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资县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华人民共和国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兰察布市 > 卓资县

  卓资县汉语拼音:Zhuó Zī Xiàn;英文:Zhuozi County),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辖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北纬40.9°、东经112.56°。全县总面积3119平方千米,总人口22万人(2010年)。辖5个镇、3个乡。

  地处内蒙古高原阴山山脉南麓,地势西北部高,东南部低,多山、多丘陵、少平川。耕地面积63万亩(2009年),森林面积120万亩,草原面积270万亩,水域面积352.7万亩。境内有黄河支流大黑河。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矿藏有煤、铁、铜、金、萤石、云母等。京包铁路、110国道、京呼高速公路穿境而过。

  • 邮编:012300 代码:150921 区号:0474

行政区划

  全县辖5个镇、3个乡:卓资山镇、旗下营镇、十八台镇、巴音锡勒镇、梨花镇、大榆树乡、红召乡、复兴乡。县政府驻卓资山镇,西至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73千米,东距市府集宁区52千米,距首都北京430千米。

历史

  县因卓资山得名,原名桌子山,因山顶平如桌面,故名。清属察哈尔正红旗、镶红旗牧地。清乾隆后期汉族属宁远、丰镇两厅,蒙族属正红、镶红、镶蓝旗(旗厅并存)。

  1945年12月28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绥蒙政府决定在此建置,由凉城、丰镇、陶林、集宁县部分区域析置。因解放卓资山的战斗为贺龙元帅亲自指挥,而命名为龙胜县。隶属绥远省集宁专署。“旗县并存,蒙汉分治”。1952年5月1日,龙胜县改称卓资县。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卓资县总人口172867人,其中:卓资山镇26607人,旗下营镇15415人,哈达图乡9651人,八苏木乡8525人,十八台乡12454人,梅力盖图乡6037人,马盖图乡7226人,印堂子乡12904人,大榆树乡3609人,后房子乡12114人,六苏木乡9728人,白银厂汉乡9604人,福生庄乡7458人,三道营乡9559人,复兴乡11523人,碌碡坪乡3648人,东河子乡3319人,红召乡3486人。

  2001年,全县总人口22.6万人。辖5个镇、9个乡:卓资山镇、旗下营镇、十八台镇、巴音锡勒镇、梨花镇、八苏木乡、梅力盖图乡、印堂子乡、大榆树乡、后房子乡、六苏木乡、福生庄乡、复兴乡、红召乡。共有110个行政村,933个村民小组。

  2006年,将14个乡镇合并调整为7个乡镇:将巴音锡勒镇的和平村划归卓资山镇;撤销后房子乡、印堂子乡,将后房子乡原管辖的行政区域整建制和印堂子乡的2个村(羊圈湾、马莲坝)并入大榆树乡;撤销复兴乡,并入旗下营镇;撤销福生庄乡,将福生庄乡的4个村(丰恒、东壕赖、中壕赖、福胜)并入梨花镇;撤销八苏木乡、梅力盖图乡,将2苏木乡原管辖的行政区域整建制和印堂子乡的3个村(财神梁、白脑包、五犊亥)并入十八台镇;撤销六苏木乡,将六苏木乡原管辖的行政区域整建制和巴音锡勒镇的和平村、福生庄乡的南山顶村、印堂子乡的4个村(印堂子、广兴城、岱青、奎元)并入卓资山镇。

  2009年,卓资县总面积3119平方千米,总人口22.3万人,其中少数民族0.5万人。辖卓资山、旗下营、巴音锡勒、梨花、十八台5个镇和大榆树、红召2个乡。

  2012年恢复复兴乡。调整后,全县辖5个镇、3个乡:卓资山镇、旗下营镇、十八台镇、巴音锡勒镇、梨花镇、大榆树乡、红召乡、复兴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划
直辖市 北京市 | 天津市 | 上海市 | 重庆市
河北省 | 山西省 | 辽宁省 | 吉林省 | 黑龙江省 | 江苏省 | 浙江省 | 安徽省 | 福建省 | 江西省 | 山东省 | 
河南省 | 湖北省 | 湖南省 | 广东省 | 海南省 | 四川省 | 贵州省 | 云南省 | 陕西省 | 甘肃省 | 青海省 | 台湾省
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西藏自治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特别行政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 | 澳门特别行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