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寺文化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陶寺文化:彩陶壶
陶寺文化:彩绘蟠龙纹陶盘(泥质褐陶,内壁施黑色陶衣并经磨光,以红彩绘蟠龙图案。陶寺遗址3072号大型墓出土)

  陶寺文化汉语拼音:Taosi Wenhua;英语:Taosi Culture),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因发现于山西襄汾县陶寺遗址而得名。曾称为中原龙山文化陶寺类型。主要分布在晋南的汾河下游和浍河流域。年代约为公元前2600~前2000年。此遗址的发现,对探索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国家的形成有重要意义。

经济生活

  汾浍流域水源充足,土质肥沃,宜于农耕。农业在陶寺文化时期已是主要的经济部门。农作物以粟为主,许多窖穴内遗留着很厚的炭化粟粒。此时家畜饲养业发达,畜种有猪、牛、羊、狗等,大中型墓常以整猪或数十乃至上百块猪下颌骨随葬。已掌握高水平的凿井技术,最深的水井深度超过十三四米,近底处还安装了木构框架式护壁。

  手工业已从农业中分离,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制陶、漆木加工、琢玉、纺织等具有很高的水平,金属冶铸业也已出现。陶窑属横穴式,数座窑在一起,表明已进行较大规模的集中生产。陶器以夹砂和泥质灰陶为主,墓中随葬的泥质彩绘陶器多以黑陶衣为地,上施红、黄、白彩。发现一座石灰窑址,当时白灰已得到广泛应用。漆木器种类繁多。其中木鼓鼓腔作直筒形,蒙以鳄鱼皮,即古文献中所称的鼍鼓。木器表面多遗留炭黑色胶状物,可能是生漆,其上以红、白、绿、蓝、黄诸色绘出繁缛斑斓的图案。木作工具有斧、锛、凿、锲等,能娴熟地运用斫、剜、刮、削、拼合等木作技艺。大型墓随葬大小、宽窄配套的成组石锛,最多达13件,可知木作工艺的专业化程度很高。玉器有璧、环、琮、钺、组合头饰等,纺织品主要是麻类编织物,织染已具一定水平。发现砷青铜环和红铜铃各一件,后者为合范铸造。

聚落和建筑

  陶寺文化有许多大型遗址,其中以陶寺遗址面积最大,并形成以它为中心的大规模聚落群。在陶寺遗址的中心区域有陶寺古城,这是中国迄今发现的最大的一座史前古城。城平面复原略呈圆角长方形,城内面积至少在200万平方米以上。陶寺遗址有许多小型房址,周围分布着道路、水井、陶窑和窖穴等,古城内则有大面积的夯土建筑基址。小型房址有窑洞、半地穴和平地起建三种形式,以前二者居多。发现从地面向下挖掘而成的天井式院落,在天井周壁掏挖窑洞,天井侧壁有通往地面的半环形坡道。房屋和窖穴的底部多涂抹防潮的白灰。有一种圆形或椭圆形的大坑,周壁多有供上下的坡道,可能是储物的大型窖穴,或是圈养家畜的地方。

墓地和葬制

  陶寺公共墓地在居住区的东南,已发掘的1,300余座墓大部分属于陶寺文化早期。墓地划分为不同的茔域,墓都是长方形土坑竖穴墓。墓有大、中、小三等:大型墓仅6座,不及墓葬总数的1%,中型墓约占10%,小型墓约占90%。大型墓有木棺,棺底铺朱砂,随葬品丰富而精致,有成套彩绘漆木器和陶器,还有玉石器和整猪。中型墓也有木棺、随葬成组的陶器、少量的木器,以及一些精美的玉石器和猪下颌骨等。小墓仅可容身,多数无葬具,以席敛尸,少数墓随葬一二件小型器物,大多数墓没有任何随葬品。三种墓墓主的身份当分别为首领人物、贵族和平民,三种墓的数量差别反映出金字塔式的社会等级结构。在临汾下靳墓地发掘533座墓,时代亦属陶寺文化早期。墓地布局与陶寺墓地大体一致,但未发现高规格的大墓。

精神文化

  陶寺文化墓地的大中型墓依照等级高低,随葬不同规格的成套礼器,礼器在件数、种类、尺寸和精美程度上有显著区别,从而开商周礼乐制度的先河。礼器的构成包括案、几一类陈设器,鼍鼓、特磬等乐器,以及各种炊器、食器、酒器等。大型墓中有彩绘蟠龙纹陶盘,龙是陶寺文化先民崇奉的部落图腾文字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陶寺遗址的一件扁壶上有毛笔朱书的“文”字,与殷墟甲骨卜辞中的“文”字几乎没有差异。当时已有占卜习俗,陶寺遗址出土30余块卜骨,用牛或猪的肩胛骨制成。

社会组织和社会发展状况

  陶寺文化的墓地划分为不同的茔域,表明人们生前以氏族为单位聚族而居,死后仍然聚族而葬。大、中、小型墓有明显差别,反映出贫富分化极为悬殊,实际上已产生阶级。陶寺遗址中有规模很大的城址,城内有大型建筑基址,大型墓出土作为王权象征的礼乐器鼍鼓和特磬,还有部落图腾标志物彩绘蟠龙纹陶盘,据此推断古城已非一般聚落,很可能是当地权力中心所在地。这些表明,陶寺文化处于原始氏族制度解体、文明起源时期。有人认为,陶寺文化早期已是国家产生的前夜;也有人认为,这时已有了国家或国家的雏形。

  陶寺遗址所在的临汾,古为平阳,史有尧都平阳之说。陶寺墓地的年代覆盖尧的时期,遗址中又有古城,陶寺遗址的发现为尧都平阳说提供了佐证。晋南自古有夏墟之称。陶寺遗址处在夏墟的中心地域,年代下限已进入夏纪年,陶寺先民崇奉龙,与文献记载夏人以龙为图腾符合,陶寺文化自然成为探索夏文化的重要对象。

文化源流及与并存文化的关系

  从文化面貌分析,陶寺文化是属于早期龙山文化范畴的庙底沟二期文化的延续。陶寺文化与大汶口文化良渚文化,以及黄河中下游地区的龙山文化诸类型广泛存在相互影响关系。它还对年代在后的晋南地区二里头文化东下冯类型有过影响,但二者并不存在传承关系。学界一种意见认为,公元前2000年前后,陶寺文化先民有可能曾大规模迁徙,关于其去向有待考古工作的深入追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