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挺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繁体.png 简体.png

叶挺(时任新四军军长)
周恩来(中)和新四军军长叶挺(右)、副军长项英合影

  叶挺汉语拼音:Ye Ting;1896年9月10日-1946年4月8日),原名叶洵,字希夷广东归善(今惠州市惠阳区)周田村人。中国军事家。北伐名将,八一南昌起义总指挥,新四军军长。1941年1月,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包围袭击奉命北移的新四军军部和驻皖南部队,制造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浴血奋战8昼夜,终因寡不敌众,部队弹尽援绝,与国民党军交涉时被扣押,监禁五年零两个月。抗日战争胜利后,经中共中央营救,于1946年3月4日获释。4月8日,由重庆延安出席全军整编会议,因途中飞机失事,在山西兴县黑茶山遇难。遗著有《南昌暴动至潮汕的失败》、《现代战争的性质特点与指挥》等,他记录军旅生涯的部分照片,被收入《叶挺将军摄影集》。

简介

  叶挺7岁入本村小学读书,1911年入惠州府立蚕业学校。因剪掉辫子反对清朝统治、支持广州黄花岗起义而被捕,获释后转入惠州府立中学。同年10月在武昌起义的鼓舞下,立志走军事救国的道路,先后就读于广东陆军小学、湖北陆军第二预备学校和保定军官学校。在校期间刻苦攻读军事课程,积极参加反对袁世凯复辟称帝的斗争,并广泛研读进步书刊,探讨哲学和社会政治学。曾给《新青年》杂志写信,提出“道德根本之基”在于“觉悟”,并表述其“振污世,起衰溺”的革命理想。1918年冬从保定军校毕业,次年初到福建漳州投身孙中山领导的“援闽”粤军,在第1支队任副官,同年加入中国国民党。1920年8月随粤军回师广东,参加驱逐桂系军阀陆荣廷之役。后任粤军第1师少校参谋、工兵营营附、孙中山的建国陆海军大元帅府警卫团第2营营长。1922年6月粤军总司令陈炯明叛变,调集重兵围攻孙中山的总统府时,奉命率部守卫总统府前院,与叛军激战竟日,掩护孙中山夫人宋庆龄等脱险。

  1924年国民党和共产党两党合作后,被派赴苏联莫斯科,先后入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和红军学校中国班学习。同年10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2月1日转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9月回国到广州,任国民革命军第4军参谋处处长,旋即参加讨伐军阀陈炯明的第二次东征战役。不久奉命转往肇庆,参与组建以共产党员为骨干的第4军独立团,任团长。从此所部成为中国共产党直接掌握的一支武装部队。1926年在北伐战争中,率领独立团担任先遣队,于5月北上讨伐北洋军阀吴佩孚部。6月间进至湖南安仁、攸县,击溃投靠吴佩孚的赣、粤部队4个团。后随第4军主力进攻醴陵、平江,连战皆捷。汀泗桥战役中正面部队进攻受阻后,率部翻越大山出其不意抚敌侧背,大败守敌,并乘胜追击20余公里,夺取咸宁县城。继又率部参加进攻吴佩孚亲率重兵据守的贺胜桥,先以团主力突破敌军桃林铺防线,揳入其防御纵深,再以预备队相机投入,将反扑的优势敌人击退。在所部三面受敌的情况下,严令部队集中兵力支援主攻方向,接连突破印斗山、铁路桥等敌军核心阵地,占领了贺胜桥。在武昌攻坚战斗中,指挥部队突入城内,经激烈巷战,配合友军攻下制高点蛇山,迫使敌军缴械投降。在北伐战争中,他多谋善断,屡建战功,被誉为“北伐名将”,所部被称为“叶挺独立团”,为4军赢得“铁军”称号起了重要作用。北伐军占领武汉后,他升任第4军25师副师长、第11军24师师长。

  1927年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指使夏斗寅杨森部袭击武汉。他在叛军逼近武昌时临危受命,组织留守武汉的部队反击叛军,经3日鏖战,从纸坊镇打到汀泗桥,将叛军击溃,使革命中心武汉转危为安。同年7月下旬,任中共中央前敌委员会委员。8月1日与周恩来贺龙朱德刘伯承等领导南昌起义。指挥起义军骨干力量第24师英勇奋战,歼灭守敌第6军57团和第3军23、24团。起义后任前敌总指挥兼第11军军长,南下途中参与指挥会昌战斗,所部第24、25师担任主攻,率先突入会昌县城,重创国民党军钱大钧部,并将增援之敌黄绍竑部击退。起义军进入广东潮(安)汕(头)地区实行分兵后,与贺龙率第11军24师和第20军1师、2师向西进取东江地区时,于揭阳县山湖(即玉湖)附近地区遭遇国民党军东路军,激战3昼夜,因敌众我寡,伤亡很大。后转到普宁流沙又遭东路军大举进攻,当起义部队余部撤往海陆丰地区后,他与聂荣臻等伴同身患重病的周恩来乘船往香港。同年12月10日由香港到广州,旋即参加领导广州起义,任工农红军总司令。12日,在起义主要领导人张太雷牺牲、敌人大举反扑的危急时刻,与聂荣臻一起果断下令撤退,保存了部分武装力量。广州起义失败后,因受到党内“左”倾领导的指责和共产国际某些人的冷遇,因而消沉,出走欧洲,与中国共产党脱离了关系。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回到澳门,渴望参加抗日救国。1933年应国民党军第19路军将领的邀请,曾到福建参加抗日反蒋活动。

  抗日战争爆发后,拥护国共合作团结抗日,积极参与将南方8省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出任军长。1937年10月应召赴延安会见中共中央领导人毛泽东,表示完全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决抗战到底。1938年与中共中央东南分局(后东南局)书记、新四军副军长项英等领导指挥部队挺进华中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创建抗日根据地。1939年5月越过日军封锁线,北渡长江,在皖中主持成立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在淮南津浦路东西两侧开辟抗日根据地。1940年10月2日,日军5000余人在空军配合下,分两路进攻皖南泾县云岭新四军军部。在国民党军有意避战,纵敌肆虐的情况下,他亲赴前线指挥军部直属部队,选择险要地形部署兵力,以节节堵截、相机反击、日夜袭扰的积极防御战法,消耗、疲惫敌人,经7昼夜顽强苦战,毙伤日军数百人,于8日晨将敌全线击退,收复县城。同年11月中共中央决定,叶挺任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部总指挥,陈毅为副总指挥(叶挺北上就职之前,由陈毅代行其职权)。叶挺在新四军任职期间,针对国民党限制新四军发展的方针,在编制、经费、防区以及两军关系等方面,与蒋介石及国民党有关当局进行了许多交涉和斗争。同时他还利用自己的影响,开展抗日统一战线工作,向爱国人士、海外华侨、国际人士和国民党内的朋友等,募集物资枪支款项,并动员一批学者、故旧、亲属参加新四军,壮大抗日力量。

  1941年1月,国民党蒋介石集团掀起第2次反共高潮,调集7个师8万余人的兵力,包围袭击奉命北移的新四军军部和驻皖南部队,制造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在部队遭国民党军重兵包围,新四军主要领导人项英犹豫动摇、一度放弃领导的严重情况下,他临危不惧,按照中共中央的指示指挥部队奋起突围,浴血奋战8昼夜。但终因寡不敌众,部队弹尽援绝,除2000余人突出重围外,大部失散、牺牲和被俘。他自己在奉派与国民党军交涉时被扣押,先后被转到上饶、桂林、重庆、恩施等地监禁五年零两个月。面对蒋介石、陈诚顾祝同等威逼利诱,他严词拒绝,坚贞不屈。

  抗日战争胜利后,经中共中央营救,于1946年3月4日获释。5日即致电毛泽东和中共中央,要求实现他多年的愿望,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共中央于7日复电,称赞他忠诚地为中国民族解放与人民解放事业进行了20余年的奋斗,经历了种种严重的考验,决定接受他加入中国共产党。4月8日,由重庆赴延安出席全军整编会议,因途中飞机失事,在山西兴县黑茶山遇难。遗体葬于延安“四八”烈士陵园。遗著有《南昌暴动至潮汕的失败》、《现代战争的性质特点与指挥》等,他记录军旅生涯的部分照片,被收入《叶挺将军摄影集》。

年谱

早期生涯

  • 1914年12月,叶挺到湖北陆军第二预备学校攻读军事知识。
  • 1918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
  • 1919年,追随孙中山革命,在福建漳州加入建国粤军,并加入中国国民党。
  • 1920年,孙中山命令建国粤军攻打桂系军阀莫荣新,黄皮径战役,叶挺一举击溃了四倍于己的敌人,声名大振。同年十月就任工兵营副营长。
  • 1921年,调任孙中山之建国陆海军大元帅府警卫团第二营营长。
  • 1922年6月,粤军总司令陈炯明的部队炮轰总统府,叶挺奉命守卫总统府前院,掩护孙夫人宋庆龄脱险。
  • 1924年,在苏联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和红军学校学习。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北伐期间

  • 1925年9月,回国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参谋处处长,后任第四军第十二师第三十四团团长,1926年1月中旬参加国民革命军进击海南岛的行动,由于第四军军长李济深于五月电令第四军第十二师参加北伐,并命令张发奎派叶挺的第三十四团先行开拨,因此将三十四团改编为第四军独立团,向湖南开拨。
  • 1926年5月,率部北伐,担任先遣队,从肇庆、新会出发,向湖南前线挺进,讨伐吴佩孚。6月5日,独立团经过两天的战斗,攻占湖南攸县城,7月3日,从海南赶来的独立团所属第四军第十二师师部及三十五、三十六团与其在攸县会合成完整的十二师,此后参加了如下战斗:
  • 7月20日,攻占浏阳。
  • 8月,攻占湖北咸宁汀泗桥。随后连克桃林铺、印斗山等地。
  • 8月30日占领贺胜桥。
  • 9月,率部围困武昌。
  • 10月10日,率部攻入武昌,因此被誉为“北伐名将”,第四军也被称为“铁军”(此时,第四军军长为张发奎)。
  • 1927年1月,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办公,国民革命军进行了扩编或改编,叶挺被任命为第二十五师副师长,第十一军第二十四师师长,兼任第十一军副军长。
  • 1927年5月,宁汉分裂,夏斗寅发兵攻打国民党左派控制的武汉,叶挺率部击溃夏斗寅。

武装起义

  • 1927年8月1日,与周恩来、贺龙、朱德、刘伯承等领导南昌起义,任前敌总指挥兼第十一军军长。起义军进入潮州、汕头地区,在寡不敌众而遭失败的情况下,叶挺等护送病中的周恩来转移到了香港。
  • 1927年12月11日,叶挺从香港回到广州领导广州起义,出任工农红军总司令。
  • 1928年,广州起义失败后经香港、马来西亚、日本至苏联。由于先后受到李立三、王明的无端指责而决定退出共产党,加入由国民党左派邓演达、陈友仁、宋庆龄发起组织的“第三党”。先后流亡德国、法国等地,以翻译德文文章为生,成为素食主义者。
  • 1932年,到澳门隐居。
  • 1933年11月,到福州帮助蔡廷锴、蒋光鼐等人在“福建事变”后成立的“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
  • 1934年,在香港加入了李济深、陈铭枢等组织的以抗日为主旨的中华民族革命同盟。

抗日战争

  •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于1938年1月出任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军长,被授予国民革命军中将军衔,主要任务是与第三战区协调和从国民政府讨要军饷。
  • 1938年,叶挺亲率部粉碎了日军对皖南的“扫荡”,得到了蒋介石的致电嘉奖。
  • 1941年1月,皖南事变中被国民党扣押,之后入狱五年。在狱中作《囚歌》:“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飞机失事

  • 1946年3月4日,在多方面的努力下,叶挺获释。叶挺参加了国共谈判三人军事会议。
  • 4月8日,叶挺乘美军的飞机由重庆回延安,飞机在山西兴县黑茶山失事,遇难身亡。死讯传出后,毛泽东在《解放日报》上发表悼词说:“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朱德提词:“为全国人民和平民主团结而牺牲。”周恩来写了《“四八”烈士永垂不朽》的悼念文章。

家庭

叶挺一家

  1925年,叶挺与李秀文结婚。

  • 长子叶正大
  • 二子叶正明
  • 四子叶华明
  • 长女叶扬眉
  • 二女叶剑眉
  • 七子叶正光,媳董桂芝。
  • 八子叶启光
  • 九子叶阿九

其他

广州起义首次打出“红军”旗号,当了两天的总司令

  叶挺是中国革命史上的名将。毛泽东曾当面称他是“共产党第一任总司令,人民军队的战史要从你写起”。芳。

  1925年秋,周恩来、陈延年领导的中共广东区委,经过争取得到第四军军长李济深的同意,建立了由共产党领导的独立团(起初番号为第三十四团),派刚回国的叶挺担任团长。

  1926年,北伐战争开始。叶挺率独立团作为先锋首出湘南,连战连捷,一路攻下武昌。他以团长职务被国民政府破格提为少将。随后,该团扩编为两个师,他任第二十四师师长。1927年南昌起义时,他率部作为主力,部队受挫后潜往香港。

  同年12月,广州起义首次打出“红军”旗号,他任总司令。两天后,广州起义失败。

在德国学习军事,因生活困难开过饭馆

  叶挺到德国学习军事,因生活困难开过饭馆,旅欧五年后回到澳门。国民党要人们得知后纷纷送礼拉拢,叶挺一概拒绝并积极寻找共产党。1937年抗战爆发后,他马上赶到延安。毛泽东主持为他召开欢迎大会。会上,叶挺激动地说:“革命好比爬山,许多同志不怕山高,不怕路险,一直向上走。我有一段时间,爬到半山腰又折回去了,现在又跟上来了!”

  叶挺受中共中央的委托,以非党员的身份向国民党交涉,将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成新四军,并担任军长。

  在皖南抗日前线,新四军副军长、中共东南局书记项英用对党外人士的眼光看待叶挺,两人关系不融洽,国民党乘机挑拨。毛泽东却一直要求项英等尊重叶挺。周恩来亲自出面劝说后,叶挺为顾全大局还是留下工作。1941年,国民党在皖南围攻新四军军部的危急关头,毛泽东致电决定全军由叶挺指挥。叶挺对中央的信任非常感激,率军血战,最后奉命去谈判时被国民党扣押。经中共中央长期交涉,他于1946年3月获释。

  出狱第二天,叶挺便致电中央请求再次入党,两天后得到批准。1946年4月8日去延安时,因飞机在大雾中撞山遇难。

  1989年11月,经中央军委确定,33人被冠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家”的称号,1994年8月又确定增补3人,共计36人。其中有五位国家主要领导人,10位元帅,10位大将。有11人在新中国建立前献身。他们是:
  毛泽东 周恩来 朱 德 邓小平 彭德怀 刘伯承 贺 龙 陈 毅 罗荣桓 徐向前 聂荣臻 叶剑英 林 彪 杨尚昆 李先念 粟 裕 徐海东 黄克诚
  陈 赓 谭 政 萧劲光 张云逸 罗瑞卿 王树声 许光达 叶 挺 许继慎 蔡申熙 段德昌 曾中生 左 权 彭雪枫 罗炳辉 黄公略 方志敏 刘志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