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教育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戏曲教育汉语拼音:xiqu jiɑoyu;英语:Chinese opera, education of),中国戏曲人才的培育。在历史上,曾经主要是着重于演员的培训。戏曲起源于民间,戏曲艺人处于社会底层,地位卑微,是难有专门的戏曲教育机构的。当时,大抵是师徒相传,“口传心授”,即由师父将传统剧目的表演、唱腔,逐字逐句、一招一式地向艺徒传授。通过模仿,继承前人创造的成果,然后可以登台献艺,并在不断的演出实践中提高技艺。元夏庭芝青楼集》中,便有朱帘秀与赛帘秀、燕山秀等师徒关系的记载;还有的是以家族关系为纽带,如侯耍俏、朱锦绣夫妻,天赐秀、天生秀母女等。

  唐代,玄宗时设梨园以训练乐工。后世戏曲艺人曾被称为“梨园弟子”即源于此。但当时戏曲并未形成。宋、元、明、清,历代均设有教坊,掌宫廷乐舞承应。教习、演出戏曲的机构,明代有钟鼓司玉熙宫等,清代设南府(道光时改为昇平署),培训学艺太监,并吸纳一些优秀民间艺人以供奉内廷。此外,有些嗜好戏曲的贵族缙绅设立的家班,也曾培育过戏曲人才。元代,杭州路总管海盐人杨梓“家僮千指,无有不善南北曲者”(姚桐寿《乐郊私语》),这是较早的记录。家班的盛行,在明代中叶以后。明陈龙正《几亭全集》卷二十《政书》称:“每见士大夫居家无乐事,搜买儿童,教习讴歌,称为家乐。”它们的主人,有不少是戏曲名家,如何元朗李开先康海王九思潘之恒沈璟屠隆吴炳等。有的还办得很有特色,如张岱《陶庵梦忆》记述的“朱元崃女戏”和“阮圆海戏”。如“阮圆海(大铖)家优,讲关目,讲情理,讲筋节,与他班孟浪不同”。“故所搬演,本本出色,脚脚出色,句句出色,字字出色”。这些家班演员有的是“小厮”,即男童,也有的是“女乐”。如清初李渔“以女乐游公卿间”。雍正乾隆时,“严禁官员蓄养歌童”,家班才渐趋消沉。

  随着戏曲艺术的发展,出现了为民间戏班培育人才的“科班”。科班出现的时间,尚难确考。明潘之恒《鸾啸小品》中,载有“名炙都下”的“郝可成小班”和“金陵兴化小班”。班中有教师,有各行当的出色的小演员,“奏技唯谨”,有的后来成了著名的角色。万历年间,昆曲小班已不鲜见,并渐成风气。班中的孩子,不少是买来的。范摅《云间据目抄》写到:“苏人鬻身学戏者其众”。所谓小班,大都是购买或招取一二十个幼童,教会几出戏,就可以边学戏边演出,为班主谋利。李渔《比目鱼》传奇中,就有关于一个江湖戏班小班的描写。清代花部勃兴,梆子汉剧楚曲)、徽剧等一些地方剧种中,也都出现了小班,后来称为科班。它们有的附属于“大班”;后来更多的则是单独成立,一般由艺人创办,如方向溪《梨园话》所说:“科班之组,多由伶工自动发起,招外界股东供给资财。然亦有独自经营,不招外股者,维其少耳。” 

  科班招收大约6~10岁的男童入学(民国初年,开始有女子科班)。学习期限为7年左右。教学以剧目为中心,口传心授,按分行学戏。基本功训练是每天的必修课程。经过一两年学习,即可登台演出。科班大都经常甚至每天演出,以增加经济收入,也丰富了学生的舞台经验。学艺与演出实践密切结合,严格的基础训练,成为科班教学的重要特色。此外,还注意因材施教,根据学生资质,决定其学习何种行当、何类脚色。如不适于演戏,则改学场面(伴奏)等行。科班的学习生活是非常严酷的。学生大都出身贫寒。入学时,家长要与社方立下“关书”,言明“(学习期内)所得银钱,俱归社中收入。在科期间,一切食宿衣履均由科班负担。无故禁止回家,亦不准中途退学,否则由中保人承管。倘有天灾病疾,各由天命”(见《京剧谈往录·喜(富)连成科班的始末》)。班中学习和生活条件差。只重学戏,不学文化。对学生用打骂管理,艺童的身心健康不受保护。七年的“坐科”生涯常被形容为“七年大狱”。

  20世纪初,随着民主思想的传播,一些有识之士立志改良戏曲。对传统的培育人才的教育方式也力图改进。如1912年西安成立的以“开发民智”、“补助社会教育,移风易俗”为宗旨的易俗社,便招收艺徒,一面学文化,一面学艺,剧社与学校合而为一,定名为“易俗伶学社”。1919年欧阳予倩主办的南通伶工学校,以及其后北京男女兼收的中华戏曲专科学校上海戏剧学校夏声戏剧学校等,都是力图办成新型的戏曲学校,造就具有较高文化知识和艺术修养的演员,取得各自的成就。这是戏曲教育的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科班教学中一些消极因素在这些学校中仍存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创办者的初衷很难如愿实现。1949年之前,旧式科班与上述这类学校是同时并存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戏曲艺术教育得到了健康发展。1950年在北京创建的戏曲实验学校(后改名中国戏曲学校),标志着新型戏曲学校的出现。其后,全国许多省、市、自治区都先后成立了中等专业性质的戏曲学校或设有戏曲专业的艺术学校。开始,主要是培养名剧种的演员和乐师,并逐渐扩展到编导、舞台美术、戏曲师资等专业。有些剧团还办起了学员班。1959年开始建立高等学府中国戏曲学院,设有表演、导演、戏曲文学戏曲音乐舞台美术等专业。20世纪90年代,开设了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从1978年起,则首先开始了对戏曲史论研究硕士、博士的培养。此外,成人教育则有由文化部或分别由各艺术研究单位、学校举办的讲习会、研讨班,培训各种专业人才。50多年来,戏曲艺术教育建立了一个崭新的完整的体系。在教学中,注意继承传统的优良经验,并有所改进和发展。如表演专业的教学在充分研究科班教学的基础上,采用基本训练与剧目成品教学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舞台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注意因材施教,德智体全面发展,重视文化艺术修养,彻底废除打骂制度,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一批各门各类的戏曲教材也已整理出版。戏曲院校培养的各种人才,已经成为戏曲艺术创作、理论研究和教学的骨干,起着继往开来、承前启后的作用。

参见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