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心理学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宗教心理学汉语拼音:zonɡjiɑo xinlixue;英语:religion, psychology of),研究宗教信仰的心理活动特点和规律的应用社会心理学领域。介于心理学宗教学社会学之间的一门综合学科,主要研究宗教思想宗教意识的内容和结构、宗教情感的特点,以及宗教在个人和社会精神生活中的心理功能。

  宗教心理学的发展可分为3个时期:

  ①创建发展时期。宗教心理的研究往往追溯到古希腊和中国先秦时期。在科学心理学建立之前,宗教心理学通常是哲学心理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例如,德国哲学家L.费尔巴哈从哲学心理学角度,对宗教信仰的心理根源作过详细的分析研究。19世纪末,德国心理学家W.冯特开创了独立于哲学的心理学,并通过他的《民族心理学》系统地研究了原始人宗教、民族宗教、多神宗教和世界宗教,被称为西方宗教心理学的奠基者,他的《民族心理学》成为宗教社会心理学创建的标志。他提出了宗教演化四阶段的假说:由原始人的魔力崇拜发展到图腾崇拜,然后进入英雄崇拜和多神崇拜,最后发展到人道宗教阶段。在美国,冯特的学生S.霍尔从个体宗教意识的发生系统地研究了青年的宗教意识。随后,霍尔的学生E.D.斯塔巴克探讨了宗教与道德问题,并着重对教徒的皈依经验,特别是青年皈依宗教信仰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霍尔和斯塔巴克不仅最早使用“宗教心理学”一词,还创办了美国最早的《宗教心理学杂志》。1900年斯塔巴克的《宗教心理学》一书出版,标志着美国宗教心理学的形成。这一时期通常被称为宗教心理学发展的古典时期,影响最大的是W.詹姆斯的《宗教经验之种种》。

  ②向深层潜意识发展时期。1909年S.弗洛伊德和C.G.荣格访问美国之后,宗教心理学的研究又深受精神分析和分析心理学的影响,开始向无意识领域发展。在这期间,弗洛伊德的《图腾与禁忌》、《一种幻想的未来》、《摩西与一神教》等著作集中反映了精神分析对宗教、上帝、宗教戒律、宗教仪式和神话等的分析解释。荣格的《宗教心理学》和E.弗罗姆的《基督教义的心理分析》则分别代表了分析心理学和新精神分析对传统精神分析宗教理论的修正,以及潜意识研究方面的成果。

  ③战后发展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宗教心理学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G.W.奥尔波特倾向于从人格心理学角度探讨个体宗教心理,他的《个体及其宗教》是这方面研究的重要成果。此外,美国精神分析学家E.H.埃里克森对人格同一性,特别是宗教同一性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他的《青年路德:一个精神分析和历史的研究》(1958)一书对宗教人格的研究颇具深意。20世纪60~70年代英国社会心理学家M.阿盖尔对宗教行为、宗教态度以及宗教心理根源进行了广泛的实证性研究,著有《宗教行为》和《宗教社会心理学》。美国社会心理学家L.费斯廷格在《预言的破灭》一书中,从态度变化的角度论述了有关宗教态度变化中认知失调的表现。

  中国宗教心理学研究较少。20世纪初,个别大学和神学院曾有外籍教师举办过有关宗教心理学的讲座。陈大齐曾撰写《迷信与心理》一书。30年代,唐钺翻译了詹姆斯的《宗教经验之种种》。此后,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几乎无人涉足宗教心理学领域。80年代以来,社会心理学在中国发展起来,社会心理学书籍中更多地提到宗教心理学,但是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仍然很少。

参见条目


→ 学科目录: 宗教(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