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牙利王国 (1920年-1946年)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2022年5月23日 (一) 04:53小V讨论 | 贡献的版本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匈牙利王国匈牙利语:Magyar Királyság),也称为霍尔蒂时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20–1946)在中欧存在的一个国家。匈牙利王国虽然号称是王国,但王位始终处于空缺状态。在1919年击溃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霍尔蒂·米克洛什担任摄政职位直到1944年,是国家的实际统治者,实行独裁统治。

匈牙利王国在二战期间,加入了轴心国一方,成为德国盟友。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1945年,德国大势已去,匈牙利于是密谋与盟军停战,但被德国获悉,德军立即占领匈牙利王国全境以防匈牙利转投阵营。但在苏联打败了德匈联军并攻破布达佩斯后,2月13日匈牙利投降,箭十字党政权崩溃。匈牙利王国直到1946年匈牙利共和国(第二共和国)成立为止都在理论上存在。首都设为布达佩斯

政体

1918年以前的匈牙利王国是奥匈帝国的构成国家之一,哈布斯堡王朝的君主奥地利皇帝同时也是匈牙利国王。匈牙利王国在奥匈帝国内拥有被称为“圣史蒂芬的王冠领地”的大片领土。匈牙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失去了斯洛伐克特兰西瓦尼亚等大片领土,为鼓吹其拥有这些领土的统治权,使用“匈牙利王国”这一名称颇有必要。然而,从哈布斯堡王朝内寻找匈牙利国王人选会引发匈牙利国内强烈反对,也会招来惧怕哈布斯堡帝国复活的协约国及邻国的反对。因此,匈牙利王国虽名为王国却没有君主,实质统治者是摄政。

历史

匈牙利革命战争

奥匈帝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是战败国。1918年11月16日,匈牙利历史上首个共和制国家匈牙利民主共和国宣布自帝国独立。然而匈牙利刚宣告独立,其北部地区(斯洛伐克)及东南部特兰西瓦尼亚地区分别被被捷克斯洛伐克军队及罗马尼亚王国占领。社会民主党系的总统卡罗伊伯爵无法安定国内的混乱情势,匈牙利共产党实力日益壮大。虽两党曾一度创建联合政权,但1919年3月,库恩·贝拉等人发起匈牙利革命,创建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

库恩的苏维埃政府在国内实行社会主义改革,并进攻斯洛伐克,建立了斯洛伐克苏维埃共和国。因此遭到了匈牙利保守派、法国及罗马尼亚等邻国的围攻。4月,罗马尼亚入侵匈牙利,匈牙利-罗马尼亚战争爆发。

6月,前奥匈帝国海军舰队司令官霍尔蒂·米克洛什率领匈牙利国民军在全国暴动。8月,罗马尼亚军队占领布达佩斯,匈牙利苏维埃政权崩溃。

王国成立

进入的布达佩斯的国民军开始进行组建新政府的工作。但由于国民军打算拥立的国王奥地利大公约瑟夫・奥古斯特是哈布斯堡家的一员,未能获得协约国及罗马尼亚的同意。

约瑟夫虽然在10月23日退位,匈牙利国内恢复君主政体的论调却日益高涨。1920年2月,根据国民投票,匈牙利正式决定恢复君主政体。

1920年3月1日,匈牙利王国宣告成立。但由于未能确定国王人选,匈牙利议会任命霍尔蒂为摄政

1920年6月4日,匈牙利签订特里亚农条约,匈牙利王国的国界正式决定。匈牙利失去了特兰西瓦尼亚、斯洛伐克、伏伊伏丁那等大片国土。因此,主张收复失地的极右派势力在匈牙利日益壮大。

霍尔蒂的统治

查理四世的复辟运动

1921年3月,奥匈帝国最后一位皇帝卡尔一世/匈牙利国王查理四世来到匈牙利,为恢复奥匈帝国,他请求霍尔蒂入侵奥地利。10月,查理四世率军队进入匈牙利,试图攻入布达佩斯。然而由于惧怕哈布斯堡帝国复活的小协约国诸国对匈牙利施压,加上霍尔蒂等人对战争危险性的宣传,查理四世未能复辟,流亡至葡萄牙的马德拉岛。跨过这一危机的霍尔蒂政权则进入一段较为安定的时期。

根博什政权

对匈牙利的民族主义者来说,收复在特里亚农条约中失去的领土是他们梦寐以求的愿望,也是努力的目标。因此,匈牙利国内以根博什·祖拉为代表的人种防卫党法西斯势力开始崛起,其力量足以影响政权。匈牙利与抱有意大利沦陷区问题的意大利王国在对南斯拉夫外交上有相同的利益。另外,1933年在德国成立的纳粹政权也希望能收复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的领土,匈牙利与德国在对捷克斯洛伐克关系上也有相同的利益。

1927年4月5日,匈牙利与意大利签订友好条约,加强两国的合作。1932年,就任总理的根博什以成立德国·意大利·匈牙利三国同盟为目标,改善了当时因围绕奥地利问题而发生冲突的德意两国的关系。这也是之后柏林·罗马轴心的萌芽。

反犹太风潮的高涨

人种防卫党等极右派政党从很早开始就提倡排斥犹太人,但人种防卫党籍的总理根博什实际上并没有实施很多反犹太主义政策。然而在根博什死后就任总理的卡尔曼其权力基础并不稳固,不得不考虑日益壮大的国家希望党等极右派政党的政见。政权制订了在部份行业犹太人数量不得超过从业人数20%的法律。然而主张排斥犹太人的国家希望党并未停止其对政权的攻击。卡尔曼在1937年解散了国家希望党。

之后在1938年5月14日,伊姆雷·贝拉成为新任总理。伊姆雷继承根博什的政策,加强了与德意的外交关系。右派势力日益增强,1939年2月,伊姆雷的祖先是犹太人一事被曝光,被迫辞职。继任的特雷基·帕尔总理于6月进行议会大选,选后,国家希望党人士创立的箭十字党跃进至第二大党。

捷克斯洛伐克问题

1938年,围绕有大量德国人居住的捷克斯洛伐克西部的苏台德区产生了一系列外交纠纷。苏台德德国人党主张的自治要求进一步升级,要求与德国合并。调停这一危机的英国首相内维尔·张伯伦试图逼迫捷克斯洛伐克割让苏台德区以解决争议。然而,一直希望夺回斯洛伐克和喀尔巴阡·卢森尼亚的匈牙利借助这一机会,对捷克斯洛伐克政府提出割让斯洛伐克和喀尔巴阡·卢森尼亚的要求。

这些问题在9月30日的慕尼黑会议上进行了讨论,最终决定德国获得苏台德区,而匈牙利要求的地区则由当地居民通过投票决定归属。然而匈牙利不服这一决定,10月13日开始动员军队对捷克斯洛伐克政府施压。德国和意大利从中介入这一事件,11月2日,双方在维也纳达成协定,决定将喀尔巴阡·卢森尼亚和斯洛伐克南部地区割让给匈牙利。然而由于这两个地区的民族主义运动,捷克斯洛伐克并未割让这些地区。

1939年3月14日,获得德国支持的约瑟夫·季索宣布斯洛伐克共和国独立。同日、喀尔巴阡·卢森尼亚也以喀尔巴阡乌克兰共和国的名称宣告独立。匈牙利随即入侵喀尔巴阡乌克兰。难以抵抗匈牙利军队的捷克斯洛伐克政府请求德国的帮助,但反被德国威胁,被迫与德国合并(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保护国)。

匈牙利军队在3日占领了喀尔巴阡乌克兰全境并将其合并。匈牙利的下一个目标是斯洛伐克全境,3月23日,匈牙利入侵斯洛伐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战争)。然而已经斯洛伐克划为自己保护国的德国进行了调停,两国停战,匈牙利只获得了在第一次维也纳仲裁中所规定的斯洛伐克南部地区。

获得北特兰西瓦尼亚

1940年8月30日,根据裁决,德国和意大利迫使罗马尼亚将特兰西瓦尼亚一半 (即北特兰西瓦尼亚)割让给匈牙利。然而,这决定并非为了公义,反而是为了赢得匈牙利支持德国的战争目标。为了扭转特里亚农条约订立以来之局面,裁决划出多民族地区给匈牙利与罗马尼亚,导致两国大量人口迁居,令古旧的社会经济单位分裂。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的1940年11月20日,匈牙利加入了三国同盟条约。12月,在特雷基·帕尔总理与南斯拉夫王国签订友好条约,与轴心国日益接近。1941年3月25日,南斯拉夫加入了三国同盟。然而在此之后的两天,南斯拉夫发生了政变,亲德派的摄政保罗亲王政权垮台。对此勃然大怒的希特勒为稳固苏德战争后方,制订了侵略南斯拉夫的计划。德国要求匈牙利允许德国军队通过匈牙利,作为交换德国允诺将南斯拉夫的部份领土割让给匈牙利。夹在南斯拉夫和德国之间的特雷基首相虽反对德国入侵南斯拉夫,但无力阻止,于4月3日自杀。继任总理的是右派的拉斯罗,他积极推进亲德外交。德国军队侵略南斯拉夫后,匈牙利获得了伏伊伏丁那东部、巴拉尼亚巴奇卡梅吉穆列普雷克穆尔基,将其置于匈牙利统治。

1941年6月22日,德国发起巴巴罗萨作战,开始对苏联展开进攻。匈牙利虽然没有立刻宣战,但始终受到德国的压力。6月27日,匈牙利以前日斯洛伐克的科希策遭苏联军队空袭为由,对苏联宣战。不过有人认为这场空袭是由德国和匈牙利捏造的,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6日后,匈牙利对美国宣战。

在苏德战争中,匈牙利军队曾是德军的有力盟军。然而,随着战局的恶化,匈牙利军队的消耗日益增加。特别是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匈牙利第2军团被全歼。霍尔蒂对德国逐渐失望,开始与德国保持距离。1942年2月24日,霍尔蒂宣布禁止箭十字党活动。3月9日,霍尔蒂解任拉斯罗,任命保守派的卡罗伊·米克罗什为总理。卡罗伊考虑退出轴心国,并开始与英国和美国进行极秘交涉。

然而,察觉到卡罗伊动静的德国于1944年3月22日发动“玛格雷特作战(Operation Margarethe)”,将匈牙利全国置于德国控制。卡罗伊被解任,亲德派的斯托尧伊·德迈成为总理。霍尔蒂被软禁在王宫,与外界的接触也受到限制。

霍尔蒂下台

然而,苏联军队逐渐逼近匈牙利国境,霍尔蒂再次寻求与同盟国交涉讲和。8月29日,霍尔蒂解任斯托尧伊,任命亲英美派的拉卡托什·盖佐为首相。9月9日,苏联军队突破要冲斯古拉山口。在次日的阁议中,霍尔蒂发言称“战争已不可能继续”“休战状态已进入试探阶段”,阁僚全员均表同意。9月15日,霍尔蒂向驻扎在意大利的英国军队派遣使节,请求进行和平谈判,但英国表示匈牙利应和苏联军队谈判,拒绝其要求。然而这些行动均被德国知晓。希特勒决定排除霍尔蒂,由箭十字党控制匈牙利政权。德国做好了政变作战铁拳作战的准备工作。10月8日,在莫斯科,匈牙利使节团和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会面,苏联要求匈牙利立刻对德国宣战,以换取两国停战。双方对此均表认可。

10月15日,霍尔蒂的儿子奥托·斯科尔兹内率领的特种部队绑架,随后押往茅特豪森-古森集中营。午后1时,广播电台播出了霍尔蒂的停战宣言。但收到德国发出的最后通牒的参谋总长沃罗斯·亚诺什大将随即播出了取消停战的广播,并播出了箭十字党控制政权的广播。布达佩斯市内被巴赫·采列夫斯基亲卫队大将率领的德国军队和箭十字党员控制,布达佩斯王宫也被德国军队包围。霍尔蒂被迫发表下台宣言,并任命箭十字党领导者萨拉希·费伦茨为总理及国家领导人。霍尔蒂逃亡至德国。萨拉希的箭十字党政府控制了匈牙利。

箭十字党政府

掌握政权的萨拉希宣布成立匈牙利国,继续与苏联军队作战。1944年10月29日,苏联开始攻击布达佩斯(布达佩斯围城战)。1945年2月,布达佩斯失守,匈牙利国内的大部份地区也被苏联占领。箭十字党政府继续在匈牙利西部国境地带抵抗。1945年5月8日,德国投降,箭十字党政府也宣告解散。

临时政府和王国的灭亡

1944年12月21日,在苏联支持之下,匈牙利共产党独立小农业者党国家农民党匈牙利社会民主党德布勒森宣告成立匈牙利临时国民政府。总理是前匈牙利第1军团司令官米克罗什·贝拉,但却未设有总统或国王等国家元首。几乎支配匈牙利全境的苏联军队对临时政府有很强的影响力。

战后的1945年9月,独立小农业者党的蒂尔迪·佐尔坦成为首相。11月,在匈牙利全国举行了选举。独立小农业者党获得57%的选票,共产党获得17%的选票。然而驻匈牙利苏军司令官克里门特·伏罗希洛夫拒绝小农业者党单独政府的成立,强制组建了由共产党员担任重要职位的联合政府。议会通过了导入共和制的法案,蒂尔迪被任命为总统,纳吉·弗伦茨被任命为总理。

1946年2月1日,匈牙利第二共和国成立,匈牙利王国宣告灭亡。然而,匈牙利第二共和国在1949年被实行匈牙利劳动人民党一党独裁体制的社会主义国家匈牙利人民共和国所取代,和其他东欧诸国一样成为苏联的卫星国

经济

需要支付大量赔偿金的匈牙利在战后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匈牙利克朗大幅贬值,国内经济状况不稳。1927年匈牙利发行新货币帕戈以替代克朗。帕戈在当时曾是东欧最为稳定的货币。然而随着1929年发生大萧条,匈牙利经济再次陷入危机状态。

在此之后因匈牙利加强了与摆脱大萧条的纳粹德国意大利王国的关系,匈牙利经济实现了恢复。之后直到1945年,匈牙利经济都严重依赖德国。由于过度依赖德国,在德国投降后匈牙利经济陷入破产,临时政府时期发生了严重的通货膨胀。虽启用新货币新帕戈也未能控制通货膨胀。通货膨胀一直持续到8月1日第二共和国启用福林作为新货币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