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宗教)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繁体.png 简体.png

基督教祖耶穌的想像圖,也被稱為「納匝肋的耶穌」或「耶穌基督」

  基督教拉丁語:Christianismus,Religio Christiana),乃一切信仰納匝肋的耶穌救世主之“基督徒”(拉丁語:Christianus)總稱,凡唐朝景教元朝也裡可溫明朝天主教清朝民國東正教耶穌教福音教皆從此類。其教與佛教伊斯蘭教列為世界三大宗教

  基督教出自天啟宗教,但因其相信耶穌是神,因而與其他天啟宗教存在根本差異。

  基督教是一個信仰神和天國的宗教組織,並在人類發展史中扮演一定角色,現代各地仍然遍佈為數眾多為信眾提供宗教生活方式的教堂。會眾們相信耶穌為神(上帝、天主)的聖子、人類的救主彌賽亞(默西亞,即基督)的一神論宗教。估計現在全球共有15億至21億的人信仰基督教,約占世界人口的33.32%。

  基督教以《聖經》為經典,並認為《聖經》系由上帝的聖靈感動作者寫成,具有最高權威,是信仰的依據和教義的標準。基督教的基本信仰有:①三位一體的上帝(或譯天主、神)是創造並治理天地萬物的主。②上帝無形體無方位,但有理性有意志,超越於萬物又內在於萬物。③上帝有3個位格,其一為聖父,無限公義而又慈愛;其二為聖子,即“道成肉身”為人受難的耶穌基督,兼具神人二性,已經復活、升天,還將再臨、審判;其三為聖靈,運行於世界,作用于人心,使人知罪、悔改、成聖。④教會乃基督所建,由上帝選民組成,具有聖潔性和普世性,使命是在世上傳播福音。⑤人乃上帝按其形象所造,由靈魂和肉體構成,雖有神的“形象”或有“原義”,但因“墮落”而有“原罪”,陷於惡魔勢力之下,故須信奉基督,才能稱義獲救。

  基督教起源於1世紀巴勒斯坦地區,相傳為猶太的拿撒勒人耶穌所創立。信奉者稱耶穌為基督(希臘文Christos,轉譯自希伯來文māshiah,漢譯彌賽亞,意為受膏者,原意指上帝敷以聖膏油而派立來復興以色列國的救世主)。最初為猶太教一下層派別。1~2世紀間逐步同猶太教分裂,成為新的宗教。基督教一詞最初見於2世紀初安提阿的伊納爵《致馬格尼西亞教會書》,指區別於猶太教、崇奉基督為主的新教派。此後傳及地中海東部沿岸各地。4世紀成為羅馬帝國國教。中世紀時在歐洲占統治地位,是歐洲封建制度的重要支柱。11世紀分裂為羅馬公教和東正教。16世紀宗教改革運動中,新教又從羅馬公教中分裂出來,出現了路德宗(亦稱信義宗)、歸正宗(亦稱加爾文宗)和安立甘宗(亦稱聖公宗)三大新教主流派;後又陸續分化出其他許多宗派。以後,基督教各派系逐漸傳遍世界各大洲,對歐美各國歷史文化有深遠影響。

  早期基督教曾有多次傳入中國的時期但都沒有形成廣大的影響,直到末時隨著西方殖民主義再次進入產生了巨變,孫中山等人因閱讀早期基督教(含天主教)研究(中國傳統天人)教義中領悟到傳統信仰被2000多年帝王“奴役化”釋道儒的羈糜思想,有了革命的動機,並接受教團的協助,借著許多骨幹教友(黃興陸皓東秋瑾林覺民陳少白劉靜庵宮崎寅藏楊衢雲殷子衡等人)的鼓吹與犧牲,以政治變革的軍事行動後,繼之以推動革新財經、學術、科技、環境、醫療、人文關懷等領域(劉子如林巧稚林語堂冰心孫運璿李國鼎謝森中張繼正吳貽芳白培英王建煊等人),讓中國完成快速的現代化。

歷史

起源

  基督教的創始人是生活在西元1世紀前後的納匝肋人耶穌。耶穌活動和基督教創立的歷史背景,是羅馬帝國統治下巴勒斯坦地區的猶太社會。一方面,猶太民族及其文化經過一千多年的發展,具有強烈的民族意識和濃厚的宗教精神,但歷經亞述、巴比倫、波斯和希臘等外族入侵和壓迫之後,又淪為空前強大的羅馬帝國屬國,並多次遭到暴力鎮壓,猶太社會面臨空前嚴重的民族危機與文化危機。在這種情況下,根據古代先知預言而認為世界末日即將來臨的思想,以及對猶太人的複國救主即彌賽亞的盼望十分流行,尤其盛行於猶太教某些下層派別之中。另一方面,羅馬帝國使用當時最完備的軍事、行政和法律力量對地中海各國強權統治,使各民族原有的文化和宗教急劇衰落,包括羅馬本土在內,整個帝國開始顯示出精神、道德習俗的敗壞和社會秩序的混亂。同時,生活的頹廢,各民族之間交往的增加,也造成了東西方宗教和哲學思想的更多的交流。

  按照基督教的說法,耶穌是上帝為拯救世人而派遣“道成肉身”為人受難的上帝之子,所以信仰他的人稱他為基督(對彌賽亞的希臘文稱呼),即承認他為全人類的救主。有些懷疑者認為耶穌未必存在,但多數史學家並不懷疑耶穌的歷史真實性。按照記載耶穌生平最詳的《新約聖經》四福音書的說法,在羅馬皇帝奧古斯都當政時期,加利利的拿撒勒城木匠約瑟之妻瑪麗亞從聖靈受孕,在伯利恒客店中生下耶穌,當時曾有“異象”出現。耶穌長大後曾從約翰受洗並經受了魔鬼的考驗,然後開始宣講天國福音,勸人悔改,宣揚愛人如己,敬愛上帝。又選召十二使徒,到處治病救人,行了很多奇跡。當時猶太教當權派對耶穌既猜忌又害怕,買通耶穌的門徒猶大,逮捕了耶穌並送交羅馬巡撫彼拉多。判耶穌死刑,釘在十字架上。耶穌死後3日復活並向門徒和眾人顯現,第四十日升天,第五十日遣聖靈降臨。眾門徒領受聖靈後以使徒保羅為代表四出傳教,基督教走出猶太社會,開始在羅馬帝國境內迅速傳播,並成為地中海沿岸各國的跨民族的世界性宗教。

早期基督教

  新文明的精神動力受到羅馬帝國當局的壓制。羅馬統治者為了維護垂危的羅馬宗教在思想上的統治地位並防範異己力量的壯大,對基督教進行了長達數百年的迫害。其間基督教徒中出現了大量堅持信仰的殉道者,吸引了眾多的慕道者和信徒,其中既有社會中下層廣大民眾,也有社會上層顯貴以至皇室成員。各地信徒組成的教會力量逐漸壯大,宗教禮儀和管理方式漸趨定型,產生了各種聖事和以主教為首的教政制度。各教會流傳的《聖經》各卷書逐漸集中,並開始有學者翻譯整理,為七十子希臘文本、通俗拉丁文本等權威譯本的出現和聖經正典的編定創造了條件。教會在向反基督教的當局進行抗爭,對教外的懷疑和誤解進行解釋,同教內的錯誤或偏激理解進行辯論的過程中,湧現出許多重要的著作家和理論家,這些被稱為護教士和教父的人物吸收了當時的文化成果特別是希臘哲學的概念,使基督教的信仰表述更加系統而精密,為後世的神學和教義發展奠定了基礎。基督教實際上已成為取代衰落的古代文化的新興力量。

  經過3個世紀的鬥爭之後,在教會影響日益上升和帝國內部矛盾加劇的情況下,羅馬西部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和東部皇帝李錫尼於西元313年共同發佈米蘭敕令,承認基督教與其他宗教同享自由、不受歧視。392年,狄奧多西一世以帝國名義宣佈基督教為國教,由此完成了基督教在西方世界從非法變為合法,又從合法變為獨尊的過程。

東西方教會的分裂

  由於羅馬帝國東部和西部在政治和文化諸方面的分裂,再加上其他因素,基督教內的東部希臘語地區教會與西部拉丁語地區教會之間的隔閡和對立不斷加深。在西羅馬帝國崩潰和蠻族入侵的環境下,羅馬建立起政教合一的政權,提高了教皇的政治地位,加強了教會的政治、經濟和社會力量。8世紀時,法蘭克國王丕平獻土,開始了教皇對延續千餘年的教皇國的統治。從9世紀開始,查理曼大帝由教皇加冕,開創了西方皇帝須由教皇承認的慣例。以教皇為首的西部基督教會在整個西歐,不但主宰了人們的精神文化,而且在政治經濟社會諸方面也具有舉足輕重的甚至與世俗政權相抗衡的地位。造成西歐長期王權受到制約,政治上各種力量多元並存的狀況,對後來的西方歷史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

  反之,在東羅馬皇權一直強大的環境下,東部教會則長時期受到世俗政權的控制。一方面,羅馬教皇因自稱為使徒之長彼得的繼承者而要求位居眾教會之首,另一方面,在曾自稱教會元首,力求恢復西部治權的東羅馬皇帝支持下,東部教會長期與羅馬教會分庭抗禮,再加上教義和禮儀上的一些分歧,終於導致羅馬教皇與君士坦丁堡宗主教于1054年相互絕罰。以後西部教會自稱公教(在中國稱天主教),東部教會自稱正教(在中國稱東正教)。

中世紀的基督教

  羅馬教廷在教權高於王權的理論支持下,同世俗君主進行了長期鬥爭。從11世紀到12世紀的主教敘任權之爭,以相互妥協而告終。13世紀初教廷權勢達到頂峰,當時西歐各國君主多向教皇稱臣納貢。其間教會還以收復聖地為名發動了8次十字軍東征,英法德等國君主均曾率軍參加。13世紀末, 教皇在與法王鬥爭中失利,一度托庇於法國,並造成14世紀時阿維尼翁與羅馬兩個教廷並存的局面,15世紀初還曾出現三教皇鼎立,致使教廷威信大大下降。從13世紀開始出現的異端裁判所因鼓勵告密、審訊不公開和使用刑罰迫害異端而聲名狼藉,對異端派別的討伐則從反面促成天主教內的不同見解從思想領域發展為廣泛的社會運動。

  東正教會自9世紀起向東歐各國發展,保加利亞、 俄羅斯等國先後皈依並以基督教為國教,但教會仍受世俗政權控制。11世紀時東羅馬(拜占廷)帝國開始衰落,11世紀末至12世紀的十字軍東征多次取道拜占廷領土,13世紀上半葉十字軍攻佔君士坦丁堡期間,東正教普世牧首區曾被迫遷離。在此期間,東正教四大牧首區已有兩個為穆斯林佔領,一個為十字軍所佔領。到15世紀初葉,土耳其奧斯曼帝國威脅拜占廷帝國期間,君士坦丁堡牧首曾被迫在佛羅倫斯公會議上同意與羅馬教會合一,承認教皇的領導地位,但因東正教內部反對,使這次史稱佛羅倫斯合一的行動流產。1453年君士坦丁堡陷落,四大牧首區均淪為受蘇丹保護但位居伊斯蘭教之下的教會。君士坦丁堡牧首只具有象徵性的首領地位。

  中世紀基督教還有兩項重大的發展。一是建立起對社會生活有重大影響的隱修制度。從安東尼首倡隱修以後,脫離世俗潛心苦修的隱修院盛行於世。4 世紀時大巴西勒和6世紀本篤所定的會規分別成為東部和西部隱修制度的楷模。以後隱修院逐漸渙散,10世紀出現了克呂尼運動,加強並整頓隱修院,13世紀又產生了以方濟各會和多明我會為代表的托缽修會,再次整肅並革新隱修制度。16世紀出現了以耶穌會為代表的深入社會各階層活動的新型修會。隱修院和修會長期從事墾殖、農業、手工業、商業、金融、文化、教育、學術甚至政治活動,成為歐洲歷史上一種獨特的社會現象和社會力量。二是形成以經院為中心的文化教育。在中世紀,許多古代文獻保存在修院裡,以此為基礎,經過文藝復興運動,教會和修院修會成為西方世界文化、教育、科學與學術活動的中心。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西方的大多數著作家和科學家都出自各修院修會,音樂、美術、建築等各門藝術在同教會活動密切聯繫中發展起來,大學也在經院辦學的基礎上開始創建。最突出的是形成了經院哲學的神學和哲學理論。這些分為不同學派的理論包含著極為豐富的思想內容,產生了從安瑟倫到阿奎那,從阿伯拉爾到羅傑爾•培根的一系列思想家,是對人類思想寶庫的巨大貢獻。

  中世紀基督教從原羅馬帝國的疆域傳遍了整個歐洲。

宗教改革運動

  16世紀初,在威克裡夫運動、胡斯運動以及人文主義思潮的影響下,在新的市民階級的思想覺醒以及要求純潔教會和適應新社會形勢的宗教思想的傳播等因素的促進下,在天主教會的內部矛盾、教廷與世俗君主的矛盾、以及各級封建領主之間的矛盾的作用下,一場規模空前的宗教改革運動在西歐興起。運動從馬丁•路德在德國實行宗教改革開始,經過加爾文派在瑞士的改革和亨利八世在英格蘭的改革,迅速波及荷蘭、蘇格蘭、法國以及北歐各國,造就了路德宗、加爾文宗和安立甘宗以及其他脫離羅馬教廷的新的基督教派別。這些派別總稱抗羅宗(在中國稱為新教),構成了基督教歷史上的第三大派。宗教改革及其產生的新教各派對歐美各國的歷史發展,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和現代社會的產生,都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近現代基督教

  從宗教改革開始,基督教新教各派從反對宗教迫害和宗教歧視到爭得宗教寬容和信仰自由的歷程,同以尼德蘭革命和英國革命為起點的歐美各國社會運動緊密聯繫,造成現代社會的多元狀況。在英國,從清教徒遭受迫害到參加革命,直到1688年光榮革命確立了各教派的平等權利,信仰自由終於成為社會公認的原則。在歐洲大陸,從16世紀的南特敕令到17世紀的威斯特伐利亞和約,新教各派的合法權利終得確立。在北美,以追求信仰自由的各教派為主建立的殖民地,建國原則中就包含了宗教自由。從16世紀後期至今,歐美各國又出現了許多新的新教派別,如長老會、公理宗、浸禮宗、衛斯理宗、貴格會等等,還出現過各種各樣的宗教運動,如虔敬主義運動、大覺醒運動、基督教社會主義運動、社會福音運動、基要主義運動以至本世紀的普世教會運動等。神學也出現了各種學說流派,17世紀以後有理性主義、浪漫主義、絕對觀念主義、自由主義、新正統主義、生存主義、經驗主義、基督教現實主義、過程神學、世俗神學、希望神學等等。

  天主教在16世紀進行了針對新教改革的自身改革。一方面譴責新教的主張,另一方面確定信仰規範,改革修會制度,成立耶穌會以擴大影響。但在各民族國家抵制之下,教廷的世俗權力漸漸衰落。17世紀法國天主教會因詹森主義和高盧主義爭論而分裂,18世紀教皇國遭拿破崙入侵,19世紀在義大利統一運動中教皇國大大削弱。羅馬教廷直到20世紀20年代才根據拉特蘭條約確認對梵蒂岡城國的主權。在教義方面,天主教會在1870年制定了關於瑪麗亞無原罪和教皇無誤信條,加強了思想控制,但在20世紀初仍出現了現代主義神學思潮,後遭到教廷譴責。而新湯瑪斯主義神學則在教廷宣導下蓬勃發展。20世紀60年代的第二次梵蒂岡公會議標誌著天主教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會議改變了以往的保守方針,對內強調革新,對外提倡對話。自此以後,天主教神學十分活躍,除新湯瑪斯主義之外,解放神學和超驗湯瑪斯主義等思潮也有很大影響。

  東正教在16世紀以後俄羅斯正教會地位日益提高,但仍受沙皇控制。17世紀推行禮儀改革,18世紀彼得一世廢除了牧首制,代之以最高宗教會議制,直至1917年臨時政府才恢復牧首制。19世紀以後,東正教各國先後成立了自主教會,各國正教會互不隸屬的格局成為定勢。

  近、現代基督教從歐洲向全世界各大洲傳播。約自16世紀新航路發現開始大規模傳播,今已傳遍世界各國。從20世紀開始,各國基督教中一方面出現了教會自立自主的運動,另一方面也出現了全國範圍內的各宗派聯合運動以至全世界範圍內的普世合一運動。

基督教經典

  基督教基本經典是基督教聖經,由《舊約聖經》和《新約聖經》兩大部分構成,有四十余位執筆作者,前後寫作時間跨越約1600年。

舊約聖經

  《舊約聖經》是在耶穌的時代以前所寫成的猶太教的《希伯來聖經》,記載了從耶和華創造天地到西元前5世紀為止以猶太民族為核心的歷史,其中最重要的內容是神給猶太民族的律法,另外還有詩歌、預言等內容,原文以希伯來語寫成。基督教形成以後,基督教的舊約聖經和猶太教的聖經開始有些微獨立的演化,基督教自身在演化中不同教派又產生一些差異,但大部分還是相同的。比如現在有7卷被天主教和東正教承認的舊約經書未被列入猶太教和基督新教承認的聖經,被基督新教稱為次經,不同教派間另外還有一些較小的差別,包括分卷、排列。天主教舊約聖經46卷,東正教50卷,基督新教39卷,

新約聖經

  《新約聖經》是耶穌離世以後由耶穌的門徒寫成,內容有福音書(記載耶穌言行生平)、宗徒大事錄(使徒行傳)、使徒書信、默示錄(啟示錄)等幾部分共27卷書,最早的新約,原文以希臘語在第一世紀寫成,從西元2世紀開始被編排成典,於西元4世紀正式定型,得到基督教不同教派的共同承認。

  聖經一直是基督教最重要的信仰基礎,但不同教派的認識有一些不同。聖經本身宣稱“聖經都是神所默示的”,提摩太后書是保羅寫成,因此這反映了初期教會的觀點。第4世紀的奥古斯丁著有“論基督教教義”,專門講讀聖經的方法論和由此所得到的對神的認識,顯然他認為聖經是教義的根本基礎。在第四世紀基督教成為羅馬帝國國教以後,教會逐漸形成一些增補的教導、禮儀,被教會認為也是神所啟示的基督教信仰的必要部分,與聖經一樣重要。後來馬丁路德、加爾文、慈運理等宗教家,反對羅馬公教與教皇對宗教詮釋的權威,進行宗教改革,提出“唯獨聖經”,因此基督新教只承認聖經為信仰的唯一正確、不變經典。

  19世紀開始出現自由派神學,認為聖經中間有些部分只是傳說、寓言,聖經中也有錯誤、過時的內容,由此引起對一些傳統教義的質疑。這種思潮影響到不同教派。不同意這種看法的被稱為基要派神學,堅持聖經的無誤性和傳統的教義。

神學教義

  獨一神(或唯一天主/獨一上帝):宇宙間有一位獨一的至高神,是昔在、今在、永在的全能者,稱為耶和華/雅威/耶和威。(英文:“God”,在基督公教裡中文常譯作“天主”。在基督新教裡中文常譯作“神”或“上帝”。)

  三位一體:獨一神有聖父、聖子、聖神(基督新教中文譯為聖靈)三個位格,聖父是萬有之源,聖子是耶穌基督,聖神是神的靈。三者同質、同能、同永恆,聖父是神,聖子是神,聖靈是神,但只有一位神,而非三個神。阿塔拿修信經對三位一體進行了比較得到公認的解釋,但這仍然是比較難理解的一個概念。聖經中沒有“三位一體”這個詞,所以這是基督教的基本教義中較受爭議的一項,但也被許多相信三位一體的基督徒看作是最重要的一項教義。否認三位一體的理論當中有一位一體論(只有一個神,乃是父)、三位三體論(父子靈乃是三個神)、形態論等。三位一體與非三位一體論的爭論焦點往往是耶穌基督的地位問題。

  創造:神創造了天地萬物,最後照自己聖潔良善的形象造人,乃是造男造女,名為亞當和夏娃。

  罪與死:基督教的“罪”原文的字面意思是“不中靶心”,“罪”指一切不符合神的聖潔良善的行為、思想。人的始祖亞當和夏娃犯罪,帶來了死。從此,罪與死入了世界,世人生而有罪(罪性),必然會犯罪(罪行)。如果沒有神的救贖,都要走上滅亡之路,不僅肉體要死亡,靈魂也要永遠死亡。

  基督救贖:耶穌基督本為神的兒子,與神同在,他就是神。耶穌基督為了將世人從罪惡中拯救出來而降世為人,從三十歲開始傳道,在十字架上被釘死,他的無罪之身成了贖罪的祭,贖了世人的罪。他三日後從死裡復活,升到天上,與父同在,他讓父差下聖靈住在信他的人心中,與他們同在。他還活著,他在繼續地作工。他將要再來,審判一切的活人死人,徹底地消滅罪,成就新天新地。

  復活與永生:耶穌基督將要再來,所有的人都要復活,接受最後的審判。信耶穌基督的人罪得赦免,得到永生,與神和好。罪不得赦免的最後會因罪而下地獄,與神永遠隔絕。(聖經對末世的啟示不是很清楚,基督教的末世論在細節上可以很複雜,不同意見也比較多。)

  榮耀:全然歸給神,使人真正的謙卑下來,做“榮神益人”連結人的枝子。

崇拜、禮儀和節期

  崇拜 基督教最普遍的崇拜儀式是在每星期天舉行的主日崇拜。起源于1世紀,為紀念基督復活(基督徒相信耶穌被釘死後,於“七日的第一日”,即星期天復活)而區別於猶太教守安息日(星期六)的儀式。新教的少數教派如基督複臨安息日會等仍在星期六舉行禮拜。從初期教會開始,本來每次主日崇拜時都舉行聖餐禮,後來天主教將其發展為彌撒。現在新教中不少宗派已不於每次主日崇拜都舉行聖餐。主日崇拜的儀式,各派繁簡不一。內容主要有唱讚美詩,祈禱、誦讀聖經選段,講道、祝福等。主日崇拜一般都在教堂舉行,由聖職人員(主教、神甫或牧師、長老等)主持。天主教、東正教和新教中的安立甘宗以及部分信義宗等教會多使用禮文,有些新教宗派儀式比較不固定。

  禮儀 基督教的某些重要禮儀被稱為聖事或聖禮,神學上認為聖事是借助可見的形式或表像將不可見的神恩賦予領受者。舉行聖事一般都按規定的儀式。天主教和東正教承認七件聖事,即洗禮、堅振、告解、聖體(東正教稱聖體血)、終傅、神品(封立聖職)和婚配。新教一般只承認所認為是由耶穌親自設立的洗禮和聖餐禮為正式的聖禮,亦有少數宗派不承認聖禮。

  節期 基督教根據教會傳說規定每年一定的日期為節日,稱為教會周年或教曆。教會周年以復活節為中心。從 4世紀起定春分月圓後第一個星期日為復活節,紀念救主復活。復活節前的40天(星期天不計在內)為大齋期。大齋期的最後一周為受難周,其第一天(星期日)為棕樹節,星期五為受難節,相傳耶穌於是日釘十字架而死。復活節後的第40天為升天節,第50天即第7個星期天為五旬節,又稱聖靈降臨節。教會周年從耶誕節前4個星期的降臨節起算。以12月25日為耶誕節的習慣從4~6世紀才被普遍接受。東正教和其他東方教會由於曆法不同,其12月25日相當於西曆1月6日或7日。1月6日為顯現節,天主教稱為三王來朝節。每年周而復始,其中以復活節和耶誕節最為重要,常舉行隆重的崇拜儀式和其他活動。新教也有少數教派不主張守教會節期。 

三大派系的傳播

  基督教自產生後1000年間,已傳遍整個歐洲以及北非、西亞的部分地區。11世紀東正教分裂出來後,除保持原有在東歐、西亞、東北非的教會外,還向西北亞斯拉夫語地區傳教。16世紀天主教開始派遣傳教士到拉丁美洲以及亞洲南部、東部活動。新教的傳教活動起步較遲,于17世紀初開始向北美傳教。18世紀,隨著歐洲資本主義國家在全世界爭奪殖民地,基督教各派都先後成立傳教組織(天主教譯稱外方傳教會,新教譯稱差會),派遣傳教士,開展傳教運動,按各派特具的教義特點、禮儀、組織形式傳到世界各國。19世紀是傳教運動的高潮時期,傳教士除傳播教義、建立教會、興辦一些文化教育和慈善事業外,還有一部分充當殖民主義、帝國主義向傳教區所在國家或地區進行經濟、文化、政治、軍事侵略的謀士,有些人則親自參加侵略活動。20世紀,傳教運動遭到亞、非、拉各民族國家人民和基督教徒的譴責和抵制。亞、非、拉各地一些教會正在通過教會自立運動,力圖擺脫差會的控制。

基督教聖城

  伯利恒或譯為白冷——耶穌的出生地。

  耶路撒冷——以色列的首都,耶穌被釘十字架和發生其他聖經事件的地方。

  拿撒勒——耶穌長大的地方,耶穌又被稱為“拿撒勒人耶穌”。

  安提阿或譯為安提約基雅——基督宗教向羅馬帝國開展的中心。

  梵蒂岡——羅馬天主教教會的中心,歷任教宗的辦公地點。

  君士坦丁堡——直到1453年拜占庭滅亡為止,一直是東正教的中心。

重要人物

早期教會

教父時期

中世紀

宗教改革以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