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第1行: 第1行:
 
 
 
  '''汉字'''([[汉语拼音]]:Hanzi;[[英语]]:Chinese Characters),[[汉族]]自古以来一直用以记录[[汉语]]、交流思想的工具。是汉族祖先在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已有6,000年左右的历史。汉字是一种[[音节文字]],一个字代表语言里的一个[[音节]]。汉语是以单音节[[语素]]为主的,所以汉字正适应于记录汉语。每一个字都有一定的音义。在字形的结构上以一半表意、一半表音的形声字为最多,占汉字的80%以上。汉字本身有一定的结构规律和完整的系统性。尽管[[汉语方言]]比较分歧,但用汉字写下的书面语言南北各地的人都能看得懂,虽然古今语音有很大的变化,但是商周的古文和由秦汉传下来的古书现在仍然能读得懂。这不是其他民族的文字所能相比的。
 
  '''汉字'''([[汉语拼音]]:Hanzi;[[英语]]:Chinese Characters),[[汉族]]自古以来一直用以记录[[汉语]]、交流思想的工具。是汉族祖先在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已有6,000年左右的历史。汉字是一种[[音节文字]],一个字代表语言里的一个[[音节]]。汉语是以单音节[[语素]]为主的,所以汉字正适应于记录汉语。每一个字都有一定的音义。在字形的结构上以一半表意、一半表音的形声字为最多,占汉字的80%以上。汉字本身有一定的结构规律和完整的系统性。尽管[[汉语方言]]比较分歧,但用汉字写下的书面语言南北各地的人都能看得懂,虽然古今语音有很大的变化,但是商周的古文和由秦汉传下来的古书现在仍然能读得懂。这不是其他民族的文字所能相比的。
  

2013年11月10日 (日) 21:42的版本

  汉字汉语拼音:Hanzi;英语:Chinese Characters),汉族自古以来一直用以记录汉语、交流思想的工具。是汉族祖先在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已有6,000年左右的历史。汉字是一种音节文字,一个字代表语言里的一个音节。汉语是以单音节语素为主的,所以汉字正适应于记录汉语。每一个字都有一定的音义。在字形的结构上以一半表意、一半表音的形声字为最多,占汉字的80%以上。汉字本身有一定的结构规律和完整的系统性。尽管汉语方言比较分歧,但用汉字写下的书面语言南北各地的人都能看得懂,虽然古今语音有很大的变化,但是商周的古文和由秦汉传下来的古书现在仍然能读得懂。这不是其他民族的文字所能相比的。

汉字产生

  汉字有极悠久的历史,在战国时期曾经传说文字黄帝史官仓颉所造。一说仓颉是古帝王。这是传说,不足为信。

  汉字开始产生的时间,还难以确实断定。今天所能见到的最古的文字是商代刻在甲骨上和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商代的文字已很发达,最初产生文字的时代必然远在商代以前,那就是夏代或早于夏代。甲骨刻辞大部分是贞问之辞,也有一部分是记事的。从已经认识的字来看,很明显汉字是从图画发展而来的。由图画而变为笔画简单的文字,再由笔画简单的文字进一步创制大量的新的文字。甲骨文里图画式的文字很多。凡是实物有形可画的大都用图形来表示。

  语言里的词并非都有具体的形象可画,例如数词,在甲骨文里就用线条来表示数目;有些事物没有实际的外形可作为表象,在甲骨文里就想方设法用图形来表示,所用的方法后人归纳于“六书”之内。后来字形变成篆文隶书,又变为楷书,始终没有改掉原来图形的基础,也就没有改变为拼音文字。

汉字形体演变

  现在日常手写的规规矩矩的汉字字体称作楷书,又称正楷。楷书是从公元3~4世纪魏晋时代开始形成的一种字体。魏晋以前,从殷商到秦汉,汉字的写法有过很大的变迁。汉字形体的变迁主要可以分为三大阶段。

商周古文字到秦代小篆

  商代的文字见于卜辞和铜器铭文的已经不是图画,而是一种笔画简单的记录语言的符号。但是很多文字在表形表意上还离图画的形式不太远。周代铜器上的文字在写法上与甲骨文还很接近,只是在笔画上或有改变。春秋战国之际,书写工具有了竹简和丝帛,文字可以用笔来写,不用契刻和陶铸了,因而使用日广。这时,列国的文字各有地方特色,不完全一致。秦人承继了西周的文字,笔画趋于繁复,如秦刻石(通称石鼓),即所谓大篆;而东方诸国的文字又趋于简易,改变比较多。秦灭六国以后,建立了统一的王朝,李斯倡议统一文字,罢其不与秦文合者,于是有小篆。小篆对大篆而言,形体比大篆简单,结构比金文整齐,写法有一定的规范,而且同一个偏旁的字,偏旁的写法和位置也都较固定,因而文字走向系统化。秦朝统一文字在汉字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是一大进步。

隶书

  隶书由简略的篆书逐渐发展而成。战国时代的兵器文字已趋简洁,相传秦代开始有了与篆书接近的隶书,隶书在民间使用。汉代,隶书不断发展,由接近篆书而改变篆书,成为日常应用的字体。隶书不同于篆书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三方面:①笔画简化。②结体改变。③变篆书的圆笔为直笔或方笔。

  隶书的出现是汉字由繁复变简单的一大发展。它完全脱掉了图画的性质,成为便于书写的符号。从东汉时起,纸已经大量生产,书写文字也更加方便,因此隶书的笔势带有波折,在体势上与篆书大不相同,东汉时期有不少书法家善于楷隶。

  在汉代隶书开始发展的时期,又有了草书。草书是草率的隶书,汉魏时通行的是章草。汉末有由楷隶简化的行书,东晋时又有了今草。但草书只求整个形体与隶书相似,不容易认,行书又偏于草率,所以楷法为人所重。

正楷

  “楷”是有规矩的意思。从汉代有楷隶以后,到魏晋时代就有了正书。正书又称真书。这种字体比楷隶又有了不同。波势减少,笔画也趋于平易圆转。所以从唐代以后一直为手写字体。

  汉字的形体演变从商周古文字到小篆是一期,由小篆发展为隶书是一期,由隶书发展为正书又是一期。总的趋向是由繁难变为简易。

汉字结构

  汉字自古至今都是方块式的文字,有的是独体字,有的是合体字。独体字来源于图画式的象形字和指事字,合体字是以独体字为基础而构成的,包括会意字和形声字。在汉字总体内,独体字很少,合体字占90%以上,而合体字中又以形声字占绝对多数。

  合体字是把两个已有的字组合在一起,组合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左右排列的形式,另一种是上下组合的形式。形声字的结构是一半形旁,一半声旁,形旁表意,声旁表音。不同的形旁在字形结构中所处的位置具有一定的规律,对认字和书写都有很大的方便。这种结构的形式从秦汉时期的篆书发展为隶书就已经固定下来了。

汉字与汉语的关系

  汉字是一种表意注音的音节文字,每一个汉字代表语言里的一个音节。在上古时代汉语有单音节词,也有双音节词,而以单音节词为主,一个汉字就是一个词。自汉代以后,双音节词逐渐增多,一直发展到现代,汉语就变为以双音节词和多音节词为主了。这样,语言里的词大多数需要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来表示,字与词的数目就不能相应。因此,一个字不一定就是一个词,它可能只是构成一个词的词素(或称语素),它只代表整个词的一个音节。

  汉字虽然是音节文字,但是汉字本身不都能确切地表示语音。汉字中的象形字和表意字,如山、水、首、目、大、文、京、方、走之类,都是不表音的字。汉字的形声字一半是形,一半是声,表声的部分与字音相同的固然不少,可是也有很多不相同的。例如词、资、堂、杜、汤、荡、欣、都、循之类,声旁与字音只是韵母相同而声母不同;其他如涤、仍、特、雕、凝之类,声旁与字音就全不相同,声旁也就失去了表音的作用。

  声旁与字音不相应,主要有两种原因:一种原因是古今音异,古代原来音是相同的,由于时代的变迁,语音有了改变,读音也就不一样了。如铺从甫声,铺、甫古音声同;结从吉声,结、吉古音韵同,今音就不一样。另一种原因是前人制字,声旁与字音本不相同,只取其相近。例如浩从告声,聚从取声,暖从爰声,蔡从祭声,似从以声,枢从区声之类都是。因此汉字中形声字尽管占大多数,而字形上所标识的声旁与语言并不都相协合,表音的作用也就不显著了。汉字本身既不能明确表音,每个字就只能按照字典所注的读音来读了。

  汉语的语词极为丰富,古代字少,一字多义,或一个字代表几个词,于是便有一字多音的现象,称为多音字。要分辨意义和读音只有依据上下语句来断定。这是文字与语音不相应的又一种情况。

  汉字在记录语言时,每一个字都有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用法。汉字当中同音字也特别多,除古代已经通行的同音假借字一直沿用的以外,其他是不能随便写的。写错了就称为写“白字”,例如shi这样一个音,见于下列一些词里:城市、表示、战士、方式、考试、教室、形势、解释、装饰、合适、事情、世界。这里每一个词都有一定的写法,其中每个字都是组词的一部分,因为它又联系着许多相关的词,自成一组,所以不能写错。

  汉字在记录语言当中也出现不少古今字和异体字,一个词也可以写成几个形体。为了使文字规范化,许多不必要的异体字现在已不再使用。

汉字的增繁与简化

  汉字在商代除有象形字、表意字外,还有形声字和假借字。象形、表意主形,形声、假借主音。为配合语言,表音是汉字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从周代以后形声字成为造字的主体。语言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学的发展,语词不断增多,文字也随之日益增加,形成一个繁富的文字体系。

  秦代的《仓颉》、《博学》、《爰历》三篇有3,300字,汉代扬雄作《训纂篇》,有5,340字,到许慎作《说文解字》就有9,353字了(不算“重文”)。晋宋以后,文字又日渐增繁。据唐代封演《闻见记·文字篇》所记晋吕忱作《字林》,有12,824字,后魏杨承庆作《字统》,有13,734字,梁顾野王作《玉篇》有16,917字,隋陆法言作《切韵》,有12,158字。唐代孙强增字本《玉篇》有22,561字。宋代司马光修《类篇》多至31,319字,到清代《康熙字典》就有47,000多字了。

  字书中文字数量的增多是由不同时期所产生的文字累积而成的。各时期都有不少新的语词出现,就要造许多形声字,字数自然增加。并且在文字使用中也出现很多不同情况的异体字和孳生的字。不同形体的字有:①相传下来的古文奇字。②字的异体。③古今字。同是一个字而古今的写法不同。今字或就古字增加偏旁,或另成一字。④俗体字。民间流行的手写体字很多。

  文字在使用中还产生一些增添偏旁的字。有些属于俗体字一类,但有些因为原来的字作为另外一个词来用,与原来造字的意思毫无关系,于是又就原字加偏旁代表原字的意思,这在文字学上称为后起本字。如“莫”的本义为日暮,因“莫”另作“無”的意思来用,所以又造“暮”字。又有些字由于义有引申,原义不用,而通常作引申义讲,于是加偏旁又为原义另造一字。如“益”字原义是水从皿中溢出,引申有增加、有利等意义,原义不用,所以另造“溢”字。“原”字原义是水源,引申有原始、本来等意义,原义不用,因而又造“源”字。以上这些都是后起本字。

  另外在汉字发展过程中还产生一些义近音同或音近的分别字。如“版”为版图、版筑的“版”,木板、铁板都别作“板”。“受”为接受,受与别人就另作“授”。“知”为知道、明白的意思,聪明有知识就别作“智”。这些都是分别字。

  从这些方面来看,汉字在历史上之所以日趋繁复,一方面由于不同时代有新的语词增加,需要创造新字与之相适应;另一方面由于产生了大量的异体字、俗体字和用增益偏旁的方法以表现新的意义的孳生字,因此汉代以后字书的字日益加多,实际上日常使用的字不过六七千而已。

  汉字作为记录语言的符号,分歧旁出的异体字就要废除掉。选择的标准就是简易便用,而且要符合约定俗成的规范。因此废去古字而用今字,不取繁复的异体字,而取简便易写的字。由繁复趋向简化,这是汉字形体发展的规律。从商代到近代,一直如此。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在整理异体字和制定简化字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对汉字的规范化起了重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