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线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珠峰冰川雪线

  雪线汉语拼音:Xuexian;英语:Snowline),年固体降水量等于消融量的零平衡线。冰川上的雪线也叫平衡线。1736年由法国P.布格提出。雪线以上是永久积雪区,雪线是地球上永久积雪区的最低界限。

  雪线高度主要受气候地形和积雪(冰川)的影响。通常所说的雪线,指平坦而无隐蔽地面上大气固体降水量与消融量相等的多年零平衡线,即理想雪线,或称气候雪线。它不同于实际可见的地方雪线和季节雪线,也不同于冰川学中专指冰川表面粒雪与裸冰分界的粒雪线。地球上雪线高度的分布由极地向赤道逐渐升高,但最高处不在赤道和热带地区,而在副热带高压区。喜马拉雅山中段北坡雪线高度在海拔6,000米左右,个别达6,100~6,400米,是已知北半球最高的雪线。南半球南美的安第斯山雪线高达6,400米,是世界上雪线最高的地方。由副热带向两极,雪线又骤然降低,南半球在南纬62°~65°,雪线已降至海平面高度,而北半球的最低雪线则接近极地。

  中国雪线分布具有如下特征:

  1. 雪线高度具有明显的纬度地带性。中国最低雪线出现在49°06″N的阿尔泰山哈巴河流域,为2,800米;随着纬度的降低,雪线升高,至喜马拉雅山珠穆朗玛峰北坡升高到6,000米。从49°N至28°N,雪线相差3,200米,平均每降低1个纬度雪线升高152.4米。
  2. 青藏高原雪线呈环形分布。受青藏高原热量收支和降水的影响,雪线高度分布从高原外围向内部呈环形分布,越向内部雪线越高,高值的雪线出现在喜马拉雅山北坡中段和高原腹地(5,000~6,000米)。
  3. 与同纬度山区雪线高度比较,中国雪线明显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