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洋(Atlantic Ocean)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大西洋在地球上的位置

  大西洋英語:Atlantic Ocean),世界第二大洋,原面積8,221.7千平方公里,在南冰洋被確認後,面積調整為7,676.2千平方千米,平均深度3,627米,最深處波多黎各海溝深達8,605米。從赤道南北分為北大西洋和南大西洋。北面連接北冰洋,南面則以南緯66度與南冰洋接連。大西洋這個中文名稱,最早來自于萬曆十一年(1583年)義大利傳教士利瑪竇廣東肇慶所翻譯的一本名叫《山海輿地全圖》的世界地圖冊,雖然從今天的角度看該地圖錯誤頗多,但是其中大西洋這個中文翻譯從那時起便一直沿用至今。

  大西洋古名阿特拉斯海,名稱起源於希臘神話中的雙肩負天的大力士神阿特拉斯。英語大西洋(Atlantic)一詞,源於希臘語,意謂希臘神話中擎天巨神阿特拉斯 (Atlas)之海。按拉丁語,大西洋稱為“Mare Atlanticum”,希臘語的拉丁化形式為Atlantis。原指地中海直布羅陀海峽加那利群島之間的海域,以後泛指整個海域。在有些拉丁語的文獻中,大西洋也稱為“Oceanus Occidentalis”,意即西方大洋。

  古代對大西洋的有關知識,均載於托勒密的地圖裡。1440~1540年間,大西洋上的幾乎全部島嶼以及大洋的陸界基本測繪清楚。1819~1821年間,發現南極大陸及其周圍的島嶼。1770年,B.佛蘭克林組織編繪的北大西洋海流圖(主要描述了灣流的路徑)製版付印。19世紀以後,進入海洋學調查研究階段。在各國組織的調查中,較重要的有英國的“挑戰者”號(1872~1876)、“發現”號(1925~1927和1929~1938)、俄國的“勇士”號(1886~1889)、德國的“羚羊”號(1874~1876)和“流星”號(1925~1927)等考察活動,以及美國海岸及大地測量局對灣流的調查等。20世紀70年代以來,對大西洋進行了海-氣相互作用聯合研究(Jasin)、多邊形-中大洋動力學實驗 (POLYMODE)、全球大氣研究計畫大西洋熱帶實驗(GATE)和法摩斯計畫(FAMOUS)等專題調查和海上現場試驗,使人們對大西洋有了更多的瞭解。

  大西洋西面界線為南美洲北美洲。北連北冰洋,其中相隔了北極群島、格陵蘭〔分隔點為法韋爾角〕、加拿大東部的拉布拉多半島(分隔點為伯韋爾港)、冰島揚馬延島斯匹次貝根群島(分隔點為其最南點)及歐洲大陸(分隔點為諾爾辰角)。與北冰洋的連接處為丹麥海峽格陵蘭海挪威海巴倫支海大衛斯海峽。東面界線為歐洲非洲,並連接地中海黑海。東南面與印度洋連接,以東經20°非洲南端厄加勒斯角的經線為界線向南至南極洲(一說為南冰洋)。西南面與太平洋連接,連接處為德雷克海峽,分界為南美洲南端合恩角的經線西經67°16′線為界,即從火地群島沿德雷克海峽西端到查理斯角連線。與太平洋之間另外有人工的巴拿馬運河作連接。南面則以南緯60度為界,與南冰洋相連。

概述

  位置:位歐州、非洲與美洲和南極洲之間。

  面積:原面積8,221萬7千平方公里,在南冰洋被確認後,面積調整為7,676.2千平方千米,為世界第二大洋。

  範圍:大西洋南接南極洲;北以挪威最北端-冰島-格陵蘭島南端-大衛斯海峽南邊-拉布拉多半島的伯韋爾港與北冰洋分界;西南以通過南美洲南端合恩角的經線同太平洋分界;東南以通過南非厄加勒斯角的經線同印度洋分界。大西洋的輪廓略呈S形。

  深度:平均深度3,627米,最深處波多黎各海溝深達8,605米。

  地理分區:根據大西洋的風向、洋流、氣溫等情況,通常將北緯5°作為南、北大西洋的分界。大西洋在北半球的陸界比在南半球的陸界長得多,而且海岸曲折,有許多屬海和海灣。

  重要的屬海和海灣加勒比海墨西哥灣地中海黑海北海波羅的海比斯開灣幾內亞灣哈得孫灣巴芬灣聖勞倫斯灣威德爾海馬尾藻海等。

  重要的島嶼和群島大不列顛島愛爾蘭島冰島紐芬蘭島古巴島伊斯帕尼奧拉島及加勒比海和地中海中的許多群島,格陵蘭島也有一小部分位於大西洋。

  重要海峽英吉利海峽多佛爾海峽直布羅陀海峽土耳其海峽卡特加特海灣厄勒海峽大貝爾特海峽小貝爾特海峽

  重要港口

  北美洲:紐約港邁阿密

  歐洲:阿姆斯特丹普利茅斯

  南美洲:里約熱內盧布宜諾賽勒斯


  四大洋:按面積由大到小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因為海洋學上發現南冰洋有重要的不同洋流,於是國際水文地理組織於2000年確定其為一個獨立的大洋。
  七大洲:按面積從大到小為: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大洋洲。北美洲與南美洲合稱美洲,從社會政治角度,將美洲西班牙語和葡萄牙語盛行的地區:墨西哥、大部分的中美洲南美洲以及加勒比海地區稱為拉丁美洲


自然環境

海底地形

  大西洋海底地形特點之一是大陸棚面積較大,主要分佈在歐洲和北美洲沿岸。超過2000米的深水域占80.2%,200-2000米之間的水域占11.1%,大陸棚占8.7%,比太平洋、印度洋都大。其二是洋底中部有一條從冰島到布韋島,南北延伸約15 000多千米的中大西洋海嶺,在赤道地區被狹窄分水鞍所切斷,一般距水面3 000米左右,有些部分突出水面,形成一系列島嶼。整條海嶺蜿蜒成S形,把大西洋分隔成與海嶺平行伸展的東西兩個深水海盆。東海盆比西海盆淺,一般深度不超過6 000米;西海盆較深,深海溝大都在西海盆內。在南半球,中大西洋海嶺主體向東、向西還伸出許多橫的山脊支脈,如伸向非洲西南海岸的沃爾維斯海嶺(鯨海嶺),伸向南美洲東海岸的裡奧格蘭德海丘。在中大西洋海嶺的南端布韋島以南為一片水深5 000多米的地區,稱大西洋-印度洋海盆。南桑威奇海溝深達8 428米,為南大西洋的最深點。中大西洋海嶺的北端則相反,海底逐漸向上隆起,在格陵蘭島、冰島、法羅群島和設德蘭群島之間,海深不到600米。大西洋東部地區,特別在北半球的熱帶和亞熱帶,有許多水下淺灘。  

大陸邊緣帶

  包括大陸架、大陸坡和大陸隆起,其面積約占洋底面積的1/3。其中大陸架面積921萬平方千米,占洋底面積的1/10,略小於太平洋 ,而超過印度洋大陸架面積近2倍。大陸架的寬度從幾十千米到上千千米不等,以大西洋東北部的波羅的海和北海,以及西北歐大不列顛島周圍和挪威海沿岸海域最寬廣,最寬處達1000千米以上,是世界海洋中最寬、最大的大陸架之一。南美沿岸大陸架最寬處也近於1000千米,北美紐芬蘭、佛羅里達附近大陸架也較寬廣。然而比斯開灣以南非洲沿岸大陸架很窄,不超過100千米,有的地段只有20~30千米。北美大陸東岸、南美大陸北岸加勒比海沿岸大陸架都較狹窄。大陸架外緣是大陸坡 ,面積約768萬平方千米,其中沿歐非大陸架的大陸坡比較陡,坡度大約為5°~10°,寬度一般只有20~30千米;在美洲的大陸坡比較和緩,坡度多在3°以內,寬度超過50~80千米;而墨西哥海盆西緣和阿根廷東側的大陸坡形態呈階梯狀,大致從100~200米逐級降至深5000米以上,這同大陸地殼的間歇性抬升運動相聯繫。大西洋大陸坡的平均坡度為3°5′,小於太平洋。大陸坡與洋盆之間有些地方有大陸隆起分佈,其坡度遠比大陸坡為小,如格陵蘭-冰島隆起、布萊克隆起和瑪律維納斯隆起等。大陸坡上還分佈有上百條海底峽谷,以北美東側的大陸坡上最多,是濁流沖刷、侵蝕而成或構造作用形成。

過渡帶

  包括島弧、邊緣海盆、海底高地及深海溝,面積很小。大西洋中的島弧帶和深海溝有兩條:一條是由大、小安的列斯群島組成的雙列島弧帶和其北側的波多黎各海溝(長1550千米,平均寬度120千米,最深處9218米);另一條是南美南端與南極半島之間由南喬治亞島、南桑威奇群島和南奧克尼群島組成的向東延伸的島弧帶及島弧東緣的南桑威奇海溝(長約1450千米,平均寬70千米,最大深度8264米)。

大洋中脊

大西洋中脊是大西洋中部一條縱貫南北的山脈,中脊的峰是鋸齒形的,分佈在大西洋中間,大致與東西兩岸平行,呈“S”形縱貫南北,自北極圈附近的冰島開始,曲折蜿蜒直至亞述爾群島
  大洋中脊又稱海嶺,是大西洋洋底地形中最為特殊的洋底奇觀,它北起冰島,縱貫大西洋,南至布韋島,然後轉向東北與印度洋中脊相連,全長約1.7萬千米 ,寬度1500~2000千米,約占大洋寬度的1/3。面積達2228 萬平方千米,占大西洋底面積的1/4,是大西洋底最重要和最突出的地形單元。大洋中脊形似S,系由一系列狹窄和被斷裂分割的平行嶺脊組成,脊頂距海面2500~3000米,峰脊突出海面者成為島嶼,如冰島、亞速爾群島、聖佩德羅-聖保羅礁 、阿森松島、聖赫勒拿島、特裡斯坦-達庫尼亞群島、布韋島等。中脊的軸部有一條縱向的中央斷裂谷地,谷地一般深3000~4000米,寬度10多米。從中軸向兩側還有逐級降低的縱向嶺脊,嶺脊之間有12 ~40千米的裂谷。沿中脊特別是沿脊軸的中央裂谷綿延分佈著一條活躍的地震帶,表明大西洋中脊是地質構造不穩定地帶。大洋中脊還被無數橫向斷裂帶切斷並錯開,橫向斷裂帶走向與中脊近於垂直,在地形上表現為深切的線狀槽溝,其中位於赤道附近的羅曼什斷裂帶(最深處羅曼什海溝達7856米,位於南緯0°16′,西經18°35′),把大西洋中脊截成南北兩段並錯開1000餘千米,北段稱北大西洋中脊,縱貫大西洋北部,長約1.05萬千米,最寬處1500千米 ,脊頂距海面約2000~2500米。南段稱南大西洋中脊,縱貫大西洋南部,長約4500千米,脊頂距洋面2000~3000米。大西洋中脊是全球洋底中脊的組成部分。

海盆

  大西洋底部比較平坦的海盆,由於中脊中隔分為東西兩列海盆。東側自北而南有西歐羅巴海盆、伊比利亞海盆、加那利海盆、佛得角海盆、幾內亞海盆、安哥拉海盆、開普海盆;西側有北亞美利加海盆(位於馬尾藻海東南)、巴西海盆和阿根廷海盆。另外,在南極洲附近還有一個寬闊的大西洋-印度洋海盆。這些海盆平均深度4000~6300米,面積約占大西洋底面積的1/3。大西洋洋底的深海沉積物以抱球蟲軟泥和翼狀蟲軟泥為主,其次有矽藻軟泥和放射蟲軟泥以及紅粘土,它們占大洋洋底深海總面積的80%。

氣候

  大西洋南北伸延、赤道橫貫中部,氣候南北對稱和氣候帶齊全是明顯特徵。同時受洋流、大氣環流、海陸輪廓等因素影響,各海區間氣候又有差別。大西洋赤道帶是低氣壓帶,又是南北信風的輻合帶,風力微弱、風向不定,稱無風帶。同時上升氣流強盛、多對流性雲系降水,年降水量多達2000毫米,為大西洋中的多雨帶。副熱帶是高壓帶,氣流以下沉輻散為主,雲雨稀少,天氣晴朗,蒸發旺盛。一般降水量500~1000毫米,高壓中心(大洋東部亞速爾群島附近)海域年降水量只有100~250毫米,大大少於蒸發量,成為大西洋中的乾燥帶。從副熱帶高壓帶下沉流向赤道低壓帶的氣流稱信風帶,北半球為東北信風,南半球為東南信風。信風風向穩定、風力較大(3~4級),成為大西洋中重要風帶,並是大洋表層洋流形成和維持的動力 。從副熱帶高壓下沉流向副極地低壓帶的氣流,稱盛行西風帶,是中高緯度強大的行星風帶,也是南北緯40°~60°西風漂流形成的動力。西風帶還經常同來自極地的冷空氣相匯。形成鋒面和氣旋,產生多變天氣和較多降水,尤其冬季常常帶來暴風雪,給高緯海區造成狂風巨浪,嚴重影響航運和海上漁業、石油工業生產。北半球60°以北的高緯海區(主要是東部)受暖流和氣旋影響,年降水量可達1000毫米左右;而南半球60°以南海域,因空氣乾冷和沒有暖流調劑 ,降水量很少,一般在100~250毫米間。

  大西洋上的氣溫分佈與太平洋基本相似,既沿緯度方向延伸,又從赤道地區向高緯遞減。赤道地區氣溫最高。年均溫25~26℃,氣溫年變幅很小(一般不超過3℃)。南北緯20°附近,最熱月氣溫達25℃左右,最冷月為20℃左右。南北緯40°附近,北大西洋因受暖流影響,氣溫高於南大西洋,最熱月為20℃,南大西洋只有15℃,最冷月分別為13℃和10℃。南北緯60°附近,北大西洋的暖流增溫效應更為明顯,最熱月氣溫達10℃,南大西洋則為0℃,最冷月分別為0℃和-10℃,因而北大西洋上的氣溫暖于南大西洋。同時大西洋東西沿岸受寒、暖流的不同影響,造成南北緯30°間的大洋西部氣溫高於東部約5℃左右。北緯30°以北的大洋東部氣溫高於西部約5~10℃,而南緯30°以南,因陸地變窄、海域寬闊以及西風漂流影響,大西洋東部和西部氣溫之差不太明顯。   

水文

  大西洋的水文特徵具有明顯區域特性。在大氣環流直接作用下,在南北副熱帶海區各形成一個巨大的反氣旋型環流系統,北大西洋為順時針環流,南大西洋為逆時針環流。在兩大環流系統之間的海區有一支赤道逆流,其流向與南北信風相反,從西向東流。在北大西洋的中緯度海區和南大西洋的高緯度海區,又各形成一個完整的副極地氣旋型環流。

  大西洋赤道流是由南北信風直接作用形成,並在赤道兩側自東向西流動。南赤道流自非洲沿岸以日平均20~55千米速度向西流,流至南美巴西桑羅克角時,受陸地“尖角”作用分為兩支:北支為圭亞那暖流,南支為巴西暖流。南支厚度約100~200米。沿南美東岸南流,流至拉普拉塔河附近與福克蘭寒流相匯進入西風漂流,再向東流在42°~48°間直抵非洲西南海域,主流繼續隨西風漂流東流;另一支流沿非洲西岸北流,形成本格拉寒流,寒流寬度、厚度較薄,流速較緩,向北直抵赤道附近,並與南赤道流相匯,構成一個南大西洋反時針的洋流系統。北赤道流始於佛德角群島,以日平均35~40千米速度橫渡大西洋,流至小安的列斯群島附近分為兩支:一支沿群島北側流向西北,稱安的列斯暖流;另一支穿過群島進入加勒比海,與圭亞那暖流相匯稱加勒比暖流。加勒比暖流從尤卡坦海峽進入墨西哥灣,然後從佛羅里達海峽流出,稱佛羅里達暖流,流至北緯35°附近與安的列斯暖流匯合稱墨西哥暖流,沿北美東岸北流,至北緯40°附近又同北來的拉布拉多寒流相匯,並進入西風帶東流,稱北大西洋暖流。暖流呈扇形散開,流到大西洋東岸,主流轉向西歐以至西北歐沿岸,並繼而向東北伸展至北冰洋。另一支洋流轉而向南流,沿非洲西北海岸南下形成加那利寒流,流至佛德角群島附近又分兩支,一支與北赤道流相匯,構成北大西洋順時針洋流系統;另一支繼續南下並逐漸變暖,進入幾內亞灣形成幾內亞暖流。幾內亞暖流與進入幾內亞灣的赤道逆流匯合增強了幾內亞暖流的強度,使幾內亞灣內常年存在著一個熱低壓,有助於熱帶季風的形成和維持。

  墨西哥暖流簡稱灣流,是世界大洋中最強大的一支暖流。一般把自佛羅里達海峽至美國東南部的哈特勒斯角段稱為佛羅里達暖流;哈特勒斯角至西經45°一段稱墨西哥灣暖流,可見墨西哥暖流並不在墨西哥灣內。自西經45°以東稱北大西洋暖流。以上3部分合起來統稱灣流系統。灣流系統中自佛羅里達海峽流出的暖流,寬度60~80千米,深度800米,暖流中央部分表層水溫達30.5℃,10米深處水溫為27.5℃,每晝夜流速為130~150千米,每小時平均流出暖水量約900億噸以上,約為世界河流總徑流量的20倍。暖流從海峽流出後,又有巨大的安的列斯暖流匯合,同時東北信風還不斷把馬尾藻海域的暖水吹來補充,以致熱水量不斷增多,使得暖流在沿北美大陸北流中尤其是跨越大西洋抵達西歐、北歐沿海流動中對流經海區產生著巨大增溫作用。據估算,每年供給北歐1米長海岸的熱量相當於燃燒6萬噸煤發出的熱量,使挪威沿海1月氣溫比同緯度帶要高出15~20℃之多,使極圈內部分海域並不結冰,摩爾曼斯克港等成為不凍港。來自北冰洋沿拉布拉多半島南下的洋流稱拉布拉多寒流,它在紐芬蘭島東南北緯40°附近與墨西哥暖流相匯,造成這一海域經常大霧彌漫及溫水性魚群和冷水性魚群相彙聚,形成世界有名的紐芬蘭漁場。拉布拉多寒流還經常從北冰洋或格陵蘭帶來巨大冰山或浮冰,不僅降低海水溫度,也給海上航運帶來嚴重威脅。南大西洋海冰形成於南極大陸近岸海區,並可擴展到南緯55°以南的廣大海域,甚至可漂浮到南緯40°~35°附近。估計每年從北冰洋和南極大陸邊緣進入大西洋的冰量分別達900和1600立方千米。

  大西洋表層海水溫度的分佈和變化同氣溫的分佈、變化相聯繫。赤道地區水溫最高,年均溫為25~27℃,並從赤道向高緯逐漸降低。水溫的年變幅以赤道海區最小,一般在1~3℃之間,北緯30°~50°和南緯30°~40°間增大到5~8℃,而高緯度海區年變幅又有些變小,近北極海區約4℃ ,南極海區大約只有1℃。但受大陸氣候或寒、暖流、鋒面等因素季節變動影響明顯的局部海區,表層水溫的年變幅可達10℃以上。從總體來看,大西洋南北兩端地形開敞,受北冰洋和南極水域的冷水和浮冰影響明顯,因而其表層水溫平均只有16.9℃,低於太平洋和印度洋。

  大西洋表層海水平均鹽度為35.9‰。在副熱帶海域因蒸發強盛,降水量少,鹽度高達37.3‰,尤其亞速爾群島西南的信風帶內,平均鹽度達到37.9‰,南緯10°~20°之間的巴西近岸海區年均值也達37.6‰。赤道海區因年降水量多於年蒸發量,鹽度降至35.0‰左右。大洋的表層洋流對鹽度分佈也有影響,例如灣流和北大西洋暖流把鹽度較高的海水輸向高緯度的大洋東側,而鹽度較低的北冰洋海水(低於34)輸向大洋西側,因而高緯度大西洋東側表層海水鹽度大於西側。南緯45°以南的西風漂流區,表層海水等鹽度線幾乎與緯圈平行。

資源

礦產資源

  主要有石油、天然氣、煤、鐵、重砂礦和錳結核等。大西洋兩岸邊緣的海盆中構成兩個油氣帶,即東大西洋帶和西大西洋帶。西大西洋油氣帶主要包括:①委內瑞拉北部的馬拉凱博湖海底油田和委內瑞拉和特立尼達島之間的帕裡亞灣油田。已探明儲量40.2億噸,天然氣8624億立方米。近年來油田年開採量近1億噸 ;天然氣 50億立方米。②墨西哥灣海底油田,主要分佈在西南部的坎佩切灣和美國德克薩斯州和路易斯安那州沿海。其中坎佩切灣石油探明儲量近50億噸(1978),美國所屬墨西哥灣大陸架區石油儲量為20億噸,天然氣儲量3600億立方米。東大西洋油氣帶包括:①北海大陸架油田,已探明儲量超過40億噸,天然氣為3萬億立方米(1977)。近年來石油年產量達1億多噸 ,天然氣年產量近1000億立方米。北海油田的開採極大地改善了北歐國家的能源條件,然而北海海域秋、冬季多風暴,且多陰雨,給海上鑽探、開採帶來艱巨性,並提高了採油成本。②幾內亞灣一帶以尼日利亞為主的海洋油區,其儲油量約26億噸。此外在大西洋西岸的加拿大、巴西、阿根廷的近海大陸架也相繼發現油氣資源,部分已投產。

  海底煤炭主要分佈在英國東北部蘇格蘭的近海和加拿大新斯科舍半島外側的大陸架。英國的海底煤藏量不少於5.5億噸,每年採煤量達2000~2500萬噸。此外在西班牙、土耳其、保加利亞、義大利等國沿海海底也發現有煤的儲藏。在北美加拿大的紐芬蘭島東側有世界最大海底鐵礦。估計儲量超過20億噸,已開採。波羅的海、芬蘭灣也有海底鐵礦。大西洋還有重砂礦,美國、巴西、阿根廷、挪威、丹麥、西班牙、葡萄牙、塞內加爾等海岸外都有發現。大西洋深4000~5000米海底廣泛分佈著錳結核,總儲量約1萬億噸,主要分佈在北美海盆和阿根廷海盆底部,其富集程度和品位均不及太平洋和印度洋。   

生物資源

生活于大約1000米的海洋深處的琵琶魚新物種
  大西洋生物資源豐富,最主要的是魚類,其捕獲量約占大西洋中海洋生物捕獲量的90%左右。大西洋的漁獲量曾居世界各大洋第一位,60年代以後低於太平洋,退居第二位。但單位面積漁獲量達250千克/平方千米,居世界首位。捕獲量最多的是東北諸海域,即北海、挪威海、冰島周圍,年漁獲量約占大西洋總漁獲量的 45%,單位面積產量平均達830千克/平方千米,大陸架區域約1200千克/平方千米。其次是大西洋西北海域,漁獲量占總漁獲量的20%,單位面積平均漁獲量690千克/平方千米。其中紐芬蘭、美國、加拿大東側大陸架海域單位面積產量高達1500千克/平方千米,是世界大洋中單產最高的漁場。另外,加勒比海、比斯開灣、安哥拉、納米比亞沿海也是重要的捕漁區。大西洋靠近南極洲的海域是磷蝦和鯨的重要捕獲區。大西洋海域捕獲的主要魚類有鯡魚、北鱈魚、毛鱗魚、長尾鱈魚、比目魚、金槍魚、鮭魚、馬古鰈魚、海鱸魚等。這些魚主要分佈在大陸架和島嶼附近陸架區。開闊水域特別是熱帶海域尚有帆魚和飛魚。西歐和北美沿岸區盛產牡蠣、貽貝、海扇、螯蝦和蟹類。當前大西洋沿海一些國家在積極發展人工養殖貽貝、沙噀等軟體動物。

歷史

  大西洋在各大洋中為最年輕的。證據證明大西洋在一億三千萬年以前因盤古大陸受到海床擴展分裂而產生。在人類最初定居在大西洋沿岸的時候,大西洋就受到廣泛探險。在哥倫布之後,歐洲探險大大加速,新的貿易路線相繼產生。大西洋因此成為歐洲與美洲間的主要動脈(稱為跨大西洋貿易(transatlantic trade))。

  以下是大西洋近代以來的重要事件:

  1492年,克里斯多夫•哥倫布在巴哈馬某處登陸。

  1858年,第一條跨大西洋電報電纜由西場(Cyrus West Field)生產,但很快失敗了。

  1865年,第一個成功的跨大西洋電報電纜由大東方號(SS Great Eastern)產生。

  1912年4月15日,泰坦尼克號撞上冰山沉沒,並有1593人喪生。

  1919年,美國的NC-4成為第一架飛機橫渡大西洋(雖然有兩次降落至小島及大海,亦有在水面上滑行幾百英里)。

  1919年後期,由阿爾科克與布朗(Alcock and Brown)駕駛的英國飛機成功成為第一架飛機不停站橫渡大西洋。(由紐芬蘭島至愛爾蘭島)

  1921年,英國人成功駕駛第一架飛艇橫渡北大西洋。

  1922年,葡萄牙人成功駕駛第一架飛艇橫渡南大西洋。

  1927年1月7日,第一個成功的跨大西洋電話打通。

  1927年,查理斯•林白成功完成第一個個人不停站橫渡大西洋的航程。(由紐約至巴黎)

  1932年,阿梅莉亞•埃爾哈特成為第一位獨自飛越大西洋的女飛行員。

  1952年,安•大衛遜(Ann Davison)成為第一個女性單獨地駕船航行橫渡大西洋。

  1980年,Gérard d'Aboville成為第一個人類划船橫渡大西洋。

  1994年,Guy Delage成為第一個人類游泳橫渡大西洋(由佛得角至巴巴多斯)。

  1998年,Benoit Lecomte成為第一個人類游泳橫渡北大西洋,而只在亞速爾群島停留一星期。

  1999年12月3日,Tori Murden成為第一個女性划船橫渡大西洋(由加那利群島至瓜德羅普),過程花了81日及距離4767公里。

交通運輸

大西洋位置示意圖
  大西洋在世界航運中處於極為重要的地位,它西通巴拿馬運河連太平洋,東穿直布羅陀海峽、經地中海、蘇伊士運河通向印度洋,北連北冰洋,南接南極海域,航路四通八達、十分便利。同時大西洋沿岸幾乎都是各大洲最發達的地區、經濟水準較高的資本主義國家,貿易、經濟交往頻繁,是世界環球航運體系中的重要環節和樞紐。在全世界2000多個港口中,大西洋沿岸佔有3/5,其中不少是世界知名港口。每天在北大西洋航線上的船隻平均有4000多艘,擁有世界2/3的貨物周轉量和3/5的貨物輸送量,是世界航運最發達的大洋。有5條主要航線:

  ① 歐洲與北美間的北大西洋航線

  ② 歐洲與亞洲、大洋洲間的遠東航線

  ③ 歐洲與墨西哥灣和加勒比海間的中大西洋航線

  ④ 歐洲與南美間的南大西洋航線

  ⑤ 從歐洲沿非洲大西洋岸到開普敦的航線

  其中北大西洋航線最繁忙,世界商船的1/3以上航行在這條航線上。海運的主要貨物是石油和石油製品,其次是鐵礦石、穀物、煤炭、鋁土及氧化鋁等。沿岸主要港口有:歐洲的格但斯克、漢堡、鹿特丹、安特衛普、倫敦、利物浦、勒阿弗爾、馬賽、熱那亞、的里雅斯特、康斯坦察、奧德薩等;非洲的亞歷山大、達爾貝達(卡薩布蘭卡)、蒙羅維亞、哈科特港、開普頓等;北美洲的紐約、費城、巴爾的摩、諾福克、坦帕、新奧爾良、休士頓等;南美洲的馬拉凱博、圖巴蘭 、里約熱內盧、布宜諾賽勒斯等。其中鹿特丹是世界最大海港,最高年輸送量達3億噸。20世紀70年代北大西洋海底電纜總長達20萬千米,其中16條是連接西歐與北美間的海底電纜。大西洋的上空是聯繫西歐、北美、南美和非洲間的交通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