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道夫·弗里德利希·艾尔德曼·冯·门采尔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阿道夫·弗里德利希·艾尔德曼·冯·门采尔作品:《舞会晚宴》 布面油画 71×90cm 1878 Alte Nationalgalerie阿尔特国家画廊

  阿道夫·弗里德利希·艾尔德曼·冯·门采尔(Adolph von Menzel;1815年12月8日-1905年2月9日),德国浪漫主义画家。出生于现属波兰弗罗茨瓦夫,他的父亲是一位女子学校的校长,1830年,全家迁居柏林,他父亲开办了一个石印工厂,父亲为了培养儿子绘画才能,将印刷作坊搬到当时普鲁士的首都柏林,他在作坊里从事石版画创作。在他17岁时父亲去世,他承担起支撑家庭的责任,供养母亲和弟妹。为了深造,他18岁入柏林美术学校学习,尔后因家庭贫寒靠自学登上画坛。1833年他18岁时,柏林一家出版社出版了他的一本为歌德的诗集插图的石版画册。代表作品:《腓特烈大帝传》插画、《轧钢厂》等。

  从1839年至1842年,他创作了大约400幅木刻版画,为《腓特烈大帝传》作插图,从1843年至1849年,他根据腓特烈?威廉四世的委托,为《腓特烈大帝全集》创作了200幅插图。从此,他成为德国著名的插图画家,他自学油画创作,很快创作出大批绘画作品,主要描绘腓特烈大帝时代的历史场景,但也描绘日常生活的景象,绘画题材丰富。1898年,他获得当时普鲁士王国的最高荣誉“黑鹰勋章”和贵族称号,成为当时国内最伟大的画家。他曾经三次到法国,三次到意大利旅行,但几乎每年都有两个月去德国乡间旅行,画了大量的速写和素描作品,他热心于绘画,身后留下80本素描集和近7000张单张素描。门采尔以90岁高龄在柏林逝世,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的部分油画作品在战争中烧毁或散失。

  阿道夫·门采尔是德国自文艺复兴丢勒之后最伟大的画家,他90岁去世时德国皇宫为他举行只有元帅将军才能享有的盛大葬礼。门采尔不仅是19世纪的素描巨匠,而且是伟大的油画家、版画家、粉画和水彩画大师。他的作品广泛而深刻地表现了德国社会生活风俗,尤其是对工业生产和工人生活的描绘,为同时代的欧洲画坛所罕见。门采尔的创作起于石版画,曾为歌德的诗文作插图,因此成功地加入柏林青年艺术家协会,后来用10年时间创作了六百幅《腓特烈大帝传》插图,从而获得历史画家称号,饮誉欧洲画坛。21岁的门采尔开始油画创作,从现实生活中选取题材,成为敏感的风俗画家。19世纪50年代后,门采尔广游博览欧洲艺术胜地,尤其与法国现实主义大师库尔贝的会见,使他的艺术更加直接面向当代现实,1875年创作了现实主义名作《轧钢厂》。《轧钢厂》是世界美术史上最早描绘工人劳动场面的优秀作品。普法战争以后,德国依靠法国20亿的战争赔款进行建设,发展了重工业生产,这幅画就是描绘工厂生产的现实。为画这幅画,他画了几百幅速写,还亲自深入工厂体验工人轧钢生活,他自己说:“我一直处在危险之中画这些习作,仿佛随时都会被轧钢机器吞进去似的。”门采尔曾为这幅杰作题名为《当代巨人》,画中显示了产业工人在社会发展中的智慧与力量。画面空间壮观,工人的劳动姿态真实、生动。门采尔是著名的素描大师,他造型严谨,笔法生动,很有表现力。门采尔在晚年享有崇高的声誉,在他70岁时被聘为柏林大学名誉校长,71岁时被俄国彼得堡美术学院聘为荣誉院士。门采尔毕生奋斗的箴言是:“我们的命运只是攀登,达到高峰乃是下一代的事业”。

参考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