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心理学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管理心理学汉语拼音:ɡuɑnli xinlixue;英语:managerial psychology),研究管理活动中个体群体心理活动规律的工业心理学分支。其目的是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改善组织结构和领导绩效,提高工作质量,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提高管理水平,发展生产。

  管理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与现代化大生产密切相关。19世纪末,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生产规模日益扩大,企业管理也变得更为复杂,劳动的组织和合理安排也提上了科学研究的日程。这时出现的科学管理代表人物是美国F.W.泰勒。泰勒着重研究了工人操作合理化的问题,但他把人只看成是为获得经济报酬而工作的“经济人”,甚至将人等同于机器,忽视了人的社会性。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管理心理学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参战各国都力图利用心理学原则来改进管理、提高生产、为战争服务。例如,制定人员选拔和训练的方法,研究最有效的组织形式,调整工人与管理人员的关系等。战后,工业生产的发展提出了一些新的问题,如人在生产中社会性因素的作用等。美国哈佛大学社会心理学家G.E.梅奥通过他领导的霍桑实验,提出了“社会人”的思想,认为单靠物质刺激不能保证调动工人的积极性,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的社会条件与工作效率有更密切的关系。此外,还提出了非正式群体在群体中的作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工程心理学强调研究人–机关系,后来的研究发展趋势是把人机系统扩大为更全面的人–机–环境–社会系统,因此提出解决人–人关系、人–组织关系的问题。战后,学者们总结了战时经验,认为应该把人与社会、人与生产中的诸因素统一考虑,因而有必要建立一门研究人的行为的综合科学,于是1949年便提出了“行为科学”这一名称。为突出与生产管理有关的工作,人们开始采用组织行为学组织心理学的名称,专指对在一定组织内活动的个体和群体行为的研究,在中国则多用管理心理学的名称。

  管理心理学主要研究与组织行为有关的人的个体特点,如动机、能力、性向等;人的群体特点,如群体的分类、人与组织的相互作用等;领导行为特点,如领导风格、领导的评估与培训等;组织理论与组织变革,如组织的模型、组织变革与组织开发研究等;工作生活质量研究,着重从改善工作环境,工作丰富化、扩大化方面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提高生产率;跨文化管理心理学,比较不同的地区、国家、社会制度、文化背景下管理行为的异同,为国际间的经济交流、合作经营企业提供科学依据。

  管理心理学并没有一种适用于解决一切问题的通用方法。它主要以心理学及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如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量表法、个案分析、准实验研究、社会调查、公众意见调查等方法为基础,结合管理实际,根据不同情况、不同问题,采用适宜的方法,使问题的解决有客观的科学根据。

参见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