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人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 本条目介绍俄罗斯的主体民族。关于中国俄罗斯族,请见“俄罗斯族”。

  俄罗斯人汉语拼音:E luo si ren;英语:Russians),俄罗斯主体民族。19~20世纪初曾自称大俄罗斯人或大罗斯人。多居住在俄罗斯。另有部分分布在加拿大美国和欧亚一些国家。属欧罗巴人种东欧类型。使用俄罗斯语,分南、北两大方言,以莫斯科方言为标准语,属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文字采用斯拉夫字母。10世纪前后传入东正教,但至今仍保留精灵崇拜、祖先崇拜和巫术等传统宗教信仰。

历史

  俄罗斯人的祖先为东斯拉夫人罗斯部族。

  15世纪末,伊凡三世建立中央集权制国家莫斯科大公国。

  1547年,伊凡四世自封为“沙皇”,其国号为俄。

  16—17世纪,伏尔加河流域、乌拉尔西伯利亚各族先后被罗斯公国兼并,使它成为一个多民族国家。

  17世纪中期乌克兰和俄罗斯合并为统一的国家。

  1689年8月彼得一世上台。俄罗斯通过1700~1721年同另一个强国瑞典进行的北方战争夺取了波罗的海的出海口,使俄罗斯从内陆国变为濒海国。

  17世纪它打败了波兰和瑞典封建主的反击。

  1812年俄罗斯打退了拿破仑远征军。

  1825年12月贵族革命者在彼得堡举行起义(即12月党人起义),被镇压。

  1861年2月俄国废除农权制

  1898年成立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在它的领导下,工农群众经过1905年第一次俄国革命和1917年推翻罗曼诺夫王朝二月革命,于11月7日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成立了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共和国成立不久,经过三年国内战争,粉碎了14个帝国主义国家的武装干涉和本国地主资本家的武装叛乱,保卫了苏维埃政权。

  1922年12月30日,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正式成立,俄罗斯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外高加索联邦(包括阿塞拜疆亚美尼亚格鲁吉亚)一起加入。

  1990年6月12日,俄第一次人代会通过《俄罗斯联邦国家主权宣言》

  1991年12月21日,苏联11个共和国领导人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拉木图决定,苏联在联合国安理会的席位由俄罗斯继承。12月25日,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最高苏维埃决定,将国家正式名称改为“俄罗斯联邦”(简称俄罗斯)。

  1992年4月16日,俄罗斯第6次人代会决定将国名改为“俄罗斯”,从而恢复了历史上的名称;17日,最后决定使用两个同等地位的正式国名“俄罗斯联邦”和“俄罗斯”。

民族组成

  由于分布地区和生活文化的差异,在19世纪中期,俄罗斯人内部出现了一系列地方性的民族团体。其中区别较大的是北方俄罗斯人、南方俄罗斯人,以及处于两者之间的中部俄罗斯人(指伏尔加河流域及伏尔加、奥卡两河之间的居民,其语言和文化兼有南北两者的特点)。此外,还有白海沿岸的波莫尔人、梁赞北部的梅肖尔人哥萨克人(分别聚居在顿河库班河乌拉尔河捷列克河、西伯利亚等地),以及后贝加尔湖地区的谢麦伊人、哈萨克斯坦布赫塔尔姆河卡缅希克人等。

生活习俗

  过去,俄罗斯人主要从事农业,耕作技术落后,使用木犁。畜牧业饲养奶牛、猪、绵羊和山羊、北方鹿等。各地传统的手工业十分发达。后多已使用机械耕作,主要种植小麦燕麦大麦等谷物,经济作物有甜菜向日葵亚麻马铃薯大豆等。重要工业部门有机器制造、燃料、电力、化工等。北方农村妇女的民族服装是领口带褶的粗麻布衬衫,外罩一件无袖长袍;南方农村妇女则喜穿家制毛织裙子。男子穿斜领麻布衬衫、细腿裤、呢子上衣,系腰带。俄罗斯人典型的菜肴有红甜菜汤、酸牛奶、各种做法的鱼。饮料以“克瓦斯”最具特色 。节日里爱吃馅饼、大圆面包、蜜糖饼干(婚礼时食用)和蜜糖饭(主要在葬礼后宴客用)。民间创作丰富多彩。木刻、彩画、陶瓷、绣花以及金属或骨制品的艺术加工独具风格。口头创作有歌颂英雄的诗歌、历史题材的民歌、故事、传说、相声等。音乐舞蹈具有十分浓郁的民族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