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水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2012年12月16日 (日) 08:10野芷湖人讨论 | 贡献的版本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汉水,即汉江汉语拼音:Hàn Shuǐ;英语:the Han River/Hanjiang River),古称“沔(miǎn)水”,初名漾水,亦名漾川,《尚书·禹贡》篇:“番冢导漾,东流为汉”。长1,532公里,发源于陕西省宁强县蟠冢山,干流自西向东经陕西流入湖北汉口注入长江,是长江最长的支流。也是中国中部区域水质标准最好的大河,有人称其是中国目前唯一没被污染的大江。

  汉水流域面积,1959年前为17.43万平方千米,位居长江水系各流域之首;1959年后,减少至15.9万平方千米,退居嘉陵江之后,为是长江水系各支流第二。干流丹江口以上为上游,河谷狭窄,长约925km;丹江口至钟祥为中游,河谷较宽,沙滩多,长约270km;钟祥至汉口为下游,长约382km,流经江汉平原,在武汉市汉口龙王庙汇入长江。流域水能资源丰富,水能理论蕴藏量1093万kw,可开发容量614万kw。汉水干流中下游区,是长江中游重点保护区之一,由于河槽泄洪能力与洪水来量严重不平衡,历史上洪水灾害严重,也是长江支流中洪水灾害最严重的一条。

  汉水中上游的丹江口水库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

  陕西省于2012年2月6日正式启动汉江流域综合整治,计划投资188亿元人民币,用五年时间打造“中国式的莱茵河”。

  汉水的大小支流数以百计,由巴山阴坡水系和秦岭阳坡水系以及南阳平原江汉平原的水系共同构成,主要有玉带河牧马河褒河堵河旬河丹水唐白河涢水澴水滠水等。

  汉江(Hanjiang River),又称汉水,古代称沔水,长1577千米,为长江最长的支流。

(一)干流概况

    汉江有南、北、中三源,即漾水、南河(即玉带河)、沮水。过去一般以中源为正源,即 发源于陕西宁强番冢山的漾水。漾水的流量 比玉带河与沮水小得多,但河谷远比二者宽广。在烈金坝附近,漾水平常水面宽不过10米, 但河谷宽达2000~3000米,两岸谷坡平缓,河床坡度也很平坦,不像一般河流上游开端的深 邃峡谷情况。
    汉江由烈金坝东流至大安驿,成1000米宽的小型盆地,当地洪枯水位相差不过1-2米,唯 河道散乱,水无定槽,两岸田地都遭冲毁变成荒滩。其后流入峡谷,至新铺湾则又展为一盆 地,情况与大安驿相仿佛。再东行至炭厂市,南源南河来会,至沮水铺,源出陕西留坝秦岭 山脉、海拔2610米的紫柏山西南麓的北源沮水来会。南北两源的流域面积长度和水量均较中 源为大,但河谷都是非常仄隘的峡谷。三源会合后,汉江已具有大河规模,再经约10000米 之峡谷,至武侯镇上游高家泉出峡,进入平坦开阔的汉中盆地。
    自西向东从汉中盆地穿过的汉江,河谷开阔,两岸为冲积平原。沔县附近两岸距山约3000 ~4000米,河面宽度低水位时约60~70米,洪水则达400~700米,至南郑附近,南岸平地距 山仅1000~2000米,北岸则达10千米以上。河面宽广,低水位时河宽约300米,水深3~5米 。洪水河面则宽达1000~2000米,河中沙洲栉比,河岸皆冲积沙土,易受流水冲刷,河泓变 幻无常,如洋县城南土地庙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大水以前在江南,现已在江北,距河岸 约500米。本段汉江河谷两岸阶地颇为发育,10米以下为第一级阶地--河漫滩阶地,地面 平坦;10~15米之间为第二级阶地,平坦的程度不及河漫滩阶地,但较少分割;第三级阶地 高出河床30~40米,地面分割比较破碎;第四级阶地高出河床70~80米,分布零星;第五级 阶地高出河床200米,完全为丘陵地貌。
   汉水出汉中盆地,便进入一段600余千米的峡谷河段。汉江急剧下切,两岸山峦叠嶂,河 床狭窄,最窄处仅50米,最宽处亦不过200米,江流被约束在陡峻的河谷中,水流湍急,有 一泻千里之势,蕴藏着丰富的水利资源。干流上的丹江口、安康、石泉及支流堵河上的黄龙 滩水利枢纽,都座落在这群山狭谷之中。
    汉水过均县后,东南流经老河口市、谷城、襄樊、宜城、钟祥,而进入下游平原地区,过 潜江、天门、仙桃、汉川、蔡甸等县市,在武汉市龙王庙注入长江。
   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这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在《汉 江临眺》诗中对汉水中下游景色的描绘。看,南临三湘,下连长江,广袤无垠;滚滚江流, 一泻千里,水天相接,好像到了天地之外;远望藏在茫茫烟霭中的山色,时而清晰,时而迷 蒙,若有若无,虚无缥渺。今天,如果有幸乘飞机飞越上空,从机舱往下看去,只见辽阔的 江汉平原上,长江和汉水像两条游龙,浩浩荡荡,晶莹的湖泊从机翼下掠过,大的似明镜, 小的如宝石;众多的河渠像一条条彩带,构成一幅秀丽的水乡图景。
    汉江可分为上中下三段。丹江口以上为上游,长约925千米,集水面积9.52平方千米。穿 行于秦岭、大巴山之间,河谷常与岩层走向斜交,平均比降为0.6‰,交替出现峡谷和盆地 ,河道蜿蜒曲折,束放相间,滩多水急,重要滩险有100余处。盆地段河宽一般为200~300 米,峡谷段一般谷深300~400米,河宽仅数十米,其中洋县至石泉间,峡谷最为集中。根据 自然形势,这一段可分为两小段:洋县至渭门为深切峡谷段。本段为汉江干流上最大峡谷 ,全长约53千米,可分为上、下两段。上段从洋县小峡口至环珠庙,长约23千米,称为小峡 。汉江进入小峡后,河身骤束至200米,两岸山岭高出河床100~200米。环珠庙至渭门间约3 0千米,称为黄金峡,又称大峡,是汉江最著名的峡谷。大峡成一大轭形,水程30千米,陆 程仅9千米。汉江进入大峡后,两岸山岭高出河床300~400米,谷坡倾角达50~60度,河身 最窄处仅50米,最高与最低水位相差达24~25米,河中滩险甚多,著名者30余处,其中龟滩 、笼滩、金溜子等为最险。
    渭门至石泉。渭门以下至茶镇河谷较阔,大致一岸较陡,一岸较平缓,不若黄金峡双峰夹 峙毫无回旋余地。本段河宽约200米,谷宽达500米,七星坝附近有红色岩系所成之小盆地, 比石泉盆地略小。茶镇以下至石泉又为荒凉的峡谷区,河宽约150米,两岸山峰高出河面约3 00米,谷坡50~60度,在石灰岩区域尤其峻峭,并有很多溶洞,高出河床30~40米。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汉江工作队:《汉江流域地理调查 报告》,科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25~26页。
    本河段河床多卵石和砂碛。支流短小,且多属山溪性河流。
    丹江口至钟祥为中游,长约270千米,平均比降0.19‰,集水面积4.68万平方千米,河流 流向从东西方向转变为西北至东南。穿行于低山、丘陵、岗地间,流速减缓,河谷略见开阔 ,枯水期河宽一般增至300~400米,洪水位河宽2000~3000米,最宽处达5000~6000米,最 大洪水时期最宽地区扩展至8000~10000米,洪水泛滥于全部平原地区,直达两边岗地边缘 ,唐白河下游平原亦完全被淹没。河床宽广不稳定,冲淤多变,沙滩罗列。汉江进入平原后 ,流速骤缓,河中停积泥沙甚多,常常此冲彼淤,变化很大,洪水时期河床冲刷甚烈。例如 襄阳测站1952年4月29日~11月10日16次测量洪水时期断面的变化。开始时河底高程为61.9 米,中间一再冲淤,最低时曾达51.8米,但洪水退后又回淤至61.3米,恢复纵剖面的平滑状 态。本段共有大小沙洲143处,沙滩38处,平均每1.7千米即有沙洲或沙滩一处,这些沙洲与 沙滩经常在变化,例如三官殿附近饶家营以上至王家垸一带,1944年有沙洲6处,至1953年 已冲走2处,但在该地又有新沙洲出现。本段襄阳以上河床质为大石、粗、细砂组成,襄阳 以下为沙质河床。河谷沿河两岸除局部地点(如襄阳老龙堤)之外,几乎全部无堤,因此, 常受洪水灾害,沿河自然堤逐渐加高,而平原部分离河愈远则地势愈低,至岗边为最低,造 成河谷地貌的倒置,当地居民亦都了解此点,有"高莫高于河沿,低莫低于山边"之谚。 〖ZW(〗同上,第27页。
    钟祥以下为下游,长约382千米,平均比降0.09‰,集水面积1.7万平方千米。穿行于江汉 平原间,水流缓慢,河床淤浅,河曲至为发育,有"曲莫如汉"之说。各段河道的中心里程 比直线距离长得多,汉江从钟祥到汉口,河身长388千米,直线距离仅210千米,相差达142 千米;又如东荆河,从泽口到沌口,河身长210千米,直线距离仅136千米。两岸自明代起, 筑有堤防,河道沿途收束,河槽上宽下窄,成漏斗状。汉江在钟祥一带寻常洪水期宽达3000 ~4000米,自泽口至张截港,河槽宽约1000米,张截港以下至麻洋潭减至500米,黄新场与 仙桃之间已缩至350米,仙桃以下更窄,至武汉市附近最窄处仅100米。汛期时,上游来水由 下游干流和右岸东荆河分流入长江。东荆河上游陶朱埠附近河床泄水断面为2300平方米,而 下游北口附近仅仅1700平方米。这种上游宽下游窄的畸形状态,使河道允许泄量愈往下游愈 小,如钟祥碾盘山汉江允许泄量为27000~30000立方米/秒,而仙桃杜家台以下允许泄量仅 为5250立方米/秒,而上游来量很大,形成了洪水来量与泄量极不平衡的局面,这便是汉江 与其他河流不同而具有的最大特点。一旦发生水灾,洪水汹涌澎湃,以致冲破堤垸,实为造 成汉江下游严重水灾的基本原因之一。
   本段沿江两岸海拔35米以下为广大平原与众多湖泊,平原成带状,与河道平行。35~50米 为河阶地、岗地与丘陵。汉江、东荆河、长江等大河沿岸的地势一般比较高,各河之间往往 形成洼地,为积水所汇聚的洼地湖泊带。例如汉江左岸,干流与北方岗地之间为天门河刁汊湖洼地带,汉江右岸与东荆河之间为通 顺河排湖洼地带,东荆河与长江之间则为内荆河(中襄河)洪湖洼地带,这些洼地带大致均 为东偏南方向。在平原与阶地毗连的地方地势亦很低,常有湖泊散布期间,成为岗地边洼地 湖泊带,如钟祥笪家湖,天门白湖,孝感童家湖、野猪湖等。
   汉江下游河道淤塞的情况普遍而严重。汉江干流两岸在历史上原有甚多穴口和支流,后来 因为日渐淤塞与堵筑,以致各支河大多淤废。明朝为了维护献王陵寝,将左岸穴口全部堵塞 ,因此右岸水灾日益严重。明隆庆间,大学士张居正为保护其祖坟,在右岸修筑沙洋大堤, 并堵塞长江的茅江口(现洪湖县),于是右岸穴口亦大多堵塞,把汉江河身约束于狭隘的干 堤内,最大洪水流量超过安全泄量的4~5倍,再加上长江洪水顶托,汉水常因泄洪不畅酿成 水患。1949年后,除全线修筑堤防外,在上游干支流上先后建有安康、丹江口和黄龙滩等大 型水利枢纽工程,在下游修建汉北大型排涝工程和杜家台分洪工程等,减少了洪涝灾害,并 兼有灌溉、航运、发电、养殖之力。
   汉江全长1577千米,为长江最长的支流,流域面积15.9万平方千米,在长江各大支流中, 仅次于嘉陵江,多年平均径流量563亿立方米,河口年平均流量为1820立方米/秒,天然落 差1964米,水能理论蕴藏量1066万千瓦,可能开发的水力资源装机容量达600万千瓦。
   汉江由于中上游来自山区,水流急骤,冲刷较强,沙量较多,碾盘山站年平均含沙量2.39 千克/立方米,年输沙量1.3亿吨,最大年输沙量2.63亿吨(1964),最小年输沙量0.223亿 吨(1996),侵蚀模数达929吨/平方千米,在长江各大流域中仅略低于嘉陵江,水土流失 严重,是长江中游主要泥沙来源。
   (二)重要支流
   汉江支流众多。在汉中盆地汇入的支流,北岸有褒水、胥水、水、黄沙河、溢水河等,均为秦岭南坡的顺向河,它们的河90%以上 在山地区,均系峡谷性质,河床平均比降为4‰,各河一出峡谷,即进入汉中平原,河谷骤 然开朗。南岸有濂水河、冷水河等,源于大巴山北坡,除比北岸支流短促外,其他情况大致 相同。流入汉中盆地的各支流,均由山区骤入盆地,都能利用河口形势,筑坝开渠引水灌溉 。历史上,汉中的人民在此开凿有汉惠、褒惠、胥 惠、冷惠等渠,为汉中盆地农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水源。
   从洋县至均县峡谷盆地段,支流一般较为短小,较大的有酉水、金水、子午河、牧马河、 甲河、洵河、蜀河、天河、白石河等。
   中游段支流主要有丹江、南河、唐白河、蛮河与利河等。
   下游支流多发源于周围的山地大洪山、桐柏山等山,如员水、天门河、鬼水、大富水 、■水等,均在左岸。各支流一般上游穿流于山地,乱石多,坡度大;中游经过丘陵地,多 石滩;下游入平原湖沼地区,多泥沙沉积。由于河流短,河槽窄,水量小,夏季涨水,旋涨 旋落,属山洪性质。在沿江堤防没有修筑以前,汉江下游河道常常发生变化,洪水时期干支 流交汇在一起,一片汪洋。江汉干堤及其他大小堤垸修筑以后,汉江与各支流河道淤塞严重 ,河流发生极大变化,如天门河原来从汉川的新鲜口到牛角湾、沉下湖、皂角树、马港、会 张弛口水出风门,入松湖、慈湖,后来由于故道淤塞,遂由冯家湾、杨腰坡入三台湖。天门 旧河(俗称老县河),七八十年前为梅石廖湖,现为梅石两垸。
   现将汉水重要支流介绍如下:
   唐白河 系唐河与白河的合称,由源出河南方城县伏牛山的唐河和源出河南嵩县的白河, 流至湖北襄樊市双沟镇汇合而成。至襄樊市东律镇注入干流。以白河为源,全长312千米( 唐白河口至白河源),流域面积24500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182立方米/秒,自然落差12 26米。整个水系略成扇面状,干支流在山地的长度很短,白河自黑山头以上仅90余千米,唐 河自金店以上仅30余千米,河身大部分在平原上。干支流进入平原后,河曲发育,并有局部 改道现象,如新野以东有老白河,为东汉以前白河正流,从老白河沿河集镇残碑断碣推测, 过去曾通航。南阳瓦店区东湾原来在白河以西,现已改在河东。唐白河下游从前纳清河以后 在现在的清河口流入汉江,后因改道淤塞,始改道南流至张家湾入汉江,而清河则单独入汉 江。唐河的河槽相对来说比较稳定,类似的变化较少。
   唐白河各河流的流量很不稳定,最大流量与最小流量相差达1900多倍。每逢大雨之后,河 水猛涨,毁岸决堤,破坏甚烈,河床普遍扩展,如白河支流鸭河在唐村一带从1919年以来河 床已加宽一倍多。若久晴不雨,则又干涸无水,甚至断流,对于航运和灌溉都很不利。
   唐白河干支流大部分流经地均在南阳地区。而南阳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传统农业比较发 达的地区之一,远在战国时代,楚人沈诸梁为叶县尹,即"作陂池,资灌溉"。这种风气在两汉进一步弘扬光大,一直沿袭到明 清,历时两千年左右。但是从明代开始,由于数十万流民聚积于荆襄山区,迫使政府允许他 们在此"各占旷土,开垦为永业",开垦很快出现了向山头延伸的苗头,清代则大规模地向山区发展。这一方面带来了田地的 开垦,另一方面严重破坏了当地的自然生态平衡,加速了水土流失和土壤沙化的进程。据史 书记载,自古河南的土壤就是很肥沃的。南阳汉代适宜种稻,不光是气候温暖,水源充足, 土壤适宜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但明清以后,土壤沙化问题屡见记载,如"麦熟高低陇,河 流浅白沙",嘉靖《南阳府志》卷10《诗》。"白河不流飞白沙",邓州田地"土壤夹沙,非徙即涸",嘉靖 《邓州志》卷11《陂堰志》。《南阳府南阳县 户口地土物产畜牧图表说》。唐县"土瘠民贫",乾隆《唐县志》卷3《赋 役志》。这和汉代的肥田沃土已不可同日而语了。由于流经地土壤沙化日益严重, 由花岗岩风化而成的沙粒自山地冲刷而下,使唐白河干支流中充满了沙砾,尤以白河系统为 严重,白河河槽几乎全部有沙的沉积,当地居民有"白河沙多,唐河湾多"之谚。其实,唐 河的大部分河槽也有沙粒沉积,除下游苍台以下一小段外,沙滩也很多。唐白两河主要不同 之点在于白河河槽宽,河底全属沙质,河身淤浅,河槽不固定,两岸地势低平,稍一涨水, 即四处漫流,不能归槽。由于淤积太甚,白河干支流的河床在很多地点已高出两岸平畴,如 南召潦河上游三岔口一带,河底高于堤内田面有0.8~3米。湍河在内乡附近亦有类似情况。 唐河河槽较窄,河底有泥有沙。两岸地势较高,即使有洪水,淹没两岸有限,不至四处漫流 ,河水总能归槽。不过,由于沙砾的大量淤填,唐河干支流中上游的河床亦大都平坦宽广, 因此,当地居民往往垒沙为堤,堤外植树(大多为槐树、杨树与柳树),改河为田,这种沙 堤非常脆弱,极易冲垮,在洪水较大年份,水灾便很严重。例如,1953年南召县冲毁河堤达 1970处,造成很大损失。
    丹江 俗称丹河,又称均水,亦称丹渊,发源于陕西蓝田县与商县之间分水岭西南侧,与 渭水支流灞河同源而背流。东南经陕西商县、丹凤、山阳、商南4县,河南淅川、内乡2县境 ,于湖北丹江口市注入汉水,干流全长390千米,为汉江最长的支流,流域面积17300平方千 米,占汉江流域总面积的10%。多年平均流量174立方米/秒,自然落差1401米。水系发育 ,支流众多。主要支流有武关河、淇河、淅河、滔河等。
    丹江流域在地貌上最显著的特色为沿江峡谷与平地相间,从丹江口至秦岭依次为江口峡谷 、李官桥盆地、关防滩峡谷、淅川荆紫关盆地、湘河街峡谷、竹林关普峪河宽谷、流岭峡谷 、丹凤-商县盆地,最后为秦岭峡谷。这种地貌对于修建水库非常有利,峡谷两岸高而陡, 可以建高坝,而盆地宽谷亦可拦蓄大量洪水。著名的丹江口水利枢纽就建在汉江与丹江的汇 合处。丹江口水利枢纽是综合开发汉水的关键工程,具有防洪、发电、灌溉、航运、水产养 殖等综合效益。银灰色的混凝土大坝,高97米,连同两岸土石坝长约2500米。它像一道水上 长城把汉水挡住,扼守着上游深山峡谷的大门,有力地控制着坝址以上95000平方千米的集 水面积的径流,约占汉水全部径流的3/4,在万山丛中形成一个总库容达209亿立方米的巨 大人造湖。
    丹江流域水土流失的严重情况仅次于唐白河,每年冲入丹江干支流的泥沙数量很大,根据 白渡滩水文站1953年所测丹江最大含沙量达10%,河床推移尚未计算在内,河床年年淤高, 在河流出峡谷入盆地处尤为显著。如商县附近,丹江从秦岭峡谷进入商县盆地,在峡口及盆 地内堆积大量泥沙,河床淤高甚速,商县小南门在1919年以前尚可通行,至50年代下半部( 约2米)已被丹江的泥沙所堵塞,仅留上半孔,洪水期间上半孔必须关闭,否则洪水即拥涨 入城。河床淤高的结果,使丹江的航运愈感困难,在清康熙乾隆年间,丹凤(龙驹寨)为一 个十分热闹的沿江码头,丹江小船可以上溯至此,大水时还可通至商县,这种状况一直维持 到民国年间,50年代以后丹江的航运起点已移至丹凤以下190千米的荆紫关,《汉江 流域地理调查报告》,第31~32页。小船大水时也只能到此,缩短了航线152千米。
    堵河 又名武陵水,亦名庸水、陡河,为汉江第三大支流,有两源:南源出湖北神龙架东 北麓,北流称官渡河,至竹山县两河口汇合西源;西源出陕西与四川省间大巴山东南麓,南 流称平溪河,过镇平县称南江,进入湖北竹溪县称汇湾河,与南源汇合后始称堵河。干流经 竹山、房县、十堰市,至郧县西流镇入汉水。西源为干流,全长约342千米,流域面积12431 平方千米。平均坡降1.93‰,自然落差1586米。黄龙滩水文站多年平均输沙量834万吨,年 平均输沙模数695吨/平方千米,为湖北泥沙高值区之一,水土流失严重。河道弯曲,干流 弯曲系数1.87,为山地弯曲河型。主要支流有潭口河、苦桃河、北星河、官渡河、泉河、竹 溪河等。
    堵河沿岸除黄龙滩、竹山、竹溪等城镇附近河谷较宽外,其余均系峡谷性质,两岸山峰高 出河床150~200米,可以修坝的地点很多,但无宽广盆地足以拦蓄大量洪水。
    堵河干流横截均房背斜层之西端,与地质构造不符合,根据研究,李捷与朱森认为堵河上 游背斜层以南水系原是南河的上游,后因堵河向源侵蚀袭夺南河上游为己有,乃成今日的堵 河。
    褒河 古称乌龙江,又名太白河、褒水。有二源:东源出自秦岭山脉陕西太白县与宝鸡县 之间分水岭西南侧,西南流称红岩河;北源出自陕西凤县东部秦岭沟附近山区,至留坝县江 西营汇合东源,至汉中市入汉水。全长198千米,流域面积3940平方千米。无论是长度、流 域面积,还是水量,均超过沮水,故有人主张以褒河为汉江正源。流域多山,河道流向较顺 直。主要支流有沙子河、武官河、太白河、杨家河等。
   (三)流域概况
    地貌 《汉江流域地理调查报告》指出:根据汉江流域的地层情况,可知自从经过三叠纪 末期的造山运动以后,本流域不再受到海侵。当侏罗纪的时候,本流域低洼地区成为内陆湖 泊,有砂岩和页岩的沉积。侏罗纪末期的造山运动在本流域非常剧烈,完成了本流域地貌的 大轮廓。白恶纪时期本流域只有汉中盆地略有沉积,其余各地可能都是侵蚀区。白恶纪末期 的造山运动使本流域地面上升,发生褶皱与断层,造成很多盆地与地堑,如郧县盆地、均县 盆地、丹凤-商县地堑、西峡地堑等。在这些盆地与地堑中沉积了第三纪红色岩系。发生在 第三纪末期至第四纪初期的喜马拉雅运动,使本流域整个地面隆升,秦岭、巴山、荆山、大 洪山、大别山等均因这次运动而重新上升为高山。经过这次运动后,本流域的地貌基本上已 和现在的一样。
    汉江流域绝大部分是山地,山地面积约123000平方千米,占全流域面积(174000)的70% ,丘陵地面积约22000平方千米,占13%,平原面积约27000平方千米,占16%,湖泊面积约 2000平方千米,占1%。山地分布在老河口以上,主要平原分布在钟祥以下,之间为丘陵地 区。当然,在上游山地区内亦有局部平坝与丘陵地貌,在下游平原上亦有个别丘陵,但在整 个地貌上显然无足轻重。
   本流域地面海拔在1000米以下的面积占70%多,2000米以上的面积仅占4%,。从全流域 各地的绝对海拔的差别来说,上下游相差很大,秦岭最高峰太白山的海拔达4100余米,一般 山峰的平均高度约2500米;巴山最高峰的海拔达2500米,一般山峰的平均高度约1500米。但 下游平原的海拔在35米以下。本流域的山系,根据它们的走向大致可分为两组:一组为东西 走向的山脉,如秦岭与大巴山脉;一组为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如大洪山脉与荆山山脉。 这两组平行山脉都受地质构造的影响,它们的走向基本上就是地层的走向。这两组山脉都是 以褶皱为主的山脉,岸层挤压很紧密,并有角度大的逆转断层,秦岭和巴山尤甚。它们的共 同特色是"山大谷小",整个山地只有红色岩系分布的盆地和地堑比较宽广,其余山谷都很 狭窄,平地尤属罕见。
    本流域平原面积很小,只有四处较大的平原,即汉中平原、襄阳-宜城平原、唐白河平原 、下游平原。四处平原之中,汉中平原、襄阳-宜城平原与下游平原都是泛滥平原,地势平 坦,只有唐白河平原大部分为古冲积平原,俗称岗地,已略受分割,泛滥平原则占地面积较 小。
    本流域湖泊较大的200多个,其中大部分为洼地积水,旱年与湿年湖泊面积的变化较大。 各类湖泊不论它们的成因如何,都在逐渐分裂与消失之中。
    气候 汉江流域位于北纬30°8′~34°11′,东经106°12′~114°14′,距海洋甚远 。全区北有秦岭、外方山与黄河流域为界,东北以伏牛山、桐柏山与淮河流域毗邻,西南以 大巴山与嘉陵江流域相邻,东南为江汉平原。整个地形西北高东南低,形成一东南向敞开的 喇叭形,使东南季风可长驱直入本流域,加之北界的秦岭山脉,一般高程在2500~3000米之 间,它不仅有抬升气流的作用,而且阻滞北方冷空气侵入,因而这里成为我国南北气候交界 地带,流域内气候较温和。
    本流域的风向受冬夏季风的影响,冬季多东北与西北风,夏季多东南与西南风,春秋两季 为过渡时期,风向变化较多,但仍以偏北方向为多。就地域而论,大致自白河以下汉江河谷 内春夏多东南风与南风,冬季多北风与西北风,白河以上虽在夏季仍以偏北风为主,南风或 东南风不占重要地位。风力一般说来,下游平原寒潮长驱直入,风很大,最大风力达10级; 上游山岭纵横,阻碍重重,风力较弱,最大风力在7级上下,但在峡谷道上,风力亦大,可 超过9级。
   本流域的气温上下游相差不大,冬季温暖,霜期较长,冰冻现象不严重,平常年份汉江干 流无冰封现象,只有沿河湾处有薄冰,特寒之年有相当厚的冰,钟祥县志有:"汉江冰,人 履其上"的记载。1955年1月汉口附近汉江干流全河封冻。汉江的支流一般比降大,水流急 ,无冰封现象,仅唐白河平原各河流结冰情况较突出,白河在南阳附近,唐河在唐县附近, 冬季河水极浅,坚冰封河,冰上可通牛车。上游山地冰冻现象比中下游普遍,海拔2500米左 右的山地,5月间亦有结冰现象。夏季炎热,各月平均气温高于22°,愈往下游,气温愈高 ,但相差仅2~3°,可见本流域夏季普遍炎热。
    本流域的降水主要是雨量,降雪、冰雹很少,除秦岭及大巴山高山地区之外,鲜有积雪达 半个月以上者。多年平均雨量约700~1100毫米,年内分配极不均匀;年平均雨量的分布, 大致自西北向东南递增。郧县以上,盆地河谷的年雨量均在700~800毫米之间,大巴山与武 当山约在1000~1200毫米左右,高山地区在1000毫米上下,中游800~900毫米,但唐白河流 域只有600~700毫米,下游自1000~1300毫米。各季雨量的分配颇不均匀,主要集中在夏季 。夏季大规模降雨的主要原因,系由于北方冷空气南下所至。
    汉江流域的水旱灾害都很严重。就水灾而论,原因有自然与人为两方面。暴雨为造成洪水 的基本原因,其洪水全系暴雨形成,且上中游地区常处于同一暴雨区,当发生全流域性大 暴雨时,暴雨移动方向往往与干流流向一致,加上地形陡峻,重要支流汇口不远,使洪水汇 集迅速,沿程逐步增大,形成洪量集中、洪峰特大的洪水。而自北宋以后,下游荒地被大量 开垦,以致本流域湖潴被垦,妨碍容蓄;明清以后,山地大规模的垦殖,造成植被严重的破 坏;再者,自明代在钟祥以下大规模筑堤以来,年经展修,导致河槽日渐狭窄,宣泄困难, 这是水灾日重的人为因素。
    旱灾就地区来说,以丘陵、岗地最严重,其中,汉江中上游的旱灾比水灾严重得多,所谓 水灾一条线,旱灾一大片。中上游的丘陵地亦为本区农业发达区域,但由于雨量分配不均, 以致"5、6月常怕旱,8、9月常怕霖",造成或大或小的水旱灾。
    航运 汉江干支流的航线很长,分布于陕西、河南、湖北三省70多个县市,在这一广大区 域内的经济和文化的交流方面,几千年来曾经做出巨大的贡献。在中国最早的地理著作-《 禹贡》上,说明了在两千年前汉江已是今湖北、湖南和四川、陕南向中原运输贡赋的要道。 在陇海铁路通车宝鸡以前,陕南和部分陇南的货物都要顺汉江运到汉口。可以说,在历史上 汉江干支流一直是本流域交通网的骨干之一。
    汉江干流水量比较充足,全流的95%均可通航。但比降很大,从河源到河口平均比降为0. 36‰,而且滩险甚多。上游约占总航线的62%,是全流航行最困难的一段。其中,洋县至石 泉,河流流经山地中,大部分为峡谷,比降达1‰,为全流比降最大的一段,水流极为湍急 ,礁滩最密,两滩相距不及500米,河床最窄处50米,而尤以黄金峡最著,其中的车滩、囚 滩、龙滩、龟滩等处,泓道宽度在10米以下,船只转动不易,因此极易触礁,成为汉江干流 最困难的地段。
    中游段占总航线的16.4%,平均比降0.12‰,对航运来说流速仍嫌太急。本段乃全河流河 槽最宽,沙滩和沙洲面积最大的一段。因水流散漫,泓道多变,沙滩常移动(称为跑沙), 若对航道不熟,易发生危险。
   下流河段平均比降0.09‰,常年可通行轮船。
    支流航线4317千米中,终年通航的河流仅2294千米,占53.23%。不能终年通航的河流约1 873千米,占43.39%。上游的支流,汉江北岸少航运之力,南岸通航河流较多较长,大部分 河流穿行于比较低缓的山地中,不过,除木马河、月河滩险较少外,其它各河滩险仍然很多 ,通行船只载重较小,航行十分不易。中游通航支流较多,主要有唐白河、北河、南河、蛮 河、利河、丰乐河、梓河等,其中,唐白河航线最长,北河、利河、丰乐河与梓河航线极短 。下游支流上游乱石多,坡度大,大半不利航行,中游多石滩,下游多泥沙沉积,对航运亦 有妨碍。但当长江及汉江洪水向各河下游倒灌之时,常使下游水位提高,而且历时较长,因 此夏季航运比较方便。 




齐寿山其状如冢,古有嶓冢山和寿丘之称。相传“齐寿”之名取自黄帝 “与天地齐寿”一语。齐寿山有压“三江河垴”之说,山体不同坡向的水流分别注入西汉水、嘉陵江和渭河三条江河,而且齐寿山与渭水的发源地鸟鼠山为秦岭的同一个支脉,就一般意义而言,可以说汉渭同源。

   关于地理记叙,早在西周时期就已有之,《禹贡》、《山海经》都是我国最早的地理志书。而系统地记叙江河的是东汉桑钦,他写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地理专著《水经》。北魏郦道元为《水经》作注,浩浩40卷。到了清朝年间湖北宜都陆城人杨守敬为《水经注》注疏。《水经》、《水经注》、《水经注疏》,实现了历史的“三级跳”,记录了中国千余条河流。汉江以与长江、黄河、淮河并称“江河淮汉”而包括其中。
   但是,汉江与人类文明的关系由于我们国家史前考古起步晚而没有被人们所关注,加之我们一直关注黄河和长江这两条世界级的大河,汉江就被冷落在一旁。
   汉江被冷落的种状况始终没有被史学家和人类学家所注意,倒是生于斯长于斯名不见经传的一些地方学人和赋闲学者敏感地发现了这个问题。他们凭借乡土优势,对汉江全面关注、大胆解读,语言论及处、思维波及处,无不给人以振聋发聩的恍悟。也许他们最先不是从考古学和文化学上关注汉江,而是从一种探求的兴趣上逐渐地认识了汉江。比如汉民族探源、汉文化探源等等。在这种求索中,他们的目光聚焦汉江,并在汉江干流上成立了数个“汉水文化研究会”,陕西的汉中有,湖北的十堰和襄樊也有。这些研究会还举行过多次规模不等的汉水文化研讨会。在他们的努力下,汉江渐渐撩开了落满岁月风尘的面纱。


傅广典在考察汉水秦巴文化

   汉江是中华大地上一条年岁最高的河流。2亿年前,秦岭以北是关中海,大巴山以南是巴蜀海,两海两山之间是武都海和沔海。汉江由齐寿山流出后,进入武都海,再过山谷进入东西狭长的沔海。由沔海流出之后,进入大致为今天的河道。到了1.4亿年前,武都海萎缩,沔海则完全消失,汉中地域从沔海下升起,汉水沿着萎缩的武都海南的旧海床流出后,径直向南,在今天的阳平关拐向东,进入干涸的沔海旧海床(今天的汉中地域)择势而流。地质界有汉江比黄河和长江年长数亿岁之说。长江曾有西流入古地中海的历史,在地质上由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相挤压,致使古地中海东部隆起形成青藏高原之后,才改道向东。这大约是300万年前的事情。那么又有谁敢说当初汉江不是直入东海而长江夺袭汉江,只是由于它阵势强大,人们习惯于以貌取人把汉江说成长江的支流“直把杭州作汴州”了呢?由此看来,汉江的长度应该再续上自汉口到东海的这段长度,那就是两千多公里了;如若再加上西汉水近300公里的长度,那么今天的三千里汉江昔日却是六千里!当然,这也许并不十分重要,我们的话题不是地理学的,而是文化人类学的,我们的主题设定在汉江文明与汉民族的历史渊源上。一个民族的历史,要比人类的历史短得太多太多。
   史前考古证明汉江流域是早期人类活动的地方。
    在西汉水流域,考古界已经从近百处史前文化遗址中证明这里是仰韶文化的重要地域。天水市大地湾文化遗址共有5个文化期,其中前4个文化期分别是前仰韶文化、早期仰韶文化和中期、晚期仰韶文化,其历史年代从距今8,000年—5,000年。同时也从这里自史前到汉代完整的文化序列中,证明这里曾是早期秦人活动的中心区域。礼县秦公大墓遗址与秦文化有密切渊源,西和县仇池国遗址是古民族氐族发祥地。氐族与羌族是齐名的两大氏族,同在今天的甘肃东部一带。据考,氐为黄帝之后,羌为炎帝之后。氐族曾建前秦和后梁,而羌族曾建后秦和西夏。

傅广典采访汉民歌

   在汉江上游,汉中有龙岗寺旧石器文化遗址,安康有关庙旧石器文化遗址;中游有南阳小空山旧石器文化遗址,十堰郧县有100万年前的“郧县人”遗址。美国、英国、法国和日本等诸多国家学者认为“郧县人”出土无疑打破了人类起源“非洲一源说”的断言。按时间顺序在“郧县人”之后依次还有梅铺猿人、白龙洞猿人和黄龙洞猿人等。进入新石器时期之后,在枣阳出土的雕龙碑遗址被考古界认定为炎帝时代的村落;在郧县柳陂镇辽瓦村遗址,被认定为包含了从新石器时代到明清各个时代的文化堆积,其中尤以新石器时代、夏、商、两周时期的遗存最为丰富,提供了汉江中上游地域文化发展序列的标尺,为汉江文明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特别是春秋时期的秦国、楚国、庸国、巴国、麇国、罗国、庐戎国和邓国等,都是起源于或者定都于汉江流域。淅川、丹江一带,有大面积、高密度的古文化遗址,有80万年前的手斧和手镐出土,有大量的春秋、战国和汉代墓葬,其中有平民墓葬,也有贵族墓葬。在汉江下游,有著名的屈家岭文化遗址和石家河文化遗址,有新发现的孝感叶家庙新石器遗址。荆门郭店楚墓出土的先秦儒道两家典籍与古代佚书的竹简、云梦睡虎地出土的记录秦朝法律及律文注释的秦代竹简、随州出土的曾侯乙编钟、江凌的纪南城、潜江的章华台、天门陆羽的《茶经》、钟祥的明显陵等等,都是汉江文明的重要标志。汉口北郊出土的盘龙城是一座商代古城,面积75,400平方米,其灿烂的青铜文化和农业、手工业、商业发达程度以及城邑形态和功能的完备,是全国罕见的。汉江考古有力地证明了汉江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
   民族由氏族部落或王朝方国长时期演化而来。相传,尧的长子监明字汉,被封于梁州(今陕西汉中),汉水的名称也由此而来。汉高祖刘邦因在汉中为汉中王,建国时定国号为“汉”,史称西汉。汉光武帝刘秀是蔡阳(今湖北枣阳)人,建都洛阳史称东汉。正是刘邦、刘秀二帝,先后建立西汉王朝和东汉王朝,在426年的时间里,继承秦朝七国一统的大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孕育了一个强大的汉民族雏形。西汉外交家张骞(今陕西城固人)和东汉 “龙亭侯” 蔡伦(封地在今陕西洋县)等杰出的大批国家栋梁,与当朝和民众共创了汉朝四百多年的辉煌。


傅广典徒步秦巴古盐道

   三国时期,汉江流域既是魏、蜀汉和吴3个国家的主要演兵场,也是三国文化的重要发祥地。目前,汉江流域遍地三国时期文化遗存,特别是汉中、襄樊、南阳和当阳等地域最为多见。汉中的汉中王刘邦行宫古汉台、“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褒斜栈道、勉县诸葛亮的墓地、蜀将黄忠斩夏侯渊和赵顒的定军山、《空城计》故事里的那座城墙、孟达驻扎达十年之久的古上庸田家坝、南阳的卧龙岗、襄樊的古隆中、关公败走麦城的当阳麦城等等,都是三国文化的珍贵遗迹。三国时期虽然不长,整60年的时间,但它是汉唐两代之间的重要链环,也是中华文明史上重要链环。
   在汉江中游有一片史称房陵的地域,面积大致与今天的鄂西北相当。这里有自西周以来多朝代的文化遗存,有西周太师尹吉甫坟墓和诗经民歌,有纵横交错的三千多年的古盐道等等。这里还是宫廷流放地,自秦朝到宋朝的1,500年间有14位帝王被流放到这里。唐朝唐中宗李显刚即位不久,就被武则天废帝为庐陵王,贬逐这里长达14年。今天的房县有李显故居遗址,还有挂榜崖、卸甲坪、躲君洞等与李显故事相关的地名。明廷曾在郧县设郧阳巡抚,辖汉中府、西安府、郧阳府、夔州府、南阳府、襄阳府、荆州府和安陆府等八府,地域范围几乎囊括了整个汉江流域,历时二百年,是中国巡抚制度的一个典型的范例。巡抚原杰被世人代代传诵,汉中城固县至今还有纪念原杰的原公镇和原公祠。
   道教名山武当山,是汉水文化中宗教文化的一个凸显点。自汉末作为求仙学道者的栖隐之地始,宗教建筑不断增多,唐贞观年间修建五龙祠,正式推行道教。明永乐年间再次大兴土木,建成33个规模宏大的宫观建筑群,建筑总面积达160多万平方米。两万多间宫观建筑绵延140余里,最终成为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
   大巴山主峰神农架是一座被称之为“华中屋脊”的大山,它的植物物种和动物物种的多样性堪称中华之最。相传,炎帝正是在这里开创了农耕文明和医药文明。这里民间长歌里还有“神农皇帝植五谷”的唱词。在神农架北麓神农故里的随州烈山,有供奉神农的神农祠、神农庙,炎帝在这里开创了农耕文明,为我们的先民从采集生活方式过度到农耕生活方式,提供了具有先决意义的前提和基础,村落文化、城市文明,也从此发育。至今中国农业的发展,依然有以神农架为契合点的痕迹,向南发展成为稻作,向北发展成为粟作,而神农架至秦岭一带则是稻粟混作。


汉江第一大支流堵河源头古树

   中国是大河文明的国度,黄河文化与长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两大文化序列。在水系上,汉江属于长江流域;而在文化上,就目前考古成果而言却有诸多的是中原文化特征。从汉江中上游至中下游一带出土的文化堆积可以看出,与长江大溪文化同期的多为黄河的仰韶文化,仅鄂西北仰韶文化遗址就有20多处,主要有朱家台、乱石滩、庹家洲、青龙泉、霍山和梅子园等遗址。稍后才以大溪文化系列的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为主。因此,汉江流域是长江文化和黄河文化这两大文化序列融合地带,汉江文化融合了长江文化和黄河文化的共同特征,是连结和融合长江与黄河两大文化序列的混生文化。
   汉水文化,还包容了秦岭文化和巴山文化。在汉江中上游流域里,学人们都习惯于将汉水文化与秦巴文化并提。孔子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汉水文化,就是智者与仁者共创、共享的文化。
   历史的云梦泽薮、今天的江汉平原,是汉江与长江联袂完成的一片广袤的冲积平原。这也是汉江冲出巴山和秦岭的规范之后大显身手恣意纵横捭阖的绝代佳作。随着汉江文明的发育,在这片平原上出现了星星点点的渔猎聚落,并缓缓扩散、联结,渐次成为村镇、城邑、都会,由初始包孕的文明的蓓蕾,绽放出现代文明之花!大平原东端的汉江与长江交汇处,是现代文明之花最为灿烂的九省通衢大武汉。武汉中的汉是汉口,汉口中的汉是汉江。1465年汉江在郭茨口改道前,汉江口在汉阳,那时没有叫汉口,而因这座城镇坐落在汉水之阳叫做汉阳;汉江改道后,在泽薮的芦苇荡里又生出一座城镇,也在汉水之阳,本来也该叫汉阳,因有早年的汉阳在前,也就叫做汉口了。今天的大武汉,它的主体文化里流动着的依旧是汉水文化的血脉。在湖北作家圈子里,汉派或者汉味作品,曾红极一时,为作家所追随,为读者所推崇。
   在长江入海口,还有一片广袤的冲积平原,也是汉江与长江共同的杰作。大平原上矗立着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上海,雄居着亚洲首屈一指的国际航空港浦东国际机场和洋山国际深水港。站在这片广袤的平原上,可以感到汉江千载的涌动,可以听到汉江万年的述说。


汉江第一大支流堵河源头九道乡十里板壁岩风光

   由汉江而汉中,由汉中而汉中王,由汉中王而汉朝,由汉朝而汉人、汉族、汉文化。这种历史的渊源,让人们顺理成章地将汉江誉为汉民族的母亲河。“母亲河”是个情感大于理性的词汇,不是严格的学术概念,但是它能够表明一条河流与一个民族的关系,表明一条河流孕育、养育一个民族或曰一方民众的人地关系。


汉江,又称汉水或襄河,长江最长支流。源自陕西省西南部米仓山西麓。干流经陕、鄂两省,于武汉汇入长江,全长1577公里。流域内山地占55%,平原占24%,丘陵占21%。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江水由西而东,至襄樊折向东南。干流丹江口以上为上游,丹江至钟祥为中游,钟祥以下为下游。汉江是中国中部重要航道,自陕西省洋县至武汉市通航里程1300余公里。江汉平原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棉、油基地,汉中盆地和南阳盆地为著名农业区。流域内拥有武汉、襄樊、南阳、十堰、汉中、安康等大中城市。全流域已、正建水电站总装机容量220万千瓦,大中型水库150余座及众多小型水库,灌溉事业也有很大发展。汉江已成为长江流域开发利用最高的大支流。


中国长江的最大支流。发源於陕西省西南部宁强县北的米仓山,东南流经陕西南部、湖北西部和中部,在武汉市入长江。全长1,532公里,流域面积174,000平方公里。汉江流域降水丰富,水量充盈。上游流经汉中盆地,水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中游丹江口以下进入平原,流速骤减,多沙洲和卵石滩。下游进入江汉平原,水流平缓,曲流发达,同长江之间河港纵横交错,汛期洪水常和长江洪峰相遇,渲泄不畅,易成涝灾。1958年在汉江上游兴建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水库最大库容209多亿立方公尺,可灌溉江汉平原两岸400多万亩农田,总装机容量达90万瓩。下游还建有杜家台分洪工程和汉北排涝工程,减轻了江汉平原的涝灾和洪水对武汉市的威胁。    汉江又称汉水,古时曾叫沔水,与长江、黄河、淮河一道并称“江河淮汉”。汉江全长1532公里,就长度而言为长江第一大支流 其发源地在陕西省西南部秦岭与米仓山之间的宁强县(隶属陕西省汉中市,旧称宁羌)冢山,而后向东南穿越秦巴山地的陕南汉中、安康等市,进入鄂西后北过十堰流入丹江水库,出水库后继续向东南流,过襄樊、荆门等市,在武汉市汇入长江。

如今的汉江仍是中国大陆的一条未被污染的河流,她清洁的水流可以让人直接饮用,她躲在陕西、四川、河南、湖北这些人口密集省份的夹缝里,维系着中国内陆仅存的“田园”,作为中国重要的粮油基地、茶叶产地和水源地而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