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百家争鸣拼音bǎijiā-zhēngmíng英语:hundred schools of thought contend),中国战国时期思想解放、自由争辩的学术局面。随着春秋时期旧思想体系的崩溃,社会各阶层开始从不同角度阐述自己的宇宙观和政治主张。到战国时期进入高潮,形成了许多学术思想流派。人们把这些学术思想流派泛称为“百家”,把这些学派之间的学术论争称为“百家争鸣”。现在所说的“百家争鸣”,是指学术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有时候也指可以自由发表意见。

西汉司马谈论六家要旨》论述了阴阳、儒、法、道、墨、名六家的政治主张。

阴阳家认为,四时、八位、十二度、二十四节各有政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乃天道之大经。邹衍提出了“五德终始”说,认为人类社会的演变也像物质世界的变化一样,遵循着木、火、土、金、水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从而为朝代的更替作出了解释。

儒家的旨趣在于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儒家政治思想关注的是人,追求的政治目标是社会和谐与政治稳定。孔子的仁学和德治,孟子的仁政,荀子的礼治,主旨均在于此。

法家的旨趣是正君臣上下之分,宣扬君主集权和富国强兵。为维护君主集权,法家提出了法、术、势的政治主张;为富国强兵,法家主张实施耕战政策,重本抑末。法家认为历史是进化的,主张因时施治,贬斥儒家祖述尧舜、宪章文武的政治保守主义。

道家以虚无为本,因循为用。反映在政治层面,主张无为,主张“绝圣弃智”、“绝仁弃义”,希望回到“小国寡民”、“与禽兽居”的原荒状态中去。

墨家宣扬兼爱,主张尚贤、尚同、非攻、非乐、节用、节葬等,反对儒家的礼治主义。名家讨论了名实关系,惠施主张“合同异”,公孙龙主张“离坚白”。反映在政治层面,名家强调“控名责实,参伍不失”,其流弊在于“苛察缴绕”。

百家争鸣使中国古代思想和学术达到了空前繁荣。秦统一中国后,“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百家争鸣的学术局面受到沉重打击。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标志着百家争鸣历史局面的终结。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