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戰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繁体.png 简体.png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遭轟炸摧毀的鄉村;地點:埃斯泰爾,法國;日期:1916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比利時圖爾奈被轟炸,橋樑被毀;地點:圖爾奈,比利時;日期:1916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戰壕裡的協約國士兵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戰壕裡的同盟國士兵
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MG08機槍組
第一次世界大戰:佩戴防毒面具的法軍紹沙機槍手
第一次世界大戰:奧匈帝國士兵
馬恩河戰役中的德軍

  第一次世界大戰拼音:Diyi Ci Shijie Dazhan;英語:World War I、First World War;WWⅠ、WW1,1914~1918年),簡稱“一次大戰”、“一戰”,是一場主要發生在歐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戰。由於主要戰場在歐洲,故又稱為“歐戰”。當時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捲入了這場戰爭。戰爭主要是同盟國(Alliance)和協約國(Entente)之間的戰鬥。德國奧匈帝國(Austria-Hungary)和義大利是同盟國,英國法國俄羅斯塞爾維亞是協約國。在1914年至1918年期間,很多在亞洲、歐洲和美洲國家都加入了協約國。值得注意的是義大利雖是同盟國,但是後來卻加入到了協約國與同盟國作戰。中國於1917年8月14日對德、奧宣戰。

  這場戰爭是歐洲歷史上破壞性最強的戰爭之一。大約有6,500萬人參戰,1,000萬左右的人喪生,2,000萬左右的人受傷。戰爭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據估計損失了1700億美元(當時幣值)。

  戰爭的導火線是1914年6月的塞拉耶佛事件,戰線主要分為東線(俄國對德奧作戰)、西線(英法對德作戰)和南線(又稱巴爾幹戰線)(塞爾維亞對奧匈作戰),其中又以西線最慘烈,著名的戰役有馬恩河戰役凡爾登戰役索姆河戰役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主要特徵是戰壕式地面戰。當時盟軍正在進攻德國碉堡最多因而也最牢固的陣地——海頓堡防線,這次戰役促使德國最終放棄了抵抗並簽訂了停戰書。

戰前危機

第一次摩洛哥危機

  1905年法國向摩洛哥提出改革方案,企圖將之納入自己的勢力範圍之內。 然而摩洛哥深感法國侵略的壓力,欲援引德國抗衡法國。加上當時的情況就是這樣:德國對摩洛哥虎視眈眈,懷有野心,法國士氣不振,德國又欲試探英法協約的合作程度,而且此時國際環境有利。1905年3月31日,德皇威廉二世出訪摩洛哥北部重要港口坦吉爾時,宣稱將會保護摩洛哥的獨立及其領土的完整,使其與欲在摩洛哥擴張的法國關係變得緊張,這就是第一次摩洛哥危機。1906年1月16日,歐洲列強在阿爾赫西拉斯舉行會議,並達成決議,承認摩洛哥的獨立,但由法國和西班牙兩國負責摩洛哥的警務。法國控制摩洛哥的海關及員警。

第二次摩洛哥危機

  1911年5月21日,摩洛哥發生反蘇丹的部落起義,法國借機派兵攻佔其首都非斯。德國則要求法國割讓部分法屬剛果作為補償,並於該年7月1日,以保護本國商人為藉口,出動豹式炮艦 (SMS Panther)駛至摩洛哥的港口阿加迪爾,戰爭一觸即發,這次行動被史家稱為“豹的跳躍”。英國因懼怕德國挑戰其海上霸權,因此支援法國,態度強硬。7月9日,法德兩國開始談判,最後在11月4日達成協議。德國承認法國在摩洛哥的地位,並把喀麥隆北部部分領土讓與法國 (今查德南部) ;法國則把法屬赤道非洲轄下的法屬剛果中南部 (今剛果共和國北部) 及鄰近地區轉讓給德國,以作賠償。1912年3月30日,得到德國之同意後,法國摩洛哥摩兩國簽訂非斯條約,摩洛哥正式淪為法國的被保護國。

  德國與英、法兩國在這兩次摩洛哥危機裡結怨更深,而德皇更揚言不會再退讓,這使戰爭危機益大。

波士尼亞危機

  奧斯曼帝國在蘇丹阿布都•哈密德統治下,改革成效不大,一群年青軍官以“團結進步委員會”的名義組織起來,提倡君主立憲,他們又被人稱為“青年土耳其運動”;1908年駐馬其頓土耳其軍隊兵變,要求哈密德立即推行憲政及改革,最終蘇丹被迫下臺,使土耳其局勢出現不穩。加上巴爾幹各國早對土耳其剩餘的歐洲領土存有擴張的野心,局勢危急,於是奧匈與俄國達成協議,透過召開會議商討吞併波黑二省的問題,奧匈則承諾協助俄國修改柏林條約,讓俄國可以自由出入博普魯斯-達達尼爾海峽,但最終奧匈單方面採取吞併行動,將與俄國的協議廢棄。1908年10月6日,奧國以保護僑民為理由,吞併了她從1878年開始託管的波士尼亞和黑塞哥維那,這激起了想獲得這兩地的塞爾維亞之強烈反奧情緒。塞爾維亞渴望統治全巴爾幹半島的斯拉夫人,但奧國出兵令其希望幻滅,因而反對此行動。然而,其他歐洲大國並未協助塞爾維亞。塞爾維亞視吞併一事為屈辱,但俄國未有實質支援,塞亦唯有接受;卻種下兩次巴爾幹半島戰爭的禍根,塞爾維亞西進之路已封,唯有一心南下才可突破;而奧匈公然吞併土耳其土地,亦促成日後各國組成巴爾幹同盟,參與侵佔土耳其領土。(此次危機也被稱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預演)

第一次巴爾幹戰爭

  1912年3月13日,保加利亞(Bulgaria)、塞爾維亞(Serbia)、希臘(Greece)與蒙特尼哥羅(Montenegro)組成巴爾幹同盟,聯合攻打土耳其鄂圖曼帝國。10月18日,巴爾幹同盟與土耳其爆發第一次巴爾幹戰爭。結果土耳其大敗,1913年5月30日與巴爾幹同盟簽訂《倫敦條約》,宣佈放棄除君士坦丁堡附近領土以外所有在巴爾幹半島的領地;保加利亞則取得馬其頓。

  塞爾維亞原先可得到通往亞德里亞海的海岸線,但由於奧匈不希望她會實力大增,威脅其多民族帝國之安全,遂在會議上鼓吹在該處建立一獨立國家,阿爾巴尼亞因而立國。但奧塞兩國之間的嫌隙卻因此事而擴大,以致巴爾幹同盟出現分裂。

第二次巴爾幹戰爭

  保加利亞(Bulgaria)表示被不公平對待,所以攻打塞爾維亞,開始第二次巴爾幹戰爭(Balkan War)1913年6月1日,塞爾維亞與希臘結盟,預備進攻保加利亞,羅馬尼亞於其後亦加入同盟。6月29日,第二次巴爾幹戰爭爆發,鄂圖曼帝國亦對保加利亞宣戰。結果保加利亞戰敗。8月10日,各參戰國簽訂《布加勒斯特條約》,多布羅查北部由羅馬尼亞取得;馬其頓則被分成三部分,其中發達河馬其頓 (Vardar Macedonia;其邊界與今馬其頓共和國相若)劃歸塞爾維亞,皮林馬其頓 (Pirin Macedonia)劃歸保加利亞;愛琴海馬其頓 (Aegean Macedonia)劃歸希臘。這引來了奧匈的不滿,因為塞爾維亞在這兩次巴爾幹戰爭裡獲得的利益太大,威脅其在巴爾幹半島的地位,而俄國則借由塞爾維亞插手巴爾幹半島事務,結果與奧匈的衝突加深,使得大戰一觸即發。

大戰的根源和起因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帝國主義制度的產物,是資本主義從自由競爭階段發展到壟斷時期,各國金融寡頭為獲取更大利潤、掠奪別國財富而進行的實力較量。它是由於帝國主義階段資本主義發展不平衡性加劇,後起的帝國主義國家為謀求重新瓜分世界、爭奪世界霸權而進行的決戰。

經濟和政治根源

  19世紀末20世紀初,世界資本主義大國的經濟得到迅速發展。 1900年世界鋼鐵產量比1870年增長54倍,鐵路總長度增加近3倍,石油產量增加1.5倍。世界工業總產值翻了一番,重工業超過輕工業占主導地位。化學、電力、石油、汽車等新的重工業部門相繼出現。各主要資本主義大國的生產和資本的集中已達到很高程度,卡特爾、辛迪加、托拉斯等各種形式的壟斷組織已在經濟中占支配地位。銀行資本和工業資本相互融合,形成金融資本和金融寡頭勢力。各國金融寡頭憑藉雄厚的資本力量,實際上成為這些國家的統治者。各國政府代表金融資本集團利益為獲取最大限度的壟斷利潤,掠奪他國財富,積極推行對外擴張和侵略政策,導致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尖銳起來。各資本主義強國在世界各地以武力爭奪殖民地。到1900年,非洲大陸90.4%的地區,亞洲56.6%的地區,美洲27.2%的地區以及澳洲全部都已淪為英、俄、法、德等國的殖民地,世界領土被瓜分殆盡。但帝國主義列強佔有的殖民地很不均衡。老牌殖民帝國英、俄、法占去世界絕大部分殖民地。1914年,英國佔有殖民地的總面積約3350萬平方公里,為英國本土面積的 110倍。沙皇俄國霸佔的殖民地領土面積達1740萬平方公里,僅次於英國居第 2位。法國擁有1060萬平方公里殖民地,是世界第 3號殖民帝國。德國、美國、日本3個後起的帝國主義國家,在19世紀80年代以前還沒有殖民地,到1914年,德國的殖民地面積只有290萬平方公里,美國和日本各有30萬平方公里。然而,德、美、日的經濟發展速度和國家的實力卻迅速趕上並超過了英、法、俄幾個老牌帝國主義國家。德、美、日不滿意這種狀況,要求以武力重新瓜分殖民地。1898~1905年間連續發生的美西戰爭、英布戰爭和日俄戰爭,就是帝國主義為重新瓜分世界而進行的最初幾次帝國主義戰爭。資本主義週期性的經濟危機和國內階級矛盾尖銳化,使帝國主義各國統治不穩。為了轉嫁危機,各帝國主義國家加緊擴軍備戰,企圖以發動對外侵略戰爭解決國內危機。

兩大軍事集團的形成

  19世紀70年代以後,德國與法、英,俄國與奧匈矛盾加劇。德國在1870~1871年普法戰爭中打敗法國,迅速發展為歐洲強國。德國擔心法國報復,極力拉攏俄國和奧匈帝國,孤立法國。1873年,德、奧、俄3國建立三皇同盟。1877年俄土戰爭後,俄國在巴爾幹的影響加強,引起德、奧、英不滿。德國宰相O.von俾斯麥於1878年主持召開 柏林會議(1878),使俄國在巴爾幹的既得利益受到損害,引起俄國對德國的怨恨。三皇同盟破裂。1879年,德國進一步與奧匈接近,正式訂立軍事盟約。1882年法國與義大利在北非擴張中發生矛盾,德國趁機支持並拉攏義大利。同年5月20日,德、奧、意3國在維也納簽訂同盟條約。三國同盟(1882)建立後,俄、德兩國在貿易上的競爭加劇,俄、奧兩國在巴爾幹的矛盾日益尖銳,促使俄、法兩國接近。1891~1894年法、俄訂立軍事協定,法俄同盟建立。英國長期奉行均勢外交方針,避免直接捲入歐洲大陸的衝突。到20世紀初,由於德國的崛起威脅到英國在中近東、非洲、遠東的殖民地和海上的霸權地位,英國終於放棄“光輝孤立”政策。1902年英國同日本簽訂盟約(見英日同盟),企圖利用日本對付法、俄兩國,以保護自己的遠東利益。1904年英、法簽訂協定,承認各自的勢力範圍,英法協約關係建立。1907年《英俄協定》簽訂(見三國協約)。從此,以德、奧匈為主的同盟國和以英、法、俄為主的協約國兩大軍事集團正式形成,這是帝國主義國家準備世界大戰的重要步驟。

軍備競賽

  兩大軍事集團形成後,各國加緊擴軍備戰步伐。在軍備競賽中,德國走在最前列。1893~1913年,德國國會多次通過擴充陸軍、製造新式野炮、槍械和擴建海軍新型艦艇的法案,使德國陸軍和海軍艦艇數量增加一倍多。軍費開支1879年為4.3億馬克,1913年增加到21億馬克。1905年,德軍總參謀長A.von施利芬主持制定了對法、俄作戰的計畫,稱“施利芬計畫”。其戰略主導思想是:一旦戰爭爆發,德國應集中優勢兵力,用速決戰方法先擊敗法國,然後回師東進,擊潰俄國,以擺脫東西兩線同時作戰局面。奧匈帝國追隨德國也加緊擴充軍備,並制定對俄國和塞爾維亞作戰的軍事計畫。英國為了保持其海上霸主地位加速建設海軍。1906年,英國第一艘1.8萬噸級巨型裝甲艦“無畏”號下水。隨後英、德兩國展開製造無畏艦的競賽。在擴建海軍的同時,英國也擴充陸軍,建立一支10萬人的遠征軍部隊,準備開赴歐洲作戰。英國軍費開支從1898~1913年增加1倍,總數達8600萬英鎊。法國也多次通過軍事法案,製造75毫米新式野炮裝備陸軍,1913年其常備軍擴充到80萬人,1914年軍費開支增加到15億法郎,占法國全部國家預算的38%。沙皇俄國政府從1910年起也加緊整編軍隊,擴建海軍。1913年,現役軍人達130萬人,同時加速修建通往德國的戰略鐵路和海軍建設。兩大軍事集團的擴軍備戰使得戰爭危險日益增加。由於各國人民反戰運動不斷加強,帝國主義各國不得不表面提出討論和平和限制軍備,以欺騙人民。1899、1907年舉行兩次海牙和平會議。但會議所訂公約對防止戰爭毫無效用。

局部戰爭

  從1905~1913年,兩大軍事集團為爭奪戰略要地製造了一系列國際危機,並引起局部戰爭。地中海沿岸和巴爾幹地區是英、法、俄同德、奧進行爭奪的焦點。1905和1911年,德、法兩國為爭奪大西洋與地中海之間的咽喉要地,引起兩次摩洛哥危機。1908~1909年,俄、奧、德為爭奪巴爾幹半島的戰略要地而引起波士尼亞危機。奧匈帝國兼併波士尼亞和黑塞哥維那,遭到塞爾維亞的反對。1900年以後,義大利逐漸靠近法國,企圖在德、法之間左右逢源,從中得益。1911~1912年,義大利在法、俄默許下,出兵侵佔土耳其所屬的北非的黎波里,發生了意土戰爭。1912年,巴爾幹半島的保加利亞、希臘、塞爾維亞和門的內哥羅等四個王國結成同盟,發動共同反對土耳其的第一次巴爾幹戰爭。以後,巴爾幹同盟各國發生內訌,又爆發第二次巴爾幹戰爭。俄、奧、德、英等列強利用巴爾幹各國的民族矛盾,相互展開激烈的鬥爭。奧匈帝國在吞併波士尼亞之後,力圖兼併塞爾維亞。俄國則為了遏制奧匈並奪取土耳其控制的達達尼爾和博斯普魯斯海峽,鼓動巴爾幹國家反對奧匈帝國和土耳其。英、法、德各自為爭奪在土耳其的政治、經濟優勢,居間漁利。這些危機和衝突,使得兩大帝國主義集團之間的矛盾日趨尖銳,鬥爭更加激烈。

戰事爆發

塞拉耶佛事件

塞拉耶佛事件:弗蘭茨-斐迪南大公及其夫人 1914年6月28日在塞拉耶佛視察時,被塞族青年槍殺。這件事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

  1914年6月28日,此日為塞爾維亞之國慶日。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大公夫婦在塞拉耶佛視察時,被塞族青年加夫裡若•普林西普(一名參加塞爾維亞恐怖組織“黑手黨”(Black hand)的波士尼亞學生)槍殺。奧匈帝國以此為藉口,得到德國的支援後,於1914年7月28日出兵塞爾維亞。這件事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   1914年7月28日,奧匈向塞爾維亞宣戰。7月30日俄羅斯開始總動員,出兵援助塞爾維亞。8月1日,德國向俄國宣戰,接著在8月3日,向法國宣戰。8月4日,德國入侵立國時已保持永久中立的比利時。同日,英國考慮到比利時對自己國土安全的重要,又為了確保比利時的中立和維護1839年簽署的《倫敦條約》,於是向德國宣戰。8月6日,奧匈向俄國宣戰。8月12日,英國向奧匈宣戰。

戰爭的進程

  大戰爆發後,奧匈軍隊向塞爾維亞進攻,德軍迅速繞道比利時向法國進攻。戰火首先在歐洲大陸點燃,很快蔓延到中近東、遠東和非洲一些地區。主要戰場在歐洲,歐洲有西線戰場、東線戰場以及巴爾幹戰場、義大利戰場。歐洲西線的法國戰場是決定全域的主戰場 。英、德、俄、法、日還進行了多次海戰,海上以北海為主戰場。空軍在大戰中第一次用於實戰。整個戰爭大體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1914)

西線戰場

  戰爭爆發後,德軍總參謀長H.J.L.von 毛奇(或稱小毛奇)於8月4日命令德軍進攻比利時列日要塞,從北部突入法國,企圖從背後打擊法軍主力,以達到用速決戰擊敗法國的戰略目標。16日德軍攻克列日要塞。法、德軍隊在法國邊境展開激戰,史稱“邊境之戰”。8月14~25日,法軍總司令J.-J.-C.霞飛命令法軍攻入阿爾薩斯-洛林地區,並在桑布林河一帶攻擊德軍。英國遠征軍司令J.D.P.弗倫奇率英軍在蒙斯同德軍交戰。這幾次短促的邊境戰役戰況激烈,雙方共投入 350萬大軍。法軍和英軍被迫向南撤退,德軍侵入法國,向其心臟地區推進。9月5~9日,法軍主力在馬恩河一帶 200公里戰線上反擊德軍,迫使貿然南進的德第一、二集團軍撒退到馬恩河以北至凡爾登一線。馬恩河戰役使德軍包抄法軍的計畫失敗,德國速決戰略破產,總參謀長毛奇被德皇威廉二世撤職,改由E.von法金漢擔任。

  馬恩河戰役後,法、英聯軍在埃納河和伊普爾附近對德軍發動幾次進攻,未能突破對方陣地。11月中旬,雙方進入相持狀態,開始進行陣地戰。雙方陣地之間形成一條從凡爾登向兩邊延伸,西至努瓦榮直達海岸,南到瑞士邊境的穩定的戰線,在以後幾年間都沒有大的移動。

巴爾幹戰場和東線戰場

  7月28日奧匈帝國軍隊炮轟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勒,炸死5000多名和平居民。隨後進攻塞爾維亞。塞爾維亞奮起抵抗。8月19日,塞軍在洛茲尼察以北衝破奧匈軍陣線,迫其全線退卻,俘敵5萬餘眾。奧匈軍於9月再次對塞軍發動進攻。塞軍因彈藥不足,一度放棄貝爾格勒,退入中部高原地帶。12月中旬,塞軍得到協約國提供的武器、彈藥和糧食,迅速收復貝爾格勒並將奧匈軍趕出國境。1914年塞軍的勝利,給奧匈軍以重大打擊,挫敗了德、奧在巴爾幹的侵略計畫,牽制了同盟國的部分兵力。

  在東線,從波羅的海沿岸到羅馬尼亞邊境形成另一個主要戰場。德國作戰重心是在西線,它在東線僅有一個第八集團軍放在東普魯士,加上柯尼斯堡要塞警備部隊,共30萬兵力。俄軍最高統帥部決定以其西北方面軍進攻東普魯士德軍。以西南方面軍進攻加里西亞奧匈軍。1914年8月17日,俄軍進攻德國第八集團軍。德軍在俄軍優勢兵力打擊下,退守維斯瓦河下游。德軍任命P.von興登堡為第八集團軍司令,E.F.W.魯登道夫為參謀長,加強東線兵力,於8月26日對俄軍兩翼展開攻擊。經20多天的激戰,俄軍慘敗,損失兵力25萬人。退守涅曼河和鮑勃爾河一帶。德國為了取得這一局部勝利,從西線調兵增援東線,擴大了東線的戰爭規模,陷入兩線同時作戰的不利境地。

  在波蘭與奧匈帝國接壤的加里西亞地區,俄軍西南方面軍同奧匈軍發生激戰,稱加里西亞戰役。從8月中旬至9月下旬,俄、奧兩國軍隊在德涅斯特河到維斯瓦河之間300多公里的地段上全線進入戰鬥。雙方兵力超過100個師。經過盧布林-赫爾姆戰役、加利奇-萊姆堡戰役和哥羅多克戰役,奧匈軍損失40萬兵力,退守喀爾巴阡山脈一線。德軍為了支援奧匈軍,於9月下旬,在維斯瓦河中游對俄軍發動進攻,作戰失利。11月,德軍在華沙、羅茲地區發動新的攻擊,俄軍頑強抵抗,雙方均未突破對方防線。通過這些戰役,德國認識到東線俄軍兵員充足,對德軍在西線作戰起著重要牽制作用,必須研究新的戰略計畫。

日本、土耳其參戰和英、法、德在非洲的爭奪

  帝國主義列強在亞洲東部中國青島地區和非洲一些地區也燃起戰火。1914年8月6日,中國北洋軍閥政府宣告中立,並準備收回德國在山東膠州灣和青島的租借地。日本帝國主義卻趁火打劫,進攻中國青島,奪取德國在華權益。8月上旬,日本政府向德國發出最後通牒,要求德國將在中國膠州灣的租借地交給日本。德國未予理睬。日本依據英日同盟條約,於8月23日,參加協約國方面對德國宣戰。9月2日,日軍7000餘人,無視國際法關於不得侵犯中立國的規定,在中國膠東半島北面的龍口登陸,佔領萊州、平度、濰縣,後進兵濟南,侵佔膠濟鐵路全線。10月10日,日軍增兵山東,總兵力達2萬餘人。英國派出數千印度兵配合日軍進攻青島。11月7日德軍向日英聯軍投降。青島遂淪於日本之手。

  土耳其一直是德、奧和英、法拉攏的對象。1914年8月3日,土耳其政府宣佈中立。8月10日,德國軍艦“格本”號和“佈雷斯勞”號逃避英國艦隊追擊,開入達達尼爾海峽進抵土耳其港口。10月11日,德國決定給土耳其1億法郎貸款,條件是土耳其立即參戰。11月2日,土耳其宣佈同英、法、俄斷交,12日宣佈“聖戰”。俄、土軍隊立即展開作戰,形成高加索戰場。俄軍高加索部隊初期作戰不利,1915年1月發起反攻,土軍第九集團軍被圍殲,損失7萬多人。

  戰前德國在非洲佔有西南非洲(納米比亞)、多哥、喀麥隆、德屬東非等地。1914年8月8日,英法聯軍進攻駐多哥德軍,8月26日德軍向英法軍投降。與此同時,在喀麥隆,協約國軍遭到德軍突然襲擊而失利。後英法聯軍從海上發動進攻,炮擊杜阿拉港,迫使駐港德軍投降。德國駐喀麥隆的陸軍退守雅恩德和北部地方,1916年2月被迫投降。在德屬東非,德軍一度擊退進攻坦噶尼喀的英軍。1916年9月,英軍攻佔沙蘭港,部分德軍退到北羅得西亞,直到1918年簽訂停戰協定時才投降。在西南非洲(納米比亞),英國自治領南非軍隊同德國佔領軍作戰。德軍於1915年7月9日在科臘布投降。德國在非洲的殖民地皆為協約國集團所佔有。多哥和喀麥隆為英、法瓜分。德屬西南非劃為英國勢力範圍。德屬東非大部分劃歸英國,小部分劃給比利時。

第二階段(1915~1916)

  1914年德國速決戰失敗,西線陷入僵持局面。交戰雙方修改各自的作戰計畫。英、法兩國計畫在1915年派海軍前往達達尼爾海峽,進攻土耳其並從巴爾幹牽制德奧軍,在西線進行局部進攻,調整戰線。德國為了擺脫兩線作戰的處境,決定1915年將作戰重心移向東線,重點打擊俄國,迫其媾和,然後集中兵力對付英、法。

東線戰場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登火車上前線吃上一頓熱飯的俄羅斯軍隊;地點:俄羅斯聖彼德堡;日期:1915年4月

  1915年初,德國向東線增調軍隊,兵力達65個師,加上奧匈軍隊總共107個師,分為12個集團,占當時德奧總兵力一半以上。俄國集結11個集團軍,準備突入東普魯士和加里西亞。2月,德奧軍隊從波羅的海到喀爾巴阡山對俄軍展開全面進攻,目的是將俄軍主力包圍在“波蘭口袋”內加以消滅。交戰8個多月,俄軍丟失普熱米什爾、萊姆堡、伊凡哥羅德、華沙、布列斯特、維爾諾和里加以西大片土地,退到從里加灣到德涅斯特河一條直線的戰線上。俄軍傷亡、被俘達170多萬人。這是俄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最慘重的一次敗仗。

西線戰場

  1915年德軍在西線處於戰略防禦狀態,部署著200萬軍隊。法英聯軍共有300萬人,以法軍為主。1915年春,法英聯軍先後在香檳、阿杜瓦等地區對德軍發動進攻,企圖迫使德軍後撤,以解除德軍對巴黎的威脅。聯軍傷亡巨大,收效甚微。4月下旬,德軍反擊法英聯軍,發動第2次伊普爾戰役。德軍不擇手段,在伊普爾以北英法軍結合部放置6000個毒氣罐,借助西北風向英軍陣地施放大量氯氣,英軍1.5萬人中毒,其中約5000人死亡。伊普爾戰役後,雙方都使用化學武器。因軍隊配備了防毒面具,殺傷力不大。9~11月,法英聯軍在法國將領F.福煦統一指揮下連續發動進攻,但僅向前推進2~4公里,損失巨大,被迫停止攻擊。雙方憑陣地對峙,再次處於僵持狀態。

義大利、保加利亞參戰

  1915年4月,協約國為了爭取在大戰爆發後宣佈中立的義大利參戰,使其從南歐攻擊和牽制奧匈,在倫敦簽訂秘密協議,答應義大利佔有巴爾幹半島西岸受奧匈控制的特蘭提諾、的里雅斯特、伊斯特利亞和達爾馬提亞沿岸的領土要求,並給予5000萬英鎊貸款,以換取義大利退出德奧意同盟,對奧匈宣戰。5月23日,義大利正式向奧匈帝國宣戰。開闢了意奧戰線。為了配合俄軍在東線作戰,1915年6月,意軍集結39個師的兵力向伊松佐河沿岸和特蘭提諾一帶奧匈軍發動進攻。意軍多次進攻未獲重大戰果。到1915年底,意奧戰線轉入陣地對峙。

  大戰爆發後,交戰雙方都展開外交活動爭取巴爾幹各國加入自己一方作戰。保加利亞戰略地位重要,擁有一支較大的陸軍。俄、英和德、奧都與保多次談判參戰條件。戰爭初期,保表面宣佈中立,實際傾向於德奧。1915年9月,保加利亞以取得馬其頓和塞爾維亞的一部分領土為條件,分別與德、奧、土簽訂了軍事條約,形成德、奧、土、保四國軍事同盟。10月14日,保加利亞正式宣戰,立即大舉進攻塞爾維亞。塞爾維亞僅以20萬裝備不良的軍隊抵抗德、奧、保三國60多萬大軍的夾擊。10月下旬塞軍被擊潰,一部分轉移到亞得里亞海濱,後轉往希臘。塞爾維亞全境被保軍和德奧軍佔領。

凡爾登戰役

第一次世界大戰:1916年2月25日,法國凡爾登要塞的杜奧蒙炮臺失守。同日,法軍統帥部任命第2集團軍司令貝當為凡爾登前線指揮官(5月1日起由尼韋勒繼任),並調集一切可以動用的部隊,決心在凡爾登地區與德軍決戰,圖為法國援軍開赴凡爾登前線

  協約國聯軍根據聯軍總司令霞飛的計畫,決定1916年在西線、東線和義大利戰線對同盟國發動協調一致的進攻。同盟國方面,德國決定1916年把進攻重點再次轉向西線,力圖打敗法國。德軍統帥部選擇法國的凡爾登要塞作為進攻目標。凡爾登是協約國軍防線的突出部,對德軍深入法國、比利時有很大威脅,它又是通往巴黎的強固據點和法軍陣線的樞紐。1916年2月21日,德軍以猛烈炮擊開始了歷時10個多月的凡爾登戰役。它集中前線所有大炮對凡爾登附近狹窄的三角地帶連續轟擊10多個小時,將這一小塊地區的森林、山頭、戰壕夷為平地,隨後以6個師兵力向前推進。法軍總司令霞飛增派援軍,任命H.P.貝當為凡爾登地區司令,組織法軍拚死抵抗。德軍多次猛攻,只佔領了都蒙、伏奧兩座炮臺,向前推進5~6公里。雙方出動飛機進行空戰和轟炸對方的機場與補給線。德軍首次使用光氣窒息彈,殺傷大量法軍並造成恐慌。2~7月,德軍共發動3次進攻高潮,未能取勝。此後,德軍攻勢減弱,雙方固守陣地進行消耗戰。法英聯軍於6月底至11月中在索姆河一帶對德軍陣地發動強大攻勢,英軍首次使用新發明的36輛坦克,德軍頑強抵抗,守住了防線。10~12月,法軍在凡爾登調集部隊,開始反攻,奪回伏奧、都蒙炮臺及大部分失地。德軍戰略進攻終於失敗。凡爾登戰役是大戰中期的決定性戰役,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轉捩點。德國妄圖殲滅法軍主力,迫使法國投降的戰略計畫未能實現。從此德奧軍轉入防禦,德軍士氣低落,國內反戰浪潮高漲,德國統治階級內部矛盾趨於尖銳。德皇威廉二世撤銷法金漢的總參謀長職務,改任興登堡為總參謀長,魯登道夫為其副手。

羅馬尼亞、希臘參戰

  1916年8月27日,羅馬尼亞經過長時間觀望後向奧匈宣戰,協約國同意將特蘭西瓦尼亞、布科維納、巴納特劃歸羅馬尼亞,作為參戰報酬。羅軍統帥部以收復被匈牙利佔據的特蘭西瓦尼亞為主要目標,發動進攻。德、奧為支持其盟友保加利亞,派兵進攻羅馬尼亞。在德奧土保聯軍兩線夾擊下,羅軍潰敗,傷亡25萬人。羅馬尼亞大部分領土包括首都布加勒斯特為同盟國佔領。

  大戰爆發後,希臘國內對待協約國和同盟國態度上分為兩派。國王康斯坦丁一世為親德派,首相E.維尼澤洛斯(1864~1936)為親英派。1915年3月,維尼澤洛斯被免職,他得到協約國支持,在薩洛尼卡成立政府與國王對抗。1917年6月初,康斯坦丁一世被法國武裝人員挾往瑞士,其次子亞歷山大繼位,維尼澤洛斯再任首相。6月底,希臘向同盟國宣戰。

海上戰役和空軍的出戰

  英國當時是世界第一海軍強國。德國海軍居第二位。1914年8月28日,英國艦隊進入北海在赫爾戈蘭島西部海域同德國艦隊進行海戰。德國3艘巡洋艦被擊沉,幾艘驅逐艦受重創。隨後,英國海軍對德國進行海上封鎖。英德兩國艦隊還在安的列斯群島水域、印度洋、太平洋、南大西洋多次發生海戰。最大的戰役是日德蘭大海戰。1916年5月31日,英國大艦隊司令J.R.傑利科率各類艦艇150多艘在日德蘭海面同德國公海艦隊主力激戰。英國損失大小艦隻14艘,德國被擊沉11艘。針對英國海軍的封鎖,1915和1917年德國兩度展開“無限制潛艇戰”。它的潛艇在北海和大西洋到處攻擊協約國以及中立國的艦船,擊沉英、美等國許多商船,給協約國造成一定威脅,但未能扭轉海上被動局面。

  大戰中,空軍發展迅速並用於實戰。1916年7~11月的索姆河戰役中,英、德雙方不斷出動飛機空戰,爭奪制空權。大戰結束時,德奧方面擁有3300架飛機,協約國方面擁有8000多架飛機。

第三階段(1917)

  經過兩年半戰爭,德國人力、物力消耗嚴重。軍事實力大大削弱,協約國方面卻增強了實力。1917年初,英國派出大批遠征軍到歐洲作戰,兵力增至65個師120萬人。加上法軍260萬人,比利時軍隊10多萬人,協約國西線總兵力近400萬人。德國在西線僅有250萬兵力。德軍為避免決戰,撤退到興登堡防線設防。1917年4~5月間,法軍總司令R.G.尼韋爾命令法軍在埃納河地區發動進攻。德軍事先得知情報,加強了防禦。法軍投入大量坦克,遭德軍反坦克炮猛擊,132輛坦克被毀傷,傷亡10余萬人,尼韋爾戰敗被撤職,由貝當任法軍總司令F.福煦任總參謀長。7~12月英軍在伊普爾和康佈雷地區發動兩次戰役,動用大量飛機、坦克配合進攻,雖突破德軍部分防線,但英軍缺乏後備力量,未能擴大戰果。西線戰局仍陷入僵持狀態。

  1917年8月意軍在伊松佐河向奧匈軍發動幾次進攻,均無進展。10月,德奧軍在卡波雷托突破意軍防線。意軍全線潰退,被俘33.5萬人,傷亡13萬人。意奧戰線西移100多公里。義大利P.博塞利政府被迫辭職,V.E.奧蘭多組閣。

俄國退出戰爭

  在東線戰場,1917年3月12日(俄曆2月27日),俄國發生二月革命,沙皇政權被推翻。俄軍前線士兵厭戰反戰情緒增強。資產階級臨時政府決定繼續進行戰爭,7月初在西南戰線對德、奧發動進攻。德奧聯軍增調16個師反擊,俄軍士兵全線潰退,整個加里西亞和布科維納被德奧軍佔領。9月,德軍在里加灣對俄軍西北防線發動強大攻勢,佔領里加。1917年11月7日(俄曆10月25日)俄國無產階級舉行武裝起義,取得十月革命勝利。蘇俄政府決定退出帝國主義戰爭,並於1918年3月同德國及其同盟國-奧匈帝國、土耳其、保加利亞簽訂《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約》,俄國完全退出戰爭。

美國參戰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美軍在法國的某個地方;地點:法國;日期:1918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紅十字會的救護車運送傷患;地點:法國;日期:1917

  1914年大戰爆發後,美國宣佈中立。壟斷資產階級利用戰爭,向交戰雙方出售軍火物資,大發橫財。1917年3月,美國政府藉口德國宣佈恢復“無限制潛艇戰”和德國密電墨西哥企圖結成德墨聯盟反美,在國內掀起反德浪潮。同年4月6日美國對德宣戰。美國參戰對大戰局勢發生了有利於協約國的影響。1917年隨美國之後加入協約國方面對德宣戰的有巴西、古巴、巴拿馬、瓜地馬拉、尼加拉瓜、海地、洪都拉斯、哥斯大黎加、利比理亞、暹羅(泰國)、漢志(今沙烏地阿拉伯西部)等國家。美國派出34艘軍艦在大西洋上參加反潛艇戰,派出由J.J.潘興將軍率領的陸軍去歐洲作戰。到大戰結束時,陸續派往前線的美國軍隊達200萬人。在財政和軍需方面,美國成了協約國的支柱和主要基地。大戰期間,美國供給協約國集團的軍火和各種物資及直接貸款總額將近100億美元。

中國參戰

  中國北洋軍閥段祺瑞政府在參戰問題上曾發生“府院之爭”。以親日派頭子段祺瑞為首的國務院派為獲取協約國和日本貸款,主張從速參戰。以總統黎元洪為首的親美派主張暫緩參戰,以觀美國的態度。1917年2月,美國與德國斷交後,建議中國採取一致行動。英法兩國也鼓勵中國參戰。日本擔心中國參戰會與自己處於平等地位,失去繼承德國在中國山東權益的機會,曾力阻中國參戰。後與英、法、俄訂立秘密條約,取得歐洲這幾個大國對日本承襲德國原在華權益的承諾,轉而支援中國參戰。1917年8月14日,中國北洋軍閥政府正式對德、奧宣戰,參戰後將數十萬中國青壯年運送到歐洲戰場充當勞工。

大戰結局

  1918年蘇維埃俄國退出戰爭後,德國將兵力集中於西線,準備對協約國進行決戰。德軍統帥部決定在大批美軍運抵歐洲之前打敗法英聯軍,爭取在夏季結束戰爭。1918年3~7月,德軍發動五次大規模進攻,均未取得重要的進展。此時幾十萬美軍抵達歐洲參戰,德軍已再無力組織進攻。從7月下旬至8月底,協約國聯軍對德軍連續發動進攻,奪取德軍佔據的馬恩河突出部、亞眠突出地帶和聖米耶爾突出部。德軍遭受重大損失,退守興登堡防線,處於被動局面。

  1918年9月26日協約國聯軍按照總司令福煦制定的作戰計畫,對德軍發動總攻。德軍無力抵抗,興登堡防線全面崩潰。9月29日,德皇威廉二世召開御前會議,德軍統帥興登堡和總參謀長魯登道夫承認已無力繼續戰爭。德國國內人民和士兵的反戰情緒日益高漲。德皇改組內閣。任命巴登親王馬克西米利安為總理,向協約國提出停戰談判要求。與此同時,從9月底至11月初,保加利亞、土耳其和奧匈帝國在協約國軍隊的攻擊下先後投降。奧匈帝國境內被壓迫民族迅速展開革命運動,要求擺脫哈布斯堡王朝的統治,實現民族獨立。1918年10月11日,波蘭國會宣佈波蘭屬地脫離奧匈帝國,10月28日,捷克和斯洛伐克合併成立獨立的共和國。10月30日,匈牙利工人、士兵舉行武裝起義,11月2日宣佈成立民主共和國。10月28日,維也納爆發工人總罷工和士兵遊行示威,迫使奧皇退位。11月12日成立奧地利共和國。德國已處於完全孤立境地。11月初,德國十一月革命爆發,9月德皇威廉二世退位,社會民主黨組成臨時政府,宣佈成立共和國。

  11月11日清晨,德國政府代表、M.埃爾茨貝格爾同協約國聯軍總司令福煦在法國東北部貢比涅森林的雷道車站簽署停戰協定,德國投降。根據協定,德國必須在15天內從法國、比利時、盧森堡、阿爾薩斯-洛林及萊茵河左岸地區全部撤出其軍隊。同時須從土耳其、羅馬尼亞、奧匈帝國及非洲撤出軍隊。還必須交出5000門大炮、25000挺機槍、3000門迫擊炮、1700架飛機、5000台火車機車、15萬節車皮和5000輛卡車。《貢比涅森林停戰協定》的簽訂宣告了德、奧、土、保同盟國集團徹底戰敗,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

  戰後,帝國主義各國的力量對比發生變化。德國戰敗,割地賠款;奧匈帝國徹底瓦解;俄國無產階級革命勝利,建立了蘇維埃政權;英、法雖獲勝利,但在戰爭中被削弱;美國從戰爭中獲取暴利,成為世界經濟強國。戰爭沒有消除帝國主義各國之間的矛盾。在歐洲,德、法矛盾尖銳。在遠東,日、美矛盾加劇。這些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引發播下火種。大戰使各國人民遭受空前災難,交戰雙方動員兵力共7340余萬人,直接參戰部隊2900多萬人,死於戰場的約1000多萬人,受傷的約2000萬人,受戰禍波及的人口在13億以上,約占當時世界總人口的75%,戰爭造成的經濟損失達2700億美元。

  由於戰後帝國主義大國實力對比的變化和各自的爭霸計畫,它們之間的矛盾錯綜複雜,這些矛盾在解決戰後問題上突出地反映出來。

傷亡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20世紀初的一場人類浩劫,大戰使各國人民遭受空前災難,交戰雙方動員兵力共計7340余萬人,直接參戰部隊2900多萬人,死於戰場的約1000多萬人,受傷的約2000萬人,受戰禍波及的人口在13億以上,約占當時世界總人口的75%,戰爭造成的經濟損失達2700億美元。   


  協約國士兵的傷亡: 5,497,600

    比利時: 13,700

    英國: 908,000

    澳大利亞: 60,000

    加拿大: 55,000

    印度: 25,000

    新西蘭: 16,000

    南非: 7,000

    聯合王國: 715,000

    法國: 1,240,000

    法國殖民地: 114,000

    希臘: 5,000

    義大利: 650,000

    日本: 300

    黑山: 30,000

    羅馬尼亞: 336,000

    俄羅斯: 1,700,000

    塞爾維亞: 450,000

    美國: 50,600


  同盟國士兵的傷亡: 3,382,500

    奧匈帝國: 1,200,000

    保加利亞:87500

    德國: 1,770,000

    奧斯曼帝國: 325,000


  平民傷亡: 6,493,000

    奧匈帝國: 300,000

    比利時: 30,000

    英國: 31,000

    保加利亞: 275,000

    法國: 40,000

    德國: 760,000

    希臘: 132,000

    羅馬尼亞: 275,000

    俄羅斯: 3,100,000

    塞爾維亞: 650,000

    奧斯曼帝國: 1,000,000

巴黎和會

  第一次世界大戰剛剛結束,帝國主義列強就著手擬定對德和約,重新瓜分世界。1919年1月18日,在巴黎凡爾賽宮召開了和會,27個戰勝國的代表1000人參加,其中全權代表70人。蘇俄沒有受到邀請,德國作為戰敗國也被拒之門外。   

  會議由美、英、法、意、日5國各出2名代表組成的最高理事會(“十巨頭”會議)控制。3月25日,決策的10人會議縮減為“四巨頭”會議:美國總統威爾遜、英國首相勞合•喬治、法國總理克裡孟梭、義大利總理奧蘭多。實際上,重大問題都由美、英、法三國代表決定。在4月28日的全體會議上,《國聯盟約》被一致通過。和會持續了半年之久,美英法日意等戰勝國都想多分到一些贓物,削弱戰後與自己爭霸的對手,所以彼此間矛盾重重,勾心鬥角十分激烈,經常鬧得不可開交。法國為了稱霸歐洲大陸,力圖徹底削弱德國。而美英想讓德國繼續保持一定的實力來牽制法國稱霸,就竭力加以反對,並且迫使法國在德國問題上對美英作出讓步。日本的主要目標在遠東,它想獨佔德國在中國山東的殖民利益,這一要求雖遭美國反對,但日本以拒絕加入國聯和簽署和約相威脅,迫使美國改變了態度。美英法日背著中國炮製出一個嚴重損害中國主權的解決山東問題的方案。此外,帝國主義列強還在國際聯盟等許多問題上明爭暗鬥。經過激烈的較量和彼此的妥協,6月28日,各戰勝國終於在巴黎近郊著名的凡爾賽宮鏡廳簽訂了《對德和約》,即《凡爾賽和約》。由於大會將戰前德國在山東的特權轉交給日本,嚴重損害了中國的利益,中國代表拒絕在《凡爾賽和約》上簽字。   

凡爾賽和約

第一次世界大戰:1919年6月28日,《凡爾賽和約》在法國巴黎凡爾賽宮簽署

  《凡爾賽和約》共15部分,440條。第一部分是《國際聯盟盟約》,其餘是處置德國的條款。處置德國的條款十分苛刻,內容主要涉及疆界、賠償、殖民地和限制軍備4個方面。按照和約,對疆界重新劃分,德國要喪失掉原有領土的1/8和人口的1/10。德國須交出全部殖民地,並按委任統治原則交給戰勝國。和約還作出解散德軍總參謀部,廢除普遍義務兵役制,德國陸軍總數不得超過10萬人,不准擁有潛艇等限制軍備的規定。關於德國的賠償,和會未能在賠償總數及各國所得比例的問題上做出決定,只是規定成立特別賠償委員會,於1921年5月1日前確立賠償總額(後來確定德國總共應賠款1320億金馬克),在此之前應先交付200億金馬克等。

  凡爾賽和約規定:重劃德國的疆界:阿爾薩斯和洛林歸還法國;薩爾煤礦區由國際聯盟代管15年,然後由公民投票決定其歸屬;萊茵河西岸的德國領土由協約國軍隊佔領15年,東岸50公里以內德國不得設防;德國承認奧地利的獨立,不得同它合併;承認波蘭和捷克斯洛伐克的獨立,把原屬波蘭的領土基本上歸還波蘭。②德國的海外殖民地,由戰勝國以“委任統治”形式加以瓜分:其中的非洲和中東部分歸英法等國,太平洋上的島嶼大多被日本佔有。②在軍備上,德國要接受嚴格的限制。④德國須對協約國支付大量賠款。

  對德國的軍備,和約規定:它的陸軍不得超過10萬人,用於維持國內秩序和邊境安寧;海軍不得擁有主力艦和潛水艇;不得擁有空軍;此外,解散總參謀部,廢除普遍義務兵役制。關於德國的賠款總數,和會未達成一致的協議,僅規定建立賠款委員會,由它在1921年5月以前確定賠款總數。在這以前,德國應交付價值相當於200億金馬克的實物或現金。

凡爾賽體系的建立

  對德和約簽訂以後,協約國又相繼同奧地利保加利亞匈牙利土耳其簽訂了和約。《凡爾賽和約》連同這些條約,構成了所謂的“凡爾賽體系”。

  由於這些條約的簽訂,歐洲中東政治格局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首先,奧匈帝國解體,奧匈分立;奧地利把它南部的一些領土割給義大利;在奧匈帝國原來的屬地上建立新的國家捷克斯洛伐克;一部分領土併入塞爾維亞,成為南斯拉夫,另一部分領土歸還波蘭。

  其次,土耳其喪失了更多的領土和屬地,在歐洲僅保有伊斯坦布爾及其附近的地區。

  構成“凡爾賽體系”的一系列條約,建立了資本主義世界戰後的新秩序,但也隱含著許多矛盾:

  其一,和約的掠奪性必然加深戰敗國和戰勝國之間的矛盾。例如德國人就認為這是“強加的和平”,後來成了法西斯德國撕毀條約的口實。

  其二,這些條約是戰勝國之間互相妥協的產物,不可能消除它們之間的根本矛盾。由於分贓不均,巴黎和會建立的國際新秩序,必然不能持久。

《聖日爾曼條約》

  1919年9月10日,戰勝國同戰敗國奧地利在巴黎附近的聖日爾曼宮簽訂和約。主要內容是:奧地利承認匈牙利、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塞爾維亞-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王國的獨立;奧地利將克賴納和卡林西亞兩省的部分地區以及古斯滕蘭和南提羅爾割讓給義大利;布科維納、特蘭西瓦尼亞劃歸羅馬尼亞;奧地利廢除普遍徵兵制,軍隊不得超過3萬人;非經國際聯盟行政院同意,禁止奧、德合併;賠款數額延至1922年確定。

《訥依條約》

  1919年11月27日,戰勝國同戰敗國保加利亞在巴黎近郊訥依簽訂。確認1913年《布加勒斯特條約》關於南多布羅加給羅馬尼亞的條款;將馬其頓的部分地區給塞爾維亞-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王國;西色雷斯由戰勝國代管(後劃歸希臘),保失去愛琴海出海口;陸軍減至2萬人;保同意賠款4億4500萬美元,於37年內償付。

《特裡亞農條約》

  1920年6月4日,戰勝國同戰敗國匈牙利在巴黎凡爾賽的特裡亞農宮簽訂。匈牙利割讓斯洛伐克和外喀爾巴阡烏克蘭給捷克斯洛伐克;特蘭西瓦尼亞和巴納特東部劃歸羅馬尼亞;克羅地亞、巴納特西部劃歸塞爾維亞-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王國;多瑙河受戰勝國控制;陸軍限為3.5萬人;賠款數額由賠償委員會確定。

《色佛爾條約》

  一譯《塞夫勒條約》。土耳其承認漢志和亞美尼亞獨立;伊拉克和巴勒斯坦劃為英國委任統治地;敘利亞和黎巴嫩劃為法國委任統治地;土耳其在歐洲的大部領土主要由義大利和希臘瓜分;黑海海峽由國際共管;土耳其武裝力量被限制在5萬人以內;其財政經濟接受戰勝國的監督。

  以《凡爾賽和約》為主的一系列條約構成戰後歐洲國際關係的新體系,即凡爾賽體系,在戰後長期影響著歐洲國際關係的發展。

影響

  沙俄帝國、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這四大帝國覆滅。而巴爾幹半島與中東地區的民族國家則隨之而起,如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匈牙利和伊拉克等。

歐洲削弱、美日興起

  原來為世界金融中心及世界霸主的英國,在戰後雖然領土有所增加,但其對領土的控制力卻因戰爭的巨大傷亡與物資損失而大大削減,而其經濟亦因戰爭而大受影響,出現嚴重衰退,從此其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讓給了美國。這場大戰也削弱了法、意、德;美國成為世界第一經濟強國,世界金融中心也由倫敦轉移到紐約;日本也由債務國變成債權國,並侵佔了原屬德國勢力範圍的中國膠州灣及山東半島。 帶領布爾什維克發動十月革命的列寧 帶領布爾什維克發動十月革命的列寧

無產階級革命

  大戰期間,俄國發生無產階級革命,使世界上出現了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蘇俄(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至1922年,蘇俄收復烏克蘭,建立蘇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世界各地相繼建立共產主義政黨或政權,直至冷戰結束為止。

德國復仇

  《凡爾賽條約》將發動戰爭的責任悉數推給德國,從而對德國實行條件極為嚴厲的經濟與軍事制裁,德國失去13%的國土和12%的人口,還被解除武裝,德國陸軍被控制在10萬人以下,且不許擁有空軍。但德國雖然在一戰中最後戰敗,其元氣並未受到過大的傷害,工業體系依然保存完整,本土也並未受到戰火的波及。《凡爾賽條約》過多考慮戰勝國的利益分配,完全沒有考慮戰敗國自身的利益,加上條約的空前苛刻性和掠奪本質,使得德國國民對強加給他們的條約有極強的抵觸和反感情緒,因而引發德國民眾強烈的民族復仇主義情緒。德國人為擺脫《凡爾賽條約》桎梏,各派政治勢力、各種政治思想在德國你爭我奪,顯得尤為激烈。種種因素配合,以及德國在希特勒的納粹党的領導下,終於爆發了另一次規模空前的─第二次世界大戰。

五四運動

  凡爾塞和約將德國在中國山東的權益轉讓給日本的做法成為中國五四運動的導火線。1919年5月4日中國北京的青年學生及廣大群眾、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階層廣泛參與了一次示威遊行、請願、罷課、罷工、暴力對抗政府等多形式的愛國運動,而起因正是巴黎和會中,列強肆意踐踏中國主權把原來德國的山東權益轉讓給日本,即山東問題。它和較早興起的新文化運動一併成為中國歷史上一次規模龐大影響深遠的政治思想文化運動,對中國近代迄今之政治、社會、文化、思想影響甚巨。

國際聯盟

  鑒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傷亡與物資損失巨大,英法等戰勝國於是發起了一個用以減少武器數目、平息國際糾紛及維持民眾的生活水準的組織,是為國際聯盟(簡稱國聯)。然而,國聯卻不能有效阻止法西斯主義的侵略行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被聯合國取代。

軍人待遇

  美國的一戰軍人領到每人每日1美元為薪金,另加25分為每日在美國國外消費。後來由於1930年代的大蕭條,退伍軍人、其家屬與其他有關團體,向美國政府要求即時索取戰時服務的酬勞金額不果而導致1932年美國軍方介入的流血酬恤金進軍事件。

女性地位提升

  在大戰期間參戰國內大量男性均直接參與前線戰爭,導致國內勞動力大減,生產軍需品、武器、後勤支援等的職位大部份皆由女性接替,使婦女的重要性提高。在戰後1920年代日本的婦女運動、1920年美國給予婦女選舉權,至1928年英國亦給予婦女選舉權等事件顯示婦女的地位得以重視,女權運動亦在此時興起。

文學藝術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殘酷造就了以海明威、艾略特為代表的“迷惘的一代”(LostGeneration)文學家,他們的文學作品及個人結局(海明威最終選擇自殺,艾略特最終皈依宗教鬱鬱而終)都反映出這場戰爭給人類所造成了無法癒合的心靈創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