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识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八识汉语拼音:Bashi),佛教术语。大乘佛教瑜伽行派法相宗的基本名相(名词概念)。该宗讲“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核心范畴是心、意、识,三者在法相宗哲学中名虽异而实相同。八识指五位法中的心法一类。此心识有三类,称三种能变:一眼耳鼻舌身五识,称前五识,以及第六意识;二末那识,即第七识;三阿赖耶识,即第八识。

  法相宗把整个世界看成源自根本识的相(事物或现象)。一切相可以分为三类:绝对真实的、相对真实的与绝对虚假的(见三性)。相是识中包含的或在认识活动中从识上生起的。只是从随俗的角度讲,才保留了以往所说的感官(根)与对象(境),以及感官取对象(根境相合)产生的知识(识)。前五识眼鼻舌身各取所谓色声香味触;第六意识以前五识所得和不能取的整个世界为对象;第七末那识相当于统觉意识,组织六识活动,又以第八识为“自我”。第八阿赖耶识则是一切精神的本原,含藏一切事物与现象的种子

出处

  如大正藏《注大乘入楞伽经》卷第八所述:“故举八识如来藏是刹那非刹那因。然此第八阿赖耶识唯是无覆无记性摄;第七末那唯是有覆无记性摄;前六转识通善、不善、无记三性。”

  五识加上意识就是经典所说的前六转识,亦有在《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提及过。其中最重要的第八识阿赖耶识在许多大乘经典中都有提及,例如:大正藏

  《大乘密严经》:“阿赖耶识在于世间亦复如是,无始习气犹如瀑流,为境界风之所飘动,起诸识浪恒无断绝。”

  《楞严经》:“如是一类名为空处,诸碍既销无碍无灭,其中唯留阿赖耶识。”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又当观念诸有情身,由何所造相续不断?谓四大种及阿赖耶识,造作执持,薰习功能有无量力。”

  《解深密经》:“广慧!此识亦名阿陀那识。何以故?由此识于身随逐执持故,亦名阿赖耶识。”

  八识论传到中国后,由玄奘法师论著《八识规矩颂》所发扬光大。八识依照其识的体性,可分为四大类:前五识、第六识(又名意识)、第七识(又名意根、末那识)及第八识(又名如来藏、阿赖耶识)。说明如下:

五识 (前五识)

  五识,又名为前五识,分别名为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依于有情的五根所对应的五尘而命名,“根、尘、触三生识”。眼识了别色尘,耳识了别声尘,鼻识了别香尘,舌识了别味尘,身识了别触尘。

第六识

  又称为意识,了别法尘。体性为“审而不恒”,能对色、声、香、味、触等五尘境界上的法尘做详细地分析、推理、记忆等。大正藏《瑜伽师地论》卷五十四说:“生起所作者,谓眼色为缘能生眼识,乃至意法为缘能生意识。”也就是说以眼根和色尘为缘才能生起眼识,乃至以意根和法尘为缘才能生起意识,因此前五识和意识都是有生有灭的法,在眠熟(无梦期)、闷绝、正死位、无想定、灭尽定等五位的状态中都会断灭,是具足生灭变异之法,所以也一定是缘起之法。

  意识不遍一切处、一切界、一切时,与前五识俱起,称五俱意识,不在五识中;

  同样与意根俱起,而不在意根中,以意根为俱有依。在<<四阿含经>>中, 佛说:“意、法为缘生意识。”,所以意识必须借着意根、法尘才能生起,为缘起法。既是依众缘而起之法,则是生灭变异法,就必定是无常法。所以意识不论修到什么程度、多么微细,都是三界内的有为法,永远不离三界。

第七识

  又称为意根(十八界中六根之一)或末那识,体性为“恒审思量”。意识觉知心必依之而后方能现起,是意识之根故名意根。主宰意识之思维,由于意根处处作主、时时作主的体性,恒常不断的普遍计度前六识,于依他起性上不知其妄而起遍计执性,因此导致生死轮回不断。

第八识

  依照 释迦佛陀开示:依据第八识所显现具有的众多体性,分别有各种不同名称,例如:阿赖耶识、如来藏、真心、真如、自性、法性、空性、实相、本际等。

  第八识为大乘佛法的基础,在三乘经典中较常使用的名称为如来藏。

  第八识真实心 佛在般若经中说祂为“不念心、无住心、非心心、无心相心”,自无始以来一向无念,一向离语言道,一向不起见闻觉知之心行,乃至不思量六尘一切法,故说“言思路绝、心行处灭”。如是体性自无始劫以来“本来如是”。只有祂能遍一切界、一切地、一切时、一切处。

  第八识真实心,亦有多种名,在诸经中说他为“阿梨耶识,阿摩罗识,如来藏心,识,真如,如,本际,自在心,异熟识,无垢识”。
  第九识:并非是另有一个识,而是指称,第八识舍弃阿梨耶性之后体性有所转变,称为第九识,即异熟识,实际依旧是第八识心体。
  第十识:并非是另有一个识,而是指称,第八识舍弃圆满成佛之性之后体性有所转变,称为第十识,即无垢识,实际依旧是因地第八识心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