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脱维亚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拉脱维亚国旗
拉脱维亚国徽
拉脱维亚:黑头宫,位于首都里加老城(Vecrīga)的一座建筑
拉脱维亚:首都里加街景 1
拉脱维亚:首都里加街景 2
拉脱维亚:里加市中心自由广场上建于1935年的“祖国与自由”纪念碑

  拉脱维亚共和国英语:The Republic of Latvia,英文简写:LV;拉脱维亚文:Latvijas Republika),位于欧洲东北部的国家。面积64,589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62,046平方公里,内水面积2,543平方公里。位于波罗的海东岸,北与爱沙尼亚,南与立陶宛,东与俄罗斯,东南与白俄罗斯接壤。国界线总长1862公里。平均海拔87米,地貌为丘陵和平原。气候属海洋性气候向大陆性气候过渡的中间类型。

  拉脱维亚一词源于一个古波罗的海的部落 Latgalians,它是四个波罗的海印欧部落之一。其他三个古老部落分别为Couronians, Selonians, Semigallians。这些部落的人成为当今拉脱维亚人种族之核心。公元10世纪,建立早期的封建公国。12世纪末至1562年,被日耳曼十字军侵占,后归属德利沃尼亚政权。1583~1710年,先后被瑞典、波兰—立陶宛公国瓜分。1710~1795年,被沙皇俄国占领。1795~1918年,拉东部和西部分别被俄罗斯和德国割据。

  拉脱维亚共和国于1918年成立。尽管曾经被苏联(1940-1941,1045-1991)和纳粹德国占领(1941-1945),自1920年起,拉脱维亚获得独立,并得到其他国家的承认。

  二战结束后,重新并入苏联。1990年5月4日,拉脱维亚最高苏维埃通过关于恢复拉脱维亚独立的宣言,并改国名为拉脱维亚共和国。1991年8月22日,拉最高苏维埃宣布拉脱维亚共和国恢复独立。同年9月6日,苏联国务委员会承认拉独立。9月17日,拉加入联合国。

基本国情

  国名 拉脱维亚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Latvia)。

  国旗 拉脱维亚红-白-红国旗最早见诸于公元13世纪下半叶文字记载。古代的拉脱维亚部落打着上有白色线条的红旗,走向与爱沙尼亚部落交战的战场。这一历史的证据将拉脱维亚的国旗列入世界上最古老的国旗之中。目前国旗的设计是由艺术家安西斯.西路里斯(Ansis Cirulis)于1917 年5月改制的。拉国国旗所特有的暗红色常被国际间惯称为“拉脱维亚红”。国旗颜色的比例是2:1:2(上下红条宽总是中间白条宽的两倍),国旗的宽和长的比例是1:2。拉国国旗,与国家的盾形纹徽一起,由拉脱维亚共和国1921年6月15日通过的议会特别令确定了这种版式。

  国徽 盾形国徽,是拉脱维亚共和国宣布独立之后制作的,是专为拉脱维亚国家而创作的。该盾形国徽把拉脱维亚民族国家的象征与各古代历史区域结合起来。国徽上部分的太阳象征着拉脱维亚民族的国家。国徽上面的三颗星表达历史上的各区域(维德泽默、拉特加勒和库泽默-泽姆加里)都包括在统一的拉脱维亚之中的意思。历史文化地区也是由十七世纪就已经出现的古老的画像为特征。拉脱维亚西部的库泽默和泽姆加里地区是由红狮子为象征。1569年初,在库泽默原来的公爵盾形纹徽上就是以狮子为象征。东部的维德泽默和拉特加勒地区是由银色的半狮半鹰的怪兽为象征。拉脱维亚国徽的设计者是拉脱维亚艺术家里查德.扎里斯(Rihards Zarins)。

  国歌 《上帝祝福拉脱维亚》。歌词和音乐是由著名的卡里斯.保曼尼斯(Karlis Baumanis)先生写的。国歌首先出现在19世纪后半叶,当时拉脱维亚人正开始公开地表达他们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实体的强烈意识。虽然大多数拉脱维亚人还不敢梦想完全从沙皇俄国统治下独立为一个自主的国家,但是“上帝祝福拉脱维亚”为激发民族意识起到强催化剂的作用。歌词中使用“拉脱维亚”一词是对民族运动毫无同情心的沙皇统治的公开挑战。最初,沙皇当局禁止歌名和内容中使用“拉脱维亚”一词,让改为“波罗地海”一词。该歌在1873年6月于里加市举行的第一次歌咏节上公开演出,1918年11月18日拉脱维亚宣布独立时首次以国歌咏唱。1920年6月7日,“上帝祝福拉脱维亚”正式宣布为拉脱维亚共和国国歌。(注:当苏联于1940年6月吞并拉脱维亚后,拉脱维亚国旗、国徽和国歌在拉脱维亚国土内变为非法的长达50年之久。许多人因保留和藏有红白红旗帜或唱国歌而受到迫害。但是人们永远不会忘记拉脱维亚的象征,并为重新使用红白红民族颜色而斗争。八十年代末为独立重又开始的斗争就是标志。)

  面积 64,589平方公里。

  行政区划 设有35个县和7个市。

  人口 189.37万。拉脱维亚族占62%,俄罗斯族占25.4%,白俄罗斯族占3.3%,乌克兰族占2.2%,波兰族占2.1%。此外还有犹太、爱沙尼亚等民族。官方语言为拉脱维亚语,通用俄语。主要信奉基督教路德教派和东正教。

  首都 里加(Riga),人口63.26万 ,1月平均气温-4.6℃,7月平均气温21.4℃,全年平均气温6.7℃。

  国家元首 总统埃吉尔斯·莱维茨(Egils LEVITS),2019年7月就职,任期4年。

  重要节日 独立日(国庆节):11月18日

历史

  拉脱维亚大部分地区古称利沃尼亚,从13世纪开始由日耳曼人的利沃尼亚剑之兄弟会所影响,并转信基督教。里加(现首都)于1285年加入汉萨同盟,与欧洲其他部分保持密切的联系。

  18世纪时,俄国从瑞典和波兰获取了现拉脱维亚的所有领土。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拉脱维亚于1918年11月18日获得独立,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再次兼并拉脱维亚,并将其纳为一个加盟共和国。

  苏联于1980年代时开始进行政治改革,这也促进了拉脱维亚独立运动的发展。1991年8月21日,拉脱维亚再次宣布独立。自独立以来,拉脱维亚积极培养和西方各国的关系,并已于2004年加入欧盟和北约。

  2006年10月7日,议会选举举行。人民党获得100个席位中的23席,绿党和农民联盟获得18席,新时代党得到18席,和谐中间党占据17个席位,拉脱维亚第一党和拉脱维亚道路竞选联盟、祖国与自由联盟、为了统一的拉脱维亚人权党分别获得10个、8个和6个席位。人民党、绿党和农民联盟、拉脱维亚第一党和拉脱维亚道路竞选联盟以及祖国与自由联盟组建联合政府,艾加尔斯·卡尔维蒂斯继续担任总理。2007年5月31日,议会举行总统选举,瓦尔季斯·扎特莱尔斯当选。

地理

拉脱维亚地图

  拉脱维亚位于波罗的海三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的中心,在欧洲东北部和波罗的海东海岸。地理位置为北纬57度,东经25度。拉脱维亚地势主要为低地的平原和连绵的山脉,大部分版图领土低于海拔以上100米。同时,境内布满数以千计的河流和湖泊。数万米长的海岸线上分布有松树、沙丘和白沙海滩。

气候

  拉脱维亚气候属温和的海洋性气候,有显著的风暴及相当份量的雨雪。首都里加市夏季平均温度摄氏17.1度,冬季平均温度摄氏零下3.8度。最温暖的月份为七月,最寒冷的月份为二月。

自然

  拉脱维亚位于北欧植物区及中欧之间的自然区,风景优美,自然风光变化多样。拉脱维亚44%的土地被森林和数以千记的河流、湖泊所覆盖。拉脱维亚也是欧洲野生生物保存的最完整的国家。二万七千多种植物和动物群至今未经人类破坏。许多稀有物种如黑鹤和鹰类,都在拉脱维亚的混合林、湿地中安家栖息。拉脱维亚还有大量的水濑,海狸,猞猁和狼,以及鹿、麋、狐狸、野猪的聚集地。拉脱维亚人民喜爱在树林中赏鸟,尤其在鸟类迁徙期时的海岸或湿地上进行。

行政区划

设有35个县和7个市。

  1. 里加(首都)
  2. 陶格夫匹尔斯
  3. 杰卡布皮尔斯
  4. 叶尔加瓦
  5. 尤尔马拉
  6. 利耶帕亚
  7. 雷泽克内
  8. 瓦尔米耶拉
  9. 文茨皮尔斯

政治

2019年1月,新团结党、新保守党、KPV LV党(意为“国家属于谁”)、为了发展党、民族联盟组成新一届联合政府,新团结党成员卡林什任总理,任期至2022年。2021年6月,KPV LV党宣布退出执政联盟,其余四党组成新执政联盟继续工作。总理、外长等内阁部长留任。

【宪法】 1993年7月6日,拉议会通过决议,恢复1922年拉独立初通过的宪法。宪法规定拉脱维亚是独立的民主共和国,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构,总统由议会选举产生,任期四年,最多任两届,总任期不超过八年。总统任命总理并授权其组成政府(须经议会简单多数通过)。

【议会】 国家最高立法机构,实行一院制,由100名议员组成,任期四年,议员由18岁以上的公民直接选举产生。参选党必须获得5%以上的选票才能进入议会。本届议会是2018年10月选举产生的第十三届议会,共有7个议会党团,其中和谐党19席,新保守党13席,民族联盟党13席,为了发展党11席,新团结党11席,绿党和农民党联盟10席,KPV LV党6席,无党派独立议员17席。现任议长伊娜拉·穆尔涅采(Inara Murniece),女,民族联盟成员,2018年11月连任拉第十三届议会议长。议会领导机构为议会主席团,由主席(即议长)、两名副主席、秘书长和副秘书长5人组成。议会下设15个委员会,每年举行春季和秋季两次会议。

【政府】 现政府于2021年6月成立,成员名单如下:总理克里什亚尼斯·卡林什(Krisjanis KARINS,新团结党),副总理兼国防部长阿尔提斯·帕布里克斯(Artis PABRIKS,为了发展党),副总理兼司法部长亚尼斯·博尔丹斯(Janis BORDANS,新保守党),外交部长埃德加斯·林克维奇斯(Edgars RINKEVICS,新团结党),经济部长亚尼斯·维滕博格斯(Janis VITENBERGS, 民族联盟),财政部长亚尼斯·雷伊尔斯(Janis REIRS,新团结党),内政部长高卢贝娃(Marija Golubeva ,为了发展党),教育和科技部长穆兹涅采(Anita Muizniece ,新保守党),文化部长纳里斯·普图里斯(Nauris PUNTULIS ,民族联盟),福利部长艾格里提斯(Gatis Eglitis,新保守党),交通部长塔利斯·林凯茨(Talis LINKAITS,新保守党),卫生部长丹尼尔斯•帕夫鲁兹(Daniels PAVLUTS,为了发展党),环境保护和地区发展部长阿图尔斯·汤姆斯·佩莱什(Arturs Toms PLESS,为了发展党),农业部长卡斯帕尔斯·盖尔哈尔兹(Kaspars GERHARDS,民族联盟)。

【司法机构】 最高法院院长安格尔斯·斯特鲁佩斯(Aigars STRUPISS),2020年就职。总检察长尤瑞斯·斯图坎斯(Juris STUKANS),2020年就职。

【政党】 进入拉脱维亚第十三届议会的政党有:

1.新保守党(New Conservative Party):执政联盟成员。中右翼政党,奉行保守主义、反腐、亲欧路线。2014年5月成立,在第十三届议会中有13个议会席位,首次进入议会。

2.民族联盟—一切为了拉脱维亚、为了祖国和自由/民族保守党联盟(National Alliance “All For Latvia!” – “For Fatherland and Freedom/LNNK”):简称民族联盟。执政联盟成员。民族主义右翼政党。由极右翼的一切为了拉脱维亚党(All For Latvia!)和右翼的为了祖国和自由/民族保守党联盟(For Fatherland and Freedom/LNNK)于2010年结盟组成。2011年7月23日转为单一政党。民族联盟在第十三届议会中有13个议席。

3.为了发展党(Development/For):执政联盟成员。自由主义中右翼政党。2018年4月由拉脱维亚发展党、为了党和发展党三党合并成立。为了发展党在第十三届议会中有11个议会席位,首次进入议会。

4.新团结党(New Unity):执政联盟成员。中右翼政党。前身为2010年由新时代党(New Era)、公民联盟(Civic Union)和政治变革社团(Society for Political Change)合并成立的团结党(Unity)。2018年,团结党先后合并5个地方政党——库尔迪加县党、为了瓦尔米埃拉和维泽梅党、为了图库姆斯市和图库姆斯县党、叶卡布皮尔斯地区党以及拉特加尔党组成新团结党。新团结党在第十三届议会中有11个议席。

5.和谐党(Harmony):在野党。左翼社会民主党。2010年由人民和谐党合并新中心党、社会民主党成立,原名和谐中心党,2014年更名为和谐党。和谐党在第十三届议会中有19席,仍保持议会第一大党地位。

6.绿色农民联盟(Union of Greens and Farmers):在野党。绿色保守主义、重农主义中右翼政党。由拉脱维亚农民联盟(Latvian Farmers’Union)和拉脱维亚绿党(Green Party of Latvia)于2002年合并成立。在第十三届议会中有10个议席。

7.KPV LV党(Who owns the state):执政联盟成员。民粹主义、反建制中右翼政党。2016年5月由拉独立议员阿尔图斯·凯民什(Artuss Kaimins)发起成立。KPV LV党在第十三届议会中有6个议会席位,首次进入议会。

重要人物

总统:埃吉尔斯·莱维茨(Egils LEVITS) ,1955年出生于拉脱维亚巴尔噶斯市,童年时随父母移居德国 。毕业于汉堡大学法律学院并就职德国东欧问题研究所。历任拉驻德国等大使、副总理兼司法部长、议员、欧洲人权法院法官。2019年5月29日当选拉新一任总统,7月8日宣誓就职。

总理:克里什亚尼斯·卡林什(Krisjanis KARINS),1964年出生于美国。先后就读于美国圣约翰学院和宾夕法尼亚大学。1994年移居拉脱维亚后长期从事经商活动。2002年参与创建拉脱维亚新时代党(新团结党前身)并出任议会议员。2004年起,先后任拉经济部长和欧洲议会议员。2018年任新团结党共同主席并被推举为总理候选人。2019年1月任总理。

议长:伊娜拉·穆尔涅采(Inara Murniece),女,1972年出生于拉脱维亚里加市。2007年毕业于拉脱维亚大学经济文化系,进入政坛前担任记者、编辑,2011年辞去记者职务参加议会选举并成功当选第十一届议会议员,2014年9月当选第十二届议会议员,11月就任议长,2018年11月连任第十三届议会议长。

经济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拉脱维亚的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但是,由于原有的经济基础较好,因此战后经济得到了迅速地恢复和发展。

工业在波罗的海三国居首位,农业居第二位。在原苏联时期,工业以耗金属少的机器制造业著称。主要生产电器、无线电、电子设备和医疗器械,并给原苏联其他共和国进行来料加工,成品返销。畜牧业发达,其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68%。拉独立后,开始推行私有化和市场经济,发行本国货币,实行新的税收政策和独立预算。由于同原苏联各国的传统贸易关系被破坏,能源和其他进口商品的供应遇到严重困难,一度导致生产大幅度下降。直到1994年经济才有所回升。

从1991年起,拉脱维亚国民经济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服务性行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已由1990年的31%上升到1994年的51%。由于在宏观调控政策方面的失误,1995年夏发生金融危机,全国最大的商业银行-波罗的海银行宣布倒闭,使已出现的经济回升势头受到一定影响。1995年12月新政府组成后,主张积极发展生产,并力主恢复与俄罗斯及其他独联体国家的传统经济贸易联系。1996年国民经济略有回升,国内生产总值达50亿美元,较上年增长2.5%。

1998年被正式接纳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重创拉经济,拉GDP连续两年下降达20%。2009年接受IMF、欧盟委员会和瑞典等国75亿欧元贷款援助。2010年拉经济缓慢复苏。2011年起恢复经济增长。2014年加入欧元区。

  • 2020年拉主要经济数据如下:
    • 国内生产总值:293亿欧元
    •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3.6%
    •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5431欧元
    • 失业率8.1%
(资料来源:拉脱维亚投资发展署)

【资源】 有泥炭、石灰石、石膏、白云石、石英沙等少量矿产。有1.4万个野生物种。森林面积349.7万公顷,其中168.6万公顷为国有林,覆盖率为49.9%。

【工业】 工业支柱产业有采矿、加工制造及水电气供应等。2017年工业产值同比增长8.5%,其中制造业同比上升8.2%,采矿、采石业产出18.5%,电力、天然气供应产出增长8.2%。2020年工业产值为46.03亿欧元,同比下降23.7%,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15.7%,其中制造业同比下降0.9%,采矿、采石业产出增长8.8%,电力、天然气供应产出下降6%。

【农业】 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行业,2018年农业生产总值9.74亿欧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3.8%。2018年拉农业总产量1068万吨,同比下降11.6%。(资料来源:拉脱维亚中央统计局)

【服务业】 服务业是拉脱维亚的支柱产业。2017年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3.74%。2018年拉服务业产值为187.3亿欧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73.1%。

【旅游业】 2018年拉外国游客达192.54万人次。2020年拉接待游客共计146.29万人,同比下降48.7%。游客主要来自立陶宛、爱沙尼亚、俄罗斯、挪威、瑞典、德国等国。2019年中国游客赴拉旅游20233人,较上年下降11%。拉主要旅游城市和风景区有:里加古城、尤尔马拉海滨、希古达和采西斯风景区、露天民俗博物馆、隆达列宫等。全国共有旅游公司主要有:拉脱维亚旅游公司(Latvia Tours)、里加旅行社(Riga Travel Agency)、塔斯旅游公司(Tas Travel Agency)、大学生青年旅行社(Student and Youth Travel)、波罗的海旅游公司(Baltic Travel Group)等。

【交通运输】 铁路:总长1860公里,其中250公里电气化铁路,2019年铁路货运量4148.95万吨,客运量1.86万人次。

公路:国家级公路线总长20093公里。2018年公路货运量7670万吨。

水运:内河航线全长350公里。主要海港有里加、文茨皮尔斯和利耶帕亚。2019年拉脱维亚港口货运量6237.92万吨,同比下降6.7%。

空运:有里加、文茨皮尔斯、利耶帕亚三个国际机场。里加机场是波罗的海三国最大的机场,属于拉脱维亚国营机场。2020年,里加国际机场客运量为 201.1万人次,同比下降74.2%;货运量2.32万吨,同比下降14.8%。波罗的海航空公司(AIR BALTIC)创建于1995年,是拉唯一的国际航空公司,国家占80.05%股份,丹麦商人Lars Thuesen持有该公司近20%的股份。目前该公司拥有30架空客A220-300。里加现有直飞莫斯科、伦敦、曼彻斯特、斯图加特、维也纳、巴黎、罗马、米兰、法兰克福、都柏林、慕尼黑、布鲁塞尔、斯德哥尔摩、赫尔辛基、哥本哈根、华沙、特拉维夫、布拉格、塔林、维尔纽斯、基辅、奥德萨、明斯克、塔什干、伊斯坦布尔等地的国际航班。

输油管道总长766公里,其中原油输送管道437公里,石油产品输送管道329公里。天然气输送管道1242公里。

【财政金融】 2020年拉中央政府财政收入98.9亿欧元,财政支出100亿欧元,财政赤字1.1亿欧元,占GDP总量0.375%。

拉脱维亚银行(央行)成立于1922年9月19日,1991年9月3日拉脱维亚银行恢复了可以发行货币的央行地位,1993年拉脱维亚银行正式发行拉特。截至2019年底,拉共有15家商业银行和1家政策性银行。主要商业银行有:Swed银行(Swed Banka)、SEB联合银行(SEB Banka)、DnB银行(DnB Banka)、Citadele银行(Citadele Banka)、芬兰北欧银行拉脱维亚分行(Nordea Banak Finland Latvia Branch)、Rietumu银行(Rietumu Banka)。(资料来源:拉脱维亚商业银行协会)

【对外贸易】 与世界12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关系。根据拉中央统计局资料,2018年拉进出口总额为278亿欧元,同比上升8.8%。其中,出口总额123.4亿欧元,同比上升7.2%,进口总额154.6亿美元,同比上升10.1%。2020年拉进出口贸易总额为282.66亿欧元,同比下降0.89%。其中进口150.77亿欧元,同比下降4.12%,出口131.89亿欧元,同比上升3.08%。

拉脱维亚主要贸易伙伴为周边欧盟成员国和独联体国家,经济发展对周边国家依赖程度较高。2020年拉前五大出口目的地国为立陶宛、爱沙尼亚、俄罗斯、德国和瑞典;前五大进口来源国为立陶宛、爱沙尼亚、俄罗斯、德国和波兰。截止到2019年12月,中国为拉脱维亚第十九大出口市场和第十一大进口来源地。拉主要出口商品是木材、木制品及木炭、钢铁、矿物燃料;主要进口商品为矿物燃料、机械用具及零配件、车辆及零配件。主要出口商品是木材、木制品及木炭、钢铁、矿物燃料;主要进口商品为矿物燃料、机械用具及零配件、车辆及零配件。

【对外投资】 截至2020年第三季度,拉对外投资累计20.97亿欧元,其中对欧盟国家投资达15.32亿欧元,占对外投资总额73.05%。对外投资主要集中在金融保险业、批发零售、机动车和摩托车修理、制造业、科研和技术活动等领域。

【外国资本】 截至2017年拉企业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存量72.3亿欧元。世界银行发布的《2019年营商环境报告》中,拉脱维亚在190个国家和地区的营商便利度排名中排在第19位。世界经济论坛《2019年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拉脱维亚在全球最具竞争力的141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在第41位。2019年外国对拉脱维亚投资存量为159.25亿欧元。对拉进行投资的主要国家有瑞典、俄罗斯、爱沙尼亚、荷兰。对拉投资主要集中在金融和保险业、房地产、批发零售、机动车和摩托车修理、制造业等领域。拉已同奥地利、保加利亚、白俄罗斯、比利时、加拿大、中国、瑞士、捷克、丹麦、埃及、西班牙、爱沙尼亚、芬兰、法国、英国、希腊、克罗地亚、匈牙利、冰岛、以色列、意大利、韩国、科威特、立陶宛、摩尔多瓦、挪威、荷兰、波兰、葡萄牙、罗马尼亚、新加坡、斯洛伐克、瑞典、土耳其、乌克兰、乌兹别克斯坦、越南等国家和地区签署投资保护协定。

【著名公司】

1.“阿尔达利斯”啤酒厂(Aldaris):拉最大的啤酒酿造企业,有140余年历史。主要生产各种啤酒和无酒精饮料,年销售额近3800万美元。产品出口爱沙尼亚、立陶宛、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

2.“莱依玛”巧克力厂(Laima):拉最大的巧克力糖果生产企业,1924年建厂,年销售额3500多万美元。主要产品有:巧克力糖、巧克力糕点、奶糖、水果糖等。产品出口美国、德国、以色列、瑞典、瑞士、爱沙尼亚、立陶宛等国家和地区。

3.“格林戴克斯”制药有限公司(Grindex):波罗的海三国制药行业的龙头企业,经营范围包括药品研发、生产、销售等。生产多种药品,包括几种专利产品,其产品销售到50多个国家。在拉脱维亚、爱沙尼亚和俄罗斯有子公司,在多个国家设有办事处。

4.拉脱维亚黑药酒公司(Latvijas balzams),成立于1900年,现属于琥珀饮料控股集团,是波罗的海地区最大的酒精饮料生产商,旗下130 多种品牌产品出口至全球170多个市场,名牌产品为里加黑药酒(Riga Black Balsam),由多种传统草药加入纯伏特加制作而成。

5.富友联合食品公司(Food Union),是一家全球化的乳制品和冰淇淋制造商,总部设在里加,在拉脱维亚拥有里加牛奶厂、瓦尔米耶拉牛奶厂、里加乳业公司,还在爱沙尼亚、立陶宛、丹麦、挪威、罗马尼亚、 俄罗斯、白俄罗斯等国建厂经营,产品出口至全球25个市场。该公司于2018年在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建成日处理740余吨鲜奶、年生产能力近20万吨的乳制品加工基地,生产产品涵盖酸奶及新鲜奶酪。

6.里加油漆涂料厂(Riga Varnish and Paint Factory)是波罗的海最大的矿物漆和涂料生产工厂,成立于1898年,现为一家私营企业。该工厂生产的矿物漆以其环保、色正、抗菌等优良特性受到中国消费者的欢迎。现已被应用于北京大兴新机场10万平方米的核心区域,并将应用于哈尔滨市老城区改造及新城区建设。

【人民生活】 2018年居民平均工资1004欧元/月,同比增长8.4%。2020年,拉人均税前工资1143欧元/月,同比增长6.2%。拉脱维亚医疗条件较好,截至2019年,拉医院床位数共计10379张,医院实行医药分开制度,药品供应正常,价格合理,药品销售监管严格。拉脱维亚实行强制医疗保险。根据拉中央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19拉脱维亚平均预期寿命为:男性70.8岁,女性79.9岁,总预期寿命为75.6岁。

军事

1991年8月23日开始组建军队,11月成立国防部。国防力量由陆、海、空军和国民卫队组成。2006年前实行义务兵役,2007年1月开始实行军队职业化。根据本人意愿,军队与士兵签署3—15年的服役合同。军队实力计划维持在5100人左右。在组建军队过程中,特别是2004年4月拉加入北约后,美、英、德、法及北欧国家为拉提供了培训和武器装备等方面的协助。迄今,拉已同40多个国家的军队建立联系,同近30个国家签署了军事合作协议。从1996年4月起,拉军开始参加国际维和行动。目前,拉国防预算已达到北约要求占到GDP2%的水平。

文化

截至2017年,共有115所博物馆、18家电影院、552个文化中心、1641所图书馆和9家剧院。截至2019年,拉脱维亚共有115所博物馆、20家电影院、558个文化中心、1541所图书馆和8家剧院。

新闻出版

报纸和杂志主要用拉文和俄文发行。拉文报纸主要有:《拉脱维亚报》《日报》《独立报》《经济日报》《里加晚报》等。俄文报纸主要有:《今日新闻报》《电讯报》(周报)。英文报纸有《波罗的海时报》(周报)。

主要通讯社有拉脱维亚通讯社(LETA)和波罗的海新闻社(BNS)。拉通社成立于1920年,原为国家通讯社,1997年实行私有化,主要提供波罗的海三国新闻,用拉、俄、英三种文字发稿。波罗的海通讯社1990年成立于爱沙尼亚,于1992年在拉脱维亚和立陶宛成立子公司,主要提供北欧和环波海地区国家新闻,用拉脱维亚文、立陶宛文、爱沙尼亚文、俄文和英文5种文字发稿。拉有20多名驻外记者,主要在俄罗斯、立陶宛、爱沙尼亚、美国、比利时等国进行采访报道。在拉现有100多名外国常驻记者,其中50余名来自俄罗斯各大报纸、通讯社和电视台,其他来自中国、立陶宛、爱沙尼亚、波兰、芬兰、丹麦、德国、加拿大等国。路透社、德通社和新华社在拉设有记者站。有47家全国和地方广播电台,分别用拉语和俄语广播。拉国家广播电台为公共电台,成立于1925年。

全国和地方电视台有25家。拉脱维亚国家电视台(LTV)是拉最大的公共电视台,成立于1954年。商业电视台主要有:拉脱维亚独立电视台(LNT)、电视三台(TV3)和电视五台(TV5)。另有59家有线电视台,Baltcom TV和Telia Multicom用户最多,可收看俄罗斯、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波兰等国的电视节目。

季节传统

  许多在欧洲绝迹的古老传统在拉脱维亚仍鲜活生动。年度的周期自组成生命周期,生命周期与命运交织在一起,在其复调音乐里,可以感受一个民族在永恒前面的进程。传统的拉脱维亚世界观在与自然、神明、及其他人的对话中发展。和谐离不开对话,但此外,和谐的生存是我们祖先最根本的真知灼见之一——与自然、神灵、其他人、以及自己和谐共处。

  在围绕太阳公转的一年时间里,地球有四个主要点与日夜的变化长度相连。这些点标志着某些农作的开始和结束。自然的韵律决定拉脱维亚四个最重要的节日何时及如何庆祝。

  拉脱维亚的季节传统起源于林地和乡村,反映了在土地上工作并热爱土地的人们的生活风格和价值。不过,经过多个世纪,这些传统也在城市扎下根并适应了城市生活的特点。其结果是,拉脱维亚的古老季节传统不仅在当今仍很流行,而且已成为当代拉脱维亚社会的一个有机部分。

复活节

  “好日子”——这是民间歌曲中对春分的称呼。根据民间传统,复活节是在当年白昼第一次长过黑夜时候到来的。

  复活节早上,人们在太阳升起前起床,并赶到温泉或流向朝东的溪水前洗脸,以便获得健康和美貌。随后是复活节最重要的活动之一——等候春分清晨日出的时刻。在力乌(Liv)的村庄里,清晨是以群鸟醒后啼鸣开始的,这样鸟类可以保护人们不受邪恶和疾病之侵。

  早起的人们叫醒仍在沉睡的人们,用蒸过的桦木枝鞭打他们。通过这种方式,一种特殊的鼓励丰产、赋予人们健康和成功的力量就经过树枝传送了出去。这种礼仪与古老的生命之杖及其赋予丰产能力的概念相关。

  春分(3月21日)是农民忙于数不清的劳作、还要跟上自然迅速觉醒的步伐、不耽误农活规则的时候。但是拉脱维亚人在这匆忙中保留了一定自主性:例如,复活节最重要的一个礼仪是挂上秋千荡秋千。不过在复活节荡秋千时,秋千不能人为地停下来,必须让它自己停住。荡秋千必须是柔和的,亚麻地才能不被风刮雨侵,完成其生长盛期。根据古老的信念,荡秋千与多产有关;必须温和地荡,牲畜、亚麻才能长好,人们才能不受蚊子和牛蝇的叮咬。第一个荡秋千的通常是男女主人,随后是其他人。作为回报,女孩子荡秋千要给男孩子们鸡蛋、派、甚至是手织手套和袜子。

  在过去,不同的民族都把鸡蛋作为一种生命的标志,在拉脱维亚的春分传统里,鸡蛋也被赋予特殊地位。为迎接复活节,鸡蛋被染上洋葱皮、黑麦芽、甘菊或干草碎屑。这并不是一个很古老的习俗,在当今社会很流行。荡秋千时发鸡蛋,鸡蛋彼此碰撞,看谁的蛋不被碰碎,人们相信,蛋壳最结实的那人将来活的最久。复活节期间要吃掉、撞掉大量鸡蛋,除了扁圆面包和发芽谷物,鸡蛋是复活节首要食品。

仲夏

  拉脱维亚的仲夏夜庆祝用拉脱维亚语言说是詹尼(Jani),当夜是一年中你唯一不能闭眼的一个夜晚。多数活动在室外围绕着一个大篝火进行。夏至(6月22日)标志着自然和农夫劳作的界限。在自然界,这天白昼最长、夜晚最短,而在拉脱维亚,短促的夏天到了其鼎盛期。对于农夫,耕地、下种、除草的工作在仲夏前就结束了,仲夏后是收获庄稼的季节,以割干草开始。

  仲夏日收割的药草花卉叫做仲夏药草,而仲夏前一天通常叫做药草日。这期间收获的草药和根茎被认定有特殊治愈力量,对于人畜的病痛都有效。仲夏草木被编进花冠、摆放到花束里。按照传统,女人佩戴花卉花冠,男人佩戴橡树叶和树枝做成的。房间、牛栏、畜栏、水井、磨房,以及其它农夫生活中重要的地方都被装饰上仲夏草木。牲畜和栅栏用花冠装饰。大门和房间用白桦、橡木和花楸树枝装饰。

  拉脱维亚最重要的仲夏草木是传说中盛开的蕨草,据传说,它只在仲夏前夜开放其神奇的金黄色花朵。仲夏前夜是一个神奇的夜晚,这个晚上,你可以碰见财神(Laima)妈妈她本人,见到迪亚文(Dievins)走路,目睹钱财变干,幸运的话,能找到盛开的蕨草花。

  仲夏夜庆祝的奶酪由女主人预备,男主人则酿制啤酒。所有参加庆祝的人们都款待这些。奶酪圈和啤酒杯带来自然和神明的祝福,但仲夏“孩子们”的歌舞和礼仪却给所有事情和每个听歌人带来祝福。年度运转的最高点到达了,每一个庆祝者都参与天空父亲和大地母亲的婚礼。

  仲夏传统色彩最丰富的部分是力勾特尼(ligotne)歌曲-有独特副歌力勾力勾(ligo,ligo)的仲夏民歌。有几千首歌曲称颂太阳(Saule),天空之子詹尼斯(Janis),每一座农场的男女主人——仲夏的“母亲”和“父亲”,以及詹尼斯(Janis)孩子们——那些从一个农场到另一个用歌声送去祝福,沿路采摘詹尼草木的庆祝者。庆祝的每一阶段、每种情形及其特色都被歌咏出来。

  没有詹尼烟火的仲夏庆祝是无法想象的;烟火在草药之夜日落前点燃,直烧到詹尼清晨日出前。詹尼烟火在一个小山顶上点燃。一根立杆顶上放上一桶柏油,一只浸透了柏油、裹着稻草的轮子,或者是一些特制的稻草灯或火炬。詹尼烟火净化、增强体质和产量,而且驱散邪恶。

秋季庆祝

  夏日的结束和太阳朝着冬天的倾斜标志着秋至的到来(9月23日)。庆祝密克力(Mikeli)意味着所有农作物都必须收藏起来、果园要收摘,密克力(Mikeli)后大门就要为冬天开启了。

  在夏末秋初时节收割庄稼,礼仪有其特别的位置。收割伊始要庆祝路德纳吉(Rudenaji),但在收割工作结束时,收割者最重要的任务是追赶或抓获祝米斯(Jumis)。

  “祝米斯(Jumis)”一词有两个意思:一根梗上长两个穗、或者是连生的两个水果或蔬菜叫祝米斯(Jumis)。另外,在拉脱维亚信仰里,祝米斯(Jumis)是一种田野里的精灵,是多产的化身。

  抓获“祝米斯(Jumis)”最古老的办法包含了对播种和收获的双重表达。即,在收割结束时,一块祝米斯(Jumis)地保留不动,上面的穗打成一个结,压弯到地面上,用一块石头或周围的土镇住。将这块地上耳穗里的庄稼搓出并撒到备好的土地里。收获的精灵和力量被直接放回土地里,新一届播种时会再度出来。

  随后最后一捆谷束被编成花冠或辫子,极其荣耀地带回家,交给女主人,被存放在一个荣耀的位置直到下一个播种季节。春天时,从花冠搓出来的谷物被播种下去,或是整个花冠被放在田野里的岩石下。

  作为一种特殊的祝米斯(Jumis)食品,要烤制一种特别的祝米斯(Jumis)面包。它比普通的长条面包要长,进食它是一种至高荣耀。

  播种、打谷以及抓获祝米斯(Jumis)属于集体劳作(talkas)。邻人们聚集在一起劳动,劳动结束后开始盛宴,随后是特殊的对歌、舞蹈以及带有性象征的丰收仪式。其中一种仪式是男孩们试图从女孩手中争夺斯特贝尔(stebere)(用胡萝卜和两头洋葱做成的假阴茎)。

  收获结束后开始庆祝阿普注米巴斯(Apjumibas)节。此后,某些地区是在密克力(Mikeli)之后,寂静的幽灵节开始了。幽灵,即亡者的灵魂,在这个节日中来到农场视察各家的生活,并给未来的劳动和生活送来祝福。人们在谷仓、浴室或起居室里特设宴席款待。

圣诞节

  冬至日(12月22日)夜最长、日最短,户外工作强度最低,人们组织傍晚聚会,或纺织,或做些其他手工活,或者讲神话故事及其它故事、猜谜、载歌载舞,来庆祝冬至日。在基督教的传统中,圣诞节是上帝之子诞生之日,但在传统的拉脱维亚文化中,圣诞节则是太阳少女获得重生之日。

  圣诞节时,人们用三维草制或芦苇饰品点缀房间,在拉脱维亚本国语言中这些饰品称为鲁克图力(lukturi)、蒲祖力(puzuri)、库力吉(krigi)、蒲特尼(putni)等等。常青树树枝、刺柏、彩色碎布、刨花以及其他天然材料也被用于装饰房间。

  最有名的圣诞节传统是面具表演。有些地区把这种克卡塔斯(kekatas)称为布德力(budeli)、库杰涅克(kujenieki)、蒲类力(preili)、克西耶米(kurciemi)、西加尼(cigani)或是卡拉德涅克(kaladnieki)。拉脱维亚人的面具表演从圣马丁节开始,延续到忏悔节结束,但最盛大的面具表演活动是在圣诞节前后。表演者身穿戏装,戴着各式面具。最常见的传统面具包括熊、马、鹤、狼、山羊、草堆、高个女人、矮小男人、死神、算命先生和僵尸。表演者们由一位“牧师”引导,挨家挨户、挨个村落表演。表演者给每家送去祝福、祈祷丰收、吓走邪魔鬼怪。

  另外一项典型的圣诞节传统是拖拉圣诞节原木,其解释是象征性地收集、焚烧上一年的问题和不幸。届时由某个家庭的成员或几家邻居共同拖拉圣诞节原木,伴有歌声、唱歌游戏和各种声乐器具。如果是几家邻居共同进行这个项目,则在最后经过的一家焚烧圣诞节原木。

  圣诞节必不可少的一项是盛大的宴会,宴会上最有特色的食品是和用杵捣碎的大麦一起烹煮的猪头。其他传统食物包括豌豆、豆子和大麦肠,这些食品因其圆而弯的外观而被视为太阳或年的象征。

  现代的拉脱维亚人过圣诞节时烤花哨的姜料曲奇饼,用点燃的蜡烛点缀杉树。装点圣诞树是几百年以前拉脱维亚人从波罗的海庄园主那里学来的传统。

  (资料由拉脱维亚学院和马拉·梅勒纳(MaraMellena)提供)

教育

拉脱维亚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允许私人办学校。大学实行公费和自费两种制度。截至2019年,拉在校学生42.03万人。其中学前班人数为10.02万,普通院校21.4万,职业学校为2.67万,高等院校7.94万人。主要高等院校有:拉脱维亚大学、里加工业大学、拉脱维亚农业大学、波罗的海俄罗斯学院、拉脱维亚医学院、拉脱维亚海洋学院、拉脱维亚音乐学院、拉脱维亚艺术学院等。创办于1919年的拉脱维亚大学是拉建校最早的大学。

名人

  作家:瑞尼斯Rainis,(真名为雅尼斯·皮列克桑Janis Plieksans,1865-1929),是拉脱维亚最负盛名的作家,诗人和剧作家,被誉为“拉脱维亚二十世纪之男子汉”的称号。

  作曲家:安德斯·尤雁斯(Andrejs Jurjans1856-1922)及亚泽普斯·维涛尔斯(JazepsVitols 1863-1948), 为拉脱维亚风格之器乐创始人。

  画家:雁尼斯·陆曾涛尔斯(Janis Rozentals 1866-1916)及维尔赫姆斯·普维提斯(Vilhelms Purvitis 1872-1945)是拉脱维亚最著名的画家。陆曾涛尔斯擅长肖像画,普维提斯则以其风景画享誉欧洲。

  科学家:戴维兹·格林戴理斯(Davids Hieronims Grindelis 1776-1836),是拉脱维亚第一位自然科学家、化学家,药学家和医生。

  运动员:雅尼斯·陆西斯(Janis Lusis 1939)是拉脱维亚唯一曾经获得奥林匹克运动会标枪项目金、银、铜牌之选手。乌尔亚纳·赛苗诺瓦(Uljana Semjonova 1952) 是奥林匹克运动会史上身高最高的女子篮球选手,她三次获得世界冠军。雅尼斯(约翰)·康那德(JanisKonrades1942)是出生于里加的游泳运动员。他在1950年打破了31项世界纪录。吉莲娜·普罗科普丘卡(Jelena Prokopcuka 1976)两次赢得纽约市马拉松赛的冠军(2005,2006)。

  音乐家:莱蒙德·保罗(Raimonds Pauls 1936)是杰出的作曲家,钢琴家和乐队队长。他创作了500多首歌曲和乐谱,其中有许多在世界上出版发行。玛利亚·娜莫娃(Marija Naumova)则赢得了2003年欧洲电视歌唱大赛的冠军。

外交

恢复独立后,拉将加入欧盟和北约作为外交优先方向。2004年4月2日,拉正式加入北约;5月1日,正式加入欧盟;12月30日,拉宣布自2005年1月1日起拉特与欧元正式挂钩,汇率浮动不超过1%。2014年1月1日,拉正式启用欧元,成为欧元区第18个成员国。2015年上半年首次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在对外关系上,拉全力深化与欧盟、美国的关系,谋求发展与俄罗斯的务实合作,拓展外交空间。截至2020年,拉与189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