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朝代)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繁体.png  简体.png

清太祖努爾哈赤,1616年建立後金政權,追尊為太祖武皇帝,改諡太祖高皇帝。
清太宗皇太極,努爾哈赤第八子;明天啟五年、後金天命十年(1626)即皇帝位;1636年改國號為“大清”,改元崇德,是大清帝國的實際建立者和開國皇帝。

  清朝(1644-1911年),中國歷史上繼明朝之後最後一個君主專制王朝。對外稱大清帝國大清國中華大清國等,統治者為出身建州女真的愛新覺羅氏。清朝的前身是1616年由努爾哈赤建立的後金政權,1636年皇太極將國號改為大清。1644年,清軍由明朝將領吳三桂引領入關,打敗李自成的順軍,隨後多爾袞順治帝入關,並遷都北京,清朝從此取代明朝成為實質統治者。

  歷經康熙雍正乾隆三帝,綜合國力及經濟文化逐步得到恢復和發展,這段歷史被後人稱為康乾盛世或康雍乾盛世,為中國歷史上一盛世(有爭議)。清朝後期,以英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先後發動了兩次鴉片戰爭。清政府被迫與之簽定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條約。為維護其統治,晚清政府開展了“師夷長技以自強”的“洋務運動”,奠定了近代中國民族工業的基礎。1898年,光緒帝開始了“戊戌變法”,但受到了保守勢力的阻擾,變法失敗。1911年10月10日(宣統三年)辛亥革命爆發後,各省紛紛獨立。1912年2月12日,溥儀退位,清朝結束。清朝共十一帝(後金的建立者努爾哈赤並未稱帝,被追封為清太祖),統治關內269年。

  清朝與中國歷史上的其它朝代一樣,本來並無法定的國旗與國歌。近代以後,隨著西方國家用武力打開清朝國門,清朝逐漸引入西方國家的一些概念,其中就包括國旗與國歌。1888年(光緒十四年),清政府認定“黃底藍龍戲紅珠圖”(即俗稱的“黃龍旗”)為大清國旗。19世紀後期至20世紀初,清朝曾先後使用《普天樂》、《李中堂樂》、《頌龍旗》作為其半官方國歌或代國歌。1911年,清政府將《鞏金甌》定為正式國歌。不過由於辛亥革命的爆發,《鞏金甌》後來沒有流行開來。

  清朝是中國最後一個封建帝制王朝。在它統治期間,中國從封建社會逐步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入關後,清政府致力於恢復生產,使社會經濟逐漸恢復。到康雍乾統治時期,中國的封建經濟高度繁榮,在政治上制定了各項典章制度,矛盾相對緩和,秩序比較穩定,國力臻于鼎盛。清朝前期總結了中國歷史上統治的經驗教訓,決策施政,經過深思熟慮而審慎從事,威權專一,令出法隨,取得了重大的治績。

  清朝最突出的貢獻是統一全國,增強了多民族大家庭的團結,最後奠定了中國的版圖。清朝政權是滿漢統治階級的聯合專政,階級壓迫和民族壓迫極為嚴重。在高度集權的統治下,清政府實行高壓政策,濫施專制淫威。在對外政策方面,又自我孤立,虛驕自大,執行閉關政策,限制中國人和外國接觸交往,對中國社會的發展帶來非常不利的影響。清朝前期的治績,十分突出,達到了中國歷史上的又一個高峰。但如果同當時世界上一些先進國家比較,則政治、經濟、文化成就可謂處於相對停滯狀態。但中國卻在天朝大國的迷夢中酣睡,不瞭解外部世界正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到了鴉片戰爭時,英國的大炮轟開了中國的門戶,從此,中國從獨立的封建社會逐步地變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清朝政府曾企圖振作自強,但它只能勉強地做些枝節的改變,而頑固地拒絕根本性的變革。在列強進一步侵略面前,使國家和民族處在帝國主義瓜分宰割的危機之中。20世紀初,全國掀起了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巨大浪潮,在偉大的民主革命家孫中山的領導下,清朝政府終於被推翻,建立了共和國。清朝的覆滅雖然並沒有解決中國的根本矛盾,但在中國大地上結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專制帝制。

  >>> 中國歷史紀年表

疆域、行政區劃、人口

疆域

  發源與擴張 清朝發源於東北地區,努爾哈赤與皇太極時期領有今東北地區、外東北地區與內蒙古地區。1644年多爾袞偕同順治帝率軍入關,隨後指揮清軍佔領全明朝領地,統一中原,領有內地十八省。1661年南明亡。然而當時尚有以吳三桂為首,鎮守華南的三藩;以及奉明朝為正朔,領有臺灣澎湖明鄭三藩之亂施琅攻台後,康熙帝完全掌控華南地區與台澎地區。

  此時準噶爾汗國的可汗噶爾丹俄羅斯帝國(沙俄)友好,噶爾丹南征青海和碩特,東征喀爾喀蒙古。而沙俄為了在遠東尋找出海口,向東移民侵略黑龍江上游。康熙帝先是於雅克薩戰役擊敗俄軍,與其劃定邊疆;之後率軍三征噶爾丹,協助喀爾喀蒙古收復其領土。喀爾喀蒙古其後併入清朝,外蒙古地區正式歸清朝所有。1727年雍正帝與沙俄簽訂恰克圖條約,確立塞北疆界。

  1717年準噶爾汗國新可汗策妄阿拉布坦入侵青藏地區,滅和碩特汗國,並且佔領拉薩。清軍多次被准軍擊敗,最後於1720年由胤禵率軍驅除成功,協助達賴七世入藏,以拉藏汗舊臣管理藏區,這是清朝經營青海西藏地區之始。雍正時期,平定青海親王羅卜藏丹津之亂後,雍正帝又在西寧與拉薩分置辦事大臣與駐藏大臣以控管青藏地區。

  新疆地區方面,1755年乾隆帝乘準噶爾汗國噶爾丹策零去世的機會,派將領率軍西征,軍勢直達准國首都伊犁。在平定阿睦爾撒納之亂與大小和卓之亂後徹底掌控準噶爾地區與回疆,並且獲得帕米爾高原以西諸國的朝貢。

清時期全圖(一)
清時期全圖(二)
  最大疆域 1759年乾隆時期的清朝疆域達到最大範圍,東北與俄羅斯帝國(沙俄)分界額爾古納河格爾必齊河外興安嶺,這條疆線直到鄂霍次克海庫頁島。正北與沙俄分界薩彥嶺沙畢納依嶺恰克圖額爾古納河。西北與哈薩克汗國等西北藩屬國分界薩彥嶺、齋桑泊阿拉湖伊塞克湖巴爾喀什湖至帕米爾高原。西南與印度的蒙兀兒帝國喜馬拉雅山諸國家分界喜馬拉雅山至野人山,正南大致上與現今中華人民共和國東南亞國家的分界相同,但清朝尚獲得緬甸北部的南坎、江心坡等地。東與日本、琉球分界日本海與東海,與朝鮮王朝沿圖們江鴨綠江分界,清朝還領有臺灣、澎湖、海南及南海的南海諸島(時稱千里石塘、萬裡長沙、曾母暗沙),極盛時期總面積可達1300萬平方公里。

  藩屬國 清朝的藩屬國方面,早在皇太極與康熙時期就有朝鮮與琉球國。到乾隆時期擴充到東南亞地區的安南(即越南)、南掌(今老撾)、暹羅(今泰國)、緬甸以及南洋群島的蘭芳共和國(柬埔寨被安南與暹羅瓜分,呂宋與蘇祿於西班牙統治菲律賓群島後相繼消失);西南喜馬拉雅山有廓爾喀(尼泊爾)、哲孟雄(錫金)、不丹等國;中亞地區有哈薩克汗國、布魯特汗國、浩罕汗國、布哈拉汗國、愛烏罕(今阿富汗)、巴達克山、乾竺特與拉達克等國。

  衰退與被瓜分 進入19世紀,由於清朝的衰落,列強於鴉片戰爭後以不平等條約掠奪許多領土與藩屬國。俄羅斯帝國借由1858年璦琿條約與1860年北京條約獲得外東北,包括庫頁島等地。1900年趁八國聯軍的機會又強佔黑龍江以北的江東六十四屯。1864年借由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與1881年的伊犁條約獲得外西北,並且陸續佔領中亞諸藩屬國。19世紀末大博弈時期英俄兩國簽訂英俄協定,私自劃分帕米爾地區。大英帝國借由1842年的南京條約、1860年的北京條約與1898年的展拓香港界址專條獲得現今香港地區,並且侵佔藩屬國緬甸與喜馬拉雅山諸國家。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於中法戰爭佔領藩屬國安南、南掌。葡萄牙於中葡和好通商條約永居管理澳門。大日本帝國先於1872年佔領藩屬國琉球,並於1895年的馬關條約獲得臺灣與澎湖列島,並讓清朝放棄藩屬國朝鮮。甲午戰爭後,列強認為清朝無自衛能力,為自身利益聯合瓜分中國,使得重要港口如旅順、大連被沙俄與後來的日本領有、威海衛被英國領有、膠州灣被德國領有、廣州灣被法國領有等。到清朝末期,領土面積萎縮至約1140萬平方公里左右。

行政區劃

  清朝的地方行政區劃基本沿襲明制,但根據自身實際做了很多改革,如東北三省、西藏、新疆及其它少數民族地區行政區劃和內地不同。

  內地行政區劃 清朝繼承元明以來的分省建制,以省為地方上的最高行政區域,下設府、廳、州、縣,構成地方上的省、府、縣三級基本行政系統組織。

  乾隆八年(1743年)定順天府之地為四路廳、二十四州縣,州縣隸屬于路廳。設官有兼管府尹事大臣一人,由大學士、尚書、侍郎內特簡。府尹正三品,府丞正四品,俱各一人。府尹總管京畿及四路的政令條教,“以成首善之化”,比一般府尹權力大,品級高,如升調州縣官,可與總督會銜。府丞掌學校政令。屬官有治中、通判,經歷司經歷,照磨所照磨,司獄司司獄,皆漢人。儒學教授,滿、漢各一人:所轄四路廳同知正五品,各一人;州、縣,知州、知縣正七品,俱各一人。大興、宛平二縣並與五城兵馬司分區而治,比外縣高一品級。

  天聰八年(1634年)設盛京,順治元年(1644年)入關,原來盛京的六部俱廢。自順治十五年(1658年)至康熙三十年(1691年)又重建戶、禮、兵、刑、工五部。均置侍郎以下官,稱“盛京五部”。又設盛京內務府,為外地所無。自順治十年設遼陽府,十四年更名奉天府,至光緒三十三年改行省。奉天府所轄地方為府二,興京同知一,直隸廳一、廳二,州五,縣十四。設官有兼領府事大臣一人,由盛京五部侍郎內特簡,後歸盛京將軍兼轄。府尹,滿洲一人;府丞,漢一人,品級同順天府。屬官治中、圍場通判、庫大使、經歷、司獄、巡檢兼司獄、府學教授,俱各一人。府尹主府事,小事決之,大事呈報。

  總督為省級的最高長官,全稱為總督某某省等處地方提督軍務、糧餉,或兼巡撫事。清朝一共建立了二十三個省,其中內地十八省為沿襲舊制或以舊制為基礎,其餘在邊境並為清末所置。這些省是:直隸、奉天、吉林、黑龍江、江蘇、安徽、山西、山東、河南、陝西、甘肅、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福建、臺灣、新疆、廣東、廣西、雲南、貴州。其中奉天、吉林、黑龍江、新疆、臺灣為後設。理論上總督管兩省或兩省以上的地方軍政事務,尤其側重軍事。雍正元年定總督加銜制,加尚書銜的兼都察院右都禦史,從一品:余為兵部右侍郎兼右副都禦史,正二品。有清一代,全國共設總督九人,即東三省、直隸、兩江、陝甘、閩浙、湖廣、四川、兩廣、雲貴。此外還在省級地方設有專門管理漕運的漕運總督和治河的河道總督。

  總督之下設巡撫,其全稱為巡撫某省等處地方提督軍務兼理糧餉,或節制各鎮,職權很廣泛。有的加侍郎銜,為正二品,否則為從二品。巡撫基本上是管一省,也側重於軍事,但比總督管民政更多,為總管一省軍事、行政、監察及教育在內的高級長官。清朝所設巡撫共二十一人,其中由總督兼的有奉天、直隸等八人,單獨設的有江蘇、安徽等十三人。山東、山西等五省巡撫皆兼提督銜,貴州巡撫兼節制兵馬銜。

  各省設提督學政一人,由侍郎或科道進士出身的官員中委任,帶原品級,掌學校和科學考試之政令。

  各省設承宣佈政使司,簡稱布政使司或藩司。布政使為從二品,每省一人,但江蘇設二人。布政使實際是一省長官,上承朝廷旨令,下帥府、州、縣官,但因有督撫之設,漸居次要。其屬經歷司經歷、都事,照磨所照磨,理問所理問,庫大使、倉大使等,分掌出納文書、照刷案卷、審核刑名以及保存檔案、財政收支等。

  各省設提刑按察使司,簡稱按察使司或臬司。按察使一人,正三品,比布政使地位略低,掌司法監察,“澄清吏治”,常與布政使並稱為“布按”。其下設知事掌勘察刑名,司獄檢察囚犯,經歷、照磨所掌同藩司。

  各省設道員,正四品,或有專責,或作為布、按副使。專責者有督糧道或糧儲道,簡稱糧道;又有管河道或河工道,簡稱河道。官則有的單設,多數為兼任。其他如驛傳道、海關道、屯田道、茶馬道等,一般由當地同品級官兼道員。作為布、按副使者,有分守道與分巡道。守道由布政使下的參政、參議發展而來,巡道是按察使下副使、金事演變的結果。初設只轄一府,或數道同轄一府,後來有的統轄全省,有的分轄三四府之地。為此,守、巡二道由原來臨時性差使變為固定的地方長官。而且前此守道主管錢谷,巡道側重刑名,久之兩者各加兵備銜,所掌漸趨一致。乾隆、嘉慶時又准其密折封奏,權勢日益加重,以致有人視道為省下、府上一級地方行政機構。實際上道不完全具備地方政府性質,不過是省級行政機構的派生物。

  府是省之下的一級地方行政機構。知府為一府長官,從四品,掌總領屬縣,宣佈條教,興利除害,決訟檢好。三年一考屬吏,具其優劣上報。一切要政皆需通過督、撫允准乃行。清朝以知府“為承上接下要職”,故嚴諭督、撫對其考核。同知正五品,通判正六品,協助知府,分掌糧鹽督捕,江防海防,河工水利,清軍理事,撫綏民眾諸職。屬官有經歷、知事、照磨、司獄等。

  在府之外,同時還有直隸廳、州和一般廳、州。凡統治地方人多並直隸於布政使司的為直隸廳、州,地位與府大致相同。廳設官同知正五品,通判正六品,州設官知州正五品,州同從六品,州判從七品。清朝在全國設有直隸廳四十一個,直隸州七十三個。其外的廳、州,稱為散廳、州,地位略同於縣。至清末,全國已設散廳七十八個,散州一百四十五個。散廳、州設官與直隸廳、州相同,而品級差一等。散廳、州屬府管轄,個別的隸於將軍或道員。

  縣是地方基層政權機構。清末全國設一千三百五十八個縣。每縣設官為知縣一人,正七品,縣丞正八品一人,主簿正九品,無定員。知縣掌一縣治理,主要是決訟斷辟,勸農賑貧,討猾除奸,興養立教。縣丞、主簿分掌糧馬、徵稅、戶籍、緝捕諸職。典史掌稽檢獄囚。

  蒙古行政區劃 努爾哈赤起兵時得到蒙古協助,又清朝後宮有大量蒙古嬪妃,八旗中特設蒙古八旗,而外蒙古地區又是清朝前期戰爭頻發地帶,故蒙古區劃與內地和其他少數民族地區均不同。

  清朝以大漠為界,將蒙古分為漠南內蒙古和漠北外蒙古,並以此為基礎建立了盟旗制。盟由各部定期會盟而形成的機構,旗是分解原來的部落而組成。旗隸於盟。內外蒙古的盟旗設官基本相同。每盟設盟長、副盟長各一人,掌管盟務。盟長先由各旗會盟時,從旗長即劄薩克中推選。後來改為清朝理藩院開列盟內劄薩克,由皇帝任命。其外每盟各設備兵劄薩克一人,管理軍務。有的盟還設幫辦一二人,協理盟務。旗是軍政合一的地方政權機構,每旗設旗長一人,又名劄薩克,掌全旗要務。又設協理副之。其屬有管旗章京、副章京及參領、佐領、驍騎校等官。劄薩克等官員多數都是原來蒙古各部落的首領並經清朝封有爵位的王、貝勒、貝子、公、台吉等人。

  內蒙古的盟旗是把原來的二十四部,按其活動地區劃分為六盟、四十九旗。具體組合是,東四盟:哲裡木盟統十旗,卓索圖盟統五旗,昭烏達盟統十一旗,錫林郭勒盟統十旗;西二盟:烏蘭察布盟統六旗,伊克昭盟統七旗。清朝在這些盟旗之上由理藩院及派駐地方的將軍、都統進行管轄。他們是,盛京將軍監督哲裡木盟的科爾沁六旗;吉林將軍、黑龍江將軍監督哲裡木盟的郭爾羅斯前旗和杜爾伯特旗等;熱河都統監督卓索圖盟五旗及昭烏達盟十一旗;察哈爾都統主要掌管察哈爾八旗及四牧群,其外監督錫林郭勒盟十旗;綏遠城將軍管轄土默特二旗並監督烏蘭察布盟六旗及伊克昭盟的鄂爾多斯七旗。一些由將軍統治(察哈爾,土默特)。

  外蒙古雖在清入關前已建立了“九白”的常貢關係,但入關後一度受噶爾丹的騷擾,直到康熙平定噶爾丹之後才恢復並確定外蒙各部的牧地。清封各部首領為汗和王、貝勒、台吉等,如內蒙一樣建立盟旗制度。其各部所組合的盟旗是:喀爾喀四部及附額魯特、輝特部四盟、八十六旗;杜爾伯特部及附輝特部二盟、十六旗;新土爾扈特一盟、三旗。此外劄哈沁、明阿特、烏梁海部等,雖也有旗之設,卻不屬於外蒙古各盟。清朝對外蒙古盟旗的管轄,中央有理藩院的典屬、柔遠清吏司等機構,地方上有駐防將軍或大臣等。其中定邊左副將軍(或稱烏裡雅蘇台將軍)為當地最高統治者,下設烏裡雅蘇台參贊大臣二人,一人由蒙古王公擔任,與將軍共同管轄喀爾喀諸部盟旗。科布多參贊大臣及幫辦大臣管轄杜爾伯特、輝特、新土爾扈特等盟旗及劄哈沁、阿明特、烏梁海等旗。庫倫辦事大臣掌中俄交涉事務,其屬恰克圖辦事司員一人,負責監督中俄貿易。

  青海主要為蒙古額魯特部居牧之地,共分五部、二十九旗。即:和碩特部二十一旗、綽羅斯部二旗、輝特部一旗、土爾扈特部四旗、喀爾喀部一旗。還有察罕諾門汗部自編一旗。每旗各設旗長,掌治一旗,屬官之設如內蒙古。旗之上,青海各部與察罕諾門汗部一旗共會一盟,但是不設盟長,而以清朝駐西寧辦事大臣蒞盟統轄之。道光三年(1823年)又分河北二十四旗為左右翼,每翼設正、副盟長各一人。也有設喇嘛旗管理沙畢納爾(徒眾)。

  西藏行政區劃 清代稱藏族為圖伯特或唐古特,所居地區分為衛(前藏)、唐(又稱喀木)、藏(後藏)、阿裡四部。崇德年間達賴及班禪已派人貢於清朝,經康熙至乾隆,先後平定噶爾丹叛亂及其所造成的影響,清朝在西藏便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制度。當地的最高統治者為?達?賴喇嘛?,駐前藏拉薩,掌全藏政令。班禪喇嘛,駐後藏紮什倫布,掌後藏寺院與其教民。達賴和班禪的宗教政治地位是平等的。達賴與班禪個人之間互為師徒,關係頗為密切。班禪方面:一世班禪為一世達賴之師;四世班禪為四世、五世達賴之師;五世班禪為六世、七世達賴之師;六世班禪為八世達賴之師;七世班禪為九世、十世、十一世達賴之師;八世班禪為十三世達賴之師。達賴方面:五世達賴為五世班禪之師;七世達賴為六世班禪之師;八世達賴為七世班禪之師;十三世達賴為九世班禪之師。

  前藏行政機構主要有噶廈和商上。噶廈為總管藏務會議廳,設三品官噶布倫四人。商上為分管財政的機構,除以噶布倫一人管理外,設四品仔琫三人,商卓特巴二人。還有專掌糧務的葉爾倉巴、掌道路的朗仔轄、掌刑名的協爾幫、掌馬廠的達琫及第巴等四至七品的各種名目官員。後藏也設四品商卓特巴、葉爾倉巴,五品達琫等官員,掌管相應的政務。武官則有四至七品的戴琫、如琫、甲琫、定琫,從幾人至百多人。凡前後藏皆有營寨,按其地理險易和大中小,各設邊營官及營官,總計一百六十餘人。佛教在西藏盛行,喇嘛很多,有的喇嘛在噶廈、商上任職,而僧官又分國師、禪師、劄薩克大喇嘛、劄薩克喇嘛、大喇嘛、副喇嘛等,專掌教事。

  清朝在西藏設官始于雍正五年(1727年),派駐藏大臣二人,駐前藏,統管前後藏地方及喇嘛事務。後改為辦事大臣、幫辦大臣各一人,分駐前後藏。按規定,駐藏大臣督辦藏內事務與達賴、班禪地位相等,實際駐藏大臣職權更大,是清政府的代表。達賴、班禪及以下呼圖克圖十八人、沙布隆十二人等活佛轉世,稱為“呼畢勒罕”,即奔巴金瓶掣簽,均由駐藏大臣監督。

  回部(新疆)行政區劃 清政府在新疆實行盟旗制和伯克制。清末建省之前,曾就額魯特舊土爾扈特部與和碩特部的實況,如內蒙設盟旗制。即:舊土爾扈特部為盟四,和碩特部為盟一。盟下為旗。每盟設正、副盟長各一人,旗設旗長(劄薩克)一人,掌盟、旗政令。但是盟長由清朝政府任命,旗長則基本是世襲。此外新疆大部分地區為維吾爾族居住,清代稱為“回部”。哈密、吐魯番率先歸服,曾設旗,部長被授劄薩克。自康熙至乾隆平定回部諸亂之後,在這些地區不設劄薩克,而實行伯克制。伯克原來是回部的酋長,經清朝重新任命,按職責和品級稱某某伯克,共三十餘名目。最高的為阿奇木伯克,掌綜回務,三品至六品,其次為伊什罕伯克,掌贊理回務。四品至六品。其餘分掌地畝、田糧、稅務的,大抵四品至七品。在清朝所封的劄薩克郡王和諸伯克之上,清朝還派駐了伊犁將軍,掌天山南北最高軍政大權,下設參贊大臣一人輔之。又設塔爾巴哈台參贊大臣,喀什噶爾參贊大臣及幫辦大臣,葉爾羌辦事大臣及幫辦大臣,和闐、阿克蘇、烏什、庫車、喀喇沙爾辦事大臣等,以及烏魯木齊都統、副都統,分管所在回城事務。

  其他民族地區 甘肅、青海、西藏、四川、雲南、廣西、貴州等地,歷來居住蒙、藏、瑤、壯、彝、黎等少數民族。清朝根據這些地區的特點,以當地的土著人作各級行政機構的長官,清朝政府予以承認,但是當官的人可以世襲,這就是土官制。有文武兩類,文官如知府、知州、知縣等,皆加“土”字。武官有指揮使司指揮使、長官司長官。從正三品至正七品。此外還有土遊擊、土都司、土守備等。清朝定制,文職土官共七階,武職土官共五階。其承襲、革除、升遷、降調,文隸吏部,武隸兵部。在地方上各歸所在總督、巡撫或駐紮大臣、辦事大臣等統轄。

人口

  明末清初,因為流寇擾亂、清兵入塞、入關戰爭與三藩之亂的關係造成人民生命與財產的損失。而饑饉、瘟疫使得中國人口又一次的急速下降。史學家葛劍雄認為明清之際人口的跌幅估計可達40%,從崇禎元年(1628年)以來平均每年下降19%,至順治末年達到穀底。康熙二十年(1681年)後,清廷平定三藩之亂並佔領臺灣,經過康雍乾盛世獲得長期的休養生息,人口得以迅速增加。清初人口數量未明確,史學家薑濤估算康熙十九年(1680年)前後,人口增長到1億;趙文林推估在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超過1億。除了國家安定之外,中國人口有賴占城稻與玉米、花生、馬鈴薯等新興糧食作物的推廣以支撐龐大的糧食需求。到乾隆時期,全國人口正式突破2億,到鴉片戰爭前夕的道光十三年(1833年)又猛增到4億。清朝人口的增長一反中國人口過去的波浪式增長型態,呈現斜線上升。十九世紀時,清朝因為太平天國的起事、撚亂與回亂等戰亂損失不少人口;光緒年間又發生不少天災,光緒三年山西、陝西發生旱災,因饑荒與暴亂而死的人達一千萬以上。最後加上海外移民風氣日盛,因此到清朝滅亡時,中國人口維持在4億3千萬多人,與道光年間的人口數差不多。

  移民潮與華僑 由於中國長年的戰亂與屠殺,產生許多真空地區,而後又因為人口大量提升,使部份省份人口過剩,這些都帶動了移民潮。明末流寇張獻忠領有四川。順治三年(1646年)張獻忠兵敗退出成都時,在四川進行空前的燒殺破壞;40萬人的成都只剩下20戶居民,人口從至少三百萬一度銳減到只有八萬人。後來清廷推動以湖廣、陝西等各省人口填補四川地區,史稱第二次湖廣填四川。移民四川的趨勢歷經一個世紀,四川無疑是最大的一個吸收過剩人口的地區。清廷為了保護其發祥地東北地區,於奉天(今遼寧省)設立柳條邊以禁止漢人向北移民。然而華北地區的貧民仍然因為生計偷偷移民。鹹豐光緒年間,清廷考量俄國與日本有意指染東北,逐漸開放移民東北,並且在日俄戰爭後完全開放移民。福建與廣東各省因為山多人狹,又靠海,許多人口移民海外。臺灣早在荷西統治時期、明鄭時期就獲得閩南、粵東的移民,約有十餘萬人。清初因為防止如朱一貴事件等動亂髮生,曾嚴格限制移民臺灣。同治末年發生牡丹社事件,日軍一度侵台,這使得清廷積極開放移民臺灣。到臺灣割日前夕,已經有三百數十萬的移民人口。早在十五、六世紀,閩粵人民就時常移民泰國、馬來西亞與印尼等東南亞地區,這些海外華人還建立蘭芳共和國。鴉片戰爭之後更多華人移民海外,主要以東南亞地區、美國西部、加勒比海群島為主。清朝滅亡時,海外已有七百萬的華僑。

  永不加賦與攤丁入地 康熙後期,經過長時期的休養生息,社會已日趨安定,但人丁與地畝的載冊數增加遲緩。一方面由於土地與人口的清查不夠徹底,再者也由於地主以多報少之故,貧民迫於賦役的繁重而相率逃亡,人丁的統計並不確實參 106。康熙帝為確實掌握人口數,於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下詔“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賦”,以康熙五十年(1711年)在冊人丁數作為全國徵收丁銀的固定總額,以後新增者為“盛世滋生人丁”,從中央到地方均不得隨著人口的增加而增稅。但除補不易,弊端又無法避免。所以採取攤丁入地政策,廢除人頭稅(丁稅),並入土地稅內。這使得無產者沒有納稅負擔,而地主的負擔增加,對於清朝人口的持續增加、減緩土地兼併、以及促進工商業的發展有一定的作用。

  人口普查 1741年乾隆帝時期,戶部有感於人口的增長,有必要對人口登記制度加以檢討,並徹底改變戶口統計與管理制度,以掌握人口真實情形。然而卻遭到廷臣蘇霖渤等人們的反對,他們認為實施人口普查對維護統治沒有實質意義,各省戶口殷繁,“若每歲清查,誠多紛擾”。到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湖北東部發生災害,由於賑濟的人數超過地方登載的戶口總數,經過清查發現,有些縣份在每年上報人口數都含混交代。乾隆帝大怒,要各省督撫全面展開人口清查。隔年,保甲嚴格執行人口普查制度,共增加43,534,131人,此後全國各省人口數較以往更接近實際人口數。人口查報也成為保甲的一項重要職責。無論在乾隆四十年(1776年)前後,人口統計都限於各省。而且京師順天府、八旗、黑龍江、新疆、蒙古、西藏、臺灣、雲貴川廣地區居住的少數民族等並未列入戶口統計中,不管何時見於官方記載的人口均低於實際人口數。葛劍雄以為乾隆四十一年至道光三十年的戶口統計數基本上是較可靠的。

歷史

  清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君主制王朝,也是最後一個征服王朝。統治者為建州女真的愛新覺羅氏。

  1616年,努爾哈赤在今中國東北地區建國稱汗,國號“金”,史稱“後金”,定都赫圖阿拉(即興京,今遼寧新賓)。

  1636年皇太極改國號為大清並稱帝。1644年李自成建國順,滅明朝。同年,清軍借由吳三桂引領入關以打敗李自成,隨後多爾袞迎順治帝遷都北京,清朝入主中原。歷經康熙、雍正及乾隆三帝,清朝的綜合國力及經濟文化逐步得到恢復和發展,建立龐大的領土與藩屬國,史稱康雍乾盛世,是清朝發展的高峰時期。然而清廷推行文字獄與尊崇滿族與旗人的政策讓部分學者不認同此為盛世。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成立,同年宣統帝於2月12日退位,清朝正式滅亡。

後金立國

  15世紀初期,位於中國東北的女真族分成三部,其中以建州女真最為強大。明朝收建州女真為藩屬,冊封阿哈出為建州都指揮使,猛哥帖木兒為建州衛左都督。猛哥帖木兒在被野人女真所殺後,其弟凡察與子董山被迫南移,最後定居赫圖阿拉(今安東新賓),併入建州衛內。1442年明朝自建州左衛分立出右衛,以凡察領導右衛、董山領導左衛,形成了建州三衛。

  由於建州三衛不服明朝統治,1467年明朝聯合朝鮮削弱建州三衛,並且於遼東邊界興建長城。明朝萬曆初年,董山的後代覺昌安與其子塔克世偕同明朝遼東總兵李成梁,以建州右衛王杲叛亂為由攻滅王杲與其子阿台,然而覺昌安父子也在混戰中死亡。1586年明廷襲封塔克世之子努爾哈赤為指揮使作為補償。努爾哈赤以祖、父遺留的十三副遺甲崛起,統一建州女真後陸續併吞女真各部,並與漠南蒙古友好。

  建州女真國力日盛,1616年努爾哈赤在建立八旗制度後於赫圖阿拉(後稱興京)稱汗立國,國號金,史稱後金。兩年後他以“七大恨”為由起兵反明。努爾哈赤在1619年的薩爾滸之戰中,擊敗楊鎬指揮的明軍、朝鮮與葉赫聯軍;接連佔領瀋陽、遼陽、撫順等遼東城市,隨後戰事集中於遼西地區。戰無不勝的努爾哈赤最後於1626年的寧遠戰役中被袁崇煥的紅衣大炮擊敗,不久逝世。第八子皇太極歷經權力鬥爭後繼位。

  皇太極時期,將都城瀋陽易名“盛京”,更改“女真”族名為“滿洲”,1636年改國號為大清並稱帝。當時明朝在關外的勢力尚有袁崇煥守備的錦州、寧遠與松山等三城。皇太極為了繞道避開此防線,首先穩定根據地。他先脅迫明朝求和未果,隨後成功降伏西邊蒙古察哈爾部和東邊朝鮮。接著,皇太極經察哈爾繞道入侵明朝首都北京。最後崇禎帝中了反間計,殺害援救北京的袁崇煥,史稱己巳之變。這種借由繞道入侵的作法後來又執行五次,與明朝內部的流寇一同消耗明朝的經濟力。清軍於松錦之戰擊潰明軍並收降洪承疇等人,奪取明朝在關外的所有堡壘,防線移至山海關。1643年皇太極病死,第九子福臨繼位,是為順治帝,由其叔多爾袞攝政。

清對全國統治的建立

  明萬曆十一年(1583),建州女真努爾哈赤開始統一女真各部。努爾哈赤創建了八旗制度,又發展經濟,訂立行政和法制規條,設立了議政王大臣。明萬曆四十四年,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今遼寧新賓老城)稱汗,建國號大金。後遷都于盛京(今瀋陽)。

皇太極改制稱帝

  努爾哈赤死後,其第八子皇太極被擁立為汗,改元天聰。皇太極和其兄代善、阿敏、莽古爾泰四大貝勒共同主持軍政大事。皇太極改易族名為滿洲,並進行了一系列改革:①每旗設旗務大臣,與諸貝勒共議國政。②設內三院,又以六部及都察院、理藩院取代八旗貝勒。③任用漢族官員、將領和知識份子。④設立漢軍八旗、蒙古八旗,擴大兵源。⑤發展農業生產,將農莊重新編組。又使大量土地和壯丁掌握在國家的控制下。⑥加強法制。皇太極於天聰十年(1636)改國號為清,改元崇德。

明清戰爭與清軍入關

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順治帝),皇太極第九子。崇德八年(1643)八月嗣位,由鄭親王濟爾哈朗、睿親王多爾袞輔政。次年改元順治。九月入關進京。十月即皇帝位。
  崇德元年(1636),皇太極征服朝鮮。此後,他又完成了對漠南蒙古的統一。漠北喀爾喀蒙古亦臣屬於清朝。皇太極還統一了東北全境。清入關以前,統治所及“自東北海濱(鄂霍茨克海),迄西北海濱(貝加爾湖),其間使犬使鹿之邦,及產黑狐黑貂之地,……厄魯特部落,以至斡難河源,遠邇諸國,在在臣服”。此後,皇太極親率大軍攻明(見明清戰爭)。當時,李自成、張獻忠的農民起義軍,聲威日盛。皇太極乘機大舉用兵,奪取了明朝錦州、寧遠地區,掃除了進入山海關的障礙。崇德八年,皇太極突然病逝。皇太極的第九子福臨(見順治帝)即位,改元順治,而以兩個叔父多爾袞和濟爾哈朗輔政。後多爾袞稱皇父攝政王。明崇禎十七年(清順治元年,1644),李自成農民起義軍攻入北京,推翻明朝,崇禎帝自縊。駐軍山海關的吳三桂背叛,引清兵入關。清軍長驅直入北京,取代了明王朝的統治。

南明及各地的抗清鬥爭

  明朝滅亡後,明宗室先後在南方建立弘光政權、隆武政權、魯王監國、紹武政權和永曆政權,但是這些地區性政權均很快為清所滅亡。

  清軍入關後,實行圈地,嚴定逃人法,強迫漢人薙發易服(見剃髮令),激化了民族矛盾,抗清鬥爭如火如荼地開展起來。鄭成功、張煌言等出沒於海上;劉體純、郝搖旗、李來亨等13家結寨於夔東。許多降將降官也倒戈反清。南明永曆政權先和大順軍合作,又與張獻忠的大西軍餘部孫可望、李定國聯合抗清。順治十六年,鄭成功與張煌言合作,出動水師,深入長江,圍攻南京,蘇皖震動。順治十八年鄭成功率軍攻打為荷蘭佔據的中國領土臺灣,康熙元年荷蘭軍力竭投降。

清初的統治

  清朝入關時,採取了一些野蠻的掠奪政策。如在京畿大規模圈佔土地,分配給滿族的王公、官僚和將士。嚴厲處罰逃人及隱匿的窩主,使各階層惴惴不安。在政治上,清朝“首崇滿洲”,強迫漢族按照滿俗薙發易服,違者處死。不許滿漢通婚。刑法方面,滿漢之間、各個等級之間量刑標準亦不同。許多漢人雖在政府中任官,但實權掌握在滿族官員手中。清廷特別對漢族鄉紳和知識份子嚴加控制防範。江浙發生的通海案(與鄭成功相通)、科場案(科舉考試中舞弊)、奏銷案(欠交錢糧)、文字獄,誅殺流放許多鄉紳士子。又頒佈遷海令,沿海25千米內居民,均迫令遷移,不准商船漁船出海,使許多人破家失業。清初為適應新佔領區的形勢,政策也有其開明和進步的一面。入關伊始,即取消明末苛重的三餉(遼餉、剿餉、練餉),獎勵墾荒,招集流亡,減輕賦役,使農業生產有所恢復。在政治上,禮葬崇禎帝,收羅人心。招降明朝的文官武將,委以職任。為了籠絡知識界,又開科取士,為他們開闢入仕做官的途徑;尊重漢族大部分原有的制度和習俗,崇尚孔子和儒家文化。清朝政權,雖屬滿族當權,卻逐漸形成滿漢地主階級的聯合專政。 順治十八年(1661)順治帝逝世,其子玄燁(見康熙帝)即位,由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鼇拜四大臣輔政。康熙八年,玄燁奪回權力。十二年,康熙帝玄燁下撤藩之令。吳三桂、耿精忠和尚可喜的兒子尚之信悍然發動叛亂。康熙二十年,平定了三藩叛亂。康熙二十二年,臺灣統一於清朝中央政權之下。

政治制度

  清政權實行以滿族貴族為主體的滿、蒙、漢封建階級的聯合專政,是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高度發展形態。

政權機構

  最初,軍政大權操于議政王大臣會議,日常庶政歸內閣。康熙時,皇權加強,南書房協助皇帝,參與機務。雍正時,創設軍機處,為清代處理政務的最高權力機關。其他中央機關有吏、戶、禮、兵、刑、工六部。都察院為監察機關。新增的理藩院管理少數民族和某些對外事務。另有內務府,照料皇室的生活和財產,管理宮廷太監、匠役。地方行政機構,大體分省、府、縣三級,總督、巡撫為省級最高長官。

軍隊

  清朝軍隊,以八旗兵為主體。清初,八旗兵戰鬥力很強,待遇亦較優厚,但後來漸染城市習氣,不習武事,逐漸喪失了戰鬥力。清朝入關,招降了大批明朝軍隊,建立綠營。清朝中葉以後,又有漢族地主自募自練的團練鄉勇。

法律

  清代法律,結合滿族在關外時期的習俗,制度也沿用明律。順治初已制定了大清律。乾隆初公佈《大清律例》。

科舉制

  清朝繼續以科舉製作為培養、選拔官吏的“正途”。考試從四書五經中出題,寫八股文章,思想內容和文章形式均有嚴格的程式,應試者受很大束縛,不能反映其真才實學。

康雍乾時期的統治

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康熙帝),世祖順治帝第三子;順治十八年(1661)正月嗣位,次年改元康熙。
清世宗,愛新覺羅•胤禛(雍正帝),康熙帝第四子;康熙四十八年(1709)封雍親王,六十一年(1722)十一月嗣位,次年改元雍正。
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曆(乾隆帝),世宗雍正帝第四子。雍正十一年(1733)封和碩寶親王。十三年八月嗣位,次年改元乾隆。
  清朝確立全國統治之後,採取各種措施發展生產,到康雍乾時期,經濟繁榮,社會穩定,國力達到鼎盛。

經濟

  農業和水利 清廷獎勵墾荒,招集流民授予土地。康熙八年,實行更名田,刺激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又減輕賦稅。治理黃河、淮河、運河、長江、錢塘江、永定河,努力減輕水災,提高農業產量,保持運輸暢通。

  手工業和抑商政策 最重要的手工業是紡織業,南京、蘇州、杭州等地較為集中。礦冶業中,雲南銅礦的規模最大;資本雄厚,采煉技術達到相當水準。制瓷是重要的傳統手工業,以景德鎮瓷業最發達。清代手工業很繁榮,達到了中國封建社會歷史上的最高水準,並出現了資本主義的萌芽。可是清政府執行“抑商”政策。對於那些有大利可圖及有關國計軍需的手工行業,實行壟斷。對於其他手工行業,允許商民經營,但控制亦嚴,妨礙手工業的自由發展。

  大城市的出現 北京是全國的首都和政治文化中心。揚州是淮鹽的集散地,經濟發達,多富商大賈。南京、蘇州、杭州都是絲綢、布匹及其他手工業品的產地,且文化發達,風景優美。廣州是對外貿易的口岸,是封閉的封建中國通向世界的主要視窗。漢口為米穀、木材、食鹽、藥材和各種貨物的集散地。

  賦役制度的改革 康熙五十一年(1712),宣佈滋生人丁永不加賦,將丁稅總額固定下來,穩定了全國的丁稅負擔。雍正元年(1723)制定攤丁入地政策,從此廢除了中國歷史上長期存在的人頭稅,簡化了收稅標準和手續。有利於丁多地少的貧苦北農民。

統治階級上層的鬥爭

  康熙帝去除鼇拜集團以後,重用索額圖、明珠。這兩人各樹黨羽,爭權傾軋。康熙二十七年(1688),明珠等被革職。康熙中期,索額圖被囚處死。六十一年,康熙死,據稱遺詔指定皇四子胤禛繼位,即雍正帝。雍正實行秘密立儲,密寫繼承人的名字,藏於乾清宮的匾額之後,以避免公開立儲引起的爭奪。雍正時,朝臣中仍多結黨。雍正親自寫《朋黨論》以告誡廷臣。他最親信的大臣年羹堯、隆科多亦得罪。乾隆初,鄂爾泰與張廷玉廣植黨羽,乾隆帝加以裁抑,兩派均不得專權。乾隆年老,和珅得寵。乾隆死後,和珅立即被嘉慶誅死。

邊疆地區的治理

  西北地方 康熙二十七年(1688)準噶爾部噶爾丹和俄國相配合,東侵喀爾喀蒙古。康熙二十九年烏蘭布通之戰清軍擊敗准部,噶爾丹遁逃(見平定準喀爾)。次年,康熙與內外蒙古的首領參加多倫會盟,實行盟旗制度,穩定了喀爾喀蒙古長期動盪的局勢。三十五年至三十六年康熙率師親征,平定了噶爾丹叛亂。此後策妄阿拉布坦重振准部,佔領拉薩。清廷於康熙五十九年派兵入藏,驅逐了準噶爾軍。雍正二年(1724),清軍又平定了和碩特部羅卜藏丹津叛亂。乾隆二十二年(1757),平定準噶爾,統一天山北路,隨即進入南疆。二十四年夏,平定大小和卓之亂,統一南疆。三十六年,土爾扈特部在其領袖渥巴錫的率領下回到伊犁,受到清政府的重視和歡迎。

  西藏 康熙五十九年,清軍逐准部出西藏,清廷設駐藏大臣監督。後進一步提高駐藏大臣的權力,並實行金瓶掣簽制,以防止班禪、達賴的轉世為貴族農奴主操縱、利用。

  西南其他地區 雍正年間,清廷在雲南、貴州、廣西、四川、湖南等省大規模推行改土歸流政策。廢除土司,分別設置府、廳、州、縣。改土歸流政策遭到土司的抵制。清朝鎮壓土司勢力用力最大、耗時最久的是乾隆年間的大小金川之役。

  民族政策和邊防設施 清朝對邊疆少數民族的基本政策是保持各民族的風俗習慣、生活方式、宗教信仰,根據各地不同的情況,採取措施,加強統治和管理。清政府對少數民族的上層,採取各種措施,團結籠絡。清朝統一全國,邊疆地區在中央政府管轄下得到了較長時期的安定,經濟迅速發展,各族人民的生活有所改善。內地急劇增加的漢族人口大批遷往邊疆,使邊疆地區經濟、政治、文化大大活躍起來。清政府又大力開闢驛路,廣設台站,形成了以北京為中心通向邊疆各地的交通網。

與俄國的關係

  16 世紀末和17世紀初,俄國開始侵犯中國的蒙古和東北。順治十五年(1658)清軍全殲入侵的哥薩克(見雅克薩之戰)。但俄軍仍盤踞在黑龍江上游的尼布楚(今俄羅斯涅爾琴斯克),以後又侵佔雅克薩(今漠河東,黑龍江北岸)。清廷通過各種管道,要求俄軍撤出中國領土,但一切交涉均無效果。康熙二十四、二十五年,清軍兩次進攻雅克薩,直到俄皇接受中國的談判建議以後,清軍才停止攻打雅克薩。康熙二十八年,雙方簽訂了《尼布楚條約》。條約簽訂後,東段邊界相對平靜,貿易有較大發展。但北段邊界由於俄國不斷入侵蒙古 ,矛盾逐漸加劇。雍正五年(1727)清廷與俄國簽訂了中俄《布連斯奇條約》,完全滿足了俄方對兩國北段邊界的要求。

清朝的衰落

  乾隆後期,清朝走過了全盛階段而逐漸衰微。嘉道時期,土地兼併嚴重,人民謀生困難,再加上歷年發生水旱蟲災,糧價騰貴,饑民遍野,社會秩序日益動盪。統治階級驕奢淫逸,供應浩繁。軍政廢弛,紀律敗壞,士無鬥志,武裝力量大大削弱。以乾隆三十九年(1774)山東臨清的王倫起義為契機,揭開了清中葉農民起義的序幕。四十六年,甘肅爆發了蘇四十三、田五起義。五十一年,臺灣爆發了天地會的林爽文起義。六十年又發生了湘黔苗民起義。嘉慶元年(1769),爆發了清中葉規模最大的農民起義——川楚白蓮教起義。

閉關政策與鴉片貿易

  清政府實行閉關政策,在中外貿易和交往方面設置了障礙。清政府一方面限制中國人出洋,另一方面限制來華外國人的活動,指定在廣州一口通商。閉關政策窒息了中國的對外貿易和航海事業,妨礙了中國學習世界先進的思想文化和科學技術。乾隆五十八年(1793),英國不甘心於對華貿易的長期逆差,派馬戛爾尼使團到北京,未獲結果而回國。嘉慶二十一年(1816),英國又派阿美士德使團來華,但未能進行對話。英國後來終於找到了可以改變對華貿易不利局面的途徑,即向中國輸入大量鴉片,中國的對外貿易從出超變成入超。鴉片貿易為英國商人和英國印度政府帶來了巨大的利益,給中國社會、中國人民造成了嚴重的災難,影響了生產、交易。官吏和士兵吸食鴉片,意志萎靡,不理政事,不習武功。清朝也因貨幣流通混亂、稅源枯竭而減少了財政收入。清政府三令五申,嚴禁鴉片,但並無效果。有一些和鴉片利益有聯繫的官吏,阻撓和反對禁煙。而許多有正義感的官吏主張禁煙。道光帝也主張禁煙,派林則徐為欽差大臣,往廣州查辦鴉片。

兩次鴉片戰爭

  道光十九年(1839),林則徐奉命為欽差大臣廣州禁煙。英國鴉片販子和英國政府因不肯放棄這項具有大利可圖的貿易,悍然發動戰爭。

  第一次鴉片戰爭于道光二十年爆發。清廷驚慌失措,接受了英國的全部侵略要求。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日(1842年8月29日)簽訂了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即中英《南京條約》。以後又和美國簽訂《望廈條約》,和法國簽訂《黃埔條約》。第一次鴉片戰爭結束了中國孤立於世界歷史潮流之外的格局,古老的封建中國遭遇到強大的西方殖民主義。

  鹹豐六年(1856),英國以廣州官兵搜查曾在香港登記的中國走私船亞羅號為藉口,法國以在廣西傳教的法國教士被殺為藉口,共同出兵,再一次發起侵略戰爭。清王朝正在長江中下游和太平軍殊死戰鬥,只得和英法訂立《天津條約》。鹹豐十年再起戰端,八月,英法聯軍至北京,焚毀了圓明園。恭親王奕訢與英法聯軍議和,簽訂了《北京條約》。

  俄國在英法聯軍進攻時趁火打劫,迫使清朝地方當局簽訂《璦琿條約》。英法聯軍攻入北京,俄國又自稱“調停”有功,迫使清政府簽訂中俄《北京條約》,為俄國侵佔中國西部領土作了準備。

太平天國起義

  太平天國領袖洪秀全創拜上帝教,道光三十年十二月初十(1851年1月11日),拜上帝會起義于廣西金田,建號太平天國。鹹豐三年(1853)攻克南京,定都於此,改名為天京。太平天國的勝利進軍,使清軍顧此失彼,窮於應付。但太平天國政治日益腐敗,紀律廢弛。第二次鴉片戰爭剛剛結束,外國侵略者就插手中國的國內戰爭,幫助清廷圍剿太平軍。同治三年(1864)清軍攻破天京,太平軍餘部轉戰江西、福建、廣東,被清軍擊敗,太平天國農民起義遂告失敗。

  在太平天國起義影響下,全國掀起規模浩大的反清大起義。如上海小刀會劉麗川起義。咸豐五年,各支撚軍公推張樂行為盟主,聲勢大盛。以後撚軍與太平軍聯合作戰。天京失陷後,太平軍將領賴文光等和撚軍合作,分兵作戰,直至同治七年失敗。

統治階級內部的分化組合

  兩次鴉片戰爭及太平天國起義,使當時的中國社會發生了深刻的變化。

  《北京條約》簽訂後不久,慈禧太后企圖攬權,與留守北京偷霓三合謀,發動政變。從此,慈禧太后把持晚清朝政將近半個世紀。

  在鎮壓太平天國的戰爭中湘淮軍的許多將領立下汗馬功勞,晉升高官,其中不少人位列封疆。漢人在中樞和地方的實力增強,清政府不得不更多地依賴地方漢族地主勢力的支持,故政治離心力顯著增強。太平天國被鎮壓後,湘軍雖然解散,但各省大約仍有50萬由湘淮軍演變來的勇營,編組和指揮的權力在總督、巡撫手中。清廷三令五申,要求各省裁勇節餉。但已經下放到地方的兵權不可能再收歸清朝中央。兵權下移的同時,財權也在逐步下移。財務制度陷於混亂。督撫掌握地方財政,自行支配,戶部連各省收支的項目和總數也不清楚,更不可能進行財政的統籌和監督。

愛新覺羅•奕䜣坐姿照 奕䜣,清道光帝第六子,鹹豐帝同父異母兄弟,生母為靜妃博爾濟吉特氏。咸豐九年授內大臣,十年,英法聯軍進攻北京,臨危受命擔任議和大臣,分別與英使、法使簽訂《中英北京條約》與《中法北京條約》。
  清朝政府被迫打開了中國的門戶,洋務派官僚集團應運而生,其主要代表人物有奕訢、李鴻章張之洞等(見洋務運動)。他們認為外國入侵中國不過是要求通商,所以和外國作戰並無必要,也不可能戰勝。他們主張學習外國的某些長處,以輔助封建主義之不足。他們的主張和措施遭到各方面的猛烈反對,但洋務派在日益頻繁的對外交涉、創建海軍以及工商活動中積聚起了實力。

外國侵略勢力的深入

  19世紀70年代起,老牌的和新起的殖民主義者對衰弱的中國鷹瞵虎視,尋機擇肥而噬。

  侵略邊疆 同治三年(1864)簽訂的《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割去了巴爾喀什湖以東約44萬平方千米的中國領土。同治四年,浩罕汗國軍官阿古柏在英國支持下 ,侵佔南疆,建國稱汗。十年,俄國出兵侵入伊犁。光緒初,左宗棠率兵進入新疆,阿古柏戰敗自殺(見阿古柏事件)。中俄《伊犁條約》雖索回了伊犁,但喪失的領土仍達7萬平方千米。同治十三年,日本派兵在臺灣登陸。清廷賠款乞求日本撤兵。但中日甲午戰爭後,臺灣又被日本所攫奪。英國迫使清政府於光緒二年簽訂《煙臺條約》。光緒十四年,英軍進入西藏邊境,西藏軍民奮力抗擊侵略軍,但清政府極力妥協,與英國簽約議和,為英國勢力的入藏提供了便利。

  侵犯主權 根據條約中外國使館長期駐京的條款,許多國家的公使聚居在紫禁城邊,對清政府頤指氣使,施加壓力。上海、天津、漢口、九江等處先後開闢租界,使中國的土地上出現了許多獨立於清政府管轄之外的殖民主義小王國。外國傳教士紛紛活動,深入中國的窮鄉僻壤。侵略勢力希望利用清政府幫助自己掠奪更多的權利,鎮壓人民的反抗,所以在兩次鴉片戰爭後,轉而對清政府採取庇護、“合作”的政策。鹹豐十一年,設立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同時,又設立了南北洋通商大臣。從此,列強可以直接和清朝的最高層打交道。同治十三年,在列強的壓力下,清廷開始向外國派遣使節。光緒二年,郭嵩燾成為中國第一個駐外公使。以後陸續在歐美各國設立使館,派遣公使。清政府在倍感屈辱、很不情願的情況下 ,勉強參加國際社會交往,進行外交活動。外國侵略者攫取中國主權的一個重要手段,就是長期控制中國的海關,為外國商品的傾銷和人員的出入打開了方便之門。海關總稅務司一職一直由英國人R.赫德擔任,各口岸的海關稅務司全部任用外國人。

清統治危機的加深

  鴉片戰爭之後,外國資本主義武裝入侵中國,強迫清政府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中國從獨立的封建社會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但中國社會也生長起新經濟、新階級,西方科學文化得到傳播。

近代工業與新階級的產生

  外國商品輸入和中國農產品輸出,使國內市場迅速擴大。同時,傳統手工業的崩解使大批農民手工業者破產失業,給資本主義的生長提供了市場和勞動力的條件,近代機器工業應運而生。

  中國近代機器製造工業實開始于鎮壓太平天國時政府創辦的軍事工業。稍後,近代工業逐漸在運輸、採礦、紡織等行業中萌生,這些企業或為官商合辦,或為官督商辦。純粹商辦企業最早在繅絲業、制茶業、碾米業、紡織業等加工企業中發生。民族資本主義工業絕大部分是輕工業,尤以紡織業所占比重最大。中國工業發展的困難主要來自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中國的近代工業,從機器、技術甚至某些原料都要依賴外國,但又和外國存在著矛盾。帝國主義傾銷大量商品,奪去了中國民族工業的市場;它們又在中國設廠製造,弱小的中國工業面臨其強有力的競爭,難以立足。清朝封建政權奉行壓抑工商的傳統政策,亦成為工商業的重大負擔。中國又缺乏正常的金融市場,還有封建官府的勒索,地方士紳的刁難。這些都使近代民族工業遇到極大的阻力,其誕生和發展經歷了漫長而痛苦的過程。

  中國資產階級的前身是封建社會裡的一部分商人、地主、官僚,還有通商口岸的買辦。他們投資於近代工商業,向資產階級轉化。一部分農民和手工業者轉化成為無產階級。鴉片戰爭以後,外商在中國通商口岸設廠,這些外資企業中出現了中國最早的產業工人。此後清政府和私人陸續投資設廠,中國無產階級的人數日益增加。

中法戰爭和中日戰爭

  繼兩次鴉片戰爭之後,帝國主義又對中國發動了一系列侵略戰爭。

  中法戰爭 當法國侵佔越南時,越南向清政府求援。清政府一方面做出援越姿態,一方面寄希望於通過談判解決問題,致使中國軍隊處於被動挨打的地位,福建海軍全軍覆沒。光緒十一年(1885)二月初,清軍在廣西邊境要隘鎮南關(今友誼關)前和法軍展開激戰,法軍全線崩潰。法國茹費理內閣因侵略戰爭失敗而倒臺。但在前線大捷的時候,清政府竟宣佈停戰締約,授權李鴻章簽訂《中法新約》,為法國侵略中國的西南地區打開了門戶。

  中日甲午戰爭 光緒二十年(1894)朝鮮發生東學黨起義,清政府應朝鮮國王的請求,派兵幫助鎮壓。日本乘此機會,不宣而戰。清政府被迫下詔宣戰。清將左寶貴率部力戰,但其他將領卻不戰而逃。日軍乘勝侵入中國的東北。日本艦隊又在鴨綠江大東溝外的黃海海面襲擊中國艦隊。此後,李鴻章命令北洋海軍躲藏在威海衛軍港內不許出戰,造成束手待斃的局面。日本陸軍在山東半島登陸,威海衛陷入包圍之中。北洋海軍全軍覆沒。在日本的軍事壓力下,清政府簽訂了《馬關條約》。

列強瓜分中國的危機

  《馬關條約》簽訂後,形成了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危機。《馬關條約》中的條款之一是把遼東半島割讓給日本。俄國糾集了法國、德國,迫使日本放棄對遼東半島的領土要求(見三國干涉還遼)。清政府因此對俄國感恩戴德。光緒二十二年(1896),與俄國簽訂了《中俄密約》。《馬關條約》的另一條款是賠償銀2億兩,並加上贖遼費3000萬兩,清政府無力償付,只得向帝國主義借債賠款。此後,清政府經常借貸度日,以各種主權作抵押。《馬關條約》允許外國在華設廠,於是,紡織、麵粉、造船等行業中出現很多 外國工廠,使中國的民族工業不能正常發展。外國還在中國各地設立許多銀行,從而控制了中國的財政、金融和信貸。修築鐵路是帝國主義對華資本輸出並劃分勢力範圍的重要手段。到清朝滅亡時,由帝國主義直接或間接投資經營的達8000餘千米,占90%以上,中國自辦鐵路只有850千米。帝國主義又對中國的礦藏資源垂涎欲滴。至清朝滅亡時,帝國主義在華開採的礦場,大大超過中國自辦的礦業。在掠奪路權、礦權的同時,帝國主義又爭先恐後,佔據中國港灣,要求租借地,劃分各自的勢力範圍,中國面臨著淪為列強殖民地的嚴重危機。在帝國主義劃分勢力範圍的狂潮中,美國因忙於爭奪菲律賓而姍姍來遲。它提出了“門戶開放”政策,要求與列強共用利益而不被排擠。

百日維新

  《馬關條約》的簽訂及列強瓜分中國的危機,極大地震動了各個階級、階層,促進了中國人民愛國意識的覺醒。當時,正在北京舉行會試的各省舉人集會,由康有為起草上皇帝書,這就是著名的公車上書。此後,康有為又給光緒帝多次上書,建議變法。同時,在北京創辦《中外紀聞》,設立強學會。變法維新的思潮洶湧激蕩,一發而不可阻遏。維新運動的主要代表是康有為、嚴複、梁啟超、譚嗣同等。光緒二十四年四月二十三日(1898年6月11日), 光緒帝下明定國是詔書,宣佈變法。遭到以慈禧太后為首的頑固勢力的反對,維新派和守舊派的衝突愈演愈烈。帝党官僚和維新派並無實力,一籌莫展,寄希望於正在小站練兵的袁 世凱。但袁世凱向舊黨告密。八月初六,慈禧太后發動政變,囚禁光緒,自己出面訓政,廢止新政。歷時103天的戊戌變法宣告失敗。

義和團運動

  帝國主義劃分勢力範圍,外國傳教士在各地胡作非為,引起了人民大眾的激烈反抗。19世紀末,爆發了義和團運動。以慈禧太后為首的頑固派,因百日維新後在廢立光緒問題上與列強存在矛盾,所以承認義和團合法,並採取控制、利用的策略,企圖以義和團的刀矛發洩自己的怨忿。當義和團進入北京、天津時,帝國主義立即調動軍隊,進行干涉,正式挑起大規模入侵中國的戰爭。慈禧太后等出於對洋人不滿,遂決定宣戰。南方各省督撫抵制宣戰,提出東南互保。面對帝國主義軍隊的進攻,義和團和清朝愛國官兵進行了英勇抵抗。光緒二十六年七月,八國聯軍佔領北京。慈禧太后帶著光緒帝倉皇逃走。北京城遭到外國侵略軍的又一次蹂躪和踐踏。沙俄除了參加八國聯軍外,還入侵中國東北,企圖併吞東北全境,並製造了慘絕人寰的大屠殺(見海蘭泡與江東六十四屯慘案)。慈禧太后對義和團始終心存戒懼,命令清軍掉轉槍口,對準義和團。又催促李鴻章北上,與帝國主義議和乞降。李鴻章和帝國主義簽訂了《辛醜合約》,使中國下降為列強共管的半殖民地。

帝國主義擴大侵華權益

  20世紀初,帝國主義的侵略更加深入。英、美、日相繼強迫清政府簽訂通商行船條約,為外國商品和資本輸入中國提供更多的方便條件。光緒三十年(1904),日本和俄國在中國的領土上爆發大戰,而清政府無力幹預,竟宣佈“局外中立”。戰爭結果,日本擴大從沙俄手中奪來的權益,獨佔南滿鐵路,擴充旅大租借地;俄國則緊緊抓住北滿,以中東鐵路為主幹,滲透勢力於各地(見日俄戰爭)。美國提出諾克斯東北鐵路,企圖插足於日俄的勢力範圍內。英國和俄國為覬覦西藏進行長期爭奪。英國侵略軍,於光緒三十年佔領拉薩,強迫西藏地方當局簽訂《拉薩條約》,陰謀把西藏從中國分裂出去。清政府不敢在條約上簽字,但以後重訂新約,英國仍取得了許多特權。

清朝的覆亡

  清朝晚期,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尖銳,帝國主義橫行,戰亂不斷,經濟凋敝,民不聊生,政府腐敗。中國人民為了挽救危亡,進行反帝反封建的舊民主主義革命。

清政府的“新政”

  帝國主義列強允許慈禧太后從西安回鑾,在北京重建統治,慈禧因而對帝國主義感激不盡。為酬答列強的要求,消弭正在興起的革命浪潮,清廷籌畫和推行“新政”。劉坤一、張之洞、袁世凱等紛紛上書,獻計獻策。新政涉及各個方面,但多屬表面文章。儘管這樣,政治、經濟、軍事、教育等方面的變革,畢竟為長期停滯的社會機制帶來了一些活力。在辦理“新政”中,袁世凱的北洋集團乘機崛起,形成了近代軍閥勢力。袁在小站練兵,為中國陸軍近代化的開端。李鴻章死後,袁世凱權傾朝野,段祺瑞、馮國璋、王士珍、曹錕、張勳都是袁的心腹。袁世凱還多方拉攏官僚、文士徐世昌、唐紹儀、趙秉鈞、梁士詒等,向內政、外交、財政、實業、路礦等領域滲透,形成龐大的勢力集團。在帝國主義心目中,袁世凱是能夠維持統治秩序的最有實力的人物。光緒三十四年(1908),光緒帝和慈禧太后死去,宣統帝(即溥儀)即位 ,袁世凱被罷黜家居。武昌起義後,清政府不得不請袁出山,付以全權,袁再次成為最有實權的人物。

孫中山與中國同盟會

  光緒二十年(1894),孫中山在檀香山成立了第一個資產階級革命團體興中會,提出了“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合眾政府”的綱領。二十九年,因俄國不肯從東北撤兵,東京留學生組織拒俄義勇隊,回國請願(即拒俄事件)。鄒容的《革命軍》,揭露清朝的黑暗統治,熱情呼喚“開創中華共和國”;章太炎在《蘇報》上發表許多文章,尤以《駁康有為論革命書》影響為大,駁斥康對革命的誣衊。還有陳天華寫《警世鐘》、《猛回頭》,指出清政府賣國的本質 ,號召人民起來反對清政府和外國侵略者。在革命思想傳播的基礎上,出現了許多革命組織。孫中山領導的興中會和康有為的保皇黨進行論戰。 光緒二十九年(1903),黃興、陳天華、宋教仁等在長沙組織華興會;次年,江浙知識份子蔡元培、章太炎、陶成章等組織光復會。還有湖北的科學補習所、日知會,在當地新軍中宣傳革命。光緒三十一年(1905),孫中山從歐洲到日本東京,與黃興、宋教仁等創立中國同盟會。該會以“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16字為綱領,推舉孫中山為總理。中國同盟會的成立是資產階級革命派成熟的標誌。同盟會出版了自己的機關報《民報》,孫中山在民報發刊詞中把十六字綱領闡發為三民主義。資產階級革命派以《民報》為陣地,和以《新民叢報》為陣地的保皇派進行了激烈的爭辯,駁斥了種種保皇的謬論,為革命高潮的到來作了輿論準備。

收回利權運動

  針對帝國主義瘋狂掠奪在華的鐵路修築權和礦山開採權,中國人民展開了收回利權的愛國運動。光緒三十一年(1905),由於美國國內歧視和虐待華僑、華工,廣州、上海工商界號召抵制美貨。繼而形成廣泛的群眾性的反美愛國運動,使美對華貿易額明顯下降。

立憲運動

  由於資本主義經濟的初步發展,資產階級希望通過立憲擠進政府,分享權力。立憲運動的主要宣導者是流亡海外的梁啟超以及國內的張謇、楊度、熊希齡、湯化龍、湯壽潛等人。由於革命風潮的興起,清廷也企圖以立憲為誘餌,拉攏立憲派,瓦解革命派。光緒三十一年(1905),清廷派載澤等五大臣出洋考察憲政。翌年,頒佈預備立憲的諭旨,拉開了立憲運動的帷幕。但清王朝拖宕延緩、獨攬權力引起立憲派的不滿。清政府不得已同意縮短預備立憲的期限,組織以奕劻為總理大臣的新內閣。內閣成員大部分為滿族親貴,因此這個內閣被稱為皇族內閣。立憲派企圖和清政府分享權力的願望化為泡影。

辛亥革命和清帝遜位

  辛亥年,即宣統三年(1911),是社會矛盾長期積聚而達到總爆發的一年。八月,爆發了資產階級民主主義革命。

  黃花崗起義和保路運動 在條件尚不具備而事機又有洩漏的情況下,同盟會領導人黃興決心迅速發動起義,革命黨人以寡敵眾,許多人戰死或被捕犧牲(見黃花崗七十二烈士)。黃花崗起義剛剛被鎮壓,湖南、湖北、廣東、四川四省為反對清政府擅自把粵漢、川漢路權拍賣給英美法德四國銀行團,又掀起了保路風潮。四川保路運動發展尤其迅速。

  武昌起義 宣統三年八月十九日(1911年10月10日)夜間,駐在武昌城內外的新軍發動起義。武昌起義在全國範圍內產生了巨大影響,一時革命風潮大盛。武昌起義後,各省代表齊集南京,推舉孫中山為臨時大總統,組織南京臨時政府。翌年元旦(民國元年1月1日)孫中山宣誓就職。不久又成立臨時參議院,制定了《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清末代皇帝溥儀朝服坐姿照。愛新覺羅•溥儀(宣統帝),光緒三十四年(1908)登基,次年改元宣統,宣統三年(1911)辛亥革命後退位;1934年任偽滿洲國皇帝,為日本傀儡。1945年日軍投降後簽署退位詔書,在逃往日本途中被蘇軍俘獲;1950年8月移交中國,被禁於撫順。1959年大赦時獲釋。
  清帝退位 武昌起義敲響了清王朝的喪鐘。清政府只好解散皇族內閣,請袁世凱出山。袁世凱以帝國主義為後盾,挾北洋軍隊的實力,一面逼迫滿族親貴交出權力;一面又向革命派威脅利誘。袁世凱在得到革命派出讓政權的確切保證後,便催迫清帝退位。民國元年二月十二日,隆裕太后帶著宣統舉行清王朝最後一次朝見儀式 ,接受優待皇室的條件,發佈退位詔。清王朝宣告滅亡。

政治

  努爾哈赤起兵時實行的是軍民合一的八旗(分滿洲八旗、蒙古八旗、漢軍八旗)制度,政治權力集中于王公貴族,重大決策由貴族共同討論決定,是為滿洲議政王大臣會議。後皇太極於1631年仿明朝制度設立六部,試圖逐漸削弱滿洲貴族權力。皇帝試圖實行中央集權的努力主要集中於清朝前期。

  清朝設六部(吏、戶、禮、兵、刑、工),各部長官稱尚書,副長官稱侍郎,以前尚書均由滿人擔任,順治元年(1644年)規定尚書及侍郎滿、漢各一,但實權依然掌握在滿尚書之手。在六部之外和六部並立的中央行政機構有:大理寺、太常寺、光祿寺、太僕寺、鴻臚寺、國子監、欽天監、翰林院、太醫院、理藩院、宗人府、詹事府、內務府、都察院。清朝官員等級分“九品十八級”,每等有正從之別,不在十八級以內的叫做未入流,在級別上附於從九品。

  順治七年(1650年),順治皇帝對八旗制度進行改革,由自己親自掌握正黃、鑲黃、正白三旗,形成了“上三旗”和“下五旗”,改變了以前八旗由不同王公掌握的局面,同時加強上三旗的實力,滿洲議政王大臣會議的權力有所削弱。

  康熙十六年(1677年)康熙皇帝設立南書房,起初是康熙帝為了與翰林院詞臣們研討學問,吟詩作畫而設。因在乾清宮西南角特辟房舍故名南書房。由於南書房“非崇班貴檁、上所親信者不得入”,所以它完全是由皇帝嚴密控制的一個核心機要機構,隨時承旨出詔行令,這使南書房“權勢日崇”。南書房地位的提高,是康熙帝削弱議政王大臣會議權力,同時將外朝內閣的某些職能移歸內廷,實施高度集權的重要步驟。

  雍正八年(1730年),清軍在西北與準噶爾蒙古激戰,為及時處理軍報雍正皇帝始設軍需房,雍正十年改稱軍機處。乾隆皇帝即位後服孝,安排數位“總理事務王大臣”進入軍機處,故改名總理事務處。乾隆二年(1737年)乾隆服滿親政,總理事務王大臣等自請罷職,恢復軍機處名稱,自此遂成定制,軍機處成為直接對皇帝負責的核心權力機構,滿洲議政王大臣會議的地位更被削弱至幾乎可忽略不計,政治權力全部掌握在皇帝手中,成為清代中央集權制度的頂峰。直至宣統三年(1911年)四月初十清廷宣佈成立“責任內閣”,軍機處廢止。

  清朝並未發生宰相專權、軍閥割據、外戚奪權、宦官橫行等現象,但各級政府長官離不開胥吏、幕賓。清代一切行政措施都要按律例辦理,所以律例即“祖宗成法”。清代律文汗牛充棟,如果引用失誤,就是“違例”。清代制度規定,讀書人不准過問政治,否則“黜革治罪”,乾隆年間《大清律例》有六類四百三十六條,附例更多達一千四百多條,“一舉成名天下知”的新科進士即使有心“治國平天下”,但對於《大清律例》卻是無緣一睹的。實際政務其實已經發展成了一項專門知識,僅最基礎的部分,就有錢穀徵收、事務攤派、水旱災荒、民變盜寇、上司過境等。一般的胥吏、幕賓卻可以在卷宗檔案中迅速查找出“有關的律條”,又稱“找簽”。《清稗類鈔》記錄晚清官僚郭嵩燾的史論:“漢、唐以來,雖號為君主,然權力實不足,不能不有所分寄。故西漢與宰相、外戚共天下;東漢與太監、名士共天下;唐與後妃、藩鎮共天下;北宋與奸臣共天下;南宋與外國共天下;元與奸臣、番僧共天下;明與宰相、太監共天下;本朝則與胥吏共天下耳。”胡林翼就曾感歎:“六部之胥,無疑宰相之柄。”

軍事

  清前期清軍主要分為八旗和綠營二種。八旗又分為滿洲八旗、蒙古八旗、漢軍八旗。旗設都統(固山額真),由中央八樸詡統衙門掌握,地方督撫無權徵調。綠營兵,主要是清軍入關後收編的明朝降軍和各省改編的隊伍,用綠色軍旗,故稱綠旗兵或綠營兵。兵種有馬兵、步兵和水師。在各省者,由總督、巡撫、提督、總兵等所統轄。清朝中葉以後,又有漢族地主自募自練的團練鄉勇。後因太平天國運動興起,由於八旗和綠營漸染城市習氣,不習武事,逐漸喪失了戰鬥力,在鎮壓太平軍時屢敗,於是南北各地地主團練武裝迅速發展,曾國藩的湘軍便應運而生了。還有象李鴻章組織的淮軍,左宗棠組織的楚軍等,這些地主團練武裝後改編為練軍與防軍。光緒中葉後,因甲午戰爭慘敗,防﹑練軍均又改為次要的巡防隊,由袁世凱編練新軍,作為主要國防力量。

八旗制度

  清朝軍隊主要有八旗軍、綠營、地方義勇與團練、湘軍、淮軍與清末新軍。八旗制度是清朝特有的一種組織形式和軍事制度,是清朝軍隊之核心。原先採取軍政合一,兵民合一的方式。入關後專門以兵為業,世代為兵。包括旗下士兵和戶籍被編制在八旗軍隊中的家庭成員,由各地八旗駐防將軍或都統管轄。1601年努爾哈赤將建州女真分為四旗。1615年時擴建為八旗,八旗制度至此成形。皇太極在征服漠南蒙古察哈爾部,以及收降明朝降將後,又建立起蒙古八旗與漢軍八旗。儘管八旗有滿洲、蒙古、漢軍之分,但他們都是基於同一套制度之下,因此差異不大。旗人擁有一定的社會地位,絕大多數情況下終身不變,所屬旗籍亦基本世代固定。旗人因戰功而獲得的職位可以世代承襲,例如,每旗下屬的眾佐領通常都是世襲職位。旗人居住地大多是固定的。在漢地的駐防軍(分佈在如杭州、成都等大城市)更設立“滿城”供旗人居住,與非旗人所居住之地相隔離。旗人不得務農或經營工商業,每月錢糧由朝廷供給,號稱“旱澇保收”的“鐵杆莊稼”。旗人不受當地總督、巡撫管轄,犯罪時由特定機關審理。

綠營

  綠營是順治帝入關後招降明軍、招募漢人組織的軍隊,以協助少量的八旗兵鎮守廣大的疆土。當時由八旗軍守備京師、華北地區與各地要衝,綠營守備華中與華南地區。華南更交由三藩鎮守,以壓制當地反清勢力。綠營以綠旗為標誌,以營為單位,兵制繼承明朝,編有標、協、營及汛。綠營由漢人統帥,最上位的提督統領一省綠營,受文官總督、巡撫所節制,各省兵力大小不一,由萬餘到六七萬不等;提督之下為總兵,管轄一標兵力,從千人至兩三千人不等。再下面的為副將,管理一協兵力,約數千人左右。副將以下就是參將、遊擊、都司與守備,統轄一營兵力,兵員數量各有不同。最下面的為千總與把總,負責統領一汛,也就是一個駐地。士兵為世兵制,父死則子繼。將兵由兵部直接統轄,將領無法直接統兵,有效地防止軍人擁兵自重。隨著八旗軍的腐化,綠營的重要性就日益加強,例如三藩之亂時即以綠營為主力。乾隆嘉慶兩朝,綠營總兵六十余萬,成為軍事主力。然而由於太平已久,綠營本身隨著種種弊端而逐漸腐化。乾隆帝閱兵時,所見已是“射箭,箭虛發;馳馬,人墮地”。1796年川楚教亂時,綠營已無力對付擅長遊擊戰的白蓮教徒,部分將領甚至屠殺平民以換戰功。到了鴉片戰爭和太平天國之亂時,綠營上陣一觸即潰,作戰主力也改交由湘軍、淮軍等地方團練負責。同治年間多次裁減綠營,綠營的重要性逐漸減弱,清末新軍成立後綠營同名存實亡。至民國初年,綠營被改編為員警性質的地方治安衛戍部隊,成為民國時期員警的濫觴。

義勇與團練

  義勇與團練于川楚教亂後逐漸成為清朝軍事武力之一,由於清軍不善遊擊戰,所以鼓勵地方建立義勇與團練協助清軍鎮壓,1799年正式同意組建團練。太平天國之亂與撚亂時,由於清廷的正規軍腐敗無能,且不善遊擊戰,地方官員曾國藩整合江忠源、胡林翼與羅澤南義勇,成立了湘軍。湘軍作戰能力強,屢次擊敗太平軍。監視太平天國首都的江南大營被攻破後,湘軍成為清廷唯一抵禦太平軍的力量。1860年曾國藩的門生李鴻章於安徽一帶建立淮軍。平定撚亂時,僧格林沁率領的八旗軍中撚軍埋伏全滅,後來有賴淮軍才平定之。當時如豫軍、東軍、滇軍、川軍等義勇也陸續建立起來。這些地方軍成為清朝晚期平定內亂、抵禦外侮的主要力量。然而不管是湘軍或淮軍皆以“兵隨將轉,兵為將有”為方針,與後來的北洋軍形成聽命於個人的軍閥勢力,這個作風深刻影響著民國軍事。

  當時湘軍與淮軍採用西方新式槍炮,火力強大。而由外國人協助建立的常勝軍、常捷軍更是讓曾李等將領印象深刻,使他們意識到西方軍事技術的重要性。例如李鴻章目睹常勝軍用4個小時即攻破太倉城,事後寫信給曾國藩,宣稱“若火器能與西洋相埒,平中國有餘,敵外國亦無不足”,這成為自強運動的起因之一。為了建立現代化清軍,洋務派聘請外國教官來訓練八旗軍、綠營和守衛首都的神機營,一些兵工廠也建立起來。然而淮軍的地位仍然不可動搖,例如發生天津教案時,儘管守衛首都的神機營已有三萬之眾,清廷仍然調集淮軍來加強京師的防務。

清末新軍

  自強運動隨者中法戰爭與甲午戰爭而失敗,而清廷守舊派利用義和團抵禦西方列強的策略也隨八國聯軍而落幕。八國聯軍之後,清政府決定實施改革,即“清末新政”。為了建立現代化清軍,早在維新運動時即建議成立一支現代化的陸海軍,組織團練並建立保甲制度。清末新政時,袁世凱在華北組建了新建陸軍(即北洋軍),張之洞在南方組建自強軍。1904年清廷正式建立由36個鎮組成的常備軍的計畫,而綠營在1901年即開始裁減。同時取消武舉,在各省建立武備學堂,以培養新式軍官。負責軍事改革的中央機構是1903年成立的練兵處,它在1906年被併入新立的陸軍部,其尚書和左右侍郎都是滿人。清廷試圖削弱地方軍閥力量,1907年袁世凱和張之洞就在明升暗調中被剝奪軍權。1908年宣統帝的攝政王載灃決定進一步加強對軍隊的控制,在1909年的一道上諭中,他宣佈自己(代表年幼的皇帝)對軍隊行使最高統帥權,他還把自己的兄弟任命為海軍處和軍諮府的管理大臣。到清帝國滅亡前夕,其陸軍可以號稱100萬,但大概只有60萬戰鬥人員,其中只有17.5萬人是現代化的正規軍。並非所有新軍均效忠清廷,部分是暗中支援革命軍的。參謀機制上,在1907年即仿照西制成立了參謀部門軍諮處,隸屬陸軍部之下。為了把軍事管理和軍事指揮分開,1911年年決定把它升格為獨立於陸軍部外的軍諮府。

海軍

  清朝視水師為陸軍之輔。加之滿洲以騎射為本,故不善水戰。入關初期,在對抗鄭成功等海上抗清勢力時,往往力不從心。1636年皇太極征滿洲瓦爾喀部,即開始造戰船。1651年順治帝令沿江沿海各省循明制,各設水師,此為清朝水師之始。內河防務以長江為主體,沿岸各設水師。海防上,清朝為了封鎖明鄭的經濟力量,實施海禁。即使在平定明鄭後,仍受海禁影響,水師多以防禦為主,缺乏攻擊性戰艦。嘉慶時由於東南沿海海盜氾濫,就有學者開始注意海防,如湖南的嚴如煜寫有《海防輯要》。鴉片戰爭後在面對西方炮艦時,清朝水師一戰即潰的事實讓魏源、鄭複光等人意識到東西方的差距,紛紛提倡建立現代化海軍。太平天國興起時,英國協助清朝建立中英聯合指揮的阿思本艦隊,然而指揮權的問題使得艦隊解散。

  直到自強運動時,清朝才有新建海軍的動作。為了建立船艦自製能力,1866年清廷在福州馬尾成立總理船政事務衙門,以沈葆禎為船政大臣。同年,李鴻章要求其江南製造局建造炮艦。1868年8月,第一艘中國製造的蒸汽軍艦,“恬吉”號下水。然而自製船艦與外國艦隊相比較差也較貴,李鴻章等官員仍然從國外購艦為主。其中最有名的即是由德國建造定遠與鎮遠,這兩艘是北洋艦隊的主力艦。人事上,早在1867年即建立福州船政學堂以培養海軍軍官,1872年和1876年分別派使團前往海外學習。沈葆楨和丁日昌離開後,福州船政局開始衰落。1880年李鴻章在天津成立了天津水師學堂,張之洞在廣州成立了水陸師學堂(1887年),曾國荃在南京開辦了南洋水師學堂(1890年)。1885年10月清政府宣佈成立海軍衙門,以醇親王為總理大臣。

  清朝最後建立四支艦隊:受北洋大臣節制的北洋艦隊,受南洋大臣節制的南洋艦隊,受福州船政局節制的福建水師,受兩廣總督節制的廣東水師,然而四隻艦隊資源獨立,互不統屬,也不互相合作。而財政上,1891年慈禧太后挪用海軍預算於興建頤和園。到1890年後,守衛黃海、東海的北洋艦隊即已“停購船械”了。李鴻章也稱“自光緒十四年(1888年)後,並未添購一船。操演雖勤,戰艦過少”。隨後的中法戰爭與甲午戰爭分別摧毀南洋艦隊與北洋艦隊,這也標誌自強運動的失敗。隨後瓜分中國使旅順、大連、威海衛、膠州灣與廣州灣等海軍基地相繼喪失,八國聯軍後大沽等地沿海炮臺又被列強下令摧毀地,清朝已無海防可言。1909年,清廷決定成立海軍處,並將殘餘的戰艦重編成巡洋和長江兩艦隊。1910年改海軍處為海軍部,力圖重振海軍。

文化

  清代的文化,豐富絢麗,流派眾多,人才輩出,在許多領域取得了光輝的成就。清初,一度產生幼弱的民主啟蒙思想,但思想文化界仍不能沖出儒家的樊籠。

清初的學術思想

  清初是中國歷史上思想文化最活躍 、最繁榮的時期之一,出現了以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顏元等為代表的許多傑出學者。他們開創了與宋明理學相對立的新思潮、新學風。清初思想家在歷史學地理學方面也做出了貢獻。黃宗羲的《明儒學案》是中國第一部系統的學術思想史。顧炎武作《天下郡國利病書》,開地理研究之先河。清初思想家對現實持激烈的批判態度,提出新穎的見解,使當時的思想界十分活躍。

清前期的文化政策

  在清朝的高壓政策下,思想家們埋頭古籍,變得謹小慎微。清朝為了鞏固思想統治,籠絡知識界,大力尊孔崇儒,程朱理學被視為孔子的真傳、儒學的正統,四書五經中的一部分均以朱熹的注釋為准。清朝的統治安定以後,大規模編纂書籍,最著名的有《古今圖書集成》和《四庫全書》,為中國古代思想文化遺產之總匯。但在編纂過程中,清政府對全國圖書作了一次大檢查,大批書籍被認為對清朝統治不利,遭到銷毀或篡改。除了傳統的儒學以外,很多外國耶穌會傳教士來華,帶來了西方的科學文化,但清廷未用力提倡,知識界沉溺在儒家經典中,不瞭解西方科學的內容和價值。清朝對文化思想的控制十分嚴厲,發生了許多次文字獄,懲治極重,株連極廣。文人士子,惴惴自危,只得埋首故紙堆中,使知識界思想麻木。

漢學的興起

  乾隆時,漢學興起。這一學派以儒家經典作為主要的研究物件,考其真偽,正其訛誤,辨其音讀字義,校勘異同。乾嘉之際,漢學大盛,治經、考史、文字、聲韻、天文、曆算、地理、金石以及目錄、校勘、輯佚、辨偽、版本等學蔚起,都取得了較高的成就。鴉片戰爭前夕,一個新的學派開始興起,這就是清今文經學。

清前期的文化成就

  清代在文學藝術方面取得新的成就,並開始接觸西方科學技術,但遠遠落後於世界上的先進國家。

  文學藝術 清初出現了一批具有較強現實主義傾向的作家,如詩人屈大均陳恭尹顧炎武歸莊錢澄之杜磑。另外還有一些著名詩人,如錢謙益吳偉業王士禛趙執信。詞人有陳其年納蘭性德朱彝尊。散文家有侯方域魏禧汪琬等。清初的戲曲界,有洪踦的《長生殿》和孔尚任的《桃花扇》,堪稱雙璧。清代中期,著名詩人有沈德潛袁枚翁方綱等。文章則有方苞劉大櫆姚鼐桐城派,對後世影響甚大。清代文學成就最大的是小說蒲松齡的《聊齋志異》借妖狐鬼魅,寫世態人情,寓意深遠。吳敬梓的《儒林外史》筆鋒犀利,諷刺深刻。曹雪芹的《紅樓夢》是中國最優秀的古典小說。清代的繪畫也達到了很高的成就。清初四僧,即漸江石鰼石濤朱耷,筆意高遠 ,畫風蒼勁。畫壇正宗,推“四王惲吳”,即王時敏王鑒王翬王原祁惲壽平吳曆。清中葉,有揚州八怪汪士慎黃慎金農高翔李鱓鄭燮李方膺羅聘,師法自然,極富情趣。還有西方來中國的畫家郎世甯,供奉內廷,創作了許多描寫戰功、朝會和人物的畫幅。

  科學技術 清代,官方和學術界都不重視科學技術和生產技術,故這方面的成就不大,但在某些傳統的科學技術領域中比前也有所進展。在曆法方面,清初改用利瑪竇湯若望等編著的《時憲曆》,吸取了西方的天文理論和計算方法。當時的天文學家、數學家王錫闡梅文鼎等頗能中西兼采、潛心天算,做出一定的成績。另一受西方影響較大的是地圖測繪學。康熙、乾隆時,國家統一,版圖鞏固,始繪製全國和各地的地圖,派人到各處實地測量。在器械方面,也引進了西方的製造技術。但中葉以後,國家承平,只強調刀矛騎射,不重視火器的改進。中國不乏聰明才智之士,能製造各種精巧的器具、機械,但被視為奇技淫巧,得不到提倡和推廣。農業方面,清代有《授時通考》、《廣群芳譜》、《補農書》等著作,詳細論述了各種作物的栽種和農業生產技術。醫藥學方面,名醫徐大椿喻昌柯琴等,對古代醫學典籍的注釋作出了貢獻。葉天士吳瑭等開創了溫病學派。王清任王維德在外科領域進行了一定的研究。建築學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宮殿園林寺廟、宅宇、城垣的建築,盛極一時。外國傳教士蔣友仁王致誠帶來了西方的建築技術,設計了圓明園內西洋樓、大水法等建築群。

資產階級改良主義思想的發生、發展

  隨著新經濟、新階級的出現以及國外科學、文化的傳入,中國的知識界也發生急劇的變化。魏源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此後,知識份子中要求學習外國、進行改革的思潮日益高漲。戊戌變法以前,早期的改良主義思想家有薛福成馬建忠王韜容閎鄭觀應何啟等人。中日甲午戰爭後,列強瓜分中國的危機,使改良主義的思潮進一步高漲。資產階級改良派發動了聲勢浩大的維新運動,其主要代表有康有為嚴複譚嗣同梁啟超等。這些思想家和他們的著述、譯作在社會上發生很大的影響,形成一個解放思想的啟蒙運動。

近代知識份子的出現和新學的傳播

  近代知識份子是在國家危亡的形勢下產生的,具有強烈的愛國思想,又接受外國科學、文化的影響,活躍、開放、勤奮。但他們又和封建的傳統儒學有血緣關係,頭腦中的新思想和舊思想並存。他們和勞動群眾缺乏聯繫,實踐能力差,政治上不夠成熟。隨著近代知識份子的增長,西方的思想迅速傳播,在思想文化的各個領域形成西學和中學、新學和舊學的尖銳對立。一批既有舊學根基又受西方影響的學者脫穎而出。黃遵憲等倡詩界革命,反對陳腐的同光體。以後又出現了宣傳反清的愛國革命文學團體南社。清末的譴責小說風行一時,出現了李伯元吳趼人劉鶚曾朴等作家。還有林紓、曾朴等致力於翻譯外國小說,許多世界名作第一次被介紹到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