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坚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刘志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1955)。曾化名王福贵。1912年1月23日生于湖南省平江县井头屋村。8岁入小学读书,12岁因家贫辍学,给人放牛、做短工、当长工。1927年10月任平江县长寿区赤色工会委员长。1928年3月参加平江农民扑城暴动。1930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8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翌年5月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3军团政治部文印科科长、秘书处处长、青年部部长、宣传部部长,参加了中央苏区第一至第五次反“围剿”和长征。红一、四方面军在长征中会合后,留在红四方面军工作,曾任甘孜工委书记,红四方面军政治部宣传部部长,岷(州)洮(州)西(固)工委书记,红4军政治部主任。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第129师政治部宣传部部长、政治部副主任,参加了七亘村、神头岭、长乐村等战斗。1938年4月任东进纵队政治委员,与徐向前率部离开山西辽县进入河北南部开辟抗日根据地,参与指挥了攻打威县、智取枣强、肃清反动地主武装“六合会”的斗争,后任冀南军区政治部主任,参加讨伐国民党顽固派石友三的作战。1943年入中共中央党校学习。1944年1月任中央军委第1局副局长。

  解放战争初期,任冀南军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0纵队政治委员,1947年底率部挺进鄂豫边开辟桐柏解放区,兼任桐柏军区政治委员,与司令员王宏坤指挥部队在8天内连克桐柏、枣阳、新野、应山、泌阳、唐河5座县城,继克南阳、襄阳、老河口等军事重镇,接着发起邓县战役,一举歼敌7000余人,很快打开了桐柏地区的斗争局面,并站稳了脚跟,受到中原军区和中共中央的表彰。1948年4月和6月,指挥部队先后配合中原野战军第2、第4、第6纵队等部举行宛西、襄樊战役,后率部参加淮海战役。1949年任第二野战军4兵团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参加渡江、广东等战役。

  新中国成立后,调任中央军委情报部副部长、部长。1952年起任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部长、总政治部副主任。“文化大革命”中遭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迫害,被关押长达7年零9个月。1975年3月任军事科学院政治委员,旋任昆明军区政治委员。1983年6月~1985年11月任解放军政治学院院长兼政治委员。是第二、三、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七大代表、第十一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二届中央委员,第十三届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第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1955年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参见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将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