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nrj3Ke <a href="http://thqybtfctdhv.com/">thqybtfctdhv</a>, [url=http://isjutejntdaz.com/]isjutejntdaz[/url], [link=http://gyfpruuvdoeq.com/]gyfpruuvdoeq[/link], http://hcqmqmwwivnw.com/)
第443行: 第443行:
 
  '''重阳'''  九月九日重阳节,旧行登高、饮菊酒。今为老年人节,常有活动。
 
  '''重阳'''  九月九日重阳节,旧行登高、饮菊酒。今为老年人节,常有活动。
  
=== 文物 ===
+
nrj3Ke <a href="http://thqybtfctdhv.com/">thqybtfctdhv</a>, [url=http://isjutejntdaz.com/]isjutejntdaz[/url], [link=http://gyfpruuvdoeq.com/]gyfpruuvdoeq[/link], http://hcqmqmwwivnw.com/
 
+
  黄冈是湖北省文物大市之一。距今约二、三万年的黄梅县杉木张山旧石器时代遗址,即有先民在此栖息繁衍。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通过文物普查和考古发掘,初步探明境内文物分布情况。新石器时代,龙感湖流域和蕲水流域的部分,其文化面貌是以长江下游的薛家岗同期遗存为主,其后期则受到来自江汉平原原始文化及江西原始文化的影响,这种情况几乎一直延续到新石器时代末期。而在西部的倒水、举水、巴水、浠水及蕲水局部多受江汉平原原始文化的影响,且又有其地域特点。这些原始文化特征,与黄冈市地处东、西、南、北各种原始文化的交汇地带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商周时代,文化遗址至少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与江汉平原及中原地区同期遗存相似或相同,即与中原商周遗存相比,其共性大于个性,可称其为中原商周文化类型;另一类是以完全不同于中原商周文化的器物群为特征的地域性的商周文化,即被学术界所认同的古越文化类型。这两种原始文化的分布区域大体以巴水为界,巴水以东为古越文化类型,巴水以西为中原类型,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春秋中期。到春秋晚期,楚文化逐步渗入。据文献记载,公元前506年吴楚桕举之战就发生在今麻城市境内,此役虽以楚国战败告终,但至战国时期,楚文化已完全占据主导地位。秦汉及其后的遗址在境内有其复合性与兼容性的特点,这与素称域内为“吴头楚尾”极为相符。隋、唐之际,司马道信和弘忍先后在破额山、东山建寺,后为四祖寺、五祖寺,是佛教禅宗的著名道场,有“小天竺国”之誉。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活字印刷术发明人毕昇出生于蕲水(今英山),遗留有墓及其墓碑。苏轼谪居黄州四年有余,在此写作前、后《赤壁赋》及《念奴娇•赤壁怀古》名篇,遂使东坡赤壁驰名遐迩。元末徐寿辉以多云山为中心聚众起义,建国号“天完”,占据半个中国。明代有医药学家李时珍和医圣万密斋,影响深远。及至现代,黄冈又是“黄麻暴动”的策源地和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遗迹甚多。到2000年,全市已发现历史和革命文物点1476处,馆藏文物100675件。
+
 
+
==== 生产工具 ====
+
 
+
  梯形石钺 新石器时代生产工具。1985年黄冈螺蛳山3号墓出土。平面呈梯形,微弧顶,大弧刃,正中部有一径为3.4厘米对钻圆孔。刃口锋利,磨制精细。石质坚硬,青灰色。长12厘米,宽10~12厘米。现藏黄冈市博物馆。
+
 
+
  双孔石刀  新石器时代生产工具。1993年京九铁路施工武穴鼓山出土。长14厘米,宽8.9厘米,厚0.3厘米。深灰色板岩。质坚硬,平背前端下斜,两边至刃部微外张,平刃,近刀背处对钻两圆孔,通体磨光。现藏武穴市博物馆。
+
 
+
  三孔石刀  新石器时代生产工具。1993年京九铁路施工武穴鼓山出土。长24.4厘米,宽12.6厘米,厚0.35厘米。深灰色板岩。横长方形,背略外弧,近刀背处对钻三孔,弧刃,刃面扁平,周边略薄。现藏武穴市博物馆。
+
 
+
  多孔石刀  新石器时代生产工具。1985年堵城螺蛳山出土。残长11~13.8厘米,宽10.2厘米,厚0.5厘米。青灰色板岩。质坚硬,近长方形,斜背,平刃,孔为对钻而成,两面孔与孔之间有朱绘连弧或圆形纹,易脱落。两面残存对应的三条竖向白色斑痕,似为捆缚物朽蚀后之残留。现藏黄冈市博物馆。
+
 
+
  单孔石铲  新石器时代生产工具。1991年京九铁路施工武穴鼓山出土。长14.5厘米,刃宽12.5厘米,灰泛绿色板岩。平面呈大风字形,刃角外侈,顶微外弧,中上部对钻一圆孔,双面外弧刃,中部较厚,四边较薄。现藏武穴市博物馆。
+
 
+
  单孔石铲  新石器时代生产工具。1993年京九铁路施工武穴鼓山出土。长11.4厘米,宽7.2厘米,乳黄色玛瑙。平面近长方形,平直顶,两侧边直下,外弧刃,圆角,对钻圆孔偏上,横剖面呈椭圆形。现藏武穴市博物馆。
+
 
+
  石斧  新石器时代生产工具。1987年黄梅陆墩出土。长15.8厘米,宽10厘米,厚1厘米,灰黑色变凝灰质砂岩。通体磨光,平面近长方形,较扁薄,两面顶边有窄条斜坡,刃缘薄利,无刃脊,对钻圆孔,孔壁旋痕明显。现藏黄梅县博物馆。
+
 
+
  双孔石钺  新石器时代生产工具。1987年黄梅陆墩出土。长17.9厘米,宽13.6厘米,厚0.9厘米,青灰色变凝灰质砂岩。顶端磨薄圆拐,两面顶边有窄条斜坡;两侧缘有窄条平面,微凹弧;刃缘薄利,背面略显刃脊,正面无,双孔,上孔稍偏,可能作为稍钉孔,孔为一面钻,另一面为敲琢痕,以击落石芯,孔即穿透。现藏黄梅县博物馆。
+
 
+
  石锛  新石器时代生产工具。1987年黄梅陆墩出土。长6.1厘米,宽4.3厘米,厚0.8厘米,灰绿色变凝灰质砂岩。表面较粗糙,顶端和两侧都有长条平面,正面稍凸弧,背面平,刃缘斜向,正面有刃脊。现藏黄梅县博物馆。
+
 
+
  石凿  新石器时代生产工具。1990年罗田庙山岗出土。长13.4厘米,宽1.9厘米,厚3.3厘米。灰白色砂岩。窄刃,正锋,直顶。现藏罗田县博物馆。
+
 
+
  石锤  新石器时代生产工具。1990年罗田庙山岗出土。长径11.4厘米,短径8.6厘米,厚5厘米,青灰色砂岩。整体略呈椭圆形,抓握处磨平,连缘有砸击所留下的破碴和崩痕。现藏罗田县博物馆。
+
 
+
  石锥  新石器时代生产工具。1990年罗田庙土岗出土。长4.6厘米,厚1.3厘米,灰白色砂岩。器体小,横断面呈圆角正方形,弧顶,偏锋。现藏罗田县博物馆。
+
 
+
  陶纺轮  新石器时代纺织生产工具。1987年黄梅陆墩出土。直径5.5厘米,厚1.8厘米,孔径0.4厘米,夹细砂灰陶。周边竖直,两面刮去边棱,正面刻划八条直线呈辐射状排列。现藏黄梅县博物馆。 
+
 
+
  铜镬  商代铜质生产工具。1992年团风下窑嘴商墓出土。长15厘米,长条形,六边形銎,弧刃,刃口较厚,两边均有干字形纹。现藏黄州区博物馆。
+
 
+
  铜斧  商代铜质生产工具。1992年团风下窑嘴商墓出土。长9.4厘米,椭圆形銎,弧刃,刃有外侈。现藏黄州区博物馆。
+
 
+
  铜凿  商代铜质生产工具。1992年团风下窑嘴商墓出土。长11.2厘米,长条形,銎口平面呈梯形,弧形单面刃,刃角翘起,一面有十字形纹。现藏黄州区博物馆。
+
 
+
  铜锛  西周时期铜质生产工具。1957年蕲春毛家咀出土。长10.6厘米,宽4厘米,厚2.8厘米,长条形,刃部似扇面,左右两端作锐角突出,侧视成三角形。顶端有长方形銎,内有残木柄一段。现藏湖北省博物馆。
+
 
+
==== 生活用品 ====
+
 
+
  黑陶豆  新石器时代盛食器。1985年黄冈螺蛳山3号墓出土。高20.2厘米,口径13.8厘米,喇叭形圈足径9.6厘米。泥质黑陶,磨光,制作精美。带盖,盖为覆豆形,喇叭形圈钮,钮饰五组,每组有两圆孔,其下饰四周凹弦纹。豆盘敛口,深折腹,喇叭形圈足,亦饰三周凹弦纹,间有四组圆形镂孔和长条形镂孔。现藏黄冈市博物馆。
+
 
+
  带柄碗  新石器时代盛食器。1985年黄冈螺蛳山8号墓出土。高8厘米,口径12.6厘米,圈足径6厘米。泥质浅灰陶,磨光。口微敛,圆弧腹较深,矮圈足。口沿下侧有一扁平手柄。现藏黄冈市博物馆。
+
 
+
  圈足罐  新石器时代盛食器。1985年黄冈螺蛳山8号墓出土。高12.8厘米,口径8厘米,圈足径7.8厘米。泥质灰陶,磨光。敛口,小直领,广肩,圆鼓腹,喇叭形圈足外撇。腹下部饰凸弦纹一周。圈足饰圆形镂孔4个,造型精美。现藏黄冈市博物馆。
+
 
+
  陶甑  新石器时代炊具。1983年黄梅陆墩5号墓出土。高11厘米,口径11厘米,圈足径12.5厘米。敞口,深腹,底部有密集小孔,口沿至圈足饰4组凹弦纹。现藏黄梅县博物馆。
+
 
+
  夹砂黑陶釜形鼎  新石器时代。炊食器。1987年黄梅陆墩出土。高23.4厘米,口径11.5厘米,腹径22厘米。夹砂黑陶,胎红褐,小口,斜高领,矮扁腹,宽圜底,扁宽梯形足,足下刻划短竖条,数量为5、6、9不等。现藏黄梅县博物馆。
+
 
+
  铜鬲  商代青铜炊具。1992年黄州市下窑咀出土。通高17.8厘米,口径14厘米,最大腹径16厘米。侈口,两立耳,大袋腹,三实心锥形足,颈部饰圆圈纹两周,间以变形饕餮纹,腹部饰双凸弦纹。现藏黄冈市博物馆。
+
 
+
  伯硕盘  西周中期青铜水器。1975年浠水县朱店出土。通高14.5厘米,口径37.5厘米,深8.5厘米,重6公斤。大口,平沿较宽,浅腹,高圈足,有2附耳。腹部饰顾首龙纹,圈足内壁有16处条形铸痕,腹内底有铭文6行56字:“佳八月既生霸庚申辛□□□□  伯□邑邦(?)□□□三国内吴□□西□鼎位邑乃田□余自作朕盘其(万)年  寿黄考子子孙孙宝用于□邑”。铭文字迹潦草,13字难辨识。现藏浠水县博物馆。
+
 
+
  盂方鼎(2件)  西周早期青铜炊食器。1996年蕲春达城新屋塆出土。高24.2厘米,横口15厘米,纵口17.5厘米。鼎身作长方形,平折沿厚方唇,两侧“U”字形耳,直腹略外倾,平底稍下弧,四圆柱形足较高。鼎身四角起长条形的扉棱,腹四面上部分铸饰以云雷纹为底纹的双身共首龙纹一组,龙体曲折处填以圆涡纹,下部为乳钉纹带,中部为长方形素面空地,足根部亦铸饰兽面纹。腹内壁一侧铸铭文“盂  文帝母日辛阝尊”八字,铭文双行竖向排列。现藏蕲春县博物馆。
+
 
+
  方鼎(2件)  西周早期青铜炊食器。1996年蕲春达城新屋塆出土。高23.2厘米,横口14.8厘米,纵口18厘米。鼎身作长方形,平折沿厚方唇,两侧 “U”字形耳,直腹稍外倾,平底;四周柱形足。鼎身四角及足根外侧分别起长条形扉棱。耳外侧铸饰变形云气纹。鼎身四面上部分铸饰以云雷纹为地纹的凤形纹带,凤形纹带下分别为“凹”字形分布的乳钉纹带,中部为粗线钩连几何纹套饰细线雷纹,足根外侧铸云雷纹为地纹的兽面纹,鼎身及足根的扉棱上分别有横向线槽数道,柱足中部有凸弦两周。鼎内壁一侧有徽记“  ”字。现藏蕲春县博物馆。
+
 
+
  酋方鼎(1件)  西周早期青铜炊食器。1996年蕲春达城新屋塆出土。高22厘米,横口13.5厘米,纵口16.6厘米。鼎身作长方形,平折沿方唇,两侧“U”字形立耳,深直腹稍外倾,平底向下弧鼓,四周柱形立足。鼎身四角及腹中部分别起扉棱。耳外铸饰变形复线“S”纹,腹部四周上部铸饰云雷纹为底纹的鸟纹带一周;鸟纹分布方式为:正侧面均为4只,探首卷尾,两两相对,相互对称;鼎腹中部四面分别铸饰云雷纹为地纹的饕餮兽面,高扉作鼻梁,眉目突出,庄重威严。足上饰蝉翼纹,扉棱两侧饰阴线“F”纹。腹内壁铸徽记“酋”字形态,古朴庄重,造型优美,墨绿色。现藏蕲春县博物馆。
+
 
+
  铜壶(2件)  战国青铜盛酒器。1993年黄州禹王办事处办公楼施工工地出土。通高32.7厘米,最大腹径19.6厘米,圈足径12.4厘米。盖面隆起,近盖沿处对称的立四个变形兽钮饰。口微侈,唇沿内勾,长颈溜肩弧腹圈足。上腹有两对称的铺首衔环,盖面刻饰变形卷云纹,肩部刻饰蕉叶蝉纹一组,其下一组卷云纹带,腹部饰三组卷云纹带,圈足上饰棱形勾连卷云纹带,铺首饰兽面纹,环上错饰三角勾连云纹。圈足底部残存铸范痕迹,制作精致。现藏黄冈市博物馆、黄州区博物馆各1件。
+
 
+
  四神塔式瓷罐  唐代生活用器、明器。1984年浠水县胡河出土。通高23厘米,口径7.8厘米,腹围45厘米,底径8.4厘米,盖高8厘米。四级圆形喇叭塔状,基为圆饼形,喇叭形圈足。塔基上饰弦纹,罐腹饰莲花,罐里施白釉,颈肩部堆塑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青龙、白虎相对翘首仰望,朱雀、玄武作展翅飞翔和爬行姿态。现藏浠水县博物馆。
+
 
+
  纹大铜鼎  宋代祭祀用器。通高62厘米,口径37.5米厘米,重47.5公斤。鼓腹附耳,足中空外撇,形似兽足站立,其与腹相接处饰兽面纹。口沿下饰一周四组相同  纹。原存浠水清泉寺,现藏浠水县博物馆。
+
 
+
  白釉瓜楞壶  宋代瓷质用器。1982年浠水县堰桥乡小金山宋墓出土。高19.5厘米,口径6.4厘米,最大腹径32厘米。喇叭口,八楞折陷明显表现在肩部和腹部,扁状形曲柄,流瘦而长,有盖,曲柄与盖上均有小纽。通体施白釉,腹部和曲柄边沿分别饰羽毛状纹和阴弦纹。造型雅致,为宋瓷中珍品。现藏浠水县博物馆。
+
 
+
  兽形枕  元代瓷质日用品。1979年浠水县大林乡黄祠村元墓出土。长17厘米,宽9厘米,通体施白釉。分三层,底层为长方形坐板,三边微向里凹,底有布衣纹。中层为一似狮立兽,扭头垂尾,卧伏底板上,腹内空。上层为枕面。呈花瓣状,与兽背相粘连。整体造型优美,较为少见。现藏浠水县博物馆。
+
 
+
  波涛隐纹黄釉罐  明代瓷质生活用品。1992年黄州大道地委党校前出土。通高21厘米,口径6.4厘米,底径7厘米,最大腹径13.8厘米。带盖罐,小口圆唇,矮领束颈,上腹圆鼓,下腹斜收,平底假圈足,肩部有一圈缠枝花纹,肩腹处两圈凹弦纹,通体饰波涛隐纹,中腹有一圈凸弦纹,底部釉下刻“大明嘉靖年製”六字,内外均满施黄釉,底部三烧支撑点处可见白色瓷胎。造型精美,为明官窑制品。现藏黄冈市博物馆。
+
 
+
==== 兵器 ====
+
 
+
  铜矛(1件)  战国时期青铜兵器。1994年黄州堵城芦冲砖瓦厂出土。通长22.5厘米,叶长12.5厘米,身宽4.1厘米,骨交口径2.7厘米。矛体较大,两叶较宽长,叶尖圆弧内收,叶面血槽较深。圆中空,直透前锋。骨交上一桥形穿鼻,矛身双面铸饰两个蝉形纹,骨交上一饰“王”字形纹。现藏黄州区博物馆。
+
 
+
  铜戟(1件)  战国时期青铜兵器。1994年黄州堵城芦冲砖瓦厂出土。通长33.7厘米,援长19.7厘米,胡长9.9厘米,内长13.8厘米。单戈无刺。戈体瘦长,狭援长略下弧,凸脊有棱,锋锐利,胡较长,胡下方角窄长,内之末端作锋刺状,内下缘呈凹弧形刃。栏侧三穿,内上一穿。现藏黄州区博物馆。
+
 
+
  铜戈(1件)  战国时期青铜兵器。1994年黄州堵城芦冲砖瓦厂出土。通长19.2厘米,内长7.4厘米。援、内宽实,援略上扬,纯锋、隆脊无棱线;胡较短,栏侧四穿,内上一穿。现藏黄州区博物馆。
+
 
+
==== 碑帖 ====
+
 
+
  毕昇墓碑  宋代。1990年在英山县草盘地五桂村发现。碑为变质岩麻灰石凿成,竖梯式圆头式,高113厘米,上宽65、下宽70厘米。周边刻饰连枝云纹。上部刻饰宝珠顶华盖,下部为火焰纹雕饰,中间阳刻两行并列“故先考毕昇神主、故先妣李氏妙音”,下共一“墓”字。华盖两旁分别镌刻日月一轮,刻“日”、“月”2字,左刻“孝子毕嘉、毕文、毕成、毕荣;孙男毕文显、毕文斌、毕文忠”;右刻“皇祐四年二月初七日”。“皇祐”2字漫漶,经专家确认。碑存英山县博物馆。
+
 
+
  李椿墓碑  宋代。青灰石质。1958年黄冈城郊发现。残高112厘米,宽90厘米。
+
碑额上刻篆书“宋故武略大夫总管制议李公之铭”。碑文楷书直排32行,满行35字,共1119字。记载李椿生卒年月及生平事迹,还涉及当时战争和社会情况。现藏黄冈市博物馆。
+
 
+
  侯仲脩夫妇墓碑  宋代。1985年浠水县清泉镇云路口村出土。侯碑高145.5厘米,宽75.1厘米。碑首篆书“宋隐居侯君墓志铭”。志铭楷书,志文828字,铭文64字,共943字,为州、县官撰书;其夫人碑高144厘米,宽76.5厘米。碑首篆书“宋故施夫人墓志铭”。志铭略带行楷。志文459字,铭文48字,共575字,亦为州、县官撰书。碑文主要记载生平及其子侯琪、侯瑜“皆举进士”。现藏浠水县博物馆。
+
 
+
  汉鲁相韩敕造孔庙礼器碑帖  又称韩明府孔子庙碑帖。明代拓本,纸质,剪接装裱成经折式册页,共19页,约540字。首尾用樟木板夹封,封面题签脱落。末页有杨守敬手跋,加盖签章。保存完好,是研究汉隶的珍贵资料。原系浠水人熊筱磻收藏,共和国成立后由政府征集,现藏浠水县博物馆。
+
 
+
  汉酸枣令刘熊碑帖  又称刘孟阳碑帖。明代拓本,纸质。剪接后装裱成经折式册页,共13页,约350余字。首尾用樟木板夹封,封面题签《明拓汉刘熊碑》。原为浠水人熊筱磻收藏,共和国成立后由政府征集,现藏浠水县博物馆。
+
 
+
==== 其它用品 ====
+
 
+
  石枕  新石器时代日用品,1985年黄冈螺蛳山9号墓出土。长18厘米,宽16厘米,厚4~5厘米。黄沙石,质疏松。近长方形,不甚规整。四周和上部枕面经打制加工,枕面有刻划沟槽。出土时枕面有人头骨。现藏黄冈市博物馆。
+
 
+
  铜车辔(2件)  战国时期青铜车附件。1993年黄州禹王办事处办公楼工地出土。高6.7厘米,轴径3厘米,辖长5.5厘米。身作圆筒形,中部起三道凸棱,轴端有一周圆折沿,凸棱与折沿间设一个对应的长方形辖孔,辖栓作扁长形,辖帽作人面状。现藏黄州区博物馆。
+
 
+
  铁带勾(1件)  战国时期服饰用品。1994年黄州堵城芦冲砖瓦厂出土。通长21.8厘米,宽1~2.5厘米,厚0.3厘米。弧带状,鸟首状勾头,圆弧尾。近尾部背面有一凸圆扣钮,正面用金丝、金片镶嵌,三角、花瓣卷云纹。造型精美,工艺精湛。现藏黄冈市博物馆。
+
 
+
  铜印章  汉代印章。1986年蕲春县鱼敢鱼咀汉墓出土。通高1.2厘米,印身边长1.5厘米。印身正方形,印文四字,阳刻“史荣”二字,阴刻“之印”二字,印钮为龟钮衔环。现藏黄冈市博物馆。
+
 
+
  石砚  汉代文具。1986年蕲春县鱼敢鱼咀东汉墓出土。通高9.4厘米,直径17.6厘米。青石制,圆形带盖三足砚,由砚身、砚盖及砚石三部分组成,砚身与足为整石凿成,身为圆饼形,面上中间起一层圆形台面,台面高0.3厘米,直径15.6厘米,平底,底面阴刻三组叶脉纹,三足呈扁柱状,对称置于底部边沿;盖身与钮为整石雕成,盖身弧顶圆形,盖口起高0.5厘米,宽1厘米的凸沿,盖里内凹,中间凿一圆窝以纳砚石,凹窝周围阴刻一正方形,正方形两边外侧各刻一字,合为“五铢”二字,盖底整体构图形似“五铢”钱,盖顶浮雕一鸟钮,鸟呈伏卧状,头枕于双翼间,双翼丰满,两腿外张,盖直径同于砚台直径。造型精美。现藏黄冈市博物馆。
+
 
+
  铜九枝十盏华灯  汉代日用品。1974年黄冈禹王城出土。通高55厘米,展径56厘米,盏径7.8厘米。华灯由座、柱、枝、盏四部分组成,相互间由榫卯扦合成一体,可以置上卸下。座由三条盘龙颈尾相连环绕,十二爪着地,长颈向内昂伸,三张龙口共衔立柱底端,立柱上细下粗,立柱上有三层扦口,由上至下分别为二、三、四,九枝九扦作“S”形外伸,枝端作坎轴与盏底套筒连接,盏盘为圆形,直口,平底,底有炬芯,盏沿一侧有长颈龙头外伸,对称部有一缕孔阔叶作执,盏底外侧有三矮足,除此九盏外顶端一盏有三矮足而无饰。现藏黄冈市博物馆。
+
 
+
==== 近现代文物 ====
+
 
+
  统军万户之印 元末徐寿辉军印,1981年黄梅县停前水码潘家村凤凰地出土。铜质,重1172.5克。内方外圆,直径11.7厘米,厚1厘米,侧扁形覆斗杻,通高7.5厘米。印文为九叠篆文“统军万户之印”,印背面纽左侧刻铸楷书“统军万户之印”,右侧刻铸“中书礼部造,太平二年  月  日”字样。现藏黄梅县博物馆。
+
 
+
  太平天国建蕲水新城门石碑  清咸丰五年(1855年)十一月,太平军在蕲水县云路口筑新城,城门上石碑,麻石,长143厘米,宽75厘米。正面镌“潮阳门”3字,字高38厘米。“阳”字上端有“诰□□”3小字。右边一行小字为“东殿右柒拾贰承宣元勋加二等陆宽平奉”,左边一行小字为“太平天国乙荣伍年十一月吉日督理建造”。现藏浠水县博物馆。
+
太平天国铁炮  清咸丰年间太平军驻黄梅县小池所用。共和国成立后在小池搜集,现藏黄梅县博物馆。太平军在黄州监造铁炮,正面铸有“太平天国辛酉拾壹年黄州郡监造”铭文。现藏湖北省博物馆。
+
 
+
  太平天国告示  太平天国甲寅四年(1854年)告示石碑拓片,长71.8厘米,宽40.5厘米,边饰花纹。楷书,直排17行,满行47字,字径1.3厘米,可识之字293字,部分残损。主要内容涉及交通、运输、经济和贸易等。征集所得,现藏浠水县博物馆。
+
 
+
==== 革命文物 ====
+
 
+
  鄂军政府起义纪念章  为纪念辛亥革命湖北军政府发行的纪念章。纪念章的正面为“中华民国鄂军政府起义纪念”、反面为“黄帝纪元四千六百有九年八月十九日”。纪念章直径4.6厘米。现藏黄冈市博物馆。
+
 
+
  《共产党宣言》  黄安张行静于1923年在武汉中学学习时读物,1925年毕业带回黄安。1920年版,封面印有马克思半身像,上方印有“社会主义研究小丛书(第一种),共产党宣言,马克斯安格尔斯合著,陈望道翻译”4行文字。书中有张行静所作的批注。张牺牲后由其弟保存,共和国成立后献给红安县革命博物馆收藏。
+
 
+
  《湖北全省农民第一次代表大会宣传大纲》  麻城县蔡济璜等参加1927年3月4日在武昌召开的湖北省农民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毛泽东为大会主席,会议通过有关县政、武装民兵、农民组织等25个决议案,颁发《湖北全省农民第一次代表大会宣传大纲》,会后带回麻城。大纲系中国国民党湖北省执行委员会宣传部编印,长77厘米,宽27厘米,竖排铅印,共6大条41小条,3100余字。现藏麻城市革命博物馆。
+
 
+
  湖北省第一次农民代表大会纪念章  1927年湖北省第一次农民大会制发,铜质,三角形,铸有“纪念章”3字,下方饰青天白日旗,旗中心铸一“农”字,背面铸有“湖北省农民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并铸有编号“327”。此章是浠水县张翼南烈士遗物,其妻保存,1980年献浠水县博物馆收藏。
+
 
+
  黄冈县农民协会信用合作社流通券  1927年黄冈县农民协会发行的货币。1927年黄冈农民协会在进行政治斗争的同时,在经济、金融战线也与土豪劣绅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合作社的流通券就是这种情况下的产物。当时发行的有银元券、铜元券,该券为铜元“壹串”的一种。现藏黄冈市博物馆。
+
 
+
  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七军木刻标语  工农革命军第七军1928年在麻城县林店大树上刻下的宣传标语,长120厘米,宽50厘米,中间刻楷书四行,右起第一行能辩认的有“护中”2字,第二行“从暴动中学习革命常识”和第三行“从暴动中学习斗(争)”,第四行仅见“中实”2字。大树伐倒后保存下来,1958年征集,现藏麻城市革命博物馆。
+
 
+
  红四军第九次党代会决议油印件  1929年12月毛泽东同志为红四军第九次党的代表大会写的决议。《毛泽东选集》将其改为《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选集中作了很大的增减。这篇油印件基本保持了原稿的内容。油印件长20.5厘米,宽14厘米。现藏黄冈市博物馆。
+
 
+
  红一军政治部告滕家堡群众书  1930年12月鄂豫皖根据地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政治部印发的传单。1930年罗田滕家堡地区的群众受土豪劣绅的欺骗宣传,受敌军的强迫驱使,帮助敌人进攻苏区,造成赤、白区群众对立。红一军为唤醒受蒙蔽的群众觉悟,印发这种传单。传单长32厘米,宽32厘米。现藏黄冈市博物馆。
+
 
+
  红十五军袖章  1930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五军战士范金和使用过的袖章。1930年红十五军在黄梅考田村成立时分发,袖章上有“红军十五军”、“范金和”字样,五角星的中间有斧头和镢头。袖章宽23厘米。现藏黄冈市博物馆内。
+
列宁小学课本  鄂豫皖苏区小学使用课本,纸质,长20厘米,宽12厘米。红安县革命博物馆收藏有多种版本的列宁小学课本。
+
 
+
  《庆祝红四军胜利宣言》  1931年春夏,红四军反“围剿”取得多次胜利,5月16日,中共黄安县委、县苏维埃政府、县总工会联合印发庆祝宣言,白纸油印。红安县典明乡万家畈明佑华保存至1958年献给红安县革命博物馆收藏。
+
 
+
  董必武手书信笺  1937年,董必武在八路军武汉办事处写给程致远的信,文曰:“致远兄鉴:日昨读尊处训练队员材料事,特介绍桂涛声兄前来候教,希予接洽为盼。桂君系一有名作家,新刊物中多见其著作。如蒙竭诚相与,当于兄等工作裨益不少也。手此即颂大安。弟董必武十一月十八日”。纸质,长30厘米,宽21厘米,直行行书。1982年程致远之子献出,现藏浠水县博物馆。
+
  
 
== 教育 ==
 
== 教育 ==

2013年11月20日 (三) 03:44的版本

东坡赤壁
大别山风光
麻城杜鹃花
五祖寺雪景,五祖寺位于湖北省黄梅县,禅宗五祖弘忍于唐永微五年(654年)创建

  黄冈市汉语拼音:Huanggang Shi;英语:Huanggang),中华人民共和国湖北省所辖的一个地级市,位于湖北省东部、大别山南麓、长江中游北岸。地处东经114°24′-116°07′,北纬29°45′-31°40′之间。东邻安徽省六安安庆,南与江西省九江市、本省鄂州市黄石市隔江相望,西连武汉市孝感市,北接河南省信阳市。面积17,446平方千米。常住人口为6,162,072人(2010年)。辖1个市辖区、7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和1个县级龙感湖农场。

  黄冈地势北高南低。北部和东部为大别低山丘陵,海拔多在500-800米,东北部的天堂寨,海拔1729米,为大别山主峰;中部为海拔100-250米的丘陵岗地;南部为长江冲积平原,多湖泊,地面高程多在20-40米。河流主要有巴河佛河新河等,均自北向南注入长江。湖泊主要有龙感湖太白湖武山湖赤东湖赤西湖策湖等。年均气温16.3-18.2℃,年均降水量1200毫米以上。

  黄冈有2000多年的建置历史,是中国历史上的文化名城,孕育了中国佛教禅宗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宋代活字印刷术发明人毕昇明代医圣李时珍,现代地质科学巨人李四光,爱国诗人学者闻一多,国学大师黄侃,哲学家熊十力,文学评论家胡风,《资本论》中译者王亚南等一大批科学文化巨匠,为中华民族乃至世界历史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黄冈是中共早期建党活动的重要驻地和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中心,组建了红十五军、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等革命武装力量,发生了“黄麻起义”、新四军中原突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等重大革命史事件。为缔造中华人民共和国,先后有44万黄冈儿女英勇捐躯,其中5.3万人被追认为革命烈士。在这里,诞生了董必武陈潭秋包惠僧三名中共一大代表,董必武、李先念两位国家主席,林彪王树声韩先楚陈再道陈锡联秦基伟等200多名开国将帅。

  黄冈位于楚头吴尾和鄂豫皖赣四省交界,与省会武汉山水相连,是武汉城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境内依傍一条黄金水道(长江),紧邻两座机场(武汉天河国际机场、九江机场),贯通四条铁路(京九铁路、合九铁路、京广联接线、沪汉蓉快速铁路),飞架六座长江大桥(鄂黄大桥、黄石大桥、九江大桥、鄂东大桥以及建设中的黄冈长江大桥和九江二桥),纵横六条高速公路(沪蓉高速、黄小高速、麻武高速、武英高速、大广北高速以及建设中的麻竹高速),具有“承东启西、纵贯南北、得中独厚、通江达海”的区位优势。

  改革开放尤其是1996年撤地建市以来,黄冈全市经济社会长足发展。工业初步形成食品饮料、医药化工、纺织服装、建筑建材、机械电子等五大支柱产业,吸引了北京汇源、内蒙古伊利、浙江奥康、香港稳健等大批知名企业落户。农业建成全国重要的优质粮油基地,蚕茧、板栗、茯苓、花生、油菜、淡水珍珠等农产品产量居湖北之冠。市区城市功能不断增强,城乡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精神文明和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黄冈市邮编:438000 代码:421100 区号:0713

行政区划、人口、民族、宗教

黄冈市行政区划

  黄冈市 辖1个市辖区:黄州区,7个县:团风县 红安县 罗田县 英山县 浠水县 蕲春县 黄梅县,代管2个县级市:麻城市 武穴市,设有1个县级管理区:龙感湖管理区。市政府驻黄州区七一路

  黄州区 全区辖4个街道、3个镇、1个乡

   赤壁街道 东湖街道 禹王街道 南湖街道 堵城镇 路口镇 陈策楼镇 陶店乡

  团风县 全县辖8个镇、2个乡:

   团风镇 方高坪镇 淋山河镇 回龙山镇 马曹庙镇 上巴河镇 总路嘴镇 但店镇 贾庙乡 杜皮乡

  红安县 全县辖10个镇、1个乡:

   城关镇 七里坪镇 华家河镇 二程镇 上新集镇 高桥镇 觅儿寺镇 八里湾镇 太平桥镇 永佳河镇 杏花乡  境内有:火连畈茶场

  罗田县 全县辖7个镇、5个乡:

   凤山镇 骆驼坳镇 大河岸镇 九资河镇 胜利镇 河铺镇 三里畈镇 白莲河乡 匡河乡 白庙河乡 平湖乡 大崎乡 

   境内有:千基坪林场、青苔关林场、薄刀峰林场、黄狮寨林场

  英山县 全县辖8个镇、3个乡:

   温泉镇 南河镇 红山镇 金家铺镇 石头嘴镇 草盘地镇 雷家店镇 杨柳湾镇 方家嘴乡 孔家坊乡 陶家河乡

  浠水县 全县辖12个镇、1个乡:

   清泉镇 竹瓦镇 巴河镇 汪岗镇 团陂镇 关口镇 蔡河镇 白莲镇 洗马镇 丁司垱镇 散花镇 兰溪镇 绿杨乡

  蕲春县 全县辖13个镇、1个乡:

   漕河镇 赤东镇 蕲州镇 管窑镇 横车镇 彭思镇 株林镇 刘河镇 狮子镇 青石镇 张塝镇 檀林镇 大同镇 向桥乡  境内有:八里湖农场

  黄梅县 全县辖12个镇、4个乡:

   黄梅镇 小池镇 孔垄镇 下新镇 大河镇 停前镇 五祖镇 濯港镇 蔡山镇 新开镇 独山镇 分路镇 杉木乡 柳林乡 苦竹乡 刘佐乡

   境内有:挪步园管理处、龙感湖管理处

  麻城市 辖3个街道、15个镇、1个乡:

   龙池桥街道 鼓楼街道 南湖街道 中馆驿镇 宋埠镇 歧亭镇 白果镇 夫子河镇 阎家河镇 盐田河镇 张家畈镇 木子店镇 三河口镇 黄土岗镇

   福田河镇 乘马岗镇 顺河集镇 龟山镇 铁门岗乡  境内有:狮子峰林场

  武穴市 全市辖4个街道、8个镇:

   武穴街道 刊江街道 田镇街道 万丈湖街道 梅川镇 余川镇 花桥镇 石佛寺镇 大金镇 四望镇 大法寺镇 龙坪镇

人口

  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2010年11月1日零时,黄冈全市户籍人口为7,442,450人(含户口待定的人),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户籍人口7256674人。

  常住人口 2010年11月1日零时,全市常住人口为6,162,072人。常住人口包括,居住在本乡镇街道,户口在本乡镇街道或户口待定的人;居住在本乡镇街道,户口在外乡镇街道,离开户口所在的乡镇街道半年以上的人;户口在本乡镇街道,外出不满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学习的人。

  家庭户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共有家庭户1770427户,家庭户人口为5765901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26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74人减少了0.48人。

  性别构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为3178877人,占总人口的51.59%;女性为2983195人,占总人口的48.41%。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11.57下降为106.56。

  全市常住人口地区分布:

  黄州区 366,769人   团风县 338,613人   红安县 602,156人

  麻城市 849,092人   罗田县 544,650人   英山县 357,296人

  浠水县 872,650    蕲春县 727,821人   武穴市 644,219人

  黄梅县 858,806人   龙感湖 32,432人

民族

  黄冈市民族以汉族为主,散居有回、壮、满、土家、蒙古、苗、藏等38个少数民族。

宗教

  黄冈是中国禅文化的发祥地,宗教历史悠久,宗教文化底蕴深厚。目前,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五教俱全,共有宗教团体20个,甲类宗教活动场所349处,乙类宗教活动场所164处,其中佛教场所351处,道教场所147处,有宗教教职人员2000余人,信教群众40多万。

历史

  黄冈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旧石器时代,本区域即有人类居住。夏商时代,即有行政建置。秦汉之际,为郡国之属。自东晋以后,形成大体完整的郡州。隋唐五代直至明初,黄冈基本处于黄州、蕲州两郡(府、路)并治状况。明代以后,蕲州归属黄州府管辖,黄州成为本区域唯一的政治中心。从东晋咸和四年(公元329年)在本域建置西阳郡起,黄冈作为省县之间的一级行政区,己有1670余年的历史。

东晋以前本域的属地和建置

  夏商时代,禹“封皋陶之后于英、六”《史记•夏本纪》),本地域即为皋陶后人的封地(英六即英山、六安一带)。春秋战国时,本地属楚国。秦统一六国推行郡县制,本地先分属南郡和九江郡,后属衡山郡。楚汉之际,楚项羽以衡山郡立衡山国,国都邾城(今黄州禹王城)。汉高祖四年 (公元前203年),恢复为衡山郡,属淮南国。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分衡山郡及南郡共十四县置江夏郡,驻西陵 (今新洲县城附近),本域黄州、蕲春等地属江夏郡,黄梅、武穴等地属庐江郡。东汉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年)立蕲春侯国,传三世,复为蕲春县。建安十三年(公元 208年),分江夏郡置蕲春郡,驻地蕲春,辖今蕲春、黄梅、黄州等地。三国时,本地域分属魏弋阳郡和吴蕲春郡。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撤销蕲春郡,辖地划入武昌郡,第二年,寻阳(今黄梅)县划属庐江郡,西陵、邾县、蕲春县改属弋阳郡。永嘉三年(公元306年),晋惠帝恢复司马 西阳王爵位,先后将西陵、邾、蕲春等县划属西阳国(都址系今河南光山)。

东晋至中华民国本域建置

  晋朝永嘉年间发生内乱,北方人渡淮南移。咸和四年(公元329年),西阳国司马 获罪被诛,西阳国改置为西阳郡,郡址在邾城附近,辖西阳、邾、西陵、蕲春等县。咸康四年 (公元338年),在邾县侨置豫州,五年,豫州侨迁芜湖,西阳郡沿属豫州。孝武帝太元三年 (公元378年), 在九江王英布旧城置南新蔡郡 (今黄梅西南),辖蕲阳 (即蕲春更名)及侨置4县,属南豫州,本区域始为两郡并治。

  南北朝时武装割据,域内建置更迭频繁。南朝宋分西阳郡置建宁左郡 (今麻城西南)。孝武帝孝建元年(公元454年),西阳郡划属郢州,大明八年(公元464年)南新蔡郡改属江州。南朝齐时,建元二年(公元480年)又置齐安郡,驻齐安 (麻城西南),置安蛮左郡,驻木兰 (今红安西南),永明四年(公元486年),又置齐昌郡,驻齐昌(今蕲春)。南朝梁时,西阳郡仍属郢州,并分西阳县置信安县。又在蒙笼城(今麻城东北)置定州,在白沙关城 (今麻城西北)置沙州,在大活关 (今大悟东)置湘州,在鹿城关 (今红安)署北江州。北朝占领江北时沿袭南朝旧制,北齐天保年间,曾在域内置巴州 (今黄州地)、衡州 (今麻城地)、罗州 (今蕲春地)等,北周废巴州置弋州,改罗州为蕲州,置永宁县 (今武穴市),并将置于黄城镇 (今黄陂东)的南司州改名为黄州。

  隋朝统一全国,撤销原置州郡,实行州县两级制。开皇五年 (公元585年),移置黄州于衡州,分设黄州、蕲州总管府,本域分属两府。开皇九年 (公元589年)改两府为两州,将永兴改为新蔡县,永宁并入齐昌县,西阳并入南安县,在义城置罗田县。开皇十八年 (公元598年)改南安为黄冈、齐昌为蕲春、新蔡为黄梅、梁安为木兰、信安为麻城县。大业三年 (公元 607年),又将两州改为两郡,黄州改为永安郡,治所移驻黄冈(今新洲属地),辖黄冈、黄陂、木兰、麻城4县;蕲州改为蕲春郡,治所驻蕲春,辖蕲春、浠水、蕲水、黄梅、罗田5县。本区域仍为两郡并治。

  唐朝武德三年 (公元620年)永安郡改为黄州,且置总管府 (武德七年改为都督府)辖黄冈、堡城 (由黄冈分置)、阳城(由麻城分置)。武德四年 (公元621年), 改蕲春郡为蕲州,辖蕲春(含蕲水)、兰溪(由浠水更名,含罗田)、永宁(由蕲春分置)县。并在麻城置亭州;在黄陂复置南司州;在黄梅置南晋州。武德八年(公元625年),撤销南晋州、亭州、南司州,属地分属黄州、蕲州。贞观元年 (公元627年),撤销都督府,天宝元年(公元724年) 改黄州为齐安郡,蕲州为蕲春郡,两郡并治。乾元元年 (公元758年),复改两郡为两州,均属淮南道。时黄州仍驻黄冈,辖黄冈、黄陂、麻城3县;蕲州驻蕲春,辖蕲春、蕲水、广济、黄梅4县。两州并治。中和五年(公元885年),黄州治所迁今驻地长江边。五代时,黄蕲二州先后属杨吴、南唐和后周,其州县隶属仍沿袭后朝旧制。

  宋朝仍为黄州、蕲州共治,先属淮南路,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属淮南西路。元祐八年(公元1093年)曾分蕲水县置罗田县,后废。景定三年(公元1262年),蕲州治所迁至今蕲州,辖蕲春、蕲水、广济、黄梅4县。咸淳六年 (公元1270年),分蕲水县置英山县。黄州辖黄冈,黄陂、麻城3县。后历经元、明、清代,黄、蕲二州治所驻地不变。

  元代改两州为两路,各设总管府,两路并治。至元十二年 (公元1275年)复置罗田县;十五年 (公元1278年)英山划属安徽六安州。至元十八年 (公元1281年)在黄州设黄蕲州宣慰司,辖黄州、蕲州、光州3路。至元二十三年(公元1286年)撤销宣慰司,黄州、蕲州直属湖广行省。二十九年(公元1292年)均改属淮西道,第二年又改属河南江北行省。黄州路辖黄冈、黄陂、麻城3县,蕲州路辖蕲春、蕲水、广济、黄梅、罗田5县。

  明朝洪武元年 (公元1368年),改黄州路、蕲州路为黄州府、蕲州府,两府并治,同属湖广行省,并在黄州修筑城池。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降蕲州府为州,撤销蕲春县,政归蕲州直理,蕲州仍辖其他各县,与黄州府同属湖广布政司,不久改属河南。洪武十一年 (公元1378年),蕲州仅代辖广济、黄梅两县,属黄州府管辖,自此以后蕲州与黄州合二为一。洪武二十四年 (公元1391年),黄州府仍划属湖广布政司。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置 黄安县。到此,黄州府辖有黄冈、麻城、黄陂、黄安、蕲水、罗田、广济、黄梅8县和蕲州。

  清代基本沿袭明制。康熙三年 (公元1664年)蕲州不再辖县,黄州府属湖北布政司,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黄陂县划属汉阳府,黄州府辖黄冈、黄安、麻城、罗田、蕲水、广济、黄梅7县和蕲州(此即所谓 黄州八属 )。

  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废黄州府,改蕲州为蕲春县。各县属湖北省武汉黄德道 (后又改名为鄂东道、江汉道),十五年 (公元1926年)废道,各县直属湖北省政府。二十一年 (公元1932年),本域划为省三、四行政督察区,各设专署,为湖北省政府辅助机关。三专署驻蕲州,辖蕲春、广济、黄梅、蕲水、罗田和本年从安徽划入的英山县;四专署驻黄安,辖黄安、黄冈、麻城和划入的黄陂县,又于第二年初分置礼山县,亦属四专署管辖。二十二年 (公元1935年)六月,改蕲水县为浠水县。二十五年 (公元1936年)三月,第三、四行政督察区在蕲州合并为第二行政督察区,第二年元月治所迁黄州。抗日战争时期,民国二十九年 (公元1940年)元月,第二行政区署在黄冈县北部的黄土岭改组为鄂东行署,代行省政府职权,并先后增辖孝感县和第三行政区。三十四年(公元1945年)抗战胜利,鄂东行署迁回黄州,恢复为湖北省第二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革命根据地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建制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本域1922年开始建立党组织,1927年黄麻暴动,成立黄安县农民政府,1931年,红四方面军攻克黄安,改黄安县为红安县。相继成立红安、麻城、黄冈、蕲春、广济、黄梅等县苏维埃政府。抗战时期,1941年成立黄冈(中心)县抗日民主政府及豫鄂边区行政公署鄂东办事处,后改为鄂东行政专员公署。 1943年成立长江行政专员公署。解放战争时期,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成立鄂豫行署第四、五专署,各县也先后成立人民民主政府。四专署辖黄冈、新洲、麻西、麻东、浠水、罗田等县,五专署辖蕲南、蕲北、广济、黄梅、英山等县。1949年3月至5月中旬,本域各县相继解放。5月初,第四、五专署在浠水合并为黄冈行政区专员公署,6月更名为黄冈区行政公署,7月迁黄州。辖黄冈、麻城 (麻东、麻西合并)、罗田、英山、浠水、蕲春(蕲南、蕲北合并)、广济、黄梅8县。黄冈县治所驻团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1年5月,黄冈区行政公署更名为黄冈区专员公署,为湖北省人民政府派出机构。6月,分黄冈县置新洲县。1952年6月,大冶、阳新、鄂城、黄安4县划归黄冈专署管辖。8月,分置兵堡县,9月更名为胜利县,黄安县复名为红安县。1955年5月,专署更名为黄冈专员公署,8月,撤销胜利县,10月,黄冈县驻地由团风迁黄州。1959年元月,大冶划属黄石市,1965年9月,鄂城、阳新两县划属咸宁专区。“文化大革命”期间,以黄冈专区抓革命促生产指挥部作为专区领导机关。1968年元月,成立黄冈地区革命委员会,1978年11月撤销,设黄冈地区行政公署,为省政府派出机构。1979年12月,鄂城县划归黄冈地区,并建置鄂城市,亦驻鄂城。1983年10月,划鄂城县、市及黄冈县的黄州镇,建地区级鄂州市,直属省政府管辖,同时,划新洲县属武汉市。 1986年7月撤销麻城县,设麻城市。1987年5月,撤销鄂州市黄州区,恢复为黄州镇,复归黄冈县。12月,撤销广济县,设武穴市。1990年12月,撤销黄冈县,设黄州市。黄冈地区行署辖黄州、麻城、武穴 3市和红安、罗田、英山、浠水、蕲春、黄梅6县。1995年12月23日国务院批准,撤销黄冈地区和黄州市,设立地级黄冈市,治所驻黄州。并建置团风县和黄州区。

地理

  黄冈市位于湖北省东部、大别山南麓、长江中游北岸。地理方位为:东经114°25´至116°8´、北纬29°45´至31°35 。北接河南、东连安徽、南与鄂州、黄石、九江隔江相望。黄冈市党、政、军机关驻地黄州,是中外闻名的文化古城,西距省会武昌78公里。

  全市国土面积17446平方公里,占湖北省总面积 9.4%。全市总面积中平原占 12.2%,岗地占10.3%,丘陵占43.3%,山地占34.2%。东西最长距离为168公里,南北最宽跨度为208公里。

  本市自北向南逐渐倾斜、东北部与豫皖交界为大别山脉,主脊呈西北—东南走向,有海拔1000米以上山峰96座。位于罗田、英山的天堂寨主峰海拔 1729米,为全市最高点。中部为丘陵区,海拔多在300米以下,高低起伏,谷宽丘广、冲、垅、塝、畈交错。南部为狭长的平原湖区,海拔高度在10-30米之间,河港、湖泊交织,500亩以上湖泊38个。发源于大别山脉的举水、倒水、巴水、浠水、蕲水和华阳河六大水系,均自北向南流经市域汇入长江。长江流经本市215.5公里,素有 “黄金水道”之称。

气候

  黄冈市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江淮小气候区。四季光热界线分明。2009年度全市年平均气温偏高,夏季高温日数明显偏多,年降水量偏少,年日照时数基本正常。梅雨期出现局地暴雨洪涝,夏秋有阶段性伏旱、秋旱,农业气候角度分析总体属正常偏好年景。

  2009年全市日照时数为1772 -2070小时,英山最多,红安最少,与常年比较,除英山县偏多1成外,其它各地接近常年平均值。全市年降水量882-1397毫米,年降水量的最小值出现在红安。除浠水县与常年持平外,其它各地比常年偏少1-2成。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冬季偏多,春、夏、秋三季偏少。梅雨期雨量除黄梅、武穴、麻城正常偏多外,其它各地偏少。

  2009年,全市平均气温16.6~18.0℃。北部以红安县最低,中部以浠水最高。比历年同期平均偏高0.4~1.1℃。年极端最高气温以蕲春的40.0℃为最高,出现在7月18日;年极端最低气温以红安的-7.4℃为最低,出现在1月13日。全市年日照时数1772-2070小时。英山最多,红安最少,与常年比较,除英山偏多1成外,其它县市区接近常年。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2009年全市耕地总资源353.94千公顷,其中常用耕地面积333.62千公顷,临时性耕地面积20.32千公顷;常用耕地面积中水田面积253.37千公顷,旱地面积80.25千公顷,2009年人均耕地面积0.92亩。

水利资源

  截止2009年底,全市水资源总量为111.08亿立方米,水能资源蕴藏量46.4万千瓦,其中可开发的水能资源34.8万千瓦,年发电量9.6亿度。长江过境容水量7200亿立方米,可供沿江利用。全市有大中小型水库1005座,总库容50.23亿立方米,塘堰34.03万口,蓄水18.05亿立方米。水利工程有效灌溉面积261300公顷。

  地热资源丰富,已发现12处,英山汤河、罗田三里畈、蕲春桐梓等处温泉已开发利用。

矿产资源

  黄冈全市已探明矿种73余种,多种矿床点879余处。其中非金属矿60种,主要有石灰窑、白云岩、花岗岩等。磷矿石储量1698.5万吨,主要分布黄梅、武穴。红安萤石矿储量在78.5万吨以上。蕲春等地的硅石矿含硅量达90%-99.9%以上,是全国工业指标中的典型矿度,潜在储量在5000万吨以上。花岗岩、大理岩遍布黄梅、蕲春、麻城、团风、浠水,分布面积大约1000平方公里。巴水、浠水、蕲水、倒水、举水5条河流是长江中下游最大的黄砂基地,资源储量在10亿吨以上。金属矿发现有铁、锰、铬、铜、铅、锌、钒、钛、镉、钼、金、银以及稀有金属铌、钽、锆等矿点。其中铁、金红石、铅、锌的储量较丰富。境内有金矿6处,分布在蕲春、罗田、浠水、团风、武穴、黄梅等县区。巴、浠、蕲等河流中有丰富的铁砂,其中以巴河的质量最好。

物种

  全市林业用地面积71.6千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41%,森林覆盖率达43%,活立木蓄积量2800万立方米。境内生物资源种类极为丰富,大别山地区是目前华中地区保存较为完整的物种资源库。全市境内分布有高等维管束植物1465种,其中蕨类植物82种,种子植物有1383种。珍稀濒危保护植物35种,一级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种:银杏、南方红豆杉;二级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7种:金毛狗、大别山五针松、金钱松、巴山榧树、厚朴、榉树、香果树、楠木、野大豆、秤锤树等;其中大别山地区特有的濒危物种大别山五针松,目前数量不足百株,面临绝迹的危险。

  境内分布有陆生脊椎动物208种,其中兽类41种、鸟类122种,爬行类32种,两栖类动物13种。列入国家一级、二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20余种。国家一级保护的有原麝、豹、白鹳、大鸨等;穿山甲、白冠长尾雉、豺、小灵猫、白额雁、鸢、秃鹫、细痣棘螈、水獭、虎纹蛙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在本市也有广泛分布。

  本市还是全国闻名的“板栗之乡”,“药材之乡”,“甜柿之乡”,罗田的板栗、茯苓,蕲春四宝(蕲龟、蕲蛇、蕲竹、蕲艾),英山的桔梗、麻城“福田白菊”、团风的苦荆茶等特产闻名中外。“人间四月天,麻城看杜鹃”,麻城龟山古杜鹃群落以其面积最大而载入吉尼斯世界记录。

经济

  黄冈经济,改革开放尤其是1995年撤地建市以来,黄冈社会经济得到长足发展。

  农业方面保持并发扬了传统的鱼米之乡的优势,建成全国重要的优质粮油基地,蚕茧、板栗、茯苓、花生、油菜、淡水珍珠等农产品产量居湖北之冠,中草药及淡水养殖业也已形成规模。

  工业方面初步形成食品饮料、医药化工、纺织服装、建筑建材、机械电子等五大支柱产业。并吸引了一批沿海企业到黄冈设立生产基地。

  201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045.11亿元,比上年增长14.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90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406.86亿元,增长20.2%;第三产业增加值348.25亿元,增长15.4%。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28.64∶38.06∶33.3调整为27.75:38.92:33.32。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批发和零售、住宿和餐饮、金融保险、房地产及营利性服务业分别增长14.8%、9.8%、10.9%、11.4%、12.0%和30.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6908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4%。

农林牧渔业

  2011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63.82亿元,增长4.4%。粮食种植面积771.17万亩,同比减少1.33%;棉花种植面积82.47万亩,同比增长0.86%;油料种植面积353.81万亩,同比增长1.74%。

  种植业总产值232.9亿元,增长4.4%。粮食总产量301.14万吨,比上年增产12.3万吨,增长4.26%,其中:小麦17.17万吨,同比增长0.7%;稻谷253.56万吨,增长1.75%;棉花产量8.29万吨,增产1.01万吨,增长13.8%;油料产量51.45万吨,增加2.51万吨,增长5.1%;蔬菜产量261.55万吨,同比增长8.2%;水果10.35万吨,同比增长16.2%。

  全市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总数达到20处,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有12处。2011年共完成造林18.76万亩,成林抚育49.3万亩,育苗1.03万亩,四旁植树1876万株,封山护林380万亩。

  畜牧业总产值161.44亿元,增长8.0%。肉类产量52.53万吨,增产3.66万吨,增长7.5%,其中猪肉产量33.53万吨,增长5.8%;禽蛋产量54.74万吨,增产29.32万吨,增长115.3%;生猪出栏460.53万头,增长5.8%;牛出栏43.69万头,增长18.56%;山羊出栏67.62万只,增长21.2%;家禽出笼4558.65万只,增长2.1%。

  渔业总产值52.43亿元,增长3.5%。水产品产量42.16万吨,增长3.51%,其中:鱼类36.93万吨,增长5.51%。

工业和建筑业

  2011年全口径工业增加值324亿元,增长20.9%,比全省平均水平快2.7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62家,完成工业增加值275.73亿元,当年净增69.1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3.2%。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13.16亿元,增长7.7%;国有企业增加值1.93亿元,增长10.1%;集体企业增加值5.89亿元,增长22.6%;股份合作企业增加值4.60亿元,增长19.8%;股份制企业增加值188.23亿元,增长22.9%;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加值37.35亿元,增长21.7%;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增加值37.81亿元,增长27.8%;轻工业增加值110.73亿元,增长19.4%;重工业增加值164.96亿元,增长25.9%。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94.5%,实现销售收入851.98亿元,增长43.3%;利润总额39.36亿元,增长48.08%;税金总额20.3亿元,比2010年增长15%;总资产已经达到522.4亿元,增长21.3%。

  建筑业单位数196家,比上年减少28家,总产值397.52亿元,净增加104.66亿元,增长35.7%。全年实现增加值82.86亿元,增长17.5%。资质以内建筑企业实现竣工产值286.07亿元,增长20.5%;分别实现利润和税金16.56亿元、12.36亿元。建筑单位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725.2万平方米,其中:招投标承包面积2265.2万平方米,比上年减少10%。建筑单位新开工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926.5万平方米,比上年减少2.7%。

固定资产投资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23.81亿元,增长34.7%,其中,城镇以上项目投资787.76亿元,增长35.5%。按经济类型划分,国有经济投资192.58亿元,降低5%;集体经济投资81.74亿元,增长28.4%;私营经济投资208.34亿元,增长64.1%;其他经济投资55.22亿元,增长42.4%。

  全市投资项目3505个,项目计划总投资1507.8亿元,增长15.3%。在建项目3375个,增长44.8%,其中本年新开工项目2778个,增长44.4%;亿元以上项目176个,投资额213.29亿元,降低1.9%。在全部入库投资项目中,工业投资项目共1284个,比去年同期增加318个,其中制造业项目1072个、采矿业项目103个、电力等能源项目109个;工业新开工项目1000个,比去年同期增加224个。

  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62.25亿元,增长42%。商品房屋施工面积463.81万平方米,增长29.3%,其中新开工面积295.21万平方米,增长36.6%;竣工面积223.94万平方米,增长42.8%;销售面积257.95万平方米,增长51.8%;商品房屋销售额62.3亿元,增加95.3%。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为2415元/平方米,比上年末上升542元/平方米,上涨幅度为28.9%。商品房屋空置面积53.48万平方米,降低32.8%。

国内贸易

  2011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5.75亿元,增长18%。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3.5亿元,同比增长19.1%,占全部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89.1%。其中零售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340.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1.4%,高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3.4个百分点,增速居四大行业之首。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50.25亿元,增长11%。分城乡看,城镇实现零售额376.24亿元,增长17%;农村实现零售额99.5亿元,增长23.7%。

对外经济

  2011年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34346万美元,比上年增加30.1%。其中,出口25563万美元,增加22.1%;进口8783万美元,增加59.5%。新批外资企业11家,比上年下降15%。合同外资金额6760万美元,下降6.2%,实际利用外资2308万美元,下降83.9%。

交通运输、邮电通信和旅游

  2011年全市交通运输邮电业增加值39.15亿元,增长14.8%。公路总里程2.41万公里,桥梁3853座。行政村通畅率100%,行政村通客车率95%。货运量4238万吨,货物周转量94.39亿吨公里,客运量10649万人,旅客周转量76.71亿人公里。

  全市邮电业务总量20.33亿元,其中邮政2.15亿元,电信18.18亿元。全市营业网点149处,信筒信箱302个,邮路总长度3229公里,农村投递路线总长度16899公里,函件246万件,快递32万件,报刊期发数41万份,累计6336万份。

  全市接待游客1016.6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5.57亿元。创建旅游强县1个、旅游名镇1个、旅游名村1个,AAA级景区发展到12家,AAAA级景区达到8家,A级景区总数达到28家,星级宾馆(饭店)36家,其中三星级16家、四星级5家。

财政、金融和保险

  2011年全口径财政收入134.29亿元,增长34.7%。其中,上划中央收入27.47亿元,增长27.3%。地方一般预算收入51.61亿元,增长17.1%;税收收入达到32.33亿元,比2010年净增14.09亿元,税收收入占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达到62.6%,比去年同期提高9.66个百分点,财政收入质量有了突破性的提高。财政支出289.75亿元,增长29.9%。其中,一般预算支出223.47亿元,增长22.1%,比2010年的增幅高1.5个百分点。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4.74亿元,增长37.3%;教育支出44.07亿元,增长26.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3.66亿元,增长20.5%;医疗卫生支出20.58亿元,增长31.4%;环保支出7.14亿元;农林水利事务支出38.91亿元,增长28.3%。

  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1168.24亿元,本外币各项贷款468.27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166.66亿元,增长21.48%,当年新增206.19亿元,同比多增19.29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467.58亿元,增长22.49%;当年新增贷款88.22亿元,同比多增13.23亿元。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实现帐面盈利13.07亿元,比上年同期多盈利3.77亿元,增长40.54%。

  全市商业保险机构实现保费收入37.21亿元,比上年增长7.51%;各项赔付和给付支出7.43亿元,增长61.6%。

黄冈特产

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罗田板栗、罗田甜柿、团风荸荠、巴河莲藕、芝麻湖藕、黄州萝卜、广济佛手山药、蕲春芹菜、蕲艾、九资河茯苓、麻城福白菊、英山桔梗、麻城茶油、红安苕、英山云雾茶、老君眉茶、蕲春珍米、木子店老米酒、武穴酥糖、麻城黑山羊、茅山螃蟹、黄梅青虾、黄梅挑花、团风射干、罗田苍术、罗田金银花、谢河辣椒、武穴竹编、蕲春酸米粉

农副产品、土特产

  :英山云雾茶、英山茶叶、老君眉茶、黄梅禅茶、挪园青峰茶、浠水茉莉花茶、“绿苑”青金片、罗田天堂绞股蓝袋泡茶、龟山岩绿茶

  :罗田板栗、麻城板栗、罗田甜柿、团风荸荠、黄梅荸荠、两路西瓜

  :巴河莲藕、芝麻湖藕、黄梅太白湖藕、浠水蜜汁莲藕(东坡莲藕)、东山白莲、黄州萝卜、广济佛手山药、蕲春芹菜、红安苕、黄梅独山红苕、谢河辣椒、水月庵辣椒、策湖菱角、马坊口大蒜、两路秋芋

  :蕲艾、九资河茯苓、鄂东茯苓、麻城福白菊、团风射干、罗田苍术、罗田金银花、蕲春药材

  :蕲春珍米、蕲春金浪牌珍米、中汇牌系列晶米

  :广济山牧黑土鸡、黄梅白头鹤

  :麻城黑山羊

  :茅山螃蟹、茅山马口螃蟹、黄梅青虾、罗田娃娃鱼

  :木子店老米酒、东山老米酒(麻城老米酒)、武穴酥糖、黄梅卢列粉丝、孔垅梅发兴酱干、麻城银丝空心面、浠水安息香、芝麻湖精制藕粉、春燕皮蛋、蕲春油姜、葛根、大别山花生油、蚕茧

  其他:英山桔梗、麻城茶油、蕲春四宝(蕲蛇、蕲龟、蕲竹、蕲艾)、两路甘蔗、蕲春石英石

工业产品、工艺品

  龟山枸杞酒、罗田楚香酒、糯米堆花酒

  黄梅挑花、武穴竹编、蕲簟

  红安大布

美食、风味小吃

  黄州菜、蕲春酸米粉、黄梅鱼面

  青豆炒鳝片、浠水蟹黄鱼翅、浠水藕粉圆子、浠水蜜汁莲藕(东坡莲藕)、东坡肉、甘蔗东坡肉、东坡豆腐鱼、东坡牛脯、东坡扣肉、红安绿豆丸子、英山灌肠豆腐、黄梅野鸭炒酸菜、红安臭皮子、红安珍珠花菜、团风糍粑鸡汤、蟹黄鮰鱼肚、蟹黄豆腐、蕲春泥鳅钻豆腐、武穴红烧青鱼尾

  豆油皮春卷、红安绿豆粑、团风狗脚、黄州烧梅、麻城肉糕

文化

  由于特定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机缘,中国历史上许多风流人物都曾在黄冈留下行迹,不少重要事件也发生在这里。

  唐代,佛教中国化的重要派别禅宗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均著锡于黄冈之属地,六祖惠能得法于黄梅东山五祖寺。

  理学的奠基者,洛学的创始人程颐,程颢兄弟出生于黄冈属地。苏轼(东坡)在黄州达到其文学创作的最高峰。其中在黄冈赤壁写下千古传诵的两赋(前后赤壁赋),一词(《念奴娇 赤壁怀古》),使黄冈赤壁成为中国文化史上具有独特地位的人文胜地。

  明代,李贽(卓吾)在麻城形成其独具个性的哲学思想,在中国文化思想史上有重要地位。蕲州李时珍,历时27年著成《本草纲目》。

  清代,黄州知府于成龙政绩卓著,居官清苦,百姓拥戴,被康熙帝嘉誉为“天下廉吏第一”。

  20世纪黄冈人文蔚起,名闻全国。其中声名卓著者如,国学大师熊十力、黄侃、汤用彤、闻一多、徐复观;著名文学家,学者陶希圣、胡风、叶君健、秦兆阳;著名科学家李四光、彭桓武、汤佩松;著名经济学家王亚南、张培刚、邢慕寰;逻辑学家、台湾自由主义开山人物殷海光;中国文化学者,汉字基因工程倡导者,电脑与人工智能专家朱邦复等。

  黄冈人民素有革命传统。秦末,楚项羽、英布曾在这里领导广大农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反秦农民斗争。元朝末年,徐寿辉等拥众百万,建立天完国政权。明朝末年,张献忠、李汝才率领农民起义军入境,转战9年。清朝初年,罗田王火鼎、麻城周承谟等聚众抗清,建立“蕲黄四十八寨”,坚持斗争8年。

  辛亥革命爆发,黄冈人民积极响应,黄冈200多人直接参加武昌起义,王汉、张振武、詹大悲、田桐、居正等为辛亥革命作出突出贡献。

  黄冈是中国共产党诞生及早期发展的重要根据地,中共一大的13名代表中,即有董必武,包惠僧,陈潭秋等三人来自黄冈地区。第一次国共内战时期,境内中共地方组织迅速发展,农民运动蓬勃兴起,在全国有重要的影响。土地革命时期,爆发了著名的黄麻起义,建立了红色政权,成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红一军、红十五军、红四军、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七军、红二十八军先后在此组建、重建或改编。抗日战争时期,先后在此组建了抗日游击第五大队、第八大队。解放战争时期,黄冈人民积极支援刘邓大军转战大别山和第二、四野战军渡江战役。

  在20世纪中国从战乱到安定的变革过程中,黄冈人民为国家民族作出了巨大牺牲,40多万黄冈人献出生命,涌现出了一批杰出人物。1955~1965年国家授衔的将帅中,黄冈籍有103人(不包括行政区划变动划出的15人),其中元帅1人,大将1人,上将8人,中将17人,少将76人。红安,麻城等县市是全国著名的将军县。中共中央军委1989年确定的33位军事家中,黄冈就有李先念、王树声、林彪等3人。黄冈还出了两位国家主席:董必武、李先念。

  在国民党方面,则有夏斗寅、陶希圣、万耀煌、朱鼎卿、朱怀冰、徐源泉等高级官员和将领,少将以上军衔者达200多人。

民间戏剧

  黄冈境内流行的地方传统戏剧种类繁多,除了由民间戏剧发展成为省级乃至国家级的剧种黄梅戏、楚剧外,还有汉剧、采茶戏、被窝戏、东腔花鼓戏、文曲戏、赶柳戏、皮影戏等。

  黄梅戏起源于黄梅县多云山区及太白湖畔的田歌、畈腔采茶调,现发展成为全国五大剧种之一,目前黄梅戏是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1995年黄梅县被文化部授予全国“黄梅戏之乡” 的称号。

  东腔戏,俗称“哦嗬腔”,又名“东路花鼓”,清朝时期发源于鄂东的麻城、罗田、英山等县,其声腔高亢,为群众喜闻乐见,广为流传。目前该剧种已被列为第二批国家级保护项目。

曲艺说唱

  评书 它流行沿江几县及红安、麻城城镇。表演者手持惊堂木与宽纸扇、穿长袍、立桌后,绘声绘色地讲述传奇故事。讲到绝处,拍拍惊堂木。

  快板 俗称“打莲花落”。原为叫花子求施舍时说恭维话的形式。五十年代民间艺人吸取山东快书之长,融合而成一种曲艺形式。

  唱渔鼓 始行民国时期,初为单人唱。五十年代改进道具,常三五人化妆上场。表演者胁挟渔鼓,手执云板,边敲边唱,唱腔类似道情。

  坐堂曲子 此为花鼓戏、文曲戏、黄梅戏的前身。坐堂演唱,不化妆,亦不表演。只用锣鼓伴奏,唱情节简单的折子和小段子。

  文词坐唱 此种流行沿江一带。表演者不化妆,一人坐唱,胡琴伴奏。唱词原限《孟姜女》之类,今唱新内容。

  唱“唱本” 它类似弹词。农村识字者在灯下捧着唱本且读且唱,听者边干活边听,是乘凉、消夜的娱乐形式。

  说书 旧称“说善书”(今题材广泛),为乘凉、消夜、祝寿的娱乐形式。它起源于唐代,至今仍为群众喜爱。说唱段子有长有短。短者十来分钟,长者十天半月。原为一艺人一鼓架,今有三五人同时上场的。

歌舞杂耍

  狮子舞 它起源早、流行广,表演形象夸张。表演时,两人驮狮,一人持绣球引导。出场昂首长啸,精神抖擞,奔驰窜跳。蕲、黄、武表演的“文武狮”(一狮温顺、一狮刚烈),浠、罗、英、麻表演的“小狮问世”别有情趣。村民纷纷甩鞭炮烧狮(俗谓越烧越发),舞狮人以不烧狮身为绝技。

  舞龙灯 龙灯是摹拟想象龙制作的。通常用竹木作筋、布匹为衣,长者上百节,短者三五十节,着青、黄、赤、花、乌数色,按须的颜色定“老少”。老龙白须,与他色龙途中相遇,他色龙须避之,否则导致斗殴。龙身腔内,节节置灯。每节一个龙把。青壮年握把擎龙,奋力舞动。所玩花样有“单龙出洞”、“二龙戏珠”、“九龙参鼎”种种。经济条件好的地方玩龙气势亦大。

  花灯 花灯在山区、丘陵及城镇多见,制作愈来愈精致。灯笼旧用蜡烛,今用干电池。主题原有贺春的“故事灯”,庆丰年的“五谷百果灯”,祝太平的“八仙灯”,祈子的“麒麟灯”,求寿的“寿星灯”,今歌颂改革开放的“百花灯”等。形式或方或圆,或宫灯、或转灯、虎面、熊狮、凤凰、白兔等。

  踩高跷 此技盛行沿江数县及红安、麻城,表演者木棒代脚,十数人为一队,各扮生、旦、净、丑、黑头。列队行游,表演斗四门、下单叉、窜高台、八仙过海等套数。或演忠奸相斗的故事,或演新唱新。

  玩竹马 此技流行英、罗、麻东、浠北。马篾骨纸皮、麻鬃麻尾,绑于人胯下,活动自如。群体表演,且舞且歌,跳跃奔驰,形如真马。

  抛绣球 绣球用红绸或彩纸扎成。两男三女主演。一男(丑)蹲地持缀绣球的竹竿。三女(旦)与一男(生),随着竹竿起落依次托球抛之,舞中带唱小调,并有伴舞者多人,各拿彩扇、花巾、灯具,表演踢、碰、抚、跳动作。

  赶柳戏 罗、英称“玩大头”。表演者三人,一和尚,执云拂;一丑角,拿破蒲扇;一村姑(名柳翠),徒手。丑角穿娃娃服,带“大头”,摹拟捉迷藏、扑蝴蝶,相互戏弄,妙趣横生。

  玩蚌壳 蚌蔑作筋,纸糊面,绸缎为唇。美貌少女坐其中,作开合、进退、淌水、渔人戏蚌、蚌咬渔人之状,以博取笑声。

  淌旱船 一称“采莲船”。船身竹蔑绑扎,彩纸糊之。小船三人玩,一少女“坐”,一人淌,一人扶。行之岸上,如行水中。锣鼓伴奏,并唱歌。艄公主唱,随行人和。每段歌词四句,随唱随编。五十年代多用这种形式向劳模、军烈属拜年。

  扇子舞 舞名《扇子花》、《十把扇子》。表现少女游春、喜会情郎的情绪。

  扭秧歌 “土改”时从北方引进。男女合扭,集体群扭。它和打腰鼓一样风行一时。

  打连厢 连厢用三尺长的笛竹,穿孔若干。各串铜钱数枚。系上红绿丝络。由小姑娘或小伙子群体表演,各挥连厢,上下、前后、左右击之。显舞蹈身段,使铜钱的撞击声与歌声相应。原来表演者仅一、二人,多唱逃荒调。今唱词出新,参演人数增多。

  双推车 它流行蕲春、黄梅、武穴。三人表演,推车、引车、坐车各一。凡推车上坡、过沟、越坎、走独木桥,动作夸张而不失真。

  花挑 原流行麻城福田河,今至麻城各地。旦、男丑、女丑三角上场。旦挑花篮,系飘带;男丑反穿棉袄,拿竹板;女丑耳坠红萝卜,执破蒲扇。妇丑走秧步。男丑走薅秧步。且走碎步或踏步,一舞一唱。

民歌小调

  畈调 农民在田间作业时一人领头,大家跟唱。声调婉转高吭而带泥土气味。主要流行罗田东北部的大河岸、白庙河、天堂等地。

  山歌 歌手站在山头上,其声连绵婉转,翻越天坳,回荡山谷。歌词或为一问一答的“报花”;或为边劳动边唱的“十月采茶”。今歌词不固定,歌手可即兴而出。英山歌手多。 灯歌 此为玩灯时配唱曲歌,含采莲船歌、高跷歌、莲厢歌、柳戏歌、竹马歌等。唱做合一,锣鼓伴奏。

  情歌 情歌流行最广。曲调缠绵悱恻,抒情味浓。其词较艳俗。

  风俗歌 它含撒帐词、铺床歌、贺喜贺寿词等。词为顺口溜,较粗俗。

  道士歌 此为哀叹死人的歌曲。常唱的如“散花词”、“唱八仙”、“白鹤词”、“一枕梦黄梁”之类。唱腔凄怆悠扬,情调伤感。

  劳动号子 此含“硪歌”、“榨歌”两种。“硪歌”见到什么唱什么,一人唱,大家和。“榨歌”无词,只出“哎嘿哟”之声。

  新民歌 本世纪二十年代后发展起来的歌曲,内容多为“战歌”、“颂歌”。红安、麻城、英山、黄梅、团风成形的歌曲较多,如《八月桂花遍地开》等。

民间工艺

  黄冈民间工艺历史悠久,种类繁多,独树一帜的传统工艺有挑花、刺绣、扎花、编织、陶艺、竹艺、石刻、木刻、根雕、缠花等。其中最负盛名有黄梅挑花、红安绣活、英山缠花和蕲春管窑陶艺制作技艺。

  黄梅挑花起源于唐宋,发展成熟于明末清初。它以元青布作底,用针将五彩丝线挑制在底布的经线和纬线交叉的网络上,形成色泽绚丽、立体感强的图案,以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瞩目于世,其产品最初为头巾、衣边、门帘、床围等。1938年,黄梅挑花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1954年获波兰“社会主义国家民间工艺美术展览”奖,并用来装饰人民大会堂湖北厅。2008年黄梅县被文化部命名为“黄梅挑花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红安绣活是地道的民间刺绣,历史悠久,始于东汉光武年间,兴于唐,盛于清,集日用与审美于一体,为鄂东地区颇具地域代表性的民间女工技艺。1987年红安绣花鞋垫100件在中国首届艺术节展出;1989年赴香港、澳门、捷克斯洛伐克13个国家和地区展出,展销过程中引起轰动效应。2008年被文化部命名为“红安刺绣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民间美术

  黄冈民间美术继承了渊源久远的楚文化传统,主要有农民画、烫画、剪纸、布贴、麦杆画、火烙画等。

  黄冈农民画在解放前以门神、财神、灶神、中堂等为主,解放后,着力于表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勾画出一幅幅造型别致、情趣雅俗的优秀作品。多幅作品在全国大展大赛中获奖,多幅优秀作品藏于中国美术馆,并先后在台湾、日本等地展出。1988年2月,黄州市(现分为黄州区、团风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

民间文学

  民间文学包含故事、传说、歌谣、谚语等。黄冈流行的民间故事可分为神话传说、名人传说、地名传说、生活故事和笑话等种类,充满传奇和浪漫色彩。黄冈人民还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了许多生动活泼、富于哲理、具有乡土气息的民间歌谣和谚语。20世纪90年代黄冈群艺馆搜集整理出版的《黄冈地区民间故事集》和《黄冈地区谚语集》,记载了大量的民间故事和谚语。

民间建筑工艺

  黄冈民间建筑,滨江原多简易撑架屋,常独门独处;山区、丘陵常共脊连扉,一门数家出入,聚族而居习惯较浓,以封闭式、小庭院式、街房式、木架式、明暗式为主。现保存较完整的民间古建筑有蕲春古民居、红安吴氏祠。蕲春古民居包括庄园、宅第、官署、驿站、书院、寺庙等,有的规模宏大、富丽堂皇、典雅庄重,有的朴素含蓄、意味深长,有的又追求灵活多变、自然野趣的情调。红安吴氏祠,建于1763年,它的显著特色是精巧的各式木刻,如观乐楼围栏上的浮雕《夏日市井图》(武汉三镇图),将武汉三镇刻划得淋漓尽致,黄鹤楼下的繁荣之景如在眼前,是一幅《清明上河图》的再现。

艺术院团

  湖北省黄梅戏剧院 黄梅戏发源、流传于湖北鄂东一带。为“把黄梅戏请回娘家”,经湖北省政府批准,于1989年8月正式成立了湖北省黄梅戏剧院。

  黄梅县黄梅戏剧院 是享有“戏剧之乡”称号的湖北省黄梅县的一所融戏剧创研,演出经营,人才培训为一体的全民综合性专业艺术团体,正式成立于1949年。

  武穴市黄梅戏剧团 成立于1955年,其前身曾为广济县汉剧团、文工团、广曲戏剧团。1989年为响应湖北省委、省政府“把黄梅戏请回娘家”的指示精神改建为黄梅戏剧团。

  罗田县黄梅戏剧团 成立于1952年。

  蕲春县黄梅戏剧团 始建于1958年,六十年代曾荣获过全国“红旗剧团”的称号。

  红安县楚剧团 1956年成立。

节日习俗

  小年 农历(下同)腊月十三、二十四谓之“小年”。从此日起,开始杀年猪、办年货、打豆腐、扯挂面、扫扬尘、洗衣被、操办年事。是日夜,备酒菜、香烛,“送灶神”、“接祖宗回家过年”。人称灶神为“司命菩萨”,俗传它是天宫的使者,对人间体察民情善恶。是夜返回天宫回报,人们设祭送行。祭品中特置糕粑、米糖。用意在以粘灶王爷的嘴和牙,好让他只讲好话不讲坏话。祭毕,揭去灶神的旧纸像,换上新像,又拟联曰:“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从此夜起,灶头上点盏麻油灯至正月十五。接祖宗回家过年的方式,置一桌酒菜,摆酒杯十只,筷子十双,家长斟酒、燃香嘱曰:“某祖、某祖回来过年”。

  春节 又称“大年”。过大年尤其隆重。庆贺之度贫富大殊,但年胜年的希望相同。欢庆方式——吃年饭(也叫“还福”、“吃团圆饭”) 时间一般在腊月二十八至三十日晚。三十早晨吃年饭的人爱“比早”,许多家吃完时天还未亮。还福时家中菜肴,尽其所有。富家过年大鱼大肉,贫家萝卜、豆腐和几块猪肉而已。不管菜肴如何,一家人最好一个不缺。吃前燃放鞭炮、祭供祖人,并关闭大门,吃过再开门。这一天尽说吉利话(如把鸡蛋叫“元宝”,不得说“鬼”、“病”、“大肉”等)。为避免儿童哭闹,尽量满足其要求。且在此之前于门、墙上贴“百无禁忌、万事如意”、“不忌童言”的纸条,有的甚至用鞋底把孩子的嘴揩一下。做年饭的炉灶柴火任其烧完,不能退出,否则有“退财”之忌。

  年饭前后,打扫庭衢,备足食用水,并放鞭封井。此后一两日不担水、不扫垃圾、不泼水室外。此习俗今多有改变。

  贴春联 多数地方有贴春联、门神、年画的风俗。春联贴门柱上,门神贴大门板上。门神摹拟秦叔宝、尉迟恭像。黄梅县至今尤盛行贴春联,被誉为“楹联之乡”。

  守岁 是晚,各家烧炭火或树蔸子火“守岁”。在堂屋里烧旺火、表示生活越来越“红火”。家长给小伢“压岁钱”。大人小孩围在火边,边吃瓜子、花生,边“谈年”。年长者起码要在转点“接到新年”后才上床“纳福”(睡觉)。转点时要放鞭炮、喝肉汤。当家人常守岁到天亮,谓之“年待我一年,我守年一夜”,祈盼“年”保佑新年全家平安。今城镇人看罢“春节大联欢”电视节目,不约而同地放鞭炮焰火迎年,喧闹一阵后“封门”(亦曰“封财门”)歇息,至天亮开门时又放鞭“出行”。

  拜年 正月初一日一般不拜年,早上只在邻里乡亲中串门走动;初二后几天到亲戚朋友家拜年,先至亲后远亲、朋友。旧时一般提“糖包”,今有送烟、酒、糖、糕点,多为晚辈孝敬长辈之意。

  元宵 正月十五元宵节玩花灯、龙灯。民谣曰:“三十火,十五灯,过了十五没洋经(没趣味)”。玩灯很有文气。它从邀灯到扎灯、祭灯、发灯、接灯、窝灯,一一显示村民的聪明才智。玩灯在十三“试灯”,十五“游灯”,十六“落灯”。所到之处皆摆香案、列果品、陈花树,放鞭接送。今城镇举行灯展、灯会和灯谜游戏。

  旧时有“荡十五”习俗,常与赶灯戏并行。十五清晨,人们吃罢元宵,更换衣裳,扶老携幼,慢慢“荡”到戏场。看罢戏再“荡”回,至晚男人给祖先坟台插支蜡烛,曰“送亮”。

  花朝 二月十五,民间说是“百花生日”。农妇采嫩蒿(俗呼“软曲”)舂烂和粉做“软曲粑”,作为节日食品赠送亲友。旧时各地都接戏班闹花朝,有的与二月十九日的“观音会”结合欢庆数天。

  清明 清明是农事节会,又是祭祀上坟节日。清•光绪《黄州府志》载:“清明簪柳、踏青、扫墓。儿童为纸鸢戏(放风筝)……”扫墓之习今仍盛行。人们多在坟上培土,压纸钱。有的作五色纸花于竹竿、“标坟”。机关、厂矿青年及学校师生则祭扫烈士陵园,向革命烈士献花圈,寄托哀思。 清明前日为寒食节,境内有禁烟火一日习。

  端午节 五月初五俗称“小端阳”,五月十五日俗称“大端阳”。境内最重小端阳。是日年轻女婿皆携礼上岳父母家吃饭,俗称“送节”。北部家家皆吃油炸粑;南部兴包粽子、赛划龙船。 过端午节的习俗还有以下几种:一是采艾和昌蒲数枝,扎把挂门上,用以辟瘴气。一为作“香囊”,即用五彩丝线作袋若猫头状,内装蒲艾等药物,给小伢佩戴,为驱蛇、蝎、蜂、蚊、蝇瘟疫五毒。一为“送情”。青年男子买蒲扇、布伞给未婚妻;青年女子编制帽绊、裤带给未婚夫,表示爱情。一为蘸雄黄酒写“毛娘贴”贴墙上避虫。

  半年节 半年“吃新”,全境通行。时间不尽同。浠、罗、英定六月六;蕲、黄、武定六月二日;红、团、麻定六月半或夏至后第三个卯日(六月二十日左右)。“吃新”是以新米炊饭,打鲜鱼、宰鸡鸭为菜,改善生活。同时插几刁谷穗置土地、社庙前以示对上天的回报。农人烹饪早熟果实“品新”,亲人外出赶回“试新”,初嫁女回娘家“分新”,亲友邻里间互相“赠新”,无不郑重其事。

  乞巧 七月七日夜,民间相传牛、女二星例会于鹊桥。沿至民国时,境内尚有富家搭彩楼庭院,贫家设茶果案于月下。年轻女子拜祭牛女,乃就月光引线穿针,名曰“乞巧”。若顺利通过,便云织女“赐巧”,引以为幸事。尔后,人们对月讲牛女故事,剪牛女纸像贴房门。

  中秋 八月十五中秋节,又称“团圆节”,民间重视程度仅此次于春节。人们把圆月作为美满生活的象征。是夜陈列圆圆果品、月饼于月下,配以团圆菜、团圆酒、赏月、食果品、饮茶酒、讲嫦娥奔月故事,有庆祝丰收、家人团聚之意。其间还以果品馈送亲友、师长。送月饼、果品、红酒之类的习俗,今城乡仍很盛行。

  重阳 九月九日重阳节,旧行登高、饮菊酒。今为老年人节,常有活动。

nrj3Ke <a href="http://thqybtfctdhv.com/">thqybtfctdhv</a>, [url=http://isjutejntdaz.com/]isjutejntdaz[/url], [link=http://gyfpruuvdoeq.com/]gyfpruuvdoeq[/link], http://hcqmqmwwivnw.com/

教育

  北宋庆历四年(1044),蕲州、黄州始有教授,办学训导生徒。明、清两代,府、州、县均建有学宫,并建有书院50多所。李贽在黄安、麻城两地讲学、著书达18年。明代276年中,黄州府中进士328名,举人1465名。清代黄州知府于成龙政绩卓著,居官清苦,百姓拥戴,被朝廷嘉誉“清官第一”。刘子壮、陈沆中状元,帅承瀛、陈銮中探花,金德嘉中会元。仅嘉庆至咸丰3朝65年中,黄州府即考中进士86名,举人466名。废科举后,黄冈新学兴起,黄州府设有中学堂1所,高等、两等、初等小学堂593所,师范传习所(初师简易科)2所,实业学堂8所。民国时期,战乱频仍,民生艰难,教育事业仍有缓慢发展。

  建国后,黄冈地区教育事业发展很快,形成了从幼儿教育到高等教育相互衔接,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并行的比较完整的教育体系。现有各级各类学校5978所,其中大中专学校22所,普通中学366所,小学3800所。一批骨干学校富有特色。黄冈中学是湖北省重点中学,形成了“严谨求实,团结奋进”的优良校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国际数、理、化奥赛中累计获6金、4银、1铜共计11枚奖牌。

  高等院校:

  黄冈师范学院

  中等教育:

  黄冈中学

  黄州中学

  黄冈市外国语学校

  黄州西湖中学

  黄州区第一中学

旅游

  黄冈市现有国家AAAA级风景区8家,分别是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纪念园、浠水三角山、麻城龟峰山、麻城烈士纪念园、李先念故居纪念园、罗田天堂寨、英山吴家山、英山桃花冲。国家AAA级风景区12家,分别是东坡赤壁、红安天台山、麻城杏花村、麻城五脑山、麻城博物馆、罗田薄刀峰、蕲春三江、伊利、李四光纪念馆、鄂人谷、七里坪、英山烈士陵园。国家AA级风景区8家,分别是闻一多纪念馆、李时珍纪念馆、浠水博物馆、武穴仙姑山、团风大崎山、浠水斗方山、麻城乘马会馆、五祖寺。

  蕲春李时珍墓和红安七里坪革命旧址群、四祖寺毗卢塔、东坡赤壁等,先后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安被列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旅游景点甚多,被载入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主编的《中国名胜词典》共有23处:东坡赤壁、青云塔(以上黄州)、七里坪、红安烈士陵园、大圣寺塔、天台山(以上红安)、龟峰山、柏子塔(以上麻城市)、天堂山(寨)(罗田)、斗方山、舍利宝塔(以上浠水)、笔架飞瀑(即三角山,浠水、蕲春交界)、李时珍墓(蕲春)、五祖寺、十方佛塔、飞虹桥、释迦多宝如来佛塔、毗卢塔、鲁班亭、灵润桥、高塔寺塔(以上黄梅)、双善洞、郑公塔(以上武穴市)。各地投资建设旅游景点,已形成东坡赤壁旅游区,大别山生态旅游区,四祖、五祖佛教旅游区,红安、麻城革命遗址旅游区。截至2009年底,经批准建设的国家级森林公园有5处,分别是罗田大别山国家森林公园、红安天台山国家森林公园、麻城五垴山国家森林公园、浠水三角山国家森林公园、英山吴家山国家森林公园。另有省级森林公园6处。此外,境内还有众多风景名胜区及人文胜迹。

风景名胜

  黄州东坡赤壁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3A级旅游景区、省级风景名胜区。位于古城黄州的西北边。因为有岩石突出像城壁一般,颜色呈赭红色,所以称之为赤壁。古往今来有无数名人游览过赤壁,唐代大诗人李白,黄州刺史杜牧;宋代黄州刺史王禹偁,韩琦、苏轼、苏辙、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陈师道、陆游、辛弃疾、文天祥;元代元好问、赵景文、李纯甫;明代张以宁、方孝孺、杜庠、解缙、李梦阳、何景明、王世贞、袁宏道、杜茶村;清代黄州知府于成龙,状元刘子壮、陈沆,何绍基、张之洞,近代的秋瑾、宋教仁、吴佩孚、王葆心、蒋介石等历代名人游历赤壁,并创作大量的诗词歌赋,形成了传统文化与山水名人情感的独特东坡赤壁文化。

  李时珍纪念馆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纪念馆占地面积50000平方米,由本草碑廊、纪念展览、药物馆、百草药园、墓园五大部分组成。李时珍墓坐落在蕲州镇风景秀丽的雨湖畔。雨湖自明代以来就是“蕲阳八景”之一。1982年,国务院将李时珍墓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又对李时珍陵园进行了精心修葺、装点,使之成为一个亭台错落有致,药园碑廊交相辉映,占地面积约80亩的仿明建筑群。

  李先念故居纪念园 位于红安县城以南22公里的高桥镇长丰村。占地面积120多亩,由李先念故居、李先念故居纪念馆、李先念图书馆等主体建筑和牌坊式门楼、停车场、围墙、综合服务房等附属设施组成,整个建筑群北靠青山,南临池塘,西倚李家大屋水库,东望九龙冲口,是一个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的地方。这里是全国12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上的重要景点之一,其中李先念故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故居纪念园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4A级风景旅游区。

  黄冈市李四光纪念馆 国家3A级景区,位于黄冈市区龙王山南麓,是“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全省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由李四光纪念馆主体馆舍和李四光铜像广场两部分组成。纪念馆占地17亩,建筑面积3700平方米,主楼为四层“回”字形的仿古建筑,整体建筑依照“天圆地方”的建造格局。馆内陈列面积2200平方米,展出藏品190余件。现常设八大展厅,内容以李四光生平事迹和科学研究为主线,其中以李四光生平展厅为重要组成部分。李四光纪念广场于2009年元月正式落成,总面积4200平方米,设有李四光铜像、励志石等人文景观。

  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纪念园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是民政部授予的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位于红安县城关镇陵园大道1号。1956年为了纪念在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根据地斗争中牺牲的烈士,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在红安县城东北锞子山上兴建了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陵园,2010年6月更名为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纪念园,占地面积34l亩,规划面积500亩。纪念园主要纪念建筑物有“一碑两场两园五馆”;即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纪念碑、纪念碑广场、英烈广场、将军墓园、老红军墓园、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历史纪念馆、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纪念馆、董必武纪念馆、李先念纪念馆、红安将军馆。

  五脑山国家森林公园 国家AAA级景区,是湖北省著名的道教圣地。位于麻城市市区西北部。公园总面积2153.3公顷,森林覆盖率达95%。五脑山由凤凰脑、鸳鸯脑、黄狮脑、双虎脑、金狮脑五座群山组成。主峰霸王寨海拔348米,年均气温16℃。主要景观有:

  1.自然景观 公园山体优美,林木葱郁,生长茂盛,林冠线优美起伏。主要森林植物景观有:马尾松林、茶花园、竹林、花丛林海。

  2.地文景观 五脑山森林公园处于大别山山系,地质构造复杂,山形秀丽,石洞众多,创造了丰富的地文景观。其中典型的地文景观资源有:麻姑仙洞、白云台、飞泉石、狗钻洞、脚印石、打儿石、藏狮洞。

  3.天象景观 (1)凤岭朝云:凤凰岭与白云台顺山脊相对,相距1公里。山巅是五脑山的最高处。(2)道观烟霞:道观烟霞原名道观矶,后因康熙皇子多罗淳郡王书横额“万古烟霞”而改称。

  4.水文景观 五脑山森林公园内有大小水库10座,年蓄水量数3000多万立方米。有着丰富的水文景观。其中典型的水文景观资源有:虎形湖、毛家冲水库、凤凰池、飞泉瀑布。

  5.人文景观 麻城历史悠久,麻城有古“八景”之说,其中五脑山森林公园就占有其二。(1)帝主庙:位于五脑山南面山腰,始建于宋代,清时嘉庆年间进行过一次大的重修。是鄂东北著名道教寺庙,其中的玉清宫(又名王星观),曾是麻城道教活动中心和道教会所。(2)静月宫:地处麻姑仙洞下方800米竹林中。静月宫始建东晋,2000年为最近一次重修时间,曾先后用名净月寺、隐谷庵、静心寺。(3)霸王寨:五脑山的主峰霸王寨位于森林公园最高处,据记载,据说当年项羽在中原征战,来到五脑山,认为麻城地势险要三省交界,是通向南北的要冲,进可攻退可守,十分适宜屯兵养军,于是他亲自登上五脑山,并在五脑山上围筑石头城寨,在寨顶上修建了一个了望楼,楼上再建一个烽火台。(4)万古高丰碑:在五脑山森林公园北部山腰的一处悬岩峭壁上,原有一处字体古朴苍劲的摩崖石刻,因年代久远,风雨剥蚀,字迹已很模糊。相传,这几个字是当年曹操亲笔题赠给右军师尚书仆射毛玠的。(5)法华寺:位于五脑山北麻姑仙洞下、麻姑洞山庄上的山腰处,公元1997年、佛历2541年由释永光主持法师创建。

  6.史事传说 五脑山有很多具有传奇色彩的史事传说。如:帝主庙张氏相公传说,麻姑仙洞典故,打几石、脚印石、磨钱石、掌印石桥、狗钻洞、仙姑梳妆台传说等。

  麻城市杏花村 位于鄂东古镇—歧亭镇辖区内,在镇区以北五里处。2008年12月,杏花村被评为黄冈市首届“十大秀美乡村”; 2009年5月,杏花村入选首批“湖北省旅游名村”创建行列;2009年11月,杏花村被评为第二批“湖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2010年4月杏花村被授予“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杏花村自古就以酒美而闻名,民谣:“三里桃花店,五里杏花村,店中有美酒,村中有美人。”历经千年,流传至今。据史料记载,公元842年(会昌二年),唐代著名诗人杜牧外放黄州刺史的赴任途中,曾在杏花村饮酒,酒酣耳热之际写下了千古绝唱《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杏花村历史遗址较多,主要有反映新石器时代文化的谢家墩后岗遗址;有始建于唐重修于清咸丰年间的杏花古刹、歧亭三祠;有唐宋时期村民用以还酿酒而风靡光黄古道之上的杏花古井;有苏东坡与陈季常交往的见证遗址陈季常故居、东坡桥、方山亭、杏花书院和三名士墓。还有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九螺山激战遗址等。

红安天台山国家森林公园

  红安天台山国家森林公园 位于红安县城北33公里处鄂豫交界的群山之间,属大别山脉。天台山区由天台山、鲫鱼岭、九焰山、绕拨顶、黄茅尖、平头岭、五峰尖、鹅公岭等大山组成。天台山风景区内自然生态保护完好,群山连绵,河谷纵横。主要有天台山、九焰山、艾河、香山湖、对天河、老君山等景区。

  浠水县三角山国家森林公园 国家AAAA级旅游区,位于大别山脉南麓。三角山是鄂东名山之一,素有黄州府“笔架山”之称,以雄、奇、秀著称,方圆60平方公里,有小大山峰28座,主峰海拔1055米,是浠水的最高山峰。境内山恋起伏,高峻险要,峰奇洞异、怪古嶙峋,风景秀丽,林木葱茏,气候宜人,夏季最高气温26℃―28℃,有名胜古迹、革命纪念遗址等旅游景观景点156处,是理想的旅游避暑胜地、休闲疗养之所。

  英山县桃花冲风景区 国家AAAA级风景区、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大别山南麓,英山县的东北角,总面积4.28万亩,海拔600-1698米,大别山第二峰大同尖就在境内。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九天仙女散花,把一朵盛开的桃花撒在了桃花冲。这朵桃花有七七四十九片花瓣,芳香四溢,沁人心脾。桃花飘落在桃花冲后,变成了大大小小七七四十九座山峰,桃花冲就因形似一朵桃花而得名。

英山吴家山国家森林公园

  英山吴家山 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天堂寨南侧,东距英山县城70公里,北至金寨白马寨风景区15公里。吴家山是大别山区保存完好的一块绿色宝地,由于其地处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的北部,气候湿润,雨量充沛,温光同步,四季分明,呈现明显优越的山地气候和森林小气候特征,植被组成也反映了过渡地带的特征。现有野生植物149科526属1105种,野生动物344种,其中国家级和省级保护动植物达一百余种,被世人誉为“物种基因库”和“绿色宝地”。吴家山国家森林公园以山岳地貌、原始森林、河谷景观为主要特征,汇“峰、林、潭、瀑”于一地,集宗教文化、民俗风情、历史人文景观、农艺景观于一体,融古朴、奇险、秀丽、神奥于一身。景区由华中第一谷——龙潭河谷景区、中原第一山——大别山主峰天堂景区、南武当武圣宫景区和中心综合服务区等四大特色景区构成,是生态旅游、避暑休闲、科考探险、品味大自然的胜地。

  麻城市博物馆 坐落于麻城将军广场南侧,是一座以收藏、保护、展示地方革命文物和历史文物的市(县)级博物馆,隶属麻城市文化局。该馆于1974年筹建,1982年11月对观众开放。1984年国家主席李先念题写了馆名。原馆舍建于市烈士陵园内,因馆舍陈旧,发展空间狭小,馆藏文物资源不能充分展示和利用,其功能作用难以发挥。2003年5月,市委市政府为了推进我市文博事业的发展,打造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决定迁建市博物馆。迁建工程于2004年10月破土动工,2005年12月底竣工。新馆舍是座气势宏伟、古朴典雅的钢混结构仿古建筑,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主体建筑四层,建筑面积4200平方米,共投资1000多万元。

  浠水县博物馆 位于湖北省浠水县清泉镇新华正街10号,南 临浠水河,占地面积5000 平方米。始建于1951年,是湖北省重点博物馆之一,也是国家重点县级博物馆。其收藏文物数量多,级别高,是文物系统二级保护单位。浠水县博物馆依托浠水文庙而建,据有关数据显示,该馆内的浠水文庙保存古建筑面积900平方米,1992年被省人民政府核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庙,又称儒学、孔庙。浠水县志载,文庙始建于宋代,元末遭兵毁。1374年(明洪武七年)依旧重修,1488-1506年间(明弘治年间)修建棂星门,逐步建成一套完整的古建筑群。1643年(明崇祯十六年),农民起义军张献忠部烧毁文庙,清代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同治、光绪等时期陆续重建和扩建,建成了以棂星门、大成殿为中轴线,包括棂星门、大成殿、崇圣祠、尊经阁、东庑、西庑等庞大的古建筑群,并保存至今。2000年博物馆多方筹资,重新维修浠水文庙,重塑孔子及四配十二哲像,对外开放。

五祖寺,位于湖北省黄梅县,禅宗五祖弘忍于唐永微五年(654年)创建

  五祖寺 禅宗五祖弘忍于唐永微五年(654年)创建,位于黄梅县东12公里的东山,时称东山寺,后世改称五祖寺。是五祖弘忍大师说法道场,也是六祖慧能大师得衣之地。在国际上,特别是日本、印度等东南亚国家享有盛誉。弘忍大师俗姓周,祖籍黄梅县濯港,生于隋代仁寿元年(公元601年),圆寂于唐上元二年(公元675年)享年七十四岁。五祖寺风景秀丽,名胜古迹甚多。从一天门到白莲峰,沿途有释迦多宝来佛塔、二天门、千佛塔、东塔林、十方佛塔、飞虹桥、求儿塔、油朴树、洗手池、法泉、通天路、授法洞、棋盘石、大满禅师塔、讲经台、象石、放光石、飞来石、德福石刻、白莲池、白莲峰、钵盂石、碧玉等几十处。五祖寺历经沧桑,最后一次毁于清咸丰四年(公元1854年),仅存十几栋殿堂楼阁和一些名胜古迹。解放后,寺庙和名胜古迹得到妥善保护,1983年,五祖寺经国务院批准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开放寺院,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英山烈士陵园 国家3A级景区,位于英山县城陵园大道,1956年兴建,占地80亩,现主要建筑有富有民族特色的七层双六棱烈士纪念塔、革命烈士纪念馆、陈列馆、人民英雄纪念碑、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烈士墓群等。馆内收藏有朱德、周恩来、董必武、徐向前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笔题词13副以及信函等,陈列着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以及解放建国时期为国英勇就义牺牲的烈士们的遗物、和历史的文字记载,是省级革命烈士纪念建筑物重点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现为全国重点红色旅游景区。

  麻城烈士陵园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麻城市城区陵园路75号,为纪念黄麻起义和缅怀鄂豫皖苏区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而修建。麻城是鄂豫皖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黄麻起义的重要策源地之一。是红四军、红四方面军、红二十八军的发源、组建或诞生地,是红一军、红十一军、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七军、鄂东军开展土地革命,新四军开展抗日游击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活动区域。在战争年代麻城有76300人先后参加了红军,有7260余人参加长征,有14.3万人牺牲于战难,麻城人民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其中建国后登记在册烈士有12538名。麻城烈士陵园于1977年动工兴建,1979年纪念“黄麻起义”52周年时正式落成,2005年至2007年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建设。园区现占地面积130余亩,绿化率达80%以上,主要景点有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纪念碑、麻城革命纪念馆、王树声纪念馆、王树声大将墓、李硕勋烈士纪念广场、“红色中国”音乐纪念广场等,其中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纪念碑上面四周镌刻着华国锋、叶剑英、徐向前、李先念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题字及题词。

  红安县七里坪镇长胜街景区 国家3A级景区,位于红安县七里坪镇,原名正街,1930年曾命名为杨殷街,全长400米,街道宽约7米,地面用花岗石条铺成。土地革命时期,长胜街是革命中心,1926年在潘氏祠堂成立了“七里坪工会”,随后又成立了我党历史上最早的劳动保障机构——黄安县及鄂豫皖省苏维埃政府劳工委员会;1927年在长胜街的南庙成立革命法庭,被最高人民法院确认为第一庭;1930年,中共鄂豫皖边特委把革命的大本营建在七里坪命名为“列宁市”,把长胜街命名为“杨殷街”,并在长胜街48号建设“鄂豫皖特区苏维埃银行”。

麻城市龟峰山风景区:龟山杜鹃

  麻城市龟峰山风景区 位于大别山中段,距麻城市区23公里。龟峰山由神奇的龟头、雄伟的龟背和形象逼真的龟尾巴等九座山峰组成,最高峰薄刀峰海拔1320米,全长16公里,宽7公里,规划总面积73.6平方公里,人称“天下第一龟”。2010年4月26日,全世界7个国家40多名杜鹃花权威专家相聚在麻城,震撼在龟峰山,经过连续的对龟峰山杜鹃花的现场调查、取样和检测后向世界宣布:湖北麻城杜鹃(Rhododendronsimsii)是见到过的该种杜鹃分布最集中,林分结构最纯,种群面积最大,树龄最古老,保存最完好,株型最优美,景观最壮丽的自然群落。

  仙姑山旅游风景区 位于武穴市城西5公里处,占地约3.3平方公里,相传为何、陈、许三女子入山修炼处。仙姑山一峰独秀,群岭拱卫,林木葱茏,石洞山泉,与泉塘水库相应成辉。山上有寺庙、石洞、古迹遗址、花木林果、水上娱乐等七大旅游景区。其中古迹遗址区山顶有太平天国时修筑的石城和抗日战争时的战壕,山下有国民党元老、司法院长居正先生的家族墓,并刻有孙中山、蒋介石、林森悼念居父母祭文。石洞区有仙姑洞、老虎洞、猴儿洞、响水洞等;寺区建有仙姑庙宇建筑。

  蕲春三江生态旅游度假区 是湖北蕲春三江实业有限公司于2008年开发的集生态旅游、休闲度假于一体的新项目。这里是李时珍故里。2009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3A级景区。

薄刀峰风景区 雪景

  薄刀峰风景区 为国家3A级风景区,位于大别山主峰天堂寨西南的鄂皖交界处,占地面积30平方公里,是一个集旅游、会务、休闲、科研于一体的风景区。薄刀峰原名鹤皋峰。因其峰高耸入云,最高点海拔1404.2米,系长江、淮河的主要分水岭之一,旧时常有白鹤栖息于此,古人取诗经中“鹤鸣九皋,声闻于天”之义命名。后因主峰之下卧龙岗形同蛟龙、脊似薄刀、奇松盈立、怪石缀驻, 加之民国18年1月冯玉祥部尖刀团夜驻此岗并与当地老百姓全歼军阀吴佩孚残部李老末(原名李振威)4万余人于此,才改名为薄刀峰。

  麻城乘马会馆 位于麻城市乘马岗村。乘马会馆原系佛教庙宇“华祖殿”,始建于清乾隆年间,1913年改建为学堂。1930年秋,国民党军队对鄂豫皖区进行第一次“围剿”时将其烧毁。1931年由当地乡绅改建为学堂,后因战火的破坏,再改建为商会会馆。该建筑座西向东,为三开间四柱梁硬山结构,一进两重南北厢房式布局,东西长21米,南北宽30米,面积756平方米。1926年秋,徐子清、王树声、廖荣坤等以建国民党区党部为名,在乘马会馆必密成立中共麻城第一个区党支部,领导乘马人民开展轰轰烈烈的大革命运动。同年冬,乘马区农民协会在乘马会馆成立。1927年春麻城惨案发生,5月14日,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一大队二百余学生武装同省查办“麻城惨案”委员会驰援麻城。学生军指挥部便设在乘马会馆。经过半个月的战斗,麻城党组织和农民协会武装群众共同镇压了地主武装红枪会匪和一批反动派,推动了麻城农民运动的发展。6月初学生军凯旋武汉。乘马会馆从此驰名四方。1981年,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乘马会馆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省政府公布乘马会馆为全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7年进行了全面维修。

  团风大崎山风景区(大崎山森林公园) 位于团风县北部山区,地处团风、罗田、麻城交界处,与武汉新州区、道观河风景区毗邻。大崎山,矗立在大别山南麓,主峰龙王顶海拔1040.8米,山体呈东西走向,东南横卧小崎山、祷雨山,西北耸立接天山。公圆经营总面积2万余亩,林木蓄积5.6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81.4%。森林密布,古木参天。据不完全统计,包括野生药材在内的乔灌等植被种类达1268种,还有豺、狼、狐狸、果子狸以及野猪、猫头鹰、蟒蛇等100多种重点保护动物,较为复杂的动植物资源体系,造就了大崎山别具一格的森林景观。

  罗田天堂寨风景区 位于大别山国家森林公园东北、大别山主峰南麓的天堂山。总面积42.8平方公里。建群树种主要为壳斗科、山毛榉科、榆树科、胡桃科等天然植物和黄山松、杉木、马尾松、毛竹等人工栽种树种。古老植物大多为第三纪古热带植物区系的孑遗,有青钱柳、银杏、香果树、凹叶厚朴、米心水青冈、连香树等。药用植物有伏苓、天麻、灵芝、尖贝、绞股蓝等。主要经济植物有鹚龙须草、云雾茶等。据统计,公园境内有乔灌人植物74科334 种,草本植物24科164种。景区范围内动物资源丰富,有野猪、野免、刺猬、水獭、金钱豹、豺狼、狸猫、香獐、箭猪、果子狸、穿山甲、獾、锦鸡、大鸨、山斑鸠、环颈雉、啄木鸟、长尾雉、杜鹃、画眉、虎斑游蛇、乌俏索、赤炼蛇、修蟒、娃娃鱼等。天堂寨自古以来即为兵家必争之地。公元前570年,楚子重伐吴,克鸠鹚,曾至于此。南宋末年,文天祥抗元,派同榜进士程纶入大别山组织西义军,多云山义民傅高率众响应,于1277年在多云山重建天堂寨,后兵败溃散。元末,当地布贩徐寿辉、江西僧人彭莹玉、麻城铁匠邹普胜共商反元起义,推徐主盟,并于1351年重建天堂寨,聚众数万揭竿而起,号称“红巾军”。同年8月,取罗田,克浠水,称帝清泉寺,国号“天完”,建元 “治平”。声势浩大,席卷东南数省,割据一方,称帝11年。在天堂寨留下的天塘、走马场、造钱凹、逍遥宫、无敌碑、神谷仓等遗址尚依稀可辨。明初,设多云巡检司,驻军防守。

  罗田九资河风景区 位于大别山国家森林公园中部入口处,四周分别可达薄刀峰、天堂湖、青苔关、天堂寨4个风景区并与之毗连。景区地呈盆地状,周围山峰围绕,中部平坦开阔,河谷环绕,是一个担负着4万人口行政职能,以农业生产为基础,以旅游、板栗、蚕桑三大支柱产业为龙头,以旅游纪念品、药材、竹木、绿色食品等加工为纽带,融游览、观光、休闲于一体的旅游区域。

  罗田青苔关风景区 位于大别山主峰之北,分别与天堂寨、九资河风景区和安徽金寨毗连,占地面积1.6万亩,是一个以访古览胜、农业观光为主的风景区域。青苔关始建于南宋,海拔1092米,相传因关隘险峻、植被蓊郁,关口、城墙,四季青苔关不断,始名。

  罗田天堂湖风景区 位于薄刀峰、九资河、天堂寨三个风景区脚下,由天堂湖库区、抽水蓄能工巧匠发电站和大地坳乡村农舍三部分组成,是一个集水上游乐垂钓、休闲观光、民俗风情于一体的风景区域。

  横岗山 省级森林公园。位于蕲春、武穴交界处。重峦叠嶂,宛如龙卧其巅,故名“横岗”,最高峰815米,素有鄂东屏嶂之称。横岗山以它壮丽的森林整体景观,秀丽的自然风光和其悠久的宗教源渊、人文胜迹,壮观的寺庙建筑,优越的地理、交通位置,造就了它特有的旅游资源优势。唐朝开国功臣尉迟恭游山碑文尚存,寺庙景观有真武殿、圣母殿、祖爷殿、玉皇殿、云盖寺。横岗山寺庙始建于隋初,禅宗上祖道信幼年曾在此出家,卓锡七年。当年修炼时在石壁上留下的指印以及石凳、石椅、石屋至今仍在。唐宋时佛道合一,山上佛寺道观盛极一时,有“庙宇七座,殿厢塔室七十余间”。 1988年经省民宗局批准,正式开放佛寺活动。1992年被林业部批准成立“横岗山森林公园”,成为宗教活动和旅游观光的名山胜地。

  湖北鄂人谷生态旅游度假村 国家3A级景区,湖北省五星级农家乐,位于蕲春县城东3公里的云山谷内,规划总面积1200亩,以“美丽鄂人谷·游客的家园”为主题,按照“一庄三园五谷九景”的总体布局,打造生态旅游观光区。

黄冈人物

黄冈名人

  毕升

  李时珍

  道信

  董必武

  陈潭秋

  包惠僧

  林育南

  张浩

  郑位三

  李四光

  彭桓武

  黄侃

  闻一多

  胡风

  叶君健

  冯文炳

  秦兆阳

  熊十力

  汤用彤

  徐复观

  殷海光

  王亚南

  马哲民

  张培刚

  庞安时

  杨济泰

  詹大悲

  邢秀娘

  余三胜

  余紫云

  余叔岩

  方掬芬

  余玠

  徐寿辉

  苏东坡

  李贽

  杜牧

  王禹偁

  释慧能

  弘忍

黄冈将帅(1955-1965年授衔)

  林彪(1907-1971)原名林育蓉。湖北省原黄冈县人。一九二五年考入黄埔军校。曾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等。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元帅军衔。

  王树声(1905-1974)原名王宏信。湖北省麻城市人。一九二七年参与领导黄麻起义。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大将军衔。

  王宏坤

  王建安(1907-1980)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人。一九二七年参加黄麻起义。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陈再道(1909-1993)湖北省麻城市人。一九二七年参加黄麻起义。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陈锡联(1915-1999)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人。一九二九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周纯全(1905-1985)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人。一九二七年参加黄麻起义。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郭天民(1905-1970)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人。一九二六年进入黄埔军校学习。一九二七年参加广州起义。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韩先楚(1913-1986)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人。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王必成

  王近山(1915-1978)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人。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刘飞(1905-1984)原名刘松清。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人。一九二七年参加黄麻起义。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刘昌毅(1914-1999)原名刘昌义。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人。一九二九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李天焕(1912-1986)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人。一九三○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李成芳

  张才千

  张天云(1913-1980)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人。一九二九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张仁初(1909-1969)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人。一九二七年参加中国工农革命军。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陈康 湖北省广济县(今武穴市)人。一九三○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周希汉

  胡奇才(1914-1997)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人。一九三○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秦基伟(1914-1997)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人。一九二七年参加黄麻起义。一九二九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徐深吉(1910-2000)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人。一九二七年参加黄麻起义。一九三○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徐斌洲(1912-1996)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人。一九三○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鲍先志

  詹才芳(1907-1992)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人。一九二七年参加黄麻起义。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丁先国

  马忠全(1914-1995)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人。一九三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王诚汉 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人。一九三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王政柱

  邓岳

  甘思和(1915-1988)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人。一九三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帅荣 湖北省黄梅县人。一九二九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卢燕秋(1912-1964)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人。一九三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六四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冯仁恩

  朱火华

  朱玉学

  刘少卿(1911-2003)湖北省黄冈县(今黄州区)人。参加过北伐战争和农民革命运动。一九二七年参加广州起义。一九三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刘福胜(1914-1994)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人。一九二九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三一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江波 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人。一九二八年参加游击队,次年编入中国工农红军。一九六一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江鸿海

  杜国平

  李少元 湖北省英山县人。一九三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李世焱(1909-1990)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人。一九二七年参加黄麻起义。一九二九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李庆柳

  李定灼(1914-1987)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人。1929年参加革命。一九三一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六一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肖永正

  吴振挺(1916-1994)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人。一九三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六一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何德庆(1916-1993)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人。一九三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邹国厚(1908-1999)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人。一九二七年参加黄麻起义,后编入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闵学胜 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人。一九二九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况玉纯 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人。一九三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汪运祖 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人。一九三一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六四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张天恕(1913-1985)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人。一九二九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六四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张汉丞

  张志勇 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人。一九三一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六四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张春森 湖北省广济县(今武穴市)人。一九三○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张培荣

  张竭诚(1917-2001)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人。一九三一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陈金钰 湖北省广济县(今武穴市)人。一九二九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年将军衔。

  陈炎清 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人。一九三○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六四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陈美藻(1914-1989)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人。一九三一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罗应怀 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人。一九二七年参加黄麻起义。一九二九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罗厚福(1909-1975)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人。一九二九年参加本地赤卫队。一九三○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六一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金世柏(1908-2000)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人。一九三一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周世忠(1918-1992)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人。一九三○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周纯麟

  周学义(1912-1964)湖北省黄梅县人。一九二九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郑国仲(1913-1992)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人。一九二九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胡大荣 湖北省黄梅县人。一九三○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胡正平(1915-1994)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人。一九三一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查国桢(1905-1980)湖北省蕲春县人。一九三○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赵正洪 湖北省黄梅县人。一九三○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赵炳伦

  赵鹤亭(1914-1990)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人。一九二九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六四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祝世凤

  贺健 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人。一九二九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秦光远(1913-2002)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人。一九三一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六四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耿锡祥(1909-1990)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人。一九二七年参加黄麻起义,后编入中国工农红军。一九六一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袁彬

  袁克服(1907-1982)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人。一九二九年参加黄麻起义,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徐其孝

  徐绍华(1910-1978)原名徐光。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人。一九三○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殷国洪 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人。一九三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六一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高志荣

  涂锡道 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人。一九三○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韩卫民(1903-1981)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人。一九二七年参加黄麻起义。一九三○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喻新华

  程启文(1915-1994)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人。一九二九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六一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程悦长(1911-1961)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人。一九二九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程儒珍(1900-1963)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人。参加了黄麻起义。1929年参加红军。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谢正荣(1918-1977)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人。一九三○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蓝侨 湖北省广济县(今武穴市)人。一九二九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詹少联 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人。一九三○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六一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熊应堂(1911-1996)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人。一九二八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黎锡福(1909-1976)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人。一九二八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戴克林(1913-1990)原名戴道驹。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人。一九二九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六四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戴克明(1915-1986)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人。一九二九年加入红军。一九六四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谢富治(1909-1972)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人。一九三○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上将军衔。第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一九八○年被开除党籍。

  江腾蛟 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人。一九三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将军衔。一九七三年被开除党籍、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


•省情概貌• •自然地理• •历史文化• •行政区划• •经济建设• •社会事业• •湖北旅游• •湖北人物• •湖北特产• •国家地理标志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