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礼锡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王礼锡(1901-1939年),生于江西省安福县洲湖镇王屯村。字庶三,一字丽明,笔名王庶三、王博今。中国现代史上的爱国诗人、社会活动家,病故在抗日前线。他的死是抗战时期轰动一时新闻事件。

  1939年8月28日,驻洛阳的国民党将领卫立煌捐资将一位素昧平生的诗人安葬在北邙山麓的西峰,墓前镌刻有卫立煌手书的“诗人王礼锡之墓”七个大字。与隔河东峰上唐代的大诗人白居易墓遥遥相对。同年10月7日,在重庆举行隆重的追悼王礼锡先生大会,时中共中央吴玉章何凯丰及知名人士沈钧儒邹韬奋郭沫若老舍和国民党要员叶楚伧陈果夫陈立夫潘公展陈铭枢彭学沛都佩戴缀着白花的黑纱,沉重地步入会场。会堂悬挂着冯玉祥于佑任何香凝叶挺彭德怀的挽词和郭沫若、老舍、胡秋原的悼诗。

  王礼锡少年时在安福复真学院受启蒙教育,1920年起,先后在吉安师范、抚州师范、心远大学读书。由于父亲早逝,家境困难,读书时常以薯代饭,迈入社会后又屡屡放弃做官的机会,在反动统治的黑暗时期,他奋笔疾书,奔走呼号,以唤醒民众。1924年经廖仲凯推荐,他在江西从事农民运动,担任了国民党江西省农民部长。1926年受广州革命政府的委托,和毛泽东同志一起在武汉创办农民讲习所。王礼锡担任马列主义教员,提出了“首先是要农民有了革命理论”的观点,与毛泽东同志关于农民革命运动路线的观点相吻合。“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王礼锡断然脱离国民党,拿起笔杆,与反动派进行彻底决裂。1929年受十九路军将领陈铭枢之邀赴上海创办神州国光社,翻译出版共产主义典籍和世界进步文学作品。他主办的《读书杂志》公开发表了陈望道、陈独秀宣传共产主义的革命理论,给白色恐怖的大地带来了曙光。编辑部为此而遭国民党的查封,王礼锡被通缉而后东渡日本。《读书杂志》一至四卷的合刊出版了四辑《中国社会史论战》,第一辑上发表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张闻天的《中国经济之性质问题的研究》一文,第三辑上发表了进步学者刘苏华的《唯物辩证法与严灵峰》等文章。王礼锡发动这场论战,涉及到中国应当进行什么性质的革命,依靠谁来革命,革命往哪里发展等重大理论问题,当时有五十多家期刊发表论战文章,推动了中国社会性质的研究发展。

  1931年,王礼锡与诗人陆晶清结成伉俪,同赴上海办报。连出三期《抗日战争号外》,传递战争情况,歌颂抗日将士,鼓舞抗日斗志,抨击不抵抗的政府当局。在上海起草发布了《十九路军对日宣战的宣言》,在宣言台上签字的有巴金、丁玲、王亚南、丰子凯、张天翼等120名作家,为十九路军谱写了上海“一·二八”抗日战争史上的光辉一页。

  1933年,王礼锡亡命欧洲,在英国伦敦卖文为生。即使如此,他先后参加过布鲁塞尔国际反侵略大会、伦敦国际反侵略大会、苏联第一次作家代表大会。在苏联他写了许多著名散文和诗篇,被高尔基称誉为东方的“雪莱”。1938年10月,王礼锡夫妇离开伦敦回国抗战之前,全英援华运动总会秘书长伍德门女士、《新政治家周刊》编辑马丁为他们夫妇俩举行了送别宴会,伦敦大学经济学教授鲍尔、中国驻英大使郭泰琪、印度总统尼赫鲁出席了宴会。王礼锡即席用英语朗诵了诗作《再会,英国的朋友们!》。

  12月,王礼锡偕夫人陆晶清回到抗战中的祖国。旋即被选为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负责文协国际宣传委员会工作。国民政府委任他为立法委员、军委战地党政委员会中将委员、国民外交协会常务理事。1939年5月,他的第二本诗集《去国草》出版,被誉为抗战诗歌中独树一帜的作品。6月,文协组织作家战地访问团,王礼锡被推为团长,临出发前,周恩来特别嘱咐访问团几位负责人说,一定要尊重礼锡先生,他是位真正的爱国者,他从英国返回中国,就是为了参加抗日救亡运动。他不图名利,更不想做国民党的官,只希望马上奔赴战地做一个普通战士。竭尽毕生之力。

  作家战地访问团奔波于川、陕、豫、晋,路经西安时,国民党西安市党部设宴款待,该党部书记在致欢迎词中,出口竟说破坏统一战线及攻击共产党的言辞,王礼锡当即站起来给予驳斥并率全体团员退席,以示抗议。在前线访问的日日夜夜中,王礼锡奋不顾身的爬山、行军、访问、开会、整理笔记、写作……由于风餐露宿,劳累过度,积劳成疾,终于在河南中条山病倒。8月24日,在送往医院的途中,一“特派”的勤务兵“误”给他服错“药”。8月26日晨,在洛阳天主教堂医院去世,终年38岁。王礼锡逝世后,中共中央和延安文艺界发了唁电,《新华时报》出了悼念特刊。王礼锡夫人、著名女作家陆晶清女士用血和泪写成悼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