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汉俊在建党前后的“十个第一”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原题】李汉俊在建党前后的“十个第一”
 作者:别国庆
 来源:《党史天地》2007年第7期


李汉俊

  李汉俊(1890-1927),湖北潜江人,精通日、英、德、法四国文字。他在1918年冬从日本留学回国后,无论是在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还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创立等方面,都作出了较为突出的贡献。

第一个在中国系统地介绍马克思的《资本论》

  马克思的经典巨著《资本论》,内容深奥,“不是脑筋稍微钝的人们所能了解”的,而德国米里·伊·马尔西著的介绍马克思《资本论》的通俗读本《经济漫谈》将“马克思经济学说的骨子即商品、价格、剩余价值,以及资本和劳动的关系,用很通俗的方法说明了出来,说得这样平易而又说得这样要领的,在西洋书籍中也要以这本书为第一。”

  1920年9月,李汉俊“考其内容、审其作用”,翻译后改名为《马克思资本论入门》,由社会主义研究社出版。这是在中国大地上第一次系统地介绍马克思的《资本论》。湖南文化书社在社务报告中,介绍1920年9月至1921年3月畅销书刊的情况时,将《马克思资本论入门》一书列为第一。

协助了《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译本的出版

  1920年4月,陈望道浙江义乌老家分水塘将《共产党宣言》翻译成中文后,回到上海,便住进了李汉俊家,把《共产党宣言》的译文连同日文版、英文版的《共产党宣言》一起交给李汉俊,请他校阅。李汉俊校毕,交给陈独秀。“经陈独秀、李汉俊两先生校对”,1920年8月《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由“又新印刷厂”发行。初版印了1000册,不胫而走,一个月后,又印了1000册。

第一个提出在中国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思想

  早在1919年9月,李汉俊与金刚合作,节译了日本社会主义者山川菊荣的《世界思潮之方向》,在译文的后面,李汉俊对中国当时的现状作了分析:“中国决不在世界外,也不能在世界外,……五四运动以来的群众运动,现在只剩下什么北京请愿团,其余的都到哪里去了?”并明白地阐明了自己的政治主张:“人家叫我做民党或革命党,我应该在这一点有切实的打算。”这里的“民党”、“革命党”与他随后的话相连,所指的就是建立无产阶级政党,他说:“我只是平民,民众无产阶级的一分子。”

  无论是从文字材料,还是从以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事实来看,李汉俊在当时的中国是最早旗帜鲜明地提出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人。

发起成立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早期组织——上海早期组织

  1920年3月,共产国际派维经斯基、库兹涅佐娃和翻译杨明斋来华。4月,维经斯基一行到上海与陈独秀、李汉俊、戴季陶等举行座谈,商讨发起中国共产党的问题。1920年5月陈独秀、李汉俊、沈玄庐陈望道施存统俞秀松沈雁冰邵力子等成立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加快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步伐。1920年8月中国共产党上海早期组织在渔阳里2号陈独秀的寓所成立,当时的发起人一共有8人,他们是陈独秀、李汉俊、沈玄庐、陈望道、俞秀松、施存统、杨明斋、李达。在小组成立时,李汉俊拟定了一个类似党纲的草案,写在两张纸上,“所谓党纲只有‘劳工专政’、‘生产合作’八个字”。

  中国共产党上海早期组织是中国第一个共产党组织,陈独秀担任书记、李汉俊是第二号人物。1920年12月陈独秀到广东担任教育委员会委员长后,李汉俊代理书记。在陈独秀和李汉俊的领导下,上海早期组织担负起了发起中国共产党的重任,并积极开展了各项活动。

指导成立了湖北第一个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武汉早期组织

  李汉俊作为中国共产党上海早期组织的重要成员,在推动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中中国共产党武汉早期组织就是在李汉俊的亲自指导下建立的。李汉俊先是写信给董必武,后又亲自回武汉,并与刘伯垂一起介绍董必武加入共产党。

  董必武回忆说:“1920年,李汉俊这个从日本归国的学生、我的马克思主义老师,计划在上海帮助建立中国共产党,并到武汉来同我商量,我决定参加,并负责筹组党的湖北支部的基础。”1920年秋,董必武与刘伯垂、陈潭秋等发起成立了中国共产党武汉早期组织。

发起建立了第一个共青团组织——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

  五四运动后,安徽、湖北、湖南等地,有不少进步青年对社会现状不满,要求思想解放,想干革命工作,许多人脱离了家庭和学校,到上海找到“新青年社”、民国日报副刊“觉悟”(邵力子等人办的)、“星期评论”(李汉俊等办的),这三个当时进步的刊物编辑部。维经斯基到上海后,亦介绍苏联有青年团的组织。上海共产党组织成立后,为了团结教育广大进步青年,陈独秀、李汉俊等决定建立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1920年8月22日,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在渔阳里6号成立。李汉俊是发起人之一,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中最年轻的成员俞秀松担任了第一任书记。

  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后,在团机关所在地又成立了外国语学社,维经斯基教俄语,李汉俊也是教员之一。外国语学社既是上海共产党组织和社会主义青年团的机关所在地,又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所培养干部的学校,在输送到苏联学习的团员中,有一些后来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最高层领导,如刘少奇任弼时等。

参与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工会组织

  李汉俊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而且是中国早期工人运动的参与者、组织者和推动者。

  李汉俊利用自身博学的优势,从回国后,就十分重视借鉴国际工人运动来指导中国工人运动,促进中国工人运动的良性发展。早在1919年9月9日至12日,李汉俊就和詹大悲一起节译了佐野学的《劳动者运动之指导伦理》发表在《民国日报》副刊《觉悟》上。仅1920年他就在《新青年》和《星期评论》上发表了《俄罗斯同业组合运动》、《法国“劳动总联合会”会章》、《I·w·w的沿革》、《I·w·w的概要》、《人力车夫》、《五·一》等译文,较为详尽地介绍了俄罗斯、法国和美国的工人运动状况。在《I·w ·w的沿革》和《I·w·w的概要》中,主要介绍了美国工人运动中新的产业工会“世界产业劳动者同盟”(The Industrial Workers of the World简称I·w·w)的情况,包括它的组织机构、斗争方式等。

  李汉俊以极大的热情对中国工人运动予以关注,发表评论,总结经验。1919年10月26日李汉俊在《星期评论》上发表了《最近上海罢工风潮》,要求知识分子“自身应该从精神上打破‘知识阶级’四个字的牢狱,图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知识上开发做工作”。1920年4月2日上海船务栈房工界联合会成立时,李汉俊和陈独秀到会祝贺。1920年10月3日上海机器工会召开发起大会,李汉俊被聘为名誉会员,11月21日上海机器工会正式成立,李汉俊再次到会支持,这是中国共产党上海早期组织领导下的第一个工会。

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工人阶级的周刊

  1920年8月15日,李汉俊与陈独秀等创办《劳动界》,这是由中国共产党上海早期组织创办的中国第一个工人周刊,内容有演说、时事、小说、国内劳动界、国外劳动界等11个专栏。

  8月17日至20日,李汉俊和陈独秀作为发起人,在上海《民国日报》副刊《觉悟》上刊登的《(劳动界)出版告白》中,旗帜鲜明地宣布:“同人发起这个周报,宗旨在于改良劳动阶级的境遇,好叫本报成为一个中国劳动阶级的有力的言论机关。”在《劳动界》发刊词《为什么要印这个报?》中,李汉俊开门见山地指出:“为什么要印这个报?因为工人在世界上是最苦的。”在结尾李汉俊说:“工人在世界上已经是最苦的,而我们中国的工人比外国的工人还要苦,这是甚么道理呢?就是因为外国工人略微晓得他们应晓得的事情,我们中国工人不晓得他们应该晓得他们的事情。我们印这个报,就是要教我们中国工人晓得他们应该晓得他们的事情。”

  《劳动界》作为周刊,共出版24期,于1921年1月13日停刊。在短短5个月时间里,李汉俊除负责中国共产党上海早期组织的日常事务外,还亲自在《劳动界》上发表文章,其中有影响的是演说《金钱和劳动》,在文中,李汉俊指出:“所以钱是有了工人和农夫的劳力,才会尊贵,才会有用处,换一句话来说,钱的尊贵用处,是工人和农夫的劳力生出来的。”

参与创办了党的第一个秘密性机关刊物——《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

  1920年11月7日,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创办了最早的党内机关刊物《共产党》月刊。1920年12月陈独秀到广东担任教育委员会委员长后,李汉俊代理书记。该刊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党刊,李达任主编,李汉俊是撰稿人之一。《共产党》月刊16开本,秘密发行全国,最高发行量5000份,是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必读材料之一。李汉俊以“汗”的笔名在月刊上发表了《劳农制度研究》和《太平洋会议及我们应取的态度》等文章。到1921年7月7日停刊,《共产党》月刊共出6期。

  《共产党》月刊在中国第一次竖起“共产党”的大旗,阐明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基本政治主张,以大量篇幅刊载马克思主义著作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材料,对各地建党工作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筹备召开并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作为东道主,李汉俊在函约各地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和筹备召开党的“一大”方面,做了大量具体而艰辛的工作。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海李书城和李汉俊兄弟的寓所望志路106号召开。代表们分别来自北京、上海、山东、湖北、湖南、广东和东京,代表全国53名党员,他们是:刘仁静张国焘李汉俊李达邓恩铭王尽美董必武陈潭秋毛泽东何叔衡陈公博包惠僧周佛海。另外,还有共产国际的代表马林尼柯尔斯基

  7月30日,会场突然闯进一个不速之客,声称找错了人。马林凭借其丰富的地下工作经验,建议迅速转移。李汉俊为了掩护同志们,留下来应付。在代表们离开十几分钟后,法国巡捕、警探蜂拥而至,李汉俊以房主的身份,用流利的法语沉着应对,使巡捕们一无所获。大会第二天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继续进行,于7月31日胜利结束。会后李汉俊和董必武还受大会委托,向共产党国际写了一个报告。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