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地震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贝尼奥夫带(日本地区)

  海底地震汉语拼音:hɑidi dizhen;英语:submarine earthquake),地震在全球分布不均匀。大部分是构造地震,主要发生在海洋地区。岩石圈板块沿边界的相对运动和相互作用是导致海底地震的主要原因。海底地震分布规律和发生机制的研究,是板块构造理论的重要支柱。海底地震及其所引起的海啸,给人类带来灾难。海底地震主要沿地球上的构造活动带分布。

活动大陆边缘地震带

  位于板块俯冲边界,主体是环太平洋地震带,此外还包括印度洋爪哇海沟附近,大西洋波多黎各海沟南桑威奇海沟附近的地震带。既有浅源地震,也有中源地震和深源地震。全球几乎所有的深源地震,以及大多数的中源、浅源地震都发生在板块俯冲边界。环太平洋地震带释放的地震能量约占全球总量的80%。地震带较宽。震源深度通常自洋侧(海沟附近)向陆侧加深,构成一倾斜的震源带,称贝尼奥夫带。贝尼奥夫带与海平面的角度上部为5°~10°,向下变为30°,有的达60°,甚至近乎垂直(见图)。少数贝尼奥夫带向大洋一侧倾斜。板块构造理论认为,贝尼奥夫带是太平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下面造成的。在这种板块汇聚带里,由于板块相互挤压、碰撞和摩擦,使岩石变形而造成地震。贝尼奥夫带的震源最深不超过700千米。这是因为在700千米以下深处,岩石圈因高温而软化,物体不会发震,因而在700千米以下没有震源。

  活动大陆边缘的地震活动大致可分为:

  1. 海沟及洋侧的少量浅源地震,多属正断层型。
  2. 海沟陆侧坡附近频繁的浅源地震,多属逆断层型。
  3. 火山弧附近的少量浅源地震,在不同情况下,震源机制或为正断层型,或为逆断层、走向滑动断层型。
  4. 构成贝尼奥夫带的中源和深源地震,主要位于火山弧与弧后区之下。

剪切型大陆边缘地震带

  剪切型(转换型)大陆边缘的形成与岩石圈板块沿转换断层走向剪切滑动有关。板块彼此之间的剪切水平错动,也能引发一些地震,但其频度要比俯冲边缘所发生的地震小。例如,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之间的圣安德烈斯断层,横贯加利福尼亚州海岸,是一个转换断层,东边的板块向东南偏南运动,而西边的板块偏北运动。板块错动在那里形成一些巨大应力区,其能量每隔一段的时间就会释放一次,从而造成地震。加利福尼亚的大多数地震都是沿这条断层系发生的,如1906年4月18日的旧金山地震

大洋中脊地震带

  此处为分离型板块边界,只有浅源地震,地震带连续,宽度仅数十千米,释放的震能占全球总量的5%。大洋中脊的地震活动包括:

  1.沿大洋中脊轴部(或中央裂谷)分布的地震,震级一般不超过7级,大地震很少,属正断层型,显示张应力垂直于中脊走向。

  2.沿断裂带分布的地震,仅限于被错开的中脊轴之间的断裂带段落,震源机制显示为走向滑动的转换断层。大洋中脊上最强烈的地震均见于断裂带,最大震级8.4级。大洋中脊地震带纵贯大西洋北冰洋印度洋太平洋,在各大洋之间首尾相连,并与环太平洋地震带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地震带相连接。

  大洋中脊两侧的大洋盆地,位于板块内部,是全球地震活动最平静的区域。但在出现火山活动的局部地区,可有一些地震,如夏威夷群岛一带火山地震活动比较显著,这些火山地震是由导致火山喷发的地下岩浆的运动引起的。

  中国东部沿海地震比较发育。从台湾东部至琉球群岛为一强震带,属环太平洋地震带的一部分。此带地震活动频度高,震级高,7~8级地震较多。除此之外,中国东部陆架板块内部地震亦较频繁。震源大都较浅,强度和频度相对较低,与板块内部的断裂活动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