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县”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以“{{三级导航|0级=中华人民共和国|1级=江西省|2级=上饶市|3级='''婺源县'''}}   '''婺源县'''(汉语拼音:Wù Yuán Xià...”为内容创建页面)
 
第20行: 第20行: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婺源县常住总人口334020人,其中:蚺城街道50533人,紫阳镇47384人,清华镇14582人,秋口镇20899人,江湾镇26804人,思口镇12711人,赋春镇28065人,镇头镇10411人,太白镇13813人,中云镇22821人,许村镇16192人,溪头乡10922人,段莘乡13369人,浙源乡12261人,沱川乡6199人,大鄣山乡17726人,珍珠山乡9328人。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婺源县常住总人口334020人,其中:蚺城街道50533人,紫阳镇47384人,清华镇14582人,秋口镇20899人,江湾镇26804人,思口镇12711人,赋春镇28065人,镇头镇10411人,太白镇13813人,中云镇22821人,许村镇16192人,溪头乡10922人,段莘乡13369人,浙源乡12261人,沱川乡6199人,大鄣山乡17726人,珍珠山乡9328人。
 +
 +
== 文化 ==
 +
 +
===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
 +
 +
:*沱川乡[[理坑村]],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第二批,2005年9月16日公布)
  
  

2018年1月20日 (六) 03:12的版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 > 江西省 > 上饶市 > 婺源县

  婺源县汉语拼音:Wù Yuán Xiàn;英文:Wuyuan County),中国江西省上饶市辖县。位于江西省东北部,东邻浙江省开化县,北界安徽省休宁县。总面积2947平方千米。总人口36万人(2013年末)。辖1个街道、10个镇、6个乡。

  地处赣东北低山丘陵区,乐安河上游。山地、丘陵占总面积的83%。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乐安河发源于县境东北、西北,分别称段莘水和古坦水,有潋溪、高砂水、赋春水横槎水等支流。东北山地是县内主要林区。有荷包红鱼、绿茶、龙尾砚、江湾雪梨“四色”(红、绿、黑、白)特产。徽剧、傩舞为地方剧种。名胜古迹有灵岩洞群、彩虹桥、龙天塔,李坑、思溪、理坑、延村等明清建筑群,等。

  • 邮编:333200 代码:361130 区号:0793

行政区划

  全县辖1个街道、10个镇、6个乡:蚺城街道、紫阳镇、清华镇、秋口镇、江湾镇、思口镇、中云镇、赋春镇、镇头镇、许村镇、太白镇、溪头乡、段莘乡、浙源乡、沱川乡、大鄣山乡、珍珠山乡。县政府驻蚺城街道蚺城路26号。

历史

  唐开元二十八年(740年),析休宁县之回玉乡和乐平县之怀金乡置婺源县,以地当婺水源头而名,隶江南西道歙州管辖,县治清华。天复元年(901年)县治迁弦高(即今县城)。宋宣和三年(1121年),歙州改为徽州,婺源隶徽州管辖。元元贞元年(1295年)升为婺源州,属徽州路。

  明属徽州府,洪武二年(1369年)降州为县。清仍明制。1934年从安徽省划入江西省,隶第五行政区。1947年划回安徽省,隶第十行政区。1949年5月1日婺源解放,复划归江西省,隶乐平专区。1950年改属浮梁专区。1952年起隶属上饶专区(上饶地区)。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婺源县常住总人口318658人,其中,紫阳镇40771人,清华镇16446人,秋口镇20600人,江湾镇15430人,大畈镇6088人,思口镇12319人,中云镇11212人,赋春镇21162人,镇头镇11233人,许村镇13075人,太白镇14923人,潋溪乡6364人,晓容乡7131人,溪头乡11805人,段莘乡15200人,梅林乡9810人,高砂乡13750人,龙山乡8817人,甲路乡7202人,浙源乡12335人,沱川乡6216人,鄣山乡8229人,古坦乡9246人,珍珠山乡10761人,晓林乡3349人,风洲乡5184人。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婺源县常住总人口334020人,其中:蚺城街道50533人,紫阳镇47384人,清华镇14582人,秋口镇20899人,江湾镇26804人,思口镇12711人,赋春镇28065人,镇头镇10411人,太白镇13813人,中云镇22821人,许村镇16192人,溪头乡10922人,段莘乡13369人,浙源乡12261人,沱川乡6199人,大鄣山乡17726人,珍珠山乡9328人。

文化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划
直辖市 北京市 | 天津市 | 上海市 | 重庆市
河北省 | 山西省 | 辽宁省 | 吉林省 | 黑龙江省 | 江苏省 | 浙江省 | 安徽省 | 福建省 | 江西省 | 山东省 | 
河南省 | 湖北省 | 湖南省 | 广东省 | 海南省 | 四川省 | 贵州省 | 云南省 | 陕西省 | 甘肃省 | 青海省 | 台湾省
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西藏自治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特别行政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 | 澳门特别行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