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第247行: 第247行:
  
 
  藏历不仅预报下一年度是否风调雨顺,是否有旱灾、雪灾或地震,而且连某日有雨,每一天的吉凶都一一标明。据说,那曲藏医院预报1986年间藏北的三次地震,大体时间和方位都准确。主要是根据天象预报的。天象,是一尊大佛形态。巨佛象征地球,巨佛姿势有象征意义,假如巨佛站着,就表示有地震、飓风和瘟疫等;巨佛坐着,人间就平安。
 
  藏历不仅预报下一年度是否风调雨顺,是否有旱灾、雪灾或地震,而且连某日有雨,每一天的吉凶都一一标明。据说,那曲藏医院预报1986年间藏北的三次地震,大体时间和方位都准确。主要是根据天象预报的。天象,是一尊大佛形态。巨佛象征地球,巨佛姿势有象征意义,假如巨佛站着,就表示有地震、飓风和瘟疫等;巨佛坐着,人间就平安。
 +
 +
活佛转世制度
 +
 +
  藏传佛教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相继出现了多种名目的教派及其分支。诸教派为了维护既得政教利益,巩固统治地位,纷纷建立各自的传承系统,以利于自身发展和种种特权的沿袭相承,这些是活佛转世制度形成的社会历史背景。
 +
 +
  首开活佛转世先例的是藏传佛教噶举派中的一支——噶玛噶举。据藏文史料记载,噶玛噶举派创始人都松钦巴(公元1110-1193年)临终前口传遗嘱,说他要在人间转世,让他的弟子们在他圆寂后寻访他的教法继承人。这是藏传佛教高僧实行转世传承的第一例。都松钦巴的“转世化身”叫噶玛拔希,他后来被元朝的前身——蒙古汗国的大汗蒙哥授予金边黑色的僧帽和大量的财产,将噶玛噶举教派集团的势力发展到能与萨迦派相抗衡的地位。1283年,噶玛拔希临终前,要求弟子寻找一小孩作为转世灵童继承黑帽,噶举派黑帽系活佛转世从此开始。此后,藏传佛教各教派纷纷效仿,转世灵童寻访程序也逐渐繁缛。达赖活佛转世系统创建于16世纪;班禅活佛转世系统出现于1713年。17世纪格鲁派掌权后,这种活佛转世的制度成为西藏统治阶层争权夺利的手段,为杜绝大活佛传袭引发流弊及政治隐患,1793年,清朝颁布的《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中,以法规形式规定了金瓶掣签制度,并特制了两个金瓶,一个用于达赖、班禅转世灵童的认定,存放于拉萨大昭寺;另一个用于确认蒙古族地区大活佛、呼图克图的转世灵童,存放于北京雍和宫。
 +
 +
  国家尊重活佛转世这一藏传佛教的信仰特点和传承方式,尊重藏传佛教的宗教仪轨和历史定制。1992年,国务院宗教事务管理局批准了第十七世噶玛巴活佛的继任;1995年,西藏自治区按照宗教仪轨和历史定制,经过金瓶掣签,报国务院批准,完成了第十世班禅转世灵童的寻访、认定以及第十一世班禅的册立和坐床。
 +
 +
  西藏民主改革后,经过国家和西藏自治区政府批准继任的活佛共30多人。
  
 
宗教与节日
 
宗教与节日
第272行: 第282行:
 
  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以来,中国政府实行继承和发展藏族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政策,西藏文化艺术各项事业欣欣向荣。珍贵文物受到保护,近十年来,国家拨款两亿多元人民币,维修了大昭寺、布达拉宫等大批寺庙,使这些古老的文化艺术重放异彩。民间文化得到抢救和整理,著名长篇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一直作为口头说唱艺术流传民间,现在这部史诗的抢救、整理和研究被列为国家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并成立了专门机构。藏族民间文学、戏剧、音乐、舞蹈曲艺四大集成工作正在紧张进行。西藏自治区成立以来,涌现了许多卓越的藏族艺术家和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近10年来,西藏出国演出的艺术团体达20多个,向世界展示了西藏传统文化艺术的独特魅力。藏学研究成绩斐然。中国在西藏以及其他一些地方共建有 50 多个藏学研究机构,1986年在北京成立了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出版了大量藏学研究著作,举行过多次高水平的学术研讨会和有影响的国际学术交流。藏医藏药研究所得了长足的进步。目前,西藏有1所藏医学院、10所藏医院、3家藏药厂,藏医藏药从业人员近万多人。西藏文化艺术这颗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宝库中的明珠更加璀璨夺目。
 
  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以来,中国政府实行继承和发展藏族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政策,西藏文化艺术各项事业欣欣向荣。珍贵文物受到保护,近十年来,国家拨款两亿多元人民币,维修了大昭寺、布达拉宫等大批寺庙,使这些古老的文化艺术重放异彩。民间文化得到抢救和整理,著名长篇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一直作为口头说唱艺术流传民间,现在这部史诗的抢救、整理和研究被列为国家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并成立了专门机构。藏族民间文学、戏剧、音乐、舞蹈曲艺四大集成工作正在紧张进行。西藏自治区成立以来,涌现了许多卓越的藏族艺术家和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近10年来,西藏出国演出的艺术团体达20多个,向世界展示了西藏传统文化艺术的独特魅力。藏学研究成绩斐然。中国在西藏以及其他一些地方共建有 50 多个藏学研究机构,1986年在北京成立了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出版了大量藏学研究著作,举行过多次高水平的学术研讨会和有影响的国际学术交流。藏医藏药研究所得了长足的进步。目前,西藏有1所藏医学院、10所藏医院、3家藏药厂,藏医藏药从业人员近万多人。西藏文化艺术这颗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宝库中的明珠更加璀璨夺目。
  
 +
美术
  
 +
  藏族的绘画艺术中最有特色的是壁画和唐卡。
 +
 +
*'''壁画''' 藏族的壁画主要保存在寺院的墙壁上,流传非常广泛,可以说有寺就有画(唐卡亦然)。倘若将一座寺院当作一个小壁画窟,全藏寺院壁画数量之大是难以计算的。壁画的题材主要是围绕宗教内容的。大量的是佛教众神像,如释迦牟尼、文殊菩萨、四大天王、罗汉、度母、仙女、护法神,像千佛图等。重要的历史人物和事件也是壁画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中一些涉及宗教,有些不一定涉及宗教人物和事件。如:聂赤赞普为王图;五难婚使及迎娶文成公主、金城公主进藏;米拉日巴拜师求学,五世达赖朝见清顺治皇帝,以及历辈达赖、班禅及历代高僧的传记画像等。还有诸如“割肉贸鸽”、“舍身饲虎”等讲因果报应、六道轮回的佛教教义,有些壁画形同明细地图,如五台山图、扎什伦布寺图画着山形地貌、分布布局等。藏族壁画家们对绘画的基本技术多是依据《绘画度量经》的原则进行绘画的,其中既有量度比例,又有参照技法。印度的《画论》也译为藏文流传于世,成为绘画界的重要指导理论。对藏族的传统绘画艺术受到深刻影响。
 +
*'''唐卡''' 唐卡是一种可以悬挂在墙上的卷轴画或丝绣,绵缎镶边。唐卡与壁画的内容或表现技法都十分类似。有宗教画、传记画、肖像画、故事画、风俗画、建筑画、历史画,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堪称形象的百科全书。这些精湛的艺术品是藏族文明的史诗。唐嘎的种类也很丰富,主要有刺绣唐卡、丝唐卡、织锦唐卡、堆绣(也称贴花唐卡)、绘画唐卡、珍珠唐卡。唐卡画的题材基本上和壁画一样。有些唐卡画选材上具有一定份量,使之成为珍贵的历史文物,它的历史“文献”价值大大超过了它的艺术观赏价值。许多寺庙里都保存悬挂着数以千计的唐卡画,尤以唐卡画传独领风骚。唐卡画也用在医学领域,有人体穴位图,动物药图、植物药图,生命形成、生长、老死图等等。唐卡的品种和质地不同,制作的方法各异。在布面上绘制的唐卡,先要将干净的白布绷在木框上,涂上一层胶质石灰,用圆石等平滑器物磨平,再构图、上色、作画。其颜料,一般多用藏土就有的石黄、石绿、石青、朱砂等矿物质原料。唐卡构图严谨、均衡、丰满、布局上疏密参差,以虚济实、活泼多变。画法上主要有工笔重彩与白描种种,用色讲究色彩富丽,追求金壁辉煌的效果,并用点金和其它中和色统一画面。能达到传神动人的效果。藏族唐卡在本民族绘画传统的基础上,吸取了汉地和邻邦印度、尼泊尔等外来的绘画技艺。形成自己的风格和民族特色。
 +
*'''藏族雕塑''' 也有着悠久历史,表现形势也多种多样。就原料分,种类可分为:泥塑、石雕、木雕、玉雕、象牙雕等;铸造——铜像、铁像、金像、银像等。从形式上看,有圆雕、半圆雕、浮雕等;目前所知最早的塑像要数西藏拉萨布达拉宫中却杰竹普里的松赞干布、文成公主、赤尊公主和噶尔.东赞宇松等人的塑像,是吐蕃时期的艺术珍品。西藏扎什伦布寺有尊巨大的铜佛,世界第一大铜佛,肩宽11.5米,身高26.5米,一只手长1.2米,脚长4.2米。据说这尊佛像耗黄铜231750斤,黄金6700两,一百多个工匠花了11年工夫才修成。如此巨大的佛像,没有精湛的工艺技术是难以胜任的。
 +
*'''酥油花''' 藏族独具风格的酥油花塑品。它渊源于泥塑,也和汉族的捏面人或捏糖人很相近。它的用料是加入不同颜色的酥油。这种酥油作品,最初作为神佛前的供品。后来相沿发展,成为塑造各种题材的艺术品。这类作品以青海塔尔寺和甘肃夏河拉卜楞寺所塑最为著称。它的题材广泛,造型细腻,线条柔圆、色泽鲜艳、形象生动、多姿多彩,给人以美的享受。
 +
 +
玛尼堆和玛尼石刻
 +
 +
[[文件:94748.jpg|right|thumb|280px|西藏:白塔与西藏最大的玛尼石堆,西藏那曲县尼玛乡仲额寺周围的玛尼石堆是自治区境内最大的玛尼石堆,经过数百年的积累,目前这里有2亿多颗玛尼石]]
 +
[[文件:94747.jpg|right|thumb|280px|西藏:刻了经文的玛尼石堆]]
 +
 +
  玛尼堆多为白色石头的堆积。常常呈方形或圆形置于山顶、山口、路口、渡口、湖边或寺庙、墓地,用于祈福,成为当地人们的保护神。在西藏原始的苯教中,人们认为万物皆有灵性。而白色崇拜中当然少不了白色的石头。在佛教传入西藏后,人们堆玛尼堆又进了一步,一般不再是纯粹的白石。人们把那些本来就被认为赋有灵气的白石再刻上佛经或佛像,使这些白石更赋灵气,成为玛尼石,以求保佑和庇护自己。
 +
 +
  玛尼石大小不一、形状不同,大的如山,小的则可以放入掌心,或圆或方呈天然状态。除了颜色多为白色外,其质地也大不相同,有石灰岩,有硅质岩,有汉白玉等等。最初堆成的玛尼堆规模可能不会太大,但按照高原上人们的传统习惯,路过玛尼堆时,他们会口中念念有词,呼唤天神,祈求上苍的恩赐与神灵的保佑,去除灾难,得到幸福,并围绕玛尼堆转一圈,再添上一块石头。即使没有石头,也会添上动物头颅或角或羊毛,甚至自己头发之类的东西。这样,经过长期来往与此的人们不断添加,玛尼堆的规模会越来越大。
 +
 +
  刻在玛尼石上的内容一般都与藏传佛教有关。有佛经,其中以六字真言居多,还有其他一些吉祥语言,还有佛像、神像等,也有动物或妖魔鬼怪,内容非常丰富。人们不仅将玛尼石置于自己经常转经或出入的地方,而且有些人还会把玛尼石当作圣物供在家中,或者带到遥远的朝圣之地。玛尼石还作为人们的保护神或被嵌在墙壁,或被挂于房上甚至有的地方还专门修建了供奉玛尼石的殿堂,殿内四周嵌满了玛尼石。
 +
 +
  巨大的玛尼石需求量,造就了玛尼石刻艺人和艺术。与玛尼石的崇高地位迥异的玛尼石刻艺人遍布西藏各地,他们的社会地位卑微。虽然他们以此为生,但每刻一块玛尼石,他们也会虔诚地向神祈祷。按照朝佛转经人的要求,他们会刻以相应的内容。所谓熟能生巧,正是这种长期的磨练,艺人们的石刻技艺不断提高,逐渐到得心应手的境界,形成不同的风格,使玛尼石刻成为一种别具一格的艺术石刻。从技法上讲,有线刻、减底阳刻、浅浮雕以及综合技法等。而这些技法又分别流行于不同的地区,形成了不同地域的风格,如昌都、阿里地区多有线刻、减底阳刻,拉萨、日喀则地区流行浅浮雕。当然,这种技法上的区别并不是绝对的,每个艺人都会有自己不同的风格,即使是同一个艺人,他在不同的石头上雕刻出的同一神灵也会千姿百态,因为在他们看来,重要的是对佛的虔诚的心意。
  
 
== 藏族传统节日 ==
 
== 藏族传统节日 ==
第290行: 第320行:
 
*'''吉祥天母节''' 藏语称“白拉日卓”。每年藏历十月十五日,由木如寺全体僧众向拉萨大昭寺的护法王尊吉祥天女举行隆重的例行年祭。僧众于十四日晚上迎请天母像至释迦牟尼佛殿,与释迦牟尼佛对坐。十五日一早,旭日东升之时,僧众用头顶着天母像来到八角街,众多善男信女向天母像警献哈达,在举行一系列的降神活动后,重返大昭寺,天素养像迎坐在原来的宝座上。妇女们对这个节日尤为感兴趣,称其为“仙女节”,她们在这一天要刻意打扮,并到天母像前焚香话愿。
 
*'''吉祥天母节''' 藏语称“白拉日卓”。每年藏历十月十五日,由木如寺全体僧众向拉萨大昭寺的护法王尊吉祥天女举行隆重的例行年祭。僧众于十四日晚上迎请天母像至释迦牟尼佛殿,与释迦牟尼佛对坐。十五日一早,旭日东升之时,僧众用头顶着天母像来到八角街,众多善男信女向天母像警献哈达,在举行一系列的降神活动后,重返大昭寺,天素养像迎坐在原来的宝座上。妇女们对这个节日尤为感兴趣,称其为“仙女节”,她们在这一天要刻意打扮,并到天母像前焚香话愿。
 
*'''燃灯节''' 藏历十月二十五日。藏传佛教格鲁派祖师宗喀巴在这天圆寂。这天晚上,寺院和俗家屋顶均要点亮无数盏灯,转经队仁川流不息,信徒们纷纷反手持的桑枝投入大昭寺前的香炉,祈祝神佛为自己带来好运,来年风调雨顺。
 
*'''燃灯节''' 藏历十月二十五日。藏传佛教格鲁派祖师宗喀巴在这天圆寂。这天晚上,寺院和俗家屋顶均要点亮无数盏灯,转经队仁川流不息,信徒们纷纷反手持的桑枝投入大昭寺前的香炉,祈祝神佛为自己带来好运,来年风调雨顺。
 +
 +
禁忌
 +
 +
*与久别重逢的老朋友互相打招呼或聊天时,记住不要将你的手搭在对方的肩膀上,尽管彼此间是老朋友。
 +
*不能跨过或踩在别人的衣服上,也不能把自己的衣物放在别人的衣服上,更不能从人身上跨过去。
 +
*妇女晾衣服,尤其裤子,内裤不能晾在人人经过的地方。
 +
*不能在屋里吹口哨或大声哭叫。
 +
*记住在下列情况下不能扫地或倒垃圾:家里人出远门;客人刚走;中午和太阳落山后及藏历大年初一。
 +
*外人不能当着已故人的亲属的面提已故人的名字。
 +
*今年该完成的活不能留在明年干,如捻毛线、织毛衣等。
 +
*有缺口或有裂缝的碗不能用来吃饭,也不能给客人倒茶。
 +
*过了中午以后,不能把家里的任何财产拿出去。
 +
*不能跨或踩吃饭的用具、锅碗、瓢盆等。
 +
*妇女到晚上不能梳头和洗头,也不能披着头发出门。
 +
*到你从来没有到过的大山及悬崖峡谷,不能大声喧哗。
 +
*黄昏时,不能随便到人家里走,尤其人家将有分娩的孕妇及刚生产的产妇或重病人时,陌生人更不能去。
 +
*在使用扫把和簸箕时,不能直接用手传递,必须先放在地上,然后另一个人从地上捡起来。
 +
*家里有两个人同时出门,并且朝相反方向走,不能同时出家门,必须前后出门而且出门时间要隔开。
 +
*每当亲朋好友到你家串门或看望你时,会拿些酥油茶或青稞酒等物品作为礼物送你,客人临走时把东西腾出来,不能全部腾空,必须留一点在里面或换一点自家的东西装上。
  
 
== 旅游 ==
 
== 旅游 ==

2013年4月24日 (三) 18:19的版本

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
赵州桥,又名安济桥,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城南


  西藏自治区汉语拼音:Xizang Zizhiqu),简称,通称西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南边疆的一个藏族自治区(省级民族自治地方),位于青藏高原上,首府拉萨市

  西藏自治区,简称“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自治区,位于中国西南边陲,青藏高原的西南部,地处北纬26°50′至36°53′,东经78°25′至99°06′之间的广大地区。北邻新疆,东连四川,东北紧靠青海,东南连接云南,南与缅甸、印度、不丹、锡金、尼泊尔等国毗邻,西与克什米尔地区接壤,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形复杂多样,陆地国界线4,000多公里,南北最宽900多公里,东西最长达2000多公里,是中国西南边陲的重要门户,无出海口。全区面积120.223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 1/8,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仅次于新疆。

  西藏自治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五个自治区之一,是一个以藏族为主体的民族自治区。西藏现行的行政区划分为一个地级市,6个地区和 73个县(市、区)。其中:拉萨市辖7个县和1个县级城关区;林芝地区辖7个县,行署设在八一镇;昌都地区辖11个县,行署设在昌都镇;山南地区辖12个县,行署设在泽当镇;日喀则地区辖17个县和1个县级市,行署设在日喀则市;那曲地区辖10个县,行署设在那曲镇;阿里地区辖7个县,行署设在狮泉河镇。拉萨市是西藏自治区首府所在地,是全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西藏自治区简称藏,位于祖国的西南边疆, 青藏高原的西南部。西北以昆仑山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接壤,东北以唐古拉山与青海省分界 ,东以金沙江与四川省相连,东南隅则和云南省相接,南与尼泊尔、锡金、不丹等国相邻, 西面与克什米尔地区,西南和东南与印度、缅甸等国毗邻。从西部的阿里地区到昌都地区南 部的察隅,国境线长达3500余公里,是祖国国防上的重要门户之一。  

  西藏的土地面积 为122.8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面积的八分之一,比十二个江苏省还要大。人口240 万余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仅2人,是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省区。

  西藏自治区位于青藏高原西南部,地处北纬26°50′至36°53′,东经78°25′至99°06′之间的广大地区。北邻新疆,东连四川,东北紧靠青海,东南连接云南,南与缅甸、印度、尼泊尔等国毗邻,西与克什米尔地区接壤,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形复杂多样,陆地国界线4,000多公里,南北最宽900多公里,东西最长达2000多公里,是中国西南边陲的重要门户,无出海口。全区面积122.84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8。

  西藏古称“蕃”,在唐宋时期称为“吐蕃”,元明时期称为“乌斯藏”,清代称为“唐古特”、“图伯特”等。清朝康熙年间起称“西藏”至今。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政权始终对西藏行使着有效管辖。藏族人民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员。七世纪初,松赞干布统一西藏,在逻些(今拉萨)建立吐蕃王朝,并与唐朝建立了密切的关系。元朝时期,中央政府设立管理藏区事务的宣政院,建立了西藏萨迦地方政权,西藏成为中国元朝中央政府直接治理下的一个行政区域。明朝中央政府承袭元制,先后敕封过三大法王和各级僧官,设立乌斯藏、朵甘两个行都指挥使司和俄力思军民元帅府,管理西藏军政事务,并建立了帕竹地方政权。到清朝,西藏与中央的关系进一步得到加强,1652年、1713年清政府分别册封达赖和班禅,正式确定其封号。1721年,清政府废除第巴制度,制定噶伦制度。1727年正式设立驻藏大臣办事衙门,对西藏进行全面管理。1790年建立西藏地方政府即噶厦政府,1791年清政府派军进驻西藏,规定驻藏大臣与达赖共同掌管西藏事务。1792年至1793年清政府制定《钦定藏内善后章程》,对西藏地方政府的政治、财政、军事、外交、宗教等方面进行了规范,加强了中央的管理。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在北京签定了《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实现和平解放。1956年成立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1965年9月1日,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自治区首府设在拉萨。



行政区划

  全区辖1个地级市、6个地区,1个市辖区、1个县级市、72个县。

在行政区划上,全区设6个地区、1个地级市、1个县级市和76个县。

拉萨市 辖1个市辖区、7个县  城关区(吉崩岗街道)  林周县(甘丹曲果镇) 当雄县(当曲卡镇)  尼木县(塔荣镇)   曲水县(曲水镇)  堆龙德庆县(东嘎镇) 达孜县(德庆镇)   墨竹工卡县(工卡镇) 昌都地区 辖11个县,地区行署驻昌都县  昌都县(城关镇)   江达县(江达镇)   贡觉县(莫洛镇)   类乌齐县(桑多镇)  丁青县(丁青镇)   察雅县(烟多镇)   八宿县(白玛镇)   左贡县(旺达镇)  芒康县(嘎托镇)   洛隆县(孜托镇)   边坝县(草卡镇) 山南地区 辖12个县,地区行署驻乃东县  乃东县(泽当镇)   扎囊县(扎塘镇)   贡嘎县(吉雄镇)   桑日县(桑日镇)  琼结县(琼结镇)   曲松县(曲松镇)   措美县(措美镇)   洛扎县(洛扎镇)  加查县(安绕镇)   隆子县(隆子镇)   错那县(错那镇)   浪卡子县(浪卡子镇) 日喀则地区 辖1个县级市、17个县,地区行署驻日喀则市  日喀则市(城南街道)  南木林县(南木林镇) 江孜县(江孜镇)   定日县(协格尔镇)  萨迦县(萨迦镇)  拉孜县(曲下镇)   昂仁县(卡嘎镇)   谢通门县(卡嘎镇)  白朗县(洛江镇)  仁布县(德吉林镇)  康马县(康马镇)   定结县(江嘎镇)   仲巴县(拉让乡)   亚东县(下司马镇)  吉隆县(宗嘎镇)   聂拉木县(聂拉木镇) 萨嘎县(加加镇)  岗巴县(岗巴镇) 那曲地区 辖11个县,地区行署驻那曲县  那曲县(那曲镇)   嘉黎县(阿扎镇)   比如县(比如镇)   聂荣县(聂荣镇)  安多县(帕那镇)   申扎县(申扎镇)   索 县(亚拉镇)   班戈县(普保镇)  巴青县(拉西镇)   尼玛县(尼玛镇)   双湖县(多玛乡) 阿里地区 辖7个县,地区行署驻噶尔县  普兰县(普兰镇)   札达县(托林镇)   噶尔县(狮泉河镇)  日土县(日土镇)  革吉县(革吉镇)   改则县(改则镇)   措勤县(措勤镇) 林芝地区 辖7个县,地区行署驻林芝县  林芝县(八一镇)   工布江达县(工布江达镇)          米林县(米林镇)  墨脱县(墨脱镇)   波密县(扎木镇)   察隅县(竹瓦根镇)  朗 县(朗镇)


民族

  西藏自治区是全国藏族居民最集中的地区,占全国藏族人口的45%。除藏族外,西藏自治区还居住有门巴族珞巴族汉族回族等民族以及僜人夏尔巴人等。藏族是西藏的主要居民。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分为卫藏、康、安多三个方言区。

宗教

  西藏的宗教主要有藏传佛教(即藏语系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藏族、门巴族、珞巴族群众普遍信奉藏传佛教,穆斯林群众信奉伊斯兰教,昌都芒康县少数藏族及部分纳西族群众信奉天主教。藏传佛教在西藏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形成了宁玛、噶举、萨迦、格鲁、苯波五大教派。目前,西藏有全区性宗教团体一个(中国佛教协会西藏分会),各地(市)佛协组织7个,国家级重点文保寺庙18座,自治区级重点文保寺庙25座。

  在佛教未传入西藏以前,藏人信奉一种原始的宗教“苯教”(也叫笨教、黑教),宗教活动以驱鬼神、卜吉凶为主。七世纪时,佛教由中原及尼泊尔传入西藏,尤其唐朝贞观年间,松赞干布受了唐文成公主和尼泊尔赤尊公主的影响,笃信佛教,并创造文字,翻译佛经,佛教才正式进入西藏。

  到了八世纪末叶,赤松德赞广建佛寺,大量翻译经书,并延聘印度高僧善海、莲花生前来弘法,莲花生将印度的密教,融合藏人原有的苯教,创造了“藏密”,从此,西藏的佛教与中原隔绝,深受印度影响,自成一格。藏密分僧侣为长老、禅修、徒弟三等,长老的藏语即为“喇嘛”。这段佛教昌盛期,西藏史学家称为“前宏期”。

  公元837年,藏王赤祖德赞被刺,苯教势力的朗达玛即位,迫害佛教徒,逼僧尼还俗,后来被佛教徒所杀。朗达玛在位虽然短短四年,但对西藏佛教的伤害很大,藏史上称“毁法期”。经过此次打击,西藏佛教沉寂了一个多世纪,在十一世纪初才逐渐复兴。称为西藏佛教的“后宏期”。“后宏期”曾产生了20多个教派和教派支系,其中的噶当派萨迦派噶举派宁玛派是最重要的四大派别。

历史

  旧石器时代晚期,西藏高原就有了人类活动。

  到了新石器时代,西藏高原上的人类分布更加广泛,藏南雅鲁藏布江流域和藏东三江谷地是其主要活动地区。乃东、拉萨、林芝、墨脱等地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特别是1978年发现的昌都卡若新石器时代村落遗址,说明四五千年以前,西藏地区已出现了堪称发达的远古文化。

  新石器时代晚期,西藏各地形成了许多部落。活动于雅鲁藏布江中游的雅隆部落,由于自然条件优越,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私有制已经破土而出,原始社会开始瓦解。

  据藏文史籍记载,公元前3世纪左右,聂赤赞普作为雅隆部落的第一个王出现在西藏历史上,建立了部落奴隶制的博王国。聂赤赞普建雍布拉康宫,“定君臣之分”,“三舅臣”、“四大臣”、“父王六臣”分掌军政事务,建立军队保卫赞普和抵御、征伐外部敌人,并大力扶植苯教,建雍仲拉孜寺,宣扬王权神授,维护以赞普为首的奴隶主阶段的利益。

  公元五六世纪时,藏族奴隶制社会有了长足的发展。以雅隆部落为主建立的博国,大量繁殖杂交牲畜骡和犏牛以作耕畜,广泛使召铁制农具,沟通湖泊,建池蓄水,灌溉农业有了显著发展。牧业已知储草过冬。生产的发展,促进了交换的繁荣,出现了固定的量器,有了一定的比价。以强大的经济实力为基础,博国的统治者先后兼并了吉曲(拉萨河)流域的补尔哇和年楚河流域的藏蕃等奴隶制小邦,将尼木、堆龙、拉萨、达孜、彭波、墨竹工卡等前藏各地和以日喀则为中心的后藏大部分地区置于赞普的统治之下。赞普赤伦赞以大量属地和数以千百户的奴隶赏赐有功贵族和大臣,被尊称为“朗日伦赞”(意为功比天高,盔似山坚)。

  在博国崛起的同时,西藏北部的苏毗(地跨唐古拉山两侧)和西部的羊同(在今阿里地区)等奴隶制邦国也很强大。博国与苏毗、羊同的政治联系十分密切,文化交流和商业往来也相当活跃。

  公元7世纪初,朗日伦赞的儿子松赞干布继任赞普,迁都逻些 (拉萨),降服苏毗,征服羊同,逐步统一了西藏高原,建立了统一的奴隶制的吐蕃王朝。松赞干布将吐蕃全境划分为六如:卫如、叶如、藏如、约如、羊同如、孙波如,每如又划分为上下两个支如,以马匹和旗帜的不同颜色为区别。除孙波如下设11个千户府,其它各如均下设10个千户府。在王朝中央,设大相、副相(不常设)各一人总管军政事务,设都护一人主管属部和对外征战事务,设内大相、内副相、内小相各一人主管内部事务,设整事大相、副整事、小整事各一人主管司法事务。上述官员都在赞普直接领导下主持其主管事务。

  为了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松赞干布在大相噶尔.东赞的协助下,制定了严酷的法律。“其刑,虽小罪必抉目,或刖、劓,以皮为鞭……。其狱,窟地深数丈,纳囚于中,二三岁乃出。”这些法律还明确地规定了各阶层的社会地位和奴隶主阶级的统治特权。

  松赞干布非常重视发展吐蕃的社会经济,为此规定了统一的度量衡制,大力奖励垦荒,兴修防旱排涝设施,整修商道,保护商旅,积极发展贸易。松赞干布的上述措施,为吐蕃社会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藏文也是在松赞干布时期完善起来的。他派遣大臣吞米桑布扎等人赴克什米尔一带学习梵文和西域各国文字,结合藏语固有的发音规律和特点,创制了统一的拼音文字,并写出了文法专著《三十颂》,规定了藏文的8种“格”和虚字的使用法等语法规则。自从有了统一的文字,藏族文化才得到了广泛迅速的发展和传播。

  松赞干布在位时期,正是我国唐朝贞观年间。内地高度发展的经济、文化,引起吐蕃王室的极大注意。松赞干布采取一系列措施,积极加强与唐朝的密切联系,大力吸取中原地区先进的汉族文化。公元641年,松赞干布迎娶唐太宗李世民的宗室女文成公主,奠定了吐蕃和唐朝200余年频繁往来的甥舅亲谊。 649年,唐朝授于松赞干布驸马都尉和西海郡王名号,松赞干布上书唐朝表示效忠。此外,松赞干布又向唐朝请蚕种及造酒、碾 、纸墨工匠,遣贵族子弟入唐朝国学习诗书,聘汉族文人代典表疏。唐蕃之间亲密的政治往来和广泛和文化经济交流,为吐蕃社会的发展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对加强藏汉两族人民的友好团结,产生了深远的积极影响。松赞干布以后的百余年里,吐蕃王朝发展到鼎盛时期,凭藉强大武力,不断对外扩张。由于喜马拉雅山以南气候火热,耐寒的吐蕃人视南进为畏途,扩张的方向主要指向东方,与唐朝展开了断断续续的有时甚至是激烈的战争。吐蕃与唐朝的战争,给藏汉两族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遭到两族人民的强烈反对。因此即使在吐蕃武力最强盛的这一段时间里,友好往来仍然是唐蕃关系的主流。公元704年,赤德祖赞继位后,多次派遣官员到长安请婚联姻。 710年,金城公主携带绣花锦缎数万匹、工技书籍多种和一应使用器物入蕃,随行的还有工匠、杂技、音乐等专业人员多名。金城公主与赤德祖赞的联姻,是继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联姻之后,汉藏友好史上的又一重大事件。它进一步加强了唐朝与吐蕃在政治上的亲密关系,符合藏汉两族人民要求友好相处的共同愿望和感情,正如赤德祖赞给唐玄宗李隆基的奏章中所说:“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自8世纪中叶起,吐蕃社会内部的各种矛盾日趋激化。由于长期穷兵黩武,征调频繁,战争负担远远超过实有力量。民众困于兵役,又遭灾荒,疲劳不堪,起义暴动不断发生。在统治阶级内部,边将拥兵自重,专事征伐,不受王朝节制,朝中大臣则独揽大权,排斥异已,甚至干涉王室内部事务,王室与贵族,大臣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在各种矛盾的冲击下,吐蕃王朝终于由极盛转向衰落。

  处于衰落之中的吐蕃王朝,为了巩固王室的集权统治,急欲与唐朝建立新的友好关系。 821年,赞普赤热巴巾接连3次派遣官员到长安请求会盟。安史之乱后的唐朝此时也处于“疮痍未复,人皆惮战”的境况,对吐蕃的请盟极表同意。唐穆宗命宰相等17名重要官员与吐蕃会盟官员伦纳罗,在长安西郊举行了隆重的会盟仪式。次年,唐朝派刘元鼎等人到吐蕃寻盟,与吐蕃僧相钵阐布和大相尚绮心儿等人结盟于逻些东郊。这次会盟在是唐长庆元年至二年进行的,史称“长安会盟”。会盟双方重申了历史上“和同为一家”的甥舅亲谊,决心今后“社稷如一”,各守本境,互不侵扰。记载这次会盟内容的“唐蕃会盟碑”共有3块,其中一块立于拉萨大昭寺前。长庆会盟之后,唐蕃之间的纷争,基本宣告结束,藏汉两族团结友好的关系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公元9世纪中叶,吐蕃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更加激烈。 838年赞普赤热巴巾被反佛大臣谋杀。朗达玛继任赞普。未几,潜伏的佛教徒又刺杀了朗达玛。吐蕃王室围绕赞普继承问题,分裂为两支,彼此为敌,长年交兵。吐蕃边地将领亦因派系不同,展开了长达20多年的混战。统治西藏地区200多年的吐蕃王朝,终于四分五裂,彻底崩溃。

  从10世纪初至13世纪初,处于分裂中的藏族社会逐步完成了由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谿卡”(封建领主庄园)作为一种基本的土地经营方式大量出现,劳动者被束缚在一定的土地上,向大小封建领主负担劳役和实物地租,成了依附于封建领主的农奴。少数吐蕃王朝时期的奴隶主贵族残余,凭借过去统治人民的经验,以及较为雄厚的经济实力,逐渐变成了割据一方的封建势力。

  西藏地区确立封建农奴制的过程,也是佛教在西藏再度兴起并与世俗封建势力日益紧密结合的过程。11、12世纪时,西藏地区先后形成了宁玛、噶当、萨迦、噶举等佛教派别,以及后来从噶举派派生出来的许多支系。这些佛教派系分别与一定的封建割据势力结合在一起,以僧俗一体、政教不分的形式出现在社会上。到了元代,西藏地区成为元朝的一个行政区域,并在元朝的扶持下,建立了萨迦地方政权。 1247年,萨迦派第4代法王萨迦班智达贡噶坚赞应蒙古王子阔端邀请前往凉州(今甘肃武威),代表西藏各派僧俗势力与蒙古王室建立了政治上的联系,接受了西藏地方归顺蒙古的条件。1260年,元世祖忽必烈封萨迦派第5代法王八思巴为国师。 1264年元朝设总制院(后改为宣政院),八思巴以国师身份领导总制院,负责管辖全国佛教事务和藏区行政事务。次年,八思巴奉忽必烈之命返回西藏,划卫藏13万户,并推荐释迦桑波担任西藏地方的首席行政官员“本钦”,经忽必烈批准。从此,确立了政教合一的萨迦地方政权在西藏地区的统治。作为中央政府的元朝,对西藏地方进行了全面的施政。元朝除在中央设总制院管辖西藏地方的军政和宗教事务外,又下设乌斯藏、纳里速、古鲁孙等三路宣慰使都元帅府,具体负责处理西藏的卫(前藏)、藏(后藏)、阿里等地的军政事务;于阿里设元帅二人,管理军务,当地的古格等地方势力仍然保留,准其继续行使对属民的管辖权;于卫、藏地区设都元帅二人,管理当地蒙古驻军,又设13个万户府,作为地方行政机关,管理民政,有的亦兼管军务。元朝中央派驻西藏总管一切的宣慰使,有时即由萨迦本钦兼任。

  元朝规定,从中央的宣政院,到吐蕃各宣慰使司都元帅府,万户以上的重要官员,都由宣政院或帝师提名,由皇帝委任。各级官员都是“僧俗并用”、“军民通摄”,即不但管理军政,而且同时管理民政。这种僧俗官员并行的制度,以后一直沿续下来,成为历届西藏地方政权沿用的定制。

   1368年,明朝建立。第二年,明太祖朱元璋即派人赴藏联络,对西藏各地僧俗首领加以安抚,承认他们的固有地位,但需要上交元朝封赐的旧印,由明朝重新任命并颁发新印。 1372年,元朝最后的一位摄帝师(即代理帝师)喃加巴藏卜率先归顺明朝,明朝封他为炽盛佛宝国师,赐玉印一颗。喃加巴藏卜还先后向明朝举荐了元朝在卫藏地区的旧官员100多名,明朝都分别授给他们各级官职。之后,西藏地区的僧俗地方势力,纷纷来到明朝首都南京,请求册封,明朝一律授以新的官职。

  明初,中央政府设西安行都指挥使司,统辖全国藏族地区。后来,改设朵甘行都指挥使’司和乌斯藏行都指挥使司,乌斯藏行都指挥使司的管辖范围即今西藏的大部分地区。

  明朝沿袭元朝利用和扶持佛教的政策,但与元朝只推崇萨迦一派的作法不同,而采取“多封众建”,即对据有实力的佛教各派领袖人物都赐加封号。

  明朝虽采取普遍封赐的办法,但名义上却委托帕竹一派行使西藏地方政权。萨迦派的权势早在1354年,即被以绛曲坚赞为首的帕竹噶举派所取代,绛曲坚赞被元朝封为大司徒,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帕竹地方政权,他规定凡继承大司徒职位的人,必须在泽当出家,并担任泽当寺的座主。到了明朝,帕竹地方政权继续得到中央政府的承认,它的掌权人先后被封为灌顶国师和阐化王。

  1644年,明朝灭亡,清朝建立了全国统治。

  清初,西藏地区处于蒙古和硕特部的军事控制之下,在蒙古军队的支持下,15世纪开始创建的格鲁派(黄教),此时已在西藏各教派中取得了绝对优势。清朝政府从当时的西藏实际出发,一方面敕封和硕特蒙古领袖固始汗为“遵行文义慧敏固始汗”,让他以汗王身份代表清朝中央管理西藏地方;另一方面则给予黄教领袖以崇高的荣誉,先后敕封阿旺洛桑嘉措(即五世达赖)为“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普通瓦赤喇怛喇达赖喇嘛”,敕封罗桑益西(即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从此确定了“达赖”、“班禅”两系传承的名号和他们的宗教领袖地位。

  1721年,清廷废除了西藏的第巴职位,四名噶伦共同管理西藏事务。

  1727年,清廷正式设立驻藏大臣办事衙门,派遣办事大臣和帮办大臣二人常驻拉萨,督办西藏事务。

  1751年清廷建立噶厦,作为西藏地方政府。噶厦设4噶伦,由3名俗官和一名僧官担任,共同办理西藏的日常事务;遇有重大事件,需请示驻藏大臣和达赖喇嘛酌定。噶伦等重要官员,均由清廷任命。从这一年起,清朝中央正式授权达赖喇嘛管理西藏的地方行政事务。由佛教格鲁派治理西藏的“政教合一”制度,从此正式确立。

  1757年,七世达赖圆寂,清廷委派第穆呼图克图摄理西藏政教事务,在新达赖未寻到和未成年之前,代行达赖的职权。从此,确定了西藏地方政府的摄政制度。

  1791年,西藏发生了廓尔喀人大举入侵事件。八世达赖、七世班禅与驻藏大臣联名向清朝中央政府报告,请求速派大军入藏抵御外侮。清廷立即征调大军进藏,在西藏各阶层人民的支持下,于第二年5月将入侵的廓尔喀军队全部逐出国境。事后,清朝为了加强西藏的防务和行政管理,于1793年颁布了“藏内善后章程二十九条”,对西藏地方政府的组织、政治、财政、金融、军事、外交以及宗教等各方面的制度作了明确规定,使清朝中央政府在西藏地方的施政更加完备,更加具体。“藏内善后章程”所规定的施政纲领,基本上一直沿用到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以前。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势力侵入中国,也逐步侵入西藏地方。

  早在18世纪时,英国便蓄意对西藏进行侵略。19世纪中叶以后,英国逐步控制了喜马拉雅山区诸国的同时,积极派遣特务分子以“游历”、“传教”为名,进入西藏地区进行侦察活动,并且提出了“通商”、“划界”等无理要求。由于西藏人民的坚决反对,英国侵略者的上述阴谋始终未能得逞。

  1888年,恼羞成怒的英国侵略者借口边界纠纷,悍然发动了第一次武装侵略西藏的野蛮战争。西藏人民被迫进行了英勇的反击。昏庸懦弱的清朝政府竟将支持西藏抗敌的驻藏大臣文硕革职,任命投降派升泰作为驻藏帮办大臣。在升泰等卖国贼的压制和破坏下,西藏人民的抗敌斗争遭到了失败。英国通过中英会议签订的“藏印条约”和“藏印续约”,占西藏属部哲孟雄为其保护国并开亚东为商埠。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英帝国主义为了独霸西藏,并把西藏从中国分裂出去,以“华官无权,不能整治西藏”为借口,企图抛开清朝中央政府,直接与西藏地方政府交涉。1899年至1901年,英印总督寇松先后3次写信给十三世达赖喇嘛,阴谋制造英藏直接对话的既成事实。洞悉英帝罪恶用心的十三世达赖喇嘛严正表示:在没有与驻藏大臣商量以前,按照以往的规定,他不能与外国政府通信。寇松来信均被原件退回,英国策划的“直接交涉”阴谋终于破产。

  1904年英国再次借口边界问题,发动了规模更大的第二次侵藏战争。英国侵略者以卑鄙无耻的手法,疯狂屠杀英勇反抗的西藏人民,占领了西藏首府拉萨,强迫西藏地方当局签订了严重损害我国主权的“拉萨条约”。由于全国人民的坚决反对,清朝政府拒绝在“拉萨条约”上签字。1906年,清朝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英续订藏印条约”,将“拉萨条约”收作附件,但英国政府亦不得不在事实上确认了中国在西藏地方的领土主权。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了民国政府。清朝驻藏大臣衙门无形中撤销,驻藏官员和军队发生了分裂,西藏政局一时呈现混乱。处心积虑侵略我国西藏的英帝国主义认为时机已到,于是指使它在西藏培植的一小撮亲帝势力控制了西藏地方政府,驱逐了清朝驻藏的官员和军队,组织所谓“民军”向四川、西康地区进犯,对坚持反帝爱国立场的西藏僧俗人士进行了残酷的镇压和屠杀。接着,经过密谋策划,于1913年公开打出了“西藏独立”的反动旗号。

  1919年,全国人民掀起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西藏的怒潮,西藏人民的反帝爱国斗争亦不断高涨。这年10月,北京政府电咨甘肃督军张广建派出以李仲莲、朱绣为首的代表团前往西藏,直接和十三世达赖进行联络。代表团受到了西藏各阶层人民的热烈欢迎。达赖向代表团表示:“余誓倾心内向,同谋五族幸福”。九世班禅也由扎什伦布寺派人给代表团送来礼物和信札,同样表达了拥护祖国的热诚心愿。甘肃代表团的访问,极大地鼓舞了西藏人民反帝爱国斗争的信心。次年,西藏人民赶走了派来西藏策划分裂新阴谋的英国特务贝尔。1924年,十三世达赖在爱国力量的支持下,一举粉碎了由英国策动的以擦绒为首的亲帝集团的政变阴谋。此后,达赖又下令取缔了英人控制的警察局,停止了由英人担任教练的藏军训练,封闭了英人操纵的设在江孜的贵族子弟学校,并拒绝了英国政府提出的派遣代表团再来拉萨的请求。达赖的上述一系列措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西藏地方政府中的“亲英派”反动势力。

  1927年,国民党政府在南京建立。第二年,达赖即派代表团前往南京联系。1930年,达赖再次向南京国民党政府进藏人员表示:“英人对吾确有诱惑之念,但吾知主权不可失”1930年以后,西藏地方政府即派员常驻南京,成立了西藏驻京办事处。

  1933年12月,十三世达赖圆寂,西藏地方政府当即呈报中央。国民党中央政府于随后派遣黄慕松入藏致祭,追封达赖为“护国弘法普慈圆觉大师”,并任命热振呼图克图代摄达赖职权,管理西藏地方的政务。中央代表团在藏期间,经与西藏僧俗代表商洽,确定在拉萨设立蒙藏委员会驻藏办事处,作为中央政府在西藏的常设机构。在热振摄政期间,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得到了改善和加强。

  1939年冬,国民党中央政府依据热振摄政的报告,对西藏地方政府找到达赖的转世“灵童”,颁布了十四世达赖的任命,并派蒙藏委员会委员长吴忠信进藏主持坐床典礼,吴忠信为首的中央代表团在藏期间,受到了自清末以来近30年从未有过的盛大欢迎和隆重接待。

  1941年,西藏地方政权再次落入亲帝分子之手,热振摄政被迫辞职,帝国主义策划西藏脱离祖国的阴谋活动日益露骨。1942年夏,西藏地方当局在帝国主义唆使下,突然宣布成立非法的“外交局”,并通知国民党政府驻藏办事处:此后一切事务与该局接洽。由于国民党政府的反对,这一阴谋未能得逞。但是所谓的“外交局”机构并没有取消,仍继续与英、美等国代表频繁接触。

  帝国主义和西藏地方的亲帝分子迫不及待妄图把西藏从祖国分裂出去。 1947年3月,帝国主义炮制了“泛亚洲会议”,竟邀请西藏作为独立国家派代表参加,并在会场上悬挂的亚洲地图上将西藏置于中国疆域之外,经中国代表团提出强烈抗议后始加以改正。7月,以莫须有的罪名谋害了热振活佛,许多与热振有联系的爱国僧侣受到株连,就连心向祖国的十四世达赖的父亲祁却才让也被毒死。10月,一个以夏格巴为首的非法的“商务代表团”,以联系贸易为名,被派往英、美等国进行叛国活动。

  1949年春,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胜利,全国解放指日可待。为了阻止中国人民解放自己的领土西藏,英美帝国主义和西藏一小撮反动势力进行了最后的垂死挣扎。在1949年7月制造了“驱汉事件”之后,随即又组织了非法的“亲善使团”,前往英、美、印度等国,表演了所谓“表明独立”的傀儡剧,不久又阴谋杀害了前往西藏致力于和平解放西藏的西康省人民政府副主席格达活佛。与此同时,又大量购置武器,疯狂扩军备战,将藏军集结在昌都、那曲两线,妄图用武力阻挡人民解放军进驻西藏。

  然而,历史的规律是不可抗拒的。中国人民粉碎了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一个又一个阴谋,人民解放军于1950年10月开始了向西藏的大进军,1951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达成了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十七条协议。从此,西藏人民的历史展开了新的一页。


地理

地貌

  全区为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和唐古拉山脉所环抱。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可分为四个地带:一是藏北高原,是西藏主要的牧业区。二是藏南谷地,地形平坦,土质肥沃,是西藏主要的农业区。三是藏东高山峡谷,即藏东南横断山脉、三江流域地区,山顶终年积雪,山腰森林茂密,山麓有四季常青的田园,景色奇特。四是喜马拉雅山地,分布在我国与印度、尼泊尔、不丹、锡金等国接壤的地区,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脉,山区内西部海拔较高,气候干燥寒冷,东部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森林茂密。

水文

  西藏境内流域面积大于10,0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20余条,大小河流数百条,加上季节性流水的间歇河流在千条以上,年均径流量为4,482亿立方米。怒江、雅鲁藏布江发源于西藏。亚洲著名的恒河、印度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湄公河、萨尔温江、伊洛瓦底江等河流都发源或流经西藏。

气候

  西藏的气候独特而复杂多样,总体上具有西北严寒、东南温暖湿润的特点,呈现出由东南向西北的带状分布,即:热带—亚热带—温带—亚寒带—寒带;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干旱。由于地形复杂,还有多种多样的区域气候及明显的垂直气候带。西藏气候总的特点是:日照时间长,辐射强烈;气温较低,温差大;干湿分明,多夜雨;冬春干燥,多大风;气压低,氧气含量少。西藏年降水量在74.8至901.5毫米之间,地区分布极为不均,由东南向西北递减。总的分布趋势是东多西少,南多北少,迎风坡多于背风坡,东南湿润,西北干燥,雨季分明。雨量集中在6至9月,可占全年降水量的80%至90%。

  西藏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素有“世界屋脊”之称。境内海拔在7,000米以上的高峰有50多座,其中8,000米以上的有11座,被称为除南极、北极以外的“地球第三极”。全区为喜马拉雅山脉、喀喇昆仑山脉、唐古拉山脉和横断山脉所环抱。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可分为四个地带:一是藏北高原,位于喀喇昆仑山脉、唐古拉山脉和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山脉之间,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长约2,400公里,宽约700公里,占自治区总面积的1/3,为一系列浑圆而平缓的山丘,其间夹着许多盆地,低处长年积水成湖,是西藏主要的牧业区。二是藏南谷地,海拔平均在3,500米左右,在雅鲁藏布江及其支流流经的地方,有许多宽窄不一的河谷平地,谷宽一般7至8公里,长70至100公里,地形平坦,土质肥沃,是西藏主要的农业区。三是藏东高山峡谷,即藏东南横断山脉、三江流域地区,为一系列由东西走向逐渐转为南北走向的高山深谷,北部海拔5,200米左右,山顶平缓,南部海拔4,000米左右,山势较陡峻,山顶与谷底落差可达2,500米,山顶终年积雪,山腰森林茂密,山麓有四季常青的田园,景色奇特。四是喜马拉雅山地,分布在我国与印度、尼泊尔、不丹、锡金等接壤的地区,由几条大致东西走向的山脉构成,平均海拔6,000米左右,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脉,山区内西部海拔较高,气候干燥寒冷,东部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森林茂密。

  西藏的气候独特而复杂多样,总体上具有西北严寒、东南温暖湿润的特点,呈现出由东南向西北的带状分布,即:亚热带—温带—亚温带—亚寒带—寒带;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干旱。由于地形复杂,还有多种多样的区域气候及明显的垂直气候带。西藏气候总的特点是:空气稀薄,含氧量低;日照时间长,辐射强烈;气温较低,温差大;干湿分明,多夜雨;冬春干燥,多大风;气压低,氧气含量少。

  西藏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水汽、尘埃含量少,纬度又低,是我国太阳辐射总量最多的地方,日照时数也是全国的高值中心,并呈现出由藏东南向藏西北逐渐增多的特点。太阳辐射的年变程,以1月最小,6月或7月最大。全区年均日照时数达1,620至3,400小时之间,西部地区则多达3,000至3,400小时。西藏地区平均气温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递减,全区年均温度在零下2.8℃到11.9℃之间,温差较大。最温暖的东南地区年均温度约10℃左右,雅鲁藏布江河谷地带年均温度在5℃至9℃之间,东部横断山脉地带,月均温度在10℃以上的时间有5个月左右,藏北高原年均温度在0℃以下,喜马拉雅山脉及其北麓山地年均温度在6℃以下。 西藏年降水量在74.8至901.5毫米之间,地区分布极为不均,由东南向西北递减。总的分布趋势是东多西少,南多北少,迎风坡多于背风坡,东南湿润,西北干燥。雨季分明。雨量集中在6至9月,可占全年降水量的80%至90%。以气温和降水为主要依据,可把西藏自治区划分为不同的气候区,即:藏东南亚热带山地湿润气候区;波密、林芝高原温暖湿润气候区;三江高原温暖半湿润气候区;雅鲁藏布江流域高原温带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区;喜马拉雅山脉北麓高原温带半干旱气候区;阿里南部高原温带干旱气候区;藏东北高原亚温带湿润气候区;南羌塘高原亚寒带半干旱气候区;北羌塘高原亚寒带干旱气候区。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西藏自治区土地面积为122.84万平方公里。自然条件复杂多样、区域差异明显,各地土地资源分布不均。这些土地大致可分为六个区域:

  • 藏东高山峡谷农林牧区 为西藏土地开发利用历史最悠久的地区之一。
  • 西藏边境高山深谷林农区 位于西藏自治区南部边境地带。境内山高、谷深、河窄,气候、植被、水、热、土壤等条件优越,森林资源丰富,农产品种类较多,是西藏独特的热带、亚热带经济植物区。
  • 中南部高山宽谷农业区 该区包括拉萨市、日喀则和山南地区各一部分,人口稠密,经济相对发达,是西藏自治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区域。产业结构较齐全,产值比重最大。
  • 高山湖泊盆地农牧区 位于西藏中南部高山宽谷农业区以南,喜马拉雅山脉主脊线以北,是一个东西狭长的地区。本区多夜雨,属高原温带半干旱气候区。主要灾害性天气有干旱、霜冻,冬、春季多大风、沙暴等,农作物主要有青稞、小麦、豌豆、油菜等。
  • 藏北高原湖泊盆地牧区 位于西藏自治区北部,该区地势高旷、地形复杂、气候干旱、草原辽阔,大部分为纯牧区,是西藏最大的牧业区。
  • 藏北高原未利用区 位于西藏北部,该区高寒、干旱、荒凉,局部草地初步开发为临时性牧场。

  2007年全区耕地面积为342.16万亩,其中灌溉面积为265.07万亩;草场面积为12.3亿亩,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为8.25亿亩。

矿产资源

  西藏目前已发现101种矿产资源,查明矿产资源储量的有41种,勘查矿床100余处,发现矿点2,000余处,已开发利用的矿种有22种。西藏优势矿种有铜、铬、硼、锂、铅、锌、金、锑、铁,以及地热、矿泉水等,部分矿产在全国占重要地位,矿产资源潜在价值万亿元以上。矿产资源储量居全国前5位的有铬、铜、工艺水晶、刚玉、高温地热、火山灰、陶瓷土、菱镁矿、硼、自然硫、云母、砷等12种。石油资源目前也有很好的成矿条件和资源远景。

能源

  西藏水能、地热能以及太阳能、风能蕴藏量丰富。西藏水能资源富集。有1万千瓦以上的河流358条;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为2.01亿千瓦,占全国总量的29%,居全国第一;技术可开发装机容量1.1亿千瓦,占全国总量的20.3%,居全国第二。

植物

  西藏植物区系丰富,森林类型复杂多样。有高等植物6,400多种,其中:苔藓植物700余种,维管束植物(蕨类和种子植物)5,700余种。还有藻类植物2,376种,真菌878种。有木本植物1,700余种,药用植物1,000余种,油脂、油料植物100余种,芳香油、香料植物180余种,工业原料植物(含鞣质、树脂、树胶、纤维)300余种,可代食品、饲料的淀粉、野果植物300余种,绿化观赏花卉植物达2,000余种。可食用菌,如松茸等415种,药用菌,如灵芝等238种,已知有抗癌作用的真菌,如丝膜菌、虫草等有168种。有300余种植物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和《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

动物

  西藏有脊椎动物798种,其中两栖类45种,爬行类55种,鸟类488种,兽类142种,鱼类68种。昆虫近4,000种。大中型野生动物数量居全国第一位。特别是藏羚羊数量占世界上整个种群数量的70%以上;黑颈鹤越冬数量占世界上整个种群数量的80%;野牦牛数量占世界上整个种群数量的78%。现有野生动物中被列为国家和自治区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147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滇金丝猴、虎、野牦牛、藏羚羊、赤斑羚、羚牛、黑颈鹤、棕尾虹雉、蟒等41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有盘羊、岩羊、麝类、马鹿、藏雪鸡、藏马鸡、墨脱缺翅虫等84种;西藏自治区增加的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狐狸、斑头雁、赤麻鸭等16种。

  家畜、家禽主要有绵羊、山羊、牦牛、黄牛、犏牛、猪、马、驴、骡、兔、鸡、鸭等。这些家畜家禽长期以来适应高原环境,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西藏查明的鱼类中,鲤科的裂腹鱼及其亚科的鱼类占多数。羊卓雍错的高原裸鲤、雅鲁藏布江的铲齿裂腹鱼、班公错的裂腹鱼、朗钦藏布和森格藏布的裸裂尻鱼以及亚东鱼较为著名。

藏药资源

  全区已开发常用藏药360多种。比较著名的植物性藏药材有冬虫夏草、藏红花、贝母、手掌参、藏茵陈、藏苍蒲、毛膏菜、绿蓉蒿、胡黄连、忍冬果、檀香、桃儿七、雪莲花、天麻、灵芝、三七、大黄、党参等。这些药材药用价值高,其中不少畅销国内外。

旅游资源

  全区拥有世界文化遗产1处(布达拉宫及大昭寺、罗布林卡);国家4A级旅游景区8个(布达拉宫、大昭寺、博物馆、罗布林卡、扎什伦布寺、巴松措、珠峰、桑耶寺),2A级旅游景区2个(然乌湖旅游景区、查杰玛大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6个(珠穆郎玛自然保护区、羌塘自然保护区、察隅慈巴沟自然保护区、色林错自然保护区、雅江中游河谷自然保护区、雅鲁藏布大峡谷自然保护区);国家地质公园2个(易贡国家地质公园、札达土林国家地质公园);中国优秀旅游城市1座(拉萨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3座(拉萨、日喀则、江孜);保存完好,管理有序的寺庙1700多座;民间重大节日14个。现在,全区已规划形成了拉萨历史文化中心旅游区、日喀则珠穆朗玛高山生态旅游区、山南雅砻文化观光旅游区、林芝森林生态旅游区、昌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那曲草原生态旅游区、阿里神山圣湖旅游区等七个特色旅游区;开辟了拉萨—林芝—泽当—拉萨旅游东环线、拉萨—羊湖—江孜—日喀则—拉萨旅游西环线、拉萨—墨竹工卡—桑日—泽当—拉萨旅游南环线、拉萨—林周—当雄—羊八井—拉萨旅游北环线等四条旅游环线;开发了青藏铁路、青藏公路沿线旅游经济带和川滇藏香格里拉旅游区,以及茶马古道、拉狮公路两条横贯东西,沿伸藏南、藏西边境地区的旅游通道。

环境状况

  与中国大部分地区相比,西藏空气稀薄,日照充足,气温较低,降水较少。在西藏高原,每立方米空气中含氧气约为150─170克,相当于平原地区的62%—65.4%。

  西藏的工业和其他污染的程度都是相当轻微的,从未发生过环境污染事故,也没有酸雨现象。西藏对所有可能影响环境的建设项目,坚持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治理污染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的制度,原有的部分污染源也得到有效治理。全区燃料燃烧废气消烟除尘率为80%。城市建设实行合理规划,强化园林绿化,拉萨市绿地覆盖率为17.6%,人均绿地12平方米。近年来,技术和研究部门完成了西藏自治区工业污染源、野生植物资源和野生动物资源调查等重要课题。在拉萨、日喀则、昌都建有环境监测站。根据调查和监测,目前西藏的环境状况保持良好的状态。大气,水环境基本没有受到污染;环境辐射在正常范围之内,不存在任何人为造成的放射性污染。


文化

天文历算

  在西藏,藏医和藏历是紧密联系的。8世纪,藏医学家宇陀宁玛·元丹贡布的藏医学著作《四部医典》的部问世,使藏医学形成了较完整的理论系统。由于藏医认为随着季节的变化,人体五脏中的气和血液循环状况也有所不同,所以藏医十分重视观察星、云、风、湖水和鸟类的变化。

  按藏族惯例,天文历算的业务设在藏医院。藏医院里荟萃着一批学者。每年的历书都是前一年由藏医院里的学者测算的。

  藏历的正式使用,是在公元1027年开始的,并流行至今。本来,公元前一世纪藏族便有了自己的历算法,那就是以月亮的圆、缺、朔、望来计算月份的苯教历法,那时的新年初一,相当于现在的藏历十一月一日。有一本古老的历算书叫做《纺织老人月算》,详尽地总结了当时藏族人民丰富的生产经验和天文历算知识。后来,文成公主进藏,带来了许多经书典籍,其中天文历算的书籍对原始藏历的完善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这时,新年日期的确定,已从月亮的亮度进步到以星辰为主要依据,即以鬼星的亮度、位置为标准。但是,新年还是现在藏历的十一月一日。后来,原始藏历吸收了汉地的历算技术,逐渐完善成为今天的藏历。

  藏历规定一年为12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每一千日左右,便有一个闰月,用来调整月份和季节的关系。藏历采用时轮制的纪年法,把天体分为十二宫,即:白羊、双鱼、金牛、摩羯、双子、狮子、巨蟹、宝瓶、人马、室女、天蝎、天秤。用十二属相配五行纪年。以十二年为一小循环,六十年为一大循环,称为一“绕炯”(即一时轮)。第一“绕炯”是从公元1027年开始的。1987年是第十七个“绕炯”的第一年。1991年藏历称为金羊年。这与汉地农历的纪年法相似,属相也一致。

  藏历不仅预报下一年度是否风调雨顺,是否有旱灾、雪灾或地震,而且连某日有雨,每一天的吉凶都一一标明。据说,那曲藏医院预报1986年间藏北的三次地震,大体时间和方位都准确。主要是根据天象预报的。天象,是一尊大佛形态。巨佛象征地球,巨佛姿势有象征意义,假如巨佛站着,就表示有地震、飓风和瘟疫等;巨佛坐着,人间就平安。

活佛转世制度

  藏传佛教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相继出现了多种名目的教派及其分支。诸教派为了维护既得政教利益,巩固统治地位,纷纷建立各自的传承系统,以利于自身发展和种种特权的沿袭相承,这些是活佛转世制度形成的社会历史背景。

  首开活佛转世先例的是藏传佛教噶举派中的一支——噶玛噶举。据藏文史料记载,噶玛噶举派创始人都松钦巴(公元1110-1193年)临终前口传遗嘱,说他要在人间转世,让他的弟子们在他圆寂后寻访他的教法继承人。这是藏传佛教高僧实行转世传承的第一例。都松钦巴的“转世化身”叫噶玛拔希,他后来被元朝的前身——蒙古汗国的大汗蒙哥授予金边黑色的僧帽和大量的财产,将噶玛噶举教派集团的势力发展到能与萨迦派相抗衡的地位。1283年,噶玛拔希临终前,要求弟子寻找一小孩作为转世灵童继承黑帽,噶举派黑帽系活佛转世从此开始。此后,藏传佛教各教派纷纷效仿,转世灵童寻访程序也逐渐繁缛。达赖活佛转世系统创建于16世纪;班禅活佛转世系统出现于1713年。17世纪格鲁派掌权后,这种活佛转世的制度成为西藏统治阶层争权夺利的手段,为杜绝大活佛传袭引发流弊及政治隐患,1793年,清朝颁布的《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中,以法规形式规定了金瓶掣签制度,并特制了两个金瓶,一个用于达赖、班禅转世灵童的认定,存放于拉萨大昭寺;另一个用于确认蒙古族地区大活佛、呼图克图的转世灵童,存放于北京雍和宫。

  国家尊重活佛转世这一藏传佛教的信仰特点和传承方式,尊重藏传佛教的宗教仪轨和历史定制。1992年,国务院宗教事务管理局批准了第十七世噶玛巴活佛的继任;1995年,西藏自治区按照宗教仪轨和历史定制,经过金瓶掣签,报国务院批准,完成了第十世班禅转世灵童的寻访、认定以及第十一世班禅的册立和坐床。

  西藏民主改革后,经过国家和西藏自治区政府批准继任的活佛共30多人。

宗教与节日

  在西藏欢庆的节日里,宗教是不可缺少的色彩,无论是原始的苯教,还是后来居上的藏传佛教。宗教节日首先是僧人的节日,后来逐渐发展到僧人与百姓共享,像前面说的沐浴节、望果节、雪顿节、展佛节等都是这样。宗教的地位在西藏如此重要,宗教的节日也很多。即使是那些越来越世俗化的节日,也仍然少不了宗教特色。宗教仪式在其中已成为固定的格式。

  就西藏历史悠久、崇拜原始神灵的苯教而言,它就有诸如跳墨都、调牛节、牛王会、拉也合、祭山节、唤山节、迎神节、德朵节、祭龙节等若干个节日。每个节日,都有一套比较固定的宗教仪式,目的都是祭祀各种各样的神灵,为幸福的生活祈祷。苯教比较著名的节日有工布地区的迎神节。这个节日逢藏历马年的八月十日举行,十二年一次。目的是请回传说中保佑工布地区风调雨顺的宝石。还有迎鸟节,迎接春天归来的被藏民族称之为百鸟之王的杜鹃鸟。比较有意思的是祭山节,又叫插箭节,即每个部落祭祀自己的地方神和圣山。那曲安多的插箭节在每年藏历的六月十五日。节日的前一天,男人们就聚集在圣山脚下。第二天清晨,人们都爬上圣山,共同竖起一支长约十几米的最高的箭,然后再把自己早已准备好的大约六米长的彩箭插在长箭的四周。专门以箭来庆祝节日,这种习俗恐怕是远古时代经历了过多的战争,渴望自己部落强盛留下的遗风。

  最多的宗教节日当是藏传佛教节日,一年四季每个月都有。即使是藏传佛教的节日,各个教派、各个寺院也各有不同。比如格鲁派最重要的法会和节庆有藏历正月的传昭大法会、二月的传昭小法会、十月二十五日的宗喀巴圆寂忌辰(燃灯节)、十二月的布达拉宫跳神法舞会。又如萨迦派寺院一年里有元旦跳神、古尔护法跳神、释迦佛圆寂纪念日、表演佛、怖畏金刚跳神等法会和节庆。其他如宁玛派、噶举派等,都有自己传统的法会和节庆。还有一些是寺院自己独有的节庆。比如桑耶寺的煨桑节、那曲地区索县赞丹寺的酬神大会、林芝地区朗县巴锐曲顿寺庙的曲顿节、扎什伦布寺的晒佛节、色拉寺的普结节、热振寺的帕邦唐廓节、哲蚌寺的琼久节等。

文化艺术

  西藏的文化艺术源远流长,具有浓郁的民族和地域特色,藏传佛教文化艺术是西藏文化艺术的主体。

  西藏文化艺术的发生、发展至今已有五千年之久,其形成与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七世纪前的史前文明、吐蕃时期的文化定型、元明时期的高度发展和清代的繁荣鼎盛四个历史阶段。

  史前文明包括公元七世纪吐蕃王朝统一前的古代文明,其主要特征是以原始宗教苯教为主体文化艺术的形成与发展,上限最早可以追溯到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西藏昌都卡若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和阿里地区旧石器末期至吐蕃时期以前系列岩画的发现,集中体现了这一时期的文明成就,展示出史前艺术的萌芽。

  公元七世纪吐蕃王朝时期为西藏文化艺术的重要历史时期。此时期内杰出的文化艺术成就是藏文的创制和佛教文化艺术体系分别从印度和唐朝的传入。文化艺术的碰撞和相互吸收是此时期内的一大特色。大昭寺、小昭寺、昌珠寺和桑耶寺等寺院完美体现出这一时期的艺术成就。寺院集建筑、绘画和雕塑于一体,整个布局按佛教的世界模式修建,主体建筑则在藏式建筑的风格上融合了印度和唐朝中原之风,开始形成具有独特民族文化特色的文化体系。

  元朝时,以藏传佛教为主体的文化艺术得到了高度的发展。佛教经典系统化,编篡出了第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藏文大藏经《甘珠尔》和《丹珠尔》目录,诞生了在西藏文化艺术上具有重大影响的佛学大师萨迦班智达贡噶坚 、布顿仁钦朱和宗喀巴等一批著名人物。史学涌现出《布顿佛教史》、《青史》、《红史》、《新红史》、《西藏五经记》等一批力著。文学欣欣向荣,格言诗、道歌、寓言故事等文学体裁与形式得以大备,出现了《未拉日巴道歌》、《萨迦格言》等名噪一时的文学经典作品。天文历算也得到了发展,从1027年开始形成了以胜生周纪年的新纪元。医学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形成了南北两大流派。建筑、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日臻完美,产生了萨迦寺、古格遗址、托林寺、夏鲁寺、纳塘寺和白居寺等一大批古代艺术杰作,开始形成门塘、噶玛噶智画派和门塘新画派等具有鲜明特点和风格的艺术流派,并且开始影响到中原内地的佛教艺术创作,元明两代的北京和元代的杭州成为中原内地两大重要的藏传佛教艺术创作中心。元代时期的雕版印刷术的传入和运用,为方兴未艾的藏传佛教文化传播和艺术的创作注入了新的血液。

  由于相对稳定的社会经济环境和中央及地方政府对藏传佛教文化为主的各项文化事业的大力提倡,西藏文化艺术在清代走向了繁荣。人文、自然各个学科在继承传统文化和吸收其他民族优秀文化精华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文学艺术的发展集中代表了此时期文化繁荣的轨迹及其光辉灿烂的成就。文学领域内诞生了抒情诗和小说两种具有重大影响的文学体裁。此时期雕塑、绘画和建筑等艺术领域成就卓著,布达拉宫的扩建完美体现了雕塑、绘画和建筑领域中的巨大成就。宫殿、城堡和寺院建筑形式被有机地融为一体,光影、线条、色彩及时空的构架完美无缺,使建筑形式和内容天然浑成,表现出精湛的建筑技巧和独特的文化寓韵。而罗布林卡宫殿则在继承传统藏族建筑式样的基础上,吸收内地园林风格,开创了藏式园林宫殿建筑新风。

  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以来,中国政府实行继承和发展藏族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政策,西藏文化艺术各项事业欣欣向荣。珍贵文物受到保护,近十年来,国家拨款两亿多元人民币,维修了大昭寺、布达拉宫等大批寺庙,使这些古老的文化艺术重放异彩。民间文化得到抢救和整理,著名长篇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一直作为口头说唱艺术流传民间,现在这部史诗的抢救、整理和研究被列为国家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并成立了专门机构。藏族民间文学、戏剧、音乐、舞蹈曲艺四大集成工作正在紧张进行。西藏自治区成立以来,涌现了许多卓越的藏族艺术家和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近10年来,西藏出国演出的艺术团体达20多个,向世界展示了西藏传统文化艺术的独特魅力。藏学研究成绩斐然。中国在西藏以及其他一些地方共建有 50 多个藏学研究机构,1986年在北京成立了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出版了大量藏学研究著作,举行过多次高水平的学术研讨会和有影响的国际学术交流。藏医藏药研究所得了长足的进步。目前,西藏有1所藏医学院、10所藏医院、3家藏药厂,藏医藏药从业人员近万多人。西藏文化艺术这颗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宝库中的明珠更加璀璨夺目。

美术

  藏族的绘画艺术中最有特色的是壁画和唐卡。

  • 壁画 藏族的壁画主要保存在寺院的墙壁上,流传非常广泛,可以说有寺就有画(唐卡亦然)。倘若将一座寺院当作一个小壁画窟,全藏寺院壁画数量之大是难以计算的。壁画的题材主要是围绕宗教内容的。大量的是佛教众神像,如释迦牟尼、文殊菩萨、四大天王、罗汉、度母、仙女、护法神,像千佛图等。重要的历史人物和事件也是壁画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中一些涉及宗教,有些不一定涉及宗教人物和事件。如:聂赤赞普为王图;五难婚使及迎娶文成公主、金城公主进藏;米拉日巴拜师求学,五世达赖朝见清顺治皇帝,以及历辈达赖、班禅及历代高僧的传记画像等。还有诸如“割肉贸鸽”、“舍身饲虎”等讲因果报应、六道轮回的佛教教义,有些壁画形同明细地图,如五台山图、扎什伦布寺图画着山形地貌、分布布局等。藏族壁画家们对绘画的基本技术多是依据《绘画度量经》的原则进行绘画的,其中既有量度比例,又有参照技法。印度的《画论》也译为藏文流传于世,成为绘画界的重要指导理论。对藏族的传统绘画艺术受到深刻影响。
  • 唐卡 唐卡是一种可以悬挂在墙上的卷轴画或丝绣,绵缎镶边。唐卡与壁画的内容或表现技法都十分类似。有宗教画、传记画、肖像画、故事画、风俗画、建筑画、历史画,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堪称形象的百科全书。这些精湛的艺术品是藏族文明的史诗。唐嘎的种类也很丰富,主要有刺绣唐卡、丝唐卡、织锦唐卡、堆绣(也称贴花唐卡)、绘画唐卡、珍珠唐卡。唐卡画的题材基本上和壁画一样。有些唐卡画选材上具有一定份量,使之成为珍贵的历史文物,它的历史“文献”价值大大超过了它的艺术观赏价值。许多寺庙里都保存悬挂着数以千计的唐卡画,尤以唐卡画传独领风骚。唐卡画也用在医学领域,有人体穴位图,动物药图、植物药图,生命形成、生长、老死图等等。唐卡的品种和质地不同,制作的方法各异。在布面上绘制的唐卡,先要将干净的白布绷在木框上,涂上一层胶质石灰,用圆石等平滑器物磨平,再构图、上色、作画。其颜料,一般多用藏土就有的石黄、石绿、石青、朱砂等矿物质原料。唐卡构图严谨、均衡、丰满、布局上疏密参差,以虚济实、活泼多变。画法上主要有工笔重彩与白描种种,用色讲究色彩富丽,追求金壁辉煌的效果,并用点金和其它中和色统一画面。能达到传神动人的效果。藏族唐卡在本民族绘画传统的基础上,吸取了汉地和邻邦印度、尼泊尔等外来的绘画技艺。形成自己的风格和民族特色。
  • 藏族雕塑 也有着悠久历史,表现形势也多种多样。就原料分,种类可分为:泥塑、石雕、木雕、玉雕、象牙雕等;铸造——铜像、铁像、金像、银像等。从形式上看,有圆雕、半圆雕、浮雕等;目前所知最早的塑像要数西藏拉萨布达拉宫中却杰竹普里的松赞干布、文成公主、赤尊公主和噶尔.东赞宇松等人的塑像,是吐蕃时期的艺术珍品。西藏扎什伦布寺有尊巨大的铜佛,世界第一大铜佛,肩宽11.5米,身高26.5米,一只手长1.2米,脚长4.2米。据说这尊佛像耗黄铜231750斤,黄金6700两,一百多个工匠花了11年工夫才修成。如此巨大的佛像,没有精湛的工艺技术是难以胜任的。
  • 酥油花 藏族独具风格的酥油花塑品。它渊源于泥塑,也和汉族的捏面人或捏糖人很相近。它的用料是加入不同颜色的酥油。这种酥油作品,最初作为神佛前的供品。后来相沿发展,成为塑造各种题材的艺术品。这类作品以青海塔尔寺和甘肃夏河拉卜楞寺所塑最为著称。它的题材广泛,造型细腻,线条柔圆、色泽鲜艳、形象生动、多姿多彩,给人以美的享受。

玛尼堆和玛尼石刻

西藏:白塔与西藏最大的玛尼石堆,西藏那曲县尼玛乡仲额寺周围的玛尼石堆是自治区境内最大的玛尼石堆,经过数百年的积累,目前这里有2亿多颗玛尼石
西藏:刻了经文的玛尼石堆

  玛尼堆多为白色石头的堆积。常常呈方形或圆形置于山顶、山口、路口、渡口、湖边或寺庙、墓地,用于祈福,成为当地人们的保护神。在西藏原始的苯教中,人们认为万物皆有灵性。而白色崇拜中当然少不了白色的石头。在佛教传入西藏后,人们堆玛尼堆又进了一步,一般不再是纯粹的白石。人们把那些本来就被认为赋有灵气的白石再刻上佛经或佛像,使这些白石更赋灵气,成为玛尼石,以求保佑和庇护自己。

  玛尼石大小不一、形状不同,大的如山,小的则可以放入掌心,或圆或方呈天然状态。除了颜色多为白色外,其质地也大不相同,有石灰岩,有硅质岩,有汉白玉等等。最初堆成的玛尼堆规模可能不会太大,但按照高原上人们的传统习惯,路过玛尼堆时,他们会口中念念有词,呼唤天神,祈求上苍的恩赐与神灵的保佑,去除灾难,得到幸福,并围绕玛尼堆转一圈,再添上一块石头。即使没有石头,也会添上动物头颅或角或羊毛,甚至自己头发之类的东西。这样,经过长期来往与此的人们不断添加,玛尼堆的规模会越来越大。

  刻在玛尼石上的内容一般都与藏传佛教有关。有佛经,其中以六字真言居多,还有其他一些吉祥语言,还有佛像、神像等,也有动物或妖魔鬼怪,内容非常丰富。人们不仅将玛尼石置于自己经常转经或出入的地方,而且有些人还会把玛尼石当作圣物供在家中,或者带到遥远的朝圣之地。玛尼石还作为人们的保护神或被嵌在墙壁,或被挂于房上甚至有的地方还专门修建了供奉玛尼石的殿堂,殿内四周嵌满了玛尼石。

  巨大的玛尼石需求量,造就了玛尼石刻艺人和艺术。与玛尼石的崇高地位迥异的玛尼石刻艺人遍布西藏各地,他们的社会地位卑微。虽然他们以此为生,但每刻一块玛尼石,他们也会虔诚地向神祈祷。按照朝佛转经人的要求,他们会刻以相应的内容。所谓熟能生巧,正是这种长期的磨练,艺人们的石刻技艺不断提高,逐渐到得心应手的境界,形成不同的风格,使玛尼石刻成为一种别具一格的艺术石刻。从技法上讲,有线刻、减底阳刻、浅浮雕以及综合技法等。而这些技法又分别流行于不同的地区,形成了不同地域的风格,如昌都、阿里地区多有线刻、减底阳刻,拉萨、日喀则地区流行浅浮雕。当然,这种技法上的区别并不是绝对的,每个艺人都会有自己不同的风格,即使是同一个艺人,他在不同的石头上雕刻出的同一神灵也会千姿百态,因为在他们看来,重要的是对佛的虔诚的心意。

藏族传统节日

  藏族是个多节日的民族,按藏历(与汉族的农历近似)计算,几乎月月有节日。广大游客可以在饱览西藏优美壮丽的自然风光和引人入胜的名胜古迹的同时,亲身感受热情奔放、善良好客的藏族人民生活的另一面。

  • 藏历新年 藏历元月是节日最多也是最隆重的月份,几乎天天都在过节。新年是最隆重的节日,从藏历十二月初人们便开始准备过年,首先是将培育好的青稞青苗供在佛前的双柜上,到了月中,各家各户便开始用酥油和面粉炸果子。接近年关负尾时,每家必备的五谷斗上便盛满了酥油拌和的糌粑、炒青梨粒、人参果等食品,上插青梨穗,并准备一个彩色酥油塑的羊头,这一切都是为了预祝来年风调雨顺、人畜两旺、喜获丰收。到了十二月二十九,人们打扫灶房,在正中的墙上用干面粉绘“八吉祥徽”。傍晚,一家老小团团围坐吃“古吐”(一种煮熟的面疙瘩),吃完古吐后举行隆重的送鬼仪式,以示避鬼驱邪。时至除夕晚上,就开始正式过年。每户的大门外都用石灰粉画上象征吉祥的八瑞相符号,在打扫干净的室内铺上新卡垫,正房的佛龛前叠放各式油炸果子和各种水果以及酥油、茶砖、干果等供物。初一这天,一般是家人团聚的日子,人们早早起订,穿上新衣,首先祭拜神灵,然后手捧五谷斗和青梨酒互相拜年,说一些吉祥的祝词,接下来开始喝头天做好的热青梨酒,吃麦片吐巴和酥油煮的人参果。年初二,亲友开始互相拜年。
  • 传召大法会 从藏历元月初三起,拉萨举行大规模的传召大法会,这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于1409年首先在拉萨为纪念释迦牟尼神变降仗妖魔而创设的祈愿法会。起初是三大寺(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众僧在大昭寺释迦牟尼像前诵经祈祷,讲经辩经,相法立宗,考取新的拉让巴格西学们(藏传佛教的最高学位)。法会期间,除政府给僧众发放布施外,各地的信徒也到此添灯供佛,发放布施。法会直到元月二十五日迎请弥勒佛后才结束。
  • 酥油灯节 元月十五日这一天,白天人们到各寺进香朝拜,夜晚满街搭起各种花架,高者达三层楼房,低者也有两层楼高。上面摆有酥没做成的五颜六色的各种神仙、人物、鸟兽和花木,或高大宏伟,或小巧玲珑,加上成百盏灯光的照耀,整个街道光采夺目,辉煌灿烂。元月十十四至二十六日,举行射箭比赛和跳神驱鬼仪式。这时的拉萨,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 萨噶达瓦节 每年的藏历四月十五日,传说是佛祖释迦牟尼诞生、圆寂和成化的日子,又是文成公主到达拉萨的日子。届时,全国各地的藏族群众都要进行转经朝佛活动。萨噶达瓦节早期宗教色彩很浓,后来逐渐演变成为群众性的游园活动和预祝农牧业丰收的盛大节日。
  • 达玛节 每年藏历四月十八日,是后藏江孜一带藏族民间的传统节日。节日一般5-7天。达玛,藏语意为跑马射箭。据说始于江孜法王绕丹贡桑帕为纪念其祖父帕巴白桑布而举行的祭祀活动。帕巴白桑布是萨迦王朝的内务大臣,又是江孜法王,在群众中威望很高。藏历火鼠年(公元1408年),江孜法王绕丹贡桑帕为其祖父举行诵经祭祀活动,期间除举行展佛、跳神等宗教内容外,还进行跑马、角力、举石等娱乐活动。到1447年扎西绕丹帕统治江孜的时候,又增加了赛马射箭等竞技娱乐项目,达玛节从此正式固定下来。到了17世纪中叶,在进行宗教活动以及跑马、射箭等娱乐活动之后,还要进行三至四天的郊宴活动。后来,节日期间还有农牧产品及日常用品的交换、交易等活动,达玛节已成为后藏地区藏族群众一项重要的娱乐和产品交易的节日。
  • 林卡节 藏历五月十五日。藏语称“藏木林吉桑”,意为世界焚香日,据说是以此纪念莲花生大师曾于猴年五月降伏了藏地的一切妖魔。热爱大自然又能歌善舞的藏族人民在这一天身着节日盛装,带着青稞酒和酥油茶及各种美味食品来到林荫密布的林卡,搭起帐篷,边吃边喝边歌舞,尽情享受大自然。各帐篷间还互相邀请,并有民间艺人到此献艺,此节日常常延续达一月之久。
  • 赛马会 每年藏历六月举行的赛马会,是藏北草原规模盛大的传统节日,又称“草原盛会”,为期5-15天不等。其中,以那曲赛马会规模最大。节日期间,藏北各地的牧民,穿着色彩鲜艳的节日盛装,带着丰盛的食物,支起漂亮的帐篷,骑着骏马,从四面八方涌向赛场。赛马会期间,除赛马、射箭、各种马术表演等传统项目外,还有抱石、拔河、摔跤等项目,并组织文艺演出、放映电影,还有各地的《格萨尔》说唱艺人前来演唱,听者如潮,盛况空前。节日期间同时伴有大型的物资交流活动。除那曲赛马会以外,至藏历七月初,不定期有当雄赛马会,规模也比较大。
  • 雪顿节 藏历七月一日,是雪顿节,意为“吃酸奶的节日”,由于雪顿节以藏戏会演为主,故又称为“藏戏节”。17世纪以前,“雪顿”纯属宗教活动。按当时的法规戒律,僧人在夏日要行长净、夏安居之事,期间禁止出门,以免踩死草丛里的小虫子,几十天开禁后方可下山。百姓们在僧人下山时要准备酸奶布话,此为“雪顿”的来源。17世纪中叶,加入了演出藏戏的内容,“雪顿节”也固定下来,但娱乐活动仍被限制在寺庙之外。直到18世纪初,罗布林止建成并成为达赖喇嘛的夏宫,雪顿节的活动才移至罗布林卡,百姓也被允许入园观戏,从此形成一整套固定的节日仪式。
  • 望果节 在藏历八月,是庆丰收的节日,并没有固定的日子,一般是在农作物成熟之际进行。“望果”是藏语,意为巡游田地,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最早始于雅鲁藏布江中下游河俗地带。最初的“望果”活动是一种祭祀神灵以祈祝丰收的仪式。一般以村子为单位,有本教巫师作法,村民绕本村土地转圈。随着宗教的发展和渗透,“望果”活动不断更新。8世纪后期,藏传佛教宁玛派兴盛,“望果”活动遂受宁玛派影响,必须念咒语以祈佑丰收。到了14世纪,格鲁派发展起来并渐渐居于统治地位,“望果”活动则蒙上黄教色彩,游行队伍之前要高举佛像并背文。从此,“望果”活动固定为节日,并逐渐增加一些诸如赛马、射箭、歌舞、藏戏、抱石和摔跤等活动,除农区之外,有些牧区也举行类似活动。
  • 沐浴节 藏语称“嘎玛日吉”,距今已有800年的历史。一般在藏历七月六日至十二日举行,历时7天,每年秋天到来,高原风和日丽,金星高挂,据说此期间的水比“圣水”还要灵验,用这时的河水洗澡可以祛百病,全年身体康健,吉祥如意,洗脸可以耳聪目明,思维敏捷。每当沐浴节期间,藏区的男女老少都带着帐篷、卡垫及各种食品、衣物来到河边。
  • 吉祥天母节 藏语称“白拉日卓”。每年藏历十月十五日,由木如寺全体僧众向拉萨大昭寺的护法王尊吉祥天女举行隆重的例行年祭。僧众于十四日晚上迎请天母像至释迦牟尼佛殿,与释迦牟尼佛对坐。十五日一早,旭日东升之时,僧众用头顶着天母像来到八角街,众多善男信女向天母像警献哈达,在举行一系列的降神活动后,重返大昭寺,天素养像迎坐在原来的宝座上。妇女们对这个节日尤为感兴趣,称其为“仙女节”,她们在这一天要刻意打扮,并到天母像前焚香话愿。
  • 燃灯节 藏历十月二十五日。藏传佛教格鲁派祖师宗喀巴在这天圆寂。这天晚上,寺院和俗家屋顶均要点亮无数盏灯,转经队仁川流不息,信徒们纷纷反手持的桑枝投入大昭寺前的香炉,祈祝神佛为自己带来好运,来年风调雨顺。

禁忌

  • 与久别重逢的老朋友互相打招呼或聊天时,记住不要将你的手搭在对方的肩膀上,尽管彼此间是老朋友。
  • 不能跨过或踩在别人的衣服上,也不能把自己的衣物放在别人的衣服上,更不能从人身上跨过去。
  • 妇女晾衣服,尤其裤子,内裤不能晾在人人经过的地方。
  • 不能在屋里吹口哨或大声哭叫。
  • 记住在下列情况下不能扫地或倒垃圾:家里人出远门;客人刚走;中午和太阳落山后及藏历大年初一。
  • 外人不能当着已故人的亲属的面提已故人的名字。
  • 今年该完成的活不能留在明年干,如捻毛线、织毛衣等。
  • 有缺口或有裂缝的碗不能用来吃饭,也不能给客人倒茶。
  • 过了中午以后,不能把家里的任何财产拿出去。
  • 不能跨或踩吃饭的用具、锅碗、瓢盆等。
  • 妇女到晚上不能梳头和洗头,也不能披着头发出门。
  • 到你从来没有到过的大山及悬崖峡谷,不能大声喧哗。
  • 黄昏时,不能随便到人家里走,尤其人家将有分娩的孕妇及刚生产的产妇或重病人时,陌生人更不能去。
  • 在使用扫把和簸箕时,不能直接用手传递,必须先放在地上,然后另一个人从地上捡起来。
  • 家里有两个人同时出门,并且朝相反方向走,不能同时出家门,必须前后出门而且出门时间要隔开。
  • 每当亲朋好友到你家串门或看望你时,会拿些酥油茶或青稞酒等物品作为礼物送你,客人临走时把东西腾出来,不能全部腾空,必须留一点在里面或换一点自家的东西装上。

旅游

  西藏自治区不断开发利用自己独有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现已形成具有各自不同特点的拉萨、藏西、藏西南、藏南四个旅游区。   

  • 拉萨旅游区 包括拉萨、羊八井、当雄、江孜、泽当、日喀则、羊卓雍湖等。拉萨既是西藏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也是藏传佛教的中心。这里的大昭寺、小昭寺、布达拉宫、八廓街、罗布林卡和"三大寺"(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是拉萨游览区的主要景点。其中,大昭寺、布达拉宫、罗布林卡和"三大寺"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藏西旅游区 藏西即阿里地区,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屋脊"。这个旅游区以宗教旅游为特色,主要以普兰为进出口岸,吸引尼泊尔和印度的旅游者到神山圣湖旅游,吸引国内外虔诚信徒来这里朝拜。
  • 藏西南旅游区 藏西南现已成为以登山旅游为特色的旅游区,主要接待经樟木口岸入境的尼泊尔旅游者,组织他们观赏这里的山川风光,开展登山活动。
  • 藏南旅游区 以林芝为中心,在这里一日可看四季美景,有积雪皑皑的山峰,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满坡的杜鹃花和奔流不息的江水,不仅景色怡人,而且气候湿润温和。

  新旅游线路和特种旅游: 西藏自治区近年来又开辟了新的旅游线路:拉萨-林芝-山南-拉萨东环形线和拉萨-日喀则-阿里-日喀则西环形线,还开展了汽车探险、徒步旅游和科学考察旅游等特种旅游,并且推出了拉萨雪顿节、羌塘赛马艺术节和山南雅砻文化艺术节等旅游项目。

名胜古迹

  西藏现有名胜古迹大多被列入了各级文物保护范围,目前,全区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251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7处,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5处,地(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69处。

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 布达拉宫。西藏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堡建筑群,解放前是达赖的冬宫,位于拉萨市中心。1995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2. 大昭寺。位于拉萨市中心。
  3. 甘丹寺。位于达孜县。
  4. 萨迦寺。位于萨迦县。
  5. 扎什伦布寺。位于日喀则市,是历代班禅驻锡寺。
  6. 昌珠寺。位于乃东县。
  7. 江孜宗山抗英遗址。位于江孜县。
  8. 藏王墓。吐蕃王朝时期藏王的墓葬群,位于琼结县。
  9. 古格王国遗址。位于札达县。
  10. 哲蚌寺。位于拉萨市西郊。
  11. 色拉寺。位于拉萨市北郊。
  12. 罗布林卡。位于拉萨市西郊,解放前是达赖的夏宫,现为人民公园。
  13. 夏鲁寺。位于日喀则市。
  14. 托林寺。位于札达县。
  15. 桑耶寺。位于扎囊县,是西藏的第一座寺院。
  16. 卡若遗址。位于昌都县。
  17. 扎塘寺。位于扎囊县。
  18. 白居寺。位于江孜县。
  19. 小昭寺。位于拉萨市中心。
  20. 朗赛林庄园。位于扎囊县。
  21. 大唐天竺使出铭。位于吉隆县。
  22. 拉加里王宫。位于曲松县。
  23. 吉如拉康。位于乃东县。
  24. 桑喀古托寺。位于洛扎县。
  25. 科迦寺。位于普兰县。
  26. 列山墓地。位于朗县。
  27. 吉堆吐蕃墓群。位于洛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