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永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智永汉语拼音:Zhi Yong;510—608年),中国南朝陈书法家。俗姓王,名法极。会稽(今浙江绍兴)人,王羲之七世孙,出家为僧,人称永禅师。与兄子孝宾俱舍家入道,孝宾改号惠欣,梁帝武因名所在之寺为“永欣”。擅楷书、草书,传其学书30年,废笔五大竹簏。其书法法度谨严,精熟过人,曾书《真草千字文》800本,至宋已罕见,今日本正仓院藏墨迹一本,另西安碑林存一刻石本。

  闭户临书,前后30年,所退笔头满5大簏,取而埋之,号“退笔冢”,并自制铭志。曾写《千字文》800余本,分送浙东各寺院。因求书者如市,住处户限被踏穿,乃以铁叶包裹,人称“铁门槛”。智永书妙传家法,精力过人,隋、唐间书家莫不临学。隋炀帝称其得右军肉,宋米芾《海岳名言》评其书“秀润圆劲,八面俱备”。所书《真草千字文》,至今流行,为人所爱赏、临摹。

  智永出身于累世书家,从小就勤学苦习,后与弟弟王孝宾一起从会稽老家被征辟到京城太学就读,师从南朝梁代著名书法家萧子云。在此期间,梁武帝萧衍为了教化百姓,命侍臣殷铁石从王羲之书札中摹拓出一千个不同的字作为识字习书的教材,又命员外侍郎周兴嗣将这一千个字编成了琅琅上口的韵文。不久,梁武帝又诏令萧子云摹写一册《千字文》。为了不辱皇命,萧子云挑选学业优秀、书法不俗的弟子王法极做他的助手。因此,王法极得以进入内府的藏书阁,在那里遍阅了先祖王羲之的许多墨迹,发誓要弘扬王家书法,将先祖笔法传诸后世。为了能专心于书法,免除世俗的纷扰,王法极决定遁入佛门,舍身物外。在萧子云的引荐下,王法极和他的弟弟在京城建康剃度为僧,入同泰寺学习佛法。王法极得法名智永,其弟得法名智欣。大同二年(536),智永禅师和他的弟弟终于返回了会稽的兰渚山下。两人将王家老宅修葺一番,舍家为寺,名“嘉祥寺”。梁武帝萧衍为了嘉奖他们崇尚佛教的行为,就从他们的名字中各取一字,特颁赐“永欣寺”匾额。智永也因此被世人尊称为“智永禅师”或“永禅师”。

  智永身处陈、隋之间,上承魏晋南北朝“尚韵”的余绪,下开唐五代“尚法”的先河,是书法史上一位承前启后的大书法家。他对书法的重要贡献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恪守家法,妙传真谛。唐张怀瓘《书断》云:“智永师远祖逸少。”宋叶梦得《石林避暑录话》云“:智永书全守逸少家法。”宋《宣和书谱》说智永“笔力纵横,真草兼备,绰有祖风”。解缙《春雨杂述·评书》云:“自羲、献而下,世无善书者。唯智永能寤寐家法,书学中兴,至唐而盛。”明代余寅《同姓名录》卷十二云:“智永妙传家法,为隋唐间学书者宗匠。”其二,深研楷式,厘定八法。他总结了从隶书演进到楷书的笔势变化,归结成千秋盛传的“永字八法”,为唐代楷书的定型化与法度化提供了坚实基础。宋陈思撰《书苑菁华》云:“《禁经》云:‘八法起于隶字之始,自崔、张、钟、王传授,所用该于万字,墨道之最,不可不明也。隋僧智永,发其指趣,授于虞秘监世南。’” 智永的书法对初唐虞世南等的书法很有影响。智永书《真草千字文》,早在唐代就已随归化之僧、遣唐之使流传到东邻日本,对日本书道产生过不小的影响。

  对智永书法的特征,前人有不少评价。如唐李嗣真《书后品》云:“智永精熟过人,惜无奇态。”宋代米芾《海岳名言》云:“智永砚成臼,乃能到右军,若穿透始到钟索也。”宋苏轼《东坡题跋》云“:永禅师书,骨气深稳,体兼众妙,精能之至,返造疏淡。如观陶彭泽诗,初若散缓不收,反复不已,乃识其奇趣。”又云:“永禅师欲存王氏典型,以为百家法祖,故举用旧法,非不能出新意求变态也,然其意已逸于绳墨之外矣。”明代都穆《寓意编》云:“智永真草千文真迹,气韵飞动,优入神品,为天下法书第一。” 明解缙《春雨斋续书评》云:“智永瑶台雪鹤,高标出群。”董其昌《画禅室随笔》云:“永师仿钟元常《宣示表》,每用笔必曲折其笔,宛转回向,沉着收束,所谓当其下笔欲透过纸背者,唐以后此法渐澌尽矣。”何绍基《东洲草堂金石跋》云:“智永《千文》,笔笔从空中落,从空中住,虽屋漏痕犹不足喻之。”这些评论概括了智永在书法领域的追求和深厚的造诣,智永“欲存王氏典型,以为百家法祖”,他几十年如一日,磨砚成臼,甚至磨穿铁砚。他的书法技巧“精熟过人”,“用笔必曲折其笔,宛转回向,沉着收束”,“欲透过纸背”,能“从空中落,从空中住”。他的书法在继承家法的基础上,能够“逸于绳墨之外”,形成了平淡而清健的风格,表现为“骨气深稳,体兼众妙,精能之至,返造疏淡”,“气韵飞动”,“高标出群”。

参考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