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斯坦人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印度斯坦人女子

  印度斯坦人汉语拼音:Yindusitɑnren;英语:Hindustanis),南亚印度共和国的民族集团之一。又译兴都斯坦人。分布在北方邦中央邦德里邦拉贾斯坦邦哈里亚纳邦比哈尔邦,以及全国各大城市。中国史籍中称其居住地为“身毒”、“贤豆”、“天竺”、“印度”等。属欧罗巴人种地中海类型,混有澳大利亚人种成分。

  一般认为,印度斯坦人主要是公元前14世纪左右迁入的古代雅利安游牧部落与当地达罗毗荼人的混血后裔,故有人称之为雅利安–达罗毗荼人。肤色从浅褐至黑色都有,上层较白,下层较黑。系由许多族源相同、语言文化和生活方式接近的地区性民族集团组成。印度并不把他们作为一个民族看待。把他们联系在一起的是印度斯坦语,包括印地语乌尔都语,均属印欧语系印度-伊朗语族。印地语以天城字体的梵文字母为基础,包含较多梵语词汇,是印度的官方语言。乌尔都语则是在莫卧儿王朝时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既有印地语阿拉伯语波斯语的词汇,又有土耳其语和其他语言的词汇。其书面语用阿拉伯字母拼写。

  印度斯坦人主要信奉印度教,部分信奉佛教伊斯兰教。公元前7世纪在吠陀教基础上形成婆罗门教,主张吠陀天启、祭司万能和婆罗门至上;把人分成婆罗门(祭司)、刹帝利(武士)、吠舍(农民和工商业者)和首陀罗(无技术的劳动者)四大种姓,并另有贱民等级。尔后又由四大种姓演变出许多亚种姓。种姓之间界限森严,不能通婚,甚至不能同坐、同食。8-9世纪,经商羯罗改革,逐渐形成目前的印度教,为大多数南亚人所信仰。公元前6~前5世纪,作为反婆罗门思潮的佛教和耆那教兴起,印度斯坦的鹿野苑成了佛教中心。13世纪印度教复兴,佛教在印度受到排挤,但在亚洲其他地区得到广泛传播。耆那教目前信徒虽少,但有相当势力。早期商人带来伊斯兰教。随着12世纪穆斯林征服印度,伊斯兰教势力越来越大,至16世纪占据统治地位。目前,仍有少部分是穆斯林。受印度教种姓制度影响,穆斯林中也有等级之分(有人称之为“族姓”),分为赛义德、谢克、穆格尔等,但等级界限不及印度教种姓那么严格。

  印度斯坦人历史悠久,与其他民族共同创造了辉煌的印度文化。公元前2000~前1000年间写成吠陀,成为婆罗门教以及印度教最古老的经典。后来成书的还有奥义书往世书、《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摩奴法典》以及大量佛经,流传至今,是人类文化的重要遗产。在天文、历算、医学、音韵学、绘画、音乐、舞蹈、建筑、雕刻等方面也有很高成就。与中国人民早有友好交往。公元前117年,张骞出使西域曾派副使前往。5世纪及以后,中国高僧法显玄奘曾游学其地,许多印度僧人也曾前来中国讲经。

  盛行父系大家族制,常由三四代人组成。印度教徒实行种姓内婚,多为父母包办。妇女地位低下,寡妇不许再嫁。寡妇殉葬之事,至今时有发生。印度教徒一般采用火葬,余烬投河。恒河是印度教的圣河,认为骨灰投入圣河是人生最好的归宿,可来世得福。很多病人、老人不惜长途跋涉来到恒河岸边,等待最后时刻的降临。男子一般穿无领长袖宽衣,下着围裤或着宽大衣裤。妇女上穿浅色开襟短袖紧身衣,下围彩色纱丽,一端裹住腰身,另一端搭在肩上。纱丽与紧身衣之间袒露一段腰身。妇女首饰很多,不少人喜戴鼻饰。

  印度斯坦人历史上长期遭受殖民统治。1757年爆发印度和英国普拉西之战,印度战败,逐步沦为英殖民地。1849年英侵占印度全境。1857年与全国人民一道掀起了反英大起义。1947年与国内其他民族一起获得独立。

  主要从事农业。农村实行种姓服务制度,按传统职业分工。恒河地区是印度主要农业区之一,北部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大麦和豆类,南部种植水稻、油料作物、甘蔗和棉花等。一部分人在工厂、矿山做工;手工纺织普遍,以棉纺、刺绣及金属制品等精巧手工艺著称于世。近年来资本主义有较大发展,但在农村中主要是封建性小农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