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教育心理学英语:educational psychology),研究在教育情境下人类的学习、教育干预的效果、教学心理,以及学校组织的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的重点是把心理学的理论或研究所得应用在教育上。教育心理学可应用于设计课程、改良教学方法、推动学习动机以及帮助学生面对成长过程中所遇上的各项困难和挑战。“教育心理学”和“学校心理学”这两个名词经常交替使用,但通常从事理论工作及研究的人员较倾向称作教育心理学家,而在学校或学校相关埸所从事实务工作的就被归类为学校心理学家。教育心理学关注学生如何学习与发展,实务工作上特别关注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不论是资优儿童或有情绪、行为问题等学童)。

通过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对理解教育心理学也有一定的帮助。首先,教育心理学是以心理学为基础,两门学科之间的关系就像医学生物学工程学物理学之间的关系。然后,从教育心理学又可以发展出研究教育问题的众多特殊领域,包括教学设计教育技术学、课程发展、组织学习特殊教育和课堂管理。教育心理学从认知科学及学习科学中得到养分,也回馈到这些学科之内。在大学里,教育心理学专业通常设于教育系内,原因可能是在心理学导论教材中常缺少教育心理学的内容。

概述

教育心理学,或可定义为:研究学与教的过程中,受教育者在教育教学影响下,掌握知识技能,发展智力个性,形成道德品质的心理规律及其促进方法的心理学分支学科。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学习的基本理论、教育与发展的相互关系、学生的个别差异、学习动机、学习迁移、知识学习、技能学习、品德学习、教学设计、教学策略、课堂管理、教师心理、教学测评以及现代信息与通信技术整合于课程等心理学问题。

教育心理学有独立的研究对象和任务以及适合于自己的研究方法,它与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中的其他分支学科也有密切的联系。教育心理学是普通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前者主要面向于教学和学习过程,而后者研究一般心理学规律,涉及各个领域;儿童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都是教育条件下的学生,但前者是从发展的角度来研究心理规律,它所揭示的发展规律不仅适合于学校生活的范围,也适合于社会实践的其他领域。广义而言,教育心理学包括学习心理学;狭义而言,学习心理学既研究人类学习,也研究动物学习,而教育心理学则主要关注人类学习。教育学、各科教学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虽有交叉,但侧重点不同,如教育学中讲教学过程,应该侧重于教学过程本身、教学的方法及其效果;而教育心理学则是为好的教学方法提供心理学依据。

教育心理学的思想最早可追溯到中国的孔子、荀子以及古希腊的苏格拉底等。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E.L.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一书,这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心理学诞生的标志。自20世纪初教育心理学引入中国以来,中国学者做了大量研究工作,为中国的心理学研究及教育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主要学习理论

教育心理学家通过学习理论为指引来帮助他们有效研究一般人的学习模式。当中有不少学习理论广为世人所接受,兹列如下:

社会、道德与认知发展

要理解儿童青春期成人老年学习者的特征,教育心理学发展和应用了人类发展心理学理论. 发展理论以不同的阶段来区分个体迈向成熟的过程,描述了智力(认知)、社会角色、道德推理、以及关于知识本质的观点的变化。

例如,教育心理学家研究将认知发展理论应用于教学,认为儿童的成熟经过了认知能力的4个阶段。皮亚杰假设儿童在11岁之前不能进行抽象逻辑思维,因此对年幼的儿童的教学需要使用具体形象的物体和例证。研究者已经发现了若干的转变,例如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并不是同时发生在所有领域。一个孩子可能在数学方面进行抽象思维,但是在人际关系方面仍然停留在具体形象思维阶段。也许皮亚杰最为不朽的贡献是他洞察到,人们通过一个自我调整过程,积极地建构他们的理解。

皮亚杰提出了道德推理的发展理论,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最初对道德的天真理解,是基于行为及其后果;以后逐渐发展到更多考虑行为的目的。皮亚杰的道德发展观点被劳伦斯·柯尔伯格精心阐述成为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不过,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中描述的的道德推理尚不足以说明所有的道德行为:例如,还需要例如建模(如道德的社会认知理论所描述)等其他因素来解释校园欺凌

发展理论有时并非表现为转入另一个完全不同的阶段,而是在不同的维度上逐渐增加。认识论信念(关于知识的信念)的发展,已经描述了人们信念的逐渐变化:知识的确定性和持久性,能力的稳定性,和权威(例如教师和专家)的可信度。人们对于他们在教育和成熟中获得的知识,已经发展了较为世故的信念。

个体差异与无能

认知能力测验的一个实例(答案是d)

每个人都有其个体的能力与特性,并影响其学习与发展的结果。这些个体差异表现在智力创造力认知风格动机以及加工信息、交流和人际交往的能力诸多方面。在学龄儿童中发现的最普遍的无能是注意力不足过动症学习障碍失读症语言障碍。较少见到的无能包括智能障碍听力障碍脑性麻痺癫痫症视障

尽管自从柏拉图的时代,哲学家就已经讨论智力理论,智力测验是教育心理学的一项发明,并且与这门学科一同发展。关于智力的分类引起了持续的争论,查尔斯·斯皮尔曼认为智力是一个单一的因素,也有人认为其取决于多种因素(如罗伯特·史坦伯格智力三元论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或者根本无法进行测量。在实践中,在经济发达国家广泛使用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等标准化工具,以测定儿童所需要的个性化的教育处理。被鉴定为天才的儿童经常会提供加速的或者强化的课程计划,而被鉴定为不足的儿童也许会在语音理解(phonological awareness)特殊技能方面提供强化教育。

学习与认知

2个基本假定构成了学校教育制度的基础:学生将保持他们在学校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并将它们应用到课堂以外的情境中。但是这些假设是否正确?研究发现,即使当学生报告说不能应用在学校获得的知识时,也有相当可观的部分会保持多年,并且这样的长期保持与当初掌握的水平强烈相关。一项研究发现学习儿童发展课程并取得优异成绩的大学生,在10年以后进行测验,平均的保持分数约为30%,而那些成绩中等或下等的学生平均保持分数约为20%。对于在学校获得的知识有多少能迁移到学校教育情境以外遭遇的任务中,以及这类迁移如何发生这些至关重要的问题,很少能取得共识。一些心理学家认为这类“远迁移”的研究证据并不充足,而另一些人认为在特殊领域的远迁移有充分的证据。

在教育心理学中,关于学习理论已经形成了几个相互竞争的学派,包括行为主义认知主义社会认知建构主义。以下概述教育心理学每个学派的理论研究与应用。

行为主义观点

人们经常使用一套基于操作条件反射的技术——应用行为分析来进行教育。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向遵守课堂规则的学生进行表扬、颁星、等各种有系统的奖励,来改善学生的行为。奖励对于行为改变具有明显的效果,但是自主理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的支持者批评将奖励使用于教育领域,声称表扬和其他奖励破坏内部动机。有切实的证据显示,在特殊情形中,奖励减少内部动机,例如当学生已经拥有完成目标行为的高水平的内部动机时。但是结果证据显示,在另一种情形中,有害的后果得到了弥补,例如在达到一个逐渐提高成绩的标准时,给予奖励增强了内部动机。

社会认知观点

社会认知理论由教育心理学家阿尔波特·班杜拉创立,是一种行为、认知和社会要素的高度熔合。其较早的一种新行为主义形式称为“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强调观察学习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习者的行为改变是观察他人行为及其后果的结果。该理论确定了几个因素,来研究观察榜样是否会引起行为或认知的改变。这些因素包括学习者的发展状况、榜样的威望和能力、榜样行为的适当性、学习者的目标、学习者的自我效能(self-efficacy)。自我效能的概念指学习者对其完成榜样行为的能力的信心,在该理论后来的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Schunk 和汉森,进行了一项实验,利用社会学习理论,来研究曾经在学习减法中遇到困难的2年级学生。第一组学生观察教师进行减法示范,然后参与减法 教学程序。第二组学生观察其他的2年级学生 进行同样的减法程序,然后参与同样的教学程序。在减法测验中,观察同类榜样的学生的得分显着较高,并且对于减法能力有较高的自信。结果的解释支持这个假设:与榜样相类似的感知会增强学习者的自我效能,导致对榜样行为的更为有效的学习。由此得出推论,同类的榜样对于自我效能较低的学生特别有效。

在过去10年中,教育心理学在自主学习(又译自我调节学习,self-regulated learning,SRL)和元认知的理论发展方面进行了许多研究活动。这些理论工作基于以下中心前提:有效的学习者是能够通过设定目标、分析任务、编制策略和监控自己的理解,来积极建构知识的人 。研究表明,在目标设定和自我监控方面做得较好的学习者,倾向于拥有较高的对任务的内部兴趣和自我效能,而教给学生学习策略也有助于提高学业成绩。

建构主义观点

建构主义取向隐含的理论是儿童通过“亲自直接参与”的方法去完成学习过程。他们由“实践中学习”,而非依赖别人“告诉他们”会发生什么事。儿童自己不受干扰地去推断、发现及下结论。教师除了观察儿童学习外,也须要在儿童活动期间吸引他们、为发现而惊呼、并用难题刺激起他们的理性思维。(DeVries et al., 2002)举例,我们可以向他们发问:“真奇怪,为什么开水不会从那盛满水的杯边流出来呢?”教师有时会在儿童发生冲突时介入,但他只会强调他们应找出问题所在,并促进他们去寻求解决办法及自行调解。

动机

马斯洛的需求金字塔

自我实现的需求

尊重的需求(社会承认的需求)

社交的需求(社会关系的需求)

安全的需求

生理的需求(身体基本需求)

动机是一种刺激、支配和维持行为的内状态。教育心理学研究动机是如何影响学生面对任务的兴趣水平、内部动机、设定指导行为的目标,以及关于成败原因的信心。

伯纳德·威纳(Bernard Weiner)发展了归因理论的一种形式,描述学生对其学业的成败的信心如何影响其情绪和动机。例如,当学生将失败归因于缺乏能力时,由于觉得能力属于不可控制因素,他们会体验羞愧和困窘的情绪,因而减少努力,此后的成绩就更差。与此相对照,当学生将失败归因于缺少努力时,由于察知努力属于可控制因素,他们会体验内疚,因而增加努力,从而能够提高成绩。

动机理论还用于解释学习者的目标如何影响他们从事于学业任务的方式。持有掌握目标(或译“精通目标”、“精熟目标”,Mastery Goals)者努力增加他们的能力和知识。持有表现目标(或译“成绩目标”,Performance Approach Goals)者为高分而努力,并寻求机会表现其能力。持有“表现避免”(或“回避”,performance avoidance)目标者受到对失败的恐惧以及避免其真实能力被暴露的情形所驱使。研究者还发现掌握目标与许多积极的结果相关:例如面对失败坚持努力、偏爱接受挑战性任务、创造力以及内部动机。表现避免目标则与一些消极的结果有关,例如学习时注意力低下、紊乱的学习、自主性较低、浅薄的信息处理以及考试焦虑。表现目标既与一些积极的结果有关,也与一些消极的结果有关,例如不愿寻求帮助,以及浅薄的信息处理。

研究方法

教育心理学使用的研究方法通常取自于心理学和其他社会科学。这也是一部教育心理学家进行方法创新的历史,和一部心理学家研究教育问题的历史。研究方法包括从事研究设计和数据分析中的方法。研究设计负责编制实验研究和观察研究的计划,确保其结果具有内部效度外部效度生态学效度。数据分析包括定量和定性的研究方法。虽然从历史观点来看,使用定量方法经常被认为是学术的本质标志,但是现代的教育心理学研究既使用定量研究,也使用定性研究方法。

定量方法

也许教育心理学的第一个重要的方法论创新就是发展和应用了查尔斯斯皮尔曼的要素分析(factor analysis)。要素分析也是教育心理学家使用多重变量分析方法的一个实例。

定性方法

定性方法用于那些描述事件、过程和理论意义的教育研究。用于教育心理学的定性方法常常来自于人类学社会学社会语言学。例如,人类学的民族志方法被用于描述课堂上的教和学。在这种类型的研究中,研究者作为参与观察(Participant observation)者或被动观察者,收集详细的自然状态记录。然后,笔记和其它数据可以用“扎根理论”(或译“实地理论”,grounded theory)等方法来进行分类和解释。对于多种数据资料进行“三角测量”的交互核对,在定性研究中有很高的价值。

个案研究(Case study)是定性研究的一种形式,关注于某一个人、组织、事件或其他实体。

应用于教学设计与教育工艺学

教育目标的布鲁姆分类学:认知领域的分类

教育心理学理论与研究被广泛应用于教学设计,即学习材料、学习活动以及交互式学习环境的系统设计。例如,在确定学习目标时,教学设计者经常使用本杰明·布鲁姆及其同事创立的布鲁姆分类学。布鲁姆还研究了掌握学习,这种教学策略要求学习者只有在掌握了必备的学习目标之后,进入新的学习目标。布鲁姆发现掌握学习结合个别辅导,将会取得远远超过正常课堂教学的学习成就。另一位心理学家罗伯特·加涅,则发展了影响广泛的任务分析方法,通过仔细分析学习的必要条件和支持性条件,将终点学习目标详细分解为学习目标的许多层级。

应用于教学

课堂管理教育学的研究应用于指导教学实践,是师范教育计划的基础课。课堂管理的目标是创造一个有利于学习活动和发展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环境,努力创造积极的师生关系,使学生群体to sustain on-task 行为,用counselling 和其他心理学方法帮助学生存在的牢固的心理问题。

历史

教育心理学不能声称在对于教育过程的系统分析上居于优先地位。诸如德谟克利特昆体良夸美纽斯教育哲学家,早在19世纪后期心理学形成之前许多世纪以前,就已经对教育方法进行了调查、分类和评价。相反,新兴的心理学热衷于将观察和实验等科学方法应用于教育问题研究。甚至在教育心理学形成的最初阶段,教育心理学家已经认识到新方法的局限性。在美国心理学先驱威廉·詹姆斯于1899年出版的名著《与教师们谈心理学》(Talks to Teachers on Psychology,现在认为是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材)中评论说:

如果你认为心理学,即关于心理规律的科学,是一门可以从中引出明确的教学程序、计划和方法,以供课堂直接使用的科学,那就大错特错了。心理学是一门科学,而教学是一门艺术;科学本身决不会从它们自身直接产生出艺术。只有居于科学与艺术之间的创造性头脑通过使用自己的创造性,才能在教学中应用心理学。

根据大卫·白林纳(David Berliner)的说法,教育心理学理论家对教育实践的态度,已经从最初的轻蔑,最终转变为尊重的态度。

1912年,爱德华·桑代克发展了操作制约理论,预示了后来的程序教学(programmed instruction)、掌握学习和基于计算机模拟的学习:

如果,如同机巧的奇迹一样,一本书被编排得如此精妙,以致于读者只有把第一页上所要求的都做过了,第二页上的内容才一目了然,如此循序而进。现在许多要由人来教授的东西都可以由印刷品取而代之。
——爱德华·桑代克 (1912).

有影响的教育心理学家

下列人物是最近一本教育心理学史著作中选择的曾经在这一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代表人物:

教育心理学家职业

教育培训

开始必须先拿到心理学教学心理学学位。如果已经拿到教学资格(如PGCEPGDE),而在K-12教育阶段的学校中工作的人,所受的则是硕士阶段或博士阶段的学士后训练。毕业后的出路则有学术工作、行为矫正(behavioral intervention)、咨商、教师咨商及危机处理等等。

职业展望

在美国,到2014年,心理学家的职业的增长预期将超过大部分职业,预期增长18-26%。四分之一的心理学工作者受雇于教育机构。2004年5月,美国中小学的心理学工作者的收入中数为US$58,360 。在最近数十年间,北美洲女性参与教育心理学专业研究有了戏剧性的增长。女性作者在杂志上发表论文的百分比在1976年为24%,到1995年上升了一倍,达到51%,此后保持稳定。教育心理学杂志编辑部的女性成员比例从1976年的17%上升到2004年的47%。同一时期,女性占有总编辑职位的比率也从22%上升到70%。

中国的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的引入与早期研究

中国出现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是1908年由房东岳翻译的日本小原又一的著作《教育实用心理学》。在推动心理学用于教育的过程中,蔡元培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大力提倡以心理的知、情、意三方面为基础来规划教育,要用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来“治新教育”,这些思想对20世纪前期中国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教育心理学家廖世承编写了中国第一本《教育心理》教科书(1924),陆志韦将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翻译成为简编本(1926),艾伟撰写了《初级教育心理学》(1933)、《教育心理论丛》(1936)、《教育心理实验》(1936)、《教育心理学大观》(上、中、下册)(1945、1946),萧孝嵘也编写了《教育心理学》(1940)。阮镜清于1943年出版了《学习心理学》。

除介绍理论之外,中国教育心理学家也开展了研究工作。主要包括:艾伟、周先庚等人对语文学科心理和汉字的研究;陆志韦、萧孝嵘等人对国外的教育心理测验进行修订;艾伟、廖世承、陈鹤琴等人对教育心理测验进行了本土化研究;此外,以陶行知为代表的中国学者开展了许多教育试验,尤其是广泛宣传了杜威的教育思想。这一阶段的教育心理学还很薄弱,研究的问题及方法大多是模仿西方,没有太多创新。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到改革开放之前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教育心理学工作者开始以马克思主义改造教育心理学理论,同时开始学习苏联。这一时期的教育心理学理论研究表现出以下特点:①日趋与发展心理学相结合;②引入了苏联的一些学习理论;③重视人际关系在教育中的作用;④重视教育心理研究中的方法论及具体方法问题。潘菽主持编写了《教育心理学》,1963年出版了讨论稿。此时期的实验研究主要包括:①儿童入学年龄问题的实验研究;②学科心理的实验研究;③程序教学的研究。20世纪60年代后期,随着对心理学的批判以及“文化大革命”的开始,教育心理学也遭受了严重的挫折,几乎陷入中断状态。

改革开放之后的蓬勃发展 1978年之后,中国的教育心理学开始面向世界,在借鉴苏联和西方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工作。这一时期中国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发展可以概括为5个方面。

学习理论的研究

结合国际上学习理论的发展趋势,对认知学习理论的最新发展作了重点研究。主要包括:J.S.布鲁纳的认知结构理论;D.P.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理论;R.M.加涅的建构主义理论。此外,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以及苏联的一些学习理论也有较大影响。

教学心理研究与教学改革实验

在20世纪80~90年代,中国学者在教学心理研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开展了许多教学改革实验。例如,冯忠良提出了“结构–定向”教学的思想,并在多门学科中进行了长期的教学实验;卢仲衡等人对自学辅导教学进行了长期的实验研究,让学生培养自学能力;张梅玲进行了“现代小学数学”的研究,突出了数学学习中思维能力的培养。另外,很多学者结合数学、语文、外语、自然科学等学科进行了学科教学心理的研究。总之,中国的教育心理学家在综合国外学习和教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理论观点,并在学校中进行了教学实验。

以往关于学习与教学的研究都是以传统教学手段为背景而进行的,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基于计算机等信息技术的学习与教学过程成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新主题。在此方面,陈琦考察了计算机应用与儿童认知发展的关系,对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效果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研究。在此基础上,陈琦及其课题组又对基于多媒体、网络的学习与教学过程进行了研究。

元认知与学习策略的研究

强调学习者对学习过程的自我计划、自我监控是当代认知学习理论的重要观点。此方面的研究构成了20世纪80~90年代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要主题。从80年代后期开始,董奇等人对元认知发展及自我监控学习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最后形成了《自我监控与智力》(1996)一书。其他研究者也进行了此类研究,对记忆策略、阅读理解策略、问题解决策略以及学习策略进行了探讨。“学会学习”已经成为教育改革中的一个关键词。

品德心理研究

品德的形成与培养是教育心理学的重要研究领域。中国学者的研究主要包括两大类:其一是从教育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出发,研究学生的价值观、亲社会行为、利他行为等,以章志光等为代表;其二是以J.皮亚杰、L.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为基础,考察中国儿童的道德判断、道德推理、道德信念等,以李伯黍等为代表。

学习动机研究

在近20年中,郭占基、孙煜明等人对国外的学习动机理论进行了整理和介绍,主要包括强化论、需要层次理论、自我效能感理论、成就动机理论和归因理论。他们进行了大量实验研究,对于学习动机的激发和培养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建议。

除上述研究之外,其他领域的研究也有很多,比如教师心理研究着重探讨了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能力结构、教学效能感以及教师专业素质发展等问题;非智力因素(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对学习的重要影响以及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中文认知与学习,研究了中文阅读过程及识字、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学校教学中的个别差异问题;创造性与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等等。

发展趋势

20世纪80~90年代是中国教育心理学迅速发展的时期,21世纪初,教育心理学研究表现出以下重要趋势:①在学习观上,越来越重视学习者的主体性、社会互动性以及学校与真实生活世界的沟通。②在研究领域上日益向纵深发展,一方面与脑科学研究结合在一起,另一方面特别强调应用性研究。③在研究方法上呈现了多元化的趋向,量化研究方法与质性研究都得到了发展。④研究的国际化与本土化,一方面中国学者与国际教育心理学界的交流、合作日益加深;另一方面又强调研究的本土化,从中国教育的实际需求出发确定研究选题,并开始强调自己的创新。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