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圆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汤圆,盛行于华人界的美食及甜点,由于制作方便又美味,因此广为流传,是上元冬至应景的一种食品,寓意团团圆圆。于台湾港澳中国大陆(特别是南方)、日本琉球地区等较为常见。吴语称之为“汤团”、“圆子”;闽南语台语称之为“圆仔”;闽语兴化话称之为“丸囝”;闽东语马祖话称之为“汤丸”;闽东语福州话称之为“元宵丸”;客家语称之为“惜圆”、“粄圆”、“雪圆仔”、“圆粄仔”。大多为糯米制成,馅有芝麻、枣子等甜者及鲜肉、菜肉等咸者;也有小而无馅者,唤“小圆子”,以吴地最为人识。

江南

吴语称汤团,江南地区的汤团以宁波汤团尤为出名。宁波汤团采用吊浆技法,即将糯米磨成水磨粉,随后配以用芝麻、猪油和白砂糖合成的黑洋沙馅,以其色白发光,糯而不粘而著名,故现在宁波邻近地区,如上海的汤团做法也多采用宁波汤团的做法。不过上海郊县本地人家仍照老法,做菜肉、黑洋酥、枣子、豆沙四味,分做圆、圆长、一头尖、两头尖样式。今知名的宁波汤团老字号有缸鸭狗等,上海城隍庙的宁波汤团店也十分有名。此外酒酿小圆子也是江南地区的一道名点,色白无馅,汤甜微醺,开春时节最兴。

四川

每年春节期间,在四川当地都有吃汤圆的习惯,尤其是大年初一和十五这两天,有团圆的象征意义。此外,汤圆分甜味和咸味,甜的馅料以红糖、黄糖为主,多配以花生、核桃、芝麻、玫瑰;咸味的馅料多以肉末与宜宾芽菜等制成。

福州

福州的汤圆又称米𥻵𥻵的制作方法介于元宵和汤圆之间,是通过搓半湿的糯米米粉制成。没有馅料,用开水煮熟捞出,食用时会裹上豆粉黑芝麻、白糖或花生粉等𥻵粉。在冬至早上,煮熟的汤圆会先和福橘(橘子,可带橘叶)摆放在一起供奉祖先, 然后再由全家一起当早餐食用。

香港

汤圆在香港没有特定的食用时节,但以秋冬季较受欢迎,市民会在中秋冬至农历新年元宵制作汤圆,寓意团团圆圆,同时商店及餐厅也会准备较多的汤圆出售。事实上,香港很多甜品店一年四季也有在供应汤圆。传统港式汤圆主要以花生碎芝麻蓉红豆蓉作馅料,并以红糖及姜煮成甜汤。新派港式汤圆则包含紫薯绿茶南瓜奶黄等材料,也有把汤圆外皮做成不同颜色,以及制作成动物或水果的形象。

台湾

三峡祖师庙进香拜拜食平安圆。

传统汤圆通常比较小,无馅料,烹调时通常加红糖黑糖和水一起煮,是为圆仔汤。也有咸的食法,则加入蔬菜和肉类甚至火锅料等材料,煮成咸汤圆。除了无馅料的传统汤圆,近年来包馅的汤圆也后来居上,平时商店超市及卖场也会贩卖包馅汤圆,尤其在冬至元宵期间,汤圆多会有促销打折的活动。

印度尼西亚

印度尼西亚有一种以棕榈糖、椰浆、糯米、食盐制作,名为Kelepon的类似汤圆的甜点。

参见