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业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畜牧业英语:Animal Agriculture),从事经济动物饲养、繁殖和动物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的产业。它与种植业一起,构成农业中相互依存的两大支柱。现代畜牧业生产的对象范围,已从早经驯化的家畜、家禽扩大到许多种原来野生的动物,以至哺乳类和鸟类以外的许多动物门类。但畜牧业生产对象的主体,至今仍局限于少数哺乳类和鸟类中的某些物种。其原因可能与纳入畜牧业生产范围的动物易于饲养、对人无害以及不与人争食物或少与人争食物有关。畜牧业的主要畜种和禽种有牛、马、驴、骡、驼、鹿、猪、羊、兔、鸡、鸭、鹅、鸽、鹌鹑及各种毛皮兽等。

在畜牧业生产过程中,首先是通过人的生产劳动,输入植物产品(饲料),经过草食动物的消化、吸收、利用,转化成人们所需要的畜产品;由动物直接、间接产生的排泄物和废弃物又返回到土壤中去,经过分解、溶解成为植物的营养来源。由此构成了土壤植物动物和人类土壤的生态循环系统。其中,草食动物是第二性生产者;肉食动物和哺乳期幼小动物则是第三性生产者。由畜牧业提供的种类繁多的产品有肉、蛋、奶、毛、皮、鬃、绒、羽、茸、骨、血等,是人类营养物质和许多工业原料的重要来源。某些役畜还曾是农业生产和交通运输的重要手段,成为人类重要的生活资料或生产资料。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种植业的发展,畜牧业的地位将日益提高,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总趋势。

发展简史

人类在一万多年以前开始从狩猎转向驯养动物。中国自古有伏羲氏教民养六畜的传说。约在新石器时代晚期,许多重要家畜已先后被驯化。最初,人类只是将家畜圈养,作为活的肉库。以后,因饲料来源的充足和不同,而逐渐分化为以天然牧草饲料为主的牧区畜牧业和以栽培作物饲料为主的农区畜牧业。

牧区畜牧业大致经历了从游牧、定居游牧到定牧的发展阶段。又由于自然条件和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原因,在世界范围内逐渐形成了中非、北非、中亚、北美西部、南美亚马孙河流域、澳大利亚、新西兰和中国内蒙古、西藏诸大牧区。其共同特点是这里存在大面积的草原或草山、草坡,距离消费市场较远,以生产草食、善走的动物如马、牛、羊、骆驼等为主。

畜牧业在农区较长的时期内只是作为与种植业相结合的副业,除牛、马、骡等役畜作为农村的重要动力来饲养外,猪、羊、鸡、鸭等畜禽的饲养都在很大程度上利用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中的一些副产品和废弃物。这种农牧结合的体系有利于农业生产,但因囿于自给经济,生产技术和生产水平的提高十分缓慢。   畜牧业的商品化和产业化是工业革命的结果。在英国,由于蒸汽机被应用于毛纺业,对羊毛的需求量激增;随之发生的圈地运动,又促进了绵羊业的发展。随着人口向城市集中,乳、肉、蛋的消费量迅速上升,又带动了都市奶牛业、肉畜业和家禽业的兴旺。到18世纪,畜牧业对种畜与饲料供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于是,R.贝克韦尔等民间肉畜育种家应运而生。1822年成立了第一个纯种协会——短角牛协会,从此垄断性纯种组织逐步发展,促使奶牛,肉用牛,毛、乳、肉用绵羊等种畜的生产日趋专门化。农业中新兴的草田轮作制则能常年不断地向畜牧业供应优质饲草。

20世纪20年代中期以来,世界畜牧业生产空前发展。种畜日益集中于少数高产、优质品种,品种内又向专门化品系分化,使品种、品系间的杂种优势利用和多元杂交仔猪、仔鸡等的生产得以普及。种畜、种蛋以及精液、胚胎被广泛作为商品销售,也加速了良种畜禽的推广。配合饲料迅速发展,使畜牧生产者不但有可能获得养分组合适当的高效饲料,而且饲养成本降低。畜产品加工技术继19世纪发明罐藏、冷藏和巴氏低温灭菌等方法之后,20世纪50~60年代又先后发明了冻干技术和高温快速消毒方法,为长期保藏肉类和乳品提供了可能。此外,兽医、兽药的进步,畜牧生产设备的现代化,猪、鸡生产的工厂化,也都使畜禽的饲养、繁殖条件大为改善。

产业类别

现代畜牧业存在着牧区的纯牧型、农区的农牧结合型和都市的专业企业型3种代表历史发展的生产类型。其中前二者是传统的,后者是近代趋于发达的。按生产的对象,主要又可分为下列类别:

奶牛业

牧区奶牛业大多终年放牧黄牛,中国青藏高原牧区还放牧牦牛。主要产品为鲜奶、干酪和黄油(酥油)。农区奶牛业有印度和欧美两种类型:前者利用当地瘤牛或水牛产奶,就地销售;后者以农牧兼营的酪农户为主,饲养兼用或专用型奶牛,靠草田轮作或改良草地生产青、干饲草和饲料,以鲜奶、炼乳、黄油和奶酪等产品供应城市;同时兼营犊牛、肉牛生产。都市型奶牛场多位于大城市外围,除自产部分青粗饲料外,饲料主要靠外购;其生产过程高度集约化。欧美及大洋洲各国奶牛业产值一般占畜牧业总产值的1/3左右;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亚洲国家近年来也把发展奶牛业作为提高国民营养水平和民族素质、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

肉牛业

除专用肉牛外,奶用公阉牛、淘汰公母牛、幼公犊和役用老牛、牧区牛也供肉用。生产方式有集中肥育法或草地肥育(如新西兰)和一贯肥育法或精料肥育(如美国的围栏肥育),以及淘汰牛短期催肥等。肉牛的饲料转化率虽低,但肉价高,故在不少国家牛肉的产量仍有上升趋势。

养猪业

猪的生产方式在许多发达国家已从个体散养转向育种、繁殖和商品猪生产专业分工协作的垂直联营。欧盟成员国的企业主以育种、繁殖为主,生产杂种仔猪售给养猪户育肥;北美仍主要实行由个体农户或农场生产仔猪、养猪与粮食生产相结合的方式,世界上万头以上规模的大型猪场日益增多。

养鸡业

养鸡业日益趋向大型工厂化。20世纪50年代初期在美国兴起的养鸡产业一体化经营(产、加、销)方式如今已普及到许多国家和地区。养鸡业比养猪业更早实行育种、繁殖和商品(蛋、鸡)生产专业垂直联营的方式。无论蛋鸡或肉鸡大都是双杂交种,饲料按营养配方由工厂生产,同时建立了高效率的孵化和运销渠道。发达国家的少数大型养鸡场几乎可垄断市场。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的禽、蛋生产增长较快,发展速度已超过发达国家。

绵羊业

世界绵羊业一向以产毛为主,现在已重视发展羊肉生产。细毛羊多属美利奴系统,肉用绵羊品种多源自英国,中毛品种则多为二者的杂交产物。细毛羊在牧区大群放牧,纯种繁殖或与肉用品种杂交轮换交替,以便既保持产毛种性又能产肉。断奶羔送农区肥育。

专业化生产体系

现代畜牧业专业分工的深化,促进了许多专业化企业的产生。它们彼此间联系密切,已形成一个内容广泛的生产体系,不仅与种植业等部门相互依存,与工业以及科学研究部门也有密切联系。构成这个体系的行业主要包括:

1.种畜业。经营规模已从分散的企业经营发展到垂直联营的跨国公司,充分利用杂种优势,广泛推销种畜、种蛋、精液和胚胎等。

2.配合饲料工业。以种植业、动植物产品加工业和化学工业共同提供的动、植物饲料以及包括矿物质、维生素、氨基酸、抗生素、促生长剂等在内的添加剂为原料,根据不同畜种的饲养标准算出最佳成本配方进行生产,并以不同型号出售。

3.畜产品加工业。除为进行主产品肉、奶、毛等的加工而形成的屠宰、乳品、毛纺等企业外,皮、骨、脏器和羽毛等副产品的综合利用还带动了制革、炼油、骨粉、猪鬃、羽绒等企业的发展。此外,还有以骨、蹄、角、羽为原料加工成艺术品的。

4.兽医事业和兽药工业。随着畜牧业走向集约化,兽医工作已从面向传染病为主转向风土病和代谢病;医疗手段也转向预防为主,生产各种除虫剂、抗生素、维生素、激素、酶类和其他无机、有机药物。

5.畜牧装备工业。包括设计和建筑厩舍、仓库,制造用于屠宰,牲畜运输,畜产品的加工、贮藏、分级和包装,禽蛋孵化和饲料收割贮运的机械设施,直至称重、人工授精和胚胎移植的各种专用工具等。

中国畜牧业

中国是某些畜种驯化最早的国家之一。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各地培育并保存了丰富的畜、禽种质资源,如适应高海拔的牦牛和藏羊,持久耐劳的蒙古马和西南马,以“沙漠之舟”著称的双峰驼,繁殖力特强的太湖猪,各具特色的家禽如丝毛鸡、北京鸭和狮头鹅以及可供特殊用途的矮马、小型猪等。同时还创建了适合不同地区特点的牧区和农区生产经营体制。其中农区畜牧业如北方以关中平原为典型的小麦–棉花–苜蓿轮作制,为重要品种秦川牛、关东驴的培育提供了基础;四川的稻–苕轮作、江南的水稻–红花轮作,保证了稻、猪双收;其他如广东的桑蚕–鱼–猪体系,水稻地区的棚鸭生产,杂粮地区猪的架子–催肥模式等,也都凝集了农牧并举、注意生态平衡的高度智慧。至于中国的畜产品加工工艺则尤有独创。传统畜产加工品如火腿、香肠、板鸭、松花蛋以及猪鬃、肠衣等至今仍驰名世界。

但从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上半叶的近百年间,畜牧业的发展停滞不前。50年代以后,家畜的育种、饲养、繁殖技术有了一定进步,曾先后从国外引入马、猪、牛、羊、鸡等优良品种,主要畜、禽的品质和产量都有提高。但在较长时期中,由于片面重视粮食,忽视饲料生产,商品畜牧业的发展受到限制,无论农区或牧区都停留在传统水平。80年代以后,由于实行了农牧业体制改革和科学技术进步,奶牛、鸡和猪的专业化生产迅速发展,主要畜产品产量明显提高。2006年中国肉类总产量8 051.4万吨,禽蛋产量2 945.6万吨,奶类产量3 302.5万吨,羊毛产量42.9万吨,中国已成为畜牧业生产大国,肉类和禽蛋产量居世界首位,人均肉类产量已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人均禽蛋产量已接近或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但奶类生产还很不够,仅达到世界人均水平的1/3。正通过发展种畜业、畜产品加工业和饲料工业,在条件适合的地区建立适度规模奶牛场、养鸡场和养猪场,采用较新的技术装备、加强畜牧教育和科研以及产业化经营等措施,加速实现畜牧业的现代化并保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发展趋势

随着畜牧生产发展、技术进步,以及人们对食物质量日益重视,未来畜牧业将向高效优质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①畜牧业在农业中的比重将不断增长。美国畜牧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在20世纪50年代就达到60%以上,发展中国家将把畜牧业当作农业现代化主导产业来发展。农业种植业结构中将把二元化转为三元化,把饲料作物种植放在更重要的地位。②更强调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生态平衡,包括实行无公害化生产、保持畜禽品种资源多样化、合理利用并加强种质资源的保护。③实行规模化、产业化经营,推行农牧业生产和加工运销产业的一体化,以保证畜牧业高效稳定的发展。④将把畜产品的高品质、安全性放在重要位置。为此,将严格控制饲料的生产和使用,严格实行畜产品质量检验。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