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云梦泽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古云梦泽,大致位于现在的江汉平原。范围在长江中游的枝江以东、蕲春以西、大洪山荆山以南以及湖南华容县以北的区域。如今江汉四湖地区的大小湖泊以及武汉附近的大小湖泊便是云梦泽的遗迹。云梦泽从形成、发展,到消亡,全过程历时约7000年左右。

  “云梦”与“云梦泽”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根据史书记载分析,“云梦”泛指春秋战国时期楚王狩猎区, 包括有山地、丘陵、平原和湖沼等多种地貌形态, 范围相当广阔, 几乎包括今湖北东南部大半个省。“云梦泽” 是云梦的一个组成部分, 专指这个狩猎区内的湖沼地貌部分, 范围局限在今江汉平原之内, 不包括江南的洞庭地区。

  江汉平原在构造上属第四纪强烈下沉的陆凹地,云梦泽就是在此基础上发育形成的。以后由于长江汉水夹带的泥沙大量在湖盆沉积的结果,至先秦时代,云梦泽已经变成平原—湖沼形态的地貌景观。这就是司马相如的“平原广泽”的意思。

  “云梦”一词在先秦古籍中,并非专指云梦泽而言,它也是春秋战国时期楚王狩猎区的泛称。《国策•楚策》:“于是楚王游于云梦,结驷千乘,旌旗蔽天。野火之起也若云蜺,兕虎之嗥声若雷霆”。从所描述楚王在云梦的游猎中可见,云梦是广阔的山林原野而非湖沼池泽。综合相关资料,二千多年前的云梦范围东到今武汉以东的大别山麓,西至鄂西山地,北及大洪山区,南缘大江。东西约在四百公里以上,南北不下二百五十公里,也显指楚王游猎区而言。而他所说的南部“则有平原广泽”。正是古云梦泽的所在。因此,“云梦”一词从广义说,它是包括山地、丘陵、平原和湖泊等多种地貌形态在内的范围广阔的春秋、战国时期楚王的狩猎区。而“云梦泽”则是其中局限于江汉平原以湖沼地貌为主的一部分。

概述

  地质史学家认为,云梦泽在第四纪地壳下沉时形成巨大洼地,发育成内陆湖盆。长江汉水上游带来的泥沙不断沉积,湖盆变成内陆三角洲,湖面不断分割、解体和缩小,演变成江汉平原——湖沼。

  南北朝时期云梦泽已缩小一半,时解体为星罗棋布的小湖群。有的小湖逐渐淤平,有的则有扩展,洪湖就是在清中叶以后迅速扩展成的大湖。

  云梦泽分为南北两部分,长江以北成为沼泽地带,长江以南还保持着浩瀚的水面,称之为洞庭湖,洞庭湖亦古称云梦。

  先秦时期,云梦泽两侧有两大平原,已有村落出现。秦汉时期云梦泽汉江北岸部分已化为平陆。云梦泽西部接纳了大量江水带来的泥沙,不断向东发展,形成汉江陆上三角洲。随着三角洲的扩展,土地也大量被开辟。云梦泽主体被压缩在当时的华容县境内。其东其北虽属于云梦泽,但已退化成为沼泽。随着荆江三角洲不断扩大,云梦泽整体东移,至《水经注》时代云梦泽主体已移到华容县以东,南云梦泽已被新发展的三角洲平原取代。

  在《公输》中,墨子说过“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

  “云梦”最早见于《尚书·禹贡》记载:”云梦土作乂”;《周礼·夏官,职方》“正南曰荆州……其泽薮曰云梦。“又见于《尔雅·释地》,以及《吕氏春秋·有始览》及《淮南子·坠形训》。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江陵故郢都……东有云梦之饶”。《国策·楚策》:“于是楚王游于云梦,结驷千乘,旌旗蔽天。野火之起也若云蜺,兕虎之嗥声若雷霆”。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镶认为,从楚王在云梦的游猎中可见,所指云梦是广阔的山林原野而非湖沼池泽。

  司马相如《子虚赋》也有云梦的描写,其范围东到今武汉以东的大别山麓,西至鄂西山地,北及大洪山区,南缘大江。东西约在四百公里以上,南北不下二百五十公里,也指楚王游猎区。而他所说的南部“则有平原广泽”,正是古云梦泽。“云梦泽”因“云梦”而得名,二者并非指同一概念。

  西汉时期,江、汉泥沙淤积,荆江汉江两内陆三角洲联为一体。在荆江三角洲夏水自然堤北侧的原章华台地区新设了华容县(故城在今潜江西南);在汉江三角洲顶部建立了竟陵县(故城在今潜江西北)。扬水两岸的云梦泽区逐渐淤填分割成路白、东赤、船官、女观等湖,云梦泽的主体已南移至华容附近。以后,江汉三角洲继续向南、向东推移,南为大江北岸的自然堤所阻,而向东略无阻拦,到东汉时,已移至华容东南。

  三国东吴黄武元年,在州陵县与华容县之间新置监利县,藉以监收渔盐之利,故址在今周老嘴附近。东汉末年,曹操赤壁战败至乌林,已能“引军从华容道步归”,只不过道路泥泞难行而已。

  魏晋南北朝时期,云梦泽主体向东南部推移,形成“首尾七百里”的夏州。

  南北朝时,云梦泽的主体渐次东移监利一线以东,伸展到今武汉市蔡甸区南,靠近江岸的惟一的州陵县也为水体所淹而撤销了。整个云梦泽被分割为大浐湖(今仙桃市西)、马骨湖(相当于今洪湖西部的洪湖)、太白湖(今武汉市蔡甸区南)等。其范围也仅余近二百公里,不及先秦之半了。

  唐、宋时,云梦泽已大多填淤成陆,志书已不见大浐湖的记载。北宋初期,在今监利县东北六十里设置玉沙县,历史上著名的云梦泽基本上消失,大面积的湖泊水体已为星罗棋布的湖沼洲滩所代替。

  北宋末年,金兵入侵中原,北方难民纷纷南逃到云梦泽躲避战乱,围垸垦荒。至南宋皇佑年间,云梦泽南沿长江,北抵东荆河已筑围堤数百里,屯田营田。后来随着蒙古军队的大举南侵,大批难民频频迁入围垦,加速了云梦泽的消逝。

  宋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和明昌五年(公元1194年),黄河先后两次大决口,也使人口大量南迁。这一时期,江湖不分的云梦泽已不复存在,人们在荆江北岸分段修筑的堤防,形成了今天荆江和荆江大堤的雏形。

古云梦泽水系演变

  周凤琴的《荆江历史变迁的阶段性特征》一文指出:荆北沉积区,含枝江以东,沔阳以西的江汉河间地带,沙市以东地区为古云梦泽的主体所在,自冰川后期、荆江处于慢流期的高水面阶段时,大量接受泥沙从而发生了充填式淤淀。自先秦以后,荆江通过夏、涌、扬水等多汊分流分沙,以三角洲的形式向前推进,北部分流衰退,南部加强。直至唐宋时,云梦泽解体后沉积到长江一线,堆积期距今约8000-1000年间,历时近7000年。

  汉江长江支流,水量虽比长江小,但含沙量大于长江,“河水一石,而六斗泥”,可见汉水含沙量之多。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沙洋堤溃决,直到隆庆二年(1568年),才将溃口堵复,敞口达21年之久。这期间,四湖上区及中区以北地区有18年淹水,使得大量泥沙沉淀。东荆河堤在民国时期溃口达20次之多,溃口挟带的大量泥沙比正常分流的泥沙要多。而且东荆河堤自明朝初年才开始筑堤,比荆江大堤(345—356年)晚了1300多年,大量的泥沙沿四湖地区临东荆河一侧沉淀,使四湖地区北侧的地面高于南侧沿荆江大堤一线的地面,成为一个撮箕形:两侧高、中间低。1954年大水,荆江大堤、长江干堤自万城至新滩口,只有很少的地方未被水淹,而东荆河自新沟嘴以上沿堤还有部分地面没有淹水。这就是说,现在四湖地区的地面,比春秋战国以前的地面至少抬高了24.50m左右(不包括宋以后的淤积厚度)。

  随着泥沙淤积和荆江、汉江水位不断上升,四湖地区原有的高地不断淤变,而部分低洼地区则沦为水域,成为湖泊。古时候的云梦泽淤积解体,变为了江汉平原,这种沧海桑田的巨大变化都是通过泥沙的淤积来实现的。当然气候变化、新构造运动、人类活动等带来的影响,都是不可忽视的因素,但促使云梦泽解体的主要原因仍是泥沙堆积。如若没有大量的泥沙淤积,云梦泽就很难演变成为江汉平原。例如洞庭湖,全盛时期湖面广阔浩渺,洪水期面积可达6270平方千米,号称“八百里洞庭”。1825年时,其面积仍有6000平方千米。这是因为那时进入洞庭湖的泥沙不多。随着藕池河和松滋河的形成,进入洞庭湖的泥沙开始剧增。据1934年资料显示,四口加四水入湖泥沙量为2.86亿立方米,其中四口占2.62亿立方米,而由城陵矶流入长江的泥沙只有0.44亿立方米,留在湖内的泥沙为2.42亿立方米。因泥沙淤积,1932年洞庭湖的年变率为19.44平方千米,至1949年时年变率为20.59平方千米(尚存湖面4350平方千米,估计湖容积为293亿立方米)。至1954年,由于围垦,年变率升为88.0平方千米(尚存湖面3910平方千米,湖容积为268亿立方米)。1958年大兴围垦,年变率已达192.25平方千米(湖面减为3141平方千米,湖容积减为228亿立方米)。随着藕池口分流量的萎缩,入湖泥沙量也随之减少。

  今之四湖地区,由于长江、汉水的泥沙不断淤积,出现了许多高地。距今5000年前后,已有人类迁到湖沼高地定居,形成聚落。一批关于新石器时代遗址的考古发现对此给予了有力的证明。

  云梦泽虽已解体,但长江、汉水巨大的水量仍然以慢流的方式从云梦泽中通过,因而形成了多许支汊。那个时期,统一的荆江河道尚未形成,东荆河还没有出现。除大江主流外,四湖地区的主要支流有夏水、涌水、扬水(太湖港河、龙会桥河、西荆河、运粮河)、夏桥河、建阳河(拾回桥河)等。

  夏水——是长江向北分流的最大一支,于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在汛期,长江洪水通过夏水分流,因夏天水多,冬天水少,冬天时夏水就可能断流,故称为夏水(夏水古称沧浪水)。夏水的进口在沙市附近,流经江陵、监利、沔阳、汉阳等地,从沌口入长江。自战国时期至1955年堵筑新滩口止的2000多年的时间内,夏水一直是四湖水系演变的主体。夏水接纳了南北许多支流港汊,后逐渐演变为内荆河。1955年后,经扩挖改造成为今之四湖总干渠,她是四湖地区的母亲河。

  涌水——自沙市东南分长江水东流,经江陵、监利至洪湖市的界牌复入长江。后被沿途的多条子夏水分割而湮塞,没有留下遗迹。

  扬水——历史上的扬水、夏水、夏扬水是相互联系的,但又是不同的河流。扬水在历史上早已存在。《汉书·地理志》载:“《禹贡》南条荆山在东北,漳水所出,东至江陵入扬水,扬水入沔,行六百里。”《水经注》载:“沔水又东南与扬口合,水上承江陵赤湖。江凌西北有纪南城,楚文王自丹阳徒此,……城西南有赤坂冈,冈下有渎水,东北流入城,名曰子胥渎(注:子胥渎即新桥河)。盖吴师入郢所开也。”“扬水又东入华容县,有灵溪水,西通赤湖水口,……水东入离湖。”《江陵志余》载 “水经注云:龙陂水(今龙会桥河),迳郢城南,东北流,曰扬水,沮漳水自西来会,流入沔,行六百里,一曰扬夏水,汉书注作阳水,今出郢城北入海子湖。”这里的扬水是指龙会桥河,沮漳水自西来会,指的是观桥河(太湖港)。根据以上叙述可知,扬水是一条很长的河流,它横贯东西,沟通江汉。《水经注》中所指的扬口的位置,根据《中国历史地名辞典》载:“扬口,在今潜江县西北,即古扬水入沔水之口。”今人多倾向于其地在沙洋附近,而不是泽口附近。灵溪水指的是今天的菱角湖水(古为灵溪水),与沮漳河相通。沮漳河至柳港后分为二支,一支经百里洲鹞子口入江;一支向东北流,经保障垸、清滩河绕刘家堤头,屈曲入太湖港。离湖范围很大,今之三湖和白露湖都是它的遗迹湖。在晋以前,百里洲还被称为“九十九洲之地。”那时,沮漳水可直接注入长江。

  夏扬水——自柘口(其地在潜江城的西北)向东流至惠怀县(其地在老沔城的南边)入夏水。《水经注》载:“扬水又北迳竟陵县西,又北,纳巾吐柘,柘水,即下扬水也。”后夏扬水被湮塞消亡,系何年没有文字记载。今人对于它的流向,是否就是东荆河的前身,存在着不同看法。有人认为古时的夏扬水就是东荆河的前身。“东荆河水道在东晋南北朝(317—589年)是荆江汉水之间的一条支流,《水经·夏水注》所谓夏阳水即今东荆河早期水道。到了唐代,下东荆河水系形成,归于沌口注入长江。”

  西荆河——又称荆南槽河、荆南运河。形成于北宋年间,它与扬水运河相通。清道光时始称西荆河。民国初,西荆河的河口在田关,经周家矶、高家场、荆河口、张腰嘴、折西向北至腰口,再转向牛马嘴,向西过苏家港到潭家口分汊;一支经凡家场、野猪湖到刘爱岭入长湖(经改造后名朱拐河);一支向西偏南至江陵丫角庙入三湖,这段河又称中襄河(又名小荆河)。经这条水道过三湖,白露湖可到达新滩口入长江。

  西荆河在堵塞之前,如长湖水位高,一部分水量经西荆河流入东荆河,可部分减轻长湖南岸农田的威胁;但若遇汉江、东荆河大水,洪水从田关河口可倒灌入西荆河,对江陵、潜江亦会构成巨大威胁。民国20年(1931年)6月8日,汉江大水。东荆河右岸多处溃口,西荆河北岸谢家剅、南岸曾晓湾等处亦有溃口,仅潜江县就淹死了2800多人。年底,贺龙率领工农红军和民工20000余人,将西荆河口堵塞。从此,东荆河不再向西荆河倒罐,西荆河成为了内荆河水系。西荆河口堵塞以后,原本有一部分可由田关排入东荆河水量的便全部流向了下游的三湖、运粮湖一带,加重了这一地区的内涝灾害。1960年破堤建闸,将田关至刘岭的原西荆河进行了改造(裁弯取直,扩挖),全长30km,称为田关河。原西荆河遂废。

  龙会桥河——古称扬水,龙陂水。源于纪山,分东、西两支,东支朱河又有两源,两源会合后,穿过纪南城北垣过东边城门后,至板桥与西支新桥河汇合。新桥河即子胥渎,说是伍子胥率兵伐楚时开凿的。源于纪山西之纪山场,西南行至裁缝店,又南行抵纪南城西垣南城角入城,北流至板桥与朱河会,东行至龙会桥出城,穿庙湖至和尚桥入海子湖。

  观桥河——又名太晖港,是古扬水的东支。也称太湖港、梅槐桥。为三国时引沮漳水入三海的故道。发源于八岭山西北的川心店,南流至枣林岗、丁家嘴,再南流至梅槐桥。过太湖东流至秘师桥,经太晖观过荆州城北护城河、草市至关沮口入长湖。全长64.8km,这是观桥河的原状。

  建阳河——又名建水,古荆门州时称建阳河(元、明时期以建阳镇名,在荆门市西南,五里铺与十里铺之间,明朝时设巡检司与建阳驿于此),又称大漕河。后因该河流经拾回桥镇而名为拾回桥河,简称桥河。在长湖未形成以前,与扬水运河相通,长湖形成后,注入长湖。该河系内荆河正源。

  拾回桥河——是荆门市除过境河流外的最大河流。主源起自荆门城西碑凹山下白果树沟,自北向南流,经车桥铺、蒋家集。在双河口汇西支草场河,蜿蜒向东南流,至鲍河口,纳东支鲍河,至拾回桥与东支王桥河汇合。南流经韩家场至老关嘴入长湖。沿程以地命名,自上而下,有车桥河、孟子港、李家河、陈家河、简家河、新埠河、鲍家河、全家河、拾回桥河。

  大路港河,源于曾家集西北山谷(今安洼水库中),至冯家洲入彭冢湖。河长47.6km。流域 面积225km2

  广坪河,源于曾集镇张家祠堂一带的山溪,在后港镇蔡家嘴处入长湖。河长28.3km,流域面积170km2

  杨场河,源于松桥镇杨家场,在后港入长湖,河长14km。

  夏桥河,又称夏家冲河,发源于荆门市郭家湾,南流至湖泊岭进入荆州区境,折西南流至王家场,经东风渡槽、夏家桥,从双桥子入海子湖。夏桥河古时与扬水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