亿立方米,是金牛区过境水量最大河道。

  清水河 属岷江水系,起于郫县走马河两河口,经郫县与温江区交界流入金牛区,全长31.8千米,其中金牛区段5.7千米,流经金泉街道两个社区。清水河金牛段河宽约35米,水深约4米,其流速及径流量受两河口进水闸节制。

  沱江河 属岷江水系,起于郫县走马河两河口,经郫县县城穿过西华大学校园,沿沙西线流入金泉街道金牛支渠,再偏东北于雍家渡汇入府河。沱江河全长26.7千米,其中金牛区段1.8千米,流经金泉街道两个社区,其流速及径流量受两河口进水闸节制。

  摸(磨)底河 属岷江水系,起于郫县走马河两河口。摸底河分上、中、下三段,上段于1970年渠系改造时废除。中段由郫县县城西部,向东南流入金牛区。下段以金牛支渠为起点,向东南流入青羊区,下穿西三环路四段后,沿黄忠街道和西安路街道与青羊区交界处,于清江东路再流入青羊区。摸底河全长20千米,其中金牛区段10.6千米,流经3个街道、10个社区,河宽约15米,水深约4.5米。

  西郊河、饮马河 唐末,西川节度使高骈筑罗城,见城北、城东、城南三面临水,惟城西无河,遂率众开凿西濠,即今西郊河、饮马河,变“双流郡下”为“二江抱城”。西郊河起于三洞桥王建墓东南,由西北向东南流,至二道桥与北来饮马河汇合折向南流,经十二桥进入青羊区,入南河,全长2.17千米,水源来于摸底河支流二道河与金牛三斗渠。饮马河是西濠北段,分府河水向南流。后因河床淤积加高,与西北来桃花江在金仙桥与饮马河汇合,水流分为南北两段。北段由南向北经通锦桥入府河,长1.1千米。南段由北向南流于金沙桥汇入西郊河,长1.2千米。

  东风渠 始称东山引水灌溉工程,兴建于1956年,1966年改称东风渠。东风渠是成都开辟的人工河,主要功能是农业灌溉。东风渠进水闸设计流量80立方米/秒,加大流量90立方米/秒。一至四期工程灌溉龙泉山以西平原、台地及浅丘农田,五期工程穿龙泉山引水入黑龙滩水库,六期工程引水入张家岩、石盘、三岔水库。东风渠源自郫县安靖镇双飞堰府河进水闸,由西向东南经郫县、新都流入金牛区。东风渠全长54.3千米,其中金牛区段4.6千米,流经两个街道、4个社区,渠宽约28米,水深约5米,其流速及径流量受进水闸节制。

气候

  金牛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量充沛,四季分明。

  春季为3月至5月中旬,约85天。春季气温回升快但不稳定,民谚有“春前有雨春后干,春后有雨倒春寒”之说。夏季为5月下旬至9月中旬,月平均气温25—25.4℃约102天。

  夏季日照充足,热量不易消退,闷热感强,平均降水600毫米,占全年降水70%左右。夏季月平均气温25—25.4℃,最热月出现在7—8月,极端温度35—36℃。秋季为9月中旬至11月,约78天。

  秋季降温快,雨天多,冷锋降雨持续,成秋雨连绵天气。在白露时节降雨,有民谚称“烂了白露,百日无干路”。冬季为12月至次年2月,约100天。

  冬季霜冻少,无霜期长,但干冻比较普遍。冬季最冷月为1月,平均气温5.6℃,极端温度零下2—4℃。

  全年日照少,年日照时数1042—1412小时。阴天年均250天,雾日年均50天,有“蜀犬吠日”之说。年平均气压956.1毫帕。年平均温度在15.2—16.6℃。湿度较大,年平均相对湿度82%。静风频率高,逆风活动频繁,年主导风向为北风和北东风,年平均风速1.3米/秒。

文化

历史文化遗存

  • 金沙遗址,位于金牛区黄忠街道与青羊区金沙街道境内,分布面积4平方公里以上,是21世纪初全国最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也是四川地区发现规模仅次于广汉三星堆的古蜀文化遗址。金沙遗址总体布局以祭祀区为核心,呈块状分布,是一座开放形制的古蜀国都城。由祭祀区、宫殿区、手工作坊区、墓地、族邑聚落等众多遗址组成。考古发现金沙遗址的时代为商末至春秋,距今约3200年。遗址出土各类珍贵文物2000余件,包括金器20余件、玉器400余件、铜器200余件、石器200余件、象牙器20余件,另有大量的陶器和象牙等。已鉴定的1000多件文物中,国家一级文物364件、二级文物311件、三级文物119件。出土文物主要有金面具、金带、人形金箔饰、太阳鸟纹金箔饰、铜立人像、铜锾、铜璧、玉琮、玉璧、玉璋、石跪坐人像、石虎、石蛇等。金沙遗址出土的金器在全国罕见,玉器精美,其中翡翠绿玉琮为中西部地区首次发现,众多的石跪坐人像、石虎等雕像在国内同类型遗址中首次发现,数以吨计的象牙极为罕见。出土铜器虽然均为小件器物,但都是大型铜器的配件,随着考古发掘的深入可能出土大型铜礼器。出土文物绝大部分属礼器,为当时蜀地最高统治阶层所有。其总体风格与三星堆祭祀坑出土的同类器物在造型和图案纹饰上基本相同,表明该遗址与三星堆有较为密切的渊源关系。金沙遗址的发现对改写四川、成都的古代史及探索长江上游古代文明的起源、繁荣具有重要意义。从金沙遗址出土的珍贵文物及其北部黄忠遗址大型宫殿式建筑群分析,金沙遗址所在区域很可能是商末至春秋时期成都平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2004年,金沙遗址博物馆开工建设。2005年8月,金沙遗址出土的太阳神鸟金箔图案被确定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2006年,金沙遗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九里堤遗址,位于市区西北部九里堤辖区。九里堤原叫糜枣堰,又称刘公堤、侍郎堤。修建于唐代乾符年间(874—879年)以防水患。北宋初年,成都太守刘熙古重修此堤。从清代中后期开始,因“蜀人每事好归诸葛亮”,九里堤又称“诸葛堤”。原堤从现存残堤处延伸到北门龙王庙,长达九里,号称“九里长虹”。现仅存38米土埂,堤用卵石与泥沙混合垒砌而成。1981年,九里堤被列为成都市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9月,被列为金牛区文物保护单位。
  • 金华寺,位于天回镇街道金华社区。金华寺始建于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后毁于兵燹。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重建,至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完工,后时有增修。寺庙占地36亩,为木结构建筑,主要有山门、乐楼、关帝庙、大雄殿、观音殿等。山门上悬挂由宝光寺方丈贯一法师书写的金华寺匾额。寺内供奉释迦牟尼、观音、关帝、文昌、药王、川主及牛王、马王诸多神像。各殿壁间绘有大小壁画134幅。内容有《二十四孝》《三国演义》《封神榜》《西游记》等,大多褪色或毁坏。梁枋斗拱间多有题材各异的精巧木雕装饰。关帝殿前20米,有一典雅的古戏台乐楼,乐楼(俗称万年台)建于清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是一座具有传统建筑特色的古戏台。歇山顶错角式、飞檐析脊、石木结构。乐楼歇山顶盖小青瓦,滴水瓦呈狮头图案。四角翘翅,形似星月。屋顶正脊为砖雕双龙,四方歇山脊上有各式避邪怪兽,或蹲或立。屋檐远出,斗拱宏大,18根石柱分排支撑。距地面2.05米处,用木板铺成戏台。楼下开设三道门,门前分立6面雕刻精细的石鼓。戏台上的椽、檩、梁、枋及壁上均有彩绘或题记。戏台正面4根石柱上镌刻“欲知世上观台上,不识今人看古人”和“弄假传真随他演来无非扬清激浊,移宫换羽自我听去都是教愚化贤”两副对联,横额“观今鉴古”。1981年,金华寺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和1992年,市、区文物主管部门两次对毁损部分进行维修。1997年,金华寺开放为佛教道场。
  • 土桥清真寺,位于金泉街道境内,包括上、下两寺。上清真寺位于土桥北街26号,始建于清乾隆五十六年(公元1791年),清嘉庆二十四年(公元1819年)扩建,是回民开展宗教活动和各种庆典礼仪的场所。下清真寺始建于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两寺均坐南朝北,为四合院布局木构建筑。1980年,上、下清真寺对外开放,1984年列为区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修复。1991—1994年期间再经两次维修,其建筑面貌保存完好。1995年,上寺开办为土桥穆斯林颐年院。
  • 凤凰山道观,地处凤凰山顶,占地6.8亩。凤凰山原名学射山,缘汉后主刘禅学射于此之意。传说蜀人张伯子在此修炼道术多年,于三月三日骑赤纹虎升天成仙。东晋孝武帝时期(公元373—384年)始建至真观。隋开皇二年(582年)扩建,唐初道士黎元兴扩建三清殿、讲经堂、斋堂、廊坊等,观宇宏丽雄伟壮观,是隋唐著名道观(又名通直观)。每年三月三日,成都“倾城士庶”“四邑居民”,络绎不绝到至真观祈福拜神,自隋唐五代至两宋,至真观香火不绝,为北郊名胜。明代依学射山形似凤凰,始称凤凰山。该山后累建王府墓地,渐为禁区,至清末明初为军营,香火终绝。1996年,下南海道观迁至凤凰山,合称南海凤凰道观。每年正月初一到初九的上元会、农历七月十五的中元会、农历十月十五的下元会、农历二月十五的老君会及九月初一到初九的九皇会香火最盛。
  • 永陵,位于西安路街道永陵路,是唐末五代时期前蜀开国皇帝王建(公元847—918年)的陵墓。1942年发掘,时称王建墓,1998年改称永陵。永陵占地56亩,陵墓规模宏大,墓室保存完整,是国内惟一建筑于地面之上和第一个经正式发掘的帝王陵墓。1961年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永陵墓冢封土呈圆形,高15米,直径80余米,周围砌9重条石护墓。墓室全长30.8米,内空高6.4米,宽6.1米,分前、中、后三室。各室以木门相隔,木门上装饰銮金铜乳钉、铜辅首及铜镂花饰片。中室正中棺床上方悬挂銮金、饰金华盖。棺床为石质须弥座,床面玉版上置五重棺椁。棺床上端及周边雕云龙戏珠图案,腰部深浮雕壸门,每门内雕一伎,有2舞伎、22乐伎。乐伎手持20种、23件乐器,有琵琶、箜篌、觱篥、笙、笛、排箫、正鼓、和鼓、齐鼓、毛员鼓、答腊鼓、蝎鼓、鸡娄鼓、鼓牢、铜钹、贝(海螺)、拍板、筝、箎、叶。24舞乐伎人物造型优美,神态逼真,是全国考古发掘惟一完整的唐代宫廷燕乐坐部伎石刻。棺床左右两侧各有6尊双手作扶棺状半身石雕武士俑,体态表情各异,线条流畅,气韵生动,是唐末五代时期的石刻艺术杰作。棺床北部置玉大带一件,玉带浮雕刻盘龙8条,刻工精美。棺床东北部放置有王建玉谥宝、银碗、银钵、银盒、银颐托、金银胎漆碟、银兔头手杖等。王建玉谥宝刻谥号“高祖神武圣女孝德明惠皇帝谥宝”14个字。“高祖”为庙号,“神武圣文”称颂其一生武力文治之能,“孝德明惠”颂扬其高尚完美之品德。谥宝刻兔头龙身,是国王建属兔,且又兔年登基,寓一生与兔有缘,平民成万乘,玉兔变真龙之意。地宫后室有一石制御床,石床中央置王建石雕像,由整石雕琢而成,通高86厘米。石像取正襟端坐姿势,头戴折口巾,身穿袍服,腰系玉带。袍袖狭小而长,双手合于袖内。石像面部深目浓眉,隆准高颧,神态庄重安详,是国内出土的惟一一座古代帝王真容石雕像。永陵出土文物1000余件,其中保存完好的棺床雕刻、王建真容石雕像和玉大带等为国家一级文物。
  • 朱悦燫墓,位于凤凰山南麓。朱悦燫(公元1388—1409年)为朱元璋第十一子蜀献王朱椿的长子,谥号悼庄世子。该墓规模宏大,装饰华丽。墓室由3个砖筑的纵列式拱券组成,全长34.7米。第一拱券包括墓室大门、前庭和二门门额、地袱。第二拱券包括墓室、正庭、正殿、中庭、圆殿和后殿的前檐。第三拱券由并列的三室组成后殿。殿室设计模拟王府规制。室内仿木建筑结构上使用大量琉璃制品,于精细的石刻上涂朱刷金。细部结构采用小木件作装饰,使整座墓室精巧、宏伟和庄重。墓中石刻香炉、须弥座等装饰雕刻,属明初石刻精品。出土器物以各种俑类最多,其中500多个俑群象征亲王的仪仗执事,以身份与服饰可分为武士俑、乐俑、仪仗俑、侍俑、文官俑等5种,形象生动,色彩绚丽。该墓是研究明朝初年陵墓、衣冠制度、建筑、雕刻的重要资料。1980年,朱悦燫墓列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曾家包汉墓,位于金泉街道涧漕社区。墓冢呈圆形,高约8米,直径50米,两座南北向砖石券拱墓并排埋于土冢内。两墓均由墓道、石墓门、甬道、前室、东西两后室组成,整体呈“凸”字形。一号墓前室长6.16米,宽3.01米,高3.2米,地面铺人字形砖。前室经甬道通后室,前后室之间以砖墙相隔,墙长3.1米,宽2米,高2.05米,后壁为石墙。2号墓前室长6.8米,宽3米,高2.45米,两后室均长4.1米,宽2.5米,高2.45米。两墓出土画像石13块,刻11幅画像,有朱雀、武士及持镜、持书卷等男女像。后室后壁有两块大浮雕石刻。刻有狩猎、织机、耕作、酿酒、仓房等图像,构图形象完整。2号墓甬道和前室两壁下方,嵌20块画像砖,每块砖长48厘米,宽40厘米,厚7厘米。砖上刻日月、墓阙、帷车、小车、骑吹、执剑起舞、宴饮起舞、宴集、六博、庭院、盐场、凤阙、市井、弋射、收获、骈车等16幅画面。墓中还出土青花瓷器、陶器等器物30余件。曾家包汉墓出土的画像石、画像砖,对研究汉代成都社会生活、民情民俗具有重要意义。1981年,曾家包汉墓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 马鞍山烈士墓园,位于驷马桥街道马鞍社区,建于1952年。该墓园是纪念成都解放之初,在剿匪平叛斗争中牺牲的高义文、耿福堂、王荣会、杨士伍、牛明森、路元贞、富贵寿、苑家音、丁家德、毕立华、杨子和、徐乃谨、陈永具、李泽勋、甄英杰、孙若翰、王范娃、粟桂林、钟国贤、陈洪庆、陈贵荣、陶锐、刘文彬、郭俊虎、郭孝祥、李森、沈玉清、张友山、向逢春、黄定群、李铭、戴锦瑞等革命烈士40余名。文化大革命中墓碑被毁,1986年由成都市西城区人民政府修复。墓园内植青松翠柏,大门两边嵌有“战暴乱平叛逆献身成仁何惜热血谱春秋,斗顽敌诛匪枭舍生忘死为捍卫人民政权”对联一副。

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间口头文学

  • 摆龙门阵, 四川人“好聚谈”。所谓摆龙门阵,指人们聚在一起谈天说地,讲故事,闲谈聊天。“龙门阵”之名,说法不一。或说得于唐朝薛仁贵征东时摆布的阵势。明清以来,各地民间说书人常讲薛仁贵征东大摆龙门阵的故事,以至家喻户晓。或说龙门阵变幻莫测,复杂离奇,与民间故事情节曲折迷离相类似,故人们将讲故事称为摆龙门阵。或说是古时人家房屋入口有大门,大门进去是院子,人们常在大门口聚集人,大门口处称“龙门”,一起闲摆称“龙门阵”。旧时没有收音机、电视机之类的文化娱乐设施,劳动闲暇,茶余饭后、纳凉围炉,人们自然聚在一起摆龙门阵。加以旧时识字之人不多,交通不便而消息闭塞,常有成都人讥笑别人见识不广时常说“你东门出过牛市口,西门走拢过茶店子么?”。人们往往借助茶园评书艺人摆的龙门阵获取信息。区境内茶馆众多,是人们摆龙门阵的主要场地。街头巷尾,黄桷树下,人们三三两两,围桌而坐,背靠竹椅,喝上一口清香的盖碗茶,便娓娓而谈,其闲适惬意不可言述。摆龙门阵语言丰富而幽默,四川人相互间喜欢“涮坛子”(开玩笑)、“冲壳子”(吹牛)也由此而来。1990年代之后,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摆龙门阵的习俗仍沿袭下来。茶馆、酒吧、咖啡厅及形形色色的沙龙里,人们依然喜欢聚谈,交流信息,笑谈古今,颇有情趣。
  • 展言子,又称“藏鱼尾”,话不直说,一句话只说半节,留下半节让人去猜,既趣味横生又诙谐好笑。如某人下馆子吃红油素面,嫌辣味不够,要喊跑堂的加点红油海椒,便叫道:“师兄,拿点毛焦火来!”以“毛焦火”代指“辣”,因有“毛焦火辣”一说。这种言子较多,也颇为丰富,如说“鸡”,就有言子“太子登(基)”“时迁偷(鸡)”等。又如说“一、二、三”,言子就有“大年初(一)”“一心管(二)”“连二赶(三)”等。歇后语是较普遍流行的言子,又称“谜语言子”,如“葱子拌豆腐——一清二白”“和尚敲木鱼——多多多。”地方特例的言子,多在所产生区域流行,在一定时期内为人们所引用。茶店子有茶铺取名“阁说阁”,于是区内、市内逐渐流传“西门上的茶铺——各说各”。区内方言俚语言子最为多见,如“篾条穿豆腐——提不得”“磨子上睡觉——响(想)转了”“癞疙宝打呵嗨——口气大”“三月间的樱桃——红登了”“手艺不好怨工具——怪物”“丁丁猫吃尾巴——自己吃自己”“稀饭泡米汤——清(亲)上加清(亲)”“三棒棒加两棒棒——五(武)棒棒”“雨坝头打瞌睡——淋醒(灵性)”“刘备借荆州——光借不还”“还清了房钱——且住”等。同一意思的言子也有不同表述,如“一窍不通”,就有“扁担吹火”“擀面杖吹火”“七窍通了六窍”等,又如“没有一个好的”,有“挑沙锅滚下岩”“卖坛罐跌了一跤”等。
  • 神话传说,区内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以口口相传等形式流传。远古神话传说有杜鹃啼血,鳖灵治水、五丁开山、马头娘、牛郎织女,七仙女下凡等。区内自古至唐代,有不打五更的习俗。据传说,很久以前,川西坝子为一片汪洋大海。蚕丛氏部落中的柏王就向南海菩萨借净土填海。菩萨答应了柏王的要求,但附加了一个条件,日后还要归还净土。与柏王随行的老人想了个巧妙办法,向菩萨许诺海水退后,人们筑好城,待城中打五更时即归还净土。柏王便以土填海,率领人们种上庄稼,修筑城池,并相约不打五更,从而永不还净土。菩萨无法,只得默认,川西坝子也就形成了。金牛区境内还有一些历史传说故事,流传最为广泛的是三国故事,尤以诸葛亮的传说最多,如八阵图由来、木牛流马水车的由来、磨子的由来等。其他金牛坝、洞子口、驷马桥等地名故事更多。
  • 谚语,谚语为人们中间流传的固定语句,简短通俗,很大部分为生产活动经验总结,也有的阐述社会生活道理。按其内容,大致可分为自然知识、生产、社会生活等。自然知识谚语以气象谚语为主,是人们长期对自然认识的概括,科学性较强,如“月亮打伞,晒破田坎”“不怕立秋晴,就怕秋后淋”“春分秋分,昼夜平分”“立夏不下,犁耙高挂”“白露无雨,百日无霜”“先打雷,后吹风,有雨也不凶”“早晨发霞,等水烧茶,晚土烧霞,干死蜞蚂”“天上起了鲤鱼斑,明天晒谷不用翻”等。生产谚语则以农事谚语为主,其他各行各业如商业、船工等,也有独自谚语。这类谚语为劳动生产经验总结,许多技术工艺也以此口口相授流传下来。如农事谚语“人哄地皮,地哄肚皮”“正月青蛙叫,秋田整二道”“宁栽隔夜秧,不打隔夜田”“秧子薅得嫩,犹如上道粪”“山上开荒,平坝遭殃”“头伏萝卜二伏菜”“七月葱,八月蒜”“桃三李四柑八年,核桃结果望穿眼”“蓄水防旱,积谷防饥”“屋前屋后,栽瓜种豆”“秋前十天无谷打,秋后十天黄满坝”等。社会生活谚语很早就有。《成都通览》就辑录了成都流行的谚语170余条,如“四川是个回水沱”“张和尚的帽子拿给李和尚戴”“结交结君子,栽树栽松柏”“热起来大家热,冷起来各冷各”“灯影不会走路,有人提线子”等。为人处世的谚语在社会生活谚语中占的比例较大,数量多,内容复杂,如“听人劝,得一半”“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闲事少管,走路伸展”“有借有还,再借不难”“亲兄弟,明算账”“好汉不吃眼前亏”“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你要人不知,除非你不为”“见蛇不打三分罪”“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拿人的手短,吃人的口软”“身正不怕影子歪”“好汉做事好汉当”等。其他社会生活谚语中,也有不少可取的,至今还流行,如“人穷志不穷”“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熟能生巧”“做到老,学到老,还有三分学不到”“早睡早起,没病惹你”“睡前洗脚,当吃补药”“补漏趁天晴,读书趁年轻”“家有一个老,犹如一个宝”“家和万事兴”等。还有一种具有浓厚方言俚语色彩的固定语句,即“习(惯)用语”,很有地方特色,如“白毛猪儿家家有”“趁浑水打虾笆”“豆花不点不成团”“壳子冲得圆,狗屎蜜蜜甜”“捞起半截就开跑”“十处打锣九处在”“艄公多了打烂船”等。
  • 谜语,耕作闲暇、饭后茶余,人们常聚在一起相互“打谜语”(猜谜语),大家绞尽脑汁,以猜谜为乐。所出谜语大都取材于生产生活中的人、事、物,谜面多用两句、四句话,通俗押韵。如“麻屋子,红帐子,里面睡着白胖子。”(花生)、“一把刀,顺河飘,有眼睛,没眉毛。”(鱼)、“天生眼,地生包,水生骨,河生腰。”(星、坟、冰、桥)、“一口锅装两个饼,一个热来一个冷。”(日、月)、“一物生得巧,地位比人高,白天一肚毛,晚上空肚熬。”(帽子)等。在农村,男女青年唱情歌或薅草锣鼓时,一问一答的“盘歌”很是流行。人们将谜语编成歌来唱答,如“什么吃草不吃根?什么吃草囫囵吞?什么有脚不走路?什么无脚千里行?”答道:“镰刀吃草不吃根,背篼吃草囫囵吞,板凳有脚不走路,木船无脚千里行。”谜语言子,话说一半,另一半给人猜,如“这虾子,麦杆儿做吹火筒——小气”“哪里、哪里,我这是床上放风筝——高度有限”“蜞蚂跳水——不懂”“乡里人不识走马灯——又来了”。逢年过节,区内各乡镇场上、店铺门外都要在彩灯上贴谜语,并对猜中者发送小礼品、小奖品。

民间音乐

  • 劳动号子,区境内,劳动号子一般是吼唱。种田人家高兴之时唱《栽秧歌》“大田栽秧行对行,男男女女栽秧忙。又说又笑闹嚷嚷,栽了一行又一行。”另外“抬工号子”也在区内流传,它是劳动者在抬大型农具或重物时,有多人组合,前后行走时吆喝吼唱:(前)马眼路有坑,(后)慢点。天上鹞子飞,地上牛屎堆。天上明晃晃,地下水凼凼。稀泥烂窖,随躲随跳;两板夹一缝,踩板不踩缝。抬头望,住上升。坎坎坡,慢慢梭。幺二拐(转弯),两边摔。大花一朵,牛屎一池。地上有毛,踩到要遭。爬坡上坎,大家慢点。天上一朵云,地上一个人。右靠(左),左靠(右)。前弯左(右),后弯右(左)。幺妹的脚,紧紧的裹。懒弯懒弯,巴边巴边。一路的包块,一路有高矮”等。
  • 歌谣,歌谣是人民对当时社会现实生活的直接反映,形式简短,通俗易唱,喻意深刻,通过人们口口相传,流传甚广。区境内流行有不少歌谣,如《薅秧歌》“幺妹长得乖呦,穿双红绣鞋呦。幺妹听哥说呦,含羞点脑壳呦。爱妹莫挂嘴呦,薅秧望打谷呦。勤快后生人人爱呦,腊月十八把妹抬呦。”又如《板车谣》“七十二行,板车为王;衣服破烂,劲项拉长。吃了多少牙牙饭,喊了多少老板娘。”还有《推车谣》《背背子歌》《帮工》等。民谣中的儿歌极富生活情趣,语言诙谐生动,朗朗上口,为儿童所喜唱。如《家婆门口有本戏》“扯锯、还锯,家婆门口有本戏,请外孙,来看戏,牛肉包子押狗屁。”等。常见妇女抱着小孩,嘴里念着“扯锯、还锯”“花脸巴儿”“摇到外婆桥”“斗虫虫”等儿歌逗乐孩子。

民间舞蹈

  • 打连箫,民间集体舞,也称打年箫。连箫为一根长约0.6米的竹棍,缠绕彩纸条,两端串铜钱,故又名打钱棍。逢年过节表演。一般为20人左右,也有50至60人的。参加者服装整齐美观,男女皆可。队中有一个领头人,起领唱和指挥队伍的作用。每人手执一把连箫,手拍脚打以及拍身体作响,音律单调,多为两节声响。打连箫的队伍边走边打,边唱边舞。其舞步有8拍和12拍两种,行进中经常变换队形,如走八字,摆五角星、两队交插等。其唱词各地不尽相同,大多是领头人唱“正月呀就把车灯耍呀!”其他人合唱“柳哇柳连柳呀!”领唱又道“二月里就把风筝扎呀!”合唱“洛哇洛阳桥,登呀海棠花呀……”如此一领一合地唱下去。因句末为“柳连柳”,故打连箫队伍又称柳连柳队。1990年代初期,区内还有老年连箫队。
  • 采莲船,用竹子扎船架,外糊以纸,彩绘而成。船内有一女子(多为男子扮成),即所谓的幺妹,一手执花巾,一手扶船边,另有两人于侧拥船而走。船前由一人扮丑角,手拿扇子,边扇边走边逗船内女子。在连箫、锣鼓等伴奏下,两人边转边唱,边舞边走。幺妹和丑角,或扮成兄弟送亲,或扮成艄公渡人。女子在带篷的彩船内,手扶船沿,上下左右摆动,作行船状,船边艄公则手执桨板随船舞步。
  • 踩高跷,表演者双腿各绑一节长1米以上的木棍,两脚离地数寸或数尺,以木棍着地,扮成小说或戏剧人物,作各种造型,在人群中边走边唱,生动活泼,逗笑取乐,如履平地。逢年过节,甚至做寿、结婚,农村中不时还有踩高跷的人表演。

民间戏剧曲艺

  • 川剧,以四川方言演唱,形成昆腔、高腔、胡琴、弹戏、灯调等五种声腔,以四川人的生活、语言和审美习惯为创造基础。川剧唱词多吸收民间谚语,口语,表现川人特有的诙谐幽默感,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金牛人喜好川剧,把看川戏当作是生活中的大乐事。区内的群生川剧团是省内著名剧团。1950年代创作演出了大量川剧剧目。代表剧目有《九件衣》《白毛女》《丁佑君》《红大院》《红色卫星闹天空》《英雄人物数今朝》等。1978年,剧团恢复后,整理、改编、移植大小剧目380多个,代表剧目有传统戏《追鱼》《枫落池》《薛涛》《胭脂》《新台恨》《五女拜寿》,现代戏有《想不想》《邓幺姑》《县委书记》《买爹》等。1991—1992年,剧团上演大小剧目67个,演出478场,观众14.3万人次,是成都市演出场次最多的区(县)剧团。
  • 打围鼓,又称“围鼓”“板凳戏”“逗逗班”等,是业余川剧爱好者临时凑合演出班子的表演。金牛人嗜好川剧,很多人都会哼上几句。就连“街上夜行”也“口中好唱戏”。有的人在看戏之余,不免也想演唱一下。工余饭后,邀约三五人坐到一起,清唱几段,呼之为“打围鼓”。区内戏友打围鼓大多在茶馆里,乡村戏友则常在月亮坝中打围鼓。茶馆打围鼓时,在堂口挂上纱灯或牌子,上书戏友会名,茶馆内摆一张桌子,有的还拴上红色桌围,打鼓的、拉琴的,清唱的,围桌而坐。打围鼓不用化装,也不需要服饰、舞台,演出十分简便。戏友中一些演艺高超者,常客串演戏,人称“票友”,有的还由票戏而“下海”,成为专业演员。
  • 曲艺,主要有清音、扬琴,竹琴、评书、金钱板、莲花落、车灯、荷叶、盘子、花鼓等。1930年代,成都曲艺界李德才的扬琴、贾树三的竹琴、曾炳昆的相书和李月秋的清音名气很大,时人誉称为“四绝”。
  • 贾派竹琴,四川竹琴又称道情。因其伴奏的主要乐器是竹制的渔鼓筒,故又称“渔鼓道情”或“道筒”。竹琴长3尺,直径2寸,下端用鱼皮或猪小肠蒙上。演出时演员斜抱竹琴,用指尖拍击竹筒下端,另一手持两块系有铜铃的竹板击打,筒响铃响板响,以铿锵清脆的音韵配合演唱腔。四川竹琴分扬琴调及中河调两大流派,扬琴调又称成都派或贾派,唱腔称“省调”又称“坝调”。中河调则流行于成都地区。贾派竹琴始创于1930年代初,创始人贾树三把四川扬琴、川剧等曲调的优点,融入竹琴腔调,使唱腔更加丰富,形成委婉细腻、韵味醇厚的艺术风格。贾派竹琴的演唱形式有群唱与单唱。曲目有长篇《三国演义》《东周列国》等历史故事,中短篇有《铡美案》《琵琶记》《花木兰》等。贾派竹琴擅说各地方言,描摹不同人物,情趣生动。表演《三英战吕布》《华容道》时,其伴奏击琴、拍板、碰铃奏出千军万马之势,波澜壮阔之声。

民间工艺美术

  • 倒糖饼儿(糖画) ,民间俗称“倒糖灯影儿”“倒糖巴巴儿”。糖画一般用红、白糖加少许饴糖在炉子上以文火熬制,熬到可以牵丝时,由艺人用小汤勺舀起溶化的糖汁,在石板上飞快地来回浇铸,画出各种造型,然后用小铲刀将糖画铲松,趁热粘上竹签,待糖画与竹签凝固后,轻轻铲起。糖画制作题材十分广泛,如龙、凤、鱼、鸟、牛、羊、猴、虫等都铸得极为优美生动。倒糖饼的手法分为三类,一类是丝,即用粗、细糖丝线条表现图案,行话叫“丝文货”。一类是拓,即先把糖制成块状的薄片再加线条,组合成图案,行话叫“支皮子”。一类是制成一种图案的主体,将中空部分用糖丝、片填满,再加其他部分,行话叫“板板货”。旧时川西坝的糖画艺人数“太阳会”会首蔡建成技艺最高,能统“三派”,人称“蔡糖饼”。
  • 面塑,在民间也叫面花,是作为仪礼、岁时等民俗节日中馈赠、喜庆、装饰的信物或标志。原料主要是面粉或经过加工配置的复合软陶质材料。在捏制中采用揉、捏、压、搓、滚、碾、拨、切等多种技法。由于科技的运用,防腐、防裂技术的不断改进,现代面塑作品可以保存数十年甚至上百年。
  • 陈氏川派盆景,川派盆景以苍古、虬曲、飞垂、倒挂风格的树木盆景和以幽、秀、险、雄、高悬、陡深为气韵的山水盆景为主,是中国传统盆景四大流派之一。陈氏川派盆景以建设部首批授予中国盆景艺术大师陈思甫为代表。陈思甫先辈六代专事园艺,在营门口乡世代经营盆景花木,以树桩蟠扎技艺为特色,以树木、山石为素材,从诗画中汲取灵感,取天然“势”“态”,创作出独具匠心、千姿百态的树木、山水盆景。其技艺主要采用棕丝三弯九倒拐蟠扎,树的主干有方拐、对拐、滚龙抱柱、大弯垂枝等。枝形有平枝、滚枝等。陈氏川派盆景用火滚枝型蟠扎的杜鹃花、茶花、桂花等,枝头排列均匀,叶表一致,或雄壮若武士,或娇媚若仕女,有“移天缩地,盆立大千”之妙。盆景《亭亭玉立》耗时30年成型。朱德和陈毅两位元帅曾到陈思甫的盆景园参观。陈思甫培育的花木有100余种,蟠扎盆景3万盆(株),其中40多个品种销往东南亚、西欧和北美。盆景作品《古道晚唱》《寐思》《锦狮》获四川省首届盆景艺术展览一等奖。《勒马望荆州》在1989年第二届中国盆景评比展览中获大师荣誉奖。陈思甫晚年撰写出版的《盆景桩头蟠扎技艺》,为中国第一本系统介绍树桩蟠扎技艺的专著。
  • 傅氏风筝,春暖花开或秋高气爽时节,成都人有放风筝的习俗。1993年,成都首届风筝节在凤凰山举行,来自海内外30多个风筝协会团体,500多名风筝爱好者参加比赛,盛况空前。参加放飞的四川风筝中,金泉街道的傅氏风筝享有盛名。傅氏风筝由傅成鲜及其儿子傅鲜树始创于1923年,经四代人传承改良,形成传统纸扎风筝的独特风格和制作技艺。傅氏风筝以竹木为骨,以纸、绢为翅,品种有蝴蝶、金鱼、老鹰、燕子等。按体积分为特大、大、中、小四种,最大的风筝长达20米。傅氏风筝做工精良,品种多样,具有地方特色,深受风筝爱好者喜爱。许多外国游客慕名而来,傅氏风筝随之飘洋过海,走出国门。
  • 蜀绣,是以成都为中心的刺绣品的总称,与苏绣、湘绣、粤绣并称中国四大名绣。晋代常璩《华阳国志·蜀志》记载,蜀绣和蜀中其他物产,包括璧玉、金、银、珠、铜、铁、铅、锡、锦等均为蜀中之宝。蜀绣以软缎和彩丝为原料。针法分12大类、130余种。常见针法含滚针、掺针、铺针、沙针、晕针、盖针、戳针等。针脚整齐、掺色轻柔、虚实合度、变化丰富,具有独特风格。传统绣品为被面、枕套、衣、鞋、画屏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蜀绣针法绣技进一步创新。如表现动物皮毛质感的交叉针、表现人物的发髻针、表现鲤鱼鳞片的虚实覆盖针等,丰富了蜀绣的表现形式和艺术风格。
  • 瓷胎竹编,成都瓷胎竹编起源于清代同治、光绪年间。民间工匠张国正在传统竹编基础上,以瓷器为胎,紧贴其外表用竹丝进行编织和包裹的竹编工艺,经数代艺人传承,逐渐形成精选料、特细丝、紧贴胎、密藏头、五彩图的技艺特色,在中国竹编技艺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成都传统手工艺的“五朵金花”之一。1956年建立的成都市竹编工艺厂,是国内唯一瓷胎竹编专业生产厂,产品全部供外贸出口和政府礼品专用。1975年,工厂迁入轻工部投资的新建厂房。1999年,工厂为市属国有中小企业下放金牛区管理。2003年企业改制,组建成都三友竹编工艺有限公司。公司生产的三友牌竹编工艺品工艺精湛、品种繁多、形态各异、注重欣赏与实用结合。胎体材质多为瓷胎,也有竹木胎、漆器、纸胎、玻璃等。产品从清代的饭盒、饭碗、烟盒到现代的花瓶、糖缸、茶叶罐、茶具、酒具、文具、咖啡具等,还有首饰盒、围棋盒、竹签筒、腰鼓坛、天字坛以及竹编挂屏、竹编字画、仿古竹筒等。在弯曲细小的壶嘴杯把上编织各种图案,是瓷胎竹编有别于其他竹编的独特技艺。三友牌瓷胎竹编的代表作品,有5厘米系列旅游小花瓶,十八罗汉图小咖啡具,180厘米高的芙蓉花仙瓶,脸谱异型花插,11—70厘米系列熊猫精编瓶及薛涛图、黛玉葬花、浮雕二龙戏珠、熊猫戏竹、望江楼、武侯祠、蜀宫乐伎等精品。2005年,瓷胎竹编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石材雕刻,中国石材雕刻艺术源远流长。位于金牛区境内金沙遗址博物馆陈列馆的石跪坐人像、石虎、石蛇,永陵24乐伎、武士俑、王建坐像,发掘于营门口乡石人村的石人、石马,朱悦燫墓的建筑雕刻、石刻香炉、须弥座,曾家包汉墓的画像石、画像砖等,均为古代石材雕刻的精品。1980年代后期,城市建筑品质逐步提高。石材、石材雕刻被广泛运用于建筑装饰、广场、园林造景、街头景观、纪念场馆标志及工艺用品等各方面。分布在老成灌路上的金府石材雕刻市场,东西长3公里,店铺4000余间,经营户近2000个。金府石材雕刻市场经营的产品,雕刻手法采用传统技巧并结合现代工艺,制作精致,种类齐全。雕刻手法有圆雕、半圆雕、浮雕、半浮雕、透雕、线刻(平刻)、自然纹运用等。雕刻题材有人物、动物、植物、景物、故事、纹样、牌匾、碑刻等,其中尤以人物、动物造像产品为多。如供寺庙供奉的各类菩萨像,供民间崇拜的财神、观音、关公像。供建筑、园林使用的古希腊神话人物维纳斯、大卫像。供纪念地、景观、展馆、厅堂使用的李时珍、李白、杜甫、岳飞、郭沫若等名人雕像。表现历史题材的大型人物组雕有“抢渡大渡河”“郑成功”“文君当垆”“蜀人治水图”等。用于园林、墙垣、廊壁等装饰的如24孝、八仙过海、古代戏文、传说故事等。动物造像有青狮、白象、龙、虎、麒麟、马、牛、羊、吉祥鸟等。用于内外墙饰的花草、纹样窗饰的浮雕品种亦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划
直辖市 北京市 | 天津市 | 上海市 | 重庆市
河北省 | 山西省 | 辽宁省 | 吉林省 | 黑龙江省 | 江苏省 | 浙江省 | 安徽省 | 福建省 | 江西省 | 山东省 | 
河南省 | 湖北省 | 湖南省 | 广东省 | 海南省 | 四川省 | 贵州省 | 云南省 | 陕西省 | 甘肃省 | 青海省 | 台湾省
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西藏自治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特别行政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 | 澳门特别行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