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冈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梵蒂冈国旗
梵蒂冈国徽
梵蒂冈城鸟瞰
梵蒂冈:圣伯多禄广场

  梵蒂冈城国拉丁语:Status Civitatis Vaticanae;意大利语:Stato della Città del Vaticano),简称“梵蒂冈”或“梵蒂冈城”,是位于意大利首都罗马西北角高地的一个内陆内飞地城邦主权国家,为罗马天主教会的中央政府以及圣座的所在地。是世界六分之一人口的信仰中心。

  梵蒂冈城国是全球领土面积最小、人口最少的国家。其前身为教皇国。圣座自1929年开始以《拉特兰条约》确定为主权国家,而梵蒂冈接受圣座的直接统治,实施政教合一的政治体制。虽然梵蒂冈并未制定任何有关官方语言的法律条文,但以意大利语最为常用。在2002年以前,梵蒂冈常以意大利里拉及梵蒂冈里拉作为其境内的通用货币,意大利加入欧元区后,梵蒂冈与欧盟签订的特别协议,发行小量铸造并流通属于梵蒂冈的硬币,主要为使用及收藏之用。虽然梵蒂冈在地理上是一个小国,因着天主教在全球庞大的信仰人口,使其在政治和文化等领域拥有着世界性的影响力。

  梵蒂冈城内设有罗马教廷大部分机关,故人们在使用“梵蒂冈”一词时,既可能指梵蒂冈城国,又可能指这片得此名已久的地理区域,还可能是指圣座,也可能指圣座的行政机构——“罗马教廷”,亦可能指教宗的居所。总而言之,此词含义变化多端,端看其使用的场合。

基本国情

  国名 梵蒂冈城国 Stato della Città del Vaticano(意大利语)

  国旗 呈正方形,由金黄色和银白色两个竖长方形组成。传说金黄和银白两色是耶稣12门徒之一圣彼得的两把钥匙的颜色。右侧的白色旗地中,绘有教皇保罗六世的皇徽。

  国徽 即教皇徽,是梵蒂冈城国的标志。为盾徽。盾面为红色,其上有两把交叉着的钥匙和一顶罗马教皇的三重冠冕。红色在历史上曾是天主教教堂的颜色;金黄色和银白色的两把钥匙传说是基督给圣彼得(《圣经》中耶稣十二门徒之一)的,象征把天上和地上的一切权力都交给他;三重冠是主教冠和人间的皇冠结合产生的。罗马教皇自称是基督在世上的代表,教皇又是梵蒂冈的首脑,有最高的立法、司法和行政权,所以皇冠为三重。

  国歌 《教宗进行曲》(意大利语:Inno e Marcia Pontificale)。

  面积 0.44平方公里(世界第250名)。

  人口 常住人口约800人,意大利人为主。官方语言为意大利语和拉丁语。信奉天主教。

  民族 意大利人

     瑞士人(瑞士近卫队)

  主要宗教 罗马天主教

  首都 梵蒂冈城(The Vatican City)

  官方语言 意大利语 (梵蒂冈城国)

       拉丁语 (罗马教廷)

  政治体制 君主立宪制

  国家元首 教皇方济各(Francesco),原名豪尔赫·马里奥·贝尔戈里奥(Jorge Mario Bergoglio),阿根廷人,意大利后裔,2013年3月13日当选,19日举行就职仪式

  国花 百合

  地标 圣伯多禄大殿

  国家武力 瑞士近卫队、梵蒂冈宪兵

  主要节日 复活节:春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圣诞节:12月25日

  时区 UTC+1(夏时制:UTC+2)

历史

  梵蒂冈,拉丁语中意为“先知之地”。早在西元4世纪,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就在罗马城西北角耶稣门徒圣伯多禄(圣彼得)殉难处建立了君士坦丁大教堂以示纪念;到了15至16世纪,君士坦丁大教堂被改建成如今的圣伯多禄大殿,成为天主教会举行重大仪式的场所;公元756年,法兰克王国国王丕平把罗马城及其周围区域送给教宗(教会史上称为“丕平献土”),后来就以此成立了半世俗政体型态的“教宗国”,范围广及意大利半岛中部的大部分地区。

  19世纪,欧洲的民族主义兴起,意大利的民族统一运动使圣座于意大利的领土愈来愈少,半岛北方的萨丁尼亚王国成为意大利统一运动的领导者之后,更主导成立了意大利王国。身为教宗国首府的罗马城面临统一在即,法兰西第二帝国皇帝拿破仑三世以身为“教会的保护者”的名义出兵保护罗马城。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拿破仑三世把驻在罗马的军队调回本国,使得意大利王国的军队得以顺利开进罗马城,意大利的统一正式完成,而教宗被迫退居罗马城西北角的梵蒂冈宫中;之后历代教宗均敌视新的意大利王国,甚至不准信徒参与意大利王国的公职。

  1929年2月11日,意大利首相墨索里尼掌握意大利政权后与教宗庇护十一世签订了《拉特兰条约》,意大利承认圣座为主权国家,其主权属教宗,其领土位于梵蒂冈城,称为梵蒂冈城国,为中立国,其国土神圣不可侵犯。此条约正式解决了圣座与意大利政府间多年的纠纷。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梵蒂冈仍按照《拉特兰协议》,保持中立,当时教宗为庇护十二世。

  2009年1月1日,教廷宣称“意大利的法律过于繁杂,而且欠缺稳定、时常和天主教教义相违背”,正式宣布以后不再自动采纳意大利议会通过的法律。

地理

梵蒂冈地图

  梵蒂冈面积为0.44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小的国家。位于意大利首都罗马城西北角的梵蒂冈高地上。

  领土包括圣彼得广场、圣彼得大教堂、梵蒂冈宫和梵蒂冈博物馆等。国土大致呈三角形,除位于城东南的圣彼得广场外,国界以梵蒂冈古城墙为标志。

气候

  属亚热带地中海型气候,平均气温1月7℃,7月24℃。

政治

  梵蒂冈是政教合一的国家。教皇是梵蒂冈的首脑,有最高立法、司法、行政权。教皇自称“基督在世代表”,是世界天主教徒的精神领袖。教皇由红衣主教2/3多数选出,终身任职。红衣主教团是教皇的咨询机构。教皇的选举是梵蒂冈神圣而庄严的事情。由于教皇的任职是终身制,新任教皇的选举均在前任教皇去世后才慎重举行。新任教皇必须得到2/3以上的选票才能当选。

梵蒂冈天主教组织机构

教皇

  2005年4月19日,约瑟夫·拉青格当选第265任天主教罗马教皇,称为本笃十六世。同年4月24日举行罗马新教皇加冕仪式。 2013年2月,教皇本笃十六世辞职,教皇为梵蒂冈国家元首,当选后终身任职,不可罢免。在天主教历史上,教皇辞职事件先前发生过4次,上一次教皇辞职要追溯到1415年。

教廷组织

  1、全球天主教会形成一个超国家组织,教皇为教会元首,他和他的中枢辅佐机构(一般称为宗座或者教廷)常驻梵蒂冈;

  2、大会会议:教皇召集全球主教,处理教会的重大问题,为不定期的会议;

  3、全球主教代表大会:教皇召集全球各国主教团推选的代表,每两年举行一次会议,提供集体意见,1967年首次集会;

  4、枢机团:原为教皇的参议院,其成员由教皇自由任命,多数担任教廷圣部部长或重要教区首长;

  5、教廷各圣部:是辅佐教皇的常设机构,含国务院或教皇秘书处、教会公共事务部、9个圣部和三个具有会议性质的委员会(促进基督徒合一委员会、非基督徒委员会和无信仰委员会)。

地区组织

  1、通常每个国家或者较大地区的各主教,组成“主教团”;

  2、数个毗邻的教区,可按人事、环境及牧灵的需要,组成“教省”;

  3、直接主管地区事务的行政单位为“教区”,其首长为主教;

  4、教区分为若干堂区,主教任命一位司铎(神父)为堂区主任。各堂区可以组织各种信徒团体或善会。

主要教职

  1、教皇,又称罗马教宗,由枢机主教选举产生;

  2、枢机主教,也称红衣主教,由教皇直接任命,分掌教廷各部门和重要教区领导权;

  3、宗主教,职位仅次于教皇,也是罗马教廷中的高级主教;

  4、大主教,亦称总主教,驻节大城市管辖教省的主教,其职位略低于宗主教,有权召开教省会议和祝圣所属教区主教;

  5、主教,宗徒继承人,教会行政领导,有权祝圣神父;

  6、教父,一般神职人员,协助主教管理教务,通常为一个教堂的负责人。

经济

梵蒂冈火车站

  梵蒂冈既无工农业,也无自然资源。财政收入主要靠旅游、邮票、不动产出租、特别财产款项的银行利息、梵蒂冈银行盈利和向教宗赠送的贡款以及教徒的捐款等。梵蒂冈在北美、欧洲许多国家有数百亿美元的投资,其资本渗透到意大利众多的经济部门,特别是银行信贷和不动产系统,仅地产一项就达46万余公顷。黄金、外汇储备达100多亿美元。1970年代中期以来,梵蒂冈在西方经济危机的冲击下也面临严重的财政困难,特别是由于银行投资失误和增加梵工作人员工资之后,财政连年赤字。1994年梵蒂冈财政决算盈余41.2 万美元,其中收入1.7428亿美元,支出1.7387亿美元。

交通

  梵蒂冈最近的机场是意大利罗马的费米奇诺(Fiumicino)国际机场。

  从罗马火车站(Roma Termini)可乘公共汽车40号或64号,或乘罗马地铁的A线(Linea A)往方向到达Ottaviano站沿Via Ottaviano走约10分钟可达梵蒂冈。

文化

  梵蒂冈城本身就是一件伟大的文化瑰宝,城内的建筑如圣伯多禄大殿、西斯廷礼拜堂等都是世界上重要的建筑作品,包含了波提切利、贝尔尼尼、拉斐尔和米开朗基罗等人的作品。梵蒂冈也拥有一个馆藏丰富的图书馆,以及一个博物馆,专门收藏具有历史、科学与文化价值的艺术品。

  梵蒂冈的日常生活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每遇周日,圣伯多禄广场天主教徒聚集,中午12点,随着教堂钟声响起,教宗在圣伯多禄大教堂楼顶正中窗口出现,向教徒们发表演说,梵蒂冈的瑞士卫队每年5月6日在圣达玛索庭院(Cortile di San Damaso)内举行宣誓仪式,诵念5个多世纪来一直不变的誓词,祈求天主保佑自己圆满完成任务,效忠教宗可以献出自己的生命。

  注:游客不得穿着背心、短裙、热裤、短裤或凉鞋进入梵蒂冈城参观。

  在意大利、法国、西班牙、比利时、美国、加拿大、巴西、智利、埃塞俄比亚、菲律宾、日本等国家设有大学或神学院。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设有学校、医院和文化机构。《教廷文汇》为官方月刊;《罗马观察家》是惟一的官方日报、《宗座活动》为大事记。有自己的官方通讯社和广播电台。梵蒂冈宫殿和博物馆内藏有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文物和大量其他艺术珍品,有米开朗基罗的壁画、拉菲尔的绘画和雕刻等;梵蒂冈图书馆藏书丰富。梵蒂冈有自己国家的邮政、电讯系统,设有国际信息通讯社和梵蒂冈广播电台。广播电台建成于1957年,它的电台每天24小时以36种语言向全世界各地广播。梵蒂冈有自己的报纸《罗马观察家报》、杂志《教廷文汇》月刊,每年还出版《教廷年鉴》。它是世界上唯一的讲拉丁语的国家。它在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派驻有“圣使”、“代理圣使”和“相当宗教代表”。“圣使”相当于大使,“代理圣使”相当于公使,“宗教代表”则仅仅是教皇的宗教代表,在法律上不执行外交职权。梵蒂冈在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也派有常驻观察员。世界上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罗马派有驻梵蒂冈的使节。通过他们控制驻在国天主教教士的活动,并参加国际政治、经济活动。在教育方面,梵蒂冈设立了圣经学院、乌尔班大学等13所高等学校,这些学校里有来自世界上很多国家的学生。同时,梵蒂冈还有一家国际信心通讯社。梵蒂冈还非常重视在国际领域里发挥自己的作用,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派遣了外交使节,进行国际交流。

梵蒂冈城——世界文化遗产

梵蒂冈博物馆

  梵蒂冈城是天主教最神圣的地方,具有巨大的历史和精神上的意义。梵蒂冈城内保存着大量的珍贵文物、写本、图典和艺术精品,另有许多不同时期的建筑,主要的有著名的西斯廷教堂和使徒圣保罗的墓地等。梵蒂冈城位于罗马城西北部,台伯河右岸。梵蒂冈的国土大约有40公顷,是目前世界上最小的独立主权国家。

  在帝国时代,梵蒂冈的南部是以出产酸味酒和巨蛇闻名的沼泽地。在公元1世纪,阿格的品娜皇太后把梵蒂冈河谷抽干,并在此营造安静的皇家园林,从此,梵蒂冈城就有了它最初的雏形,至今仍保留了许多各个时期的遗迹。

  从1377年起,梵蒂冈成为教皇的主要住所。由于教皇大力提倡艺术,聘请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大师和画家大兴土木,绘制壁画,因而为梵蒂冈留下了大量文化遗产。而教皇国的特殊地位,又使这个世界上最小的国家的博物馆、图书馆和文献档案馆里收藏着大量珍贵文物、手稿和图籍。

  公元4世纪,罗马帝国皇帝康斯坦丁时期首次在梵蒂冈高地十二使徒之一的彼得的墓地建起了第一个长方形大教堂,即圣彼得大教堂。梵蒂冈保存到现在的主要建筑,有15世纪建造的梵蒂冈图书馆(在圣彼得大教堂北面,原是教皇宫廷)、西斯廷教堂和城墙。

  16-17世纪重建的圣彼得大教堂,是文艺复兴时期规模最大的建筑,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天主教教堂。圣彼得大教堂由三部分组成,从西向东依次是教堂、梯形广场和圣彼得广场。教堂从1506年开工建造,历时120年完成,最初设计人是布拉曼特,后来由拉斐尔、佩鲁奇、小桑迦洛和米开朗琪罗等人继续设计建造。起初教堂平面是正方形,有希腊式十字,中心是大穹窿顶。后来教皇保罗五世把希腊十字平面改为拉丁十字平面,即把竖划向下(向前)延长,在延长位置建长方形大厅。教堂穹窿顶外部最高点距地面137.8m,是罗马城的最高点。内部顶点123.4m。教堂外部从西向东长213.4m,室内长183m。十字厅南北宽137m,室内平面面积15,000平方米。东部正面高51m。教堂内十字厅中心是教堂中心,有教皇的正方形祭坛,四角有铜立柱,上有铜华盖。祭坛下面是彼得墓地,向东开口有坡道。大穹窿顶的鼓座内径41.9m,半球面一周开16个采光窗。人可以登临穹窿顶上方外部的小亭内,观览梵蒂冈城全景。教堂内鼓座圆周的廊道也可登临,用于向下观看厅内宗教仪式。大厅内壁有许多壁画和雕像。

  教堂东门外是梯形广场,东口小,南北边是房屋和柱廊。再向东是椭圆形的圣彼得广场,两个广场由贝尼尼设计,于1667年建成。圣彼得广场南北向是长轴,南北两侧有柱廊房屋,柱高18米。廊顶内环有一列石雕人像,包括梯形广场南北廊的上方,共有人像140尊。广场中心有30m高的整石方尖碑,重327吨。碑原在埃及,公元37年运到罗马,1586年被运到现在的位置树立起来。广场可容纳50万人,供罗马教廷举行重大宗教活动用。

  圣彼得广场是为了纪念教皇匹乌斯十一世与墨索里尼重归与好而修建的。广场的一边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堂(圣彼得大教堂),其中心是巨大的埃及方尖碑。圣彼得广场一直是世界天主教的教徒万心归一的地方,充分显示了宗教与艺术的统一。是艺术大师们留给全世界的共同财富!

在梵蒂冈花园站岗的梵蒂冈宪兵

  教堂、博物馆和古墓,圣彼得大教堂三者兼而有之,其历史重要性和辉煌的建筑是其它寺庙无法比拟的。自建成以来,文艺复兴时期所有重要的建筑师都参与了教堂的修建。教堂的内部空间很大,肥胖可爱的丘比特雕像足有两米高,和围绕教堂装饰画上的字母一样大小。教堂中还有米开朗琪罗25岁时的作品《圣殇》(Pieta)以及圣彼得的铜雕像。

  几百年来,梵蒂冈一直是西方世界中心,它的重要性不仅在过去,即使是现在,仍十分重大,它承担着宗教和外交的重要角色。除此之外,它也以自己独特的历史和文化闻名于世。梵蒂冈1984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军事

  梵蒂冈的国防力量称为瑞士卫队,瑞士卫队人数约为150人,负责保护宗座。

外交

  截至2018年9月,梵蒂冈同18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外交关系。梵蒂冈是经合组织成员以及联合国、欧安组织、国际粮农组织等重要国际或地区组织观察员。

圣座外交

  圣座(英语:Holy See),是国际场合暨外交场合中主权实体的名称,也是教宗及其顾问们在向下属的全球各地的天主教会发出指令时所使用的正式名称。作为全球天主教会的“中央”,圣座享有主权国家一样的地位,可以以主权国家的身份签订国际性条约或加入国际组织。教宗授权主教委员会负责管理梵蒂冈的日常事务。梵蒂冈的法律体系是基于教会法,当天主教法典不适用时,则使用罗马市的法律。

  圣座可以以主权国家的身份向其他主权国家派出外交使节(例如教廷公使、教廷大使等),也可以接受由其他国家派出的外交使节。但是由于国家面积太小,别国派往梵蒂冈的外交使节一般都在罗马市设大使馆。这样造成的一个有趣结果是,意大利驻圣座大使馆是设在意大利自己国境内。 圣座同174个国家和地区有正式外交关系,在联合国设常驻观察员。对外的基本政策,是宗教的、人道的,而非政治的,也无关经贸、军事 。教廷主张与世界各国广建邦交,藉以提高本身的国际地位与影响力,以达到保障各国境内天主教徒的宗教自由权。是故,其外交基本方针是不与任何邦交国断绝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