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繁体.png 简体.png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 軍旗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英文:People's Liberation Army Navy,縮寫:PLAN或PLA Navy),簡稱中國海軍人民海軍,1955年之前曾同時用過中國人民海軍的名稱。是中國人民解放軍中以艦艇部隊和海軍航空兵為主體,擔負海上作戰任務的現代化合成軍種。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海上武裝力量,是海上作戰行動的主體力量,擔負著保衛中國海上方向安全、領海主權和維護海洋權益等任務。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為僅次於美國海軍的全世界第二大規模海軍,作戰部隊除了海軍總部直轄外,分佈于北海、東海、南海三支艦隊中。海軍是海上作戰的主力,具有在水面、水下、空中作戰的能力。現役軍人約24萬人,艦船300餘艘,飛機600餘架,現役艦艇總噸位僅次於美國,是西太平洋地區最大規模的海上武裝力量。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以新型航空母艦、新型驅逐艦、新型潛艇、新型戰鬥機為代表的新一代主戰裝備,以及與其相配套的新型導彈、魚雷、艦炮,電子戰裝備等武器系統陸續交付使用。已經擁有大型區域防空艦、核動力潛艇、AIP潛艇等世界先進武器裝備,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航空兵現已裝備了轟炸機、巡邏機、電子干擾機、水上飛機、運輸機等勤務飛機。海防導彈形成系列,不僅有岸對艦導彈、艦對艦導彈,還有艦對空導彈、空對艦導彈、空對空導彈等。

兵種簡介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為一個獨立軍種,級別為正大軍區級。其指揮機構為海軍司令部,以及海軍政治部、海軍後勤部和海軍裝備部。有海軍水面艦艇部隊、海軍潛艇部隊、海軍航空兵、海軍岸防部隊和海軍陸戰隊五大兵種體系。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是在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的基礎上組建起來的。1949年3月24日,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毛澤東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朱德指出中國人民必須建設自己強大的國防,除了陸軍,還必須建立自己的空軍和海軍。1949年4月4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軍副司令員粟裕、參謀長張震奉中央軍委命令,到達江蘇省泰州白馬廟鄉,建立渡江戰役指揮部,接受國民黨起義投誠艦艇,組建一支保衛沿海沿江的海軍部隊。

  1949年4月23日,華東軍區海軍領導機構在白馬廟鄉成立,張愛萍任司令員兼政委,人民海軍從此誕生。1989年3月,中央軍委批准確定1949年4月23日為人民海軍成立日。

  1950年4月14日,海軍領導機關在北京成立,這是中央軍事委員會領導和指揮的海軍部隊最高領導機關,肖勁光任司令員,劉道生任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同年任命王宏坤為副司令員,羅舜初為參謀長,後相繼組建了東海艦隊南海艦隊北海艦隊。1953年2月,毛澤東主席視察海軍艦艇部隊,為五艘艦艇寫下了五張同樣的題詞:“為了反對帝國主義的侵略,我們一定要建立強大的海軍!”。

  海軍水面艦艇兵力包括驅逐艦、護衛艦、導彈艇、魚雷艇和各種勤務艦船等。海軍潛艇兵力包括常規動力潛艇、核潛艇等。海軍航空兵作為重點發展的兵力之一,至1955年底,基本形成了以岸基航空兵為主的海空作戰防禦體系。海軍岸防部隊是部署在沿海重要地段,參加沿岸防禦作戰的兵種。海軍陸戰隊是擔負登陸作戰任務的兵種,成為海軍第五個兵種。此外,海軍還陸續組建了各種專業勤務部隊,包括觀察、偵察、通信、工程、航海保障、水文氣象、防險救生、防化、後勤供應和裝備修理等部隊,其任務是保障海軍各兵力順利進行戰鬥活動。

中國海軍“溫州”號導彈護衛艦
中國海軍“蘭州”號導彈驅逐艦
中國海軍“昆侖山”號登陸艦
中國海軍新型導彈快艇編隊
中國海軍核動力潛艇

  從1978年開始,中國海軍進入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鄧小平指出“建立一支強大的具有現代戰鬥能力的海軍”,進一步明確了人民海軍建設的根本要求。中國海軍在武器裝備建設方面有了長足發展。以新型驅逐艦、新型潛艇、新型戰鬥機為代表的新一代主戰裝備,以及與其相配套的新型導彈、魚雷、艦炮,電子戰裝備等武器系統陸續交付使用。現在,人民海軍已擁有導彈驅逐艦、導彈護衛艦、導彈護衛艇、導彈快艇、獵潛艇、常規潛艇和核潛艇等主戰艦艇,品質不斷提高。海軍航空兵現已裝備了轟炸機、巡邏機、電子干擾機、水上飛機、運輸機等勤務飛機。海防導彈形成系列,不僅有岸對艦導彈、艦對艦導彈,還有艦對空導彈、空對艦導彈、空對空導彈等。在後勤保障方面已初步形成現代化保障體系。目前,已建成一批“軍港城”、“機場網”、“倉庫群”。完成了潛艇基地、水面艦艇基地和西沙群島、南沙群島、駐香港艦艇大隊後方基地等一批重點建設工程。海軍後勤部隊擁有的大型油水船、測量船、打撈救生船、運輸船、拖船、醫院船等多種勤務艦船的噸位比20世紀70年代增加了兩倍。科研成果大量應用于裝備建設中。實現了直升機上艦、電子戰上艦、新型艦炮上艦、戰術軟體上艦、深水炸彈反潛武器系統化、艦艦導彈超視距、魚雷加裝智慧頭、護衛艦全封閉等幾十項關鍵技術的突破,海軍裝備的戰鬥力水準成倍增長。

  中國海軍在支援國家經濟建設和支援國家海洋事業發展中亦起到重要作用。為了國家經濟建設的需要,海軍先後出動艦船20多萬艘次,完成了大量海上搶險救災、護漁護航、保障海洋科研、支援海上運輸和海洋工程建設、進行海洋測量和海洋大氣觀測、建設無線電導航系統和其他各種助航標志等任務,為國家海上交通、海洋開發建設事業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組成體系

  幾十年來,中國海軍陸續組建了海軍水面艦艇部隊、海軍潛艇部隊、海軍航空兵部隊、海軍岸防部隊和海軍陸戰部隊等五大兵種體系。此外,海軍還陸續組建了各種專業勤務部隊,包括觀察、偵察、通信、工程、航海保障、水文氣象、防險救生、防化、後勤供應和裝備修理等部隊,其任務是保障海軍各兵力順利進行戰鬥活動。

  中國海軍下轄北海、東海、南海三個艦隊和海軍航空兵部。艦隊下轄基地、水警區、艦艇支隊、艦艇大隊等。

海軍水面艦艇部隊

  兵力包括驅逐艦護衛艦導彈艇魚雷艇和各種勤務艦船等。編有戰鬥艦艇部隊和勤務艦船部隊,具有在海上進行反艦、反潛、防空、水雷戰和對岸攻擊等作戰能力。1949年11月,中國海軍第一支護衛艦部隊組建;1951年10月,第一支魚雷快艇部隊組建;1954年,第一支驅逐艦部隊組建。改革開放以來,海軍水面艦艇部隊進入飛速發展階段。第二、三代導彈驅逐艦、護衛艦、新型導彈快艇、大型登陸艦、掃雷艦、遠洋綜合補給艦相繼裝備部隊。2009年,海軍三個艦隊已擁有數十支驅護艦支隊、快艇支隊、登陸艦支隊和作戰支援艦支隊。三級以上戰鬥艦艇達數百艘,噸位是20世紀80年代的5倍以上。

海軍潛艇部隊

  兵力包括常規動力潛艇、核潛艇等。 編有常規動力潛艇部隊和核動力潛艇部隊,具有水下攻擊和一定的核反擊能力。擔負戰略核反擊任務的核動力潛艇部隊,直接由中央軍委指揮。1954年6月,中國海軍第一支潛艇部隊誕生。經過60年的建設與發展,海軍潛艇部隊已發展成為包括常規動力潛艇和核動力潛艇在內的強大水下突擊力量,數量和總噸位比初建時期增長了數十倍,並實現了由數量規模型向品質效能型轉變。潛艇水下高速、長航、突防、大深度佈雷等訓法戰法得到檢驗。1971年,中國自行設計研製的第一代常規潛艇下水。1974年,中國第一艘核潛艇服役。1983年,中國第一艘彈道導彈核潛艇服役。

  作為水下突擊兵力,潛艇技術裝備先進,配套設施複雜。中國已成為能夠自行研製潛艇的少數幾個國家之一。人民海軍除裝備有常規動力潛艇外,還擁有核動力潛艇。航行足跡也已由近海伸向遠海直至太平洋。

海軍航空兵部隊

  1952年6月,中國海軍航空兵第一師在上海成立。到1955年底,海軍航空兵已擁有各型飛機515架,基本形成了以岸基航空兵為主的海空作戰防禦體系。中國海軍航空兵部隊編有轟炸航空兵、殲擊轟炸航空兵、強擊航空兵、殲擊航空兵、反潛航空兵、偵察航空兵部隊和警戒、電子對抗、運輸、救護、空中加油等保障部(分)隊,具有偵察、警戒、反艦、反潛、防空等作戰能力,其編制序列為:航空兵部,艦隊航空兵,航空兵師、團。作為現代化海軍的重要組成部分,海軍航空兵所有戰鬥團都能擔負跨區機動作戰任務。1980年1月3日,隨著海軍艦載直升機首次著艦的成功,海軍航空兵實現了由岸基向艦載的突破。20世紀90年代,“飛豹”殲擊轟炸機、電子偵察機、反潛機、預警巡邏機、空中加油機陸續裝備部隊,拓展了海軍航空兵的活動範圍,並為海軍水面艦艇部隊奪取制海權奠定了全方位的支撐。隨著第三代戰機陸續裝備部隊,航空兵部隊的應急機動、艦機協同、空中格鬥、低空突防、遠程攻擊、精確打擊能力顯著提高,所有戰鬥團都能擔負跨區機動作戰任務,擔負戰備值班的飛行員全部進行過導彈實彈射擊訓練。

海軍岸防部隊

  海軍是部署在沿海重要地段,參加沿岸防禦作戰的兵種。編有岸艦導彈部隊和海岸炮兵部隊,具有海岸防禦作戰能力。1950年10月,第一個海岸炮兵營在青島組建,至1951年底海軍共組建了13個海岸炮兵團;上世紀60年代,海岸導彈部隊誕生,岸防部隊實現導彈化,導彈部隊逐漸取代高炮部隊。上世紀80年代初,各型岸艦導彈逐步更新為機動式岸艦導彈。隨著突防能力更強、智慧化程度更高、射程更遠、抗干擾能力更強的新一代岸艦導彈全面裝備部隊,海軍岸防部隊逐步成為既具備要地防空、近海防空的能力,又能夠有效支援其他軍兵種實施進攻的新型兵種。目前,海軍岸防部隊已全面實現導彈化。

  海軍岸防部隊自1950年10月組建以來,單獨和協同陸軍及海軍其他兵種作戰400餘次,擊沉擊傷敵艦船70餘艘,擊落擊傷敵機40餘架,在鞏固海防、保衛近岸交通和漁業生產等任務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海軍陸戰隊

中國海軍:海軍陸戰隊員在進行步坦協同訓練

  海軍陸戰隊是擔負登陸作戰任務的兵種,為海軍第五個兵種。編有陸戰步兵、炮兵、裝甲兵、工程兵及偵察、防化、通信等部(分)隊,是實施兩栖作戰的快速突擊力量。1953年,為了解放東南沿海島嶼,華東軍區以陸軍1個步兵團和2個步兵營為基礎,組建了海軍陸戰第1團。1954年12月9日,由陸戰團、水陸坦克教練團等合併組成海軍第一個陸戰師。後因任務變化,於1957年撤銷。1979年海軍重新組建比較正規的海軍陸戰部隊。1980年5月5日,中國海軍首支陸戰部隊在海南島組建,成為人民海軍作戰序列中最年輕的兵種。

  經過嚴格訓練的海軍陸戰隊員,不僅會操作各類步兵自動武器、水陸坦克、兩栖裝甲運輸車、多種口徑的自行火炮、反坦克導彈等裝備,還成為多種特戰武器的操作能手。隨著新型兩栖坦克、裝甲車及特種裝備全面列裝,海軍陸戰隊的戰鬥力得到全面提升。2008年5月14日,海軍陸戰隊某旅2750名官兵,43小時摩托化行軍1853公里,赴四川地震災區遂行搶險救災任務。這是人民海軍首次派特種作戰部隊依靠自我保障成建制實現千里機動。

  海軍陸戰隊現編有陸戰步兵、裝甲兵、防化兵、兩栖偵察兵等兵種,裝備有各類步兵自動武器、水陸坦克、兩栖裝甲運輸車、反坦克導彈等武器。

編制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平時實行作戰指揮與建設管理合一的領導體制,由海軍機關、艦隊、試驗基地、院校、裝備研究院等構成。共分為五大兵種:海軍水面艦艇部隊、海軍潛艇部隊、海軍航空兵、海軍岸防部隊和海軍陸戰隊。水面艦艇部隊編有戰鬥艦艇部隊和勤務艦船部隊。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下轄三個艦隊,分別是北海艦隊、東海艦隊和南海艦隊,均為副大軍區級,主官為中將或少將級別。每支艦隊下轄若干個水警區、艦艇支隊、艦艇大隊和海軍航空兵等。

北海艦隊

  北海艦隊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三大艦隊之一,其前身為華東解放軍海軍支隊,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最早的海軍部隊。是中國海軍唯一擁有核動力彈道導彈潛艇的隊伍。司令部設於山東省青島市。下轄青島基地(轄威海、膠南水警區)、旅順基地(轄大連、營口水警區)、葫蘆島基地(轄秦皇島、天津水警區)。其中葫蘆島基地為核潛艇母港。北海艦隊負責黃海、渤海的防務,主要任務就是守衛北京的海上門戶。

東海艦隊

  東海艦隊成立於1949年4月23日,最初以上海作為基地。現司令部設在浙江寧波。下轄上海基地(轄連雲港、吳淞水警區)、舟山基地(轄定海、溫州水警區)、福建基地(轄寧德、廈門水警區)。東海艦隊負責臺灣海峽南端(廣東南澳島至臺灣貓鼻頭連線)以北、連雲港以南的東海和黃海海域的防務。

南海艦隊

  南海艦隊司令部設在廣東湛江。下轄湛江基地(轄湛江、北海水警區)、廣州基地(轄黃埔、汕頭水警區)、榆林基地(轄海口、西沙水警區)。南海艦隊負責臺灣海峽南端(廣東南澳島至臺灣貓鼻頭連線)的西南方向海域,包括西沙群島、南沙群島的防務,維護中國在南中國海的海洋權益和島嶼的防衛。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直屬軍事院校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指揮學院 位於南京,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最高學府。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中高級軍官的晉升,必須經過該院培訓,經過該院培訓的海軍軍官有資格進入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學習。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兵種指揮學院 位於廣州,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指揮軍官的中級培訓學校,經過該校培養的海軍軍官方有資格擔任中級海軍軍官進入海軍指揮學院學習。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大連艦艇學院 位於大連,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的第一所學校,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水面艦艇部隊的初級培訓學校。參加全國高校統一招生。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潛艇學院 位於青島,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潛艇部隊的初級培訓學校。參加全國高校統一招生。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工程大學 位於武漢,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技術軍官的初級培訓學校。參加全國高校統一招生。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航空工程學院 位於煙臺,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航空兵技術軍官的初級培訓學校。參加全國高校統一招生。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飛行學院 位於葫蘆島,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航空兵飛行員的初級培訓學校。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蚌埠士官學校 位於蚌埠,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陸、海勤士官的培訓學校。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司令員、政委

海軍司令員

  張愛萍 1949年4月23日至1950年4月14日 上將

  蕭勁光 1950年4月14日至1980年1月 大將

  葉飛  1980年1月至1982年8月 上將

  劉華清 1982年8月至1988年1月 上將

  張連忠 1988年1月至1996年11月 海軍上將

  石雲生 1996年11月至2003年6月 海軍上將

  張定發 2003年6月至2006年4月 海軍上將

  吳勝利 2006年4月至2016年12月 海軍上將

  沈金龍 2017年1月至今

海軍政治委員

  張愛萍 上將

  蘇振華 1957年2月-1967年6月 海軍上將

  李作鵬 1967年6月-1971年9月 海軍中將

  蘇振華 1973年3月-1979年2月 海軍上將

  葉飛 1979年2月-1980年1月 上將

  李耀文 1980年10月-1990年4月 海軍上將

  魏金山 1990年4月-1993年11月 海軍上將

  周坤仁 1993年11月-1995年7月 海軍上將

  楊懷慶 1995年7月-2003年6月 海軍上將

  胡彥林 2003年6月-2008年7月 海軍上將

  劉曉江 2008年7月至2014年12月 海軍上將

  苗華 2014年12月至2017年9月 海軍上將

  秦生祥 2017年9月至今

中國海軍大事記

1949年

  1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通過了《目前形勢和黨在一九四九年的任務》的黨內指示,其中提出“一九四九年及一九五年,我們應當爭取組成一支能夠使用的空軍及一支保衛沿海沿江的海軍,這種可能性是存在的”。

  2月12日,“黃安”艦青島起義,該艦是第一艘國民黨海軍起義艦艇,加入人民海軍後,該艦改名“瀋陽”號。

  2月25日淩晨1時30分,國民黨海軍噸位最大、戰鬥力最強的“重慶”號巡洋艦在吳淞口外錨地起義。駛抵葫蘆島後遭國民黨飛機連續轟炸多處受傷,遂自沉。1951年6月13日,打撈出水,後未能修復。

  1949年4月23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在江蘇泰州白馬廟成立。華中軍區第二副司令張愛萍任司令員兼政委。

  4月23日,國民黨海軍海防第二艦隊司令林遵率“惠安”、“吉安”號護航驅逐艦,“江犀”、“太原”、“楚同”、“永綏”、“安東”炮艦,“美盛”、“聯光”登陸艦及第一機動艇隊、第五巡防艇隊炮艇10艘、登陸艇5艘、快艇1艘,在南京笆斗山江面起義。

  9月5日,華東軍區海軍第一縱隊炮艇及登陸艇赴太湖、吳淞口、崇明島剿匪,是為人民海軍首次戰鬥行動。

  9月19日,國民黨海軍海防第一艦隊旗艦“長治”艦起義,後迫於國民黨轟炸壓力,自沉于南京江面燕子磯。1950年2月,打撈修復,加入人民海軍,命名為“南昌”號。

  10月22日-12月7日,國民黨海軍13艘艦艇起義。

  10月27日,華東軍區海軍接收上海招商局調撥護衛艦(“廣州”號)、中型登陸艦各1艘、炮艦4艘,及從上海購買炮艦2艘。12月,接收上海調撥小型登陸艇3艘。

1950年

  1月12日,肖勁光被任命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司令員。

  4月14日,海軍領導機關成立大會召開。

  5月25日,為粉碎國民黨軍依託萬山群島對珠江口的封鎖,廣東江防司令部奉命配合陸軍解放萬山群島。江防司令部派出步兵登陸艦“桂山”號、炮艇“解放”、“先鋒”、“奮鬥”號等組成護航船隊,坦克登陸艦“國礎”及若干登陸艇、運輸木船組成登陸船隊。25日拂曉,護航船隊“桂山”、“解放”抵達垃圾尾馬灣,立即實施突襲,垃圾尾海戰爆發。這是人民海軍進行的首次海戰。

  7月,中央批准海軍著裝方案:夏季上白下藍,其他全藍。幹部穿幹部服,戴大沿帽,水兵穿水兵服,戴水兵帽,女兵穿裙裝,戴大沿帽。

  10月10日,青島基地成立大會召開。1960年8月1日,以青島基地為基礎,海軍北海艦隊正式成立。

  10月23日,受中央軍委指示,為防止侵略者突然入侵,海軍組建海岸炮兵部隊,加強重要港口防禦。

  12月3日,中南軍區海軍正式組建,1955年10月24日,中南軍區海軍正式更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南海艦隊”。

1951年

  5月16日,在旅順接收18艘123bis型魚雷艇,18艇均使用過,主機為美國發動機,剩餘壽命較有限。這是人民海軍裝備的首批魚雷快艇。

  6月24日,頭門山海戰,運糧船3艘遭4艘海匪武裝機帆船伏擊,華東軍區海軍溫台巡防大隊4艘炮艇出擊解救,2艇故障,414艇率416艇發起攻擊,敵逃竄後,不顧敵島炮火威脅,直插頭門山口攔擊敵船,擊沉1艘,414艇獲得“頭門山海戰英雄艇”稱號。

1952年

  6月27日,海軍航空第一師在上海虹橋機場舉行成立大會,海軍航空兵部隊誕生。

1953年

  2月19-24日,毛澤東視察海軍,從武漢到南京航行4天3夜,先後為“長江”、“洛陽”、“南昌”、“廣州”、“黃河”艦題詞:“為了反對帝國主義的侵略,我們一定要建立強大的海軍”。

  6月4日,中蘇雙方政府簽署了“關於海軍交貨和關於在建造軍艦方面給予中國技術援助的協定”,簡稱“六四協定”,協定規定蘇聯政府應向中國提供若干成品(“鞍山”級等)及半成品艦艇(“成都”級等),並派遣專家來華提供技術援助。

1954年

  3月18日,海軍航空兵2師6團在浙江南田大佛山島以南擊落國民黨空軍F-47 2架,是為海航首次空戰。

  5月11日,海航2師6團在浙江松門擊落擊傷F-47各1架。

  5月11-20日,華東海軍根據軍委指示,協同陸軍展開解放東磯列島作戰,華東海軍負責登陸運輸並擔負護航境界任務,參戰兵力為登陸艦艇18艘,炮艇16艘,參戰主力艦艇為“南昌”、“長沙”、“廣州”、“開封”、“瑞金”、“興國”。海航2師6團負責奪取制空權。作戰歷時10天,取得巨大勝利。

  5月18日,“瑞金”、“興國”炮艦在前往東磯列島途中,遭國民黨空軍4機空襲,擊落擊傷各1架,“瑞金”艦戰沉。

  5月19日,海航2師6團在浙江一江山島上空,擊落F-47 3架,擊傷1架。

  6月3日,海航1師4團在浙江小鵝冠上空擊落擊傷F-47各1架。

  6月19日,中央軍委下令“新中國”11號、“新中國”12號、“國防”21號、“國防”22號4艘潛艇組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獨立潛水艇大隊”,任命傅繼澤為大隊長。海軍潛艇部隊誕生。

  6月19日,中央軍委下令以“鞍山”、“撫順”驅逐艦組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驅逐艦大隊”。

  10月13日,“鞍山”、“撫順”等6艘艦艇由蘇太平洋艦隊參謀長彼得洛夫少將指揮航抵青島。

  11月14日,魚雷艇31大隊1中隊在浙江大陳至漁山間海域,擊沉國民黨海軍“太平”號護航驅逐艦,這是海軍快艇部隊的首次作戰。

1955年

  1月10日,魚雷艇1大隊102艇單艇獨雷擊沉國民黨海軍“洞庭”號炮艦。

  1月18日,華東軍區海軍及海軍航空兵,與陸空軍密切配合,發起解放一江山島戰役。海軍部隊負責執行運輸登陸、護航、火力準備等任務,參戰的海軍兵力包括4艘護衛艦、2艘炮艇、12艘魚雷艇、24艘護衛艇、6艘火箭炮船,以及各型登陸艦艇、運輸船140艘,海航參戰兵力為5個航空團。

  4月15日,《遼東半島協定地區海軍防務交接證書》簽署,蘇軍撤出旅順口海軍基地,並無償移交該地區設備,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部隊正式接管該地區防衛任務,並有償接收蘇軍主要戰鬥裝備。

1956年

  4月28日,“六四協定”轉讓製造的“成都”級護衛艦首艦下水,這是我國建造的第一艘護衛艦。

1957年

  6月27日,江南造船廠完成轉讓製造的W級潛艇首艇“新中國”15號,經驗收合格服役,這是新中國建造的第一艘潛艇。

1958年

  2月18日,春節期間,海航4師10團在山東半島1.5萬米高空擊落國民黨空軍RB-57偵察機1架。

  7月28日,中央軍委做出《關於海軍建設的決議》,指出:“海軍以發展潛艇為重點,相應地發展必要的水面艦艇,無論是潛艇、水面艦艇都應該特別注意採用新的技術成果,如:導彈、核動力。”

  8月23日,金門炮戰開始。海軍艦艇部隊、海岸炮兵部隊及海航部隊參加了戰鬥,至10月20日炮戰結束,海軍部隊以較小的傷亡,共擊沉國民黨艦艇6艘,擊傷若干。24日,魚雷艇部隊傍晚出擊,擊沉國民黨海軍“台生”輪,擊傷“中海”登陸艦。參戰175艇故障沉沒,全員鎮定處置,指導員等5人在海上堅持36小時被救起,艇長等7人失蹤。

  9月1日,東海艦隊護衛艇31大隊,在金門島以南擊沉“沱江”號獵潛艦。

  9月8日,海岸炮兵擊毀國民黨海軍登陸艦“美樂”、“美珍”號。

  9月24日,海航2師8架戰鬥機在浙江溫州上空,與國民黨空軍24架F-86展開戰鬥,擊落2架。

  12月6日,由海軍測量部隊主導進行的中國領海線測定任務完成。周恩來曾指示海軍:“領海寬度為12海裡,劃定領海基線採用直基線法,既要做到不喪失國家一寸土地,又要做的有根有據,符合國際法則。”

1959年

  2月,“二四協定”簽署,協定規定蘇聯援助中國5型艦艇(G級導彈潛艇等)、2型海防導彈技術資料及樣機。

  6月11日,0111型高速護衛艇首艇建成下水,這是人民海軍自行設計建造水面艦艇的開端。

  10月,毛澤東在《赫魯雪夫訪華破壞技術援助後的指示》中指出:“核潛艇,一萬年也要搞出來。”

1960年

  8月1日,北海艦隊在青島成立,劉昌毅任司令員,劉華清任副司令員。

1961年

  2月,蕪湖造船廠建造的第一批4艘“河谷”級導彈快艇下水,這是中國建造的首批導彈快艇。

  6月7日,中國艦船研究院成立,劉華清任院長。

1962年

  8月,第一艘“海南”級反潛護衛艇建成。

1963年

  5月,“躍進”輪撞蘇岩礁沉沒,海軍組織救援,並組織調查編隊查明沉沒原因。

1964年

  6月11日,海航4師獨立5大隊擊落國民黨空軍P-2V電子偵察機1架。

  9月2日,大連造船廠建造的G級大型導彈常規潛艇首艇下水,這艘潛艇為日後中國海基彈道導彈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12月18日,海航4師10團在浙江溫嶺東45千米海面擊落RF-101偵察機1架。

1965年

  3月24日,海航4師10團擊落美軍“烽火”無人偵察機1架。3月31日,該團再次擊落“烽火”1架。

  4月9日,海航8師24團在海南榆林上空,與入侵我領空的4架美軍F-4B格鬥,美軍烏龍自擊落1架。

  6月1日,中央軍委批准,全軍取消軍銜制度,海軍官兵一律改著深灰色軍服,戴解放帽。

  8月6日,“八六海戰”在福建東山東南爆發,南海艦隊參戰兵力為4艘高速護衛艇、11艘魚雷艇、1艘炮艇。取得擊沉“劍門”號大型獵潛艦、“章江”號小型獵潛艦的戰果。

  8月21日,海航4師10團再次擊落“烽火”1架。

  9月20日,海航4師10團在海口擊落入侵我領空的美軍F-104C 1架。

  11月14日,崇武以東海戰爆發,東海艦隊高速護衛艇和魚雷艇編隊擊沉國民黨海軍護航炮艦“永昌”,擊傷大型獵潛艦“永泰”。

  12月29日,海航4師10團,被國防部授予“海空雄鷹團”稱號,該團在抗美援朝、解放一江山島及海南島輪戰中共取得擊落敵機23架,擊傷8架的輝煌戰果。

1966年

  9月15日,“江南”級護衛艦首艦試航成功。這是中國自行研製的第一艘中型護衛艦。

1967年

  6月26日,海航6師16團在海南島東南擊落美軍F-4C 1架。

1968年

  2月14日,海航6師18團在海南島萬寧上空,擊落擊傷美軍A-1攻擊機各1架。

1969年

  6月22日,全部採用國產材料和設備的第一艘R級潛艇“新中國”42號建成並編入潛艇部隊序列。

1970年

  7月,“旅大”級首艦在大連造船廠下水,這是中國自主研製的第一代驅逐艦。第一代導彈驅逐艦是718艦艇工程的一部分,用於為洲際導彈全程彈道試驗的海上編隊提供護航。

1972年

  7月,中國海軍赴越南掃雷工作隊開往越南,支援越南人民粉碎美國的水雷封鎖。1973年8月27日,海軍赴越南掃雷工作隊回國。掃雷工作隊在越南期間,掃雷總航程2.7萬多海裡,掃除美國各種類型水雷46枚。在掃雷工作隊中有40%的人員立功,全體指戰員均獲得越方頒發的戰功勳章。

1974年

  1月19日,南海艦隊艦艇部隊對入侵中國西沙永樂群島海域的南越海軍進行了英勇還擊,一舉擊沉護衛艦1艘,擊傷驅逐艦3艘。1月20日,海軍協同陸軍收復了被南越侵佔的全部島嶼,這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海軍對外作戰的首次勝利。

  5月,海軍恢復上白下藍軍服樣式。

  8月1日,中央軍委發佈命令,命名中國建造的第一艘核潛艇為“長征一號”,正式編入海軍戰鬥序列。海軍司令員肖勁光、國防科委副主任錢學森參加了交接命名大會。

1975年

  6月7日,國務院、中央軍委批准海軍統計的全中國大陸海岸線總長度為1.8萬多千米,並確定從批准日起,全國採用這個新資料。

  12月28日,“江湖”級護衛艦首艦服役。

1976年

  6月1-14日,海軍南海艦隊援助柬埔寨排雷組53人,以4艘魚雷艇投放深水炸彈611枚,排除了湄公河殘存的13枚水雷。

1979年

  5月20日-6月19日,海軍在黃海至東海海域組織了以截擊敵國海上艦船編隊為背景的795演習。

  12月20日,中國海軍陸戰隊第一旅在海南島成立。

1980年

  6月,參加向南太平洋發射洲際導彈試驗的海上特混編隊圓滿地完成了護航、警戒、落點測量、打撈資料艙等任務,勝利返回上海。該編隊由18艘艦船和4架直升機組成。海上編隊於4月28日由上海起航,5月22日離開試驗區返航。

  8月,海軍防救部隊和交通部救助打撈公司一起,完成了打撈“阿波丸”號貨輪的工程任務。“阿波丸”號是1945年4月1日遭美國潛艇襲擊沉沒在中國福建平潭牛山附近海底的日本萬噸級貨輪,海軍參加打撈人員達2000人次,在海上作業347天,潛水時間1417小時。

  11月,海軍航空兵3師8團轟-6中程轟炸機2架,對中國領土南沙群島首次實施巡邏。

1981年

  4月30日,我國第一代導彈核潛艇舉行下水儀式,張愛萍副總理、葉飛司令員、李耀文政治委員、劉道生第一副司令員等參加了下水儀式。

  7月29日,海軍235潛艇發射自導魚雷試驗獲得成功。

1982年

  10月12日,海軍潛艇水下發射彈道導彈試驗獲得圓滿成功。

  11月,“武漢”級飛航導彈常規潛艇在武昌造船廠下水。

1983年

  1月15日,中央軍委發佈命令,給105號驅逐艦記集體一等功。該艦服役12年中,戰勝種種困難,安全航行5萬多海裡,完成了大量試驗任務,為新型導彈驅逐艦的改進做出了重要貢獻。

1984年

  11月20日-1985年4月10日,北海艦隊J121船、海軍航空兵獨立6團直升機179機組和航海實習隊共308名指戰員,參加了中國首次赴南極考察編隊,圓滿完成了航渡、裝載、協助建站及順訪等任務,安全航行22900多海裡,創造了中國航海史上的新紀錄,並開闢了一條連接中國與南美大陸的新航線。

1985年

  9月,“江湖”級Ⅱ型護衛艦首艦下水。該型艦在艦體後部加裝了直升機機庫和起降平臺。

  冬季,我國第一代核潛艇成功進行最大自給力考核子試驗。潛艇基地副司令員楊璽、政治部主任孫承勤隨艇出海,潛艇總航時90晝夜,打破美國海軍“海神”號長航記錄(84晝夜)。

1986年

  11月,“江湖”級Ⅲ型護衛艦首艦服役,該型艦是我國自行研製的首艘全封閉型導彈護衛艦。

1987年

  4月,“鄭和”號訓練艦下水,這是我國第一艘遠洋航海訓練艦,排水量6103噸,全長132米,以明代中國偉大的航海家鄭和命名。

1988年

  3月14日,南海艦隊進行赤瓜礁海區自衛反擊作戰。海軍502艦、506艦、531艦在南沙赤瓜礁海域執行巡邏和登礁勘察任務中,被迫對搶佔赤瓜礁並開槍打傷中方人員的越軍進行自衛還擊,擊沉越南艦船1艘,重創2艘,打擊了越南當局侵略擴張的氣焰,維護了祖國的尊嚴和領土主權。

  12月14日,海軍主持研製的FBC-1“飛豹”殲擊轟炸機原型機首飛。

1991年

  1月,海軍廣州艦艇學院舉行首批飛行艦長班學員畢業典禮。

  7月,“江衛”級Ⅰ型首艦在滬東造船廠建成下水,自該艦起,防空能力和直升機搭載能力成為我軍護衛艦標配。

  10月,“旅滬”級驅逐艦首艦在江南造船廠下水。該級導彈驅逐艦是我軍驅逐艦裝備戰鬥力大飛躍的開端。

1995年

  8月,中國自行研製的“宋”級中型常規潛艇首艇開始海試,這是我國研製的新一代常規潛艇,它的出現標誌著我軍潛艇部隊裝備水準跨上了一個新臺階。

1997年

  2月20日-5月28日,“哈爾濱”、“珠海”號驅逐艦,“南倉”綜合補給艦和直升機組組成的海軍艦艇編隊(官兵共789名),對美國夏威夷珍珠港、聖達戈北島港,墨西哥阿卡普爾科港,秘魯卡亞俄港,智利瓦爾帕萊索港進行友好訪問。

  7月1日,駐香港部隊艦艇大隊10艘艦艇順利進駐香港。

  10月18日,大連造船廠建造的“旅海”級導彈驅逐艦建成下水。該級艦是中國自行研製的一型導彈驅逐艦,具有編隊指揮功能。

2001年

  8月23日-11月16日,由“深圳”號導彈驅逐艦和“豐倉”號綜合補給艦組成的海軍艦艇編隊首次對德國、英國、法國、義大利歐洲4國進行友好訪問。

2002年

  5月25日,“旅洋”級Ⅰ型導彈驅逐艦首艦在江南造船廠下水。

  5月15日-9月23日,由“青島”號導彈驅逐艦和“太倉”號綜合補給艦組成的中國海軍艦艇編隊首次環球航行訪問,為期132天、總航程達3.3萬餘海裡。展示了中國海軍的風采,填補了中國在世界環球航行史上的空白。

2003年

  4月29日,“旅洋”級Ⅱ型導彈驅逐艦首艦在江南造船廠下水,這是我國自行研製的第一型裝備大型相控陣雷達、具備遠端區域防空能力的新型驅逐艦。9月11日,“江凱”級導彈護衛艦首艦在滬東造船廠下水。

2004年

  5月31日,“元”級潛艇首艇在武昌造船廠下水。

  12月18日,“旅洲”級導彈驅逐艦首艦在大連造船廠下水。

2005年

  8月18日-8月25日,中國海軍參加“和平使命”-2005中俄聯合軍事演習。

2006年

  10月12日,“江凱”級改進型導彈護衛艦首艦在滬東造船廠下水,這是中國自行研製的第一型裝備垂發系統的導彈護衛艦。12月21日,大型船塢登陸艦首艦在滬東造船廠下水,它的出現是我軍兩栖戰能力飛躍的起點。

2007年

  7月24日-10月18日,“廣州”號導彈驅逐艦和“微山湖”號綜合補給艦組成的艦艇編隊對俄羅斯、英國、西班牙、法國4國進行友好訪問。

2008年

  10月23日,中國自行研製的世界首艘萬噸級醫院船正式交付海軍東海艦隊某支援艦支隊。這標誌著中國海上應急裝備體系建設取得重大突破,成為世界上少數具有遠海醫療救護能力的國家,提升了完成多樣化軍事任務的能力。

  12月26日,中國海軍首次派出艦艇編隊從海南三亞軍港起航,赴亞丁灣、索馬里海域執行護航任務。該編隊由“武漢”號、“海口”號2艘導彈驅逐艦和“微山湖”號綜合補給艦組成。3艘軍艦共有官兵880余名,包括部分海軍特戰隊員。

2009年

  3月5日-3月14日,南海艦隊“廣州”號導彈驅逐艦攜反潛直升機和10名海軍特戰隊員,參加了由巴基斯坦主導的“和平-09”海上多國聯合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