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保中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周保中

  周保中(1902—1964),东北抗日联军创建人和杰出领导人,著名抗日民族英雄。原名奚李元,字绍黄、绍元,白族云南省大理市湾桥人。1902年2月7日出生在云南省大理府太和县湾桥村(今大理市湾桥镇)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里。父亲奚发霖,又名奚玉龙,是和湾桥相邻的塔桥(今银桥)村人,白族,地皮匠,到湾桥入赘李家。母亲李氏,因家庭贫寒,从小到湾桥李家做童养媳,长大成亲生长子李树材,不久丈夫去世,又招奚发霖为夫。从周保中开始,兄弟依次为奚李茂、奚李盛、奚李兆,均以奚、李取名,以示不忘父系和母系双方的祖宗。

  1908年,周保中6岁那年,不幸染上天花,高烧、昏迷、说胡话。在父母亲的精心看护和各种草药的治疗下,周保中大难不死,病情一天天好转。后来,他的天花是治愈了,可脸上却留下了满天星似的斑痕,俗称“麻子”。

  周保中自幼聪颖,他又是父亲入赘李家的第一个儿子,父母疼爱他,决心再困难也供他读书,先将他送到村里一位杨先生开办的私塾上学,后又到大理城节孝祠读小学。1915年,周保中以优异成绩考入省立大理第二中学读初中。但进入初中二年级不久,周保中家乡又遭兵匪抢劫,家里一贫如洗,他只好中途辍学回家务农。

  1917年春节过后,周保中说服了父母亲,随同堂叔奚济霖的马帮,经过10多天的长途跋涉,从大理来到了昆明,报名云南陆军一师士官教导队,被录取后参加了训练和学习。后随军经贵州、四川、鄂西和陕南,参加“靖国护法”战争,由中士、上士升任少尉排长、中尉代理连长。投身于北伐战争,转战湖南、湖北、江西等地,参加了攻打南昌、袭击雨花台等著名战斗,多次荣立战功,成为一名骁勇善战的少将副师长。1927年7月上旬,在白色恐怖之下,毅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8年4月,中共湖南省委机关遭到破坏,时任驻湖南六军少将军事参议的周保中的中共党员身份暴露,蒋介石下令通缉周保中,他只好离开长沙到上海,在中共中央军委做军运工作。1928年11月,中共中央决定派周保中到苏联学习。党组织给他弄到了一张名叫“周保中”的出国护照,从这时起“周保中”这个名字一直伴随着奚李元。后来,“周保中”这个名字,响遍了东北的白山黑水。

  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侵略战争,侵占中国的东北三省。周保中向组织申请回国抗日,中国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同意了周保中回国抗日的申请。1931年11月,周保中经天津、北京到达上海。中央军委书记周恩来亲自找周保中谈话,具体布置周保中到东北领导抗日的任务。

  1932年,周保中去到东北哈尔滨,任满州省委委员、军委书记。满州省委指派周保中到宁安组织和领导吉东地区的抗日斗争。当时的吉东地区,既有抗日自卫军,抗日救国军,还有大刀会、红枪会等组织,这些抗日武装成份不一,派系间矛盾尖锐,是群龙无首,一盘散沙。周保中靠讲诚信,捧真心,坦荡磊落,做各抗日武装的工作。1932年8月,救国军总司令王德林聘请周保中为总参议,周保中率部打宁安,攻安图,战桦甸,在战斗中冲锋在前,受伤不下火线,用真心诚意抗日的行动赢得了抗日民众的信任。

  从1932年初到1945年秋,周保中在东北历任中共满洲省委委员和军委书记、中共吉东省委书记、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军长、抗联第二路军总指挥兼政委、东北抗联教导旅旅长、苏联红军长春中央警备旅司令部副司令、东北人民自卫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中共东北局委员等职。

  抗日战争胜利后,周保中按照党中央的指示,率部立即投入了解放东北的战斗。1946年4月,他指挥攻打长春,歼灭国民党军2万余人。在东北三年解放战争中,周保中先后任东北民主联军副总司令兼东满军区司令员、吉林军区司令员、东北军区副司令员、吉林省人民政府主席等职,为东北人民的解放作出了重大贡献。

  1949年8月,周保中奉命从吉林赶赴北京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高级干部会议。会后,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周恩来副主席、朱德总司令先后接见了周保中,询问了他对今后工作安排的意见。毛主席对周保中说:“原来曾考虑把你留在中央军委,但云南省地处西南边疆,同缅甸、老挝、越南接壤,地位重要,情况复杂,那里必须有适当的领导干部。你是云南出生的,因抗日的关系在云南群众中有威望,因此与朱总司令、少奇同志商量后,最后决定派你到云南去担任云南省人民政府主席,主持云南工作”。周保中接受党中央调他回云南工作的任务后,带着严重的风湿性心脏病,于1950年2月20日,与二野四兵团的陈赓宋任穷等领导一起,率部队进入昆明城,受到昆明12万人民群众的夹道欢迎。

  周保中回到云南后,先后担任中共西南局委员、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中共云南省委委员、云南省军政委员会副主席、云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云南省协商会议主席、云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统战部长、昆明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副主任等职。由于云南省人民政府主席、昆明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陈赓将军先是指挥部队作战,后于1950年6月前往越南帮助工作,所以,云南省的主要工作担子压在了周保中身上,真是身兼十数职,日理万机。周保中在接管政权、巩固革命新秩序、恢复和发展生产、整顿金融和市场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为解放初期云南的革命和建设呕心沥血、夜以继日地工作着。

  同时,周保中还着力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与少数民族上层代表人物一道工作。他亲自做过团结工作的有傣族地区的召存信、刀京版、方克光、多永安等,景颇族司拉山,傈僳族裴阿欠、霜耐冬,彝族茶光周,藏族喜饶活佛、松谋活佛、汪学鼎等,拉祜族李光华、张光明,苗族王有道、项朝宗等等。经过一系列的争取和教育,疏通了民族关系,增进了民族团结。周保中还先后到保山、德宏、怒江、临沧、大理、丽江等地视察和调研,主持制订了《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各级政权机构组织暂行条例》、《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试行方案》等政策法规,有力地促进了民族地区各项事业的发展。周保中由于在战争年代5次负伤,在工作中积劳成疾,患有严重的心脏病、胆结石等多种疾病,1953年5月周恩来总理派专机将周保中接到北京治疗。

  从1953年5月至1964年2月,周保中的大部分时间是在病床上渡过的。在这些年里,他先后担任过中共第八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委员、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常委、第一、第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和第二届全国政协常委等领导职务。同时,他以顽强的毅力,一边与病魔作斗争,一边撰写文史资料。周保中先后撰写了《东北抗日游击战争概况》、《东北抗日游击运动和东北抗日联军》、《杨靖宇和他的队伍》、《永不褪色的红旗》等文史资料共70多万字,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真是躬鞠尽瘁,死而后已。

  1964年2月21日,周保中与世长辞,享年6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