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讲武堂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东北讲武堂(奉天讲武堂),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清末民初著名军校,奉军军官的摇篮。与“天津讲武堂”、“云南讲武堂”合称中国三大讲武堂。1907年8月,东三省总督徐世昌在奉天(今沈阳)创办“东三省讲武堂”。辛亥革命期间和民国初年东北讲武堂一度停办。1919年,东三省巡阅使张作霖在原址重新开办讲武堂,改名“东三省陆军讲武堂”,以后多次更名,但通称“东北讲武堂”。

  1928年张学良主政东北后,将东北讲武堂迁到东大营办学,同时成立东北讲武堂黑龙江分校、热河分校,又将航空班、步兵研究班、炮兵研究班、军需研究班、宪兵教练处、高等军学研究班并入东北讲武堂。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东北讲武堂被迫终止。

  东北讲武堂前后历时20余年,培养各类毕业生10000余人。东北讲武堂成为培养东北军(奉军)将领的摇篮,东北军的各级军官,上至总司令张学良,下至连长、排长,大部分都由东北讲武堂毕业。在东北易帜西安事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中都有讲武堂毕业生的身影,东北讲武堂同学在张学良将军爱国思想影响下为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解放以及建立新中国做出了重要贡献。

概述

  清代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时任奉天将军的赵尔巽,创立了“奉天讲武堂”,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归国的王静寿等人时任教官,校址设在大东区大北关老将军府,培训巡防在职军官,仅仅办了一期。

  1907年5月,徐世昌出任东北三省总督,他将“奉天讲武堂”扩大为“东三省讲武堂”,校址移至大东区小东边门外,即如今老龙口酒厂东侧讲武堂路。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东三省讲武堂”停办;1912年复校,前后共办三期。其中,曾在陆军第27师、28师任职的孙烈臣汤玉麟张作相张景惠等,均由“东三省讲武堂”毕业。

  1919年3月,张作霖担任东三省巡检使时,在讲武堂原址,重新成立了“东三省陆军讲武堂”,由张作霖兼任堂长。这便是东北军的第一所军事学校。此后,尽管改称为“东北陆军讲武堂”、“东北讲武堂”,但均以此为第一期,至1931年“九·一八”事变,前后共办学11期。

  讲武堂成立之初,教育长为熙洽,总队长为孙旭昌,下设4个区队,步、骑、炮、工、辎5个兵科。当时,郭松龄郭尔珍分别担任战术教官、筑城教官。“东北讲武堂”第一期学员共222人。其中,有张学良及其姐夫鲍育麟。第二期学员共391人,第三期学员仍为391人,于1922年5月毕业。东北军著名抗日将领黄显声,便是这一期毕业的学员。

  1922年10月,第四期开学前,张学良接纳了郭松龄的建议,在社会上招考一部分中学生,并由东三省陆军军士教导队选送具有中学文化程度的学员。第四期学员共355人,学员素质、教学质量等,均优于前三期。

  1923年10月,招收第五期学员计324人。这期学员中,有吕正操刘鸣九王肇治张竞渡等东北军名将。1926年7月,招收第六期学员时,校名改为“东北陆军讲武堂”,校址未动。1927年3月,录取了第七期学员918人。当时,在北京又成立了“东北陆军讲武堂北京分校”,地址在北京安定门外黄寺大楼。第七期学员应于次年7月毕业,但因当时北伐军进抵京津,张作霖率东北军向关外撤退,以致北京分校学员,也随之撤退到沈阳讲武堂该校内。

  1927年9月,录取第八期617名学员。这期学员皆为部队在职军官。1928年夏季,孙传芳随东北军撤退到关外时,带来两队金陵军官学校学生,总计240人。其中,120人并入讲武堂。

  1928年6月4日,张作霖被日军炸死后,张学良统帅东北军。同年11月,东北军缩编,将其中1600余名各级军官,送至讲武堂训练,成为讲武堂第九期学员。

  1928年冬季,张学良将“东北陆军讲武堂”,改名为“东北讲武堂”,并将东北各种军官学校统统并于“东北讲武堂”,仍由张学良兼任监督。 由于“东北讲武堂”该校范围扩大,第九期、第十期总共3000余名学员同时入校,便将校址迁移至沈阳东郊东山嘴子营房(东大营)。学员应于1930年6月毕业,但因张学良准备派大军入关,调解蒋介石阎锡山冯玉祥所谓的“中原大战”,即令学员参战。因张学良不在沈阳,所以延至同年9月,才举行毕业典礼。

  1930年9月,第十期学员毕业后,“东北讲武堂”该校范围缩小,于是,张学良便将辽宁该校的校本部,扩大为“东北讲武堂”堂本部;将省内各军事学校(东北学校队除外),悉数迁移到东山嘴子营房。

  1931年初,第十一期开办,录取学员将近两千人,按文化程度分为甲、乙、丙三级,于同年3月开学。“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学员们未及毕业,便跟随北大营驻军东北军第七旅旅长王以哲一道撤到关内。“东北讲武堂”就此自行结束。但众多学员在抗日战场上做出了艰苦卓绝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