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世通言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警世通言》明代话本小说集,40卷。冯梦龙纂辑。与冯氏的另两种话本小说集《喻世明言》(《古今小说》)、《醒世恒言》合称“三言”。通常亦与凌濛初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并称,称为“三言二拍”。《警世通言》收白话短篇小说40篇。完成于1624年(明天启四年)。其题材或来自民间传说,或来自史传和小说。故事描述的时代包括宋、元、明三代。其中比较优秀的篇目描写了市民生活,表现了他们在封建黑暗势力统治下所遭受的迫害及他们的反抗斗争。爱情描写在作品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一般都能反映当时较为普遍的社会问题,特别是妇女的不幸遭遇,如《玉堂春落难逢夫》、《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在思想性和艺术性方面都代表了明代拟话本的最高成就。《警世通言》还有一些宣扬好的品德如义气、临财不苟得等作品。但即使是一些优秀作品也往往夹杂某些落后的思想成分,如鼓吹封建道德和宣扬封建迷信。

  与早期的“话本”相比较,《警世通言》在语言、文体和结构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和发展,为我们了解和研究宋元时期的社会提供了丰富和翔实的书面资料,也使得通俗文学达到了社会认可的程度,是古代白话短篇小说的巅峰之作。

目录

内容

  《警世通言》是明末冯梦龙纂辑的白话短篇小说集。完成于天启四年(1624),收录宋、元、明时期话本、拟话本40篇。一般认为,这些作品都经过编撰者不同程度的加工、整理。题材或来自现实生活,或取自前人笔记小说。

  《警世通言》内容丰富,有反映市民生活的《崔待诏生死冤家》,反映妇女生活的《小夫人金钱赠年少》、《白娘子永镇雷峰塔》、《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及反映爱情生活的《乐小舍生觅偶》等作品。

  总体而言,《警世通言》的题材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婚姻爱情与女性命运。其二,功名利禄与人世沧桑。其三,奇事冤案与怪异世界。从各个角度呈现了当时生活中的社会百态。

  在冯梦龙的时代,通俗话本小说是一种新的文学形式。这些话本原来是职业“说话人”讲述的底本。它们的对象是一般的城市平民;后来的“拟话本”小说是明代人摹拟“话本”的体裁、风格而写的,也主要是供这般人阅读的。当时的城市平民,主要是商人和手工业者。在封建社会内部,他们代表着一种新的社会力量。通俗话本小说的对象既然是这般城市平民,因此也就表现了他们的思想感情。“警世通言”中的四十篇小说,有的直接描写了当时一般城市平民的生活,反映了他们的思想感情;有的虽然取材于古代的故事,描写了上层统治阶级的生活,但也是从城市平民的眼光与角度去理解的,因此写的虽然不是他们,也一样反映了他们的思想意识。这是这些小说的一个主要特征。

  描写青年男女爱情、婚姻的作品,在“警世通言”中占有最大的比重。它们表现了鲜明的反封建的思想,尤其是表现了深受封建压迫的妇女对于爱情的坚强与执着的要求。在封建社会中,劳动人民是受压迫受剥削的,而妇女更被压在社会的最低层。她们受压迫(尤其是封建礼教的压迫)最深,反抗也最为强烈,这种反抗的意志就集中地表现在她们对于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上。这一时期的通俗小说就突出地塑造了几个富有反抗性的妇女形象,表现出她们在爱情上的勇敢、热情、坚决、强烈和执着,使人感到可敬可佩,可歌可泣。

  譬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这篇小说,其中杜十娘的形象就是带着巨大的激情描绘出来的。这个故事始终在杜十娘与李甲两人思想性格的对立和矛盾中进行。先是鸨儿看见李甲穷了,要赶他出去,赖十娘劝住。杜十娘主动要嫁给李甲,与李甲“议及终身之事”,李甲却说他囊空如洗,没有办法。十娘叫他去借。他一连几日没有借到钱,不敢回来,结果还是杜十娘叫他回来,并且是自己拿出一半的钱赎出身来的。后来杜十娘问李甲到何处安身,李甲说:“辗转寻思,尚未有万全之策。”最后还是十娘想出办法,先到苏杭暂住,然后与李甲一起回家。一路费用都是十娘所出,连李甲自己也说:“若不遇恩卿,我李甲流落他乡,死无葬身之地矣!”但后来李甲却背恩忘义,把杜十娘以一千两银子卖拾盐商之子孙富。杜十娘明了实情以后,知道自己看错了人,就连同价值连城的百宝箱,一同投入江中。

  作为小说思想基础的,是具有深刻意义的尖锐的道德上的冲突。作品把妓女出身的杜十娘和地主官僚的儿子李甲,作了黑白分明的对此。作者以火一般的愤怒心情鞭挞了李甲的负心,而尽全部热情颂扬了杜十娘善良纯真的愿望、高尚的品格以及她的坚强和能干,对于她的不幸遭遇给以深切的同情和悲悯。杜十娘形象的悲剧意义,就在于她沉痛地控拆了一个渴求幸福爱情的善良、纯洁的女性,受到封建制度的无情摧残;她对于世俗眼光和封建秩序所表示的勇敢的抗议和蔑视。她的光彩夺目的形象,一直给人以影响。

  在其他几篇小说中,作者以喜悦的笔调写出了青年男女对于爱情的忠贞和执着。如“玉堂春落难逢失”,王景隆虽然是一个宦家子弟,但他对于旧日的爱妓玉堂春仍是一片真心的爱护。“唐解元一笑姻缘”写唐寅(解元)为追求华学士府中一个丫鬓,不惜隐瞒了自己的身分,扮做穷汉,到华府求个“差使”,先做公子的伴读,又做华学士的书记,后来又做华府当铺的主管。终于得到了自己追求的人,完全突破了封建婚姻“门当户对”的限制。“王娇鸾百年长恨”中王娇鸾对周廷章的爱情始终不变。这些,都是作品所热烈歌颂的。

  通俗白话小说不单在以爱情婚姻为题材的作品中大胆地表露了民主意识;同时,它还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对封建统治和世俗传统展开了批判,差不多它们之中的每一篇都浓郁地散发着时代和生活的气息。如“崔待诏生死冤家”中的璩秀秀强烈要求人身的自由和幸福的婚姻,但是她却为延安郡王活活打死。“陈可常端阳仙化”中的可常和尚,并没有与吴七郡王的婢女新荷通奸,却遭到郡王的毒打。这些作品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中人民的生活如何没有保障,而权贵势要却如何的任意指民为盗,私刑拷打,这种对比是非常鲜明、有力的。

  有些小说往往在不经意之中揭穿了封建制度的虚伪和不合理的真相。如“老门生三世报恩”。作品的主题是在于表扬鲜于同的报恩,这种思想当然是很平庸的,但在具体的描写中,通过蒯顺之立意不愿鲜于同考取,屡次毫无理由地变换阅卷、取士的标准,却画龙点睛地写出了科举制度原来是这样的扯淡胡闹,作者表示了揶揄嘲笑的态度。

  “警世通言”也有几篇颇有民间故事风味的小说,它们一方面从民间流传而来,同时也采取了一些书面的材料。这一些小说表现了人民的乐观、幽默的健康的生活情愫,显示了他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而作品的风格也是明朗朴素、清新可爱的。“俞伯牙摔琴谢知音”,展示了俞伯牙、钟子期纯真美好的友情,通篇就像一首散文诗。“王安石三难苏学士”,写深沉博学的王安石怎样用事实教训了聪明却又恃傲的苏东坡,道出:“为人第一谦虚好,学问茫茫无尽期。”这对我们现在也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其他如“李谪仙醉草吓蛮书”表现了人民对诗人李白的崇敬和深厚怀念。这些都是很好的。

  小说的作者们还吸取了人民的富有表现力的艺术形式和技巧,在作品中采取了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形式。其中的一些优秀作品,直到现在,还保持着一种极为强烈的艺术魅力;它们的艺术技巧,还是值得我们一再探讨和学习的。

  通俗小说的语言运用得极为成熟,它们所达到的准确与生动传神的程度是往往令人惊异不置的。这些小说的另一特点是故事的曲折和情节的丰富。它们往往用生动有趣、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来表达主题,随着情节的曲折展开,人物的内心活动和精神面貌也就自然而然地显露出来了。像“玉堂春落难逢夫”“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宿香亭张浩遇莺莺”等,都能一下子把读者抓住,使人一开头就不能放手。在这方面,通俗小说给我们留下了很好的学习榜样。

  《警世通言》中表现出了一些错误、落后甚至反动的思想。因果报应等迷信思想在书中是普遍存在的。不过也应该作具体的分析。有些作品,因果报应思想只是一个框子,它的核心仍旧是现实主义的。如“计押番金鳗产祸”一篇,金鳗产祸只是前后加上去的框子,而计押番一家一连串所碰到的惨剧则完全是现实的。有几篇迷信思想此较浓厚,如“三现身包龙图断案”“一窟鬼瘸道人除怪”就带有很大恐怖成份。有几篇小说还存在着歧视妇女的思想,如“乔彦杰一妾破家”,把破家原因归结在女人身上;更严重的是“庄子休鼓盆成大道”,反对妇女改嫁,鼓吹封建夫权主义和禁锢情欲的思想。这些都必须加以批判。通俗小说的作者不只一个,他们的阶极出身和思想情况也不尽相同,非常复杂,有进步的有落后的,书中因之有精华也有糟粕,又加以作品受到时代的限制,就是在进步的作品中,也难免掺杂着落后思想,阅读的时候应该细心加以分辨。

版本

  《警世通言》版本流传清晰,其始刻印于天启四年(1624)。此本不著撰人,仅题“可一主人评,无碍居士较(校)”。据凌濛初《拍案惊奇.序》,得知编纂者为冯梦龙。《警世通言》的最初版本是1624年(明天启甲子)金陵兼善堂刊本,藏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另有三桂堂王振华覆明刊本,藏北京图书馆。

  《警世通言》三种传世本为:其一,金陵兼善堂本,40卷,现藏日本,国内有根据传抄排印的《世界文库》本。其二,三桂堂王振华本,36卷本。其三,大连图书馆藏抄衍庆堂本,二刻增补本。对比三个版本,衍庆堂本署《二刻增补警世通言》,书已不全,缺两篇,抄补8篇,又掺入《古今小说》4篇。三桂堂本只存36篇,卷二十四《卓文君慧眼识相如》,兼善堂本卷二十四原为《玉堂春落难逢夫》。衍庆堂本与三桂堂本在篇目、标题、次序上与原刻不同,当系书商所窜易。1956年作家出版社出版的校注本,依据《世界文库》本,曾有删节。[2] 今有:《警世通言》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校注本,1981年再版;为通行本。另有,作家出版社1957年校注本;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

参考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