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达县”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未显示2个用户的2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
{{三级导航|0级=[[中华人民共和国]]|1级=[[西藏自治区]]|2级=[[昌都市]]|3级='''江达县'''}}
  
 
+
  '''[[江]]达县'''([[汉语拼音]]:Jiāng Dá Xiàn;英文:Jomda County;藏文:འཇོ་མདའ་རྫོང,藏语拼音:Jomda Zong,威利:'jo mda rdzong),[[中国]][[西藏自治区]][[昌都市]]辖县。位于西藏自治区东部,昌都市境东北部。总面积1.32万平方千米。总人口10万人(2013年末)。辖2个镇、11个乡。
  '''江达县'''([[汉语拼音]]:Jiangda Xian;藏文:འཇོ་མདའ་རྫོང,藏语拼音:Jomda Zong,威利:'jo mda rdzong),[[中国]][[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所辖的一个县。该县为1959年由江达宗和郖柯宗合并而成立。盛产铜矿。交通有川藏公路经过。
+
 
+
  江达县位于西藏自治区东部、昌都地区东北部,距地区行署驻地226千米。总面积面积13164.09平方千米,户籍总人口75238人(2007年末)。辖2个镇、11个乡:江达镇、岗托镇、邓柯乡、岩比乡、卡贡乡、生达乡、娘西乡、字呷乡、青泥洞乡、汪布顶乡、德登乡、同普乡、波罗乡。县政府驻江达镇。
+
  
 
  地处藏东横断山脉地带,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平均海拔3800米,相对高差3100米。境内有大小河流30多条。属高原温带半湿润性山地气候,年降水量548.5毫米,年均温4.5℃。317国道过境。属半农半牧县。
 
  地处藏东横断山脉地带,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平均海拔3800米,相对高差3100米。境内有大小河流30多条。属高原温带半湿润性山地气候,年降水量548.5毫米,年均温4.5℃。317国道过境。属半农半牧县。
  
  江达,藏语意为“江普寺沟口”。原系德格土司属地。1909年废除德格土司后,划归川西邓柯府。1911年改设同普县,1919年设江达西勒康,后改建为江达宗。1959年4月江达、西邓柯两宗合并,成立江达县人民政府。
+
*邮编:854100 代码:540321 区号:0895
 
+
  邮编:854100 代码:542122 区号:0895
+
  
 
== 行政区划 ==
 
== 行政区划 ==
  
  江达县下辖1个镇,2个区,18个乡,152个村民委员会:江达镇、岗托镇、邓柯乡、岩比乡、卡贡乡、生达乡、娘西乡、字呷乡、青泥洞乡、汪布顶乡、德登乡、同普乡、波罗乡。
+
  全县辖2个镇、11个乡:江达镇、岗托镇、邓柯乡、岩比乡、卡贡乡、生达乡、娘西乡、字呷乡、青泥洞乡、汪布顶乡、德登乡、同普乡、波罗乡。县政府驻江达镇。
  
== 政区沿革 ==
+
== 历史 ==
  
  1950年前,江达系德格土司属地,1909年废除德格土司制,划归川西邓科府,1911年改设同普县。1919年藏军进入江达,设江达西勒康进行管辖,后改建为江达宗。1951年3月建立江达宗解放委员会。1959年4月江达、西邓科两宗合并,成立江达县委和江达县人民政府,县政府驻地设在江达镇。
+
  江达,藏语意为“江普寺沟口”。原系德格土司属地。1909年废除德格土司后,划归川西邓柯府。1911年改设同普县,1919年设江达西勒康,后改建为江达宗。1959年4月江达,西邓柯两宗合并,成立江达县人民政府。
  
 +
  1996年,全县辖1个镇(江达镇),18个乡(波罗乡,同普乡,德登乡,清泥洞乡,查吾通乡,查格乡,汪布顶乡,白玛乡,字呷乡,娘西乡,帮格乡,生达乡,卡贡乡,矮比乡,青稞乡,沙嘎乡,巴龙乡,岗托乡)。县政府驻江达镇。
 +
 +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江达县常住总人口68993人,其中(2个镇,11个乡),江达镇3537人,岗托镇3509人,同普乡7873人,波罗乡6496人,岩比乡3691人,汪布顶乡7559人,邓柯乡5524人,德登乡5395人,生达乡8446人,字呷乡7006人,卡贡乡3699人,娘西乡2569人,青泥洞乡3689人。
 +
 +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江达县常住总人口76026人,其中,江达镇4255人,岗托镇3484人,邓柯乡6229人,岩比乡3852人,卡贡乡4175人,生达乡10219人,娘西乡2200人,字呷乡7347人,青泥洞乡3998人,汪布顶乡8670人,德登乡6150人,同普乡8141人,波罗乡7306人。
  
 
== 地理 ==
 
== 地理 ==
第32行: 第33行:
 
  '''自然资源''':江达县矿藏资源主要有铜、铁、铅、冰洲石、重晶石等。其中玉龙铜矿位于青泥洞区西30公里处,在国道317线旁,是我国第二大铜钼矿,铜平均品位2.5%,铜金属储量650万吨。野生动物资源主要有獐、鹿、猞猁、熊、野牛等。植物资源主要有虫草、贝母、知母、大黄、雪莲、秦艽等。森林资源823万亩,林木覆盖率17%,属长江上游防护林区之一。
 
  '''自然资源''':江达县矿藏资源主要有铜、铁、铅、冰洲石、重晶石等。其中玉龙铜矿位于青泥洞区西30公里处,在国道317线旁,是我国第二大铜钼矿,铜平均品位2.5%,铜金属储量650万吨。野生动物资源主要有獐、鹿、猞猁、熊、野牛等。植物资源主要有虫草、贝母、知母、大黄、雪莲、秦艽等。森林资源823万亩,林木覆盖率17%,属长江上游防护林区之一。
  
== 交通 ==
+
=== 交通 ===
  
 
  国道317线横穿全县境143公里,联接着岗托、同普、江达、卡贡、青泥洞5个乡镇所在地。
 
  国道317线横穿全县境143公里,联接着岗托、同普、江达、卡贡、青泥洞5个乡镇所在地。
第46行: 第47行:
 
  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有:“普水”石刻(“普水”二字系民抹清初清朝封疆大臣赵尔丰书写,石匠刻制而成);字嘎乡的“石刻壁画”,图案清晰,做工精细,充分体现了藏族文化的独特风格,木刻之乡波罗古泽刻工能刻制丹珠尔和丹珠尔经,刻制难度很大的风马旗和佛像图案极具民族特色,刻技之高西藏少见。
 
  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有:“普水”石刻(“普水”二字系民抹清初清朝封疆大臣赵尔丰书写,石匠刻制而成);字嘎乡的“石刻壁画”,图案清晰,做工精细,充分体现了藏族文化的独特风格,木刻之乡波罗古泽刻工能刻制丹珠尔和丹珠尔经,刻制难度很大的风马旗和佛像图案极具民族特色,刻技之高西藏少见。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划}}
 +
 +
[[Category:文化]]
 +
[[Category:中国文化]]
  
 
[[Category:中国行政区]]
 
[[Category:中国行政区]]
 +
 +
[[Category:地理]]
 +
[[Category:地理学]]
 +
[[Category:中国地理]]
 +
 +
[[Category:历史]]
 +
[[Category:历史学]]
 +
[[Category:中国历史]]
  
 
[[Category:西藏自治区]]
 
[[Category:西藏自治区]]
[[Category:昌都地区]]
+
[[Category:昌都市]]
 +
[[Category:江达县]]

2018年1月14日 (日) 22:55的最后版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 > 西藏自治区 > 昌都市 > 江达县

  达县汉语拼音:Jiāng Dá Xiàn;英文:Jomda County;藏文:འཇོ་མདའ་རྫོང,藏语拼音:Jomda Zong,威利:'jo mda rdzong),中国西藏自治区昌都市辖县。位于西藏自治区东部,昌都市境东北部。总面积1.32万平方千米。总人口10万人(2013年末)。辖2个镇、11个乡。

  地处藏东横断山脉地带,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平均海拔3800米,相对高差3100米。境内有大小河流30多条。属高原温带半湿润性山地气候,年降水量548.5毫米,年均温4.5℃。317国道过境。属半农半牧县。

  • 邮编:854100 代码:540321 区号:0895

行政区划

  全县辖2个镇、11个乡:江达镇、岗托镇、邓柯乡、岩比乡、卡贡乡、生达乡、娘西乡、字呷乡、青泥洞乡、汪布顶乡、德登乡、同普乡、波罗乡。县政府驻江达镇。

历史

  江达,藏语意为“江普寺沟口”。原系德格土司属地。1909年废除德格土司后,划归川西邓柯府。1911年改设同普县,1919年设江达西勒康,后改建为江达宗。1959年4月江达,西邓柯两宗合并,成立江达县人民政府。

  1996年,全县辖1个镇(江达镇),18个乡(波罗乡,同普乡,德登乡,清泥洞乡,查吾通乡,查格乡,汪布顶乡,白玛乡,字呷乡,娘西乡,帮格乡,生达乡,卡贡乡,矮比乡,青稞乡,沙嘎乡,巴龙乡,岗托乡)。县政府驻江达镇。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江达县常住总人口68993人,其中(2个镇,11个乡),江达镇3537人,岗托镇3509人,同普乡7873人,波罗乡6496人,岩比乡3691人,汪布顶乡7559人,邓柯乡5524人,德登乡5395人,生达乡8446人,字呷乡7006人,卡贡乡3699人,娘西乡2569人,青泥洞乡3689人。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江达县常住总人口76026人,其中,江达镇4255人,岗托镇3484人,邓柯乡6229人,岩比乡3852人,卡贡乡4175人,生达乡10219人,娘西乡2200人,字呷乡7347人,青泥洞乡3998人,汪布顶乡8670人,德登乡6150人,同普乡8141人,波罗乡7306人。

地理

  江达县地处东经97°15′~98°53′,北纬31°~32°36′。位于西藏自治区北部,昌都地区西北部,东与四川省石渠、德格、白玉三县隔江相望,北与青海省玉树县毗邻,南接贡觉县,西连昌都县。县城距昌都镇223公里,距拉萨1170公里,距成都1070公里。县域东西最大距离286公里,南北最大距离327公里,总面积1.3万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江达县地处藏东横断山脉,全县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呈现倾斜,为金沙江流域的河谷地带,山势险峻平均海拔约3800米,相对高差有3100米。海拔较低的东南部农业区内,生长着大面积的森林,是农、林、牧多种经营的优势地带。境内最高的山峰有5300米。

  气候:江达县属高原温带半湿润性山地气候。由于山高谷深,气候垂直变化明显。年平均气温4.5℃。1月份平均气温约-5℃,7月份平均气温13.2℃。无霜期平均为60~80天,日均气温5℃以上持续期150~170天,日均气温0℃以上持续期200~250天。平均年降水量549毫米。日照时间长,年温差小而日温差大,干季雨季分明,雨热同季,得于农作物生长。

  水文:县境内大小河流有30余条,总河长2091公里,其中盖曲河汇入澜沧江,热曲、字曲、多曲汇入金沙江。仅这4条河流的年径流量40亿立方米。

  自然资源:江达县矿藏资源主要有铜、铁、铅、冰洲石、重晶石等。其中玉龙铜矿位于青泥洞区西30公里处,在国道317线旁,是我国第二大铜钼矿,铜平均品位2.5%,铜金属储量650万吨。野生动物资源主要有獐、鹿、猞猁、熊、野牛等。植物资源主要有虫草、贝母、知母、大黄、雪莲、秦艽等。森林资源823万亩,林木覆盖率17%,属长江上游防护林区之一。

交通

  国道317线横穿全县境143公里,联接着岗托、同普、江达、卡贡、青泥洞5个乡镇所在地。

  县道1条,14公里;乡道7条,共418公里。

旅游

  江达县人文景观,古代遗迹,自然景观,民族文化遗产十分丰富,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其人文景观旅游景点有:位于同普乡317国道的“瓦拉寺”(花教),是县境内最大的寺庙,属于爱国寺庙,在昌都地区乃至西藏全区都享有较高声誉;位于同普乡仁达村的“地本根寺”(黑教);位于波罗乡的“色炯寺”(花教);位于西邓柯的“青稞寺”(黄教)。这些寺庙依山傍水,构筑措落有致,浑然一体,掩映在翠绿山林之中,与秀丽的自然风光融为一体,是旅游寻圣的好去处。

  县内自然旅游景观众多,各种古代遗迹丰富,主要有:位于县城5公里的“国普本宗神山”上的老虎洞、嘎钨洞、猿人厕所、右旋海螺、莲花生修行洞、护身佛盒等;波罗乡的吉荣峡谷,起端处距县城30公里,全长50公里,与藏曲河相伴,峡谷中拥有“一线天”原始森林犹如仙境的自然景色,素有长江“小三峡”之誉;被誉为圣水的觉布温泉、卡贡温泉和青泥洞温泉,水温高达45摄氏度,含有多种矿物质,是洗浴休闲的理想之地;坐落在高山牧区德登乡的古老动物化石群距县城80公里,主要有披毛犀、马类、牛、羊、鹿等大型乳动物的骨骼化石,这里是我国迄今海拔最高的维积第四纪乳动物化石,对考证地区地址历史有着重要的科研价值。

  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有:“普水”石刻(“普水”二字系民抹清初清朝封疆大臣赵尔丰书写,石匠刻制而成);字嘎乡的“石刻壁画”,图案清晰,做工精细,充分体现了藏族文化的独特风格,木刻之乡波罗古泽刻工能刻制丹珠尔和丹珠尔经,刻制难度很大的风马旗和佛像图案极具民族特色,刻技之高西藏少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划
直辖市 北京市 | 天津市 | 上海市 | 重庆市
河北省 | 山西省 | 辽宁省 | 吉林省 | 黑龙江省 | 江苏省 | 浙江省 | 安徽省 | 福建省 | 江西省 | 山东省 | 
河南省 | 湖北省 | 湖南省 | 广东省 | 海南省 | 四川省 | 贵州省 | 云南省 | 陕西省 | 甘肃省 | 青海省 | 台湾省
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西藏自治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特别行政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 | 澳门特别行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