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神论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传神论汉语拼音:Chuanshenlun;英语:vivid Theory),中国古代美术史中有关美学的一个命题。

  东晋画家顾恺之是已知画史上最早用“传神”评价美术现象的。所谓神,泛指被描绘对象的精神气质特色,而传神论则是受到汉末魏初名家论“言意之辨”和魏晋玄学的影响。名家以“言不尽意”知人论事,认为看人须观内在的神,而神却常不可言传。庄子则有“得意忘言”之说,被玄学家王弼扩充为解经、证玄、调和乃至认识艺术的新方法。名家之“言不尽意”与他的“得意忘言”均重神、意,但前者轻言、象,后者则以意为目的,以言、象为手段。顾恺之接受王弼的思想提出“凡画,人最难”,“四体妍蚩本无关妙处”,认为传神很难,画之妙不在形体而在内在精神气质。但从其著述及作品遗迹(摹本)来看,他的“以形写神”说亦是重视形似的。至唐,传神论主要作为人物画的审美标准。五代后山水画、花鸟画大盛,写意论更为流行,传神论渐成肖像画的专用语。历来传神论者,大体有两种意见:一类贵神贱形;另一类形神兼得,由形似求神似。一般文人写意画家为前者,宫廷、肖像画家为后者,从理论意义上看,彼此是相互补充的。前者并非完全否定形似,要求的不过是约形;后者也并非外形的酷似,而是要求更严罢了。为达到传神的目的,对观察与描绘方法古代画家主张整体、运动地观察对象,反对孤立、静止的表现方法,这一原则在元代以后传神论述中取得一致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