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洋(Indian Ocean)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印度洋在地球上的位置

  印度洋英語:Indian Ocean),位於亞洲非洲大洋洲南極洲之間,全部水域都在東半球。因位於印度半島南面,故名印度洋。面積7,491萬平方千米,約占世界海洋總面積的21.1%,是世界第三大洋。平均深度為3,897米,最大深度為蒂阿曼蒂那海溝(Diamantina Trench),達8,047米。印度洋的範圍北至印度次大陸阿拉伯半島(南亞西亞);西達東非;東側則以印尼巽他群島澳大利亞為界;南迄南冰洋(也有定義至南極洲)。

  與太平洋大西洋不同,印度洋水域北部封閉,南部開敞。北部岸線曲折,邊緣海內陸海海峽較多。東、西、南三面與澳、非和南極大陸接近部分岸線平直。整個印度洋島嶼稀少,主要分佈在西部洋區,大都為大陸島。流入印度洋的河流也較少,著名的有恒河布拉馬普特拉河印度河伊洛瓦底江贊比西河等。

  西元前3000多年以前,東印度商人在印度洋北部的航海活動已相當活躍。15世紀初期到30年代,中國航海家鄭和曾7次到過印度洋,進行通商貿易,最遠曾到達非洲的馬達加斯加附近。19世紀後期開始進行科學考察活動。英國“挑戰者”號考察船在其環球航行中,於1873~1874年,對印度洋南部進行了科學考察。20世紀前期,德國的“流星”號、丹麥的“丹納”號、瑞典的“信天翁”號以及英國的“發現”號考察船,先後對印度洋進行了科學考察。這時期的主要貢獻是測繪了印度洋洋底地形圖,發現了印度洋的中央海嶺:卡爾斯伯格海嶺(阿拉伯海-印度洋海嶺)。並對印度洋南部近極地海域的海洋生物(特別是鯨)情況做了初步調查。但直到20世紀中,人們對印度洋的研究還很少。60年代以來。由於沿岸和海洋石油資源的大規模開發,海洋運輸日趨重要,才重視了對它的調查研究。國際地球物理年(1957~1958年)和國際印度洋考察(1960~1965年)後,人們對印度洋才有了更多的瞭解。

  印度洋在古代稱為“厄立特里亞海”,最早見於古希臘地理學家希羅多德(前484-前425年)所著《歷史》一書及其編繪的世界地圖中。“厄裡特裡亞”(ERYTHREA)希臘文原意為紅色,全名意為紅海。而“印度洋”這一名稱相對出現得較晚。西元1世紀後期的羅馬地理學家彭波尼烏斯•梅拉可能是最早使用此名的人。西元10世紀,阿拉伯人伊本•豪卡勒編繪的世界地圖上也使用了這個名字。近代正式使用印度洋一名則是在1515年左右,當時中歐地圖學家舍納爾編繪的地圖上,把這片大洋標注為“東方的印度洋”,此處的“東方”一詞是與大西洋相對而言的。1497年,葡萄牙航海家達•伽馬東航尋找印度,便將沿途所經過的洋面統稱之為印度洋。1570年奧爾太利烏斯編繪的世界地圖集中,把“東方的印度洋”一名去掉“東方的”,簡化為“印度洋”。這個名字逐漸被人們接受,成為通用的稱呼。

概述

  位置:位於亞洲、大洋洲、非洲和南極洲之間,大部分在南半球。

  面積:7 491.7萬平方千米。約占世界海洋總面積的21.1%,為世界第三大洋。

  範圍:印度洋西南以通過南非厄加勒斯角的經線同大西洋分界,東南以通過塔斯馬尼亞島東南角至南極大陸的經線為界與太平洋相連。印度洋的輪廓是北部為陸地封閉,南部向南極洲敞開。

  深度:平均深度為3,897米,最大深度為蒂阿曼蒂那海溝(Diamantina Trench),達8,047米。

  主要屬海和海灣:紅海、阿拉伯海、亞丁灣、波斯灣、阿曼灣、孟加拉灣、安達曼海、阿拉弗拉海、帝汶海、卡奔塔利亞灣、大澳大利亞灣、莫三比克海峽等。

  島嶼:大部分是大陸島,如馬達加斯加島、斯里蘭卡島、安達曼群島、尼科巴群島、明打威群島等。留尼汪島、科摩羅群島、阿姆斯特丹島、克羅澤群島、凱爾蓋朗群島為火山島。拉克沙群島、馬爾代夫群島、查戈斯群島,以及爪哇西南的聖誕島、科科斯群島都是珊瑚島。

  主要港口

  印度:加爾各答、馬德拉斯、孟買

  斯里蘭卡:可倫坡

  南非:德爾班和理查茲貝

  印尼:雅加達

  澳大利亞:費利曼圖市


  四大洋:按面積由大到小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因為海洋學上發現南冰洋有重要的不同洋流,於是國際水文地理組織於2000年確定其為一個獨立的大洋。
  七大洲:按面積從大到小為: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大洋洲。北美洲與南美洲合稱美洲,從社會政治角度,將美洲西班牙語和葡萄牙語盛行的地區:墨西哥、大部分的中美洲南美洲以及加勒比海地區稱為拉丁美洲


自然環境

海底地形

印度洋海底地形
  海底有一條從印度半島西岸到澳大利亞大陸以南、自北而南向東伸延的高地,一般在水下約3 000-4 000米之間,北段為卡爾斯伯格海嶺、中段為中印度洋海嶺、南段為西南印度洋海嶺,西折以後的部分稱大西洋-印度洋海嶺。這一帶高地把印度洋分成東、西兩部分,東部為東經90°海嶺,海嶺南北縱貫,中印度洋海盆和沃頓海盆分列東西,海水較深,其中有些深陷的海溝,以爪哇海溝最深;西部海底地形十分複雜,有許多隆起,海嶺交錯分佈,分隔出一系列海盆:在卡爾斯伯格海嶺與亞洲海岸之間有阿拉伯海盆,卡爾斯伯格海嶺與非洲海岸之間有索馬里海盆。西南印度洋海嶺西部有馬達加斯加海盆、納塔爾海盆和厄加勒斯海盆。東部有克羅澤海盆。印度洋南部的凱爾蓋朗海嶺的東、西兩側為南印度洋海盆和大西洋-印度洋海盆。這些海盆的深度均超過5 000米。在印度洋熱帶沿海區多珊瑚礁和珊瑚島。

洋流

  南部的海流比較穩定,為一反時針方向的大環流,由南赤道暖流、莫三比克暖流、厄加勒斯暖流、西風漂流、西澳大利亞寒流組成。北部海流因季風影響形成季風暖流,冬夏流向相反:冬季反時針方向,夏季順時針方向。夏季浮冰最北可達南緯55°左右;冰山一般可漂到南緯40°,在印度洋西部,有時可漂到南緯35°。

島嶼

  印度洋有很多島嶼,其中大部分是大陸島,如馬達加斯加島和非洲東岸邊緣許多小島以及索科特拉島、斯里蘭卡島、安達曼群島、尼科巴群島、明打威群島等。另有很多火山島如留尼汪島、科摩羅群島、阿姆斯特丹島、克羅澤群島、凱爾蓋朗群島等。此外在中印度洋海嶺北部上的拉克沙群島、馬爾代夫群島、查戈斯群島,以及爪哇西南的聖誕島、科科斯群島都是珊瑚島。

氣候

  印度洋大部分位於熱帶,夏季氣溫普遍較高,冬季一般僅南緯50°以南氣溫才降至零下。印度洋北部是地球上季風最強烈的地區之一,在南半球西風帶中的南緯40-60°之間以及阿拉伯海的西部常有暴風,在印度洋熱帶緯區有颶風。阿拉伯海和孟加拉灣的東部沿岸地區、印度洋赤道附近降水豐富,年平均降水量2 000-3 000毫米之間;阿拉伯海西部沿岸降水量最少,僅100毫米左右;印度洋南部大部分地區,年平均降水量1 000毫米左右。印度洋西部南緯40-50°之間多海霧。印度洋水面氣溫平均在20-26℃之間,赤道以北5月份水面氣溫最高可達29℃以上。

資源

動植物與漁業

  海水上層浮游生物很豐富,盛產飛魚、金鯖、金槍魚、馬鮫魚等,鯨、海豹、企鵝也很多。棘皮動物中多海膽、海參、蛇尾、海百合等。海生哺乳動物中儒艮是印度洋特產。波斯灣和斯里蘭卡島盛產珍珠。此外,植物有各種藻類及各種紅樹林。

礦產

  石油極為豐富,波斯灣、紅海、阿拉伯海、孟加拉灣、蘇門答臘島與澳大利亞西部沿海都蘊藏有海底石油。波斯灣是世界海底石油最大的產區。

印度洋周邊國家及地區

  下面列出印度洋周邊的國家及地區(領地):

  非洲:科摩羅 吉布地 埃及 厄立特里亞 肯雅 馬達加斯加 毛里求斯 馬約特 莫三比克 留尼汪 塞舌耳 索馬里 南非 蘇丹 坦桑尼亞

  亞洲:巴林 孟加拉 英屬印度洋領地 緬甸 東帝汶 印度 印尼 伊朗 伊拉克 以色列 約旦 科威特 馬來西亞 馬爾代夫 阿曼 巴基斯坦

     卡塔爾 沙烏地阿拉伯 斯里蘭卡 泰國 阿拉伯聯合酋長國 葉門

  大洋洲:澳大利亞 阿什莫爾和卡捷島 赫德島和麥克唐納群島 科科斯(基林)群島 聖誕島 法屬南部領地

交通運輸

  印度洋是貫通亞洲、非洲、大洋洲的交通要道。東西分別經麻六甲海峽和蘇伊士運河通太平洋及大西洋。往西南繞過非洲南端可達大西洋。航線主要有亞、歐航線和南亞、東南亞、東非、大洋洲之間的航線。印度洋的海底電纜網多分佈在北部,重要的線路有亞丁-孟買-馬德拉斯-新加坡線;亞丁-可倫坡線;東非沿岸線。塞舌耳群島的馬埃島、毛里求斯島和科科斯群島是主要海底電纜樞紐站。沿岸港口終年不凍,四季通航。海運量約占世界海運量的10%以上,以石油運輸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