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泽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张泽(1882-1940),中国画家。字善孖(一作善子,又作善之),号虎痴、虎髯等。四川内江人。自幼随母学习绘画,后进内江师范学堂学习,曾任教于内江小学和内江中学。1903年东渡日本,先入明治大学经济科学习,后因爱好绘画,又入该校美术专修科。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日本成立,旋即加入。归国后,参加了同盟会的革命活动,曾任四川省咨议局议员。辛亥革命后,任蜀军第二师第二旅少将旅长。后因反对袁世凯复辟称帝,被通缉,而再次出亡日本。1919年返川,后调至北京,历任总统府咨议、财政部佥事、国务院咨议、直鲁豫巡阅使署顾问等职。1927年因愤于官场腐败,毅然辞去一切职务,归隐上海,任上海美专教授,与八弟张大千以书画售市维生。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抵达重庆,被聘为国民政府赈济委员会委员,创作多幅作品,宣扬抗日救国,并在各地巡回展览。后接受国民政府的委托,出国宣传募捐,先后在法国、美国举办画展和讲演,宣传介绍中国人民抗日斗争,期间共举办100多次画展,前后所得捐款共达美金20多万元,其中个人义卖画虎就得款10多万美元,当时的法国总统伦白朗称他是“东方近代艺术代表”,并获美国纽约佛恩大学特名誉法学博士学位,任华盛顿黑人大学、芝加哥艺术学院、哥伦比亚艺术学院名誉教授等。1940年9月抱病归国,受到社会各界的热烈欢迎与高度评价。回国后又日夜举行报告会,介绍世界抗战局势。由于长期过度劳累,1940年病逝于重庆歌乐山。

  张善孖善画山水、花鸟、鱼虫、走兽,尤精画虎。自号“虎痴”、“虎髯”,时人则称他为“虎公”、“张老虎”。他曾在苏州网师园内豢养一虎,朝夕揣摩,创作出许多以老虎为题材的作品,名震画坛。他笔下之虎同前人画虎颇有不同。前人画虎多为臆测,着重虎威的表现,至于虎的形体结构则不免有失。而张善孖笔下猛虎,既不失虎的威猛,又富有人性,含有一种温情,同时结构准确,华南虎的特征明显。据传说,华南虎不但少有伤人之举,而且行动起居避人而动。张善孖在自己园中饲养猛虎,以观察猛虎的一举一动。他对虎的习性非常了解,所以能深刻把握虎的动态,不失于流俗。他画了12幅以各种形态的虎为题材的画,并命名为《十二金钗图》,各摘西厢记词句题之,如“临去秋波那一转”、“怎么回不过脸来”、终日价情思睡昏昏“等,以寓美人猛虎之意,赢得盛誉。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毅然抛弃财产和众多收藏品,走向第一线进行抗日宣传,他的画笔从未停止过。无论在颠沛的旅途中,还是在客栈昏黄的灯光下,张善孖画了很多虎,分赠给前方将士和友人,鼓励他们发扬雄风,奋勇杀敌。到达武汉后,张善孖买了一块长两丈,宽一丈二尺的白布,张挂墙上,构思创作巨幅图画《怒吼吧,中国》,宣传保家卫国的民族精神。不久,日军迫近武汉,空袭不断,张善孖又撤退到宜昌,住在三弟张丽诚家中。他不顾日军的狂轰滥炸,把全部身心倾注于巨幅国画的创作上。就在这幅画好将完成的那天傍晚,又响起了凄历的空袭警报,人们纷纷躲进防空洞,张善孖依然不动,奋笔疾挥,把希望和愤怒都泼泻在画幅上。张善孖在隆隆的爆炸声中,伴着冲天的火光,完成了这幅力作。画有上有二十八只猛虎,奔腾跳跃,追扑一线落日。老虎象征中国二十八省,威武勇猛,生气勃勃;落日象征日寇,夕阳西下,气息奄奄。他还在上面题词:“雄大王风,一致怒吼;威憾河山,势吞小丑!”后来他站在画前请人拍照。浓髯长袍的张善孖与这幅巨作融为一体,大义凛然,慷慨豪迈,显示了他的尊严与人格。

参考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