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心理学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工业心理学汉语拼音:ɡonɡye xinlixue;英语:industrial psychology),应用于工业领域的心理学分支。主要研究在工作中人的行为规律及其心理学基础,并将所获得的行为准则运用于工业生产领域,解决人类工作中的问题。工业心理学包括管理心理学劳动心理学工程心理学人事心理学消费者心理学等。

  保证工业生产活动的安全、高效、舒适是工业心理学的中心问题,它关注的是提高人类的工作、生活质量。随着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人们不仅要求工作环境适合生理上的需要,而且日益重视工作者心理上的需要,如重视工作内容的丰富化,减少简单、重复的劳动,提高工作本身对人的意义,增加工作者的满意度等。实验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如经典的心理物理法、反应时、学习迁移等,广泛地运用于工业心理学的研究,对工业心理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被称为“工业心理学之父”的H.闵斯特伯格在1912年出版的《心理学与工业效率》一书中,论述了对人类行为进行科学研究,以发现人类行为的一般模式,解释个人之间差异的重要性。该书内容包括:(1)最适合的人,即研究工作对人的要求,识别最适合从事某种工作的人应具备什么样的心理特点。(2)最适合的工作,即研究和设计适合人工作的方法、手段与环境,以提高工作效率。(3)最理想的效果,即用合理的方法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工业心理学发展的第一个浪潮源自“泰勒制”的出现,F.W.泰勒进行了开创性的时间分析研究,他推崇的科学管理引发了一场管理革命。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飞机和潜艇的出现以及军队装备的机械化,促进了工业心理学的发展。战后美国总结了大战期间的经验,并在军工、民用工业中广泛加以推广,人的因素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英国为解决工人因加班加点而出现的疲劳问题,成立了疲劳研究部。1922年该部改属国家医学委员会。剑桥大学教授C.S.迈尔斯在伦敦成立了工业心理研究所,为企业及各种工作进行咨询服务。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动员了200万人参战,为甄别兵种进行了大规模的智力测验。此后人事心理学就成为最广泛的研究课题。许多国家都利用工业心理学为战争服务。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如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等也影响着工业心理学的发展方向。特别是机械工业过渡到自动化生产以后,人远离被操纵的对象,监控成为人的主要操作方式。此时人与机器设备之间的信息传递和互相适应是保证一个大系统的可靠性和高效率的前提。工程心理学把认知心理学的成果及客观分析人的心理过程的方法应用于解决自动化控制系统和大型国防工程。发展趋势是把人机系统扩大为更全面的人–机–环境–社会系统。随着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应用,人与计算机的交互作用将是今后工业心理学研究的重点。

  中国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张耀翔作过关于商店招牌的调查;1935年陈立、周先庚等到机车厂进行了劳动环境、库存管理以及疲劳的实验研究,对纺织业的室温、照明和选择工人测验等问题也进行了研究。同年陈立出版的《工业心理概观》是中国第一本工业心理学专著。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工业心理学研究有了较快的发展。50年代,陈立等进行了纺织工训练等研究;李家治、徐联仓等开展了防止事故、操作合理化、发明创造等研究。60年代,曹日昌、荆其诚等进行了电站中央控制室设计的心理学研究;曹传咏、朱祖祥等进行了航空工程心理学研究;李家治、徐联仓等进行了铁路信号设计的研究等工作。

参见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