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守俨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赵守俨 像
  赵守俨(1926-1994年),黑龙江齐齐哈尔人。中华书局原副总编辑。1936年至1941年,先后就读于北京的美国学校和天津的圣路易学校。1947年毕业于辅仁大学经济系。1951年起从事出版工作。是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成员,先后编辑出版了“清人读书札记”和“读史札记”著作十余种,并整理了《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还担任了《唐大诏令集》、《初学记》、《东京梦华录》等书的责任编辑。在中华书局近二十年的时间里始终负责并实际主持“二十四史”及《清史稿》的点校工作。他校点的《朝野佥载》、《登科记考》等专书,也是古籍整理中的高质量之作。

  赵守俨1926年出生于一个旧式的封建士大夫家庭,幼年接受的主要是中国式的传统语文教育,并在经学史学方面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但他在11岁至15岁期间,又曾就读于北京的美国学校和天津的圣路易学校,接受过正规的西方语言文化的训练。1943年考入辅仁大学,1947年毕业于辅仁大学经济系。

  1951年春天,他进入商务印书馆从事编辑工作。1953-1954年,商务被改组为高等教育出版社,改以出版理工科教材为专业方向,商务只保留了一块副牌。赵守俨被编入工具书组,与吴泽炎等一起专门处理商务副牌下的有关业务。在商务印书馆期间,先后编辑出版了清人写的读书札记和读史札记十余种,整理了《汉书·艺文志》和《隋书·经籍志》这两部目录学史上的重要著作,还担任了《唐大诏令》、《初学记》、邓之诚《东京梦华录注》、吴其濬《植物名实图考》、岑仲勉《通鉴隋唐纪比事质疑》等书的责任编辑。在商务工作的八年经验,还有袁翰青、吴泽炎等位先生的指点帮助,为他后来在古籍整理出版事业方面大展宏图奠定了基础。

  1958年全国各出版社的业务均按专业分工原则进行调整,12月底赵守俨调入中华书局。从此,他就和“二十四史”及《清史稿》点校工程结下了不解之缘。这项工程源起于毛泽东主席1958年7月要求组织人标点前四史并附杨守敬历史地图的指示,经范文澜吴晗召集会议,研究贯彻落实问题,出版任务随即落实到中华书局。当初要求标点本的“前四史”作为国庆十周年的献礼于1959年出版,低估了历史古籍整理工作中的困难和复杂情况。即使简单从事和匆忙赶制,前四史也是迟至1962年5月才全部出版,而后面各史的情况还要更困难复杂一些。古籍规划小组要求新整理的“二十四史”要成为代表国家水平的超越前人的最好的本子。赵守俨认为:“这只有在校勘上提出更高要求,标点和分段规定出更精细的办法才能达到。各史形形色色的错误如果不能校正,标点也无法准确。”经过深入调查和全面研究,决定对后面各史提高要求,除选好底本做好版本对校外,还要比较系统地进行“本校”(本书内部各部分间的互校)和“他校”(与密切相关的史籍、类书等比勘),并强调要充分汲取利用前人研究成果,同时具体拟订了一个广泛适用的详细的标点和分段体例。

  1963年秋冬,唐长孺王仲荦卢振华郑天挺等一批全国一流的专家先后到京,齐集北京西郊翠微路2号中华书局大院专心校史。在京的各位专家也经常到书局来碰头会商。赵守俨全身心地投入这项工作,从组织人选、联系借调,专家饮食起居的安排,图书资料的供给和借阅,到起草制订校勘标点凡例,研究版本,审阅样稿,商榷疑难,直到版面格式的设计安排,他都亲自参与。直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工作才不得不中途停止下来。

  1971年春天,他被点名首批调回北京,着手筹备恢复“二十四史”点校工作。到1978年,经过各方面的通力协作,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终于全部出齐。

  赵守俨是当代知识分子的一个典型。在运动不断、“左倾”日甚的社会环境里,“家庭出身不好”是他一个无法摆脱的历史包袱。为了免遭整肃的噩运,他不得不小心翼翼地做人行事,努力适应新社会的革命秩序。他热爱祖国,热爱生活,深受传统文化熏陶,对西方文化也有一定了解,有自己独立的人格理想。他怀着强烈的文化传承的历史使命感,自觉自愿地全身心投入到编辑活动中。这些特质综合在一起,在政治上他是夹着尾巴做人,谨言慎行,沉稳内敛;在工作上他是忠心敬业,恪尽职守。

  1988年和1993年,赵守俨连续当选第七届、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