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参考条目
 
(未显示11个用户的20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北京大学'''([[汉语拼音]]:Beijing Daxue;[[英语]]:Starling),[[中国]]综合性大学。前身是京师大学堂,
+
[[文件:90679.jpg|right|thumb|180px|北京大学校徽]]
 +
[[文件:90678.jpg|right|thumb|280px|北京大学西校门,是原燕京大学主校门]]
 +
[[文件:90677.jpg|right|thumb|280px|北京大学:未名湖]]
  
=== 历史沿革 ===
+
  '''北京大学'''([[汉语拼音]]:Beijing Daxue;[[英语]]:Starling),[[中国]]综合性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也是当时中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辛亥革命]]后,于1912年改为现名。
  
  创办于1898年,1912年改名为北京大学,[[严复]]任校长。1917年1月,[[蔡元培]]任校长,对学校进行了整顿和革新,奠定了北京大学向近代大学转变的基础。抗战后南迁,1937年9月,与[[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在[[湖南]]组成[[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4月,又在[[昆明]]组成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5月西南联大解散,北京大学迁回原址复校,同年10月正式开学。1949年人民政府接管北京大学。1951年6月,马寅初教授被任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第一任校长。1952年院系调整后,北京大学从北京城内沙滩迁到现校址,成为一所侧重于基础学科教学和研究的文理科综合大学。
+
  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作为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思想的发祥地,作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活动基地,北京大学为民族的振兴和解放、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先锋作用。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传统精神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在这里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 历史地位 ===
+
  1917年,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他“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对北京大学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学术繁荣。[[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以及[[鲁迅]]、[[胡适]]等一批杰出人才都曾在北京大学任职或任教。
 +
 
 +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南迁[[长沙]],共同组成长沙临时大学。不久,临时大学又迁到[[昆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抗日战争]]胜利后,北京大学于1946年10月在北平复学。
 +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国高校于1952年进行院系调整,北京大学成为一所以文理基础教学和研究为主的综合性大学,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据不完全统计,北京大学的校友和教师有400多位两院院士,中国人文社科界有影响的人士相当多也出自北京大学。
 +
 
 +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大学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大建设的新时期,并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两所大学之一。
 +
 
 +
  1998年5月4日,北京大学百年校庆之际,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发出了“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的号召。在国家的支持下,北京大学适时启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计划”,从此,北京大学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
 
 +
  2000年4月3日,北京大学与原北京医科大学合并,组建了新的北京大学。原北京医科大学的前身是国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创建于1912年10月26日。20世纪三、四十年代,学校一度名为北平大学医学院,并于1946年7月并入北京大学。1952年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北京大学医学院脱离北京大学,独立为北京医学院。1985年更名为北京医科大学,1996年成为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支持的医科大学。两校合并进一步拓宽了北京大学的学科结构,为促进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及理科的结合,改革医学教育奠定了基础。
 +
 
 +
  近年来,在“211工程”和“985工程”的支持下,北京大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科研等各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将北大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今天的北京大学已经成为国家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摇篮、科学研究的前沿和知识创新的重要基地和国际交流的重要桥梁和窗口。
 +
 
 +
== 现任领导 ==
 +
 
 +
*党委书记:郝平
 +
*校长、党委副书记:林建华
 +
**常务副书记:于鸿君
 +
**党委副书记:安钰峰 敖英芳 叶静漪
 +
**纪委书记:安钰峰
 +
**党委常委:郝平 林建华 于鸿君 吴志攀 柯杨 王杰 安钰峰 敖英芳 叶静漪 李岩松 高松
 +
**常务副校长:吴志攀 柯杨 
 +
**副校长:王杰 李岩松 高松 王仰麟 田刚
 +
**秘书长:杨开忠
 +
**总会计师:闫敏
 +
**校长助理:张宝岭 邓娅 程旭 黄桂田 马化祥 孙丽 陈宝剑 王博
 +
 
 +
== 历任校长 ==
 +
 
 +
*[[孙家鼐]] (1898.07—1900.00)
 +
*[[许景澄]] (1899.07—1900.07)
 +
*[[张百熙]] (1902.01—1904.02)
 +
*[[张亨嘉]] (1904.02—1906.02)
 +
*[[李家驹]] (1906.02—1907.07)
 +
*[[朱益藩]] (1907.07—1907.12)
 +
*[[刘廷琛]] (1907.12—1910.09)
 +
*[[柯劭愍]] (1910.09—1911.11)
 +
*[[劳乃宣]] (1911.11—1912.02)
 +
*[[严复]]  (1912.02—1912.10)
 +
*[[何燏时]] (1912.12—1913.11)
 +
*[[胡仁源]] (1913.11—1916.12)
 +
*[[蔡元培]] (1916.12—1927.08)
 +
*[[蒋梦麟]] (1930.12—1945.09)
 +
*[[胡适]]  (1945.09—1948.12)
 +
*[[汤用彤]] (1949.05—1951.09)
 +
*[[马寅初]] (1951.06—1960.03)
 +
*[[陆平]]  (1960.03—1966.06)
 +
*[[周培源]] (1978.07—1981.03)
 +
*[[张龙翔]] (1981.05—1984.03)
 +
*[[丁石孙]] (1984.03—1989.08)
 +
*[[吴树青]] (1989.08—1996.08)
 +
*[[陈佳洱]] (1996.08—1999.11)
 +
*[[许智宏]] (1999.11—2008.11)
 +
*[[周其凤]] (2008.11—2013.03)
 +
*[[王恩哥]] (2013.03-2015.02)
 +
 
 +
=== 书记 ===
 +
 
 +
*[[江隆基]] (1957.10—1958.09)
 +
*[[陆平]]  (1957.10—1966.06)
 +
*[[周林]]  (1977.09—1979.12)
 +
*[[韩天石]] (1979.12—1982.09)
 +
*[[王学珍]] (1984.03—1991.01)
 +
*[[汪家鏐]] (1991.01—1994.07)
 +
*[[任彦申]] (1994.07—2000.03)
 +
*[[王德炳]] (2000.04—2002.04)
 +
*[[闵维方]] (2002.04—2011.08)
 +
*[[朱善璐]] (2011.08-2016.12)
 +
 
 +
 注:括号内时间为任职年限
 +
 
 +
== 师资队伍 ==
 +
 
 +
  北京大学有中国科学院院士67人、中国工程院院士9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0人.
 +
 
 +
'''中国科学院院士'''
 +
 
 +
*'''数学物理学部''' [[姜伯驹]] [[张恭庆]] [[陈佳洱]] [[甘子钊]] [[文兰]] [[杨应昌]] [[丁伟岳]] [[陈建生]] [[田刚]] [[赵光达]] [[徐至展]] [[李政道]] [[苏肇冰]] [[张焕乔]] [[解思深]] [[王诗宬]] [[贺贤土]] [[霍裕平]] [[周又元]] [[王恩哥]] [[鄂维南]] [[陈十一]] [[欧阳颀]]
 +
*'''化学部''' [[唐有祺]] [[徐光宪]] [[黎乐民]] [[刘元方]] [[周其凤]] [[王夔]] [[张礼和]] [[黄春辉]] [[高松]] [[吴云东]] [[刘忠范]] [[严纯华]]
 +
*'''地学部''' [[赵柏林]] [[涂传诒]] [[陈运泰]] [[童庆禧]] [[马宗晋]] [[叶大年]] [[张弥曼]] [[秦大河]] [[陶澍]]
 +
*'''信息技术科学部''' [[杨芙清]] [[王阳元]] [[秦国刚]] [[黄琳]] [[李启虎]] [[陆汝钤]] [[梅宏]] [[包为民]] [[龚旗煌]]
 +
*'''技术科学部''' [[叶恒强]] [[方岱宁]]
 +
*'''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 [[翟中和]] [[韩济生]] [[韩启德]] [[许智宏]] [[朱作言]] [[方精云]] [[童坦君]] [[赵进东]] [[蒋有绪]] [[尚永丰]] [[朱玉贤]] [[程和平]]
 +
 
 +
'''中国工程院院士'''
 +
 
 +
*[[陆道培]] [[唐孝炎]] [[郭应禄]] [[沈渔邨]] [[庄辉]] [[何新贵]] [[王陇德]] [[高文]] [[俞梦孙]]
 +
 
 +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
 
 +
*[[姜伯驹]] [[张恭庆]] [[许智宏]] [[朱作言]] [[陈佳洱]] [[陈运泰]] [[苏肇冰]] [[林毅夫]] [[文兰]] [[韩启德]] [[徐至展]] [[解思深]] [[涂传诒]] [[方精云]] [[王恩哥]] [[赵进东]] [[严纯华]] [[高松]] [[梅宏]] [[朱玉贤]]
 +
 
 +
== 历史地位 ==
  
 
  北京大学有着光荣的革命斗争历史。1915年,全国兴起了新文化运动,北京大学是运动的中心。1918年冬,李大钊在北京大学组织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学校开始成为学习、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发起了[[五四运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北京大学师生积极参加了1926年三一八反帝爱国大示威,1935年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 1945 年一二一反内战、争民主的学生运动和1947年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斗争,为争取人民民主和民族解放的事业做出了贡献。
 
  北京大学有着光荣的革命斗争历史。1915年,全国兴起了新文化运动,北京大学是运动的中心。1918年冬,李大钊在北京大学组织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学校开始成为学习、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发起了[[五四运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北京大学师生积极参加了1926年三一八反帝爱国大示威,1935年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 1945 年一二一反内战、争民主的学生运动和1947年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斗争,为争取人民民主和民族解放的事业做出了贡献。
  
=== 新时期发展 ===
+
== 新时期发展 ==
  
 
  改革开放以后,北京大学坚持面向世界, 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办学方针,进行了系科专业结构的改革,保持和发展了基础学科的优势,新建、改造和恢复了许多直接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或者适应新兴科学技术发展的系科专业,建成一批跨学科的研究中心,由原来的文理科综合大学转变成拥有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教育科学等多种学科的新型综合大学。     
 
  改革开放以后,北京大学坚持面向世界, 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办学方针,进行了系科专业结构的改革,保持和发展了基础学科的优势,新建、改造和恢复了许多直接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或者适应新兴科学技术发展的系科专业,建成一批跨学科的研究中心,由原来的文理科综合大学转变成拥有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教育科学等多种学科的新型综合大学。     
  
 +
== 参考条目 ==
 +
 +
*[[中国普通高校]]
  
[[Category:中文词典]]
+
[[Category:中国教育]]
[[Category:B音词条]]
+
[[Category:中国普通高校]]
 
[[Category:大学]]
 
[[Category:大学]]
[[Category:中国]]
+
[[Category:211工程大学]]
[[Category:北京]]
+

2024年1月10日 (三) 08:07的最后版本

北京大学校徽
北京大学西校门,是原燕京大学主校门
北京大学:未名湖

  北京大学汉语拼音:Beijing Daxue;英语:Starling),中国综合性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也是当时中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辛亥革命后,于1912年改为现名。

  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作为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思想的发祥地,作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活动基地,北京大学为民族的振兴和解放、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先锋作用。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传统精神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在这里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1917年,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他“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对北京大学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学术繁荣。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以及鲁迅胡适等一批杰出人才都曾在北京大学任职或任教。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南迁长沙,共同组成长沙临时大学。不久,临时大学又迁到昆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抗日战争胜利后,北京大学于1946年10月在北平复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国高校于1952年进行院系调整,北京大学成为一所以文理基础教学和研究为主的综合性大学,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据不完全统计,北京大学的校友和教师有400多位两院院士,中国人文社科界有影响的人士相当多也出自北京大学。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大学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大建设的新时期,并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两所大学之一。

  1998年5月4日,北京大学百年校庆之际,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发出了“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的号召。在国家的支持下,北京大学适时启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计划”,从此,北京大学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2000年4月3日,北京大学与原北京医科大学合并,组建了新的北京大学。原北京医科大学的前身是国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创建于1912年10月26日。20世纪三、四十年代,学校一度名为北平大学医学院,并于1946年7月并入北京大学。1952年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北京大学医学院脱离北京大学,独立为北京医学院。1985年更名为北京医科大学,1996年成为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支持的医科大学。两校合并进一步拓宽了北京大学的学科结构,为促进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及理科的结合,改革医学教育奠定了基础。

  近年来,在“211工程”和“985工程”的支持下,北京大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科研等各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将北大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今天的北京大学已经成为国家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摇篮、科学研究的前沿和知识创新的重要基地和国际交流的重要桥梁和窗口。

现任领导

  • 党委书记:郝平
  • 校长、党委副书记:林建华
    • 常务副书记:于鸿君
    • 党委副书记:安钰峰 敖英芳 叶静漪
    • 纪委书记:安钰峰
    • 党委常委:郝平 林建华 于鸿君 吴志攀 柯杨 王杰 安钰峰 敖英芳 叶静漪 李岩松 高松
    • 常务副校长:吴志攀 柯杨 
    • 副校长:王杰 李岩松 高松 王仰麟 田刚
    • 秘书长:杨开忠
    • 总会计师:闫敏
    • 校长助理:张宝岭 邓娅 程旭 黄桂田 马化祥 孙丽 陈宝剑 王博

历任校长

书记

 注:括号内时间为任职年限

师资队伍

  北京大学有中国科学院院士67人、中国工程院院士9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0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历史地位

  北京大学有着光荣的革命斗争历史。1915年,全国兴起了新文化运动,北京大学是运动的中心。1918年冬,李大钊在北京大学组织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学校开始成为学习、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发起了五四运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北京大学师生积极参加了1926年三一八反帝爱国大示威,1935年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 1945 年一二一反内战、争民主的学生运动和1947年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斗争,为争取人民民主和民族解放的事业做出了贡献。

新时期发展

  改革开放以后,北京大学坚持面向世界, 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办学方针,进行了系科专业结构的改革,保持和发展了基础学科的优势,新建、改造和恢复了许多直接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或者适应新兴科学技术发展的系科专业,建成一批跨学科的研究中心,由原来的文理科综合大学转变成拥有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教育科学等多种学科的新型综合大学。

参考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