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治思想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治思想英语:political thought in Wei,Jin,South and North dynasties of China),中国封建社会第一次国家大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时期的政治思想。随着东汉大一统的封建统治的崩溃,两汉经学、谶纬神学左右思想界的状况被打破,出现了多种政治思想纷然杂陈的局面。

东汉中平六年(184)爆发的黄巾农民起义,瓦解了东汉王朝。黄巾起义失败后,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公元265年,司马氏集团发动政变夺取曹魏政权,建立了西晋王朝,于280年灭吴,统一全国。晋武帝司马炎继曹魏之后推行九品中正制,又施行分封、荫客、占田、户调等政治、经济政策,使门阀士族的政治、经济特权合法化。门阀士族势力不断膨胀,逐渐成为社会的统治势力。依靠门阀士族进行统治的西晋王朝,只维持了几十年短暂的全国统一局面,就被少数民族统治者推翻。317年,晋元帝司马睿在江南建立东晋王朝。此后,宋、齐、梁、陈四朝迭相更替,史称南朝。北方,则有鲜卑、匈奴、羯、氐、羌等少数民族相继建立16个小朝廷,相互争伐不止。439年,由鲜卑拓跋氏实现了统一,建立北魏王朝。从东汉末到隋朝再次统一全国,其间除西晋短暂统一外,中国陷入分裂割据局面近400年。在这段时间内,朝代更迭频繁,杀伐不已,官宦士民朝不虑夕,社会政治生活异常混乱和险恶。门阀士族势力结党干政,生活糜烂,斗富成风,给社会政治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

概况

在政治思想领域出现了与秦汉时期或法家为主或儒学独尊的不同局面,形成了各种学派各持异说、莫衷一是,思想比较活跃,论争比较激烈,近乎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新格局。这时期,陷入神秘化和庸俗化的汉代经学已丧失了为巩固封建统治作论证的功能,儒学独尊的局面也不复存在。思想家们从先秦诸子那里寻找思想资料,或旧论新翻,或标新立异,企图另立政治指导思想。在诸多的思想流派中,出现了以法治国、务实求治的主张和“无君论”等有价值的观点,也产生了消极颓废、遁世游仙的思想,影响最大的是玄学思想。

基本内容

玄学源于先秦的道家思想和东汉以来的清谈之风。魏晋学者何晏、王弼、向秀、郭象等人通过注释《老子》、《庄子》、《论语》、《周易》等儒道经典,吸取神学目的论失败的教训,修补前人理论上的漏洞,在“有”和“无”、“本”和“末”、“众”和“寡”等问题的辩论中,从世界观的高度确立了唯心主义的本体论。他们利用道家思想的“道”,来论证儒家的纲常名教的合理性,实际是以道释儒,儒道结合,把儒学维护封建统治的原则和伦理观念玄虚化,所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玄学提出的“无为而治”、“名教本于自然”、“以寡治众”等观点,适应了门阀政治的需要,成为维护当时封建统治的理论武器。

以三国时期的曹操、诸葛亮为代表的政治家,面对分裂割据和社会混乱的现实,主张以法治国,唯才是举,抑制豪强,发展生产,以实现统一全国的目标。魏末晋初的傅玄继承先秦儒学,反对浮华虚诞和自然无为,力主振兴儒学,用人唯贤,重农抑商,先礼后刑,威德并济,明德慎罚,试图推行儒家的德治、仁政,以治平天下。刘毅大胆批评门阀政治,坚请罢除九品中正制,诋之为“毁风败俗,无益于化”,“漫主罔时,实为乱源”(《晋书·刘毅传》)。鲁褒作《钱神论》,王沈著《释时论》,痛责了那些求官买职,奔集势门,无耻钻营的势利小人,嘲讽了当权者贪财好利、挥霍浪费的丑恶行径。这是当时统治阶层中难得的清醒之声。江统作《徙戎论》,主张徙戎出塞,反映了当时尖锐复杂的民族矛盾。

这一时期,道家思想比较流行。社会政治生活动荡不安,使人们在精神上无所寄托,除了皈依宗教外,还从道学思想中寻求安慰。一些人受道家消极颓废思想的影响,奇装异服,玩世不恭,提倡极端的纵欲主义、享乐主义、遁世主义,《列子》中的《杨朱篇》反映了这种思想。失意的士大夫,甚至一些正直之士,也膺服道家思想,达生任性,不拘礼法,隐居山林,放荡不羁。受道家自然主义思想的影响,三国时期魏国的阮籍作《大人先生传》,首倡“无君”,提出“无君而庶物定,无臣而万事理”(《全三国文》)鲍敬言提出了系统的“无君论”,指责君主是政治弊害和社会动乱的根源,向往无君、无臣的社会。

由于连年战乱,人们的生命和生活难以保障,东汉时兴起的佛、道宗教思想成了人们的精神避难所。统治者看到佛教“进可以击心,退足以招劝”(《弘明集·何尚之答宋文帝赞扬佛教事》),能起到洗心革面的作用,从而大力提倡。南北朝时期佛教广泛流传,寺院林立,信徒众多。佛、道宗教思想成为统治者愚弄和束缚人们的重要工具。

特点与意义

魏晋南北朝时期儒、法、道、佛各种思想既互相排斥又互相渗透融合,是这一时期政治思想的主要特点。它对于隋唐的儒、道、佛三教合一论和宋明理学的形成,都有一定影响。在学术研究上,思想家们摒弃神秘主义、形式主义的思维方式,转而注重义理的分析和抽象的思辨,推动了本体和现象等世界观问题的深入探讨,开创了新的学风。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