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人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科学分类
域:真核域 Eukarya
界:动物界 Animalia
门: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哺乳纲 Mammalia
目:灵长目 Primates
科:人科 Hominidae
属:人属 Homo
种:智人 H. sapiens

  智人汉语拼音:zhiren;学名:Homo sapiens),人在生物分类中物种的学名。由瑞典博物学家C.von林奈在其所著《自然系统》中订立,即人属智人种,意思是“智慧的人”。主要体质特征是:完全直立行走,四肢细而直,前肢不再作为支持和行动器官,而专门用作劳动和抓握的器官;有很发达的脑,重量大多在1,100~1,550克之间,平均脑量约1,350毫升;有很强的思维能力和发达的语言器官;头骨的肌脊不明显,额部圆隆,枕骨大孔基本上朝向下方,上颌有犬齿窝,下颌出现颏隆凸;齿弓呈均匀的抛物线状;鼻梁隆起,鼻尖发达,鼻孔朝下;有耳垂;面部表情肌特别发达,而且复杂;身体毛发稀少且短,完全没有触毛(或窦毛)。林奈定此种名时,尚未有任何人类化石的证据,所以他说的智人指的仅是现代人。

  1868年,在法国多尔多涅区克罗马农洞穴中发现5具人的骨骼化石。他们的体质特征与现代人的相差甚微,被定为克罗马农人。人类学家把克罗马农人和后来发现的、与其体质形态相同的一些化石人类都归于智人一个种内。从此智人不仅包括现代人,还包括化石智人。

  20世纪中叶古人类学流行将人类的进化过程分为猿人(或原人)、古人、新人三个阶段。新人阶段对应于克罗马农类型的人类;古人阶段包括尼安德特人。随着越来越多的在形态上介于直立人与克罗马农人之间,而又与尼安德特人差别明显的化石的发现,20世纪中后期至今人类学界将这样的化石与尼安德特人合并称为早期智人,而将克罗马农人归入晚期智人。但是也有学者仍旧将尼安德特人当作是与智人不同的另一物种,其余的早期智人则被称作古老型智人。

  尼安德特人又分典型尼人和非典型尼人。前者主要分布于欧洲西部,后者在亚洲西部。前者的平均脑量可达1,500毫升以上,比现在的人还大。典型尼人身材粗短,小腿骨与大腿骨的比例比现代人小;非典型尼人则较与现代人接近。古老型智人的脑量比尼人小得多,介于直立人和现代人之间。早期智人牙齿的形态与直立人较为接近,而与晚期智人相差较大。早期智人生存的时间从中更新世晚期延续到晚更新世早期,即二三十万年前延续到35,000年前。其中尼安德特人仅限于晚更新世。

  晚期智人的形态已与现在的人基本相同,所以又被称为解剖学上现代智人。晚期智人在西欧最早出现于35,000年前,一般认为西亚在大约10万年前就已有晚期智人,但也有人认为那些人类是早期智人与晚期智人之间的过渡类型。其他地区晚期智人出现的时间目前尚难确定。

  解剖学上现代智人(即晚期智人)的起源主要分为两大学说:多地区进化说和非洲起源说。前者主张亚洲和非洲的晚期智人分别主要来源于各该地区的早期人群,各地区之间有少量的基因交流。欧洲晚期智人的基因主要来源于亚洲和非洲,只有一部分来自尼安德特人。非洲起源说又称夏娃说,主张全世界的晚期智人和现代人都是大约20万年前出现于非洲的一个小群体的后代,约在13万年前其一部分子孙走出非洲,在欧洲和亚洲扩散分布,完全地取代了原来住在那里的古代人群。至于美洲大洋洲的现代人(土著),两种学说都认为他们不是起源于当地,前者来自亚洲,后者亦可能来自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