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申斯基,K.D.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乌申斯基,K.D.

  乌申斯基,K.D.汉语拼音:Wushensiji;英语:Ushinsky, Konstantin Dmitrievich;1824-03-02~1871-01-03),俄国教育家。生于图拉,卒于敖德萨。1844年毕业于莫斯科大学法律系。1846年任雅罗斯拉夫的捷米多夫高等法律专科学校代理教授,后因拒绝沙皇政府审查教学大纲而被免除教授职务。1854年后,曾任加特契纳孤儿院教师和学监、斯莫尔尼学院学监,对学校生活制度及教育教学工作进行改革,成为推动女子教育方面的进步活动家。发表《论教育书籍的益处》等一系列论文,成为俄国公共教育运动中最有影响的教育理论家。1860年起,他担任《教育部公报》编辑。因反对农奴制度,以及从事女子教育改革活动,1861年被解职,之后被派遣出国考察女子教育。1862~1867年,在旅居瑞士德国等国家期间发表《瑞士教育参观记》等论文,编写了《祖国语言》等教科书和《〈祖国语言〉教育指南》,撰写了其教育理论代表作《人是教育的对象(教育人类学初探)》的第一、二卷,并收集了第三卷的资料。1867年回国。

  乌申斯基对教育、教学各方面都有精辟的论述。在他的教育体系中占首要地位的是关于教育目的、原则和本质的论点。他认为教育是形成人的有目的的过程,“完善的教育可以使人的力量:体力的、智力的和道德的力量达到极限”。他把培养人的个性放到重要的地位,要求培养爱祖国、爱劳动的精神,坚强的意志和性格,丰富的感情,成为真正的、公允的、受人尊重的人。他赋予劳动教育以特别重要的意义,认为教育就是要培养人在生活中劳动,为此,需要智力发展、道德完善和身体健康。他强调,劳动不仅是教育的基本因素和手段,而且本身就是教育,指出“学习现在是,并且以后也将永远是脑力劳动”,要求学生不但要学习,而且要结合学习进行体力劳动,认为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正确交替是儿童智力和体力发展的主要条件之一。

  民族性是乌申斯基教育体系的基础。他在1857年发表《论公共教育的民族性》一文,对教育的民族性问题进行了专门的论述和探讨。

  乌申斯基认为教学就是教师把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学生掌握这些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是学生从不知上升到知的过程。他要求根据儿童年龄和心理特点来建立教学过程。他在《人是教育的对象》一书中揭示了教学的心理内容,成为其教学理论基础:主张教学必须充分注意儿童的兴趣,但认为学习首先是意志过程,反对把学习变为游戏;提出教学的教育性问题,主张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发展智力,而且要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还论述了教学的直观原则、量力性原则、一贯性原则以及掌握知识的彻底性和持久性原则,认为只有正确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才能达到预定的目的。

  乌申斯基非常重视师资培养。他认为教师有极大的教育力量,这种力量是任何教材所不能代替的,主张教师必须是学生的良好榜样,必须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他还非常重视未来教师的教育实习,主张师范学校应附设“实习学校”。

  乌申斯基的教育体系对俄国影响深远。他所编写的教科书《儿童世界》(1861)、《祖国语言》(1864)等被广泛使用了近50年之久。

参见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