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第2行: 第2行:
  
 
  西藏自治区,简称“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自治区,位于中国西南边陲,青藏高原的西南部,地处北纬26°50′至36°53′,东经78°25′至99°06′之间的广大地区。北邻新疆,东连四川,东北紧靠青海,东南连接云南,南与缅甸、印度、不丹、锡金、尼泊尔等国毗邻,西与克什米尔地区接壤,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形复杂多样,陆地国界线4,000多公里,南北最宽900多公里,东西最长达2000多公里,是中国西南边陲的重要门户,无出海口。全区面积120.223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 1/8,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仅次于新疆。
 
  西藏自治区,简称“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自治区,位于中国西南边陲,青藏高原的西南部,地处北纬26°50′至36°53′,东经78°25′至99°06′之间的广大地区。北邻新疆,东连四川,东北紧靠青海,东南连接云南,南与缅甸、印度、不丹、锡金、尼泊尔等国毗邻,西与克什米尔地区接壤,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形复杂多样,陆地国界线4,000多公里,南北最宽900多公里,东西最长达2000多公里,是中国西南边陲的重要门户,无出海口。全区面积120.223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 1/8,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仅次于新疆。
 +
 +
  西藏自治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五个自治区之一,是一个以藏族为主体的民族自治区。西藏现行的行政区划分为一个地级市,6个地区和 73个县(市、区)。其中:拉萨市辖7个县和1个县级城关区;林芝地区辖7个县,行署设在八一镇;昌都地区辖11个县,行署设在昌都镇;山南地区辖12个县,行署设在泽当镇;日喀则地区辖17个县和1个县级市,行署设在日喀则市;那曲地区辖10个县,行署设在那曲镇;阿里地区辖7个县,行署设在狮泉河镇。拉萨市是西藏自治区首府所在地,是全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西藏自治区位于青藏高原西南部,地处北纬26°50′至36°53′,东经78°25′至99°06′之间的广大地区。北邻新疆,东连四川,东北紧靠青海,东南连接云南,南与缅甸、印度、尼泊尔等国毗邻,西与克什米尔地区接壤,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形复杂多样,陆地国界线4,000多公里,南北最宽900多公里,东西最长达2000多公里,是中国西南边陲的重要门户,无出海口。全区面积122.84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8。
 
  西藏自治区位于青藏高原西南部,地处北纬26°50′至36°53′,东经78°25′至99°06′之间的广大地区。北邻新疆,东连四川,东北紧靠青海,东南连接云南,南与缅甸、印度、尼泊尔等国毗邻,西与克什米尔地区接壤,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形复杂多样,陆地国界线4,000多公里,南北最宽900多公里,东西最长达2000多公里,是中国西南边陲的重要门户,无出海口。全区面积122.84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8。
第48行: 第50行:
 
民族
 
民族
  
  西藏自治区是全国藏族居民最集中的地区,占全国藏族人口的45%。除藏族外,西藏自治区还居住有门巴族、珞巴族、汉族、回族等民族以及僜人、夏尔巴人等。藏族是西藏的主要居民。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分为卫藏、康、安多三个方言区。
+
  西藏自治区是全国藏族居民最集中的地区,占全国藏族人口的45%。除藏族外,西藏自治区还居住有[[门巴族]]、[[珞巴族]]、[[汉族]]、[[回族]]等民族以及[[僜人]]、[[夏尔巴人]]等。藏族是西藏的主要居民。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分为卫藏、康、安多三个方言区。
 +
 
 +
宗教
 +
 
 +
  西藏的宗教主要有[[藏传佛教]](即藏语系佛教)、[[伊斯兰教]]和[[天主教]]。藏族、门巴族、珞巴族群众普遍信奉藏传佛教,穆斯林群众信奉伊斯兰教,昌都芒康县少数藏族及部分纳西族群众信奉天主教。藏传佛教在西藏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形成了宁玛、噶举、萨迦、格鲁、苯波五大教派。目前,西藏有全区性宗教团体一个(中国佛教协会西藏分会),各地(市)佛协组织7个,国家级重点文保寺庙18座,自治区级重点文保寺庙25座。
 +
 
 +
  在[[佛教]]未传入西藏以前,藏人信奉一种原始的宗教“[[苯教]]”(也叫笨教、黑教),宗教活动以驱鬼神、卜吉凶为主。七世纪时,佛教由中原及[[尼泊尔]]传入西藏,尤其[[唐朝]][[贞观]]年间,[[松赞干布]]受了唐[[文成公主]]和尼泊尔[[赤尊公主]]的影响,笃信佛教,并创造文字,翻译[[佛经]],佛教才正式进入西藏。
 +
 
 +
  到了八世纪末叶,赤松德赞广建佛寺,大量翻译经书,并延聘[[印度]]高僧善海、莲花生前来弘法,莲花生将印度的密教,融合藏人原有的苯教,创造了“藏密”,从此,西藏的佛教与中原隔绝,深受印度影响,自成一格。藏密分僧侣为长老、禅修、徒弟三等,长老的藏语即为“喇嘛”。这段佛教昌盛期,西藏史学家称为“前宏期”。
 +
 
 +
  公元837年,藏王赤祖德赞被刺,苯教势力的朗达玛即位,迫害佛教徒,逼僧尼还俗,后来被佛教徒所杀。朗达玛在位虽然短短四年,但对西藏佛教的伤害很大,藏史上称“毁法期”。经过此次打击,西藏佛教沉寂了一个多世纪,在十一世纪初才逐渐复兴。称为西藏佛教的“后宏期”。“后宏期”曾产生了20多个教派和教派支系,其中的[[噶当派]]、[[萨迦派]]、[[噶举派]]和[[宁玛派]]是最重要的四大派别。
  
 
== 历史 ==
 
== 历史 ==

2013年4月24日 (三) 17:42的版本

  西藏自治区汉语拼音:Xizang Zizhiqu),简称,通称西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南边疆的一个藏族自治区(省级民族自治地方),位于青藏高原上,首府拉萨市

  西藏自治区,简称“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自治区,位于中国西南边陲,青藏高原的西南部,地处北纬26°50′至36°53′,东经78°25′至99°06′之间的广大地区。北邻新疆,东连四川,东北紧靠青海,东南连接云南,南与缅甸、印度、不丹、锡金、尼泊尔等国毗邻,西与克什米尔地区接壤,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形复杂多样,陆地国界线4,000多公里,南北最宽900多公里,东西最长达2000多公里,是中国西南边陲的重要门户,无出海口。全区面积120.223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 1/8,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仅次于新疆。

  西藏自治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五个自治区之一,是一个以藏族为主体的民族自治区。西藏现行的行政区划分为一个地级市,6个地区和 73个县(市、区)。其中:拉萨市辖7个县和1个县级城关区;林芝地区辖7个县,行署设在八一镇;昌都地区辖11个县,行署设在昌都镇;山南地区辖12个县,行署设在泽当镇;日喀则地区辖17个县和1个县级市,行署设在日喀则市;那曲地区辖10个县,行署设在那曲镇;阿里地区辖7个县,行署设在狮泉河镇。拉萨市是西藏自治区首府所在地,是全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西藏自治区位于青藏高原西南部,地处北纬26°50′至36°53′,东经78°25′至99°06′之间的广大地区。北邻新疆,东连四川,东北紧靠青海,东南连接云南,南与缅甸、印度、尼泊尔等国毗邻,西与克什米尔地区接壤,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形复杂多样,陆地国界线4,000多公里,南北最宽900多公里,东西最长达2000多公里,是中国西南边陲的重要门户,无出海口。全区面积122.84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8。

  西藏古称“蕃”,在唐宋时期称为“吐蕃”,元明时期称为“乌斯藏”,清代称为“唐古特”、“图伯特”等。清朝康熙年间起称“西藏”至今。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政权始终对西藏行使着有效管辖。藏族人民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员。七世纪初,松赞干布统一西藏,在逻些(今拉萨)建立吐蕃王朝,并与唐朝建立了密切的关系。元朝时期,中央政府设立管理藏区事务的宣政院,建立了西藏萨迦地方政权,西藏成为中国元朝中央政府直接治理下的一个行政区域。明朝中央政府承袭元制,先后敕封过三大法王和各级僧官,设立乌斯藏、朵甘两个行都指挥使司和俄力思军民元帅府,管理西藏军政事务,并建立了帕竹地方政权。到清朝,西藏与中央的关系进一步得到加强,1652年、1713年清政府分别册封达赖和班禅,正式确定其封号。1721年,清政府废除第巴制度,制定噶伦制度。1727年正式设立驻藏大臣办事衙门,对西藏进行全面管理。1790年建立西藏地方政府即噶厦政府,1791年清政府派军进驻西藏,规定驻藏大臣与达赖共同掌管西藏事务。1792年至1793年清政府制定《钦定藏内善后章程》,对西藏地方政府的政治、财政、军事、外交、宗教等方面进行了规范,加强了中央的管理。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在北京签定了《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实现和平解放。1956年成立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1965年9月1日,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自治区首府设在拉萨。



行政区划

  全区辖1个地级市、6个地区,1个市辖区、1个县级市、72个县。

拉萨市 辖1个市辖区、7个县  城关区(吉崩岗街道)  林周县(甘丹曲果镇) 当雄县(当曲卡镇)  尼木县(塔荣镇)   曲水县(曲水镇)  堆龙德庆县(东嘎镇) 达孜县(德庆镇)   墨竹工卡县(工卡镇) 昌都地区 辖11个县,地区行署驻昌都县  昌都县(城关镇)   江达县(江达镇)   贡觉县(莫洛镇)   类乌齐县(桑多镇)  丁青县(丁青镇)   察雅县(烟多镇)   八宿县(白玛镇)   左贡县(旺达镇)  芒康县(嘎托镇)   洛隆县(孜托镇)   边坝县(草卡镇) 山南地区 辖12个县,地区行署驻乃东县  乃东县(泽当镇)   扎囊县(扎塘镇)   贡嘎县(吉雄镇)   桑日县(桑日镇)  琼结县(琼结镇)   曲松县(曲松镇)   措美县(措美镇)   洛扎县(洛扎镇)  加查县(安绕镇)   隆子县(隆子镇)   错那县(错那镇)   浪卡子县(浪卡子镇) 日喀则地区 辖1个县级市、17个县,地区行署驻日喀则市  日喀则市(城南街道)  南木林县(南木林镇) 江孜县(江孜镇)   定日县(协格尔镇)  萨迦县(萨迦镇)  拉孜县(曲下镇)   昂仁县(卡嘎镇)   谢通门县(卡嘎镇)  白朗县(洛江镇)  仁布县(德吉林镇)  康马县(康马镇)   定结县(江嘎镇)   仲巴县(拉让乡)   亚东县(下司马镇)  吉隆县(宗嘎镇)   聂拉木县(聂拉木镇) 萨嘎县(加加镇)  岗巴县(岗巴镇) 那曲地区 辖11个县,地区行署驻那曲县  那曲县(那曲镇)   嘉黎县(阿扎镇)   比如县(比如镇)   聂荣县(聂荣镇)  安多县(帕那镇)   申扎县(申扎镇)   索 县(亚拉镇)   班戈县(普保镇)  巴青县(拉西镇)   尼玛县(尼玛镇)   双湖县(多玛乡) 阿里地区 辖7个县,地区行署驻噶尔县  普兰县(普兰镇)   札达县(托林镇)   噶尔县(狮泉河镇)  日土县(日土镇)  革吉县(革吉镇)   改则县(改则镇)   措勤县(措勤镇) 林芝地区 辖7个县,地区行署驻林芝县  林芝县(八一镇)   工布江达县(工布江达镇)          米林县(米林镇)  墨脱县(墨脱镇)   波密县(扎木镇)   察隅县(竹瓦根镇)  朗 县(朗镇)


民族

  西藏自治区是全国藏族居民最集中的地区,占全国藏族人口的45%。除藏族外,西藏自治区还居住有门巴族珞巴族汉族回族等民族以及僜人夏尔巴人等。藏族是西藏的主要居民。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分为卫藏、康、安多三个方言区。

宗教

  西藏的宗教主要有藏传佛教(即藏语系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藏族、门巴族、珞巴族群众普遍信奉藏传佛教,穆斯林群众信奉伊斯兰教,昌都芒康县少数藏族及部分纳西族群众信奉天主教。藏传佛教在西藏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形成了宁玛、噶举、萨迦、格鲁、苯波五大教派。目前,西藏有全区性宗教团体一个(中国佛教协会西藏分会),各地(市)佛协组织7个,国家级重点文保寺庙18座,自治区级重点文保寺庙25座。

  在佛教未传入西藏以前,藏人信奉一种原始的宗教“苯教”(也叫笨教、黑教),宗教活动以驱鬼神、卜吉凶为主。七世纪时,佛教由中原及尼泊尔传入西藏,尤其唐朝贞观年间,松赞干布受了唐文成公主和尼泊尔赤尊公主的影响,笃信佛教,并创造文字,翻译佛经,佛教才正式进入西藏。

  到了八世纪末叶,赤松德赞广建佛寺,大量翻译经书,并延聘印度高僧善海、莲花生前来弘法,莲花生将印度的密教,融合藏人原有的苯教,创造了“藏密”,从此,西藏的佛教与中原隔绝,深受印度影响,自成一格。藏密分僧侣为长老、禅修、徒弟三等,长老的藏语即为“喇嘛”。这段佛教昌盛期,西藏史学家称为“前宏期”。

  公元837年,藏王赤祖德赞被刺,苯教势力的朗达玛即位,迫害佛教徒,逼僧尼还俗,后来被佛教徒所杀。朗达玛在位虽然短短四年,但对西藏佛教的伤害很大,藏史上称“毁法期”。经过此次打击,西藏佛教沉寂了一个多世纪,在十一世纪初才逐渐复兴。称为西藏佛教的“后宏期”。“后宏期”曾产生了20多个教派和教派支系,其中的噶当派萨迦派噶举派宁玛派是最重要的四大派别。

历史

  旧石器时代晚期,西藏高原就有了人类活动。

  到了新石器时代,西藏高原上的人类分布更加广泛,藏南雅鲁藏布江流域和藏东三江谷地是其主要活动地区。乃东、拉萨、林芝、墨脱等地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特别是1978年发现的昌都卡若新石器时代村落遗址,说明四五千年以前,西藏地区已出现了堪称发达的远古文化。

  新石器时代晚期,西藏各地形成了许多部落。活动于雅鲁藏布江中游的雅隆部落,由于自然条件优越,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私有制已经破土而出,原始社会开始瓦解。

  据藏文史籍记载,公元前3世纪左右,聂赤赞普作为雅隆部落的第一个王出现在西藏历史上,建立了部落奴隶制的博王国。聂赤赞普建雍布拉康宫,“定君臣之分”,“三舅臣”、“四大臣”、“父王六臣”分掌军政事务,建立军队保卫赞普和抵御、征伐外部敌人,并大力扶植苯教,建雍仲拉孜寺,宣扬王权神授,维护以赞普为首的奴隶主阶段的利益。

  公元五六世纪时,藏族奴隶制社会有了长足的发展。以雅隆部落为主建立的博国,大量繁殖杂交牲畜骡和犏牛以作耕畜,广泛使召铁制农具,沟通湖泊,建池蓄水,灌溉农业有了显著发展。牧业已知储草过冬。生产的发展,促进了交换的繁荣,出现了固定的量器,有了一定的比价。以强大的经济实力为基础,博国的统治者先后兼并了吉曲(拉萨河)流域的补尔哇和年楚河流域的藏蕃等奴隶制小邦,将尼木、堆龙、拉萨、达孜、彭波、墨竹工卡等前藏各地和以日喀则为中心的后藏大部分地区置于赞普的统治之下。赞普赤伦赞以大量属地和数以千百户的奴隶赏赐有功贵族和大臣,被尊称为“朗日伦赞”(意为功比天高,盔似山坚)。

  在博国崛起的同时,西藏北部的苏毗(地跨唐古拉山两侧)和西部的羊同(在今阿里地区)等奴隶制邦国也很强大。博国与苏毗、羊同的政治联系十分密切,文化交流和商业往来也相当活跃。

  公元7世纪初,朗日伦赞的儿子松赞干布继任赞普,迁都逻些 (拉萨),降服苏毗,征服羊同,逐步统一了西藏高原,建立了统一的奴隶制的吐蕃王朝。松赞干布将吐蕃全境划分为六如:卫如、叶如、藏如、约如、羊同如、孙波如,每如又划分为上下两个支如,以马匹和旗帜的不同颜色为区别。除孙波如下设11个千户府,其它各如均下设10个千户府。在王朝中央,设大相、副相(不常设)各一人总管军政事务,设都护一人主管属部和对外征战事务,设内大相、内副相、内小相各一人主管内部事务,设整事大相、副整事、小整事各一人主管司法事务。上述官员都在赞普直接领导下主持其主管事务。

  为了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松赞干布在大相噶尔.东赞的协助下,制定了严酷的法律。“其刑,虽小罪必抉目,或刖、劓,以皮为鞭……。其狱,窟地深数丈,纳囚于中,二三岁乃出。”这些法律还明确地规定了各阶层的社会地位和奴隶主阶级的统治特权。

  松赞干布非常重视发展吐蕃的社会经济,为此规定了统一的度量衡制,大力奖励垦荒,兴修防旱排涝设施,整修商道,保护商旅,积极发展贸易。松赞干布的上述措施,为吐蕃社会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藏文也是在松赞干布时期完善起来的。他派遣大臣吞米桑布扎等人赴克什米尔一带学习梵文和西域各国文字,结合藏语固有的发音规律和特点,创制了统一的拼音文字,并写出了文法专著《三十颂》,规定了藏文的8种“格”和虚字的使用法等语法规则。自从有了统一的文字,藏族文化才得到了广泛迅速的发展和传播。

  松赞干布在位时期,正是我国唐朝贞观年间。内地高度发展的经济、文化,引起吐蕃王室的极大注意。松赞干布采取一系列措施,积极加强与唐朝的密切联系,大力吸取中原地区先进的汉族文化。公元641年,松赞干布迎娶唐太宗李世民的宗室女文成公主,奠定了吐蕃和唐朝200余年频繁往来的甥舅亲谊。 649年,唐朝授于松赞干布驸马都尉和西海郡王名号,松赞干布上书唐朝表示效忠。此外,松赞干布又向唐朝请蚕种及造酒、碾 、纸墨工匠,遣贵族子弟入唐朝国学习诗书,聘汉族文人代典表疏。唐蕃之间亲密的政治往来和广泛和文化经济交流,为吐蕃社会的发展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对加强藏汉两族人民的友好团结,产生了深远的积极影响。松赞干布以后的百余年里,吐蕃王朝发展到鼎盛时期,凭藉强大武力,不断对外扩张。由于喜马拉雅山以南气候火热,耐寒的吐蕃人视南进为畏途,扩张的方向主要指向东方,与唐朝展开了断断续续的有时甚至是激烈的战争。吐蕃与唐朝的战争,给藏汉两族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遭到两族人民的强烈反对。因此即使在吐蕃武力最强盛的这一段时间里,友好往来仍然是唐蕃关系的主流。公元704年,赤德祖赞继位后,多次派遣官员到长安请婚联姻。 710年,金城公主携带绣花锦缎数万匹、工技书籍多种和一应使用器物入蕃,随行的还有工匠、杂技、音乐等专业人员多名。金城公主与赤德祖赞的联姻,是继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联姻之后,汉藏友好史上的又一重大事件。它进一步加强了唐朝与吐蕃在政治上的亲密关系,符合藏汉两族人民要求友好相处的共同愿望和感情,正如赤德祖赞给唐玄宗李隆基的奏章中所说:“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自8世纪中叶起,吐蕃社会内部的各种矛盾日趋激化。由于长期穷兵黩武,征调频繁,战争负担远远超过实有力量。民众困于兵役,又遭灾荒,疲劳不堪,起义暴动不断发生。在统治阶级内部,边将拥兵自重,专事征伐,不受王朝节制,朝中大臣则独揽大权,排斥异已,甚至干涉王室内部事务,王室与贵族,大臣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在各种矛盾的冲击下,吐蕃王朝终于由极盛转向衰落。

  处于衰落之中的吐蕃王朝,为了巩固王室的集权统治,急欲与唐朝建立新的友好关系。 821年,赞普赤热巴巾接连3次派遣官员到长安请求会盟。安史之乱后的唐朝此时也处于“疮痍未复,人皆惮战”的境况,对吐蕃的请盟极表同意。唐穆宗命宰相等17名重要官员与吐蕃会盟官员伦纳罗,在长安西郊举行了隆重的会盟仪式。次年,唐朝派刘元鼎等人到吐蕃寻盟,与吐蕃僧相钵阐布和大相尚绮心儿等人结盟于逻些东郊。这次会盟在是唐长庆元年至二年进行的,史称“长安会盟”。会盟双方重申了历史上“和同为一家”的甥舅亲谊,决心今后“社稷如一”,各守本境,互不侵扰。记载这次会盟内容的“唐蕃会盟碑”共有3块,其中一块立于拉萨大昭寺前。长庆会盟之后,唐蕃之间的纷争,基本宣告结束,藏汉两族团结友好的关系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公元9世纪中叶,吐蕃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更加激烈。 838年赞普赤热巴巾被反佛大臣谋杀。朗达玛继任赞普。未几,潜伏的佛教徒又刺杀了朗达玛。吐蕃王室围绕赞普继承问题,分裂为两支,彼此为敌,长年交兵。吐蕃边地将领亦因派系不同,展开了长达20多年的混战。统治西藏地区200多年的吐蕃王朝,终于四分五裂,彻底崩溃。

  从10世纪初至13世纪初,处于分裂中的藏族社会逐步完成了由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谿卡”(封建领主庄园)作为一种基本的土地经营方式大量出现,劳动者被束缚在一定的土地上,向大小封建领主负担劳役和实物地租,成了依附于封建领主的农奴。少数吐蕃王朝时期的奴隶主贵族残余,凭借过去统治人民的经验,以及较为雄厚的经济实力,逐渐变成了割据一方的封建势力。

  西藏地区确立封建农奴制的过程,也是佛教在西藏再度兴起并与世俗封建势力日益紧密结合的过程。11、12世纪时,西藏地区先后形成了宁玛、噶当、萨迦、噶举等佛教派别,以及后来从噶举派派生出来的许多支系。这些佛教派系分别与一定的封建割据势力结合在一起,以僧俗一体、政教不分的形式出现在社会上。到了元代,西藏地区成为元朝的一个行政区域,并在元朝的扶持下,建立了萨迦地方政权。 1247年,萨迦派第4代法王萨迦班智达贡噶坚赞应蒙古王子阔端邀请前往凉州(今甘肃武威),代表西藏各派僧俗势力与蒙古王室建立了政治上的联系,接受了西藏地方归顺蒙古的条件。1260年,元世祖忽必烈封萨迦派第5代法王八思巴为国师。 1264年元朝设总制院(后改为宣政院),八思巴以国师身份领导总制院,负责管辖全国佛教事务和藏区行政事务。次年,八思巴奉忽必烈之命返回西藏,划卫藏13万户,并推荐释迦桑波担任西藏地方的首席行政官员“本钦”,经忽必烈批准。从此,确立了政教合一的萨迦地方政权在西藏地区的统治。作为中央政府的元朝,对西藏地方进行了全面的施政。元朝除在中央设总制院管辖西藏地方的军政和宗教事务外,又下设乌斯藏、纳里速、古鲁孙等三路宣慰使都元帅府,具体负责处理西藏的卫(前藏)、藏(后藏)、阿里等地的军政事务;于阿里设元帅二人,管理军务,当地的古格等地方势力仍然保留,准其继续行使对属民的管辖权;于卫、藏地区设都元帅二人,管理当地蒙古驻军,又设13个万户府,作为地方行政机关,管理民政,有的亦兼管军务。元朝中央派驻西藏总管一切的宣慰使,有时即由萨迦本钦兼任。

  元朝规定,从中央的宣政院,到吐蕃各宣慰使司都元帅府,万户以上的重要官员,都由宣政院或帝师提名,由皇帝委任。各级官员都是“僧俗并用”、“军民通摄”,即不但管理军政,而且同时管理民政。这种僧俗官员并行的制度,以后一直沿续下来,成为历届西藏地方政权沿用的定制。

   1368年,明朝建立。第二年,明太祖朱元璋即派人赴藏联络,对西藏各地僧俗首领加以安抚,承认他们的固有地位,但需要上交元朝封赐的旧印,由明朝重新任命并颁发新印。 1372年,元朝最后的一位摄帝师(即代理帝师)喃加巴藏卜率先归顺明朝,明朝封他为炽盛佛宝国师,赐玉印一颗。喃加巴藏卜还先后向明朝举荐了元朝在卫藏地区的旧官员100多名,明朝都分别授给他们各级官职。之后,西藏地区的僧俗地方势力,纷纷来到明朝首都南京,请求册封,明朝一律授以新的官职。

  明初,中央政府设西安行都指挥使司,统辖全国藏族地区。后来,改设朵甘行都指挥使’司和乌斯藏行都指挥使司,乌斯藏行都指挥使司的管辖范围即今西藏的大部分地区。

  明朝沿袭元朝利用和扶持佛教的政策,但与元朝只推崇萨迦一派的作法不同,而采取“多封众建”,即对据有实力的佛教各派领袖人物都赐加封号。

  明朝虽采取普遍封赐的办法,但名义上却委托帕竹一派行使西藏地方政权。萨迦派的权势早在1354年,即被以绛曲坚赞为首的帕竹噶举派所取代,绛曲坚赞被元朝封为大司徒,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帕竹地方政权,他规定凡继承大司徒职位的人,必须在泽当出家,并担任泽当寺的座主。到了明朝,帕竹地方政权继续得到中央政府的承认,它的掌权人先后被封为灌顶国师和阐化王。

  1644年,明朝灭亡,清朝建立了全国统治。

  清初,西藏地区处于蒙古和硕特部的军事控制之下,在蒙古军队的支持下,15世纪开始创建的格鲁派(黄教),此时已在西藏各教派中取得了绝对优势。清朝政府从当时的西藏实际出发,一方面敕封和硕特蒙古领袖固始汗为“遵行文义慧敏固始汗”,让他以汗王身份代表清朝中央管理西藏地方;另一方面则给予黄教领袖以崇高的荣誉,先后敕封阿旺洛桑嘉措(即五世达赖)为“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普通瓦赤喇怛喇达赖喇嘛”,敕封罗桑益西(即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从此确定了“达赖”、“班禅”两系传承的名号和他们的宗教领袖地位。

  1721年,清廷废除了西藏的第巴职位,四名噶伦共同管理西藏事务。

  1727年,清廷正式设立驻藏大臣办事衙门,派遣办事大臣和帮办大臣二人常驻拉萨,督办西藏事务。

  1751年清廷建立噶厦,作为西藏地方政府。噶厦设4噶伦,由3名俗官和一名僧官担任,共同办理西藏的日常事务;遇有重大事件,需请示驻藏大臣和达赖喇嘛酌定。噶伦等重要官员,均由清廷任命。从这一年起,清朝中央正式授权达赖喇嘛管理西藏的地方行政事务。由佛教格鲁派治理西藏的“政教合一”制度,从此正式确立。

  1757年,七世达赖圆寂,清廷委派第穆呼图克图摄理西藏政教事务,在新达赖未寻到和未成年之前,代行达赖的职权。从此,确定了西藏地方政府的摄政制度。

  1791年,西藏发生了廓尔喀人大举入侵事件。八世达赖、七世班禅与驻藏大臣联名向清朝中央政府报告,请求速派大军入藏抵御外侮。清廷立即征调大军进藏,在西藏各阶层人民的支持下,于第二年5月将入侵的廓尔喀军队全部逐出国境。事后,清朝为了加强西藏的防务和行政管理,于1793年颁布了“藏内善后章程二十九条”,对西藏地方政府的组织、政治、财政、金融、军事、外交以及宗教等各方面的制度作了明确规定,使清朝中央政府在西藏地方的施政更加完备,更加具体。“藏内善后章程”所规定的施政纲领,基本上一直沿用到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以前。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势力侵入中国,也逐步侵入西藏地方。

  早在18世纪时,英国便蓄意对西藏进行侵略。19世纪中叶以后,英国逐步控制了喜马拉雅山区诸国的同时,积极派遣特务分子以“游历”、“传教”为名,进入西藏地区进行侦察活动,并且提出了“通商”、“划界”等无理要求。由于西藏人民的坚决反对,英国侵略者的上述阴谋始终未能得逞。

  1888年,恼羞成怒的英国侵略者借口边界纠纷,悍然发动了第一次武装侵略西藏的野蛮战争。西藏人民被迫进行了英勇的反击。昏庸懦弱的清朝政府竟将支持西藏抗敌的驻藏大臣文硕革职,任命投降派升泰作为驻藏帮办大臣。在升泰等卖国贼的压制和破坏下,西藏人民的抗敌斗争遭到了失败。英国通过中英会议签订的“藏印条约”和“藏印续约”,占西藏属部哲孟雄为其保护国并开亚东为商埠。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英帝国主义为了独霸西藏,并把西藏从中国分裂出去,以“华官无权,不能整治西藏”为借口,企图抛开清朝中央政府,直接与西藏地方政府交涉。1899年至1901年,英印总督寇松先后3次写信给十三世达赖喇嘛,阴谋制造英藏直接对话的既成事实。洞悉英帝罪恶用心的十三世达赖喇嘛严正表示:在没有与驻藏大臣商量以前,按照以往的规定,他不能与外国政府通信。寇松来信均被原件退回,英国策划的“直接交涉”阴谋终于破产。

  1904年英国再次借口边界问题,发动了规模更大的第二次侵藏战争。英国侵略者以卑鄙无耻的手法,疯狂屠杀英勇反抗的西藏人民,占领了西藏首府拉萨,强迫西藏地方当局签订了严重损害我国主权的“拉萨条约”。由于全国人民的坚决反对,清朝政府拒绝在“拉萨条约”上签字。1906年,清朝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英续订藏印条约”,将“拉萨条约”收作附件,但英国政府亦不得不在事实上确认了中国在西藏地方的领土主权。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了民国政府。清朝驻藏大臣衙门无形中撤销,驻藏官员和军队发生了分裂,西藏政局一时呈现混乱。处心积虑侵略我国西藏的英帝国主义认为时机已到,于是指使它在西藏培植的一小撮亲帝势力控制了西藏地方政府,驱逐了清朝驻藏的官员和军队,组织所谓“民军”向四川、西康地区进犯,对坚持反帝爱国立场的西藏僧俗人士进行了残酷的镇压和屠杀。接着,经过密谋策划,于1913年公开打出了“西藏独立”的反动旗号。

  1919年,全国人民掀起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西藏的怒潮,西藏人民的反帝爱国斗争亦不断高涨。这年10月,北京政府电咨甘肃督军张广建派出以李仲莲、朱绣为首的代表团前往西藏,直接和十三世达赖进行联络。代表团受到了西藏各阶层人民的热烈欢迎。达赖向代表团表示:“余誓倾心内向,同谋五族幸福”。九世班禅也由扎什伦布寺派人给代表团送来礼物和信札,同样表达了拥护祖国的热诚心愿。甘肃代表团的访问,极大地鼓舞了西藏人民反帝爱国斗争的信心。次年,西藏人民赶走了派来西藏策划分裂新阴谋的英国特务贝尔。1924年,十三世达赖在爱国力量的支持下,一举粉碎了由英国策动的以擦绒为首的亲帝集团的政变阴谋。此后,达赖又下令取缔了英人控制的警察局,停止了由英人担任教练的藏军训练,封闭了英人操纵的设在江孜的贵族子弟学校,并拒绝了英国政府提出的派遣代表团再来拉萨的请求。达赖的上述一系列措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西藏地方政府中的“亲英派”反动势力。

  1927年,国民党政府在南京建立。第二年,达赖即派代表团前往南京联系。1930年,达赖再次向南京国民党政府进藏人员表示:“英人对吾确有诱惑之念,但吾知主权不可失”1930年以后,西藏地方政府即派员常驻南京,成立了西藏驻京办事处。

  1933年12月,十三世达赖圆寂,西藏地方政府当即呈报中央。国民党中央政府于随后派遣黄慕松入藏致祭,追封达赖为“护国弘法普慈圆觉大师”,并任命热振呼图克图代摄达赖职权,管理西藏地方的政务。中央代表团在藏期间,经与西藏僧俗代表商洽,确定在拉萨设立蒙藏委员会驻藏办事处,作为中央政府在西藏的常设机构。在热振摄政期间,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得到了改善和加强。

  1939年冬,国民党中央政府依据热振摄政的报告,对西藏地方政府找到达赖的转世“灵童”,颁布了十四世达赖的任命,并派蒙藏委员会委员长吴忠信进藏主持坐床典礼,吴忠信为首的中央代表团在藏期间,受到了自清末以来近30年从未有过的盛大欢迎和隆重接待。

  1941年,西藏地方政权再次落入亲帝分子之手,热振摄政被迫辞职,帝国主义策划西藏脱离祖国的阴谋活动日益露骨。1942年夏,西藏地方当局在帝国主义唆使下,突然宣布成立非法的“外交局”,并通知国民党政府驻藏办事处:此后一切事务与该局接洽。由于国民党政府的反对,这一阴谋未能得逞。但是所谓的“外交局”机构并没有取消,仍继续与英、美等国代表频繁接触。

  帝国主义和西藏地方的亲帝分子迫不及待妄图把西藏从祖国分裂出去。 1947年3月,帝国主义炮制了“泛亚洲会议”,竟邀请西藏作为独立国家派代表参加,并在会场上悬挂的亚洲地图上将西藏置于中国疆域之外,经中国代表团提出强烈抗议后始加以改正。7月,以莫须有的罪名谋害了热振活佛,许多与热振有联系的爱国僧侣受到株连,就连心向祖国的十四世达赖的父亲祁却才让也被毒死。10月,一个以夏格巴为首的非法的“商务代表团”,以联系贸易为名,被派往英、美等国进行叛国活动。

  1949年春,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胜利,全国解放指日可待。为了阻止中国人民解放自己的领土西藏,英美帝国主义和西藏一小撮反动势力进行了最后的垂死挣扎。在1949年7月制造了“驱汉事件”之后,随即又组织了非法的“亲善使团”,前往英、美、印度等国,表演了所谓“表明独立”的傀儡剧,不久又阴谋杀害了前往西藏致力于和平解放西藏的西康省人民政府副主席格达活佛。与此同时,又大量购置武器,疯狂扩军备战,将藏军集结在昌都、那曲两线,妄图用武力阻挡人民解放军进驻西藏。

  然而,历史的规律是不可抗拒的。中国人民粉碎了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一个又一个阴谋,人民解放军于1950年10月开始了向西藏的大进军,1951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达成了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十七条协议。从此,西藏人民的历史展开了新的一页。


地理

  西藏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素有“世界屋脊”之称。境内海拔在7,000米以上的高峰有50多座,其中8,000米以上的有11座,被称为除南极、北极以外的“地球第三极”。全区为喜马拉雅山脉、喀喇昆仑山脉、唐古拉山脉和横断山脉所环抱。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可分为四个地带:一是藏北高原,位于喀喇昆仑山脉、唐古拉山脉和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山脉之间,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长约2,400公里,宽约700公里,占自治区总面积的1/3,为一系列浑圆而平缓的山丘,其间夹着许多盆地,低处长年积水成湖,是西藏主要的牧业区。二是藏南谷地,海拔平均在3,500米左右,在雅鲁藏布江及其支流流经的地方,有许多宽窄不一的河谷平地,谷宽一般7至8公里,长70至100公里,地形平坦,土质肥沃,是西藏主要的农业区。三是藏东高山峡谷,即藏东南横断山脉、三江流域地区,为一系列由东西走向逐渐转为南北走向的高山深谷,北部海拔5,200米左右,山顶平缓,南部海拔4,000米左右,山势较陡峻,山顶与谷底落差可达2,500米,山顶终年积雪,山腰森林茂密,山麓有四季常青的田园,景色奇特。四是喜马拉雅山地,分布在我国与印度、尼泊尔、不丹、锡金等接壤的地区,由几条大致东西走向的山脉构成,平均海拔6,000米左右,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脉,山区内西部海拔较高,气候干燥寒冷,东部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森林茂密。

  西藏的气候独特而复杂多样,总体上具有西北严寒、东南温暖湿润的特点,呈现出由东南向西北的带状分布,即:亚热带—温带—亚温带—亚寒带—寒带;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干旱。由于地形复杂,还有多种多样的区域气候及明显的垂直气候带。西藏气候总的特点是:空气稀薄,含氧量低;日照时间长,辐射强烈;气温较低,温差大;干湿分明,多夜雨;冬春干燥,多大风;气压低,氧气含量少。

  西藏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水汽、尘埃含量少,纬度又低,是我国太阳辐射总量最多的地方,日照时数也是全国的高值中心,并呈现出由藏东南向藏西北逐渐增多的特点。太阳辐射的年变程,以1月最小,6月或7月最大。全区年均日照时数达1,620至3,400小时之间,西部地区则多达3,000至3,400小时。西藏地区平均气温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递减,全区年均温度在零下2.8℃到11.9℃之间,温差较大。最温暖的东南地区年均温度约10℃左右,雅鲁藏布江河谷地带年均温度在5℃至9℃之间,东部横断山脉地带,月均温度在10℃以上的时间有5个月左右,藏北高原年均温度在0℃以下,喜马拉雅山脉及其北麓山地年均温度在6℃以下。 西藏年降水量在74.8至901.5毫米之间,地区分布极为不均,由东南向西北递减。总的分布趋势是东多西少,南多北少,迎风坡多于背风坡,东南湿润,西北干燥。雨季分明。雨量集中在6至9月,可占全年降水量的80%至90%。以气温和降水为主要依据,可把西藏自治区划分为不同的气候区,即:藏东南亚热带山地湿润气候区;波密、林芝高原温暖湿润气候区;三江高原温暖半湿润气候区;雅鲁藏布江流域高原温带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区;喜马拉雅山脉北麓高原温带半干旱气候区;阿里南部高原温带干旱气候区;藏东北高原亚温带湿润气候区;南羌塘高原亚寒带半干旱气候区;北羌塘高原亚寒带干旱气候区。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西藏自治区土地面积为122.84万平方公里。自然条件复杂多样、区域差异明显,各地土地资源分布不均。这些土地大致可分为六个区域:

  • 藏东高山峡谷农林牧区 为西藏土地开发利用历史最悠久的地区之一。
  • 西藏边境高山深谷林农区 位于西藏自治区南部边境地带。境内山高、谷深、河窄,气候、植被、水、热、土壤等条件优越,森林资源丰富,农产品种类较多,是西藏独特的热带、亚热带经济植物区。
  • 中南部高山宽谷农业区 该区包括拉萨市、日喀则和山南地区各一部分,人口稠密,经济相对发达,是西藏自治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区域。产业结构较齐全,产值比重最大。
  • 高山湖泊盆地农牧区 位于西藏中南部高山宽谷农业区以南,喜马拉雅山脉主脊线以北,是一个东西狭长的地区。本区多夜雨,属高原温带半干旱气候区。主要灾害性天气有干旱、霜冻,冬、春季多大风、沙暴等,农作物主要有青稞、小麦、豌豆、油菜等。
  • 藏北高原湖泊盆地牧区 位于西藏自治区北部,该区地势高旷、地形复杂、气候干旱、草原辽阔,大部分为纯牧区,是西藏最大的牧业区。
  • 藏北高原未利用区 位于西藏北部,该区高寒、干旱、荒凉,局部草地初步开发为临时性牧场。

  2007年全区耕地面积为342.16万亩,其中灌溉面积为265.07万亩;草场面积为12.3亿亩,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为8.25亿亩。

矿产资源

  西藏目前已发现101种矿产资源,查明矿产资源储量的有41种,勘查矿床100余处,发现矿点2,000余处,已开发利用的矿种有22种。西藏优势矿种有铜、铬、硼、锂、铅、锌、金、锑、铁,以及地热、矿泉水等,部分矿产在全国占重要地位,矿产资源潜在价值万亿元以上。矿产资源储量居全国前5位的有铬、铜、工艺水晶、刚玉、高温地热、火山灰、陶瓷土、菱镁矿、硼、自然硫、云母、砷等12种。石油资源目前也有很好的成矿条件和资源远景。

能源

  西藏水能、地热能以及太阳能、风能蕴藏量丰富。西藏水能资源富集。有1万千瓦以上的河流358条;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为2.01亿千瓦,占全国总量的29%,居全国第一;技术可开发装机容量1.1亿千瓦,占全国总量的20.3%,居全国第二。

植物

  西藏植物区系丰富,森林类型复杂多样。有高等植物6,400多种,其中:苔藓植物700余种,维管束植物(蕨类和种子植物)5,700余种。还有藻类植物2,376种,真菌878种。有木本植物1,700余种,药用植物1,000余种,油脂、油料植物100余种,芳香油、香料植物180余种,工业原料植物(含鞣质、树脂、树胶、纤维)300余种,可代食品、饲料的淀粉、野果植物300余种,绿化观赏花卉植物达2,000余种。可食用菌,如松茸等415种,药用菌,如灵芝等238种,已知有抗癌作用的真菌,如丝膜菌、虫草等有168种。有300余种植物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和《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

动物

  西藏有脊椎动物798种,其中两栖类45种,爬行类55种,鸟类488种,兽类142种,鱼类68种。昆虫近4,000种。大中型野生动物数量居全国第一位。特别是藏羚羊数量占世界上整个种群数量的70%以上;黑颈鹤越冬数量占世界上整个种群数量的80%;野牦牛数量占世界上整个种群数量的78%。现有野生动物中被列为国家和自治区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147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滇金丝猴、虎、野牦牛、藏羚羊、赤斑羚、羚牛、黑颈鹤、棕尾虹雉、蟒等41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有盘羊、岩羊、麝类、马鹿、藏雪鸡、藏马鸡、墨脱缺翅虫等84种;西藏自治区增加的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狐狸、斑头雁、赤麻鸭等16种。

  家畜、家禽主要有绵羊、山羊、牦牛、黄牛、犏牛、猪、马、驴、骡、兔、鸡、鸭等。这些家畜家禽长期以来适应高原环境,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西藏查明的鱼类中,鲤科的裂腹鱼及其亚科的鱼类占多数。羊卓雍错的高原裸鲤、雅鲁藏布江的铲齿裂腹鱼、班公错的裂腹鱼、朗钦藏布和森格藏布的裸裂尻鱼以及亚东鱼较为著名。

旅游资源

  全区拥有世界文化遗产1处(布达拉宫及大昭寺、罗布林卡);国家4A级旅游景区8个(布达拉宫、大昭寺、博物馆、罗布林卡、扎什伦布寺、巴松措、珠峰、桑耶寺),2A级旅游景区2个(然乌湖旅游景区、查杰玛大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6个(珠穆郎玛自然保护区、羌塘自然保护区、察隅慈巴沟自然保护区、色林错自然保护区、雅江中游河谷自然保护区、雅鲁藏布大峡谷自然保护区);国家地质公园2个(易贡国家地质公园、札达土林国家地质公园);中国优秀旅游城市1座(拉萨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3座(拉萨、日喀则、江孜);保存完好,管理有序的寺庙1700多座;民间重大节日14个。现在,全区已规划形成了拉萨历史文化中心旅游区、日喀则珠穆朗玛高山生态旅游区、山南雅砻文化观光旅游区、林芝森林生态旅游区、昌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那曲草原生态旅游区、阿里神山圣湖旅游区等七个特色旅游区;开辟了拉萨—林芝—泽当—拉萨旅游东环线、拉萨—羊湖—江孜—日喀则—拉萨旅游西环线、拉萨—墨竹工卡—桑日—泽当—拉萨旅游南环线、拉萨—林周—当雄—羊八井—拉萨旅游北环线等四条旅游环线;开发了青藏铁路、青藏公路沿线旅游经济带和川滇藏香格里拉旅游区,以及茶马古道、拉狮公路两条横贯东西,沿伸藏南、藏西边境地区的旅游通道。

环境状况

  与中国大部分地区相比,西藏空气稀薄,日照充足,气温较低,降水较少。在西藏高原,每立方米空气中含氧气约为150─170克,相当于平原地区的62%—65.4%。

  西藏的工业和其他污染的程度都是相当轻微的,从未发生过环境污染事故,也没有酸雨现象。西藏对所有可能影响环境的建设项目,坚持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治理污染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的制度,原有的部分污染源也得到有效治理。全区燃料燃烧废气消烟除尘率为80%。城市建设实行合理规划,强化园林绿化,拉萨市绿地覆盖率为17.6%,人均绿地12平方米。近年来,技术和研究部门完成了西藏自治区工业污染源、野生植物资源和野生动物资源调查等重要课题。在拉萨、日喀则、昌都建有环境监测站。根据调查和监测,目前西藏的环境状况保持良好的状态。大气,水环境基本没有受到污染;环境辐射在正常范围之内,不存在任何人为造成的放射性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